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肉鸭养殖技术要点

1. 控制好鸭棚内的温度

在1~3周龄时,初生的雏鸭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5℃,而后每天约下降0.5℃,直到三周龄后25℃左右的适宜温度后不再下降,应把育雏温度降到与鸭棚内温度相一致的水平。育雏室的温度是否合适,除了根据温度计外,还可以从雏鸭的动态表现出来,饲养管理人员应根据雏鸭对温度的反应动态,及时调整育雏温度,三周龄后的肉鸭为育肥期。其生理特点是耐寒怕热。鸭子没有汗腺,体表此时又长满绒毛,不利散热,自我调节能力差。当室内温度高于26℃时,肉鸭的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生长会受到不良影响。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鸭棚两端加装风机,湿帘,能有效降低棚内温度。2. 湿度雏鸭的体内水分含量大,约占75%。若室内高温、低湿,会因室内环境干燥,使雏鸭脱水,羽毛发干;若群体大、密度高,活动不开,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和健康,加上供水不足甚至会导致雏鸭脱水死亡。湿度也不能过高,高温、高湿易诱发球虫病等多种疾病。因此肉鸭舍的湿度控制应该为:第一周相对湿度为65%,第二周相对第二周相对湿度为60%,第三周相对湿度为55%。3. 养殖密度适当的养殖密度既可以保证高的成活率,又可充分利用育雏设备的面积。夏天网上饲养雏鸭一般在第一周龄时30~50只/平方米,第二周龄时15~25只/平方米,第三周龄时10~15只/平方米,三周龄后6~8只/平方米。4. 雏鸭的开水与开食教初生的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由于雏鸭从入孵到出壳时间较长,且育雏器内的温度较高,体内需水较多。因此,夏季必须适时补充水分,在出壳10小时内喝上水最好。有利于开食和生长发育。饮水后2小时左右就可以开食,为了使雏鸭开食整齐,应将饲料撒在反光性较强的浅盘内,以便雏鸭及早发现啄食。开食多用雏鸭颗粒料为好。喂食的原则是少喂多餐逐步过渡到定时定餐。在逐步降低室温的过程中,做到适温休息,低温喂食。5. 通风网上养殖肉鸭,鸭粪便都漏在地面上,虽然地面距离垫网有50~60厘米,但在炎热的夏季,不能及时清理的鸭粪便与网上跑冒漏出的饮用水,在高温高湿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甲烷和硫化氢等有害的刺激性气体,对肉鸭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同时高温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诱发呼吸道和肠道等多种疾病。所以在保证育雏温度的情况下,一定到及时有效的通风换气。6. 光照夏天自然日照时间长,进来雏鸭的头三天可加人工光照,每天23小时,然后控光1小时,三天后利用自然光照即可,但要注意光照强度不要超过5Lx。7. 合理使用抗热应激添加剂夏季由于鸭采食下降,要保证肉鸭各种矿物质与维生素营养成分摄入量不变,应适当提高其日粮中的含量。夏季鸭体排泄Na、K增加,由于喘息使血液中CO2浓度升高,pH值降低有可能引起高碳酸血症,出现呼吸性中毒。因此,在饲料中或饮水中补加额外的Na、K及在饮水中补加碳酸盐均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夏季高温时节,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易被氧化,所以高温时节每千克饲料按1:300倍,或在饮水中按1:600,加入复合电解多维,这有利于减轻因热应激等因素对鸭体产生的不利影响。使用藿香、刺五加、薄荷等中草药制剂可增加免疫,祛湿助消化达到抗应激效果。延胡索酸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抗应激能力,同时具有镇静作用,能使肌肉活动减少。8. 肉鸭疫病的防治肉鸭养殖场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鸭病毒性肝炎是三周龄内最易感染一种雏鸭急性传染病,感染途径为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病率可高达100%,一周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95%以上。鸭瘟是鸭瘟疱疹病毒感染的一种急性病毒传染病。一年四季发生,以春夏这间和秋季发病率最高,30日龄内雏鸭发病率较低,成年鸭发病率与死亡率都高。良好的疫苗免疫是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雏鸭注射疫苗程序一般为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5日龄第一次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7日龄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苗;14日龄第一次注射鸭瘟疫苗。在疫苗免疫前后,氯霉素类、磺胺类、丁胺卡那、激素类、痢特灵、抗病毒药物、消毒剂等要禁止使用。注意应避开雷雨或其他不良应激天气。9. 搞好环境卫生要及时清理粪便,定期灭蚊蝇,老鼠。夏天炎热,鸭棚内可1~2天消毒一次。使用季胺盐类或碘伏等无刺激性的消毒剂,交叉使用,以防细菌和病毒产生耐药性。清圈前后可用10%生石灰乳或2~5%的热火碱水泼撒消毒。10. 无害化处理病死鸭只不可随意抛弃或出售,应及时在动物卫生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做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扩散。只要精心饲养管理,做好以上几点,夏季大棚网上养殖肉鸭也可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相关知识

