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

品种名称大菱鲆

品种登记号GS03001-2O00/9/14

审定年份2000

亲本来源1997年从英国引进

选育单位黄海水产研究所、蓬莱市鱼类养殖场

品种简要说明
大菱鲆为栖息于大西洋东北部沿岸的特有海水鱼类。其最佳养殖水温10-20℃,耐受极端温度0-30℃,1龄鱼生活水温3-23℃,2龄以上对高温的适应性略有下降。主要养殖方式为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目前已推广到山东、大连等沿海地区。

大菱鲆具有耐低温、生长快、肉质好、易驯养、病害少、耐低氧等优良特性。主要缺点是不耐23℃以上高温,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自行产卵受精。环渤海两岛一湾沿海地区均适合大菱鲆养殖。m.YZ023.cOm

相关知识

黄粉虫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大菱鲆的生长指标、形体指标和体成分分析来考察替代效果,旨在为确定黄粉虫在大菱鲆饵料中的最适添加量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大,各实验组大菱鲆成活率(SR)无显著性差异(P>0.05)。D4组,即添加量为24%,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最高,分别为(594.37,2.62),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均显著高于D2组(P<0.05),即添加量为8%的实验组,总体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各实验组肥满度(cf)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实验组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IS)随着黄粉虫添加量增大均有升高的趋势。各实验组全鱼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湿基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湿基含量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大出现趋于减小的趋势,D3、D4和D5组肌肉粗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黄粉虫可以作为蛋白源替代一部分鱼粉在大菱鲆饵料中添加,最适添加量在20%~25%之间。>

关键词:大菱鲆;黄粉虫;生长代谢

大菱鲆(SCO加thalmusmaximusL.),鲽形目、菱鲆科、瘤棘鲆属,拉丁学名Psettamaxima,英文学名Turbot,中文学名瘤棘鲆,俗称欧洲比目鱼和多宝鱼。大菱鲆作为引进品种,缺乏品种更新,面临着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的难题。之后又由于“多宝鱼事件”的发生,整个产业链受到了其他鱼类品种的冲击,导致销量锐减,价格一路下滑。为了振兴大菱鲆产业,在加强育苗技术投入的同时,还应当寻求其他出路,多管齐下。众所周知,养殖成本中饵料成本占到了40%,而饵料成本中,蛋白成本又最高。所以,寻求大菱鲆饵料中鱼粉替代蛋白源,优化饵料配方也可以为大菱鲆产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俗称面包虫,属鞘翅目。黄粉虫干粉的粗蛋白含量高达60%,相当于鱼粉,但是其干重成本只有国产鱼粉的3/5左右。本实验选用了黄粉虫粉来替代大菱鲆饵料中的鱼粉,设计了不同的替代梯度,从生长指标,生化指标等多方面考察黄粉虫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的影响,确定最适添加量。之前还没有黄粉虫粉运用于大菱鲆饵料的相关报道,期待本实验能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试验方法

1.1实验饵料

本实验根据大菱鲆营养需求,以鱼粉和黄粉虫粉为蛋白源,鱼油、玉米油为脂肪源,面粉为糖源,蛋白质水平为50%,设计了5组饵料D1(对照组),D2,D3,D4,D5,黄粉虫粉含量逐渐递增,分别为(0、8%、16%、24%、32%),鱼粉比例逐渐递减。饵料配方及化学成分分析见表1。

1.2试验方法

1.2.1饲养管理对所购进的大菱鲆鱼苗在循环水水族箱(60cm×40cm×50cm)驯养两周,使其完全接受培养条件。实验前禁食一天,随机分组,每种饵料作为一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共15个水族箱,每箱40尾,平均体重为(4.0±0.2)g。称出每箱大菱鲆总重,为初重(W0),以D1为对照组。开始实验后,每天投喂2次(08:00,20:00),饱食投喂,半小时内有少量剩余,计算每次投喂的饵料重量,24小时增氧,每周全部换水2次。温度控制在(17±2)℃,盐度为(29.7±3)‰,溶氧为(5.65±1_01)mg·L-1,氨氮为(0.24±0.05)mg·L-1,pH值为(7.47±0.11)。餐后1h吸出箱底的粪便和食物残渣,每天早晨餐前记录天气和水温,每两周测定盐度、pH、溶氧和氨氮指标一次,并记录。实验周期为10周。各主要原料成分分析见表2。

1.2.2样品采集实验结束后对所有大菱鲆禁食一天。称出每箱大菱鲆总重,为末重,同时记录大菱鲆尾数。均用MS222麻醉。每箱随机取3尾大菱鲆做全鱼样品,擦干体表,称湿重,于105℃恒温烘至恒重(干重),用微型搅碎机绞碎,置于-20℃冰箱中存做全鱼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测定。再每箱任取5尾大菱鲆,分别称体重、量体长、解剖,取内脏称重,取肝脏称重,取背部肌肉称重(湿重),于105℃恒温烘干至恒重(干重),用微型绞碎机绞碎,置于一20℃冰箱中存做肌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测定。

1.2.3饵料、全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饵料和鱼体常规成分分析均采用国标法(A.O.A.C.)进行测定:水分测定采用105℃烘干恒重法获取干物质;粗灰分测定采用马弗炉灼烧法(550℃);粗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

