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也直接促进了畜禽产品的大量消费,畜禽产业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养鸭产业作为养禽业的重要分支,是很多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青州地区自然条件良好,适合养鸭业的开展,养鸭规模较大,为青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但是,很多养殖户缺乏必要的饲养管理技术,导致养鸭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种鸭与产蛋鸭的饲养管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养种鸭不仅要获得较高的产蛋量,而且还要保证蛋的质量。本文对种鸭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种公鸭的饲养管理

种公鸭的质量会对整个鸭群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注意精准的选留。种公鸭的选留需按种公鸭的标准经过育雏、育成和性成熟初期3 个阶段的选择。在育成期公母鸭分群饲养,公鸭以放牧为主,让其多运动,多锻炼。配种前20d 放入母鸭群中。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种公鸭应早于母鸭1 ~ 2 个月饲养,以便在母鸭产蛋前达到性成熟。种鸭交配活动都在水上进行,早晚交配次数最多。

2 公母比例

适当的公母比例是保证鸭蛋正常受精的重要保障。以公鸭数量满足需要即可,过多的种公鸭数量反而会增加成本,降低效益。我国麻鸭类型的蛋鸭品种,在早春和冬季,公母配偶比例为1:20,夏、秋季公母配偶比例可提高到1:30,这样的公母配偶比例受精率可达90% 以上。在配种季节,应观察公鸭配种表现,发现伤残的公鸭要立即淘汰,及时补充新公鸭。

3 加强运动和洗浴

经常参加运动可以保证种鸭有着良好的体质,对于种公鸭来说可以增强其精子活力,对于种母鸭来说可以增加蛋重,降低蛋重不均情况的发生几率。种鸭每天饲喂后将其赶下水洗浴,冬春季每天放水1 ~ 2 次,夏季2 ~ 4 次,每次放水时间为20 ~ 60min,冬短夏长。冬天可在每天10:00、14:00 ~ 15:00 各放水1 次;放鸭前先打开门窗通风,驱赶鸭运动几分钟,同时让舍内外温度平衡一致,此时放鸭可防感冒。洗浴后,冬季让鸭晒太阳、夏季让鸭在阴凉处休息。

4 及时收集种蛋

种蛋温度的变化是影响种蛋质量的重要因素。刚产下时蛋温与体温一致,如不及时拣蛋,将会影响种蛋的质量。另外,蛋产出30min 后,细菌可通过气室进入蛋内,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勤拣蛋,做到不使种蛋受潮、暴晒、受粪便、细菌污染。每日早晨及时收集种蛋,尽快进行消毒并存入蛋库。

5 保持环境干燥卫生

种鸭舍应清洁、干燥和安静,冬暖夏凉,通风透气。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防止冷湿和贼风。母鸭大都在3:00 ~ 5: 00 时产蛋,早上放鸭后拣蛋,然后清扫粪便,铺上垫草。料槽、水槽和陆上运动场每天清扫,舍内舍外要经常消毒。

6 人工强制换羽

一般到了秋季,鸭群就会自然换羽。种鸭自然换羽持续时间可长达3 ~ 4 个月。为了缩短休产时间,生产中常进行人工强制换羽,使种鸭尽快换羽(45 ~ 60d),以提高种蛋数量和蛋的品质。

6.1 换羽时间的选择

种鸭经过一个产蛋期后尤其是秋末冬初,种鸭开始缓慢自然换羽。当发现种鸭停产并来回啄羽时,即可对停产鸭进行人工强制换羽,缩短换羽休产期,从而为次年春季孵化提供优质种蛋。