樱桃谷肉鸭的夏季养殖技术


夏季的特殊环境条件会对肉鸭的生长、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实现一年四季的均衡生产,养殖场(户)须搞好樱桃谷肉鸭的夏季饲养管理,消除恶劣气候对肉鸭健康的影响,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特殊的养殖品种

当前,我国的肉鸭养殖对象以樱桃谷肉鸭品种为主。这个由北京鸭杂交,经英国樱桃谷农场培育的品种,性情温驯,不善飞翔,易合群,好调教,便于大群管理,很少发生疫病;既耐寒又比较耐热,可以水养也能旱牧,无论湖沼、平原、丘陵或山区、坡地、竹林、房前屋后均可饲养。实践证明,樱桃谷肉鸭完全能适应我国的气候环境,并能创造优异的生产效益。但由于樱桃谷肉鸭体形大、生长速度快、营养要求高,以及特殊的生理特性,如无汗腺、皮下脂肪厚、全身被覆羽毛等,如果受到养殖水平的制约,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养殖风险。

2特殊的生活环境

夏季高温高湿、蚊蝇孳生,会对樱桃谷肉鸭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樱桃谷肉鸭在高温环境中散热受到限制,中暑时有发生。很多肉鸭饲养人员,因为对樱桃谷肉鸭的生理特点认识不多,疫病防控意识差,不免疫、不消毒,任由蚊蝇繁衍孳生,往往暴发和流行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流感等各种疾病。这些因素都会降低樱桃谷肉鸭的生产性能和存活率,并最终影响肉鸭的养殖效益。

3特殊的管理技术

3.1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防暑降温

3.1.1合理建造鸭舍

樱桃谷肉鸭鸭舍建造应选择绿化率高、通风良好的地方;大棚南北朝向,并留足棚间距离;根据跨度决定鸭舍的高度,最低处不少于1.5米:采用在运动场搭设凉棚、种植藤类植物、舍顶覆盖秸秆作物等方法减少阳光对鸭舍的辐射。

3.1.2降低饲养密度

通过减少进雏量和增加饲养面积,适当降低夏季肉鸭的饲养密度。

3.1.3关注环境变化

经常观测实时温度和湿度,尤其在每天早晚和下雨前后,结合肉鸭的活动表现,及时调整温度和湿度,避免棚内温度超过33℃、湿度高于85%;注意保持棚内地面的干燥,尤其是梅雨季节,要加大通风,勤换垫料,防止鸭舍湿度过高;当自然通风已无法降低棚内温度时,就应使用降温设备进行舍顶喷水、纵向通风等。

3.1.4经常带鸭消毒

夏季,尤其是中午到下午的这段时间内,通过每天一次的带鸭喷雾消毒,不仅能有效预防疾病,还能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但要注意喷雾的方法和用量,防止人为增加鸭舍内的环境湿度。

3.1.5其他管理

樱桃谷肉鸭在运输、转群或接种时,尽量选择于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打扫卫生或喂料时避免动静过大。

3.2调整饲喂方式,加强饲养管理

3.2.1改变饲喂时间

由于白天炎热,鸭采食量很少,应尽量在早晨天气凉爽饲喂,下午推迟饲喂时间,可保证肉鸭达到正常的采食量。另外下午4点以后,虽然舍内较为凉爽,但白天受高温影响的鸭群显得疲劳贪睡,此时要适当增加夜间光照强度,加强夜间饲喂。

3.2.2增加凉水供应

尽量供给清洁的常流水或地下水,现取现用;也可采用凉水拌料.现拌现喂。在饲喂时应少喂勤添,每次拌料不要太多,防止变质。

3.2.3保证饮水面积

饮水槽要有足够的槽位,防止肉鸭为争抢饮水位置而增加机体产热;槽内水的深度以能淹没鸭鼻孔为准,千万不能出现断水,尤其要注意夜间的供水。

3.2.4补充青绿饲料

夏季可给樱桃谷肉鸭增喂一些青绿饲料,如青菜、瓜类等新鲜蔬菜,也可从水中打捞无污染的浮萍、水草等,既能增加肉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人量,又能有效预防肉鸭热应激。

3.2.5调整营养水平

夏季饲料应适当降低能量水平,提高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含量。另外,增加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减轻高温对鸭的不良影响。

