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桑]

中文名称 黄[鱼桑]
拉丁名称 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
英文名称 yellowheaded catfish
地方名称 嘎牙子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拟鲿属
拉丁属名 Pseudobagrus Bleeker,18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体短而粗壮,稍侧扁;背部隆起,腹部轮廓较为浅平.头大,其宽略大于其高;头顶皮肤薄.颅顶骨片外露,表面粗糙.吻平扁,端部钝圆.眼偏于头前部,眼眶背腹部分游离;眼间隔宽,中央略隆起.口大,腹位,弧形;口裂深,几乎伸达眼前缘下方.体裸露.侧线完全,伸达尾基.背鳍在胸鳍后上方,距吻端略大于距臀鳍.有硬刺2根;脂鳍短小,前缘低斜,后缘圆凸,底部游离.臀鳍发达.体深橄榄色,腹部淡黄色.侧线的上 下方各有1条淡黄色的纵条纹,其间夹有2条同色的横条纹,将底色分隔成若干纵长的断块.背鳍 胸鳍及臀鳍的多数鳍条显现暗色.尾鳍上下叶各有1条同色的纵条带.

相关阅读

黄[鱼幼]


中文名称黄[鱼幼]

拉丁名称Hypseleotris swinhonis (Gunther)

英文名称Swinhon's sleeper

异名火烧鱼、蒲鳢、暗色土布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鲳亚目

拉丁亚目名Stromateoidei

中文科名塘鳢科

拉丁科名Eleotridae

中文属名黄[鱼幼]属 (短黄鳢属)

拉丁属名Hypseleotris Gill,186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见于黑龙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水系和内蒙古。

形态特征
第1背鳍条Ⅵ-Ⅷ,第2背鳍条Ⅰ,11-12;臀鳍条Ⅱ-Ⅲ,6;纵列鳞28-32。体长为体高的4.0-5.0倍,为头长的3.0-3.8倍,为尾柄长的3.1-3.6倍,为尾柄高的8.2-10.9倍。头长为吻长的3.6-5.0倍,为眼径的3.0-4.2倍,为眼间距的4.2-6.7倍。体侧扁。头较大,侧扁。口大,端位,口裂斜,后延达眼的下缘。下颌突出,稍长于上颌。眼大,侧上位,眼径大干眼间距,等于或大于吻长。上、下颌齿1行。除头部及前后鳃盖骨被圆鳞外,体全被栉鳞。背鳍两个,彼此分离,第1背鳍最长鳍条末端可达第2背鳍起点。腹鳍胸位,左右分离而不相愈合。尾鳍圆形。体淡褐色,背部暗灰色,体侧具12-15条暗灰色横纹。背鳍具有4列黑色小点,尾鳍亦有数列黑色斑点。其他各鳍无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黄姑鱼


名称黄姑鱼

分类 动物部水生类
异名 黄山、山头黄鱼(《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铜鱼、黄姑子(《山东药用动物》)、春见鱼、铜罗鱼(《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
来源本品为石首科动物黄姑鱼[Nibca albiflora(Richardson)]的全体或鳔。

形态特征
体长而侧扁,背部略呈弯弓形,尾柄长大于高。头中等大,尖形,腹部宽圆。吻短而钝。眼中等大,侧位而高,距吻端较距鳃孔为近。前后两鼻孔分离,前孔为管状;后孔为长方形,且大于前孔。口大而斜。鳃孔大,鳃盖条7。全身均有鳞,只吻部及头的下部无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基部只有1或2行鳞。体背缘淡灰色。两侧黄色,有很多黑褐色波状细纹斜向前下方。

生态环境为暖温性近海中下层鱼类。体长一般为201~310毫米,重190~550克。有明显的季节性洄游,生殖期游向近岸水深4~9米处产卵。鳔具有发声能力。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

采制四季可捕捉,捕后鲜用;或剖腹取鳔,除去血管及黏膜,洗净鲜用或风干备用。

性能
味甘,性平。补肺排痰,利尿消肿。

《兽医本草拾遗》:治肺脓疡积痰不畅。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利尿消肿,补肾的功能。主治慢性肾炎,浮肿,产后腹痛等。鱼鳔同黄鱼鳔,可治人畜破伤风。

