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模式饲养肉鸭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养鸭的规模化和工厂化程度不断提高,物价提高、疫病频繁、药物残留量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开始制约养鸭业的发展,如何降低成本并且生产绿色安全的肉制品成为当前养鸭业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而发酵床饲养动物技术能通过发酵床微生物发酵分解动物粪尿,达到养殖圈舍内无臭味,对环境少污染且少排放的环保型养殖要求。目前该技术在养猪业方面应用较多,养羊和养鸡方面也有所运用。据相关报道,该项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水平,改善猪肉品质,但有关发酵床饲养肉鸭方面的研究报道尚少。试验主要探讨发酵床模式养鸭在中江地区是否可行。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通过对发酵床饲养模式下肉鸭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进行测定,并与传统网架饲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酵床模式饲养肉鸭的效果,为发酵床饲养模式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发酵床养鸭专用益生菌剂(由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组成)由四川农业大学微生态中心提供,肉鸭用全价颗粒饲料由中江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提供。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2试验动物
试验于2011年5月开始,试验共计使用1980只10日龄杂交花边鸭,试验周期28 d,试验结束后采样分析。

1.3养殖与饲养方式
试验组为发酵床模式,饲养990只试验鸭,3个重复,每重复330只肉鸭。发酵床垫料厚度约为30 cm。对照组饲养990只肉鸭,3个重复,每重复330只肉鸭,网架上常规饲养。在鸭全价颗粒料中添加发酵床养鸭专用益生菌剂,添加量为0.1%,即1t饲料中添加1 kg益生菌。发酵垫料由谷壳(40%)、锯末(40%)、秸秆(20%)和发酵菌剂(100~200 g/m3)组成。垫料层厚度为30 cm,试验肉鸭在28日龄后饲养密度由10只鸭/m2减至7只鸭/m2。网架组饲养粪便按照鸭场原来的方式清扫,发酵床组每周调整垫料1~2次。

1.4检测内容
生长性能的测定:饲料消耗及料重比等指标的测定。
屠宰性能:试验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每重复分别取9只肉鸭进行屠宰测定。其中包括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及有无囊肿出现。

出栏时,禁食12 h后,每栏各剖杀3只,进行称质量,胸腺、脾、法氏囊、心、肝、小肠和胃也称质量,同时,量取小肠长度。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器官指数。

器官指数=器官质量(g)/活体质量(kg)

1.5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版软件进行分析。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外观情况
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发酵垫料饲养的肉鸭比网架饲养的肉鸭羽毛整洁,均匀度好,屠宰后没有出现胸部囊肿的现象。网架组饲养的肉鸭羽毛凌乱,大小不均匀,屠宰后胸部出现囊肿。

2.2生产数据
2.2.1网架和发酵床饲养情况从表2可见: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日采食量差异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8%。其他生产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肉鸭末质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47%,平均日增质量降低1.50%,料重比提高1.21%,成活率降低0.46%。


2.2.2各组器官指数情况

从表3可见:试验组与对照相比较,活体质量提高0.7%,胸腺指数提高13%,脾指数提高7.6%,法氏囊指数提高0.3%,心指数提高6.94%,肝指数提高10.29%,肠指数提高4.67%,胃指数提高1.63%,肠长度提高3.17%。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各指标试验组占优势。

2.2.3屠宰性能比较
从表4可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囊肿率差异极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低60.52%,可能与饲养密度小和运动量大有关。其他各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屠宰率提高0.93%,半净膛率提高0.31%,全净膛率提高o.37%,胸肌率降低10.65%,腿肌率降低5.31%,腹脂率降低2.67%,对照组胸肌率和腿肌率高于试验组,可能是由于对照组的肉鸭长期站立于网架之中有关。

3讨论
3.1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模式与网架饲养模式差异不显著,可能是与饲养试验是在四川地区夏季进行,气温较高影响有关。同时,由于发酵床内存在有益微生物,其在将粪便发酵分解为菌体蛋白质和
微量元素的同时,也释放大量的热量,因此中心发酵层温度基本维持在40~60℃,垫料的热毯子效应,肉鸭受到热应激较大,导致生长有所影响,但并不会严重影响肉鸭生长。

相关知识

发酵床养鸭的优点和肉鸭养殖方法


一、发酵床养肉鸭的优点

1.发酵床增强肉鸭的抗病力。利用肉鸭采食垫料的习性,使得有益微生物进入其消化道,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增强了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了肉鸭的抗病、抗逆和抗应激能力。

2.改善养殖环境。垫料发酵床解决了鸭粪处理的难题,显著降低了鸭舍的腥臭味,避免了蝇虫的滋扰。

3.提高养肉鸭综合效益。

发酵床养鸭节省了兽药和消毒剂,提高了肉鸭养殖效益。同时,由于垫料经堆积发酵成为良好的有机肥料。可广泛用于蔬菜和花卉种植业,

二、发酵床的制备方法

1.选择发酵剂。

一般发酵剂主要成分为rǔ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球菌等,有效活菌含量大于100亿/克。

2.发酵床垫料准备,垫料成分:

稻壳(或玉米秸秆、花生壳和树叶)40%~50%,锯末40%~50%,新鲜畜禽粪便10%,米糠1%。

3.添加发酵剂。

每立方米发酵床垫料加0.1~0.2公斤的发酵剂。添加前用5公斤水搅匀发酵剂,如有条件,可添加适量红糖,效果更好。

4.制备生物床。

将垫料和发酵剂按比例混合均匀,调节物料水分为35%~40%(以用手握物料成团不滴水,置于地面能散开为宜),再将物料堆积,铺上草苫或麻布袋。2~3天后,在物料快速升温时翻堆。以使物料发酵完全。在4~5天后。即可将物料在鸭舍内铺开使用,要求铺垫的厚度不低于40厘米。一般7~10天翻动一次。一批主料制备后,中途需视垫料质地,根据相应配比添加部分配料和发酵剂,发酵床可连续使用3年。