3.2.6注意饲料贮存

夏季应减少每次从公司购回的饲料,以一周以内用完为宜。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将饲料(包括兽药)转移于干燥阴凉处存放,防止发霉变质。

3.3搞好环境卫生,严格预防疾病

3.3.1搞好日常消毒

保持樱桃谷肉鸭圈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周清扫消毒3次以上;加强消毒池的管理,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保持饮水清洁,经常清洗水槽。

3.3.2投放预防用药

定期投放广谱抗菌药,必要时可增喂杆菌肽锌、阿司匹林、碳酸氢钠等抗热应激药品,以及牛石膏、藿香、远志等具有散热祛暑、安神镇静的中草药;遇到酷暑、天气骤变、换料、接种等特殊时候,在每于克饲料中添加100毫克VC和50毫克VE,能很好地防止应激给肉鸭造成的不良后果;在肉鸭的饲料或饮水中补充钾、钠等无机盐,有利于维持鸭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夏季可经常给鸭饲喂电解多维。

3.3.3及时清理鸭舍,做好灭蝇工作

及时更换樱桃谷肉鸭鸭棚内垫料,尽可能缩短清粪间隔时间,防止病菌繁衍孳生及粪便发酵分解产生有害气体。维修疏通排水系统,确保运动场、鸭舍无污水,在夏季雨后,要在第一时间将蓄积的雨水清扫排净,防止鸭群嬉戏或饮用混有污物的雨水。用捕捉器、除虫剂定期消灭鸭棚四周和粪池、粪沟的蚊蝇,预防疾病传播。

