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以肝脏肿大和出血斑点为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具有传播迅速、高度致死性等特征。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最高死亡率可达90%~95%,几乎各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严重影响养鸭业发展的疾病。因此加强对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笔者遇到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病例,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甘南县甘南镇某养殖户2011年6月l0购进雏鸭630只,6月13日开始发病。病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眼睛半闭,缩颈,行动迟缓,倾向一侧,蹬脚做划浆动作。在3~4天死亡,死时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态。共发病270只,死亡169只,死亡率高达62.5%。曾用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显著。

2 临床症状

本次发病的发生和传播迅速,病鸭体温升高 42℃以上,精神萎靡,不愿随群运动,喜卧地或独立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有腹泻现象,颜色呈白色或灰白色。眼半闭呈昏迷状态,以头触底,不久即转为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歪向一侧,双脚痉挛性后蹬,全身抽搐,仰脖,头弯向背部,有的在地上旋转,死时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

3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鸭可见肝脏肿大,质脆,外观呈土黄色或淡红色,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充满绿色胆汁,肾脏肿胀充血,脾脏有的肿大呈花斑状。急性病例组织学病变为肝细胞大量坏死、出血。慢性型表现为肝脏的广泛胆管增生,也可见肝实质增生,部分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异嗜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及出血,脾组织呈退行性变性或坏死,肾组织的毛细血管和静脉腔充满红细胞。电镜下可见肝细胞的核变形、浓缩,胞浆线粒体扩张、空泡化,线粒体膜破裂,溶酶体数目增加,脂滴增多,可见到病毒样粒子类晶状格排列于肝细胞内。

4实验室检验及诊断

无菌采取雏鸭肝脏制成悬液,经尿囊腔接种 810日龄鸡胚或l0~14日鸭胚,发现被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胚胎蜷缩,发育不良,全身水肿,体表充血且头颈、背部等常有散在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肝脏为土黄、灰绿或鲜红色,肿大、质脆,出血点明显,边缘坏死或在表面有灰绿色或黄白色坏死区,呈花斑状。此外,有的鸡胚尿囊液和卵黄囊还常呈绿色。由于胚体变化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并结合琼脂扩散试验以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

5防治措施

雏鸭群一旦发病,应迅速将病鸭挑选出来,隔离饲养。对发病鸭群采用病毒性肝炎血清紧急接种,未发病鸭注射0.5毫升,发病鸭注射1毫升。每1只鸭换1次针头,防止交叉感染。并根据鸭群恢复情况,隔天1次。采用中草药治疗效果好,用板兰根60克,茵陈6O克,黄连60克,黄柏60克,黄苓60克,连翘 4O克,金银花40克,枳壳50克,甘草50克,混合水煎拌料供l 000只病鸭l天内服,每天1次,连用5 天。在鸭群饮水中加入由电解多维或复合多维和5%的葡萄糖与抗病毒药混合,饮用3天。为防止继发感染,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土霉素,连用 5天。经上述治疗,5天后,98只痊愈,3只死亡。M.Yz023.cOM

6 讨论

我国现在控制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手段是对种鸭免疫,使下代雏鸭获得被动保护,以及对刚孵出的雏鸭注射高免抗体。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目前规模化养鸭场,鸭龄在4周龄以内,且未发病的鸭群,雏鸭要进行病毒性肝炎疫苗紧急接种,切忌等发病后再治疗。有病毒性肝炎流行史地区,种鸭开产前2~4星期进行全群接种,免疫剂量加倍,严重污染地区重复接种1次。经免疫后种鸭所产种蛋孵出的苗鸭一般可获得高水平抗体,能安全度过易感期。在病毒性肝炎流行地区,如种鸭未经病毒性肝炎弱毒苗接种,不能单纯用病毒性肝炎血清或卵黄液来代替免疫。严格执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要加强消毒工作。

