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谷肉鸭的夏季养殖技术

夏季的特殊环境条件会对肉鸭的生长、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实现一年四季的均衡生产,养殖场(户)须搞好樱桃谷肉鸭的夏季饲养管理,消除恶劣气候对肉鸭健康的影响,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特殊的养殖品种

当前,我国的肉鸭养殖对象以樱桃谷肉鸭品种为主。这个由北京鸭杂交,经英国樱桃谷农场培育的品种,性情温驯,不善飞翔,易合群,好调教,便于大群管理,很少发生疫病;既耐寒又比较耐热,可以水养也能旱牧,无论湖沼、平原、丘陵或山区、坡地、竹林、房前屋后均可饲养。实践证明,樱桃谷肉鸭完全能适应我国的气候环境,并能创造优异的生产效益。但由于樱桃谷肉鸭体形大、生长速度快、营养要求高,以及特殊的生理特性,如无汗腺、皮下脂肪厚、全身被覆羽毛等,如果受到养殖水平的制约,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养殖风险。

2特殊的生活环境

夏季高温高湿、蚊蝇孳生,会对樱桃谷肉鸭产生不良的应激反应。樱桃谷肉鸭在高温环境中散热受到限制,中暑时有发生。很多肉鸭饲养人员,因为对樱桃谷肉鸭的生理特点认识不多,疫病防控意识差,不免疫、不消毒,任由蚊蝇繁衍孳生,往往暴发和流行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流感等各种疾病。这些因素都会降低樱桃谷肉鸭的生产性能和存活率,并最终影响肉鸭的养殖效益。

3特殊的管理技术

3.1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防暑降温

3.1.1合理建造鸭舍

樱桃谷肉鸭鸭舍建造应选择绿化率高、通风良好的地方;大棚南北朝向,并留足棚间距离;根据跨度决定鸭舍的高度,最低处不少于1.5米:采用在运动场搭设凉棚、种植藤类植物、舍顶覆盖秸秆作物等方法减少阳光对鸭舍的辐射。

3.1.2降低饲养密度

通过减少进雏量和增加饲养面积,适当降低夏季肉鸭的饲养密度。

3.1.3关注环境变化

经常观测实时温度和湿度,尤其在每天早晚和下雨前后,结合肉鸭的活动表现,及时调整温度和湿度,避免棚内温度超过33℃、湿度高于85%;注意保持棚内地面的干燥,尤其是梅雨季节,要加大通风,勤换垫料,防止鸭舍湿度过高;当自然通风已无法降低棚内温度时,就应使用降温设备进行舍顶喷水、纵向通风等。

3.1.4经常带鸭消毒

夏季,尤其是中午到下午的这段时间内,通过每天一次的带鸭喷雾消毒,不仅能有效预防疾病,还能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但要注意喷雾的方法和用量,防止人为增加鸭舍内的环境湿度。

3.1.5其他管理

樱桃谷肉鸭在运输、转群或接种时,尽量选择于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打扫卫生或喂料时避免动静过大。

3.2调整饲喂方式,加强饲养管理

3.2.1改变饲喂时间

由于白天炎热,鸭采食量很少,应尽量在早晨天气凉爽饲喂,下午推迟饲喂时间,可保证肉鸭达到正常的采食量。另外下午4点以后,虽然舍内较为凉爽,但白天受高温影响的鸭群显得疲劳贪睡,此时要适当增加夜间光照强度,加强夜间饲喂。

3.2.2增加凉水供应

尽量供给清洁的常流水或地下水,现取现用;也可采用凉水拌料.现拌现喂。在饲喂时应少喂勤添,每次拌料不要太多,防止变质。

3.2.3保证饮水面积

饮水槽要有足够的槽位,防止肉鸭为争抢饮水位置而增加机体产热;槽内水的深度以能淹没鸭鼻孔为准,千万不能出现断水,尤其要注意夜间的供水。

3.2.4补充青绿饲料

夏季可给樱桃谷肉鸭增喂一些青绿饲料,如青菜、瓜类等新鲜蔬菜,也可从水中打捞无污染的浮萍、水草等,既能增加肉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人量,又能有效预防肉鸭热应激。

3.2.5调整营养水平

夏季饲料应适当降低能量水平,提高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含量。另外,增加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减轻高温对鸭的不良影响。

3.2.6注意饲料贮存

夏季应减少每次从公司购回的饲料,以一周以内用完为宜。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将饲料(包括兽药)转移于干燥阴凉处存放,防止发霉变质。