6.2 换羽前的准备
清点欲换羽的种鸭数量,将体重过大、过小及弱残种鸭挑出,把体重合适且健康的种鸭转移到干净、已消毒的鸭舍。

6.3 强制换羽方法

6.3.1 给予强烈的应激

种鸭进入新舍后,立即驱赶鸭群在舍内转圈跑动,令其受到惊恐不安的强烈刺激,同时用物品遮挡鸭舍门窗,使其黑暗。

6.3.2 停水、停料
在停止光照的同时,立即给鸭群停水、停料,只喂青料。

6.3.3 拔羽
强制换羽第10 天时,可试拔种鸭的主翼羽,若拔时顺利,羽髓干白不带血,说明已到拔羽适当时间。可先拔主翼羽,后拔覆翼羽,最后拔尾羽。

6.4 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拔羽后5d 内避免烈日暴晒,保护毛囊组织,以利新羽长出;逐步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增加饲喂量,促使体力恢复。强制换羽期中,公母鸭分开饲养,同时拔羽。这样可避免未拔羽的公鸭损伤已拔羽的母鸭或拔羽母鸭已恢复产蛋时,公鸭还处于自然换羽期,而不愿与母鸭交配,影响种蛋受精率。

6.5 强制换羽的注意事项

每年的2 ~ 8 月份是全年孵化的旺季,又是种鸭的产蛋盛期,一般不采取强制换羽,以免影响种蛋的供应。

实行人工强制换羽时,老弱病残者应及时淘汰,以免在应激时死亡。

换羽期要将栏舍彻底打扫干净,以免种鸭因饥饿吞食异物而造成死亡。

在人工拔羽时,天气炎热的季节,胸、腹、背部的羽毛可一并拔去,天气寒冷时可不拔,让其自然脱落换羽,以达到保温防寒的目的。

拔羽后5d 内,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阳光曝晒。

当鸭新长成的主翼羽达1 ~ 2cm 长时,可逐渐下水洗浴,以增强体质。

恢复喂料时,应安排足够的饲槽并逐渐增加喂料量,以免发生食滞。

种蛋孵化旺季及产蛋盛期,一般不实行强制换羽,以免影响种蛋供应。

后备种鸭不足时,可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延长种鸭的使用期限。

7 结束语

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与肉鸭基本原理相差不大,但是特别需要注意对种鸭体质的改善和种蛋的收集工作。前者可以有效的增强种鸭的身体素质,提高种公鸭的精子质量,有助于鸭群质量的稳步提升;后者则是关系到孵化率的大问题。因此,可以说种鸭生产是养鸭产业的基础,广大养殖户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努力搜集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技巧,尽可能的让种鸭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相关阅读

种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鸭的饲养管理五关键


蛋鸭的留种一般以秋鸭即8月下旬至9月份的雏鸭为多,因为秋鸭留种,正好满足了翌年春孵旺季对种蛋的需要。饲养种鸭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符合要求的种蛋,饲养方法与蛋鸭基本相同。但饲养蛋鸭只是为了得到商品蛋以满足食用的需要,而饲养种鸭重点是获取尽量多的受精率高、孵化率高的鸭蛋,以保证雏鸭健壮,所以在种鸭管理中,不仅要管理好母鸭,还要管理好公鸭。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种鸭的饲养管理要点种鸭的饲养管理五关键。

一、养好公鸭
公鸭对提高蛋的受精率的作用很大。公鸭必须体质健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一般公鸭到150天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因此,选留公鸭的月龄要比母鸭早1~2月龄,到母鸭开产时公鸭正好达到性成熟。在采食过程中公鸭争食凶,十分好斗,导致公、母鸭采食不均匀,体重不齐,所以公、母鸭在育成阶段要分开饲养,但要注意防止公鸭相互嬉戏,形成恶癖。一般到配种前20天公、母鸭才混合饲养。但如果育成后期公鸭有明显的性行为,可提早混养。
二、合理配种
我国蛋用型鸭,种公鸭的配种性能好,公、母比例可达1∶20以上,全年受精率达90%以上。夏、秋季气温高,公、母配种比例可达1∶(25~33)。育成期的公鸭要多养一些,以供配种选择。前期公、母鸭开始混养时,公、母鸭的比例要低一点,每100只母鸭多配1~2只公鸭。淘汰性行为不明显,有恶癖的公鸭。到母鸭产蛋时保持1∶25左右的公、母比例为宜。
三、增加营养
除了按母鸭的产蛋率高低给予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要多喂维生素、青绿饲料,特别是要适当增加维生素E,因为维生素E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日粮中维生素E含量为每公斤25毫克,不低于20毫克。蛋白质饲料的比例,也要比平常略高些。几种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应满足要求,并保持平衡。色氨酸对提高受精率、孵化率有帮助,尤其不能缺乏,日粮中的含量应占0.25%~0.30%。饼粕类饲料中色氨酸含量较高,配制饲料时,饼粕和鱼粉都不可缺少。

