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新灯鱼

中文名称 大鳞新灯鱼
拉丁名称 Neoscopelus macrolepidot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新灯笼鱼科
拉丁科名 Neoscopelidae
中文属名 新灯笼鱼属
拉丁属名 Neoscopel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头、体均侧扁。口端位,口裂上缘仅由前颌骨组成,上颌骨后端扩大,后伸超过眼的后缘。有辅上颌骨。两齿细小,犁骨和腭骨有细齿。有鳍发达,后伸达肛门上方。腹鳍起点明显位于胸鳍基的后方。背鳍起点在腹鳍基的上方。臀鳍起点在背鳍后下方。有脂鳍。头部无发光器。体上发光器有或无。
属的特征:

体上有发光器,眼大,头长为眼径的5倍以下,伪鳃发达,犁骨齿成一横列,后翼骨有齿。鳞易脱落。鳔发达。舌上有单列发光器。体中腹部及两侧有成行的发光器。

下侧发光器仅达肛门上方,由12~15个发光器组成。

相关阅读

大鳞光唇鱼


中文名称大鳞光唇鱼

拉丁名称Acrossocheilus ikedai (Harada)

异名Poropuntius ikedai (Harada, 1943)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光唇鱼属

拉丁属名Acrossocheilus Oshima,191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海南岛昌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胸鳍条1,14-15;腹鳍条1,8;臀鳍条3,5。鳃耙16-18,下咽齿3行,2.3.5-5.3.2。侧线鳞30[6/(2.5-3-V)]32;背鳍前鳞12-13;围尾柄鳞14。

标准长为体高的3.0-3.5(xs=3.30.14)倍,为头长的3.9-4.5(4.20.15)倍,为尾柄长的6.1-7.7(6.90.39)倍,为尾柄高的8.7-9.5(9.10.23)倍。头长为吻长的2.6-3.2(2.90.17)倍,为眼径的3.1-4.1(3.70.28)倍,为眼间距的2.0-3.3(2.70.28)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呈弧形,腹部稍扁平。头中等大,近锥形而侧扁。吻圆钝,向前突出,吻长稍短于眼后头长;吻皮止于上唇的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沟裂。须2对,细长,吻须比颌须稍短,可达眼中央下方,颌须位于口角,后伸超越眼的后缘。口下位,呈浅马蹄形,上颌后伸达到鼻孔之后下方,唇简单,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上唇紧贴于上颌之外,下唇分两个侧瓣,较肥厚,为斜行的唇后沟所限,沟前端相距为眼径的2/3,侧瓣之间为下颌外露的部分,其前缘具角质。眼较大,位于头侧的前上方。跟间宽,较隆突,大于眼径,约为眼径的1.6倍(大鱼),或几相等(小鱼)。鼻孔位于眼的前上角,离眼前缘比吻端为近。鳃膜于前鳃盖骨后缘下方与鳃峡相连,鳃耙近似三角形的片状,排列较疏,下咽齿多数侧扁,齿冠成一斜面并具一顶钩,主列腹面第一枚齿很小,第二枚齿较大。

背鳍外缘稍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壮的硬刺,顶端柔软,等于头长或稍短,其后缘具发达锯齿,背鳍起点距尾鳍基比吻端为近。腹鳍和胸鳍几乎等长,其起点和背鳍起点相对。胸鳍后伸不达腹鳍,间距2个侧线鳞。腹鳍后伸不达臀鳍,间距1-2个侧线鳞。臀鳍起点距腹鳍和尾鳍相等,或前后稍有移动,后伸将达到尾鳍基(幼鱼不达)。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前方。尾鳍叉形,上下叶几等长,最短鳍条为最长鳍条的1/3(小鱼)或更长(大鱼)。

鳞较大,在鳃峡和胸部鳞变小,腹鳍基具狭长的腋鳞,背、臀鳍基部均有鳞鞘。侧线从鳃孔处略向下弯,径行于尾部的中轴。

体色在侧线的上方色暗,下方色浅,每一鳞片的后缘黑色,尾鳍基有一黑斑,各鳍微黑,体侧没有垂直黑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大鳞鳍鰕虎鱼


