角鱼

养鸭鱼 鱼肠养鸭

2020-10-28

[学名]: Epalzeorhynchus bicornis Wu
[资源名称]: 角鱼
[外文名]: Bihorned barb
[别名]: 红眼鱼
 
[形态特征]:
   体长,前部略呈圆筒状,后部侧扁。吻圆钝,吻部前侧面有一对可活动的三角形侧小叶,吻皮向前并向腹面扩展,盖住上颌,边缘成流苏状。口下位,横裂;上唇消失;下唇厚并与下颌分离,前缘腹面有一横带,上被小乳突。两颌具薄角质缘。须2对;吻须位于吻侧沟的始端,较眼半径长;口角须颇小,隐于口角内。鼻孔周围有白色小颗粒,疏密不一。侧线鳞36-37枚。体背和侧部青灰色,杂云纹斑,腹部灰白。背鳍上部和臀鳍中部灰黑;尾鳍下缘黑色,其余浅灰色。眼为红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怒江水系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在国内仅发现于云南泸水县及保山县(属怒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底质多岩石清水江河的下层。刮食着生藻类。体型较小,体长一般100-150毫米。

相关阅读

后棘双角鱼


中文名称后棘双角鱼

拉丁名称Phrynichthys thele Uwate

异名Bufoceratias thele (Uwate, 1979)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鮟鱇目

拉丁目名Lophiiformes

中文亚目名角鮟鱇亚目

拉丁亚目名Ceratioidei

中文科名双角鮟鱇科

拉丁科名Diceratiidae

中文属名双角鮟鱇属

拉丁属名Phryn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西太平洋,从印度尼西亚到东海冲绳海槽,我国产于东海外海的海域中。

形态特征
体球形,头大,眼小,口大,口裂斜,有许多小齿排列成多行,背鳍前方无肉质瘤突,第一背鳍棘长,吻触手球状或有丝状分支,具第二吻触手,小棒状,有发光器官,紧接在第一背鳍棘后方。背鳍5-7,臀鳍4-5,有极小的腹鳍,与匙骨相连,皮肤有刺,体及口腔深褐至黑色。第一背鳍棘长,约为体长的83%-222%,位于眼后上方,其基部与上颌缝合处之距为体长29.6%-53.9%,支鳍骨强,不伸达额骨,不露出。上筛骨与头骨水平位的腭骨呈65-74交角,皮刺细小。体高而侧扁,卵圆形,体长为体高的1.1-1.4倍,为体宽的3.3-3.6倍,头高大,侧扁,第一背鳍棘长,体长为其长的0.7-0.9倍,体密被细棘,侧线不明显,头、体和胸鳍黑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角鳎


[学名]: Aesopia cornuta
[资源名称]: 角鳎
[外文名]: horned sole、unicorn sole
 
[形态特征]:
 
背鳍68~75,臀鳍62~68;胸鳍10~12;腹鳍4,尾鳍15~17。侧线鳞100~102。 体长为体高2.6~2.9倍,为头长5.5~6.0倍。头长为吻长4.3~5.6倍,为眼径3.9~6.1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背缘和腹缘均圆突。头短小,头高大于头长。吻短圆。眼小,两眼均位于头部右侧,下眼前缘在上眼前缘的后方。有眼侧的两鼻孔位于下眼前方,前鼻孔靠近上唇,后鼻孔靠近下眼前缘,无眼侧的两鼻孔相距稍远,位置较高。口小,近前位,口裂弧形,左右不对称。口角后端伸达下眼前下方。有眼侧两颌无牙,无眼侧两颌具细绒毛状牙,窄带状排列。鳃孔窄。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甚退化。  体两侧被弱栉鳞。奇鳍鳍条被小鳞。侧线近直线状,前方具颞上支,在头上形成半环状弯曲。 背鳍起点在吻部背缘上方,第一鳍条粗长。臀鳍起点在胸鳍基底前下方。背鳍和臀鳍鳍条均不分支,后端均与尾鳍相连。胸鳍甚退化,短片状,上方与鳃盖膜相连。左右腹鳍略对称,基底均短。尾鳍后缘略呈圆形。 有眼侧褐色,具略呈平行的暗色横带,各带均延伸至背鳍和臀鳍。尾鳍暗色,具淡色斑点。无眼侧白色,奇鳍暗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洋非洲南岸、印度、中国、日本。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近海底层小鱼

角鳂


中文名称角鳂

拉丁名称Adiorys cornutus (Bleeker)

英文名称Cornered squirrel 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须鳂目

拉丁目名Polymixiiformes

中文亚目名金眼鲷亚目

拉丁亚目名Berycoidei

中文科名发光金眼鲷科

拉丁科名Anomalopidae

中文属名棘鳂属

拉丁属名Adior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暖水水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被强栉鳞,侧线上鳞3。前鳃盖后下角的棘较宽扁,其长短于眼径。后鼻孔后缘具2枚或更多的小棘。体具多条黄色纵带,背鳍、臀鳍和尾鳍基部各有1黑色或暗红色斑块。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生活于珊瑚礁海区。