三、适宜的育雏条件

1.温度。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1~29℃,4~7日龄29~27℃,8~11日龄27~25℃,12~16日龄25~23℃。16~21日龄23~19℃,21~25日龄19~16℃。

2.湿度。鸭虽是水禽,但环境湿度不能过大。如果雏鸭长期卧在阴冷潮湿的地面上,不但会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而且会造成烂毛。舍内空气湿度第一周在60%以上,利于雏鸭吸收卵黄;第二周以后要求湿度低一些,此时湿度过大,霉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会大量繁殖,雏鸭易发病。

3.光照。肉鸭的整个育雏期可采用23~24小时的连续光照,头几天光照强度宜大些,一般每平方米2~3瓦,1周后的光照可弱一些;每平方米以1瓦为宜,只要能保证雏鸭看见采食和饮水即可。

4.饲养密度。一般育雏期(前2周)每平方米20~30只,中大鸭每平方米7~10只。密度大小与季节、鸭舍类型、通风能力有关。

四、肉鸭育雏期的日常管理工作

1.做好保温工作。育雏室的温度是否合适。只要观察雏鸭的动态就可知道。如雏鸭散开,没有怪叫声,说明温度适宜;如雏鸭缩颈耸翅,互相堆挤靠近热源处,发出吱吱的尖叫声,说明温度太低;如雏鸭远离热源,张嘴喘气.张开翅膀.饮水量增加,则说明温度太高、

2.及时分群、严防扎堆。育雏时要按大小、强弱、年龄等分为若干个小群,每群300~500只,以便于喂食和管理。以后每隔一周调整一次。要防止雏鸭互相堆挤,10日龄以内尤为重要,稍不注意,轻则全身湿毛,重则窒息而亡。若出现扎堆,要及时分开,分堆与保温工作可结合进行。

3.饲喂次数。10日龄以内每昼夜喂5~6次,白天4次,夜晚1~2次;11~20日龄白天3次,夜晚1~2次;20日龄以后,白天3次,夜晚1次。

五、肉鸭育肥过渡期的饲养管理

1.脱温转群。转群前3~5天打开门窗,使雏鸭逐步适应外界气温,若遇外界气温较低或气温变化不定时,应推迟脱温日龄。从转群前一天起,最好在饲料中增加多种维生素或抗应激电解质,以防转群时的应激影响,直到鸭群转群后采食正常为止。转群必须空腹进行。

2.及时分群。在脱温转群时,应按强弱、大小分群饲养,每群的数量以控制在200~250只为宜。对体质较差、体重偏轻的鸭,应单独给予补充营养,使它们在后期迅速生长发育,保证出栏时的体重要求。

3.更换饲粮。从4周龄起换用肉鸭育肥期的饲粮,即适当降低粗蛋白质水平,提高能量水平。但要注意,饲粮更换要有一个过渡阶段。颗粒饲料的直径提高到3~4毫米,自由采食,

六、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育肥鸭舍要求光线不能过强,空气流通,周围环境安静。适当限制肉鸭的活动。育肥料最好喂给全价颗粒饲料,把饲料倒入料槽内,一次加足,任其自由采食,供水不断,这样经过10~15天育肥饲养,可增重0.25~0.5公斤。

七、做好疫病预防工作

1.接种疫苗。肉鸭常见的传染病是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等。可对雏鸭接种鸭瘟弱毒疫苗,发生鸭瘟时,在发病初期每只肌肉注射抗鸭瘟高免血清0.5毫升,有一定疗效。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对雏鸭免疫,对于无母源抗体的雏鸭,1日龄皮下注射20倍稀释的DHV~81疫苗0.5毫升,有母源抗体的雏鸭,7~10日龄皮下注射DHV~81疫苗1毫升,当雏鸭发病时,可使用康复鸭的血清、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进行被动免疫,每只鸭皮下注射0.5~1毫升。

2.添加药物。为预防疫病的发生,平时可在料中添加土霉素、氟派酸、环丙沙星等药物。如用土霉素按每公斤饲料添加0.5~2克,连用2~3天,或按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氟派酸0.2克,连喂3天,也可以在料中添加黄芪、板蓝根、党参、大青叶等中药制剂,以提高其免疫力。

发酵床生态养鸭的效果与优点


一、生态养鸭的基本模式

当前生态养鸭的基本饲养模式是在舍内设置30~40厘米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填充锯末和稻壳(或秸秆)等垫料,利用微生物制剂对垫料进行发酵,形成有益菌繁殖的小环境,抑制和分解有害菌;鸭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实现粪污零排放;粪尿加速了垫料微生物,的发酵,产生热量,保证鸭能正常越冬;恢复了鸭的刨食习性,采食发酵产生的菌体蛋白,成为鸭的补充料;垫料可持续利用3年左右;整个饲养过程达到零排放、无臭味、无污染。

二、发酵床生态养鸭技术的优点

一是发酵床生态养鸭解决了鸭粪便处理难的问题,粪便可通过垫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降解转变成菌体蛋白为鸭提供营养,舍内无臭味,无蚊蝇,环境清新,解决了新农村建设问题。此外,鸭舍垫料三年清一次,鸭粪越陈,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越高。

二是鸭疾病减少,提高了鸭肉品质。微生物制剂中含有能降低或抑制生长有害物质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偶氮还原酶等,因而抑制了有害菌的生成,减少了鸭的疾病。鸭疾病减少,就减少了抗生药物的使用,提高了鸭肉的品质。//致富经//

