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及其防制

养鸭鸭 养鸭鸭舍

2020-11-02

自首次报道美国纽约地区发生鸭病毒性肝炎 (DVH)以来,世界许多地方相继报道发生DVH。我国早在1960年即有临床病例的报道,近年来,DVH 在我国已呈广泛性分布,给养鸭业带来严重危害。

1病原特性
1949年有人首次用鸡胚分离到了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体。目前,发现DHV有3个血清型,即I、Ⅱ、Ⅲ型。我国2002年又分离到了不同于以上3个型的DHV,暂称为新型的鸭肝炎病毒(DHV)。

I、Ⅲ型DH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衣壳为20面体对称,无囊膜,直径20-40纳米,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仅编码3种衣壳蛋白。病毒粒子对乙醚、氯仿、胰酶等有抵抗力,耐受pH值为3.0的环境。对热也有较强的抵抗力, 56% 1小时仍有部分病毒存活(1lI型50~C即失活), 62℃30分钟全部灭活。在阴暗处的湿粪中可存活37 天以上,4℃下可存活2年以上,零下20 可存活数年。在0.01%福尔马林、20克/升氢氧化钠中15~2O 小时可使病毒完全灭活。DHV不能凝集任何动物红细胞。I型DHV可在鸭胚、鹅胚和鸡胚尿囊腔内增殖,鸡胚适应毒可在鸡胚、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并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Ⅲ型DHV接种鸡胚不敏感,鸭胚初次接种后死亡无规律性,一般在接毒后 8~9天死亡。传代可使毒力增强,死亡时间会进一步缩短。鸭胚或雏鸭的肝或肾细胞可用于增殖病毒。

I、Ⅲ型DHV经血清学试验证实,相互间无共同抗原,其免疫血清不能交叉保护。Ⅱ型DHV属于星状病毒科,病毒粒子呈特征性的带有顶角的星状,直径约28~30纳米,无囊膜,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的正链RNA,可耐受乙醚、氯仿、胰酶和pH值3.0的处理。56℃ l/J,~,-j-对病毒感染力无影响,福尔马林熏蒸和常规消毒措施可消除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不能在鸭和鸡的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可在鸭胚、鸡胚中增殖。

2流行病学

目前,我国以及世界各地仍以I型DVH流行为主。DVH是危害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主要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病死率高,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以4~8日龄雏鸭最易感。成鸭可感染但不发病,能排毒,不影响产蛋率。发病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通常在30%以上,高者可达95%甚至 100%。也能感染新生雏鸡、鹅、珍珠鸡、野鸡、鹌鹑等,雏鸡、雏番鸭和乳鸽人工感染后未见死亡,雏火鸡、鹌鹑人工感染后死亡率较低,雏雉、鹅、珍珠鸡人工感染后死亡率较高。该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发病率以5-6月和9-11月较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毒主要从肝脏经胆管进入肠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感染其他雏鸭,仅水平传播。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鸭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2天,病程发展迅速,很快波及全群。病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l2~24小时后,半数以上病雏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多偏向一侧倒卧,双腿抽搐痉挛,死前头向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最急性病雏常不见有任何异常而突然抽搐痉挛死亡。肝脏肿大,质脆色淡,小日龄雏鸭肝呈土黄或红黄色,稍大日龄病鸭肝呈灰红色,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斑状血灶或融合成带状。胆囊肿大充盈,胆汁呈褐色、淡茶色、淡绿色。肾脏肿胀,血管怒张,呈暗紫色树枝状。脾肿大,外观呈斑驳状。胰脏肿大,颜色苍白,出现有针尖状灰白色坏死灶,伴有出血点。心脏有针尖状出血,特别是幼龄雏鸭,心肌浊肿。

4诊断

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做初步诊断。血清诊断方法中常用的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也较常用,但敏感度不高。