3.3搞好环境卫生,严格预防疾病

3.3.1搞好日常消毒

保持樱桃谷肉鸭圈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周清扫消毒3次以上;加强消毒池的管理,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保持饮水清洁,经常清洗水槽。

3.3.2投放预防用药

定期投放广谱抗菌药,必要时可增喂杆菌肽锌、阿司匹林、碳酸氢钠等抗热应激药品,以及牛石膏、藿香、远志等具有散热祛暑、安神镇静的中草药;遇到酷暑、天气骤变、换料、接种等特殊时候,在每于克饲料中添加100毫克VC和50毫克VE,能很好地防止应激给肉鸭造成的不良后果;在肉鸭的饲料或饮水中补充钾、钠等无机盐,有利于维持鸭体内电解质平衡,在夏季可经常给鸭饲喂电解多维。

3.3.3及时清理鸭舍,做好灭蝇工作

及时更换樱桃谷肉鸭鸭棚内垫料,尽可能缩短清粪间隔时间,防止病菌繁衍孳生及粪便发酵分解产生有害气体。维修疏通排水系统,确保运动场、鸭舍无污水,在夏季雨后,要在第一时间将蓄积的雨水清扫排净,防止鸭群嬉戏或饮用混有污物的雨水。用捕捉器、除虫剂定期消灭鸭棚四周和粪池、粪沟的蚊蝇,预防疾病传播。

相关阅读

樱桃谷鸭父母代种鸭免疫接种保健技术


一、强化免疫接种

樱桃谷鸭易发疾病较多,一旦发病,就会造成较大损失。大部分疫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防控,如鸭瘟、禽霍乱、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加强免疫接种,增强机体特导性抗病能力。在种鸭免疫接种过程中,关键是要减少免疫应激、避免免疫失败,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科学免疫。根据本场的既往病史和养殖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对免疫效果差的疫苗要多次加强免疫,以确保获得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抗体水平。对于多日龄多批次混养的鸭场,要加强以禽流感为免疫重点的疫病防控,必须强化对多种型号禽流感的免疫接种工作,确保产蛋期禽流感抗体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加强抗体监测。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疫苗质量及保存条件、免疫操作、种鸭健康状况等,只有通过抗体监测才能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对免疫不达标的种鸭应及时进行补免。

3.完善台账记录。做好养殖场的养殖台账记录,将生产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遇到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备遇到问题查找原因和在生产周期结束后进行总结。

二、强化种鸭保健

气候突变、免疫接种、饲料更换等外部因素,很容易造成鸭群出现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会使鸭群采食量减少、免疫水平降低,从而影响免疫抗体的产生,使鸭群的易感性增强。为降低应激反应的影响,须做到以下几点:

1.添加免疫增强剂。在鸭群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寡聚糖、黄芪多糖、维生素C、-葡聚糖、左旋咪唑等免疫增强剂,可直接或间接提高鸭群的免疫水平;或通过增殖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提高鸭群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机体产生免疫抗体的水平。

2.加强应激驯化。在不同的饲养阶段,有计划地对鸭群进行低强度应激刺激,提高鸭群的抗应激能力,从而增强鸭群非特异性抗病能力。

3.确保营养全面。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和硒、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影响鸭群的免疫力,因而在不同的饲养阶段,供给鸭群充足全面的营养,使鸭群处于健康状态,是确保鸭群免疫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

三、加强高产期疫病防治

产蛋期是种鸭养殖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好坏。由于种鸭在高产期使用高能饲料,营养转化快、消耗大,鸭群容易疲劳,抗病、抗应激能力下降,易发病。鸭高产期易发病,需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控。

1.减少应激。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充足,尽量保持鸭群处于平稳、良好的生产环境中;同时,使用寡聚糖、黄芪多糖、巴尔麦氏等能提高免疫力的添加剂。

2.降低脂肪肝发生率。种鸭在产蛋中后期,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症状,主要是因为生产鸭群使用玉米等高能量饲料较多,肝脏负荷大。可根据种鸭长期使用高能量日粮的特点,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胆碱、维生素B12、维生素E等来避免或减轻本病的危害。

3.减少霉菌毒素中毒。水禽养殖场所空气湿度大,如果饲料保存不当很容易发霉。霉菌及其毒素会直接或间接导致鸭群发病,影响其生殖系统发育。对于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例,如鸭霉菌性肺炎,很容易进行诊断和治疗;但养殖户较易忽视霉菌毒素引起的鸭群亚健康状态。低水平的霉菌毒素能损伤鸭的生殖系统、降低免疫效果、诱发各种疾病。生产过程中,可通过使用酵母细胞壁多糖、黏土、硅铝酸盐以及市场上商品化的脱霉制剂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4.谨防黄病毒感染。前两年国内出现的鸭黄病毒感染,对种鸭养殖是个重大打击,该病主要引起种鸭、蛋鸭产蛋率大幅下降,甚至绝产;剖检病变以卵泡出血、坏死、变性为主,其他无明显变化。目前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应采取封闭饲养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对发病鸭群使用鸭疫快克、黄芪多糖等药物,可缩短发病时间,加快鸭群恢复生产。