中文名称大鳞鳍鰕虎鱼

拉丁名称Gobiopterus Macrolepis Cheng

英文名称largescaled gob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鳍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Gobiopterus Bleeker,1874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见于珠江三角洲的河涌及池塘。

形态特征
背鳍Ⅳ,Ⅰ-8;臀鳍Ⅰ-10-11;胸鳍14;腹鳍Ⅰ-5。纵列鳞17-19,横列鳞5-6。鳃耙12。

体长为体高的4.0-4.6倍。为头长的3.2-4.1倍。头长为吻长的3.5-4.6倍,为眼径的3.4-4.4倍,为眼间距的2.5-3.2倍。

体延长,侧扁。头中大,稍侧扁。吻钝,吻长约等于眼径。眼中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宽而圆突,其间距为眼径的1.3-1.5倍。鼻孔2个,互相靠近,前鼻孔无短管。口中大,端位,口裂斜,下颌突出于上颌之前,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的下方。上下颌齿雌雄异型,雌鱼上下颌齿细小而多,排列成2行,无犬齿。雄鱼上下颌具齿1行,上颌具犬齿11对,缝合处的1对最大,下颌前半部具齿5对,缝合部的1对最长,齿端弯向口腔内方,后半部齿小而尖。9对。舌游离,前端分叉。鳃孔大,侧位。鳃膜与峡部分离。鳃耙短小。

体被栉鳞,头部及体的前半部裸露无鳞。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短小,位于胸鳍后部的上方,第一、第二鳍棘最长,平放时其末端不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较高,与臀鳍同形,基底与臀鳍相对。臀鳍中大,起点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或稍前。胸鳍宽大,圆形。腹鳍短小,后端尖形,末端仲达胸鳍后端的下方。尾鳍圆形。

生活习性
海水/淡水生。

亮胸眶灯鱼


中文名称 亮胸眶灯鱼
拉丁名称 Diaphus garmani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灯笼鱼科
拉丁科名 Myctophidae
中文属名 眶灯鱼属
拉丁属名 Diaph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3~14;臀鳍15~16,胸鳍12~13,腹鳍9,尾鳍6+19+6。侧线鳞35~36。鳃耙7+1+13~14。
体长为体高4.2~4.5倍,为头长3.6~3.7倍。头长为吻长7~8倍,为上颌长1.4~1.5倍,为眼径3.5~3.6倍,为眼间隔3.6~4.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6~1.8倍。

体延长,侧扁。头中等。吻短而钝,背缘筛骨嵴状突出。眼大,前位。眼间隔较宽,等于或小于眼径。口大,上颌骨后端伸达前鳃盖骨边缘。牙细小,上下颌,犁骨、腭骨、中翼骨及舌上均具牙带或牙丛。鳃盖后缘有1小尖突。鳃盖膜与峡部不连。鳃耙发达。有翼耳棘。

体被较大圆鳞,易脱落。侧线平直,位于体中央。

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脂鳍在臀鳍基底后端上方。臀鳍起点稍后于背鳍基。胸鳍中长,后端尚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较长,后端达肛门。尾鳍叉形。尾鳍前副鳍条软。

体淡褐色。各鳍上散有小黑点,偶鳍上极稀少。口腔和鳃腔均暗色。

发光器,眼眶边缘发光器有(Dn)、(Dt)和(Vn)。(Dn)较小,前侧位。(Dt)为一小而透明外围黑色素的圆形组织,与(Dn)背侧方相连。

眶下发光器(So) ,无眶前发光器(Ant)(但在背鼻发光器Dn的背缘上有一微小发光器)。背鼻发光器(Dn)与腹鼻发光器(Vn)互为相连。鳃耙16~23。臀上发光器(SAO1)不与腹发光器(VO4)、(VO5)在一直线上,臀上发光器(SAO1)和后侧发光器(Pol)接近侧线。胸上发光器(PLO)位于胸鳍基和侧线间而接近侧线;胸上发光器(PLO)附近的发光鳞垂直径超过胸上发光器(PLO)的长度。

大鳞鮻


中文名称大鳞鮻

拉丁名称Liza macrolepis (Smith)

英文名称Borneo mullet,largescale mulle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鲻形目