三是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鸭舍不用天天清粪,自动饮水,省工节本,可节约劳动力50%以上。

四是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营养吸收率,提高了鸭的生长速度,提早4天出栏。微生物制剂的使用,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为鸭提供利于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使鸭舍环境得以改变,饲料得到充分转化吸收,料肉比达到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养鸭成本,提高了养鸭的经济效益。即使是在夏季,以发酵床为基础建造的微生态鸭舍也沉浸在安静、清爽、没有异味之中,从而杜绝了球虫病等几种传染源,这样就从另外一条途径降低了养鸭的成本。

五是提高了养鸭经济效益。生态养鸭首次投入成本比传统养鸭要多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实行生态养鸭法,每只鸭可节约药物、饲料、水电等费用。

六是为解决秸秆堆积、焚烧问题提供了一条出路,每20平方米的垫料床就可以消纳1亩地的玉米秸秆。

三、发酵床生态养鸭养鸭的效果

1.提温快。半个小时辅助,2个炉子可以到34℃。

2.节省饲料。料肉比在1.85∶1左右,一只鸭子用料12.4斤,体重6.27斤。

3.减少死淘率。1000只死4只左右。

4.出栏快。提前4天出栏。

5.节省药费。每只鸭子能节省药费0.3元。

四、生态养鸭的饲养管理与传统养鸭模式没有特殊的地方

与传统养鸭一样,首先要打好疫苗,控制疾病的发生;进入生态鸭舍的鸭大小必须较为均衡,健康;保持适当的密度:6~8只/平方米;在鸭饲料中最好不要添加抗生素;鸭舍卷帘通常是敞开的,以利于通风。带走发酵舍中的水分;在天气闷热,尤其是盛夏时节,开启风机强制通风,以达到防暑降温目的;日常检查鸭群生长情况,把太小的鸭挑出来,单独饲养。

五、生态养鸭的两个技术关键

第一,发酵床垫料充分发酵,发酵床垫料中优势微生物有益菌群可提高和稳定鸭床发酵状态、分解鸭的排泄物。发酵床面一年四季始终保持在20℃左右的温度。第二.在饲养过程中,饲料中尽量要添加微生物制剂,尽量不添加抗生素。只有做到以上两个关键点,才能保证发酵床的成功,可以一次使用2~3年,根据管理情况甚至可以使用多年。

蛋鸭生态床圈养技术推广效果调查


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研究起始于2009年。为了解决传统蛋鸭养殖的污染低效问题,苍南县畜牧兽医局技术人员带领畜牧兽医技术力量着手开展蛋鸭养殖模式研究,着力推动传统河面放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历时4年多的研究,技术培训人员创新了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养殖模式,该技术于 2013年3月通过苍南县科技局技术评审。推广2年多来,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表现优异,受到了广大蛋鸭养殖户的欢迎及政府部门的肯定。为了深入了解该技术的面上推广性能,2014年底笔者组织了本次调查工作.

1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

在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中,鸭场的结构由栏舍、运动场、人工水池、牧草消纳地组成,其中栏舍、运动场均由网床组成,蛋鸭在网床上自由运动、自由采食,在水池中自由游泳。网床底下鸭粪被直接收集利用或者加工为有机商品肥利用,人工水池排放水通过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可直接通过牧草消纳地解决。该技术形成了生物安全屏障,减少了人畜共患病,保障了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减少了鸭场的疫病感染,提高了蛋鸭养殖卫生水平和蛋鸭成活率。该技术省工节料,运行低碳.

2012年10月,苍南县建立了2家5 000羽规模的示范场,此后,迅速推广,全县己有11家规模示范场。示范场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4个规模推广示范场。4个蛋鸭场存栏合计2.86万羽,应用时间4个月至24个月,平均有11个月。

3经济效益

采用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新技术后,与传统大水面、地面养殖模式相比,在下述各方面获得了突出的经济性能.

1)采食量下降。采用新技术后,由于人工水池水面面积减少,游泳水混浊度提高,减少了蛋鸭在水体中运动时间,采食量下降约10%,折合每羽蛋鸭每年减少成本17.8元.

2)产蛋性能提高。采用新技术后,由于运动场卫生水平有了质的提升,蛋鸭羽毛光泽度好,大肠杆菌病发病率下降90%左右,鸭的产蛋高峰期稳定目延长,与传统地面模式相比,全期产蛋量提高5% 左右,折合每羽蛋鸭每年增加收入11.4元.

3)节省人工。采用新技术,每个劳动力竹理蛋鸭从5 000羽增加到10 000羽,按照每个劳动力年工资4万元计算,折合每羽蛋鸭年饲养竹理成本下降4元.

4)节省兽药。蛋鸭大肠杆菌病发病率下降90% 左右,所以兽药使用亦下降90%,折合每羽蛋鸭年节约n药成本约4元.