肉鸭发酵床养殖技术


1. 鸭舍建设

北方气候和地理条件适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选址、规划和建设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地势高燥平坦、通风向阳,保证有充足的饮水和电力供应,交通便利;饲养场设消毒设施,简易塑料大棚高度不宜太低,比传统加高20~50厘米,檐高一般不低于1.5米,便于管理和通风,留上通风口,并做防风加固;根据棚跨度大小设单列或双列饮水网架,中间为垫料区,饮水网架宽60~100厘米,比垫料区地面高30厘米,外连接污水沉淀池,对饮水槽内的少量污水进行处理;棚舍垫料区不需硬化,已经硬化的也可以继续使用。2. 垫料制作可用锯末稻壳复合垫料,按体积6︰4配比,也可用全锯末垫料,垫料要透气、保湿。目前多采用锯末垫料加入益生菌制剂(用EM液可按2升/立方米添加),水分在35%~50%摊匀使用,垫料基础厚度不低于20厘米,以后根据需要逐步添加,垫料太薄会影响垫料对排泄物的降解效果。雏禽对霉菌极为敏感,不能使用霉变或污染的稻壳和锯末作垫料育雏期的高温、高湿环境垫料易霉变,7~10天是垫料霉变高发期,加强对垫料的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剔除。3. 垫料使用和维护垫料通过发酵实现对排泄物的降解和转化,加强通风,以利除湿,要根据排泄物多少,每3~5天对垫料进行耙翻一次使用专用旋耕机或手扶拖拉机可显著提高劳动效率。饲养密度过大时,排泄物多,湿度大,要加强通风,必要时添加和补充干料,饲养密度要根据季节、温度、肉鸭口龄和体重进行调整,一般春秋6~7只/平方米,夏季5只。4. 垫料处理及更新肉鸭出栏后3天内,及时将垫料翻耙,使用较长时间的,要剔除结块并进行堆积发酵,必要时,可补充新料。垫料可重复使用10~15个批次,垫料使用寿命,因使用强度而不同,使用1~1.5年后,垫料颜色发暗,质地变实,降解作用变差,应淘汰。淘汰的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或食用菌。5. 使用效果(1) 改善环境质量使用发酵垫料,能降低肉禽棚舍的腥臭和氨味,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减少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冬季有利于保持舍温。节约饲料:肉鸭传统饲养饲料报酬1.72︰1,生态环保养鸭模式为1.62~1.67︰1,利用率提高4%~5%。节约用水,肉鸭出栏后,垫料堆积发酵后重复利用,不需冲圈,节水70%以上,减少污水产生和排放。提高品质:通过采用生物环保养殖模式,可以显著减少药物投入,从饲养源头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使用生物垫料养殖的肉鸭鸭绒品种好每只鸭能多卖0.2元。(2) 节约资源传统饲养肉鸭,每批都需要大量的稻壳麦秸,一次性使用后废弃,肥效太差无人问津,占用空间污染环境;环保垫料,可以多批次重复利用,使用后的垫料是优质的有机肥,倍受菜农欢迎,使用该模式每只可增加经济效益0.4~0.5元,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夏季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一、妊娠母猪及猪群出现热应激现象(中暑)
在高热高温环境中,猪体内热量散发不利,易造成猪群自身温度调节失衡,出现中暑。特别是妊娠中后期母猪和群体密度大的中大猪群,自身的代谢率高,更容易出现中暑现象。
发病症状表现为:病畜口角流涎,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张口呼吸,眼球突出,严重的易引起虚脱现象,甚至出现死亡。
解决方案:
1.可以使用镇静剂与氯丙嗪等药物,但禁止使用强心药物。马上把发病猪转至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2.饮水要充足,也可在必要时在饮水中加入人工盐或电解多维。
3.对症治疗,补充体液。
4.每天定时在高温前降温。
5.加强猪舍通风和降温,减少应激。
二、怀孕期母猪粪便干结现象
配种后,由于长期的限喂,母猪的胃肠道内容物不足,使母猪长期处在饥饿的状态下,而引起消化功能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配种后适当增加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使胃肠道得到适当的填充。
由于在怀孕期,子宫内容积不断增大,母猪自身的运动量减少,易引起胃肠道的蠕动减弱。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延长,引起粪便干燥。在某些病理条件的作用下,出现粪便干结现象。特别是怀孕中后期的母猪最易出现。
外界的环境温度过高时,会引起母猪的食欲下降,粪便干结。特别是产前15天左右的母猪严重,室温过高易造成胎儿的死亡,但产后母猪恢复良好。
解决方案:
1.适当的补充能量。
2.在母猪产前15天提前在饲料中添加通用型乳乐键,一直用至产后10天,普遍反映效果良好。
3.在怀孕期的饲料中加大麦麸含量。
4.供给适当的易消化青绿饲料和充足的饮水。
5.不喂霉变的饲料。
6.如果出现个别的严重者,()可直接采用灌肠法进行治疗。
三、哺乳母猪的采食量下降
怀孕母猪如果在产前15天左右,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易引起采食量下降,甚至绝食。从而引起弱仔、死胎,甚至母猪产仔无力而造成难产,子宫发生内膜炎。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母猪断奶后长期的不发情或死亡,影响正常的生产。
解决方案:
1.合理安排饲喂:①产前15天左右,更换为哺乳母猪料,并增加饲料中的含水量,最好饲喂湿拌料。采用高能量、高蛋白、高氨基酸的饲粮,增加适口性或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②每天保证哺乳母猪的喂料量和充足的饮水。
③使用质量较好的饲料,并在饲料中加入霉菌毒素处理剂,料槽中不能有剩余料,应及时清理掉。
2.及时助产:正常的分娩间隔为30分钟左右。
①母猪产道正常的情况下,可采用肌注10~20单位的催产素。
②胎儿过大或产道狭小及两个胎儿同时排出时,应正确及时人工助产或进行剖腹产。
③正确及时处理其它分娩的情况。
3.产后处理方案:①产后可对母猪肌注抗生素2~3次。
②肌注催产素,促使子宫体收缩,子宫颈口舒张,有利于残留的内容物排出,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③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
④在分娩过程中,母猪由于强力作用、肌肉收缩,造成消化功能减弱,当天宜停止饲喂。
4.保证充足的饮水,加强舍内通风,降低舍内温度。一般情况下,哺乳母猪的摄食料、水之比为1∶3,高温时可达到(1∶4)~5。一头哺乳母猪的饮水量大约为12~40升/天,平均为18升/天。在高温下也有达到30升/天的。所以母猪要得不到充足的饮水,就会严重的影响其采食量,影响机体的散热。

