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巨口鱼

中文名称 脂巨口鱼
拉丁名称 Opostomias mitsuii Imai
英文名称 Mitsui's dragon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 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 脂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 Opostomia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20;臀鳍25;胸鳍i+3,腹鳍7。鳃盖条骨17。鳃齿2+1+9。
体长为体高6.2倍,为头长6.7倍,为背鳍基长7倍,为臀鳍基长6.7倍,为颏须长6.5倍。头长为吻长3.9倍,为眼径5.5倍,为眼间隔2.7倍,为上颌长1.4倍。体延长,侧扁,稍柔软,尾柄细小。头中大,高略小于长。吻稍宽,圆突,长于眼径。眼中大,位于头侧前半部。眼间隔宽,大于吻长,稍突起,每侧具1条低的额骨隆起嵴。鼻孔2个,小,位于眼前上方。口大,上颌后端远伸越眼后缘下方。上下颌几等长,上颌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下颌缝合部上下方各具1尖形骨质突起。前颌骨具2行牙,外行4牙,第二牙强大,犬牙状,后2牙颇弱小,内行2牙中大,上颌骨无牙,下颌具2行牙,外行4固定牙,第一牙强大,犬牙状,口闭时突入前颌骨第一、第二牙之间的凹刻中,内行1牙,可倒伏,犁骨具1对尖牙,可向后倒伏;腭骨无牙;上咽骨具一群细牙,14枚。颏须1,较细,稍长于头长,端部具1细丝,无球状体。鳃孔大,伸达颏须基后部。鳃盖膜与峡部微连。无鳃耙,而具鳃齿,上鳃弓鳃齿3枚一丛,下鳃弓鳃齿成对,隅角处,1枚。无假鳃。

体裸露无鳞。头、体具发光器:跟后(PTO)1,前鳃盖骨和下鳃盖骨各1个,鳃条部(BR)1行15个,体侧2行,腹侧行约59,其中腹前(IV)10+33,腹部腹侧(VAV)16;体侧行约59,其中胸部体侧(OV)30,腹部体侧(VAL)13,尾部(AO)约16。此外,头部、口内、颏须上还具许多微小发光器。

背鳍1个,显著后位,在尾部与臀鳍相对,起点略前于臀鳍1~2枚鳍条。无脂鳍。胸鳍小,上端具l游离丝状鳍条。腹鳍短小,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近许多。尾鳍小,分叉。尾柄细短。

头体黑褐色。Yz023.COm

相关知识

强壮纤巨口鱼


中文名称 强壮纤巨口鱼
拉丁名称 Leptostomias robustus Imai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 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 纤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 Leptostomia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7.2~9.1倍,为头长9.7~11倍,为背鳍基长8.7~9.6倍,为臀鳍基长7.5~8.3倍,为颏须长4.8~6.8倍。头长为吻长2.7~3.2倍,为眼径6.3~6.1倍,为眼间隔2.3~2.8倍,为上颌长1.4~1.7倍。
体延长,侧扁,柔软,尾柄细小。头中大,头高稍小于头长。吻稍宽,圆突,长于眼径。眼中大,位于头侧前半部。眼间隔宽,稍隆起,大于吻长,每侧具一条较低的额骨隆起嵴。鼻孔2个,位于眼前上方。口大,略斜裂,上颌骨后端远伸越眼后缘下方。上下颌几等长。前颌骨具2行牙,外行5牙,第二牙犬牙状,内行1~2牙,可倒伏,上颌骨后中部腹缘具1行4~6细牙,下颌具2行牙,外行6牙,第一牙最强大,犬牙状,内行2~3牙,可倒伏。两颌最长牙相互突入对方颌部凹刻中;犁骨具1对尖牙,后倾,腭骨每侧具1~2牙,上咽骨12~14细牙,排列成前后2群。颏须1根,较粗,长于头长,须茎基部具二根短丝,须端肥大部分长,约为须茎2/3,其基部无细丝,端部具2~3根短丝。鳃孔大,伸达颏须基后部。鳃盖膜与峡部微连。4个鳃弓无鳃耙而具成对鳃齿,仅偶角处1齿。无假鳃。