相关阅读

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且死亡率高,患鸭死前呈角弓反张状、肝脏肿胀、出现淡红色斑点、表面有出血斑点。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且10日龄内的患鸭死亡率很高,是目前威胁养鸭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3~5周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也可感染.但不发病,是该病的带毒者。该病多在春秋冬季发病,夏季发病较轻,但因感染的日龄有差异,死亡率高低也不一。被病毒污染的鸭舍、饲料、饲养用具、水、人员、车辆等都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其传染途径是通过咽和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病雏鸭及带毒成年鸭.病愈康复鸭可通过粪便继续排毒1~2个月。鸭蛋内不传递病毒。

该病的流行趋势是发病日龄越来越小,甚至在 2~3日龄就开始发病.10日龄以内的雏鸭感染后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10日龄以上雏鸭感染后死亡率则为50%左右。饲养管理不当、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鸭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等应激因素都能促使该病的发生。

2 发病情况

2011年6月,永安市某镇一养鸭户引进番鸭苗 600羽。饲养至6日龄,生长和健康状况良好,但至 10日龄,雏鸭先后死亡6羽,大部分雏鸭采食、饮水正常。据调查了解,这些雏鸭是鸭贩由莆田购进再转手给养鸭户,是否注射过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不明确。发病后,禽主用广谱抗生素饮水、但死亡率得不到控制。

3 临床症状

该病发病急,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或仅见仰头踢腿抽搐很快死亡。绝大多数雏鸭发病初期采食、饮水正常。个别雏鸭缩颈,不爱活动,一旁呆立,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态,粪便稀薄呈现黄色或黄绿色,不久患鸭出现神经症状,两脚抽搐、痉挛性地踢动,有时在地上旋转,数小时后死亡。死前头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态。

4 剖检病变

剖检6羽濒死雏鸭,主要表现肝脏肿大。柔软质脆,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或呈班驳状:胆囊臌胀呈长卵圆形,内充盈胆汁,胆汁呈淡绿色;有的脾肿大,外观也有花斑;多数鸭肾脏肿大充血,灰暗色,其他器官未见明显变化。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作相应处理。

5 实验室检查

5.1 细菌检验无菌采集患鸭肝组织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和厌氧肉汤培养基,37 度培养箱内培养48 h,无细菌生长。

5.2 鸭胚接种无菌采集病死鸭肝组织,捣碎匀浆,加人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取上清液接种1 1日龄鸭胚,结果3 d后接种胚全部死亡,死亡胚皮下出血和水肿,肝肿大呈灰绿色且有坏死灶,对照组全部存活。无菌收集死亡胚尿囊液备用。

5.3 接种雏鸭取10羽8日龄健康雏鸭,经皮下接种肝组织匀浆上清液0.2 mL或肌肉注射接种死亡鸭胚尿囊液0.2 mL,接种24 h后雏鸭出现鸭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并在35~48 h死亡。与该次患鸭病变相似,对照组全部存活。

最后确诊该病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6 防治措施与体会

1)立即用鸭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按1~1.5 mL羽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在饮水中添加氨苄西林、板青抗毒素(板蓝根)、强力拜固舒(多维+氨基酸+寡糖),连续饮水3 d,隔天仅发现2羽死雏,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鸭群基本恢复健康。

2)夏季并不是该病发病的高峰季节,但就当月门诊的病历来看,该病发生率很高,一般都是刚进雏鸭5 d内发生。死亡率不高,剖检病变也不是很典型。发病鸭苗多是由鸭贩由莆田地区购入,莆田地区养鸭规模大、数量多、密度大,种蛋供不应求,因此.正规养殖场的种蛋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多数种蛋都是到散户收集而来,携带病原多,再加上孵化前对种蛋消毒把关不严格,导致鸭苗一出壳就感染该病。另外鸭贩贪图便宜或缺乏专业知识,不进行鸭病毒性肝炎免疫或者选择便宜的、没有正式批号厂家的卵黄抗体进行免疫,免疫效果不理想。该次发病是由于该养殖户缺乏养殖经验。贪图便宜从鸭贩购买未经免疫的雏鸭。才导致鸭群发病。因此。要正确引种,鸭苗一定要从正规种鸭场引进,同时,选择正规厂家的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进行免疫。