肉鹅养殖技术要点


近年来,各地养鹅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肉鹅养殖已由家庭散养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养殖。饲养肉鹅要获得规模效益,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饲养规模适宜。饲养规模应根据养殖者的资金、劳力、草料及市场销售情况而定。根据生产实践,一般农户一次可饲养肉鹅500羽左右,一年饲养2~3批;专业大户一次可饲养1500~2000羽,一年饲养3~4批。
2.饲草开发利用。鹅属草食家禽,优质饲草可占日粮供应的80%~90%。养殖者可根据饲养规模种植适量饲草。据调查,种植1亩黑麦草,可养肉鹅150~200羽。
3.鹅舍场址选择。鹅舍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土质以透水的沙壤土为宜。养殖者可根据各地条件,利用沟、河等流动水源将棚舍建在河、塘边围养。采用砖木结构的鹅舍要特别注意夏季通风散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4.科学饲养管理。①雏鹅精养。出壳1天后的雏鹅,可用切碎的鲜嫩菜叶诱食,如多数争食即可开食。开食后,先调教饮水,以后每隔2小时左右饲喂1次,一般喂至7成饱即可。3天后,可用料槽喂料,日喂4~5次,晚间10时左右,补喂1次。6~10日龄雏鹅,日喂6~8次,其中晚间补喂2次;日粮中米饭可占20%~30%、青饲料占70%~80%。到11~20日龄,可将饭粒逐渐改为碎米,日喂5~6次,其中晚间补喂2次,白天可适当进行放牧食草。21~30日龄开始,可适当增喂浸煮谷料、麦料,日喂3~4次,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注意每次喂料量均以8成饱为准,同时要供给充足饮水。
②中鹅粗养。肉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为中鹅期,是长骨骼、肌肉和羽毛阶段,饲养管理可采用圈牧结合。根据采食习性早晨和傍晚比较旺盛的特点,放牧要早出晚归,达8成饱时赶至水池水浴戏水。放牧草地等要有计划地轮换使用。
③成鹅速养。肉鹅主翼羽长出后,即可开始催肥速养。催肥期宜采用圈养。饲料要多样化,参考配方为(%):玉米40、稻谷15、麦麸19、米糠10、菜饼11、鱼粉3.7、骨粉1、食盐0.3。日喂4~5次,并供足饮水。一般经15~20天催肥,手摸胸肌丰满,背部脂肪增厚,即可上市出售或宰杀。
④防疫灭病:规模养鹅效益高低看管理,成败与否看防疫。刚出壳的雏鹅要及时用小鹅瘟抗血清,每羽肌注0.02毫升,以有效预防小鹅瘟;30日龄左右,每羽肌注禽霍乱疫苗1.5毫升。饲养用具每隔3~5天,用5%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鹅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10天,用1%漂白粉、2%烧碱水,交叉消毒一次。

雏鸭养殖技术要点


1 温、湿度要合理

在鸭子的整个育雏阶段育雏室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育雏室的温度前三天应控制在 32℃~33℃,4~7 天时为28℃~30℃,8 天后每天降低 1℃,降至适宜肉鸭的生长范围13℃~20℃。同时,湿度在第一周应控制在70%, 第二周后为60%~65%。因此,在育雏时一定要根据季节和鸭舍内环境对育雏室的温度和湿度作出相应的调整,笔者将不同季节的调整措施介绍如下:

春季(3~5 月份):该季节气候特点为风多,干燥,早晚温差大。所以,要保证育雏室内的温度平稳,以雏鸭不扎堆为宜,增加湿度。在遇到大风天气时关闭顺风窗户,打开相反方向的窗户,防止过度通风对雏鸭造成伤害。

夏季(6~8 月份):此季节温度往往较高,最容易忽略的是鸭舍内的湿度,尤其是在梅雨季节,大雨过后,空气湿度剧增,舍内高温高湿,形成蒸笼,可导致雏鸭死亡。所以,夏季要安装风扇或除湿机等除湿设备外,还要适当通风。

秋季(9~11 月份):雾多,湿度大,早晚温差大。所以,夜间育雏室温度应在30℃~32℃,夜间温度要比白天温度稍高1℃~2℃。

冬季(12~2 月份):因该季节温度低,气候干燥,所以要求育雏室的保温性能要好,如加厚育雏室墙壁和顶部。其次,安装增温设备,如自盘炉,保持恒温,还要安装通风设备,如风球等。

2 饮水、喂饲时间要适宜
2.1 饮水

雏鸭饮水的时间、水质、饮水量,直接影响着雏鸭的存活率。雏鸭的饮水时间可根据雏鸭腿部的颜色来确定,腿的颜色红润要晚饮水,红且浅黄饮水适宜,深黄且有褶皱要抓紧饮水。水中添加多维电解及葡萄糖,100 只雏鸭至少放2 个中号水槽。

2.2 开食

在饮水2 小时后以雏鸭出现50%互啄时开食最佳。饲料应为湿拌料,手握成团,松手能散为宜。喂料次数不低于每天4 次,少喂勤添,但要保证食槽内日夜均有饲料。

3 密度要适当

雏鸭密度过大会导致雏鸭大小不均, 发育慢等。适宜密度为:第一天100~120 只/平方米,第三天80~ 100 只/平方米, 第五天60 只/平方米, 第七天40~50 只/平方米。

4 育雏架要舒适

育雏架大致分两种:网床式和网筐式。育雏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平;二稳;三无网兜;四面积适中,每格1.5~2 平方米。

5 消毒要彻底

可用高压水枪将育雏室彻底清洗并且晾干,然后再用消毒液消毒,在进鸭前一天再次用消毒液消毒。

肉雏鸭饲养技术


雏鸭的饲养管理俗称育雏。快大型肉鸭的03周龄为育雏阶段,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鸭的成活率,育成鸭和生长鸭的生长发育及成禽的生产力和种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