5 防制

接种疫苗是预防DVH的主要方法,对产蛋种鸭进行合理、有效的疫苗接种,可使雏鸭获得被动免疫。对雏鸭用弱毒疫苗接种,可获得主动免疫,但若存在母源抗体会影响免疫效果,只有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鸭才可进行免疫。隔离和消毒也是预防DVtt的有效方法之一,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必须严格隔离饲养,控制舍温在32~C左右,每批鸭苗进舍前要用火碱水喷洒消毒鸭舍。专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消毒制度。

相关知识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1 发病情况

2011年3月.该市某养鸭户王某从邻县购进1 400只雏鸭苗饲养.饲养至 14日龄时突发疾病.而且发病快、死亡率高.病鸭开始时症状不明显.后仰头踢腿.全身性抽搐.倒向一侧突然死亡,死后呈角弓反张,2 d死亡170只,几乎近一半的雏鸭不食、缩颈。该养殖户曾用青霉素、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相反病情加重 随之禽主带病鸭和死鸭来该站就诊.

2 临床症状

病鸭体温升高42℃ 以上、精神沉郁、呆滞.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有腹泻现象.颜色呈白色或灰白色.眼半闭.昏睡,缩头拱背.或打堆或离群独处.有的脚软站立不稳 随后几小时则出现神经症状.全身抽搐.倒向一侧.脖子上仰、头向后背故称背脖病.部分病鸭两腿呈阵发性痉挛.两腿无力.步行不稳.跟不上鸭群.身体倒向一侧.加以驱赶即卧地不起.拍动双翼边走边歪倒.无力时成堆蹲在一起.若驱赶到阳光下极易猝死.死前常呈二脚抽搐如游泳状或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苦闷状或翻身死亡 从发病症状出现到死亡时间极短。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鸭.特征性病变在肝脏所有剖检病例肝脏均肿大、质脆.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 色暗淡或发黄.呈斑驳状.有的肝脏呈土黄色或红黄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胆汁草青色或淡红色:脾脏肿大.呈斑驳状花纹样:大多数病例肾脏肿胀.呈树枝状充血:胰脏充血呈粉红色:心肌质软,脑充血及软化 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其间有大量红细胞.肝小叶之间的血管和胆管的纤维组织内有单核细胞聚集.胆管和结缔组织增生:皮组织呈退行性变性和坏死等病理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检查

以无菌操作采取濒死雏鸭的心血、肝脏做涂片、触片,然后染色镜检,未见病原菌.同时将病料分别接种于肉汤、普通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放置培养箱内37℃ 培养48 h.此期间.上述培养基上均未发现细菌生长

4.2 动物接种

用病鸭肝脏组织磨碎做成待检肝乳剂.加青霉素和链霉素作用后.经皮下接种于10只5 El龄无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的易感雏鸭.每只注射0.5 mL.结果接种12~24 h后出现典型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症状.并在48 h内全部死亡.病理变化与自然病例相同.

4.3 鸭胚接种

取10枚12日龄敏感鸭胚(未接种过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当地母鸭所产的蛋进行孵化).经尿囊腔接种 0.2 mL/枚上述制备的病鸭肝乳剂.接种后24 72 h内全部死亡.胚体皮下出血和水肿. 肝脏多肿胀呈灰绿色且有坏死灶。

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

5 防控措施
5.1 隔离病雏

防止病情进一步扩散.及时隔离与消毒 鸭群发病后立即与其它假定健康鸭群严格隔离.并实行专人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或接近.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向周围扩散 饲养人员出人养殖大棚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 淘汰的病重鸭与死鸭.经过焚烧或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深埋处理 污染的垫料、粪便和饲料用具等未经消毒处理不能随便运出场外 对发病鸭棚的周围环境.用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每天1次.直至鸭群出栏。对发病鸭群.用百毒杀带鸭消毒.每天1次.直至病情完全康复.带鸭消毒时要预先提高育雏室的温度2-3℃ .以避免应激而造成鸭群病情加重.

