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须[鱼晏]

中文名称长须[鱼晏]

拉丁名称Exostoma vinciguerrae Rega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鮡科

拉丁科名Sisoridae

中文属名[鱼晏]属

拉丁属名Exostoma Blyth,1860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贡山县独龙江、腾冲县大盈江的伊洛瓦底江水系。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相关阅读

长棘须鳂


中文名称 长棘须鳂
拉丁名称 Polymixia longispin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金眼鲷目
拉丁目名 ***BERYCIFORMES
中文科名 须鳂科
拉丁科名 Polymixiidae
中文属名 须鳂属
拉丁属名 Polymixi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Ⅴ-29~31,臀鳍IV-14~15;胸鳍14~15;腹鳍7。侧线鳞(有孔)32~33,鳃耙5+8~9。脊椎骨28。
体长为体高2.3~2.7倍,为头长2.8~3.1倍。头长为吻长4.2~5.3倍,为眼径3.1~3.5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背缘近圆弧状。头中等大。吻短钝,眼径为吻长1.2~1.6倍。眼中大,侧中位,眼间隔圆凸,眼径约为眼间隔1.3倍。鼻孔2个,紧靠一起,位于眼前方,前鼻孔圆而小,为一瓣膜所盖,后鼻孔呈卵形。口大,前位,口裂近水平,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外侧中央具纵棱状突起,后端几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和腭骨上均有绒毛状牙群。舌厚,周缘游离,颏部在眼前缘下方具1对粗长颏须,须长与头长约等,可伸达或略伸过腹鳍。眶下骨下缘、前鳃盖骨和间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鳃孔大,达侧线上方。假鳃发达。

头体除吻部及颏部皮膜外,大部被栉鳞。侧线1条,侧上位,约与体背缘平行,止于尾鳍基部。侧线鳞由前向后渐次变小。尾柄显明,其高约与眼径相等。

背鳍始于体中部略前方,鳍棘较弱,向后渐次增长,第五棘最长,其长超过最长鳍条2/3,鳍条前面几根较长,往后渐短。臀鳍与背鳍外形相似,起点约位于背鳍第十七鳍条下方,臀鳍棘比背鳍棘粗大,最长的第四棘约等于最长鳍条,头长为其长2.4~3.0倍。胸鳍侧下位,后端几尖突,略长于上颌,体长约为其长5倍。腹鳍稍短,起自胸鳍基后下方。尾鳍深叉状。

液浸标本体灰褐色或黄褐色,鳞片后缘淡褐色。头背及体上侧较暗,下侧淡色。背鳍鳍条部前外缘黑色,胸鳍、腹鳍和臀鳍淡色,尾鳍上下叶边缘灰黑色。

长须鳅鮀


[学名]: Gobiobotia longibarba longibarba Fang et Wang
[资源名称]: 长须鳅鮀
 
[形态特征]:
 
背鳍 ⅲ-7;臀鳍 ⅲ-6;胸鳍 ⅰ-12~13;腹鳍 ⅰ-7。侧线鳞37~39(少数40);背鳍前鳞11~13;围尾柄鳞12。第一鳃弓外侧无鳃耙,内侧鳃耙8~10。下咽齿2行,35-53或25-52。脊椎骨4+34~36。体长为体高的4.3~6.6倍,为头长的3.4~4.3倍,为尾柄长的5.6~7.0倍,为尾柄高的10.4~14.2倍。头长为吻长的2.0~2.6倍,为眼径的4.4~5.0倍,为眼间距的3.8~4.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8~2.1倍。体长圆筒形,后部略侧扁。头大,略低,头宽约等于头高。头背部具发达的皮质颗粒和条纹。吻部在鼻孔之前稍下陷,吻钝圆,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弧形。唇稍厚,上唇边缘具褶皱,下唇光滑。眼大,侧上位,眼径约等于或稍小于眼间距,眼间显著凹陷。须4对,较粗长,其发达程度有较大的变异(小个体较不发达)。成熟个体,口角须可超过眼球中部到达眼后缘垂直下方;第一对颏须起点约与口角须起点相平或稍前,向后延伸接近第三对颏须的基部;第二对颏须末端可到达或超过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第三对颏须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颏须基部之间有许多小乳突。体被圆鳞,体背鳞片具不显著皮质棱脊,发达程度有一定的变化。腹鳍基部之前的胸腹部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平直延伸到尾鳍基部。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前,距吻端与到尾鳍基部的距离约相等。胸鳍较长,向后延伸末端接近腹鳍起点,较小个体可超过腹鳍基部,鳍条稍突出鳍膜。腹鳍起点约位于胸鳍起点和臀鳍起点间的中点。肛门约位于从腹鳍基部到臀鳍起点的前1/3处。臀鳍短。尾鳍叉形,上下叶等长或下叶稍长。下咽齿细长,冠部匙状,末端钩曲。鳃耙细弱,呈乳突状。鳔小,2室,前室横宽,中部狭缢,分为左右侧泡,包在由第四脊椎腹肋形成的骨囊中,骨囊腹面脆而薄;后室细小,连于前室缢部。肠管较短,体长约为肠长的1.5倍。腹膜灰白。固定标本,体背棕灰色,腹面灰色。横跨体背有5~6个显著的黑色斑块,体侧正中有7~8个不显著的黑斑。背部及体侧上部每个鳞片基部有1黑点。背鳍及尾鳍具有由黑色斑点组成的2~3道条纹,其中尾鳍基部的黑纹尤为显著。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浙江、安徽、福建建等省  [原产地区]:浙江嵊县、建德、兰溪、桐  
[气候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曹娥江、钱塘江和闽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小型底栖鱼类,常栖息于江河流水处底层沙石面上