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对育雏舍应彻底进行清洁消毒 消毒方法有喷洒法、熏蒸法、灼烧法等,视具体情况而定。消毒药水须强效广谱,未过期,且不腐蚀舍内设施。消毒后让育雏舍空置1周以上,以便晾干和消除异味。

1.2将所有设备、用具洗净、消毒 小件的可浸于消毒水中 (3%克辽林或1%苛性钠等),大件的可用喷洒法。稀释消毒药最好使用温热水,因为,在常温下水温每提高10℃,消毒效果会增加2倍。育雏舍利用熏蒸法消毒时,可将所有洗净的设备、用具放人舍内,关闭门窗,lm3空间用甲醛溶液15mL 和高锰酸钾7.59,加少许水混合后,密闭1d以上。

1.3铸垫草垫料 雏鸭进舍前2d,应在舍内地面和网上铺设好干净的垫料和垫层,垫层切忌霉烂、结块和颗粒细小,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粉尘少,无尖硬杂物。常用的垫料有刨花、粗木屑等,有时也用干禾草、麦秸、干沙、谷壳等。

1.4雏鸭到达首的准备 应在育雏舍内安放好充足的饮水器和浅水盆,并开启热源使室内和饮水温度达到要求。饮水器须在育雏区域内均匀分布,勿太靠近热源,且高度与鸭背平,正好适合鸭群饮用。要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饮水位置,一般最初几天每100只雏鸭需有1个5L的饮水器,每群中再加放1个浅水盆。水深以lcm为好。

2饲养管理技术

2.1接雏 接雏可以分批进行,尽量缩短在孵化室的时间,不要等到全部雏鸭出齐后再接雏,以免早出壳的雏鸭不能及时饮水和开食,导致体质变弱,降低成活率。

雏鸭转入育雏室后,应根据其出壳时间的早晚、体质的强弱和体重的大小,通常在8日龄和15日龄时,结合密度调整,进行第2次与第3次的分群。

2.2先饮水,后开食 夏季气温达25℃时,直接将雏鸭放到 lcm深的水盆中,让其边喝边洗;冬季气温低,应先提高水温,使其达到20℃以上时,然后再放鸭饮水。每次饮水5min 左右,然后把雏鸭赶到干燥的垫草上。

饮水后lh左右就可以喂食。开食一般都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粘。开食时将煮过的饲料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饮水槽要放置在食盆的旁边,便于边吃食边饮水。随着雏鸭长大,把水盆和料槽的距离拉长,可节约饲料。

2.3少喂多餐 初生的雏鸭,要少喂多餐,少喂勤添,随吃随给,饲槽内要稍有余食,但不能太多,否则易酸败变质。白天每隔1.5-2.0h喂1次,晚上也要加喂2次。最初3d的饲养是很关键的,对不会自动走向饲槽的弱雏,要耐心引诱其去采食,保证每只都能吃到饲料,吃饱但不能吃得过头。3d以后,可改用食槽饲喂,槽的边高3~4cm,长50。70em,这样可以防止混入鸭粪污染饲料。6日龄起逐渐延长喂食间隔,至21日龄后,每昼夜喂4次。

2.4饲料与饮水 在育雏期间,除供给全价配合饲料,还要及时补充青绿饲料。从3日龄开始喂青绿饲料。夏季用水草,冬季用胡萝卜、白菜叶,先切成碎末,在精料喂后再放青绿饲料,用量占精料量的20%。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步增加青绿饲料用量,2周龄时,青绿饲料约占精料总量的30%,3周龄可占40%。在缺乏青绿饲料的大型鸭场,必须添加鸭用多种维生素,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整个育雏期,供给清洁饮水,水温随季节略有升降。每周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供雏鸭饮服1次。

2.5先照 肉用雏鸭的光照要制订制度,严格执行。在整个育雏阶段的前3d,进行连续光照,4~7d每天23h,8d以后每天减少lh,直至自然光照。光照不仅与雏鸭的生长速度有关,也与种鸭的性成熟期有关,光照量过度,种鸭性成熟提前,母鸭开产早,蛋形小,产蛋持续性差。

2.6洗浴 可在地上铺塑料薄膜,把四边垫高3~5cm,薄膜中间倒人温水。从出壳后的第3天起,每天把雏鸭分批赶人嬉戏5~8min。然后赶回到无风的太阳下或垫有干草的舍内,使羽毛迅速干燥,以免受凉。冬天时中午进行洗浴,1次/d;夏季可洗浴2~3次,d,时间可延长一些。夏天洗浴,不仅能增进运动,锻炼肌肉与骨骼,还有防暑降温的作用。1周龄以后的雏鸭可在5-10cm深的水池内洗浴,每次洗10min左右。 2周龄以后,可将雏鸭放到15~20cm深的水池中洗 15~20rain。