5.2 增加饲料营养.改善饲养环境

鸭群发病后.要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在晴朗的中午要加强通风.以及时排出舍内污浊的有害气体:鸭群密度大时.要适当分群:为防止鸭舍过度潮湿.要及时更换垫草:为避免因应激因素造成病情加重.要保持鸭棚内外环境的相对安静.

5.3 紧急注射高免血清或蛋黄抗体

对发病初期死亡较少的鸭群.立即逐只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每只0.5 mL.对有发病症状的鸭只.可注射0.8 mL;没有高免血清时.可注射高免蛋黄抗体.根据体重分别注射1 2 mL 在注射血清和蛋黄抗体的同时.应用干扰素治疗.

5.4 治疗

在饲料和水中加入板蓝根溶液.南雏鸭自由采食和饮水.连用5 7 d 在饮水中(饲料中)加入氟哌酸粉 (0.1%~0.25%)或恩诺沙星粉剂.连喂 3~4 d。经采用以上措施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用药1 d后.死亡明显下降,鸭群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采食量增加 3 d后大群精神好转并趋于正常 继续按上方服药5 d以巩固疗效.鸭群已基本转为正常.

6 体会
6.1 养鸭户进雏鸭时.要事先了解种鸭的免疫情况.从正规种鸭场引进经过免疫接种的种鸭孵的雏鸭.或对1日龄雏鸭接种鸭肝炎弱毒疫苗.做好商品雏鸭的预防免疫接种工作.

6_2 当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后应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当鸭群患鸭病毒性肝炎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遭受鸭疫巴氏杆菌的攻击而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加重病情,因此.饲料中可添加头孢噻肟钠、磷霉素钠、硫酸安普霉素等药物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

6.3 疫区应在1 3日龄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按1.5倍量.7~10日龄进行二次免疫.按2倍量 在非疫区可采用药物进行预防.

6.4 养鸭场实行封闭式生产.本着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隔离消毒,禁止不同鸭场的鸭群、饲养人员、饲养用具相串.防范于未然.对于有效防控雏鸭病毒性肝炎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且死亡率高,患鸭死前呈角弓反张状、肝脏肿胀、出现淡红色斑点、表面有出血斑点。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且10日龄内的患鸭死亡率很高,是目前威胁养鸭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3~5周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也可感染.但不发病,是该病的带毒者。该病多在春秋冬季发病,夏季发病较轻,但因感染的日龄有差异,死亡率高低也不一。被病毒污染的鸭舍、饲料、饲养用具、水、人员、车辆等都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其传染途径是通过咽和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病雏鸭及带毒成年鸭.病愈康复鸭可通过粪便继续排毒1~2个月。鸭蛋内不传递病毒。

该病的流行趋势是发病日龄越来越小,甚至在 2~3日龄就开始发病.10日龄以内的雏鸭感染后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10日龄以上雏鸭感染后死亡率则为50%左右。饲养管理不当、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鸭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等应激因素都能促使该病的发生。

2 发病情况

2011年6月,永安市某镇一养鸭户引进番鸭苗 600羽。饲养至6日龄,生长和健康状况良好,但至 10日龄,雏鸭先后死亡6羽,大部分雏鸭采食、饮水正常。据调查了解,这些雏鸭是鸭贩由莆田购进再转手给养鸭户,是否注射过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不明确。发病后,禽主用广谱抗生素饮水、但死亡率得不到控制。

3 临床症状

该病发病急,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或仅见仰头踢腿抽搐很快死亡。绝大多数雏鸭发病初期采食、饮水正常。个别雏鸭缩颈,不爱活动,一旁呆立,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态,粪便稀薄呈现黄色或黄绿色,不久患鸭出现神经症状,两脚抽搐、痉挛性地踢动,有时在地上旋转,数小时后死亡。死前头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态。