鸭病毒性肝炎及其防制


自首次报道美国纽约地区发生鸭病毒性肝炎 (DVH)以来,世界许多地方相继报道发生DVH。我国早在1960年即有临床病例的报道,近年来,DVH 在我国已呈广泛性分布,给养鸭业带来严重危害。

1病原特性
1949年有人首次用鸡胚分离到了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体。目前,发现DHV有3个血清型,即I、Ⅱ、Ⅲ型。我国2002年又分离到了不同于以上3个型的DHV,暂称为新型的鸭肝炎病毒(DHV)。

I、Ⅲ型DH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衣壳为20面体对称,无囊膜,直径20-40纳米,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仅编码3种衣壳蛋白。病毒粒子对乙醚、氯仿、胰酶等有抵抗力,耐受pH值为3.0的环境。对热也有较强的抵抗力, 56% 1小时仍有部分病毒存活(1lI型50~C即失活), 62℃30分钟全部灭活。在阴暗处的湿粪中可存活37 天以上,4℃下可存活2年以上,零下20 可存活数年。在0.01%福尔马林、20克/升氢氧化钠中15~2O 小时可使病毒完全灭活。DHV不能凝集任何动物红细胞。I型DHV可在鸭胚、鹅胚和鸡胚尿囊腔内增殖,鸡胚适应毒可在鸡胚、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并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Ⅲ型DHV接种鸡胚不敏感,鸭胚初次接种后死亡无规律性,一般在接毒后 8~9天死亡。传代可使毒力增强,死亡时间会进一步缩短。鸭胚或雏鸭的肝或肾细胞可用于增殖病毒。

I、Ⅲ型DHV经血清学试验证实,相互间无共同抗原,其免疫血清不能交叉保护。Ⅱ型DHV属于星状病毒科,病毒粒子呈特征性的带有顶角的星状,直径约28~30纳米,无囊膜,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的正链RNA,可耐受乙醚、氯仿、胰酶和pH值3.0的处理。56℃ l/J,~,-j-对病毒感染力无影响,福尔马林熏蒸和常规消毒措施可消除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不能在鸭和鸡的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可在鸭胚、鸡胚中增殖。

2流行病学

目前,我国以及世界各地仍以I型DVH流行为主。DVH是危害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主要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以4~8日龄雏鸭最易感。成鸭可感染但不发病,能排毒,不影响产蛋率。发病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通常在30%以上,高者可达95%甚至 100%。也能感染新生雏鸡、鹅、珍珠鸡、野鸡、鹌鹑等,雏鸡、雏番鸭和乳鸽人工感染后未见死亡,雏火鸡、鹌鹑人工感染后死亡率较低,雏雉、鹅、珍珠鸡人工感染后死亡率较高。该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发病率以5-6月和9-11月较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毒主要从肝脏经胆管进入肠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感染其他雏鸭,仅水平传播。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鸭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病程发展迅速,很快波及全群。病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l2~24小时后,半数以上病雏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多偏向一侧倒卧,双腿抽搐痉挛,死前头向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最急性病雏常不见有任何异常而突然抽搐痉挛死亡。肝脏肿大,质脆色淡,小日龄雏鸭肝呈土黄或红黄色,稍大日龄病鸭肝呈灰红色,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斑状血灶或融合成带状。胆囊肿大充盈,胆汁呈褐色、淡茶色、淡绿色。肾脏肿胀,血管怒张,呈暗紫色树枝状。脾肿大,外观呈斑驳状。胰脏肿大,颜色苍白,出现有针尖状灰白色坏死灶,伴有出血点。心脏有针尖状出血,特别是幼龄雏鸭,心肌浊肿。