体裸露无鳞。眼后无大的发光器。体具发光器:(BR)1行15个,体侧2行,腹侧行约70,其中胸前(IP)8+2,胸部腹侧(PV)40~41,腹部腹侧(VAV)16+4,后部4个位于臀鳍基上,体侧行约69~72,其中胸部体侧(OV)39~40,腹部体侧(VAL)15~16,尾部(A0)15~16。另外,颌、鳃盖、口腔等具许多微小发光器。

背鳍1个,显著后位,在尾部与臀鳍相对,起点略后于臀鳍1~2鳍条。无脂鳍。胸鳍狭长,上部无游离丝状鳍条。腹鳍短小,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近许多。尾鳍小,叉形。

头、体黑褐色。颏须前端肥大部分白色,有时须茎部亦有间段白色。

缨鳍巨口鱼


中文名称 缨鳍巨口鱼
拉丁名称 Thysanactis dentex Regan et Trewava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 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 鳍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 Thysanacti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8;臀鳍25;胸鳍i+10;腹鳍7。鳃盖条骨15。鳃齿3+1+10。
体长为体高12.8倍,为头长11.6倍,为背鳍基长9.7倍,为臀鳍基长6.9倍,为颏须长约9.9倍。头长为吻长3.5倍,为眼径3.5倍,为眼间隔2.3倍,为上颌长1倍。体甚细长,侧扁。头较小,侧扁,头长稍大于体高。吻短,约等于眼径。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微凸,略大于眼径。鼻孔小,在眼前的头背部。颏部具1须,略粗,稍长于头长,具1纺锤形端球体,球体前端具许多细丝。口大,略斜裂,上颌骨后端适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下颌稍突出。前颌骨具6牙,第二牙强大,犬牙状,上颌后半部前缘具1行斜列小牙,下颌具10牙,大小不一,第三牙最强大,约与上颌第二牙等大;犁骨牙1对;腭骨每侧重牙,基鳃骨具。2~3对牙。鳃孔宽大,向前伸达颏须基后方。鳃盖膜与峡部微连。无鳃耙,四个鳃弓均具成对鳃齿,仅隅角1枚。无假鳃。

体无鳞,具发光器,眼后(PTO)1个,为皮膜所盖;鳃条部1行14个,体侧发光器不明显,并由于标本表皮缺损,难以计数。

背鳍和臀鳍位于体的后部,鳍条中等高,背鳍约与臀鳍第四鳍条相对。无脂鳍。胸鳍下位,在鳃盖骨后下方,具1游离延长鳍条和10短鳍条,游离鳍条黑色,端部先分出1小支,稍后又分出6小支白色长丝。腹鳍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近许多。尾鳍小,叉形。尾柄短细。

体黑褐色。各鳍浅色。

乌须黑巨口鱼


中文名称乌须黑巨口鱼

拉丁名称Melanostomias melanopogon Regan et Trewava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巨口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Stomioidei

中文科名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黑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Melanostomia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外海有发现。

形态特征
体中等延长,体主岩石于体长的90%。头小,眼小,口裂大,利用骨、腭骨及基鳃骨上有齿,两颌齿大小不一,大多可以倒伏,胸、腹鳍间有发光器30或30以下。颏须仅稍长于头长,背、臀鳍均位于体之后部,胸鳍小,下侧位,腹鳍位于体中点之后,尾鳍叉形,体下侧及腹部有2行发光器。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明鳍袋巨口鱼


中文名称 明鳍袋巨口鱼
拉丁名称 Photonectes albipennis(Doderlein)
英文名称 whitefin dragon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 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 袋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 Photonect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5;臀鳍18~20;无胸鳍,腹鳍7。鳃耙0+6~9。脊椎骨53~57。
体长为体高7.9~8.1倍,为头长9.6~11.6倍,为背鳍基长7.9~11.3倍,为臀鳍基长7.8~10倍,为颏须长4.2~4.9倍。头长为吻长8.1~11倍,为眼径3.4~5.5倍,为眼间隔2.3~3.1倍,为上颌长0.8~0.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4~2.7倍。