4 剖检病变

剖检6羽濒死雏鸭,主要表现肝脏肿大。柔软质脆,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或呈班驳状:胆囊臌胀呈长卵圆形,内充盈胆汁,胆汁呈淡绿色;有的脾肿大,外观也有花斑;多数鸭肾脏肿大充血,灰暗色,其他器官未见明显变化。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作相应处理。

5 实验室检查

5.1 细菌检验无菌采集患鸭肝组织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和厌氧肉汤培养基,37 度培养箱内培养48 h,无细菌生长。

5.2 鸭胚接种无菌采集病死鸭肝组织,捣碎匀浆,加人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取上清液接种1 1日龄鸭胚,结果3 d后接种胚全部死亡,死亡胚皮下出血和水肿,肝肿大呈灰绿色且有坏死灶,对照组全部存活。无菌收集死亡胚尿囊液备用。

5.3 接种雏鸭取10羽8日龄健康雏鸭,经皮下接种肝组织匀浆上清液0.2 mL或肌肉注射接种死亡鸭胚尿囊液0.2 mL,接种24 h后雏鸭出现鸭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并在35~48 h死亡。与该次患鸭病变相似,对照组全部存活。

最后确诊该病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6 防治措施与体会

1)立即用鸭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按1~1.5 mL羽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在饮水中添加氨苄西林、板青抗毒素(板蓝根)、强力拜固舒(多维+氨基酸+寡糖),连续饮水3 d,隔天仅发现2羽死雏,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鸭群基本恢复健康。

2)夏季并不是该病发病的高峰季节,但就当月门诊的病历来看,该病发生率很高,一般都是刚进雏鸭5 d内发生。死亡率不高,剖检病变也不是很典型。发病鸭苗多是由鸭贩由莆田地区购入,莆田地区养鸭规模大、数量多、密度大,种蛋供不应求,因此.正规养殖场的种蛋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多数种蛋都是到散户收集而来,携带病原多,再加上孵化前对种蛋消毒把关不严格,导致鸭苗一出壳就感染该病。另外鸭贩贪图便宜或缺乏专业知识,不进行鸭病毒性肝炎免疫或者选择便宜的、没有正式批号厂家的卵黄抗体进行免疫,免疫效果不理想。该次发病是由于该养殖户缺乏养殖经验。贪图便宜从鸭贩购买未经免疫的雏鸭。才导致鸭群发病。因此。要正确引种,鸭苗一定要从正规种鸭场引进,同时,选择正规厂家的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进行免疫。

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以肝脏肿大和出血斑点为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具有传播迅速、高度致死性等特征。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最高死亡率可达90%~95%,几乎各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严重影响养鸭业发展的疾病。因此加强对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笔者遇到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病例,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甘南县甘南镇某养殖户2011年6月l0购进雏鸭630只,6月13日开始发病。病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眼睛半闭,缩颈,行动迟缓,倾向一侧,蹬脚做划浆动作。在3~4天死亡,死时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态。共发病270只,死亡169只,死亡率高达62.5%。曾用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显著。

2 临床症状

本次发病的发生和传播迅速,病鸭体温升高 42℃以上,精神萎靡,不愿随群运动,喜卧地或独立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有腹泻现象,颜色呈白色或灰白色。眼半闭呈昏迷状态,以头触底,不久即转为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歪向一侧,双脚痉挛性后蹬,全身抽搐,仰脖,头弯向背部,有的在地上旋转,死时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

3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鸭可见肝脏肿大,质脆,外观呈土黄色或淡红色,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充满绿色胆汁,肾脏肿胀充血,脾脏有的肿大呈花斑状。急性病例组织学病变为肝细胞大量坏死、出血。慢性型表现为肝脏的广泛胆管增生,也可见肝实质增生,部分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异嗜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及出血,脾组织呈退行性变性或坏死,肾组织的毛细血管和静脉腔充满红细胞。电镜下可见肝细胞的核变形、浓缩,胞浆线粒体扩张、空泡化,线粒体膜破裂,溶酶体数目增加,脂滴增多,可见到病毒样粒子类晶状格排列于肝细胞内。