1.2.4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利用SPSSl3.O软件进行一维方差分析(One-WayANOVA),当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时,用duncan检验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黄粉虫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指标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整理得表3,由表3可以得出:大菱鲆幼鱼的SR不会跟随黄粉虫含量的增加发生显著性的变化;WGR随着黄粉虫粉含量的增加呈现出总体增大的趋势,D4组,即黄粉虫粉添加量为24%时,有最大的WGR(594.37),显著大于D2组(P<0.05),但和对照组d1和其他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D2组有最小的WGR,但与其他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D5组也要大于鱼粉组;SGR的变化与WGR相近。

2.2黄粉虫粉对大菱鲆幼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来,实验组的脏体比都要比D1组大,说明添加黄粉虫粉会使大菱鲆幼鱼的内脏团增大,其中D2、D4和D5组和D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脏体比相同,d3组最为接近d1组,其次是d2组和d4组。实验组的肥满度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就肥满度而言,D2组的肥满度最小,其他各组均比实验组大。2.3黄粉虫粉对大菱鲆幼鱼常规体组成的影响

如表5所示:大菱鲆全鱼的粗蛋白含量变化随着黄粉虫添加水平的增高有增大的趋势,同时,粗脂肪含量大体上也有增大的趋势,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粗脂肪的含量变化趋势则是先增大后减小。

大菱鲆肌肉粗蛋白含量的变化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对照组D1的粗脂肪含量要显著大于D3组、D4组与D5组;粗脂肪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而D2组与D4组的粗脂肪小于对照组,且粗脂肪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实验所用黄粉虫粉,是用黄粉虫幼虫粉碎制得。其粗蛋白含量达到55%以上,粗脂肪含量也达到了将近30%。就成活率SR而言,养殖实验很成功,实验中大菱鲆几乎没有死亡,成活率为99%以上,说明大菱鲆幼鱼对本实验的养殖条件和实验饵料比较适应。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黄粉虫添加量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造成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黄粉虫中含有诱摄物成分。有实验表明在罗非鱼饵料中添黄粉虫幼虫能够增加其对试球的啄咬次数,而这种诱摄物成分可能是具有味道的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而这几种氨基酸在黄粉虫幼虫蛋白中的含量高达15%左右。大菱鲆在自然环境状态下的摄食习性属于肉食性,幼鱼期摄食甲壳类,成鱼捕食小鱼、虾等。黄粉虫粉是一种动物蛋白原,其营养价值与鱼粉极其相近,添加黄粉虫能够使大菱鲆的增重率增加。白燕等在黄粉虫粉替代鱼粉饲喂海参的试验中发现,幼参的特殊生长率、存活率在黄粉虫粉替代80%的鱼粉时显著高于其他组,替代效果最好。鲶鱼幼苗摄食添加黄粉虫幼虫和蛹虫的饵料可以显著提高增重率,与本实验结果相符。黄粉虫粉对大菱鲆饵料的适口性方面不会有显著性的影响,这有别于部分植物蛋白。就生长性能而言,黄粉虫在饲喂犊牛、水貂、仔猪和三黄肉鸡的实验中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能够部分替代犊牛乳料和鱼粉。W—KNg等实验发现黄粉虫在革胡子鲶饵料可以替代40%的鱼粉而不影响其生长性能。

大菱鲆幼鱼的消化系统处于发育完善的阶段,腺体发育未成形和相关酶分泌不足,对生长环境、运输和食物因子等的变化比较敏感,当饵料中鱼粉被黄粉虫粉不同水平替代后,其幼鱼的消化系统的发育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一些形体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添加黄粉虫粉组的脏体比都要大于对照组,添加水平为16%的脏体比与对照组最为接近,其他各添加组的脏体比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过大的脏体比会影响大菱鲆的品质。随着黄粉虫粉添加量的增加,肝体比也随之增加,当添加量达到32%时,肝体比显著性大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黄粉虫粉中存在某些异于鱼粉的因子,增加了某些酶的分泌,引起肝脏的代偿性增大。添加量为16%的时候与对照组最为接近。肠道脂肪膜没有什么显著性变化,添加黄粉虫对大菱鲆的肥满度影响不显著。魏艳杰等利用含有蚕粉的复合蛋白饲喂大菱鲆,发现实验组对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未造成显著影响,与本实验中黄粉虫粉对大菱鲆的结果不同。>

鱼类体成分各物质含量与其生长环境、饵料成分、生长期等因子息息相关。本实验中,大菱鲆全鱼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随着黄粉虫粉添加量的增加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说明黄粉虫粉部分或全部替代鱼粉的饵料营养比较均衡,当添加量超过16%时,粗蛋白含量有所增加,饵料的利用率有所提高,王庆超等研究发现在大菱鲆饵料中添加另外一种昆虫蛋白源一蝇蛆粉能够显著提高饵料的消化率和大菱鲆对饵料的利用率,其他各项生理指标也更优,可能是大菱鲆对动物昆虫蛋白有较好的消化吸收能力。与大菱鲆全鱼相比,肌肉的组成成分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随着黄粉虫粉的添加,粗蛋白则呈现递减趋势,粗脂肪也整体减少。肌肉成分变化会显著影响到大菱鲆的品质和风味,同时,黄粉虫粉中过多的气味氨基酸,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大菱鲆的风味变化。

4小结

通过考察大菱鲆的生长指标,可以得出黄粉虫粉可以在大菱鲆饵料适量添加,最适添加量在20%~25%之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5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珠江拟腹吸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