5)节约垫料。采用网床结构后,除了产蛋窝少量使用垫料外,其他体息区均不使用垫料,每羽蛋甲鸟每年节约垫料约2元。

6)提高产蛋期成活率。采用新技术,产蛋期成活率提高2%,折合每羽蛋鸭每年增加收入0.8元。

7)减少自然风险。大部分蛋鸭场均分布于易涝的平原地带,易受洪涝灾害影响,造成蛋鸭产蛋减少或者死亡。而采用新技术后,蛋鸭生活于40 cm 以上的网床上,基本不再受洪涝危害。其次,采用钢架结构后,也提高了抵御台风的能力。

上述合计每羽蛋鸭每年增加经济效益40元, 5 000羽规模的蛋鸭就是增加经济收入20万元,或者相当于按照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建造的设施总投资。而传统饲养模式,一般每羽蛋鸭年经济效益在30元以下,因此,新技术提升经济效益40元是十分显著的,具备了持续推广的内在动力。

4生态效益

在传统大水面、直接地面养殖模式下,约67% 的鸭粪被直接排放到天然水环境中,而新技术对所有的蛋鸭排泄物进行了收集利用,目击要被牧草消纳地利用的排泄物只占排泄物总量的17%以下。

1)实现了鸭粪收集利用。传统蛋鸭养殖,运动场冲洗水直接排放到河水等天然水域,蛋鸭也直接在河水单游泳、排泄。采用新技术可将运动场与人工水池的鸭粪收集利用,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

2)生产区排放减量。传统模式下,在运动场体息及游泳的蛋鸭的排泄物100%进入天然水域。采用新技术,运动场网床下的蛋鸭粪被发酵、被小蛆食用而实现了减量;人工水池排放水通过沉淀池进一步收集一部分鸭粪,污水通过牧草消纳地实现资源化利用。

5社会效益

1)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环境整洁度,提高了劳动者福利。新技术免除了劳动者繁重的、卫生条件极差的运动场冲洗工作,免除了栏舍内垫料的铺设工作,把劳动者从恶劣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劳动者工作福利。

2)不破坏耕作层。采用新技术,栏舍、网床均不破坏耕作层,保护了耕地,采用人工游泳池后,蛋鸭场可以远离天然水域,蛋鸭场的选址地增多了。

6畜产品安全效益

1)降低抗生素残留风险。采用新技术后,细菌病大幅度下降90%,相应地,兽药抗生素使用也下降了90%,因此对减少鸭蛋的药物残留、减少细菌耐药性有重要意义。

2)降低了社会公共卫生风险。新技术把蛋鸭从天然水域改到岸上圈养,与外界有了隔离屏障,阻断了蛋鸭与外界环境的病原匀_相传播,特别是对减少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有十分重要的防控意义。

综上所述,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经受了川间全面推广的考验,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能,它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鸭农实践应用的积极性,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给了政府强大的推广动力,该技术应当尽快得到全面推广。

发酵床养猪成本


发酵床养猪成本大概在每平方米40元左右,发酵床一般能用3年左右,但期间需不定时补充少量材料,发酵床成本主要由垫料费用、微生物菌费用、拌料费用等组成。

发酵床的成本很低廉,每平方大概只需要40元左右即可,能用大概三年的时间,期间不定时需要补充少量材料。一般都是采用玉米芯等廉价材料作为垫料。还有生物菌进行发酵后,既没有臭味,还能作为植物土壤和动物饲料等天然营养素。添加的拌料则选择米糠或者玉米粉就可以了。

一、垫料费用

正常情况下,垫料的价格在每平方25~35元之间。垫料主要是由桔梗或者玉木芯组成,这些材料购买很方便,并且价格大多都十分便宜,因此垫料的成本是很低的。

二、微生物菌

微生物菌的价格每斤是120元左右,而每平方微生物菌大概在15~20元之间。微生物菌不但能够发酵猪的粪便味道,还可以逐渐转化为营养的天然饲料。

三、拌料

1、米糠是十分便宜的拌料,每平方米只需要5元左右就可以了。为节约成本米糠是十分经济划算的理想拌料,也是许多养殖户比较常用的材料。

2、选择玉米粉作为拌料,价格一般在每平米10元左右。玉米粉是十分营养的垫料,因此选择玉米粉作为拌料,对后期的利用率会有很大帮助,例如作为鱼类的饲料选择玉米粉营养会更好,如果只是单纯作为营养土用米糠就足够了。

育虫、诱虫饲喂肉鸭效果好


育虫、诱虫饲喂肉鸭,成本低廉,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料为肉鸭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饲料,因此效果十分显著。生产实践表明,饲料中加入10%的昆虫,肉鸭增重可提高15%以上、蛋鸭产蛋率提高25%左右,值得大力推广。下面将育虫、诱虫饲喂肉鸭的具体做法分别进行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人工育虫饲喂肉鸭

1.稻草育虫饲喂肉鸭:将干净的稻草加工成3~7厘米的小段,加水、猪粪腌1~2小时,后埋入长100~150厘米、宽60~70厘米、深33~40厘米的土坑内,盖上6~8厘米厚的污泥,用稀泥浆封平表面。每天浇水,保持湿润,8~10天后便生出大量蛆虫。这时,扒开盖土,驱鸭啄食即可。一个这样的土坑,一般可供8~10只肉鸭吃2~3天。蛆虫吃完后再盖上污泥,重新育虫喂鸭,直至告罄。

2.秸秆育虫饲喂肉鸭:在阳光直射不到的潮湿地方,挖一个深1米的土坑,先在底部铺上一层人畜粪尿,之后盖上30~35厘米厚的垃圾,浇水,最后堆放各种生活垃圾,直到略高于地面,再用泥土封闭严实,经常浇淘米水保持湿润,半月左右打开坑,里面就长出许多虫子,可供肉鸭啄食。

3.树叶、鲜草育虫饲喂肉鸭:将树叶或鲜草80%、米糠20%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水煮熟,倒入缸中或水泥池中。5~7天后便可育出大量的虫子,驱鸭啄食即可。

4.牛粪育虫饲喂肉鸭:将牛粪晒干、捣碎,混入少量米糠、麸皮,用稀泥拌匀,堆成直径100~170厘米、高1米的圆堆,用草帘或杂草盖严,每天浇水2~3次,使堆内保持半干半湿状态。15天后便可育出大量的蛆虫,翻开草帘,驱鸭啄食。蛆虫吃完后,再如法堆积牛粪,2~3天又育出许多虫子,可继续用来喂鸭。