(江苏省吴江市畜牧兽医站钱根林彭会建朱国良邮编:215200)

樱桃谷种鸭坦布苏病的防治


一、 鸭场发病情况

2011年8月某樱桃谷种鸭场鸭群开始发病,该场饲养3批次种鸭,其中有10周龄左右育成期种鸭、35周龄左右产蛋期种鸭、60周龄左右产蛋期种鸭。鸭场技术人员采取一些抗菌素和抗病毒药治疗,同时将病料送往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实验室诊断,结果为感染鸭坦布苏病毒。(一)10周龄左右育成期种鸭公鸭先发病,3天以后母鸭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喙部发绀、精神沉郁,5天后病重鸭开始死亡,总体死亡率低于5%。(二)产蛋期种鸭35周龄左右产蛋期种鸭先发病,1周后60周龄左右产蛋期种鸭发病且影响更严重。主要症状:3~7天采食量下降50%,产蛋率从90%下降到10%,有几栏甚至休产,病鸭体温升高、饮水增加,发病3天后拉黄绿色稀便,产蛋下降后蛋壳质量不变(这点与其他类似病引起的畸形蛋、薄壳蛋、破壳蛋,蛋壳表面粗糙等症状不同),种蛋受精率下降10%,病鸭死亡率15%左右。二、 剖检症状及分析对病死鸭进行剖检:60%鸭心肌如水煮样,心内、外膜出血;胰脏有坏死点,甚至液化性坏死;30%肝脏有坏死点、出血,个别有结节;部分脾脏肿大、坏死;部分输卵管内有白色分泌物,卵泡基本都出血、坏死;90%肺脏正常,食道、泄殖腔没有病变。根据临床和剖检症状初步判断为一种类似副粘病毒、禽流感等病的病毒病,因此采集肝脏、输卵管内容物等病料往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实验室送检。三、 实验窒诊断(一)病毒分离无菌操作取肝、输卵管内容物等病料,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鲜血琼脂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结果未见有细菌生长;将病料接种SPF鸡胚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病毒利用PCR试验来区分鸭副粘病毒病、禽流感等病毒。(二)血清学检查随机抽取20份血清样本进行坦布苏病毒的HI试验,结果全部阳性。(三)诊断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及血清学检查,确诊该樱桃谷种鸭群发生的是鸭坦布苏病毒病。四、 预防与治疗(一)早发现,早治疗。因本病鸭群发病迅速且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故一般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从而影响种鸭生产性能恢复的最佳时期,导致产蛋量不易恢复,因此在病变早期发现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生产性能的恢复。同时本病为病毒性传染病,应侧重预防和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健全卫生消毒制度,疫病流行期间做好封栋、封场工作。(二)药物治疗。首先对鸭群作必要的对症治疗,治疗实践证明用黄芪多糖配合头孢类药物,同时饲喂多维、葡萄糖等营养类药物帮助恢复。一般发病后治疗1周左右采食量逐渐开始恢复,2周后死亡基本控制,3周左右产蛋逐渐开始恢复,再经过1个月种鸭群生产性能恢复到较好水平,但仍不能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三)疫苗接种。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疫苗,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生产使用自家灭活苗,从幼龄期起,坚持用鸭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接种。15~20日龄皮下接种,注射0.5毫升/羽;产蛋前1个月接种1次,肌注1~1.5毫升/羽;一般在每年春末、冬初各接种1次,1.0~1.5毫升/羽。