4诊断

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做初步诊断。血清诊断方法中常用的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也较常用,但敏感度不高。

5 防制

接种疫苗是预防DVH的主要方法,对产蛋种鸭进行合理、有效的疫苗接种,可使雏鸭获得被动免疫。对雏鸭用弱毒疫苗接种,可获得主动免疫,但若存在母源抗体会影响免疫效果,只有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鸭才可进行免疫。隔离和消毒也是预防DVtt的有效方法之一,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必须严格隔离饲养,控制舍温在32~C左右,每批鸭苗进舍前要用火碱水喷洒消毒鸭舍。专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消毒制度。

鸭病毒性肝炎及其防治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常因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阴湿,鸭群拥挤等均可促发本病发生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14年3月,四川省嘉陵区某鸭场发生了一起以20日龄雏鸭大面积死亡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剖检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肿大,呈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该病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鸭病毒性肝炎病。

1 临床症状

鸭群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7日龄内的龄雏死亡率达 90%,发病初期病鸭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以头触地,两腿伸直向后张开呈特殊姿势。部分病鸭未见任何异常,而突然抽搐痉挛死亡。

2 病理变化

发病鸭肝脏肿大、出血、质地脆弱;雏鸭的肝组织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有增生性病变;脾脏肿大呈斑驳状;肾肿大,输尿管沉集大量白色尿酸盐;法氏囊肿大;大脑水肿,脑膜血管呈树枝状充血,呈非化脓性脑炎;肠黏膜充血、出血。

3 病原体检测
3.1 细菌分离

无菌采集10只病鸭肝脏分别触片,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见4只病鸭的肝脏触片有少量革兰氏阴性菌。用接种环勾取病鸭脑和肝脏组织划线接种于普通培养基和巧克力平板上,置37 ℃ 恒温箱培养24 h,结果普通培养基上长出圆形、半透明、灰色的菌落。勾取单个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见红色长杆菌。接种的巧克力平板上未见细菌生长。

将分离菌接种于5日龄雏鸭,结果被接种鸭无异常。

3.2 病毒检测

将病死鸭肝脏匀浆后按1:5加入灭菌生理盐水,冻融3次,高速离心,上清液用Trizol提取病毒RNA。PCR引物为:上游引物:5-ACAAAGAAAGCGACATAACTTG-3,下游引物: 3-CCTAAACAATCATGGGGGTAAA-5,由宝生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合成。经RT-PCR检测,能检测到预期大小的DNA 片段。

4 防治

确诊鸭病毒性肝炎后,对鸭群进行高免血清注射(0.5 ml/羽),并在饲料中添加清热解毒的中药以及抗生素,在饮水中添加速溶电解多维,鸭群病死率大幅下降。


4.1 疫苗接种

在种鸭开产前免疫2次,间隔2周,其母源抗体可维持4周,对发病或受威胁的雏鸭群,可使用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治疗。

4.2 加强饲养管理

建立严格的防疫消毒,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制度。

4.3 药物治疗

病鸭感染本病后常继发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或流感,可采用接种高免血清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中药以清热、解毒、利湿为原则,可选用(金银花、黄檗、茵陈、板蓝根、龙胆草、黄芪)等为组方的中药饮剂,西药以消炎保肝、增强机体抵抗力、恢复肝功能为原则,可选用(泰乐菌素或磺胺嘧啶粉、VC、VB1、赖氨酸、酵母粉)均匀拌喂。

中西医结合治疗雏鹅感染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幼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病性的急性传染病,但据文献报道该病主要感染鸭,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鹅。然而今年来,在河南驻马店、周口等周边地区雏鹅频发病毒性肝炎,根据病鹅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性诊断、实验室检查,初步认为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