5.鸡粪育虫饲喂肉鸭:将鸡粪晒干、捣碎后混入少量米糠、麦麸与稀泥拌匀堆积成堆,用稻草或杂草盖平;堆顶做成凹形,每日浇水1~2次,半个月便可育出大量小虫,驱鸭啄食即可。虫被吃完后,将料堆继续堆放几天后又能育出虫子喂鸭。

6.松针育虫饲喂肉鸭:挖一个深70~100厘米、长宽不限的土坑,放入30~50厘米厚的松针,倒入适量淘米水,盖上30厘米厚的细土,7天后便可育出大量蛆虫,即可驱鸭啄食。虫被吃完后,再填上松针,便能继续育出虫子喂肉鸭。

二、灯光诱虫饲喂肉鸭

具体做法是:于北面设置鸭圈,南面设置出入门;之后分别在东面和西面堆积新鲜猪粪或牛粪,以吸引更多的虫子。然后在堆粪的中间放一个大水盆;养鸭100只以上的,可用直径为1米的大盆;养鸭不足100只的,可用直径为0.5~0.8米的小盆;盆内盛清水,水深10~12厘米,用一个15~60瓦的电灯泡吊在距水面12厘米高的上方即可。

诱虫时间与饲喂:每年的5~10月间,于每天的晚上8~12点开亮灯,因昆虫具有趋光性而纷纷坠入水中溺死;次日早上,把拌有1%食盐的米糠撒在盆中水面上,让肉鸭自由采食米糠和水中的昆虫;食完后再继续饲喂常规饲料。这样,肉鸭生长迅速,可提早半个月左右上市出售。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科协卢健平邮编:547000)

肉雏鸭饲养技术


雏鸭的饲养管理俗称育雏。快大型肉鸭的03周龄为育雏阶段,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鸭的成活率,育成鸭和生长鸭的生长发育及成禽的生产力和种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

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对育雏舍应彻底进行清洁消毒 消毒方法有喷洒法、熏蒸法、灼烧法等,视具体情况而定。消毒药水须强效广谱,未过期,且不腐蚀舍内设施。消毒后让育雏舍空置1周以上,以便晾干和消除异味。

1.2将所有设备、用具洗净、消毒 小件的可浸于消毒水中 (3%克辽林或1%苛性钠等),大件的可用喷洒法。稀释消毒药最好使用温热水,因为,在常温下水温每提高10℃,消毒效果会增加2倍。育雏舍利用熏蒸法消毒时,可将所有洗净的设备、用具放人舍内,关闭门窗,lm3空间用甲醛溶液15mL 和高锰酸钾7.59,加少许水混合后,密闭1d以上。

1.3铸垫草垫料 雏鸭进舍前2d,应在舍内地面和网上铺设好干净的垫料和垫层,垫层切忌霉烂、结块和颗粒细小,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粉尘少,无尖硬杂物。常用的垫料有刨花、粗木屑等,有时也用干禾草、麦秸、干沙、谷壳等。

1.4雏鸭到达首的准备 应在育雏舍内安放好充足的饮水器和浅水盆,并开启热源使室内和饮水温度达到要求。饮水器须在育雏区域内均匀分布,勿太靠近热源,且高度与鸭背平,正好适合鸭群饮用。要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饮水位置,一般最初几天每100只雏鸭需有1个5L的饮水器,每群中再加放1个浅水盆。水深以lcm为好。

2饲养管理技术

2.1接雏 接雏可以分批进行,尽量缩短在孵化室的时间,不要等到全部雏鸭出齐后再接雏,以免早出壳的雏鸭不能及时饮水和开食,导致体质变弱,降低成活率。

雏鸭转入育雏室后,应根据其出壳时间的早晚、体质的强弱和体重的大小,通常在8日龄和15日龄时,结合密度调整,进行第2次与第3次的分群。

2.2先饮水,后开食 夏季气温达25℃时,直接将雏鸭放到 lcm深的水盆中,让其边喝边洗;冬季气温低,应先提高水温,使其达到20℃以上时,然后再放鸭饮水。每次饮水5min 左右,然后把雏鸭赶到干燥的垫草上。

饮水后lh左右就可以喂食。开食一般都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粘。开食时将煮过的饲料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饮水槽要放置在食盆的旁边,便于边吃食边饮水。随着雏鸭长大,把水盆和料槽的距离拉长,可节约饲料。

2.3少喂多餐 初生的雏鸭,要少喂多餐,少喂勤添,随吃随给,饲槽内要稍有余食,但不能太多,否则易酸败变质。白天每隔1.5-2.0h喂1次,晚上也要加喂2次。最初3d的饲养是很关键的,对不会自动走向饲槽的弱雏,要耐心引诱其去采食,保证每只都能吃到饲料,吃饱但不能吃得过头。3d以后,可改用食槽饲喂,槽的边高3~4cm,长50。70em,这样可以防止混入鸭粪污染饲料。6日龄起逐渐延长喂食间隔,至21日龄后,每昼夜喂4次。

2.4饲料与饮水 在育雏期间,除供给全价配合饲料,还要及时补充青绿饲料。从3日龄开始喂青绿饲料。夏季用水草,冬季用胡萝卜、白菜叶,先切成碎末,在精料喂后再放青绿饲料,用量占精料量的20%。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步增加青绿饲料用量,2周龄时,青绿饲料约占精料总量的30%,3周龄可占40%。在缺乏青绿饲料的大型鸭场,必须添加鸭用多种维生素,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整个育雏期,供给清洁饮水,水温随季节略有升降。每周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供雏鸭饮服1次。