四、精心管理
种鸭运动和在水中洗浴、浮游是增强鸭体质和提高受精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通过洗浴和运动,促使种鸭新陈代谢旺盛。鸭子交配是在水中进行的,所以无论是放牧还是舍饲,都要让鸭群在水中洗浴。种鸭要延长下水活动时间。公、母鸭交配大多在早晨或黄昏进行,因此,在早晨和黄昏时把种鸭赶到水里浮游是十分重要的。
五、环境适宜
舍内应设有产蛋间或在舍的周围设产蛋坑,铺上垫料,供母鸭产蛋用。房舍内的垫草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决不可污秽,尤其是产蛋的地方,垫草一定要干燥,才能得到光滑洁净的种蛋。运动场要排水畅通,不能积有污水,保持鸭体干燥清洁;舍内通风必须良好,室内污浊空气少,种鸭睡得安稳。外界温度高时,要加强通风换气,但不能在舍内地面上洒水。早放鸭,迟关鸭,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及时收集种蛋,不要让种蛋受潮、日晒,被粪便沾污,不同日期收集的种蛋要分别储放在阴凉之处,每隔5天入孵1批,不要久储。

种公鸭的饲养与管理


1. 适当控制体重

经过后备期的限制饲喂,公鸭的体重得到适当控制。到育成后期,鸭群饲喂量将迅速增加,到母鸭产蛋时鸭群将改为自由采食。如果这个过程开始的时间太早,则公鸭的体重将超重,这对种蛋的受精率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通常将限制饲喂改为自由采食是在母鸭已经产了最初几个蛋以后,在被断定的开产期(即鸭群产蛋率达到15%时)前2周时(此时鸭群产蛋率为5%)开始实行。这样可以防止公鸭体重超重而又不会妨碍母鸭开始产蛋。2. 公、母比例要适当在刚开始产蛋时,每100只母鸭配18只公鸭是必要的,这对保持种蛋良好的受精率很重要,但不要超过20只公鸭,因为公鸭的生活力强,过多的公鸭或新增进的公鸭会扰乱鸭群的秩序,需要立即剔除过剩的公鸭。如果全部公鸭是健康和精力旺盛的,每100只母鸭配16只公鸭就足够了。3. 保持高的受精率在管理良好的种鸭群中,蛋的受精率应超过入孵蛋的90%,孵化率应超过入孵蛋的80%。在鸭群中实行人工授精技术也是可行的,但目前种鸭场还很少实行。采用人工授精后可大大减少公鸭的饲养量.减少鸭群中的追逐应激,节省饲料成本。4. 种公鸭管理要点(1) 种公鸭必须具备优良的种质性能种公鸭应具有体质健壮、精神活泼、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的特点。(2) 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掌握正确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使优良种公鸭体形、体质充分发育。在饲养期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营养浓度的饲料,育成期进行光照控制和限饲,增强公鸭的体质。