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鳗鲡

[学名]: Anguilla nebulosa McClelland, 1844
[资源名称]: 云纹鳗鲡
  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尾部侧扁。头较大,稍平扁。吻端圆钝。鼻孔每侧2个,分离,相距颇远,前鼻孔短管状,位于吻端;后鼻孔为纵长椭圆形,近眼前缘。眼小,圆形,侧位,前缘位于上颌中部之后。眼间隔宽,中部略凹。口上位,下颌突出。口裂倾斜,远伸过眼后缘。上下颌、犁骨均具有尖而细的圆锥齿,排列呈齿带;前上颌-犁骨齿带中央宽大于上颌骨齿带宽。唇发达,鳃孔较大,垂直,上角略高于胸鳍基部正中,下角稍向腹面延伸。背鳍起点在鳃孔后上方,距鳃孔较距肛门远。臀鳍起点与背鳍起点间的直线距离小于头长。胸鳍较小,无腹鳍。体被细长小鳞,由5~6个小鳞平行排列成群,各鳞群互相垂直交叉,呈席纹状,埋于皮下。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云南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南汀河  
[水域环境]:淡水
降河性洄游鱼类。生活在江河干、支流的上游,常栖息于山涧、溪流等的乱石洞穴中,多在夜间活动。性凶猛。食性颇杂,主要摄食鱼、虾、蟹、水生昆虫、蛙、蛇等。

相关知识

云鳚


中文名称云鳚

拉丁名称Enedrias nebulosus (Temminck et Schlegel)

异名Pholis nebulosa (Temminck Schlegel, 1845)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鳚亚目

拉丁亚目名Blennioidei

中文科名绵鳚科

拉丁科名Zoarcidae

中文属名云鳚属

拉丁属名Enedria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我国产于东海、黄海、渤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被小圆鳞,两颌、犁骨均具细齿,腭骨无齿,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无侧线。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全由鳍棘组成,臀鳍长,具2鳍棘,胸鳍短圆。腹鳍喉位,1鳍棘1鳍条。尾鳍圆形。头长为胸鳍长年2.0-3.0倍。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疏斑鳗鲡


[学名]: Anguilla elphinstoneri
[资源名称]: 疏斑鳗鲡
[形态特征]:
 
背的软条 (总数): 250 - 305; 臀鳍软条: 220 250; 脊椎骨: 106 112.细长的身体, 头部锥形, 背面平的。 口端位, 唇突出的, 颚上的牙齿的狭带状, 在犁骨上的宽的地带。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福建  [原产地区]:福建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闽江水系  
[水域环境]:海水,淡水,半咸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淡水, 也出现于河口中与在海洋中在生命早期与接近成熟的时候.( 出现于淡水溪流,水池与水库而且普遍发现于水族箱的泥底部与在河的深岩石区潮池中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泥质
[栖息水层]:中下层
[生活方式]:自由 [生活区域]: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

云斑鮰的养殖技术




云斑鮰,又称褐首鲶,属鲶形目,鮰科,原产于北美洲,也是美国淡水养殖品种。它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易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体重0.5千克就可作为商品鱼,适合于普通家庭购买,在美国是优质快餐鱼,其肉质细嫩鲜美,无肌间刺。同时该鱼易上钩,颇受垂钓者喜爱。不少地方在推广养殖。


1、特征特性

云斑鮰体形短肥,体前部较宽、后部稍扁。吻宽而钝、横裂,口端位,口裂较宽大。前颌和齿骨上分布有不规则向内弯曲的细密小齿。触须4对,长短各异,口角须宽扁而长,鼻须着生于后鼻前方。体表光滑无鳞,富含粘液。体表背部深褐色,腹部灰白色。
云斑鮰是广温性鱼类,适温范围是1―39.5℃,既耐寒,又抗暑。在水温6℃时就开始摄食,生长适温为18―32℃。在我国南方养殖,冬天也照常生长。它能忍受溶氧量低的环境。在溶氧量1.5―2毫克/升的水体中也不浮头,当溶氧只有0.3毫克/升时,才出现浮头。
云斑鮰为肉食性鱼类,经长期驯化,已转为杂食性。通常以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动物尸体、有机碎屑和藻类为食。人工饲养,可投喂颗料配合饲料,饲料配方要求有10%左右的鱼粉,蛋白质含量约30%,也可以投喂花生麸、豆饼。科学投喂全价配合饲料,2千克饲料就可以养出1千克云斑鮰。其生长速度,在天然水域,第一年可长至12―14厘米,约100克;第二年体长20厘米,重250―300克;第三年达到25厘米左右,重350―600克。
性成熟年龄2―3龄,体重150克以上。怀卵量每千克体重0.2―1万粒,产卵季节5―8月,产卵水温20―30℃,最适23―28℃。可在池塘凹陷处自然产卵繁殖。雄鱼有护卵习性。卵为沉性,具粘性。成熟卵呈卵园形,长径约3毫米,短径约2.7毫米,桔黄色或淡黄色,透明。产出后结成卵块。水温在23―28℃时,受精卵至鱼苗出膜需137小时。