2.5先照 肉用雏鸭的光照要制订制度,严格执行。在整个育雏阶段的前3d,进行连续光照,4~7d每天23h,8d以后每天减少lh,直至自然光照。光照不仅与雏鸭的生长速度有关,也与种鸭的性成熟期有关,光照量过度,种鸭性成熟提前,母鸭开产早,蛋形小,产蛋持续性差。

2.6洗浴 可在地上铺塑料薄膜,把四边垫高3~5cm,薄膜中间倒人温水。从出壳后的第3天起,每天把雏鸭分批赶人嬉戏5~8min。然后赶回到无风的太阳下或垫有干草的舍内,使羽毛迅速干燥,以免受凉。冬天时中午进行洗浴,1次/d;夏季可洗浴2~3次,d,时间可延长一些。夏天洗浴,不仅能增进运动,锻炼肌肉与骨骼,还有防暑降温的作用。1周龄以后的雏鸭可在5-10cm深的水池内洗浴,每次洗10min左右。 2周龄以后,可将雏鸭放到15~20cm深的水池中洗 15~20rain。

2.7运动 1周龄左右雏鸭,当室内外的温差不超过3~5℃ 时,即可把其放到运动场上。初放时以中午为好,每次活动 15~20min,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步增加室外活动时间。雨雪天气,一般不做室外活动。夏季气温高,阳光强烈,室外运动场要搭遮荫凉棚,以免雏鸭中暑。运动场的前方,最好有水池,天热时,稍大的雏鸭便能自由地在池中洗澡,以防暑降温。

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1.发酵床养猪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规模化养猪虽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产生的粪便、污水却难以处理。采用发酵床养猪后,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多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将猪排泄物分解降氨,不再对猪粪清扫排放,也不会产生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大大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2.减少应激,提高猪肉品质。

在当前养猪生产中,猪群的应激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猪场(户)。发酵床猪舍通风透气,温湿度均适合猪的生长,减少了应激。再加上发酵床养猪满足了猪只拱土的习性,运动量增加了,能促进猪健康生长,减少发病,抗生素的使用量下降,避免了药残和耐药菌株的产生,猪肉品质也得到很大提升。

3.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增加饲料利用率。

长期以来,我们为克服冬天寒冷而大量使用保温装置和设备,以求获得较好的养猪效益,但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猪只体感温度,同时还增加了采暖费用。利用发酵床提供温和的生物热,克服了冬季寒冷对猪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冬季饲养育肥速度,既节省能源,又提高效益。

由于发酵床的使用,猪只健康地生长发育,饲料的转化率提高了,料肉比进一步降低。

据试验,在舍外温度为-2℃的情况下,舍内温度可达14℃,发酵床温度可达28℃。猪平均饲养期可以缩短7~15天,每头猪可节省饲料15~25千克。

4.节工省本,提高效益。

发酵床养猪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原来一个劳动力可饲养400头育肥猪,现在能养800头。发酵床养猪可节约水90%,平均每头节省水费6元,节约用工费3元,节约药费10元左右,在规模养猪场应用这项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5.变废为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均可作为发酵床垫料原料,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变废为宝,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发酵床养猪的好处


发酵床养猪技术具有节省用水,提高猪群抗病能力、猪肉品质及实现零排放等优点,是一种节本增收的养猪新技术。据了解,猪圈里的生物发酵床是按比例一层层地填充稻壳、木糠、药粉等混合干料,厚度达到80厘米以上。整个猪床七成是稻壳和木糠等干料填充物,三成是水泥地板,其他的设备跟传统猪栏一样。

它的好处有三:

一是实现零排放。通过给猪投喂配方菌物和在发酵床干料中按比例投放菌物后,发酵床微生物可以把生猪排泄到干料中的屎尿臭味消除,变常规养殖场里的臭气熏天为无色无味无臭;

二是减少人力水电等成本。每天猪圈里不再需要水冲洗,干料产生的热度可以保持猪圈干燥和温度需要;

三是投入成本低。发酵床下的干料是每出栏一批生猪翻搅一次,一用3年。贵港市通过实施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示范,使仔猪成活率提高2-5个百分点,减少药费超过八成,节水九成以上,每头生猪可增收节支约50元。后5年内将供不应求。