进入配种期之前,适时给予光照刺激。母鸭产蛋时公鸭必须有配种能力,因此一般要求公鸭比母鸭提早性成熟。(3) 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公鸭在种鸭的饲养过程中,一般在限饲开始前和育成结束时集中淘汰掉残弱种鸭,在其他时期对不合格的种公鸭应予以马上淘汰。淘汰标准主要是体形发育不完善、体重大小或太重、腿部畸形、精神状态萎靡等。淘汰时注意公、母鸭比例要适当,不要因为严要求而造成公、母鸭比例过大,一般20周龄公、母鸭比例不超过1︰5。(4) 配种前后种公鸭的选择在对种公鸭进行选择时首先要进行体型外貌的选择,留下体壮、羽毛发育良好、声音洪亮的公鸭,再对生殖器官发育情况和精液质量进行检查,确定其优劣,最后按照要留种的公、母鸭比例,确定留种哪些公鸭。一只符合配种要求的种公鸭,其体型外貌应符合本品种特征,生殖器官发育正常,精液量0.3毫升以上,精子密度每毫升不低于28亿个,精子活力较强。经上述检查,凡符合要求的公鸭放人种鸭群,进行配种,其他公鸭转入商品群。在配种期间,有时会发现一些外形非常漂亮的公鸭,可能由于生殖器官发育不良,配种次数极少或不配种,主要是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这样的公鸭经精液检查不合乎要求也要淘汰。也有一些性欲旺盛的公鸭由于配种比较频繁,外表消瘦,羽毛脏乱,被误认为体弱而遭淘汰。因此,在是否淘汰种公鸭时,一定要检查精液质量,同时了解配种前的体重、体况记录。(5) 种公鸭的饲料与营养为了保持种公鸭有良好的配种体况,种公鸭的饲养,除了和母鸭群一起采食外,从组群开始后,对种公鸭应进行补饲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应含有动物性蛋白饲料,有利于提高公鸭的精液品质。补喂的方法,一般是在一个固定时间,将母鸭赶到运动场,把公鸭留在舍内,补喂饲料任其自由采食。这样,经过一定时间(1天左右),公鸭就习惯于自行留在舍内,等候补喂饲料。开始补喂饲料时,为便于分别公、母鸭,对公鸭可做标记,以便管理和分群。公鸭补饲可持续到母鸭配种结束。(6) 公鸭的采精训练人工授精的公、母鸭在产蛋前应分开饲养,如已经产蛋的鸭群应在试验前15~ 20天将公、母鸭分开,公鸭选用个体粗壮,性欲强的进行单笼饲养,隔离1周即开始采精训练,每周两三次。采精前将公鸭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剪干净,采精时找一只试情母鸭,用手按其头背部,母鸭会自动蹲伏着即可,将公鸭和母鸭放在采精台上,当公鸭用嘴咬住母鸭头颈部,频频摇摆尾羽,同时阴茎基部的大小淋巴体开始外露于肛门外时,采精者将集精杯靠近公鸭的泄殖腔,阴茎翻出,精液射到集精杯内。性成熟时公番鸭经训练能建立性条件反射占83.3%,而48周龄只为16.7%,因此在性成熟时要及时对公、鸭训练采精,同时按公、母比例l:(20~ 30)留足配种公鸭数。公鸭一般1周采精5天,1天1次。