拉丁目名Mugil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鲻亚目

拉丁亚目名Mugiloidei

中文科名鲻科

拉丁科名Mugilidae

中文属名鮻属

拉丁属名Liza Jordan et Swai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非洲南部及东部、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大洋洲、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沿海及日本诸海中。

形态特征
背鳍Ⅳ,Ⅰ-8;臀鳍Ⅲ-9;胸鳍Ⅰ-13-14;腹鳍Ⅰ-5;尾鳍Ⅱ-11-12-Ⅱ。纵列鳞31-34,横列鳞10-11,背鳍前鳞18-22。

体长为体高的3.4-5.0(平均4.4)倍,为头长的3.6-4.5(4.4)倍。头长为吻长的2.4-6.2(4.7)倍,为眼径的3.2-4.3(3.8)倍,为眼间距的2.2-4.3(2.7)倍。

体长形,较侧扁,体背部稍隆起,第1背鳍前正中无稜嵴。腹部凸出。头较小。吻短钝,吻长小于眼径。眼间宽,大于眼径,微凸起。脂眼睑不发达,仅存在于眼的前、后部。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前例上方,前鼻孔小,后鼻孔稍大。口较小,下位。上颌骨后端露出眶前骨之外。上唇发达,较厚5下唇薄,边缘锐利。颌无齿。鳃孔宽大,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分离。鳃把发达。具假鳃。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两背鳍分离,第1背鳍始点距尾鳍基部较距吻端为近,两个背鳍间距较长。臀鳍始点在两背鳍的前下方,基部长大于第2背鳍。胸鳍小,侧中位。腹鳍小于胸鳍。尾鳍叉形。

体被大圆鳞,头部除吻端及两颌部分外均有鳞,吻部鳞片起于前鼻孔的背侧,各鳍除第1背鳍外均被细小鳞,其中又以第2背鳍、臀鳍及尾鳍基部为最多。胸鳍无腋鳞。第1背鳍及腹鳍基部两侧各具1长尖形腋鳞,其长为腹鳍最长鳍条的1/3左右。无侧线。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黑体拟灯鱼


中文名称黑体拟灯鱼

拉丁名称Pseudoscopelus script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叉齿鱼科

拉丁科名Chiasmodontidae

中文属名拟灯鱼属

拉丁属名Pseudoscope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黄海,日本。

形态特征
口甚大,口裂微斜,上颌骨大部外露,后端伸达前鳃盖骨后下缘。两颌外侧具1行小齿,内侧具1-5行可倒性大齿,腭骨齿1行或多行。具发光器,头和体无鳞,第1背鳍8鳍棘,第2背鳍和臀鳍基底等长和同形,胸鳍尖长,伸越臀鳍基底,腹鳍短小,胸位,尾鳍叉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发光炬灯鱼


中文名称发光炬灯鱼

拉丁名称Lampadena luminosa Garman

英文名称taillight lantern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灯笼鱼科

拉丁科名Myctophidae

中文属名炬灯鱼属

拉丁属名Lampaden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各大洋热带均有产,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上颌骨后端不扩大或稍扩大,向后伸延超过眼的后缘。臀鳍基底长几等于或稍短于背鳍基底,背鳍起点在腹鳍基底上方或稍前方。虹膜后部1/2处无大的新月形白色组织,侧线发达。无背鼻发光器,有腹鼻发光器。胸发光器5-6个,腹发光器3-6个,臀上发光器排列稍有角度。臀发光器可分为前臀发光器和后臀发光器。后侧发光器1个。尾前发光器2+1。雌雄鱼都具有大形单个的尾上发光腺和尾下发光腺。边缘有很多黑色素。第四胸发光器高高地突出,约在第三胸发光器上方,尾上发光腺与尾下发光腺约等长,从臀鳍基底后端到尾下发光腺的距离不超过尾下发光腺的长,背鳍14-15,臀鳍13-15,胸鳍15-17,鳃耙4+(9-10),臀发光器(5-7)+2。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大鳞泥鳅


中文名称大鳞泥鳅

拉丁名称Misgurnus mizolepis Gunth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鳅科