体柔软,延长,侧扁,体中部稍高,尾柄短细。头中大,背缘平直,头长约等于头高。吻短,约为眼径之半。眼中大,位于头的前上部。眼间隔稍宽凸,大于眼径。鼻孔小,位于眼上方。口大,颇斜裂,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缝合部凹入,与下颌突起嵌合。下颌显著上弯,长于上颌。牙细小,均可后倾,两颌各具1行牙,前颌骨具8牙,较大;上颌骨约25牙,直立;下颌约具50牙,倾斜,犁骨每侧具3牙,大于颌牙,腭骨每侧具3~4行,基鳃骨具前后2群牙,每群6~8牙,分列2行。颏部具1须,长于头长,端部具椭圆形白色球状体,球状体后端具1根黑色细丝。鳃孔大,向前伸达颏须基部后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无鳃耙,第一至第三鳃弓具鳃齿,第4鳃弓无鳃齿;第一鳃弓下支具6~9对。无假鳃。

体无鳞。具发光器,眼后(PTO)1个,长三角形,位于眼下和眼后,其长大于眼径,鳃条部(BR)6;体侧2行,腹侧行50~53,其中胸前(IP)8,胸部腹侧(PV)29~30,腹部腹侧(VAV)13~15(最后4个位于臀鳍基上);体侧行47~50,其中胸部体侧(OV)25~26,腹部体侧(VAL)12~13,尾部(AO)10~11。此外,体侧还具40余条微小发光器横点纹,腹缘有2纵行微小发光器点纹;头部亦具许多小发光器点。

背鳍1个,显著后位,在尾部与臀鳍相对。无脂鳍。臀鳍约始于背鳍起点稍前方。无胸鳍。腹鳍较长,位于体的中部后方,后端不伸达肛门。尾鳍小,分叉,下叶略长于上叶。

头体黑色。各鳍灰白色。胃大,黑色。腹膜暗灰色。

似鲳脂鲤(淡水白鲳、短盖巨脂鲤)


中文名称 似鲳脂鲤(淡水白鲳、短盖巨脂鲤)
拉丁名称 Colossoma brachypomum(Cuvier)
英文名称 freshwater spade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脂鲤科
拉丁科名 Characidae
中文属名 脂鲤属(待定)
拉丁属名 Colossoma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体例扁,盘状,形似海产银捐。背部较厚,头较小,口端位,眼中大。背部有脂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尾鳍上叶稍长于下叶,边缘呈黑色。体呈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体被细小圆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齿状的棱鳞。
生活习性 该鱼生活在水的中、下层,喜群居和群游。生长温度为21~32C,最适温度为28~30C。低温临界温度为10C,当水温降至12C时,大部分鱼失去平衡。在16C,才能正常摄食。水中溶解氧在4~6mg/L时生长最好。当溶氧量低于3mg/L时,摄食受到影响;溶氧量在1.8mg/L时,还能少量摄食。它比尼罗罗非鱼能耐低氧,在水中溶氧降到1.5mg/L时,还很活泼;当水中溶氧降到0.5mg/L以下时,四大家鱼出现缺氧浮头,但它仍不浮头。该鱼喜生活在微酸性水中,对酸碱度有较大的适应性,可栖息在PH为5.6~7.4的各种水体中。能耐较高的盐度,在盐度为5~10的水中,能正常生长,在15盐度水中也能生活10h,在上述盐度水中能提高抗寒能力,且起到防病的作用。由于该鱼的群聚性,极易起捕。池塘饲养的鱼种或成鱼,第一网的起捕率都在90%以上。该鱼对敌百虫十分敏感,当敌百虫浓度仅为0.2mg/L时,鱼立即死亡;若浓度达到1mg/L时,边施药边死亡,无法抢救。它对孔雀石绿也很敏感,当浓度达到0.3mg/L时,出现中毒症状。但它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漂白粉和硝酸亚汞以及痢特灵等均有较大的忍耐力,可作为鱼病的防治药物。
短盖巨脂鲤属杂食性鱼类。仔鱼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幼鱼时以大型浮游动物为食,也吃有机碎屑和各种人工饲料。成鱼时食性更杂,各种农副产品、各种人工配合饲料、各种瓜果、菜皮,特别是西瓜皮,禾本科植物种子、水生植物及陆生植物、池底有机碎屑、腐殖质以及蚯蚓、水生昆虫、螺蛳、水蚤、小虾等都可以吃,食物广泛,且吞食极快。由于该鱼生活于水的中、下层,以投喂沉性颗粒饵料较好。