掌握后备种鸭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1. 后备种鸭的特点

后备鸭的鸭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不协调,生殖器官虽发育成熟,但不完全。后备种鸭羽毛已经丰满,抗寒抗雨能力均较强,对外界环境已有较强的适应、抵抗能力。因此,种鸭的后备期应逐渐减少补饲日粮的饲喂量和补饲次数,并保持补饲日粮较低的蛋白质水平,这样有利于骨骼、羽毛和生殖器官的充分发育。2. 后备种鸭的管理(1) 饲料和饮水必须供应清洁、新鲜的饲料和饮水。饲料可用育成鸭料,也可另行配制,但最好颗粒比雏鸭料粗,到后期饲料颗粒同商品鸭料一样粗。也有喂粉料的,但鸭对粉料的采食量小,吞咽困难,浪费多。任何转料过程都需有3天的过渡,否则对鸭的采食、消化功能影响大,应激大。育成期种鸭的采食间距每只应不小15厘米,饮水间距每只不少于2厘米。除了采食和饮水间距足够外,饲料和饮水的分布应当均匀,使每只鸭的采食机会均等。饲料放置的高度应与鸭背持平,而饮水位置也应差不多高或稍高,以便清洁鸭背,方便采食、饮水,又不浪费饲料和饮水。因为鸭喜食颗粒饲料,所以一般不采用自动喂料机,因为自动喂料机的传送系统易使饲料颗粒散开,也不方便限饲,站在料槽旁边前后位置不同的鸭,采食量会不相同。不管何种喂料设施,均应做到既不浪费饲料,又利于均匀限饲。如采用饲料桶喂料时,可在其底下套一个稍大的盆,以承接漏出的饲料,然后将这些漏出的干净饲料再倒回给鸭采食。(2) 限饲使育成种鸭达到标准体重是取得好的生产成绩的一个先决条件,而育成期是通过控制鸭的采食量来控制其体重的,即通常所说的限饲。对6。7周龄的育成种鸭,不应该采取过严的限饲方案,只要保证能达到标准体重即可;而对8~11周龄的育成种鸭,可以采取限饲;对12~16周龄的育成种鸭必须采取严格的限饲方案,体重控制在低于目标体重5%左右。① 限饲的优点大型肉用种鸭在育成期至产蛋期必须进行限饲,如果不加以限饲或限饲效果不理想,势必导致种鸭过肥,其后果是种鸭的繁殖性能和成活率显著下降。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种鸭在育成期进行限饲有如下优越性:a. 延迟性成熟育成前期为青年鸭,在良好的营养条件下发育快,性成熟早,往往造成早产、早衰、产蛋高峰持续期短,成为低产鸭。在不限饲或限饲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种鸭最早可以在17周龄产蛋,这时的蛋重较小,而且公鸭可能还没有完全性成熟,所产的蛋不能种用。前期开产早会影响后期的产蛋量,因此应适当控制种鸭的性成熟日龄。通过限饲可以延迟种鸭的性成熟期,使种鸭适时开产,并有理想的前期蛋重和理想的种蛋受精率。b. 提高产蛋率在限饲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种鸭群,对不同体重的育成种鸭实施不同的限饲计划,提高鸭群的体重均匀度,使种鸭同时开产,产蛋期有明显的产蛋高峰,提高产蛋期的产蛋率。c. 提高蛋重蛋重对后代增重有直接的影响。据研究,蛋重小的种蛋孵出的雏鸭7周龄出栏体重较小。限饲可以延迟种鸭的性成熟期,体形充分发育,初产蛋重增加,使种鸭多产合格的种蛋。d. 降低产蛋期死亡率通过限饲使体质弱的种鸭不能适应而被淘汰,剩下的多是健壮的种鸭,抗病力增强。e. 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限饲提高了种鸭的体质和体重均匀度,并能适时性成熟,公鸭的配种能力增强,母鸭的产蛋率较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较高。f. 降低育成期的耗料量限制饲喂一般占自由采食量的40%~70%,可以节省饲料,降低育成期的成本。3. 限饲的方法(1) 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种鸭可以适当多采食一些饲料,避免过度饥饿感,但是仅仅降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并不能达到限饲的目的,如果育成鸭仍然自由采食,会通过增加采食量克服低营养浓度饲料的影响。因此,在降低饲料营养浓度的同时必须限制给料量,一般给料量为自由采食的50%一60%最佳,给予自由采食量的75%效果也不错,但是相对耗料量增加。(2) 饲喂限制性氨基酸缺乏或高纤维素日粮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赖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饲料中缺乏蛋氨酸或赖氨酸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即使种鸭采食一定数量的饲料也不会超重。