夏季肉鸭养殖技术要点


1. 控制好鸭棚内的温度

在1~3周龄时,初生的雏鸭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5℃,而后每天约下降0.5℃,直到三周龄后25℃左右的适宜温度后不再下降,应把育雏温度降到与鸭棚内温度相一致的水平。育雏室的温度是否合适,除了根据温度计外,还可以从雏鸭的动态表现出来,饲养管理人员应根据雏鸭对温度的反应动态,及时调整育雏温度,三周龄后的肉鸭为育肥期。其生理特点是耐寒怕热。鸭子没有汗腺,体表此时又长满绒毛,不利散热,自我调节能力差。当室内温度高于26℃时,肉鸭的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生长会受到不良影响。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鸭棚两端加装风机,湿帘,能有效降低棚内温度。2. 湿度雏鸭的体内水分含量大,约占75%。若室内高温、低湿,会因室内环境干燥,使雏鸭脱水,羽毛发干;若群体大、密度高,活动不开,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和健康,加上供水不足甚至会导致雏鸭脱水死亡。湿度也不能过高,高温、高湿易诱发球虫病等多种疾病。因此肉鸭舍的湿度控制应该为:第一周相对湿度为65%,第二周相对第二周相对湿度为60%,第三周相对湿度为55%。3. 养殖密度适当的养殖密度既可以保证高的成活率,又可充分利用育雏设备的面积。夏天网上饲养雏鸭一般在第一周龄时30~50只/平方米,第二周龄时15~25只/平方米,第三周龄时10~15只/平方米,三周龄后6~8只/平方米。4. 雏鸭的开水与开食教初生的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由于雏鸭从入孵到出壳时间较长,且育雏器内的温度较高,体内需水较多。因此,夏季必须适时补充水分,在出壳10小时内喝上水最好。有利于开食和生长发育。饮水后2小时左右就可以开食,为了使雏鸭开食整齐,应将饲料撒在反光性较强的浅盘内,以便雏鸭及早发现啄食。开食多用雏鸭颗粒料为好。喂食的原则是少喂多餐逐步过渡到定时定餐。在逐步降低室温的过程中,做到适温休息,低温喂食。5. 通风网上养殖肉鸭,鸭粪便都漏在地面上,虽然地面距离垫网有50~60厘米,但在炎热的夏季,不能及时清理的鸭粪便与网上跑冒漏出的饮用水,在高温高湿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甲烷和硫化氢等有害的刺激性气体,对肉鸭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同时高温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诱发呼吸道和肠道等多种疾病。所以在保证育雏温度的情况下,一定到及时有效的通风换气。6. 光照夏天自然日照时间长,进来雏鸭的头三天可加人工光照,每天23小时,然后控光1小时,三天后利用自然光照即可,但要注意光照强度不要超过5Lx。7. 合理使用抗热应激添加剂夏季由于鸭采食下降,要保证肉鸭各种矿物质与维生素营养成分摄入量不变,应适当提高其日粮中的含量。夏季鸭体排泄Na、K增加,由于喘息使血液中CO2浓度升高,pH值降低有可能引起高碳酸血症,出现呼吸性中毒。因此,在饲料中或饮水中补加额外的Na、K及在饮水中补加碳酸盐均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夏季高温时节,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易被氧化,所以高温时节每千克饲料按1:300倍,或在饮水中按1:600,加入复合电解多维,这有利于减轻因热应激等因素对鸭体产生的不利影响。使用藿香、刺五加、薄荷等中草药制剂可增加免疫,祛湿助消化达到抗应激效果。延胡索酸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抗应激能力,同时具有镇静作用,能使肌肉活动减少。8. 肉鸭疫病的防治肉鸭养殖场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鸭病毒性肝炎是三周龄内最易感染一种雏鸭急性传染病,感染途径为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病率可高达100%,一周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95%以上。鸭瘟是鸭瘟疱疹病毒感染的一种急性病毒传染病。一年四季发生,以春夏这间和秋季发病率最高,30日龄内雏鸭发病率较低,成年鸭发病率与死亡率都高。良好的疫苗免疫是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雏鸭注射疫苗程序一般为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5日龄第一次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7日龄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苗;14日龄第一次注射鸭瘟疫苗。在疫苗免疫前后,氯霉素类、磺胺类、丁胺卡那、激素类、痢特灵、抗病毒药物、消毒剂等要禁止使用。注意应避开雷雨或其他不良应激天气。9. 搞好环境卫生要及时清理粪便,定期灭蚊蝇,老鼠。夏天炎热,鸭棚内可1~2天消毒一次。使用季胺盐类或碘伏等无刺激性的消毒剂,交叉使用,以防细菌和病毒产生耐药性。清圈前后可用10%生石灰乳或2~5%的热火碱水泼撒消毒。10. 无害化处理病死鸭只不可随意抛弃或出售,应及时在动物卫生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做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扩散。只要精心饲养管理,做好以上几点,夏季大棚网上养殖肉鸭也可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肉鸭发酵床养殖技术