长须盘鮈


中文名称长须盘鮈

拉丁名称Discogobio longibarbatus Wu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盘鮈属

拉丁属名Discogobio Lin,193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上源的抚仙湖与星云湖相通的河道中。

形态特征
背鳍Ⅱ-8;臀鳍Ⅱ-5;胸鳍Ⅰ-14;腹鳍Ⅰ-7-8。鳃耙14-17。下咽齿2行,35-53。侧线鳞39[6/(4-5-V)]41;围尾柄鳞16。

体长为体高的4.4-4.8倍,为头长的5.3-5.5倍,为尾柄长的6.0-7.2倍,为尾柄高的8.8-10.0倍。头长为吻长的2.0-2.1倍,为眼径的4.2-5.0倍,为眼间距的1.9-2.1倍,上颌须长为眼径的1.8-2.0倍,口角须长为眼径的1.9-2.3倍。

体长形,侧扁。头较短小,其背面平坦,但向吻端倾斜。吻向前突出而圆钝,鼻孔前方的吻背面有一浅凹,具少数细小角质珠星。眼小,中位偏后,眼间平坦。口小,下位,略呈弧形,上、下颌边缘不很锐利,吻皮向腹面扩展,盖着上颌,边缘分裂成流苏状,外表具小乳突。下唇较宽阔,形成一椭圆形吸盘,中央为一小肉质垫,其前面及两侧有马蹄形皮褶。上面的乳突小而明显,吸盘的后缘有时亦隆起形成皮褶,后部及两侧有游离而薄的边缘。上具小乳突。须2对,均长,约为眼径的2倍,上颌须位于侧沟之上,向后伸达或超过眼前缘,口角须几达眼后缘。鳃孔延伸至头腹面,其间距约与口宽相等。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位于腹鳍基前上方,稍近于吻端,最长背鳍条约等于头长,外缘微凹。臀鳍短,后伸不达尾鳍基部,其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较至尾鳍基为近。胸鳍等于或超过头长,后伸远不达腹鳍基。腹鳍后伸达到肛门,其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尾鳍分叉深,上、下叶等长,外缘最长鳍条为中央最短鳍条的2倍以上。

鳞片中等大,背鳍起点前的鳞片变小,排列不十分整齐,且埋于皮下;腹部鳞片自腹鳍前变小,胸鳍基部前完全裸露。侧线平直,自鳃孔上角起至尾柄正中。肠长,盘曲,约为体长的7倍。肛门距臀鳍起点2-3个鳞片。鳔2室,前室大,椭圆形,被覆于较厚膜质囊内;后室长,呈棒状,为前室长的2.5倍以上。鳃耙细小,呈三角形,排列紧密。下咽骨窄而薄,下咽齿排列紧密,细长而侧扁,齿面凹下呈匙状,顶端弯曲。腹膜黑色。

生活时体呈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灰黑色,背鳍、尾鳍颜色较深。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南方长须鳅鮀


[学名]: Gobiobotia longibarba meridionalis Chen et Tsao
[资源名称]: 南方长须鳅鮀
[形态特征]:
 
体尾部侧扁.头中等大,前部平扁,头宽大于头高,在鼻孔后方处隆起,头背有发达的皮质粒突和细棱.吻长大于眼后头长.眼间隔小于眼径,中部微凹.鼻孔每侧2个,紧相邻;口裂约等于吻长,伸达鼻孔下方.鳃盖膜于峡部仅在前端相连.下咽骨较狭.下咽齿齿面均侧扁,齿端钩状.体被中等大的长圆鳞,在腹鳍前的腹部均裸露无鳞,背鳍前方侧线鳞有弱棱.侧线后部行于尾柄中央.体褐色.腹部白色;体背和体侧中央各有3个大黑斑,连成跨越体背的横纹;头背黑色,腮盖骨处有1个大黑斑;体背和体侧上部各鳞片基部有1各黑点.背鳍和尾鳍上散布小黑点,其余各鳍灰白色.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长须片唇鮈