4实验室检验及诊断

无菌采取雏鸭肝脏制成悬液,经尿囊腔接种 810日龄鸡胚或l0~14日鸭胚,发现被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胚胎蜷缩,发育不良,全身水肿,体表充血且头颈、背部等常有散在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肝脏为土黄、灰绿或鲜红色,肿大、质脆,出血点明显,边缘坏死或在表面有灰绿色或黄白色坏死区,呈花斑状。此外,有的鸡胚尿囊液和卵黄囊还常呈绿色。由于胚体变化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并结合琼脂扩散试验以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

5防治措施

雏鸭群一旦发病,应迅速将病鸭挑选出来,隔离饲养。对发病鸭群采用病毒性肝炎血清紧急接种,未发病鸭注射0.5毫升,发病鸭注射1毫升。每1只鸭换1次针头,防止交叉感染。并根据鸭群恢复情况,隔天1次。采用中草药治疗效果好,用板兰根60克,茵陈6O克,黄连60克,黄柏60克,黄苓60克,连翘 4O克,金银花40克,枳壳50克,甘草50克,混合水煎拌料供l 000只病鸭l天内服,每天1次,连用5 天。在鸭群饮水中加入由电解多维或复合多维和5%的葡萄糖与抗病毒药混合,饮用3天。为防止继发感染,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土霉素,连用 5天。经上述治疗,5天后,98只痊愈,3只死亡。

6 讨论

我国现在控制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手段是对种鸭免疫,使下代雏鸭获得被动保护,以及对刚孵出的雏鸭注射高免抗体。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目前规模化养鸭场,鸭龄在4周龄以内,且未发病的鸭群,雏鸭要进行病毒性肝炎疫苗紧急接种,切忌等发病后再治疗。有病毒性肝炎流行史地区,种鸭开产前2~4星期进行全群接种,免疫剂量加倍,严重污染地区重复接种1次。经免疫后种鸭所产种蛋孵出的苗鸭一般可获得高水平抗体,能安全度过易感期。在病毒性肝炎流行地区,如种鸭未经病毒性肝炎弱毒苗接种,不能单纯用病毒性肝炎血清或卵黄液来代替免疫。严格执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要加强消毒工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雏鹅感染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幼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病性的急性传染病,但据文献报道该病主要感染鸭,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鹅。然而今年来,在河南驻马店、周口等周边地区雏鹅频发病毒性肝炎,根据病鹅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性诊断、实验室检查,初步认为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

1病例介绍

正阳县一肉鹅养殖户王某共养殖肉鹅4 000只,雏鹅 9日龄时,突然出现异常,发病初期表现精神萎靡、缩颈、翅下垂、行动呆滞,常蹲下,厌食,发病半日即发生全身性抽搐,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头向后扭转。然后在数小时内全群发病,发病后当天死亡20只,立即在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但未见好转;第2日又死亡40 只,于是户主带10只病鹅到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雏鹅病毒性肝炎,建议王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 w后鹅群逐渐恢复正常。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病例常无明显症状,病雏鹅突然倒地死亡或仅见有踢腿、抽搐、很快死亡。多数病鹅表现精神极度沉郁,呆滞,食欲废绝。闭眼昏睡,缩头拱背,扎堆或离群独处。有的软脚站立不稳,几小时后出现神经症状,全身抽搐,倒向一侧,头弯向背部,两腿阵发性痉挛,呼吸困难,有的出现腹泻,多呈角弓反张而死。

3主要剖检变化

病死雏鹅剖检可见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脆,色暗或发黄,肝脏表面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等的小如针尖大,大如绿豆的紫红色或鲜红色出血斑点,有的出现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的淡黄或灰黄色坏死斑;胆囊胀大,胆汁充盈而稀薄;脾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胰脏也有不同程度出血或出血斑,肾肿大充血,出血。有些病鹅肠道充血、出血。