1. 鸭舍建设

北方气候和地理条件适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选址、规划和建设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地势高燥平坦、通风向阳,保证有充足的饮水和电力供应,交通便利;饲养场设消毒设施,简易塑料大棚高度不宜太低,比传统加高20~50厘米,檐高一般不低于1.5米,便于管理和通风,留上通风口,并做防风加固;根据棚跨度大小设单列或双列饮水网架,中间为垫料区,饮水网架宽60~100厘米,比垫料区地面高30厘米,外连接污水沉淀池,对饮水槽内的少量污水进行处理;棚舍垫料区不需硬化,已经硬化的也可以继续使用。2. 垫料制作可用锯末稻壳复合垫料,按体积6︰4配比,也可用全锯末垫料,垫料要透气、保湿。目前多采用锯末垫料加入益生菌制剂(用EM液可按2升/立方米添加),水分在35%~50%摊匀使用,垫料基础厚度不低于20厘米,以后根据需要逐步添加,垫料太薄会影响垫料对排泄物的降解效果。雏禽对霉菌极为敏感,不能使用霉变或污染的稻壳和锯末作垫料育雏期的高温、高湿环境垫料易霉变,7~10天是垫料霉变高发期,加强对垫料的检查,发现霉变及时剔除。3. 垫料使用和维护垫料通过发酵实现对排泄物的降解和转化,加强通风,以利除湿,要根据排泄物多少,每3~5天对垫料进行耙翻一次使用专用旋耕机或手扶拖拉机可显著提高劳动效率。饲养密度过大时,排泄物多,湿度大,要加强通风,必要时添加和补充干料,饲养密度要根据季节、温度、肉鸭口龄和体重进行调整,一般春秋6~7只/平方米,夏季5只。4. 垫料处理及更新肉鸭出栏后3天内,及时将垫料翻耙,使用较长时间的,要剔除结块并进行堆积发酵,必要时,可补充新料。垫料可重复使用10~15个批次,垫料使用寿命,因使用强度而不同,使用1~1.5年后,垫料颜色发暗,质地变实,降解作用变差,应淘汰。淘汰的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或食用菌。5. 使用效果(1) 改善环境质量使用发酵垫料,能降低肉禽棚舍的腥臭和氨味,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减少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冬季有利于保持舍温。节约饲料:肉鸭传统饲养饲料报酬1.72︰1,生态环保养鸭模式为1.62~1.67︰1,利用率提高4%~5%。节约用水,肉鸭出栏后,垫料堆积发酵后重复利用,不需冲圈,节水70%以上,减少污水产生和排放。提高品质:通过采用生物环保养殖模式,可以显著减少药物投入,从饲养源头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使用生物垫料养殖的肉鸭鸭绒品种好每只鸭能多卖0.2元。(2) 节约资源传统饲养肉鸭,每批都需要大量的稻壳麦秸,一次性使用后废弃,肥效太差无人问津,占用空间污染环境;环保垫料,可以多批次重复利用,使用后的垫料是优质的有机肥,倍受菜农欢迎,使用该模式每只可增加经济效益0.4~0.5元,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夏季肉鹅饲养要点 肉鹅夏季饲养技术


鹅是草食家禽,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耐粗食和消耗精饲料少等特点。夏季是饲养雏鹅的最佳季节,一般5-6月份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但由于夏季天气炎热,肉鹅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加之蚊蝇骚扰,严重地影响了肉鹅的生长。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夏季肉鹅饲养要点肉鹅夏季饲养技术。