附方
1、治肺脓疡积痰不畅方:取鲜黄姑鱼1条。剖开去肚杂,取肉切碎,加白盐菜卤1碗。煮烂去骨刺内服数剂,则可咳出黄色脓性痰,使症状得到缓解(《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编者经验)。
2、治肾炎、浮肿偏方:铜罗鱼(黄姑鱼)适量。不加盐清蒸服用,连服3~5剂(《山东药用动物》纪加义等处方)。 

文献记载
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科技局、兽医院编《中兽医诊疗经验选集》(第2集)中有河西兽医站介绍治马破伤风验方:鱼鳔250克(剪碎炒松研末),麻皮250克(烧灰存性),头发250克(烧炭存性)。香油250克为引,加水1000毫升灌服。服后不让风寒,即可发大汗,以常温家中(饲养)即可的记载。仅供参考。

中间黄颡鱼


中文名称中间黄颡鱼

拉丁名称Pelteobagrus intermedius (Nichols et Pope)

英文名称blotched catfish

异名黄牯、黄[鱼央]、大头黄[鱼央]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鲿科

拉丁科名Bagridae

中文属名黄颡鱼属

拉丁属名Pelteobaggrus Bleeker,186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淮河、珠江水系,及海南。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18-20;胸鳍Ⅰ-7;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14-16。脊椎骨5+37-39。

体长为体高的3.0-4.4(3.9)倍,为头长的3.1-3.9(3.5)倍,为前背长的2.3-2.7(2.5)倍。头长为吻长的2.5-3.2(2.9)倍,为眼径的5.0-7.0(5.7)倍,为眼间距的2.0-3.3(2.6)倍,为上颌须长的1.3-1.9(1.5)倍,为尾柄长的1.6-2.3(1.9)倍,为尾柄高的2.4-3.7(2.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8(1.5)倍。

体长形,略粗壮,后部侧扁。头略大,尤以前部为平扁,背面大部裸露,枕突接于背鳍前板。吻部背视略圆截。口大,下位,新月形,颌齿与跨齿均细尖绒毛状,排状排列。眼较小,侧上位;眼间略平。须较细弱,鼻领几达眼后缘,上颌须多不达胸鳍基部。

背鳍位前,起点约在体前部五分之二处;硬刺强,后缘有弱锯齿。胸鳍位低;硬刺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着细小。脂鳍短小,位于臀鳍上方,后缘游离。腹鳍达臀鳍。尾鳍深叉形。

背部红褐或暗褐色,腹部淡色。项部有一淡色鞍状斑纹,体中部和后部各有淡色横带纹,体侧在背鳍下方和臀鳍上方各形成一个大的暗色斑块。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光泽黄颡鱼


中文名称 光泽黄颡鱼
拉丁名称 Pelteobaggrus nitidus(Sauvage et Dabry)
英文名称 shining catfishh
地方名称 于耳朵、白肚儿(四川)、尖嘴黄颡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黄颡鱼属
拉丁属名 Pelteobaggrus Bleeker,1865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 7;臀鳍条22~25;鳃耙外侧9~11;脊椎骨38~39。体长为体高的4.9~5.7倍,为头长的4.0~4.5倍,为尾柄长的5.4~6.4倍,为见柄高的12.1~15.8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的2.8~2.9倍,为脂鳍基长的4.3~5.9倍。头长为吻长的2.7~3.3倍,为眼径的4.5~5.7倍,为眼间距的2.1~3.2倍,为胸鳍刺长的1.2~1.5倍,为背鳍刺长的1.2~1.4倍。体长,尾部侧扁,头顶后背部裸露,口下位,微弧形,上、下颌均具有绒毛状细齿。吻稍尖,上颌长于下颌。须4对,较短小。鼻孔末端只达眼的中点,上颌须末端在胸鳍基部之前,颐须较上颌须短,前后鼻孔分离,鳃孔大,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肩骨显著突出,位于胸鳍上方。背鳍刺长于胸鳍刺,其后缘锯齿细小。胸鳍刺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腹鳍末端超过臀鳍起点。脂鳍末端游离,较臀鳍短,并与其相对。尾鳍深叉形。肛门近臀鳍起点。鳔1室,腹腔膜灰色或灰褐色。体黄色,略带紫红色,体侧有明显的黑色斑块,各鳍为灰黑色。
生活习性 底栖性鱼类,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和小虾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70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华鳈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