4实验室检查
4.1 细菌的分离鉴定

4.1.1涂片镜检。取心血涂片,肝、脾分别触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

4.1.2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采心脏血,肝脏,脾脏和脑等病理变化材料,接种于巧克力琼脂、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放入37度恒温箱培养24~48后,三个平板上均未观察到有菌落生长。

4.2病毒的分离鉴定

4.2.1病毒的分离。无菌采病、死鹅的心、肝、脾、脑等组织等量混合、剪碎、研磨,用无菌生理盐水作1:5稀释制成悬液,反复冻融3次后按1 000 IU/mI加入青、链霉素混匀,静置处理30 min后,取上清液接种9 Et龄鸡胚10枚,72 h 全部死亡。接种健康雏鹅10只,48 h全部死亡。剖检可见肝脏、气管与死亡病雏鹅的病理变化一致。

4.2.2血清学鉴定。取10只7日龄鸭病毒性肝炎敏感鹅,分为2组。一组为试验组,每只皮下注射1 Tnl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卵黄抗体;另一组为对照组。24 h后两组每只均皮下注射0.2 ml已制作的病毒上清液,结果试验组存活 90%,而对照组全部死亡。

经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可确诊该鹅群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5防治措施

立即对整群鹅紧急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蛋黄抗体,每瓶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蛋黄抗体(500 ml/瓶)中加入10支庆大霉素(8万IU/支)剂量按每只2 ml。对养殖和活动场地彻底清扫和消毒;对料槽、水槽要彻底刷洗和消毒;用消毒水带鹅消毒,每天1次,连续3~ 5 d。

使用清肝热解毒的中草药,配方如下:板蓝根、茵陈各 100 g,银花、连翘、龙胆草、栀子、柴胡、甘草各60 g,田基黄50 g(以上为100羽雏鹅用量),水煎后加150 g葡萄糖饮服,病重者用滴管滴服,每只10~12滴,每日2次,连用 3~5 d。

采取了以上的相应措施,经过3~5 d的治疗,除发病严重的病鹅又死亡30余只外,其余大群鹅精神好转,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6分析与讨论

通过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认雏鹅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毒感染所致,患病雏鹅经I型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紧急注射,疫情能够平息。

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这是因为:第一,肌肉注射高免蛋黄液和西药病毒灵对病毒有强烈抑制其复制的作用,故对消除该病的病因起到了重大作用。第二,板蓝根、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连翘、栀子利三焦,通大便,泻火;茵陈、田基黄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龙胆草、柴胡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甘草调和诸药,配合使用可达到清热解毒,保肝利胆,抗菌抗病毒的功效。中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不仅对病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健康鹅有预防作用。

防治该病时,必须改善鹅舍内条件,如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适当的饲养密度,每天清除粪便和垃圾,清洗饲槽、水槽,保持舍内的清洁干燥等,有助于鹅群早日恢复健康。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由一种新型腺病毒引起的雏鹅传染病。可造成雏鹅大批死亡,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 目前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给养鹅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1 流行病学

自种蛋孵出的小鹅自3日龄以后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10~18日龄达到高峰期。30 日龄以后基本上不发生死亡.死亡率在25%~ 75% ,甚至100% 10日龄以后发病死亡的雏鹅有60%~80% 的病例在盲肠往十二指肠方向.这一小肠段出现了典型的类似于小鹅瘟的香肠样病理变化.所以一般人们认为该病就是小鹅瘟,但这些种鹅在产蛋前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免疫的后代雏鹅仍然发病.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对该病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该病无论是自然发病还是人工感染.其死亡高峰期均集中在10~ 18日龄。

2 临床症状

该病自然感染潜伏期3~5d 自然病例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2.1 最急性型 病例发生在3~7日龄雏鹅,常常没有前驱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即极度衰弱.昏睡而死或临死前倒地乱划.迅速死亡.病程几小时到1d。