繁殖习性 5龄亲鱼进入生殖盛期,亲鱼用到12~15龄繁殖能力、产卵质量仍很好。

马口鱼


中文名称 马口鱼
拉丁名称 Opsariichthys bidens Gunther
英文名称 Korean piscivorous chub
地方名称 南方马口鱼、桃花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马口鱼属
拉丁属名 Opsariichthys Bleeker,1863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9。侧线鳞45~47。下咽齿3行,145一441。鳃把外侧10,脊椎骨35。体长为体高的3.1~4.3倍,为头长的3.5一3.9倍,为尾柄长的4.7~5.2倍,为尾柄高10.2~11.3倍。头长为吻长的2.7~3.2倍,为眼径的5.0~6.2倍,为眼间距的3.1一3.3倍。体延长,侧扁。吻长,其长略大于宽,口大,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后端延长达眼前缘,其前端凸起,两侧凹陷,恰与上颌前端和两侧嵌合。眼中等大,位于头侧上方。鳃耙短小而稀疏。下咽齿圆柱形,顶端尖而长。测线完全,前段弯向体侧腹方,后端向上延至尾柄正中。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稍大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不达腹鳍,其末端可达胸、腹鳍间距的3/5处。腹鳍外缘略钝圆,起点约与背鳍不分支鳍条相对。鳔2室,后室约为前室的2倍,腹腔膜银白色。体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浅蓝色的垂直条纹,胸鳍、腹鳍和臀鳍为橙黄色。雄鱼在生殖期出现婚装,头部、吻部和臀鳍有显眼的珠星,臀鳍的第1~4根分支鳍条特别延长,全身具有很鲜艳的婚姻色。
生活习性 喜栖息于山涧急流、底质为砂石的小溪中。通常集群活动,摄食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

巨修仁[鱼央]


[学名]: Xiurenbagrus gigas Zhao, Lan and Zhang, 2004
[资源名称]: 巨修仁[鱼央]
[形态特征]:
 
体长,前躯较圆,肛门以后逐渐侧扁。头平扁,头长大于头宽。吻较圆。口下位,弧形。唇厚,下唇 中间不连续。上颌长于下颌,上、下颌有绒毛状细齿组成的齿带,下颌齿带中央分离。犁骨两边各有一块绒毛状细齿组成的齿带,腹视略呈八字形,明显分离。须4对,颌须长于外侧颏须,鼻须短于外侧颏须,内侧颏须最短。眼小,侧上位,居头之前半部。两鼻孔相邻且相通,前鼻孔圆,后鼻孔的前半部为鼻须基部皮膜包围。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 背鳍起点距吻端小于距脂鳍起点。脂鳍后端明显不与尾鳍相连,脂鳍较长,起点远在臀鳍起点之前,近腹鳍。臀鳍短,尾柄长大于臀鳍基长。胸鳍刺内缘有锯齿。肛门距腹鳍基较距臀鳍起点为近。尾鳍平截。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都安县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现知仅分布于广西都安县(红水河)。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广西红水河,以小鱼和底栖生物为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72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麦穗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