海(洋)生。

角蝾螺


中文名称 角蝾螺
拉丁名称 Turbo cornutus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p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蝾螺科
拉丁科名 Turbinidae
中文属名 蝾螺属
拉丁属名 Turbo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体中型,圆锥形,壳高54mm,壳宽53mm,壳质坚厚,周缘隆圆。壳体灰褐色。螺层6层,壳顶圆突,螺层粗肋与细肋相间,均由细薄鳞片组成,粗肋上长出一些中空的棘突,棘突环行排列,在螺旋部最大螺层中部和偏上方大多为2行,一般前者大,后者小;在体螺层中部和偏下方大多为2行,一般前者较大,后者较小。多数个体棘突朝上,少数个体棘突偏左向;在我所采到的12号57个标本中,棘突有较长、较短和中长型,较长型为较短型的5、6倍,为中长型的2、3倍。我所的标本中,以中长型居多,著者1960年6月在浙北外侧的青滨岛-盐度较高海域采到的大个体角蝾螺(壳高98mm,壳宽95mm),其棘突即为中长型。由于只是面上采集,标签记录极为简略,我们从标本鉴察中,还看不出生活于浪大高盐外海的角蝾螺为长棘,型或有棘型,生活于波静低盐内海的角蝶螺为短棘型或无棘型(吉良,1954;大岛等,1965)。角蝶螺的底面隆突,肋条变粗,中央者更粗,结构与壳面同,但未生棘突。螺轴平滑,轴唇向下略伸,形成半圆头突起;外唇有缺刻,内壁光滑,有虹彩亮泽。脐部为宽厚的内12缘覆盖,无脐孔。厣略呈椭圆形,浅黄色,厚重坚实,内凹面少旋,外凸面具一螺旋,密生许多大小不均的圆头短柄突起。
分布 中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朝鲜半岛南部海域。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于亚热带海区,栖息范围广,在浙江岛屿架和广东潮下带海域种群丰厚。生活区多位于较高盐度、水质澄清和海藻繁茂的外侧海域。据尤仲杰等(1990)报道,在浙江沿海,角蝾螺仅分布于30等盐线左右,全年海水透明度1m以上的外岛屿附近,大陆沿岸一带未见其踪迹,成体栖息水深以0-3m处最多;郭金富等(1994)报道,广东沿海的角蝾螺栖息区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Om; Son et al.(1992)报道,角蝾螺在朝鲜半岛南部的采捕水深为1-3m;大岛等(1965)报道,角蝾螺在日本沿海的栖息区从潮间带至15m水深左右,以2-5m处最多。关于角蝾螺的适温分布,其分布北限止于31oN左右,即从嵊泗列岛向北,不再发现角蝾螺的踪迹,而其南限却远至西、南沙海域,特别是在海南岛海域形成断续分布,确甚特殊。角蝾螺在西、南沙的记录,著者系根据熊大仁(1949)的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等5个单位调查),虽较简略并缺少引证,但非名录体式,学名全称正确,种的描述和图均较标准,符合角蝾螺性状特征,著者认同他的记录;至于是否其标本来源有问题,还是我们采集不够细,开拓海域不够深,还是海南海域确实不生角蝾螺这些问题希望通过南海贝类资源专题调查加以解决;即使今后海南岛南部和西沙、南沙海域发现少数角蝾螺,分布中心律也表明,角蝾螺仍是一个亚热带种类。据浙江水产学院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浙江沿海潮间带调查,角蝾螺白天潜伏于岩礁下的洞穴和岩缝隙中,日落黄昏时开始活动,20-24时左右达最高峰,以后活动减慢,在日出前1-2小时再处于静止状态。角蝾螺以褐藻类和红藻类为食,摄食嫩海带和粗枝软骨藻最多,摄食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角蝾螺以5龄前生长较快,最大年龄为8龄。据广东海岛综合调查(1989-1994),1989年8月至1994年10月的潜水调查中,汕头海域和红海湾-碣石湾海域角蝾螺的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68%和45%;生物最和栖息密度以南澳岛海域和南澎列岛海域最高,前者的平均生物量为420g/m2,平均栖息密度为5.9ind/m2。

管角螺


[学名]: Hemifusus tuba
[资源名称]: 管角螺
[外文名]:
[别名]: 角螺、响螺、海螺
 
[形态特征]:
  贝壳较大,呈纺锤形或梨形,两端较尖,壳质坚厚。螺层约8.5层,每层的高度和宽度增加很快,缝合线深,呈不整齐的沟状。螺旋部较短,不及壳高1/3,呈圆锥形,体螺层相当膨大,前端尖长,无脐。每一螺层的壳面中部扩张形成肩角,肩角的上半部壳面倾斜,下半部相当直。在肩角上通常有10个发达的角状突起。整个壳面有不发达的螺肋,生长线明显,较粗糙,略呈皱褶。壳表肉色,被有带绒毛的褐色外皮。壳口长大,上方扩张,下方收窄,有相当长的水管沟。内面肉色,有光泽。外唇较厚,边缘有与壳面刻纹相应的缺刻。内唇很薄,紧贴于壳轴上,略扭曲。前沟较长。厣角质,梨形,棕色,核位于前端外侧。%73%%74%头小,触角基部粗,眼位于触角外侧,足大。齿3列,中央齿具有3个齿尖,,侧齿通常具2个长短不等的齿尖。
 
[原产国家]:中国和日本  [原产省份]:我国的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原产地区]:我国的东海、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日本和我国的东海、南海,浙江省主要分布在舟山、渔山,福建的连江,广东的南澳、汕尾、广海,广西北海,海南岛的北港。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分布在我国东海、南海,日本也有分布,属暖水性种类。它栖息于浅海水深10m至数10m砂泥质或泥质底质的海底。 管角螺为肉食性贝类,喜食双壳类,尤其是薄壳无足丝种类,如缢蛏、蓝蛤、杂色蛤等,以发达的足缠裹住贝壳,口吻伸入体内摄食。刚出膜的稚螺有摄食底栖硅藻的习性,对贝肉、虾鱼肉糜具明显的趋食性,并当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食。繁殖季节、交配产卵期间,摄食率明显下降。 水温在20~28℃生长最快,幼螺生长快,随着个体变大,生长速度逐渐下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06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洱海四须鲃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