1病例介绍

正阳县一肉鹅养殖户王某共养殖肉鹅4 000只,雏鹅 9日龄时,突然出现异常,发病初期表现精神萎靡、缩颈、翅下垂、行动呆滞,常蹲下,厌食,发病半日即发生全身性抽搐,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头向后扭转。然后在数小时内全群发病,发病后当天死亡20只,立即在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但未见好转;第2日又死亡40 只,于是户主带10只病鹅到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雏鹅病毒性肝炎,建议王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 w后鹅群逐渐恢复正常。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病例常无明显症状,病雏鹅突然倒地死亡或仅见有踢腿、抽搐、很快死亡。多数病鹅表现精神极度沉郁,呆滞,食欲废绝。闭眼昏睡,缩头拱背,扎堆或离群独处。有的软脚站立不稳,几小时后出现神经症状,全身抽搐,倒向一侧,头弯向背部,两腿阵发性痉挛,呼吸困难,有的出现腹泻,多呈角弓反张而死。

3主要剖检变化

病死雏鹅剖检可见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脆,色暗或发黄,肝脏表面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等的小如针尖大,大如绿豆的紫红色或鲜红色出血斑点,有的出现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的淡黄或灰黄色坏死斑;胆囊胀大,胆汁充盈而稀薄;脾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胰脏也有不同程度出血或出血斑,肾肿大充血,出血。有些病鹅肠道充血、出血。

4实验室检查
4.1 细菌的分离鉴定

4.1.1涂片镜检。取心血涂片,肝、脾分别触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

4.1.2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采心脏血,肝脏,脾脏和脑等病理变化材料,接种于巧克力琼脂、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放入37度恒温箱培养24~48后,三个平板上均未观察到有菌落生长。

4.2病毒的分离鉴定

4.2.1病毒的分离。无菌采病、死鹅的心、肝、脾、脑等组织等量混合、剪碎、研磨,用无菌生理盐水作1:5稀释制成悬液,反复冻融3次后按1 000 IU/mI加入青、链霉素混匀,静置处理30 min后,取上清液接种9 Et龄鸡胚10枚,72 h 全部死亡。接种健康雏鹅10只,48 h全部死亡。剖检可见肝脏、气管与死亡病雏鹅的病理变化一致。

4.2.2血清学鉴定。取10只7日龄鸭病毒性肝炎敏感鹅,分为2组。一组为试验组,每只皮下注射1 Tnl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卵黄抗体;另一组为对照组。24 h后两组每只均皮下注射0.2 ml已制作的病毒上清液,结果试验组存活 90%,而对照组全部死亡。

经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可确诊该鹅群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5防治措施

立即对整群鹅紧急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蛋黄抗体,每瓶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蛋黄抗体(500 ml/瓶)中加入10支庆大霉素(8万IU/支)剂量按每只2 ml。对养殖和活动场地彻底清扫和消毒;对料槽、水槽要彻底刷洗和消毒;用消毒水带鹅消毒,每天1次,连续3~ 5 d。

使用清肝热解毒的中草药,配方如下:板蓝根、茵陈各 100 g,银花、连翘、龙胆草、栀子、柴胡、甘草各60 g,田基黄50 g(以上为100羽雏鹅用量),水煎后加150 g葡萄糖饮服,病重者用滴管滴服,每只10~12滴,每日2次,连用 3~5 d。

采取了以上的相应措施,经过3~5 d的治疗,除发病严重的病鹅又死亡30余只外,其余大群鹅精神好转,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分析与讨论

通过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认雏鹅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毒感染所致,患病雏鹅经I型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紧急注射,疫情能够平息。

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这是因为:第一,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液和西药病毒灵对病毒有强烈抑制其复制的作用,故对消除该病的病因起到了重大作用。第二,板蓝根、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连翘、栀子利三焦,通大便,泻火;茵陈、田基黄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龙胆草、柴胡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甘草调和诸药,配合使用可达到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抗菌抗病毒的功效。中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不仅对病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健康鹅有预防作用。

防治该病时,必须改善鹅舍内条件,如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适当的饲养密度,每天清除粪便和垃圾,清洗饲槽、水槽,保持舍内的清洁干燥等,有助于鹅群早日恢复健康。