2、鱼苗繁殖

性别鉴定:云斑鮰的幼鱼从外观上难以鉴别雌雄,当鱼体长到150克以上,在生殖季节可根据生殖孔、鱼体外形和体色进行鉴别:雌鱼的生殖孔与泌尿孔被瓣状皮肤分开,形成沟状,生殖孔通常微红膨胀,有粘液覆盖,用手将鱼的腹部向上托起可见外生殖器有跳动现象,腹部较松软,体表黄色或淡黄色,稍带灰色。雄鱼,头部较宽、扁平,身体比雌鱼瘦,头部肌肉较发达,外生殖器肥厚,有乳头状突起,在产卵季节,体色灰黑。
亲鱼培育:培育池面积以1―3亩为宜,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选择2龄以上,体重200克左右的个体作为亲鱼饲养。一般亩放500―600尾,雌雄比例为1:1。如进行人工授精则要雌雄分养。在亲鱼池中亩搭250―300尾比云斑鱼回个体小或相同的鲢、鳙鱼,有利于控制水质。但不能放养鲤、鲫鱼类。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可每隔3―5天喂一次鲜动物饲料,如小鱼或动物内脏。投喂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自然繁殖:云斑鮰在池塘饲养条件下可自然繁殖,由于雄鱼有护卵习性,且不断用尾鳍搅动水流,增加卵块周围的溶氧,因此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比较高。孵化出的鱼苗体长1.2厘米左右时,就应用网将其捞起,转池进行培育。
人工催产:为了缩短群体产卵时间以利集中孵化,可对亲鱼进行人工催产,然后自然产卵受精。催产剂和用量可采取,每千克雌亲鱼体重用PG4―6毫克,或用HCG600―800国际单位,或PG1―2毫克加HCG550―700国际单位混合使用,胸鳍基部或肌肉注射,雄鱼剂量减半。注射后放回原亲鱼池或产卵池中,让其自然产卵,放置人工产卵巢收集卵块。
其授精卵的孵化方法与斑点叉尾鮰相同,但对水质溶氧要求比叉尾鱼回6毫克/升的标准略低。


3、鱼种培育

一般5厘米以下的云斑鮰幼鱼摄食偏重浮游动物,因此发花可采用四大家鱼苗发花方式,即肥水下塘。鱼苗塘以1―3亩为宜,亩放2―3万尾。至5厘米时分池,成活率可达95%。也可亩放8―10万尾,培育至3厘米左右时分池。鱼苗也可以用网箱及水泥池进行培育。水泥池面积约100平方米为宜。放苗前都要按常规方法清塘消毒。当鱼苗长到2―2.5厘米时,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如新鲜的碎鱼、蚌螺肉,投喂量为0.5―1公斤/万尾·天。
当鱼苗长至3―5厘米夏花后,应分塘分规格培育大规格鱼种。通常亩放8000―10000尾,饲养和管理方法与斑点叉尾鮰鱼种培育相同。


4、成鱼饲养

云斑鮰可在池塘、湖泊中放养,也可以在网箱中饲养。养殖成鱼要求放养的鱼种规格在每尾5克以上,放养时间为秋冬或初春,通过250―300天的饲养即可达到400―500克的上市规格。
池塘单养:亩放每尾5克以上鱼种5000尾左右,搭配尾重50克的鲢鳙鱼种 200―300尾。或者亩放尾重100克左右的隔年鱼种1600尾,再搭配鲢、鳙鱼种各30―50尾,养至年底亩产量可达500千克,鮰鱼个体重可达到500克以上。
池塘混养:在主养四大家鱼的成鱼池塘中,每亩混养云斑鮰鱼种100尾左右,不要再搭配鲤、鲫鱼。
网箱饲养:网箱每立方米水体可放鱼种70―80尾,产量约35―40千克/立方米。
云斑鮰养殖过程中,发现的鱼病有:孢子虫病、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三代虫病、车轮虫病、肠炎病、蛭病等。首先要注意预防疾病,发现鱼病害后,要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花鳗鲡