饲料中加入稻糠等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饲料,对日粮营养浓度起稀释的作用,也能起到限饲的目的。但要注意,仅减少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的量或加入纤维素饲料进行稀释,而不对采食量进行控制,种鸭会通过增加采食量弥补营养摄入的不足。(3) 减少饲喂次数后备鸭限饲减少给料量,可以通过不减少饲喂次数但每次饲喂量减少的方法,但更多的是采用减少饲喂次数的方法,而每次饲喂的量不变。不减少饲喂次数仅减少每次给料量,需要有足够的喂料设备和快速的加料设施,否则强壮的鸭每次都能采食到最多的饲料,而相对身体弱小的鸭采食的饲料量相对更少,容易加大群体的体重差异。目前常用的投喂方法有隔1天饲喂法和隔1天喂2天法两种。也有喂粉料或粗料而不限时间的,但这种方法不可取。隔1天饲喂法是指将鸭2天该采食的总饲料量在1天之内投喂完毕,另外1天则停喂。隔1天喂2天法是指将鸭3天该采食的总饲料量平均分2天投喂完,而第三天停料。据统计;隔1天喂2天的方法更符合育成鸭的饲养需要,效果最佳。4. 限饲期间的管理在限饲期间,鸭由于饥饿而容易激动,饥饿感表现非常明显,抢食积极,加料的瞬间所有的鸭都冲向加料器,身体相对较弱的鸭容易被踩压。为了保证群体均匀地吃到饲料,除了有足够的饲喂空间和喂料设备之外,在饲喂开始阶段最好先在地面撒一些饲料,降低鸭群的激动情绪。料槽位保证每只种鸭占用12~15厘米的宽度。为了及时检查发现限饲的效果,准确掌握后备鸭的体重增减情况和鸭群的均匀度,必须定期进行体重抽测。一般要求每周抽测1次,最多不能超过2周抽测1次。体重的抽测从4周龄开始,要一直延续到开产前(24周龄左右)。抽测的数量一般为群体的5%,但是最少每次抽测的数量不能少于50只。称重时公、母鸭分别称重和分别统计平均体重。一般为随机抽样,用一个挡板隔离一定数量的种鸭,将隔离的种鸭全部称重。也有的采用第一随机抽样,然后称重的鸭用染料做上记号,以后每次都称量这些种鸭,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每次因称鸭不同而造成的误差。但是每次都抓这些种鸭可能会影响它们的增重效果,造成体重不能很好地反应群体的水平。因此,在称量时如果每次都采用随机抽样,要把那些有外伤或有病的个体排出,不进行平均体重的计算,以减少因每次抓鸭不同造成的误差。每次称重结束后要马上计算出公、母鸭的平均体重和体重均匀度,并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然后确定维持还是调整限饲方案。5. 限饲注意事项限饲会引起很多问题,诸如应激、抢食等。若处理不好,则较强壮、较会抢食的鸭,将不断采食到超过其定量的饲料,因而体重过大、肥胖;而较弱小、不会抢食的鸭,其采食量总是少于定量的标准,从而越来越瘦,基本营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体重过轻,这样开产就会过早或过迟,生产性能低下,种用价值低。因此,制订合适的限饲计划,保持适当的采食和饮水位置及间距,按一定的时间喂料等措施显得非常重要。第一,种鸭的日粮应为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特别是维生素类和限制性氨基酸不可缺少,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来配制。第二,隔天饲喂的饲料应在4~6小时吃完,隔1天喂2天的饲料应在3~5小时吃完。若饲料投喂量没变而采食时间发生变化,则需检查原因,是否投喂量过多或过少。第三,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饲槽间隔,使每只鸭获得其定量饲料的机会均等。饲槽间距每只应该不小于12厘米,也可将饲料铺撒到干燥清洁的地面或编织布上。第四,称量饲料要准确,使配给的饲料量正确无误;要定期抽样称量鸭体重,通常每1000只鸭中抽称50只,随机抽样,称量准确,而且必须在非饲喂日或在饲喂之前称量,即统一用空腹体重衡量。这样可比较客观地评定其体重是否符合品种标准,并适时作出饲喂量的调整。第五,调整饲喂量,应在准确称量鸭体重,表明鸭群不符合品种体重标准以后再进行。饲喂量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应按每100只鸭0.5千克的比例来掌握,不要超过这个比例。第六,在母鸭开产前一段时间,需渐渐增加饲喂量,一般是每周增加2~3次,每次按每100只鸭增加1千克计算;到刚开始产蛋时,须改为每天饲喂,并更大比例地增加饲喂量;至母鸭产蛋率达到5%左右时,应采取自由采食制,这样既能供给其足够的营养,用于蛋的形成,刺激开始产蛋,又能很好地控制其体重,并且尽量减少应激。