2.2 急性型 病例多发生在8~15日龄.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群采食时往往将所啄草丢弃,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鹅掉群,行动迟缓,嗜睡不采食,但饮水似不减少:病鹅出现腹泄.排出淡黄绿色或灰白色或蛋清一样的稀粪.常混有气泡,恶臭.病鹅呼吸吃力.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及边缘色泽变暗.临死前两腿麻痹不能站立.以喙触地昏睡而死或临死前出现抽搐症状。病程3~5d。

2.3 慢性型 病例多发生于15日龄以后的雏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消瘦.间歇性地腹泄.最后因消瘦营养不良和衰竭而死.部分病例能够幸存.但生长发育不良。

3 剖检

肠道病变最具有特征性 4日龄死亡的雏鹅,各小肠段严重出血,粘膜肿胀、发亮、蓄积大量粘液 7~12日龄死亡的雏鹅各小肠段严重出血.粘膜上出现少量黄白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并有少量片状坏死物。14日龄后死亡的雏鹅.小肠后段开始出现包裹有淡黄色假膜的凝固性栓子.小肠外观膨大,比正常大1 2倍.肠壁变薄.没有栓子的小肠段严重出血.粘膜面呈红色 栓子主要出现在小肠中后段至盲肠开口处 栓子与肠壁不粘连。

早期死亡的雏鹅.盲肠与直肠出现肿胀、充血后期出现较多的粘液.泄殖腔充满稀薄的黄白色内容物 10日龄内死亡的雏鹅呈现皮下充血、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暗红色,肝脏瘀血呈暗红色,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较正常大3~5 倍,胆汁呈深墨绿色:肾脏充血,外观呈暗红色。其他器官无明显异常。11日龄后的死鹅.除肝脏瘀血,肾脏轻度充血、出血外,其他器官无明显异常。

4 防治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重在预防关键是不从疫区引进种鹅和雏鹅,有该病发生、流行的地区.必须接种疫苗免疫和采用高免血清进行防治。平时做好清洁、消毒、隔离工作。

4.1 疫苗免疫

4.1.1 种鹅免疫 在种鹅开产前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一小鹅瘟二联弱毒疫苗.进行两次免疫.在5-6个月内能够使后代雏鹅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不发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和小鹅瘟,这是预防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4.1.2 雏鹅免疫对雏鹅1日龄时.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弱毒疫苗口服进行免疫.3d即可产生部分免疫力.5d可产生100%免疫保护。

4.2 高免血清防治

4.2.1 对出壳1日龄雏鹅 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高免血清或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一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皮下注射0.5mL.即可预防此病的发生。

4.2.2 对发病的雏鹅群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高免血清或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一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皮下注射1.0 1.5mL/只.治愈率可达60%~100%。

另外.在确诊该病时.一定要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确诊.注意与小鹅瘟进行鉴别诊断。在治疗过程中,肠道往往发生其他细菌感染,故在使用血清进行治疗时.可适当配合使用其他广谱抗生素、电解质、维生素C、维生素K 等药物,以辅助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罗非鱼也能自然感染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出现大量死亡



罗非鱼是一种全球性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养殖罗非鱼,年产量超过150万吨。我国罗非鱼的养殖已经形成规模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及台湾。随着水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罗非鱼的病害日益严重,近几年国外相继报道罗非鱼感染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案例。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iralnervousnecrosisvirus,VNNV)隶属于诺达病毒科β诺达病毒属,β诺达病毒属主要感染鱼类。VNNV是一种细小RNA病毒,呈20面体结构,无囊膜,大小为25nm~30nm,病毒大小常因感染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是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感染VNNV的病鱼主要表现为典型的游泳不协调、螺旋状游泳或急促游泳等神经性疾病症状,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神经组织细胞出现典型的空泡化。