中文名称 花鳗鲡
拉丁名称 Anguilla marmorata
英文名称 true eel,swamp eel,marbled eel,giant longfinned ee
地方名称 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鳗鲡目
拉丁目名 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 鳗鲡科
拉丁科名 Anguillidae
中文属名 鳗鲡属
拉丁属名 Anguilla Shaw,1803
分布类别 海水,淡水,半咸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15.4~16.9倍,为头长的6.8~7.1倍。头长为吻长的4.4~5.2倍,为眼径的14.1~16.4倍,为眼间距的4.9~6.0倍,为胸鳍长的2.9一3.0倍,为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的距离的1.2~1.4倍。体长而粗壮,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呈圆锥形,头长小于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垂直间距。吻部短,尖而扁平。鼻孔两对,前对位于吻端的侧方,后对呈椭圆,位于眼前缘。眼较小,侧上位,覆盖着透明的皮肤。口大,端位,口裂深,后端超过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于上颌。上、下颌均具有细齿。唇厚,上、下唇两侧有肉质褶膜,鳃发达,鳃孔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左右分离。体光滑,具丰富的粘液。鳞极细小,隐埋于皮下。测线完全,且平直,横贯于体侧。背鳍、臀鳍均低而长,与尾鳍相连,胸鳍圆短。无腹鳍。肛门靠近臀鳍起点。体背灰褐色,侧面灰黄色,腹部白色,胸鳍边缘黄色,周身及各鳍均有许多不规则的灰黑色块状斑点。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于河口区域,在福建等地有上溯栖居于山涧溪谷中的情况。性情凶猛,多在夜间活动。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

日本鳗鲡


中文名称日本鳗鲡

拉丁名称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Japanese eel

异名青鳝、白鳝、鳗鱼、鳗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鳗鲡目

拉丁目名Anguilliformes

中文亚目名鳗鲡亚目

拉丁亚目名Anguilloidei

中文科名鳗鲡科

拉丁科名Anguillidae

中文属名鳗鲡属

拉丁属名Anguilla Shaw,180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沿海及沿海江河,辽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海南岛,台湾。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16.0-20.7倍,为头长的6.9-7.8倍。头长为吻长的4.4-5.5倍,为眼径的10.7-13.7倍,为眼间距的4.8-6.0倍,为胸鳍长的2.9-3.4倍。脊椎骨108-110。身体细长,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长而尖,约等于或稍大于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垂直间距。口较大,端位,口裂后端仲达眼后缘,上下颌具细齿,唇厚,为肉质。眼很小,位于口角之上方。鳃孔小,位于胸鳍基部下方,左右分离。侧线完全,鳞细而长,隐藏于表皮内。背鳍很低且长,其起点至尾鳍基部为至吻端距离的2.2倍左右,后端与尾鳍相连。脚鳍短圆,位于体侧正中,贴近鳃孔。无腹鳍。臀鳍低而长,与尾鳍相连,尾鳍末端较尖。鳔1室,较小,壁厚,有一管沿其腹面通至食道。胃有盲囊。体腔膜白色。体背部暗褐色,腹部白色,无斑点。

生活习性
鳗鲡是一种降河性洄游鱼类。每年春季,有大批幼鳗(也称鳗线)成群自海进人长江口。雄鳗通常就在长江口成长,而雌鳗则逆流上溯进入长江的干、支流和与江相通的湖泊中,有的甚至跋涉几千千米到达长江的上游各水系,如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地区。它们在江河湖泊中生长、肥育、昼伏夜出。到了一定的年龄(成熟年龄约5-8年),在秋季又大批降河,游到长江口会同在长江口一带的雄鳗继续游到海洋中进行繁殖。

常在夜间捕食,食物中有小鱼、蟹、虾、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也食动物腐败尸体,更有部分个体的食物中发现有高等植物碎屑。摄食强度随水温升高而增强,一般以春、夏两季为最高。池养的鳗鲡在盛夏摄食强度降低。

海水/淡水/咸水生。

繁殖习性
鳗鲡的性腺在淡水中不能很好地发育,更不能在淡水中繁殖。在淡水中生活的雌鱼。性腺发育停留在早期阶段,在2-4月间,45.0厘米以下的鳗鲡往往连精,卵巢也难以区别。5月间在波阳湖捕获的鳗鲡,体长45.0厘米以上的个体,雌鱼卵巢为Ⅱ期,卵巢外缘呈锯齿状分叶,透明无色。只有个别个体的卵巢可发育到Ⅲ期。雌鳗鲡的性腺发育成熟是在降河洄游入海后才得以完成。但鳗鲡在太平洋什么区域产卵,现在还不太清楚。卵孵出后成为一种全体透明的柳叶状的仔鳗(叶状鳗),漂流于暖流海面以下,以浮游生物为食。经过变态发育最终成为鳗线,主动游向近岸寻找河口,钱塘江的三江口即以产鳗线著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06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