发酵床生态养鸡技术


发酵床养鸡是一种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生态养鸡技术,既做到了鸡粪的有效处理,又实现了零排放、无污染、无臭味,为鸡的健康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1.鸡舍构建。鸡舍选择以坐北朝南为佳,要求选建地地势要高,通风良好。为了节省建筑成本,可将旧鸡舍或者是废弃房屋进行改造,或是用塑料大棚构建也可,但必须要保证鸡舍有较好的控温、控湿、通风效果。舍内发酵床可根据地下排水情况,做成地下式发酵床地下挖30厘米,或地上式发酵床用砖或者是水泥砌30厘米左右的墙体,或半地下式发酵床地下挖15厘米。发酵床一定要保证平整、干净,且在床上每平方米打4厘米的孔6~10个。
2.合理选择菌种。菌种合理选择对于垫料的发酵成功意义重大,建议养殖户在选择菌种时,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选择颜色纯正、包装规范的菌种;选择有较为明确、简单垫料制作工艺流程的菌种;在菌种剂型的选择中,以粉剂固态类为最好,一方面,便于运输和保存,另一方面,其休眠功能、抗逆性及活力也就较强;使用菌种的生产企业有着较好的售后服务;菌种推广达一年以上,且生产企业无制作失败的经历;()发酵床所用菌种及工艺流程最好经过现场试验验证。
3.做好垫料准备。目前,可用于制作发酵床的垫料原料众多,如农家麦秸、锯末、稻壳等都可以。在具体选择时,养殖户要根据地方原材料特点,因地取材,选择性价比更好的垫料。一般来说,在北方以玉米秸秆、锯末为适宜,南方以稻壳、锯末为主。无论是玉米秸秆,还是稻壳,都可起到蓬松通气、补充氧气的作用,而锯末通用是因为取材简单,且具有很好的保水和吸水功效。在选择垫料时,秸秆切成长1~2厘米为宜、稻壳要求无腐新鲜、锯末要求没有经过防腐处理。大量的推广实验证明,稻壳和锯末是最好的垫料材料。随着发酵床工艺的大面积推广,锯末必将供不应求。
4.具体制作流程。发酵床制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垫料发酵的过程,通过垫料发酵增殖有益菌群,抑制或者是杀死有害菌。
①根据发酵菌种,选择垫料原料。以锯末和稻壳为例,两者添加比例控制在3∶7为最好。
②加速菌种繁殖。可将发酵的菌种在使用前与麦麸或者是米糠进行混合,这样可促使菌种迅速吸收麦麸或者是米糠中的营养,促进其快速繁殖。
③垫料接种。将混合均匀、含有菌种的麦麸或者是米糠均匀混合到垫料之中,为了保证混合均匀度,可逐级混匀。此间,应该用喷雾器将垫料浇匀,保证垫料中手握不出水,打开可散开为最佳。
④垫料堆积。选择在发酵床的适宜位置堆积垫料,然后用草帘或编织袋覆盖发酵。夏天,发酵一周左右的时间,冬天可延长到10天。可通过温度鉴别的方式来检查发酵程度,在20~23发酵的深处选择物料进行多次测温,发酵第2天一般温度可达到40℃以上,之后的温度会逐渐的升高,最高可达到79℃。当温度由60~70℃降低到40℃左右时,并保持相对稳定之后,即可发酵成功。在发酵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发酵水分,尤其是在夏季,发酵垫料表面容易干燥。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喷洒水分。
⑤发酵床完成并使用。垫料发酵成熟之后,要均匀摊开,上面覆盖一层未发酵的锯末或者是稻壳,厚度控制2~3厘米,24小时之后便可养鸡。

稻鸭共生模式下鸭饲养技术


引言

稻鸭共生是指在绿色产业结束以后,将雏鸭一天24h 都放入稻田,营造稻鸭之间共生的饲养环境;这种技术是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解决稻田内的一些杂草和害虫;同时利用鸭在稻田中不停地行走,刺激水稻的生长;利用鸭排除的粪便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促进水稻更好的生长。鸭子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刺激生长,稻田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最后达到节省养鸭饲料,提高鸭肉品质,减少或不使用有机化肥和农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安全优质大米和鸭肉的目的。

1 稻鸭共生中鸭子的生态效果

稻鸭共生的实质是,以水稻的优质安全生产为主,以鸭子为水稻提供多项田间作业,能够同时生产优质稻米和优质鸭肉的两种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因此,在稻鸭共生系统中鸭子承担了多个生产活动,其产生的生态效果也是多方面的。

1.1 控制田间杂草

稻田杂草种类繁多,我国稻田杂草就有200 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20 多种。杂草通常比稻株发芽快,吸水和吸收营养较早,群体形成早,以不同方式干扰水稻生长。鸭子与水稻的共作时间在60耀70d,在此期间约75耀80%的杂草群体出苗,对水稻危害大。但在鸭子的控制下无法长大。鸭子:淤嘴脚并用采食,铲除不断滋生的杂草、块茎及种子;于鸭子的反复践踏活动将杂草及种子踩入泥土,破坏杂草根系,使杂草难以正常生长;盂鸭子的持续活动搅浑了田水,透光性降低阻碍了杂草的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实践证明,鸭子对稻田杂草的控草效果达到90%以上,比常规稻作提高40%以上。

1.2 防除水稻病虫

鸭喜欢吃昆虫以及水生动物,一只雏鸭,一小时可以消灭86耀99 头害虫,这些害虫有稻飞虱、稻叶蝉、稻象甲以及福寿螺等,种类达14 种以上。此外,鸭胃解剖表时,一只鸭捕食到的昆虫有417耀1033只,鸭子的这种出色捕食能力是其他天敌难以企及的。由于鸭子的不间断活动,除虫灭草,吃掉水稻部分黄叶,破坏了稻瘟、白叶枯、纹枯等病菌的生长环境,有效地控制了病害寄主,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较好地控制了灰飞虱、黑尾叶蝉、纹枯病的发生。

1.3 提高稻田肥力

鸭子的排泄物几乎全部排放到了稻田,而且其排泄物是养分丰富的有机肥。据测定,1 只鸭子在稻田排泄的粪便约10kg(相当于N:49g、 P2O5:7 2g、K2O3:2g),能有效补充水稻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湖北农学院研究表明,稻田放鸭后能大幅度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比常规稻区增加88.18耀124.63%。因此,稻鸭共作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化学农药、除草剂的用量,不仅减少了物质投入和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生态效果显著。

2 稻鸭共生中鸭的选择标准

在稻鸭共生中,鸭是关键,其品种的选择和生产管理尤其重要。如鸭的体型过大,会吃秧苗,或者在游走的时候将秧苗压死,所以,体型较大的鸭不适合稻鸭共生的生存环境。如肉用型的北京鸭、樱桃谷鸭不容易适应稻田放养环境,且生长速度降低。因此,稻鸭共生对鸭子要求体型偏小、具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善于运动、爱觅食野生植物。樱桃谷鸭和当地鸭杂交后的杂交鸭、兼用型鸭和蛋用鸭可直接应用于稻鸭共生。从经济角度考虑,结合压倒共生的技术要求,也可以选择体形较大的杂交肉用鸭。与此同时,我们也可利用优良的鸭品种,结合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更适合稻鸭共生要求的鸭品种。