2.7运动 1周龄左右雏鸭,当室内外的温差不超过3~5℃ 时,即可把其放到运动场上。初放时以中午为好,每次活动 15~20min,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步增加室外活动时间。雨雪天气,一般不做室外活动。夏季气温高,阳光强烈,室外运动场要搭遮荫凉棚,以免雏鸭中暑。运动场的前方,最好有水池,天热时,稍大的雏鸭便能自由地在池中洗澡,以防暑降温。

肉山羊养殖技术要点 肉山羊规模养殖方法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肉用山羊在养殖过程中因投资少、见效快和效益高成为了山区和农牧区常见的养殖品种。虽然肉用山羊养殖的优势较多,但是因传统的养殖方式比较落后,养殖技术和条件十分有限,直接影响了肉用山羊的养殖效果。掌握肉山羊养殖技术,是保证适度规模生产、养好山羊、获得最佳生产效果的根本。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山羊养殖技术要点肉山羊规模养殖方法。

一、肉山羊生活习性与主要品种
1.肉山羊的生物学特性
肉山羊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一是活动能力很强,喜登高;二是食性广,消化力强,喜食树叶嫩枝;三是抗病力及对蚊蝇骚扰的抵抗力强;四是喜欢干燥、爱清洁、合群性强;五是好斗,易驯养;六是早熟、多胎多产。
2.肉山羊的社群生态结构
山羊的自然组群有两种,一种是同期(批)购入的山羊基本上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不论来源、年龄、性别,以一强壮的母羊为首领;另一种是以母系繁育后代组成一个生态群,以始祖母羊或年龄较大、体格健壮的母羊为首领。
二、肉山羊的饲料与饲养管理
肉山羊能充分利用粗纤维饲料,但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仍需注意平衡。要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能满足需要。肉山羊对蛋白质的要求不高。在矿物质中,食盐供给最为重要。
肉山羊可利用的饲料分为青绿饲料、多叶饲料、精饲料、矿物质饲料及其他饲料。
在饲养管理中,要经常检查山羊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物质缺乏,对于妊娠后期母羊和羔羊更应加以注意。防止采食霉烂的饲草、毒草和喷洒过农药的牧草。不能饮用污水,从而减少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羊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若是长期圈养,要让山羊有适当的运动。
三、肉山羊的营养
肉山羊的营养需要量=维持身体运转需要+生长需要+泌乳需要+胎儿形成需要+运动能量需要。
1.母羊配种前的营养需要
母羊在配种前6~7周需要获取优良的日粮营养,每天摄入干物质的量应达体重的5%左右,这样有增加泌乳量、养好羔羊尽早恢复母羊配种体况、满足再次配种怀孕需要的重要作用。
2.母羊怀孕期的营养需要
母羊在怀孕的第二个月,营养需要稍高于空怀期。第三个月以后,随羔羊体重的迅速增加其营养也需要增加,这时候母羊每天摄入的干物质量应达到体重的3.5%~4.0%才能满足其需要。
3.母羊泌乳期的营养需要
母羊最高泌乳期营养需要大约为空怀时期的3倍,靠增加营养来满足这种需要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母羊泌乳期到30天左右,需要提高补饲的生产效果。一是黄豆不要单一喂养,应同玉米等能量饲料配合饲喂;二是玉米投喂的方式,以整粒玉米生喂较好,可保持母羊在同等生产力情况下降低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4.羔羊的营养需要
初乳可增强羔羊对疫病的抵抗力。所以,尽快吃到、吃好初乳以获得足够的能量,才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山羊乳的能量来自于乳糖、酪蛋白质和乳脂,首先供给能量的是乳脂、乳糖。羔羊吃到足够乳汁,才能满足其对能量的需求。
羔羊对蛋白质需求量变化很大,且各时期的需求水平不同。1月龄时日粮中所需的蛋白质含量为16%~18%,以后逐渐降低,到成年时为12%。
四、肉山羊选种与繁殖
肉山羊选种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市场的羊种需求、羊种引入成本和引种是否方便等情况而定,不可盲目行事。选种应坚持看祖先、看本身、看后代。
种公羊的品质对整个生产羊群的品质影响很大。应选择在多胞胎、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生殖器发育良好、雄性特征明显的羊羔中去选择种公羊。选择种母羊应从多胞胎、外貌结构和生殖器官发育明显的羊羔中去选择种母羊。
五、利用杂交优势增产羊肉与山羊育肥
肉山羊的杂交,多以波尔山羊为父本,本地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一代杂种羊育肥在周岁左右出售。
在配种前,应考虑地理生态、品种资源、繁殖特性、管理能力、饲料资源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认真分析、综合权衡后,做出最佳选择。
肉山羊的肥育,是规模养羊生产的最后而重要的一环。从商品性的观点来看,所有的肉用山羊在投放市场之前,都应该强化肥育处理,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强化肥育不仅能增收盈利,还能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赢得信誉。