案例1

20xx年冬季,法国一罗非鱼淡水养殖场出现罗非鱼幼鱼暴发性死亡,当时鱼苗规格约为1.2cm左右,养殖场水温控制在30℃。发病罗非鱼幼鱼主要表现为游水和不协调游泳。Bigarre等收集发病鱼和死鱼,分别进行了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病毒分离和鉴定、RT-PCR检测及回归感染试验,确诊引发该罗非鱼幼鱼暴发性死亡的病原为诺达病毒,首次报道了淡水养殖罗非鱼自然感染诺达病毒。

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包括大脑、脊髓、嗅觉和视网膜在内的大部分中枢神经组织出现病变坏死,这些组织中的细胞质出现空泡,并伴随少量的细胞核固缩和细胞核溶解。嗅觉神经组织中有大量的细胞碎片出现。另外,在肝脏组织中亦观察到大量的细胞质空泡,但未有细胞坏死。

将收集的病鱼组织制备成悬液,无菌接种SSN-1细胞,一周后未观察到细胞病变,但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能观察到很明显的荧光。利用扩增VNNV外膜蛋白T2区域的特异性引物,对5尾死鱼进行RT-PCR检测,均获得大小为875bp的特异性片段,经测序比对,发现其与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的同源性很高。此外,用所获得的病毒回归感染罗非鱼成鱼,致死率达到20%,感染病毒的罗非鱼出现昏睡、厌食和黑身等症状。

案例2

20xx年,泰国一罗非鱼养殖场暴发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D),感染病毒的罗非鱼幼鱼出现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90%~100%。该报道在泰国首次发现淡水养殖罗非鱼幼鱼自然感染VNNV,并出现大量死亡。感染VNNV的罗非鱼为10日龄幼鱼,主要表现神经失调症状,包括不协调游泳和螺旋式游泳。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在视网膜、脊髓、嗅觉、前脑视叶等神经组织中出现大量空泡变性和神经坏死,但未发现有包涵体出现,病鱼其他组织中亦未观察到病变坏死出现。

通过免疫组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鉴定,病鱼组织中均检测到VNNV。将RT-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和比对,发现该病毒与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的同源性最高,在93.07%~93.88%之间。

分析

1、本文章提供的两个案例均来自国外,目前在我国未见有报道称养殖罗非鱼大量感染VNNV的现象。虽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马杰等人于20xx年发表了关于《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病毒病原的电镜观察初报》,通过电镜,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罗非鱼体内观察到呈球形、无囊膜、直径约为30~40nm的病毒粒子,称与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相近,但未发现有后续进一步的鉴定证明该病毒是VNNV。尽管如此,我国作为罗非鱼的养殖大国,要重视VNNV的罗非鱼的潜在危害,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以减少经济损失。

2、VNNV能感染多种鱼类,目前受感染的鱼类大多是海水鱼,但国外也相继出现VNNV感染淡水鱼的报道,除本文章提供的罗非鱼之外,还包括澳洲贪淡漫鲇、尖塘鳢、观赏孔雀鱼、青鳉鱼、欧洲鳗鲡、中华鲶等。我国大陆出现淡水鱼感染VNNV的病例较少,20xx年6月,公司技术部和研究所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发病云斑尖塘鳢体内检测和分离到VNNV,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现VNNV感染淡水鱼的案例。VNNV向淡水鱼的蔓延,势必会对淡水鱼类的养殖业带来危害,要引起广大养殖户和病害检测人员的高度重视,提前做好监测和预防工作。

3、VNNV既可以通过水平途径进行传播(带毒鱼、水质和渔具等),也可以通过垂直途径进行传播(亲鱼)。越来越多淡水鱼感染VNNV,可能是通过海水鱼传播的。另外,通过敏感性较高的半巢式PCR方法,从鱼类生物饵料中检测到了VNNV。淡水鱼感染VNNV,是否也会通过带毒的生物饵料,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13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