拉丁科名Cobitidae

中文属名泥鳅属

拉丁属名Misgurnus Lacepede,180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辽河、黄河、长江、元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6;臀鳍条Ⅱ,5;侧线鳞102-107。体长为体高的5.0-6.2倍,为头长的4.7-6.2倍,为尼柄长的5.9-6.3倍,为尾柄高的5.4-6.9倍。头长为吻长的2.1-2.8倍,为眼径的4.1-8.1倍,为眼间距的3.2-4.2倍。体长而侧扁。口亚下位。须5对,最长1对口须末端远超过前鳃盖骨后缘。鳞埋于皮下。背鳍不具硬刺,其起点约在前鳃盖骨至尾鳍基部距离之中点。尾柄较高,具有明显的皮褶棱。胸鳍距腹鳍很远。尾鳍圆形。肛门较近臀鳍起点。约在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距离的3/4处。身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黑色,体侧下半部及腹面灰白色。背鳍及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大鳞白鱼


中文名称大鳞白鱼

拉丁名称Anabarilius macrolepis Yihet Woo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白鱼属

拉丁属名Anabarilius Cokerell,192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Ⅲ-9-11;胸鳍Ⅰ-8;腹鳍Ⅰ-14-15。鳃耙15-18(17)。下咽齿3行,2.4.5-4.4.2,尖端钩状。侧线鳞57[(12-13)/(3-V)]68。

体长为体高的4.3-5.1(平均4.8)倍,为头长的3.9-4.8(4.3)倍,为尾柄长的5.0-6.4(6.0)倍,为尾柄高的10.7-13.2(11.8)倍。头长为吻长的3.3-4.0(3.7)倍,为眼径的3.9-4.7(4.5)倍,为眼间距的3.1-3.6(3.4)倍。

体侧扁,头后背部明显隆起,身体最高处在躯干前部。头背面宽平。口端位,口裂向上,上颌缺刻小,下颌稍突出,后端达鼻孔正下方。侧线在胸鳍基部上方向下弯折至腹部向后延伸,至臀鳍基部末端又向上弯折入尾柄中线。腹稜自腹鳍基部至肛门。

背鳍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硬,仅末端柔软分节,起点位于吻端至最后鳞片的中点,或更近于尾鳍基。腹鳍起点略前于背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紧靠臀鳍基部。

鳔2室,后室末端钝圆,其长为前室的2倍。腹膜灰黑色。

福尔马林固定后,体背的鳞片边缘呈灰黑色,体下侧及腹部为灰白色。除尾鳍略带黑色外,其他各鳍也呈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大鳞鲑鱼


中文名称大鳞鲑鱼


拉丁名称Oncorhynchus tshanytscha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鲑形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鲑科

拉丁科名Salmonidae

中文属名大麻哈鱼属

拉丁属名Oncorhyn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北太平洋。

生活习性
一般谓之鲑王,日本沿岸较多。为日本输入的高级食用鱼。肉食性,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

大鳞鱲


中文名称大鳞鱲

拉丁名称Zacco macrolepis Yang et Hwang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鱲属

拉丁属名Zacco Jordan et Evermann,1902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9。侧线鳞41-46。下咽齿2行,45-54。鳃耙外侧7-10。脊椎骨35-36。体长为体高的4.4-4.6倍,为头长的4.2-4.4倍,为尾柄长的4.2-5.1倍,为尾柄高的11.0-11.4倍。头长为吻长的2.8-3.2倍,为眼径的3.8-4.6倍,为眼间距的2.4-2.8倍。体长而侧扁,体高稍大于头长。口端位,一吻短而钝。上下颌等长,下颌前端有一凸起与上颌空隙相吻合。无须。眼小,位于头侧的上方。吻长和眼间距相等。鳞呈圆形,较大。侧线完全。鳃耙短而稀。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吻端较至尾鳍基距离为近。与腹鳍相对胸鳍长,末端较尖,可达或超过腹鳍起点。臀鳍较长,雄鱼的第1-4根分支鳍条达尾鳍基部。鳔2室,后室的长度约等于前室的2倍。体腔膜黑色。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有垂直的黑色条纹10-12条。成熟雄鱼在生殖季节体侧有红绿鲜艳的婚姻色。在头部及臀鳍条有显著突出的珠星。

生活习性
平时栖息在支流浅滩和山涧的流水中,以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72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须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