一、防暑降温
夏季气温高,并且肉鹅的饲养密度大,肉鹅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有所提高,影响了肉鹅的生长发育,所以在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肉鹅育肥的关键。一般鹅舍内的温度以不超过26℃为最佳,为了保证舍内的温度适宜,可根据养鹅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加强舍内的换气通风工作,也可在鹅舍内安装风扇,将舍内的热气和有害气体排出,加强舍内空气的流通,但不建议安装吊扇,因为吊扇会将上升的热气和浊气吹到下层,不利于环境的净化;可在鹅舍内离肉鹅2米高处安装具有隔热功能的泡沫塑料板,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在鹅舍的阳面以及活动场地上搭建遮阳棚起到遮阳的作用,在圈舍的周围可以种植绿化带。
二、精心饲养雏鹅
刚出壳的雏鹅喂0.05%的高锰酸钾溶液以对其胃肠道进行消毒,随后在雏鹅的饮水中每100毫升加6毫升维生素B1、5克葡萄糖、3克红糖,每天喂3次,连续喂5天。开饮后进行开食,当雏鹅出生1天后,将鲜嫩的菜叶切细放在手中引雏鹅采食,当多数雏鹅争食时即可开食,将菜叶分次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鹅自由采食,每隔两小时喂1次,1~2天后,让雏鹅自由采食用水泡过的米饭或碎米。雏鹅出生3天后,用料槽饲喂,每天喂4~5次,并且最后一次喂料的时间为晚上10时左右,每次喂到八成饱即可。6日龄后,雏鹅体内的蛋黄逐渐被吸收完,此时要增加饲喂次数,每日喂6~8次,其中晚上喂两次。饲喂的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饲料占70%~80%。11~20日龄,将日粮逐渐改为碎米,每日喂6次,其中晚上两次,在白天要进行适当的放牧。雏鹅21~30日龄时,可饲喂煮裂口的谷物或麦粒,并逐渐过渡到饲喂浸泡过的谷物。在接近30日龄时则可以饲喂干谷物,放牧的时间也可适当延长。值得注意的是,在饲喂雏鹅时不宜过饱,达到八九成饱为最适宜。
三、圈养和放牧相结合
肉鹅30日龄到主羽翼长出之前的这段时期是骨骼、肌肉和羽毛的快速生长阶段,这一阶段采取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利于肉鹅的生长发育。充分利用夏季早上和傍晚气温低的特点,在室外附近选择草质好、数量足、地势平坦的草地上进行放牧,让其自由采食新鲜的嫩草叶,每天早晚两次,每次20~30分钟。如遇天气恶劣时,可采割新鲜的嫩草、菜叶进行补充。其余的时间进行圈养,适当地补充糠麸、玉米、稻谷等精饲料,每天补饲2~3次,肉鹅八九成饱为宜。特别是在肉鹅的背部、腹部的绒毛开始脱落更换新的羽毛时,更应该饲喂优质的精饲料,避免发生换羽不一致的现象,影响肉鹅的生长发育。

四、适时催肥
肉鹅的主羽翼长出以后,是肉鹅催肥的最佳时间。在整个肉鹅的催肥期都要进行圈养,饲料要保证多样化,营养搭配均衡,以富含碳水化合物并且易于消化的精饲料为主,如稻谷、玉米、糠麸、麦子等,同时适量的搭配粗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一般鹅场所用的配方为:玉米40%、麦麸19%、稻谷15%、菜叶11%、米糠10%、鱼粉3.7%、骨粉1%、食盐0.3%。以上饲料配比好后进行粉碎,加水拌成干湿状进行饲喂,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1次,不限制饲喂量,让肉鹅吃饱为止,同时提供充足的饮水。每天要清扫圈舍、料槽、水槽,隔天让鹅下水半小时以清洁鹅身。催肥15~20天后,用手摸肉鹅,感觉胸肌丰满、背部脂肪增厚即可出栏上市。
五、做好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
由于夏季的气温条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因此肉鹅在夏季易感染发病,所以在夏季要做好肉鹅的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雏鹅刚出壳后,应及时接种抗血清,每只雏鹅肌肉注射接种0.02毫克,可有效预防鹅瘟。肉鹅30日龄时,每只肌肉注射1.5毫升的禽霍乱菌苗。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要做好疾病的控制工作,消毒是控制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鹅舍和活动场地每天用1%的漂白粉和2%的草碱水交替消毒1次。在鹅舍的门口安装消毒池,池内放火碱水,定期更换消毒液,舍内的饲养工具每3~5天用5%生石灰消毒。
做好肉鹅常发病的防治工作,肉鹅常患的疾病主要有:小鹅瘟,可在种鹅产蛋前两个月连用两次疫苗,如已患病可用藿香正气水治疗;驱除寄生虫,在雏鹅1日龄时进行,晚上可给肉鹅投喂硫氯酚可有效驱除绦虫、线虫和吸虫;鹅白痢,当肉鹅患此病时,可将炒好的辣椒粉、生姜与米糠搅拌后炒熟,饲喂即可达到治疗效果;鹅流感,主要发病群体为雏鹅,病程3~5天,治疗不及时会死亡,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是易感群体,治疗此病可用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料连续喂3~8天,即可见效。

育雏期肉鸭的养殖和雏鸭管理技术


1.育雏准备

肉鸭育雏前首先应清理育雏舍,将舍内地面、墙壁、顶棚、水槽(饮水器)、料槽等清扫、冲洗干净,选用5%石灰水或2%烧碱水喷洒消毒,喂料和饮水用具洗净后用3%来苏儿消毒或在烈日下晒干备用,垫草要干燥、无霉烂。还要准备好育雏所需的用具、设备、饲料、药品、疫苗等。