由于山羊的养殖地区多位于偏远的山区或经济贫困地区,养殖条件和养殖技术较为落后,并且受过去传统的养殖方式影响,养殖效益还十分低下。所以加强对肉用山羊养殖技术的分析,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尤为重要。
1、适当扩大山羊养殖规模
山羊本身是一种群居动物,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要适当地扩大养殖规模,将个体山羊的养殖成本降低,以此来提高整体养殖的经济收入。肉用山羊养殖规模的扩大与养殖户的经济能力、养殖技术、饲养条件以及山羊公母的比例等具有直接关系,所以肉用山羊的养殖规模必须要适当扩大,这样才能够保证公羊母羊的正常交配。一般情况下,公羊与母羊的交配比在1:20左右,也就是说肉用山羊母羊的养殖规模最少不低于20只,这样经过几年的发展,肉用山羊的养殖规模就会逐渐壮大,养殖效益也会逐渐提高。
2、科学种植和准备优质草料
草料是肉用山羊养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养殖成功的重要物质保证。肉用山羊养殖一般在山区和草地区进行,这些地区的秸秆、秧藤资源较为丰富,是山羊养殖主要的草料来源。但是因其所含的木质素较多,牲畜不易消化,所以必须对放牧地进行科学处理。首先,要对天然草地进行科学改良,将退耕地、果树地和农闲地进行牧草种植。针对农闲地要选择黑麦草种植,针对退耕地和果树地要选择人工草地种植,也可以选择人工草地和豆科类植物混合播种。另外,在对天然草地进行改良时,既要保证原有植被不被破坏,也要适当清除有害有毒的植物,并及时播种优质牧草,以备山羊放牧使用。
其次,在越冬草料的储备上,要科学利用青贮和晒制干草等方式对农作物秸秆和青草进行储存。在粗饲料的搭配上,避免将粗饲料粉碎得过细,避免影响山羊反刍。在精饲料的搭配上,要根据山羊的产地、羊种和生长阶段不同搭配不同的饲料。例如,羔羊料要以玉米面为主,适当加入一些食盐和多维等,确保羔羊营养充足均衡。
3、实施肉用山羊的科学杂交改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肉用市场的需求,以往的本地山羊饲养生产缓慢、产量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对肉用山羊进行科学的杂交改良,能够提高山羊的生产性能和肉质。
首先,任何一个地区的肉羊品种都是经过多年的选育形成的,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在进行品种改良的同时,要规划出具体的本地品种保护区,然后通过本地品种的纯繁选育和血缘交互等进行山羊品种改良,其改良的重点应该坚持繁殖力高、生产速度快、产肉量高和出栏体重高等。
其次,在进行山羊杂交改良的过程中,本地羊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改良的效果,所以在选择本地羊进行改良时,要选择体积大、个头大、无遗传病和同胞只数多等优质山羊个体,同时公羊选配应该避免近亲交配,最好选择异地的公羊。
4、开展科学的山羊育肥和出栏
(1)羔羊育肥。羊羔在断乳之后要离开母羊和所生长的环境,所以在到新育肥场之后要保证其充分休息,注意饮食。在羊羔育肥期间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扫、消毒,预防羊羔疾病。在羊羔入舍前制定好育肥方案,准备好草料,并对羊羔进行分组,同时进行药物驱虫和疫苗注射。
(2)成年羊育肥。成年羊育肥主要是放牧和草料喂养相结合。在育肥期间可以将育肥期进行划分,采用前期放牧、中后期补充精料和其他饲料的饲喂方式。
(3)提高饲料质量。饲料是山羊育肥的重要资源,所以要保证饲料中农药的含量不得超标,确保饲料处于无污染、不易发霉变质的干燥环境中。同时在饲料喂养时也要严格按照饲料使用要求喂养。
(4)保证出栏时间。肉用山羊的出栏时间与饲料的利用率、市场需求、屠宰率以及山羊的日增重等关系重大,所以不同品种及日龄的山羊其出栏时间也是不同的。如本地羊和杂交改良羊一般在7个月左右出栏,本地羊出栏体重要保证在20kg左右,改良羊在30kg左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0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