3 苗鸭的饲养管理

稻鸭共生技术,要求苗鸭7-10d 后要放入稻田,就要日夜生活在没有保温条件的大自然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抗逆体质就无法生存,也就无法取得稻鸭共生的成功。因此,稻鸭共生的成功与否,除了苗鸭的质量外,关键看育雏和驯水。

3.1 苗鸭的育雏

刚出壳的雏鸭抵抗力较弱,体温调节机能差,很难适应外界的环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引起雏鸭的疾病和死亡。长江中下游6 月份栽秧时的气温通常在20益左右。因此必须给雏鸭进行人工保温。雏鸭出壳后1耀3日龄的温度应稳定在26-28度。然后根据雏鸭的生长情况每日降低1耀2益。要尽早让雏鸭试水开食。试水时可让在其身上喷洒水使其舔舐或让雏鸭自由试水。在雏鸭的水中要加入1%的盐酸环丙沙星溶液,并且连用3d。其出生之后的一天内进行开食活动,开食的食物是米饭,有条件的每百只鸭加拌2耀3 只熟蛋以补充雏鸭的营养。饲喂次数:1耀 7d,每天喂6次;7耀21d,每天5次;21-28d,可再减少饲喂次数。饲喂原则应遵循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少餐多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要保证育雏阶段的营养需求,要有符合雏鸭生长发育所需的高质量的全价配合料。实际中可参照普通麻鸭的营养标准。另外,要对雏鸭进行免疫接种。出壳后的雏鸭要马上接种小鸭病毒型肝炎疫苗,等稍微长大后,要接种禽霍乱疫苗。对有鸭瘟发生的地区,还要接种鸭瘟活疫苗(DDV)。

3.2 苗鸭的驯水

如果雏鸭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放在水稻里面,大多是不能生存的。 稻鸭共生要求雏鸭在出生后10d,在水稻田中,要求雏鸭有具有很好的水性。所以,在雏鸭出生后4~5d 就要会水,但这个时候的雏鸭尾脂腺的分泌能力尚未健全,由于雏鸭身上的绒毛容易被水浸湿,体重就会增加,严重的会被溺死。雏鸭下水后羽毛如果不迅速干燥,还会造成体温急剧下降,衰竭而死或受凉导致感冒、下痢等疾病。驯水一般在睛天进行较好,第1次驯水最好在10:00左右将雏鸭赶下水,30min 左右将鸭子全部赶上岸,让其在太阳光下梳理羽毛并休息。15:00 左右可进行第2 次驯水,以后驯水时间可适当延长,直到鸭子能在水中活动自如、出水毛干。对一些体质较差、羽毛长时间不干的雏鸭,要及时烘干羽毛,可减少死亡率。

4 鸭在稻田中的饲养管理
4.1 放入稻田前的准备工作
4.1.1 采食训练

稻田里的杂草、害虫和水生动物,都是鸭子的天然食物,但是为了让鸭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野生食料,在把鸭放入稻田之前,就要对鸭子进行相关的培训。

要做到少给鸭子喂食,让其自由觅食,形成自己采食的能力,并且让它吃惯各种饲料,并敢于自主地采食各种新的饲料品种。经过训练过的鸭子,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在恶劣的环境下更能生存,在稻田中也就可以采食各种野生饲料。

4.1.2 放鸭时间计算

通常,水稻旱育秧时间在30d左右,鸭的孵化时间在28d。水稻栽秧后5耀7d成活,方可放鸭。而雏鸭孵化后,经驯水7耀10d 方可放入稻田。之后有60耀70d的稻鸭共生时间,直到水稻抽穗后鸭子从稻田里收上来,稻鸭才重新分开。

4.1.3 信号调教

很多鸭子放在稻田里面,是难以管理控制的,所以要有特殊的指挥信号来进行管理。所以,要有特殊的信号和动作对雏鸭进行训练,使雏鸭习惯这种信号和动作,使之产生条件反射。这种训练要从鸭子幼期的时候开始,一定要用固定的口令或音乐训练,口令的选择要根据适当的情况进行选择,目的是让雏鸭形成条件反射。

4.2 放入稻田后的饲养管理

育雏约10 日龄后的雏鸭转入稻田,因为没有经过相应的锻炼,刚放入稻田中的鸭子防御敌害以及抵抗能力还比较差,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要在稻田周围设电栏网,来防御天敌,保护鸭子。同时在每块田的田头,搭一简易鸭棚,为鸭挡风遮雨和供其喂食之用。在棚内放置1 个约10W的灯泡,天黑时候打开。鸭子刚进入稻田的时候要进行人工饲养,在此基础上进行放养,20d 内应饲喂全价日粮,15d 内在人工饲喂的基础上,应该让鸭子在田间进行自由采食,这样可以提高鸭子的体质,以后可改为1日2 次和1日1 次。25日龄后可饲喂一些秕稻、糠麸类饲料。饲喂次数可改为隔日1次或隔2日1 次。在饲料更换时,要逐步进行,以防止应激。同时鸭必须有专人管理、调教,根据鸭群的生长情况来决定补料的多少,做好记录。鸭子放入大田后,要经常巡田观察,每隔4耀5d要下田检查1次,既要观察水稻长势,杂草和病虫害情况,更要注意鸭子是否有生病和死亡现象,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5 结束语

随着稻鸭共生技术的普遍推广与实验实施,很多地方的种植户也纷纷效仿,追求更大的利润。稻鸭共作是利用水稻与鸭这两个不同门类的物种构建起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利用役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可不用化学药剂除草治虫,为生产有机鸭肉、稻米探索出一种最有效的种养方式。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11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