2.及时饮水

雏鸭到场后,管理人员先要认真仔细地观察雏鸭的活动、呼吸、伤残情况、是否有脱水现象。根据观察情况作出相应处理,使雏鸭尽快适应新环境。雏鸭到场后,先用洁净的禽用饮水器为雏鸭供水。供水的时间依天气和运输时间而定,路途运输时间长或天气较热时,为防止脱水,应延长饮水时间。饮水水质应达到国家畜禽饮用水标准,水质清洁,无污染。水温应与育雏舍内室温接近。对疑有脱水现象的雏鸭,饮水中可添加多种维生素、电解质,以及防治慢性呼吸道疾病或防腹泻的药物,连续饮用3~5天。对脱水严重或体弱雏鸭,应进行人工诱导饮水,以促使卵黄囊中的剩余卵黄迅速吸收,使雏鸭尽快恢复体力,以利提高雏鸭成活率。

3.科学喂料

雏鸭饮水1~2小时后即可开食,为雏鸭提供营养全面、容易消化的优质颗粒饲料。肉鸭应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饲喂,少喂勤添,减少饲料浪费。刚出壳至1~3日龄雏鸭可饲喂小鸭破碎料,后用小鸭颗粒料,直径为2~3毫米。

4.温度调控

0~3周龄的雏、幼鸭,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健全,应采用加温育雏。0~3日龄,育雏舍温度应为31~33℃;4~7日龄为29~30℃;8~14日龄为27~28℃;15~21日龄为24~26℃;4周龄后,舍内温度可维持自然状态。育雏舍内温度是否适宜,应根据雏鸭的活动情况确定。育雏温度适宜时,雏鸭散开活动,躺卧姿势舒展,食后静卧无声。温度过低,则雏鸭挤压成堆;温度过高,则张口喘气,远离热源、烦躁不安,饮水量增加,影响采食、生长。

5.通风降湿

育雏舍内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55%~70%之间,过高不利于雏鸭健康,过低容易造成鸭舍内粉尘增加,引发呼吸道疾病。通风的目的是排放鸭舍内过量的湿气、氨气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证鸭舍环境空气新鲜。育雏舍内最大的换气量为每小时每千克体重4.5立方米,夏天大约是冬天换气量的4倍。在育雏的最初几天内,要缓慢通风,防止环境温度波动过大。雏鸭用的垫料应保持松软、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

6.适宜光照

为利于雏鸭在育雏舍内自由活动,自由采食,便于饲养管理和观察鸭群健康状态,一般应采用全日制光照,即24小时光照。如果采用非全日制光照,熄灯后,为防止雏鸭因外界惊扰(如狗、猫、鼠、鸟)而引起惊群,可供给弱光照。

7.注意免疫

应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按时为雏鸭注射疫苗,常见的鸭疫传染病主要有鸭瘟、雏鸭病毒性肝炎、禽霍乱、禽副伤寒等。育雏舍和育雏用具要定期消毒。

肉雏鸭饲养技术


雏鸭的饲养管理俗称育雏。快大型肉鸭的03周龄为育雏阶段,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鸭的成活率,育成鸭和生长鸭的生长发育及成禽的生产力和种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

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对育雏舍应彻底进行清洁消毒 消毒方法有喷洒法、熏蒸法、灼烧法等,视具体情况而定。消毒药水须强效广谱,未过期,且不腐蚀舍内设施。消毒后让育雏舍空置1周以上,以便晾干和消除异味。

1.2将所有设备、用具洗净、消毒 小件的可浸于消毒水中 (3%克辽林或1%苛性钠等),大件的可用喷洒法。稀释消毒药最好使用温热水,因为,在常温下水温每提高10℃,消毒效果会增加2倍。育雏舍利用熏蒸法消毒时,可将所有洗净的设备、用具放人舍内,关闭门窗,lm3空间用甲醛溶液15mL 和高锰酸钾7.59,加少许水混合后,密闭1d以上。

1.3铸垫草垫料 雏鸭进舍前2d,应在舍内地面和网上铺设好干净的垫料和垫层,垫层切忌霉烂、结块和颗粒细小,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粉尘少,无尖硬杂物。常用的垫料有刨花、粗木屑等,有时也用干禾草、麦秸、干沙、谷壳等。

1.4雏鸭到达首的准备 应在育雏舍内安放好充足的饮水器和浅水盆,并开启热源使室内和饮水温度达到要求。饮水器须在育雏区域内均匀分布,勿太靠近热源,且高度与鸭背平,正好适合鸭群饮用。要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饮水位置,一般最初几天每100只雏鸭需有1个5L的饮水器,每群中再加放1个浅水盆。水深以lcm为好。