一起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常见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为特征,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比较严重的细菌病。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鸭户的增多,养鸭密度的增大,该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养鸭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发病情况

2010年9月中旬,长寿区某肉鸭饲养场所养鸭群中的部分雏鸭出现嗜睡、缩颈、不愿走动、头触地、共济失调等症状。该批肉鸭总计3 200只,在购进当天曾注射鸭病毒肝炎疫苗,在日常饲养时常用抗生素拌料预防细菌病的发生。当饲养至17日龄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发现个别雏鸭精神沉郁,腿软弱,不愿走动,采食量减少。当天有5只死亡,第2天出现大批雏鸭发病,约占总数的10%,死亡有4O余只,至该天夜间发病和死亡数量激增,发病数达到20%以上。发病初期曾用磺胺喹恶啉拌料饲喂,但效果不明显。

2 临床症状

多表现为急性症状,病程25天,最急性病例未见明显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病例首先表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鼻孔有清液,扎堆,继而精神沉郁,行走困难,排白色稀便,眼部有多量的分泌物,可粘连而表现为湿润的眼圈,鼻孔也有多量粘液。后期部分病鸭出现神经症状,头颈震颤、转圈、阵发性痉挛,双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不久抽搐而死。

3剖检变化

共剖检病死鸭20只,病变基本一致,急性病例的病变为全身脱水,肝、脾肿大。病程稍长者,浆膜表面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主要表现为心包液增多,心包炎,尤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明显。肝脏呈土黄色或棕红色,表面覆盖有极易剥离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质脆。脾脏略肿大,呈斑驳状,表现有灰白色坏死斑点。部分病鸭肠道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较为严重,表面有黄色胶冻样分泌物,直肠处可见白色或浅绿色稀粪。

4 实验室检查

病原菌分离。无菌条件下取肝、脾等病变材料,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度恒温培养48小时,无细菌生长。同样的病变材料接种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置蜡烛缸内培养 24~48小时后可见有表面光滑、稍突起、圆形呈奶油状,直径1.0~1.5毫米的菌落。涂片镜检。菌落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芽孢,不运动。纯培养物涂片,经瑞氏染色,可见部分菌体为两端浓染。生化试验。对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乳糖、蔗糖、山梨醇、甘露醇均不发酵,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硫化氢试验阴性,液化明胶,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回归试验。用胰蛋白胨酵母肉汤培养的菌液注射10日龄北京雏鸭5只,每只1毫升,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注射后约30小时,试验组有3只雏鸭出现和以上自然发病鸭相同的临床症状,对照组无变化。药敏试验。该菌对土霉素、林可霉素、头孢拉定高敏,喹乙醇、青霉素、庆大霉素中敏,恩诺沙星、环丙杀星不敏感。

5治疗措施

鸭传染性浆膜炎要早发现、早治疗,大群及时投服药物具有很好的效果。发病鸭首先进行隔离,并注射4%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毫升。晚上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发病期间将平时每星期2 次的带鸭消毒改为每天1次,并在水槽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消毒药水进行饮水消毒。将病死鸭进行焚烧或深埋,防止疫情蔓延和病原残留。采取以上措施,2天后死亡率降低,采食量明显上升,3-5天后疫情基本被控制。

6讨论

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封闭式全进全出饲养制度,改善鸭舍卫生条件,降低饲养密度,勤换垫草,提供优质全价饲料和洁净饮水。此外,圈舍要定期消毒。选用优质高效疫苗,例如鸭传染性浆膜炎多价灭活疫苗,雏鸭7~10日龄每羽皮下注射0.3毫升,l 星期后可产生坚强免疫力,获得良好的效果。该病对多种抗生素极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混,土霉素按0.05%混于饲料产生耐药性,应根据药氯霉素按0.05%--0.10%斗中饲喂,效果很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10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金定鸭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