中文名称 长须片唇鮈
拉丁名称 Platysmacheilus longibarbatus Lo,Yao et Chen
英文名称 long-barbel wide-lip gidgeon,United-lip gudgeon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片唇鮈属
拉丁属名 Platysmacheilus Lo,Yao et Chen,197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胸鳍条1,13~14;腹鳍条1,7;臀鳍条3,6。鳃耙14。下咽齿1行,5一5。侧线鳞37[4.5/(2.5~V)]39;背鳍前鳞1O~11;围尾柄鳞12。
标准长为体高的5.6~6.2(平均5.9)倍,为头长的4.3~4.6(4.5)倍,为尾柄长的6.7~7.2(6.9)倍,为尾柄高的12.2~13.5(13.1)倍.头长为吻长的2.3~2.7(2.5)倍,为眼径的3.9~4.3(4.2)倍,为眼间距的4.2~4.9(4.6)倍,为尾柄长的1.4~1.6(1.5)倍,为尾柄高的2.7~3.0(2.9)倍。

体细长,前部呈圆筒形,后部稍侧扁,尾柄细,腹部圆.头中等大,略平扁,头宽大于头高.吻较尖,在鼻孔前方微凹,吻长大于眼后头长.眼略小,侧上位,眼间平坦或微四;眼间距窄,小于眼径.下眶骨发达,占眼下颊部的大部,其高度等于或略小于宽度.口较小,下位,呈深弧形,上下颌具发达的角质边缘.唇厚,肉质,上唇具褶皱,其边缘有细缺刻;下唇连成一片,具多数乳状突起,后缘游离,分裂呈流苏状,中央有一深缺刻,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口角具须1对,较粗长,其长度大于眼径够数个体须长约为眼径的2.0倍),末端超过眼后缘,可到达前鳃盖骨的后缘.鳃耙不发达.下咽骨细长,下咽齿细小,末端略钩曲.鳞中等大,圆形,胸腹部裸露区较大,一般延伸至胸鳍末端,距腹鳍基部约2~3个鳞片.侧线完全,在体侧前方微了弯.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距吻端与其基部后端距尾鳍基几相等.胸鳍末端尖,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置与背鳍第三根分枝鳍条相对,距胸鳍基与距臀鳍起点相等或略近.臀鳍短,其起点距尾鳍基较距腹鳍基为近.尾鳍分叉深,上下叶等长.肛门接近腹鳍,约位于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距离的前1/4~1/6处.

脊椎骨4+33.鳔小,2室,鳔的长度约等于眼径,前室横宽,呈椭圆形,包于初质膜囊内,后室细小,露于囊外.腹膜灰白色,布有多数黑色小斑点.

体灰黄色,背部略深,腹部灰白色;横跨背部有5个黑色大斑块,体侧沿侧线有1条灰色的条纹,上具有若干不明显的黑斑;背鳍和尾鳍均有黑色小斑点,其余各鳍灰白色。

长须华平鳅


中文名称长须华平鳅

拉丁名称Sinohomaloptera 1ongibarbatus Che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平鳍鳅科 (干鳍鳅科)

拉丁科名Homalopteridae

中文属名华平鳅属

拉丁属名Sinohomaloptera Fang,1930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8;臀鳍Ⅱ-5;胸鳍Ⅷ-Ⅹ-11-14;腹鳍Ⅱ-9-11。侧线鳞74-76。

体长为体高的5.8-6.4(6.1)倍,为体宽的5.1-5.5(5.3)倍,为头长的5.0-5.6(5.3)倍,为尾柄长的4.6-5.5(5.1)倍,为尾柄高的15.5-16.7(16.2)倍。头长为头高的1.9-2.3(2.1)倍,为头宽的1.1-1.2倍,为吻长的1.7-1.8倍,为眼径的5.6-7.5(6.8)倍,为眼间距的2.5-2.8(2.5)倍。头宽为口裂宽的3.3-3.7(3.5)倍。

体呈扁圆形。鳞具发达鳞脊。头扁,吻端圆钝。体高略小于体宽。口下位呈马蹄形,中等大小,口前具吻沟和吻稻,吻褶叶间有2对吻须。口角须2对,外侧长于内侧,其长大于眼径。唇具发达乳突,鳃裂扩展到头部腹面。

背鳍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胸鳍起点在眼后缘的后下方,末端不达腹鳍。腹鳍不连成吸盘,其间距离略大于其基部长,起点约在吻端至最短臀鳍条末端的中点,末端不达肛门。尾柄侧扁;尾鳍叉形,其长大于头长。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6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纹喉膜头鳕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