2饲养管理技术

2.1接雏 接雏可以分批进行,尽量缩短在孵化室的时间,不要等到全部雏鸭出齐后再接雏,以免早出壳的雏鸭不能及时饮水和开食,导致体质变弱,降低成活率。

雏鸭转入育雏室后,应根据其出壳时间的早晚、体质的强弱和体重的大小,通常在8日龄和15日龄时,结合密度调整,进行第2次与第3次的分群。

2.2先饮水,后开食 夏季气温达25℃时,直接将雏鸭放到 lcm深的水盆中,让其边喝边洗;冬季气温低,应先提高水温,使其达到20℃以上时,然后再放鸭饮水。每次饮水5min 左右,然后把雏鸭赶到干燥的垫草上。

饮水后lh左右就可以喂食。开食一般都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粘。开食时将煮过的饲料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饮水槽要放置在食盆的旁边,便于边吃食边饮水。随着雏鸭长大,把水盆和料槽的距离拉长,可节约饲料。

2.3少喂多餐 初生的雏鸭,要少喂多餐,少喂勤添,随吃随给,饲槽内要稍有余食,但不能太多,否则易酸败变质。白天每隔1.5-2.0h喂1次,晚上也要加喂2次。最初3d的饲养是很关键的,对不会自动走向饲槽的弱雏,要耐心引诱其去采食,保证每只都能吃到饲料,吃饱但不能吃得过头。3d以后,可改用食槽饲喂,槽的边高3~4cm,长50。70em,这样可以防止混入鸭粪污染饲料。6日龄起逐渐延长喂食间隔,至21日龄后,每昼夜喂4次。

2.4饲料与饮水 在育雏期间,除供给全价配合饲料,还要及时补充青绿饲料。从3日龄开始喂青绿饲料。夏季用水草,冬季用胡萝卜、白菜叶,先切成碎末,在精料喂后再放青绿饲料,用量占精料量的20%。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步增加青绿饲料用量,2周龄时,青绿饲料约占精料总量的30%,3周龄可占40%。在缺乏青绿饲料的大型鸭场,必须添加鸭用多种维生素,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整个育雏期,供给清洁饮水,水温随季节略有升降。每周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供雏鸭饮服1次。

2.5先照 肉用雏鸭的光照要制订制度,严格执行。在整个育雏阶段的前3d,进行连续光照,4~7d每天23h,8d以后每天减少lh,直至自然光照。光照不仅与雏鸭的生长速度有关,也与种鸭的性成熟期有关,光照量过度,种鸭性成熟提前,母鸭开产早,蛋形小,产蛋持续性差。

2.6洗浴 可在地上铺塑料薄膜,把四边垫高3~5cm,薄膜中间倒人温水。从出壳后的第3天起,每天把雏鸭分批赶人嬉戏5~8min。然后赶回到无风的太阳下或垫有干草的舍内,使羽毛迅速干燥,以免受凉。冬天时中午进行洗浴,1次/d;夏季可洗浴2~3次,d,时间可延长一些。夏天洗浴,不仅能增进运动,锻炼肌肉与骨骼,还有防暑降温的作用。1周龄以后的雏鸭可在5-10cm深的水池内洗浴,每次洗10min左右。 2周龄以后,可将雏鸭放到15~20cm深的水池中洗 15~20rain。

2.7运动 1周龄左右雏鸭,当室内外的温差不超过3~5℃ 时,即可把其放到运动场上。初放时以中午为好,每次活动 15~20min,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步增加室外活动时间。雨雪天气,一般不做室外活动。夏季气温高,阳光强烈,室外运动场要搭遮荫凉棚,以免雏鸭中暑。运动场的前方,最好有水池,天热时,稍大的雏鸭便能自由地在池中洗澡,以防暑降温。

肉鸭舍


肉鸭舍可用现成房屋或因陋就简搭盖较低矮的鸭舍,但要求通风良好,且冬季能防寒 保暖。网上平养时网床的制作与育雏网床相同,但网眼应为20毫米左右。肉鸭体重较大,所搭骨架要结 实牢固。走道不设在中间而设在两边,长流水水槽也设在紧靠围栏的两边。围栏高度35~40厘米。用饲料桶或饲料槽喂料均可。下面垫一较大的木板,以承接撒落的饲料。为便于清洁和排水,中间地面应稍高些,两边稍低些,呈鱼脊状。

地面平养需较多的垫料,若采用垫料有困难,可垫笆子,使粪便不接触肉鸭。笆子可因地制宜,就地取 材,自行制作。其要求是粪便能漏下去,而鸭脚又不能卡在里面。笆子距地面约10厘米。不需游水,但饮水不能中断,应设水槽,并使溅落的水顺着下水道排出舍外,尽量保持舍内干燥。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23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