育成种鸭的饮水量比商品肉鸭少,供水情况应与肉用商品育成鸭相同。若运动场放置有饮水,则一定要保持饮水清洁,并且及时排除溢出的水。如果设置有水池,水池的水应清洁,无病菌污染。6. 后备种鸭均匀度的控制均匀度是指种鸭体重分布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数量占总测数量的百分比。种鸭均匀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种鸭以后产蛋量上升的快慢、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的长短、全期产蛋率的高低、蛋重的一致性以及产蛋期死淘率大小。要使后备种鸭有一个良好的均匀度,必须采取以下多种措施。(1) 鸭苗选择要选择出壳体重相对一致、出壳时间相对一致的健康种鸭苗。(2) 合理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合理是保证鸭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必要条件,若饲养密度大,则舍内空气污浊,氨味大,湿度大,卫生差。后备鸭的饲养密度要小于商品肉鸭,15周龄之前,每平方米4~5只,15周龄之后,每平方米养鸭不超过3只。群体的规模不宜太大,一般以每小群200只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500只.如果群体过大,采食量不均匀,会影响群体的均匀度。(3) 称重雏鸭进入育雏舍就要称取初生重,以后每周至少称重1次。称重比例不少于10%,称重要定点、定时、定人。称重后准确计算出每圈、每栋、全群的平均体重和体重均匀度计算体重均匀度要以标准体重和实际平均体重上5%分别计算,据此对鸭群的体重和均匀度作出正确的评估。根据称重结果,仔细周密核定出喂料量,对大鸭适度限饲,对小鸭多给料,使鸭群总体上有一个良好的均匀度。(4) 正确分群、调群15日龄后鸭群均匀度太差时进行全群称重,按照标准体重分为大群、中群、小群,通过调整投料量来调节鸭的体重。最好每3天称重1次,将大群、小群中体重达标的放人中群,中群中体重超标的放人大群,体重不达标的放人小群,使中群的鸭数越来越多,从而提高均匀度。通过眼观、手摸,将病、弱、小鸭隔离饲养,给予特殊照顾,将其放在温度稍高、光线较好的舍内,以利于采食饮水,促使其快速恢复。同时,要降低它们的饲养密度,饮食中多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可以辅以抗生素预防疾病。一般情况下,公鸭生长较快,母鸭生长较慢,如果公、母鸭混养,公鸭体力强,欺负体力弱的母鸭,并与其争吃抢喝,这样,公、母鸭体重差别就会越来越大,出现性别的整齐度差异。按公、母分群后,如果发现同性别的鸭群又出现了个体之间的差别,可按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从而提高同一性别鸭群的整齐度。每栋鸭舍设立一专门的机动小圈作为母鸭圈,每天将大群内目测体重比较小的母鸭单独拣到小母鸭圈进行单独加料,并用比较容易辨认的颜色在鸭身上做上记号,每次单独补完料后应将鸭及时放回大群。此项工作重复进行,直到它们的体重达到标准为止。分群注意事项:在均匀度、体重状况不是太差时,最好不要进行全群称重和分群,这样会导致群序的极大变动,这是在种鸭饲养中特别要避免的,特别是公鸭更要注意防止此问题的出现。(5) 充足的采料位和饮水位要安置足够的料槽和水槽,使每只鸭都有一个槽位和饮水的位置,保证随时都能吃到饲料和喝上水。水槽和料槽数量的比例一般为2︰1。(6) 光照控制控制体重、限制饲养应同光照控制结合起来,才是控制种用育成鸭的性成熟和开产期的最完善的方法。三者应相辅相成,认真设计,严格执行。光照刺激鸭的新陈代谢,影响性成熟和开产期,并影响早期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如果在育成期光照时间过多,会导致早熟和早开产、蛋小、受精率低等;如果光照时间过短,可导致延迟成熟,产蛋较迟。即使在雏鸭1周龄时,光照也能影响未来的生产性能。一般在育雏最初2天给予全天23小时的光照,使鸭群有足够的采食时间,则生长整齐、良好,又能适应突然停电的应激。然后光照时间应逐渐缩短,到10日龄左右降到只供给自然光照。从10日龄起,直到母鸭开产前第八周左右,这段时间每天的光照长度应与自然日照长度相一致,即只利用自然光照,不给人工光照。育成期内每天光照时间可维持不变,也可逐渐减少,但不能增加,而且其每天光照时间应在6~12小时。因此,开放式鸭舍应根据出雏日期、当地太阳出没时间规律来制定光照制度。从开产前8周左右起,可在日出前或日落后提供适当的人工光照,每周增加半小时或1小时。应该在产蛋高峰期光照时间达到最长。从开始增加光照时间开始,每天光照时间可保持恒定,也可以逐渐增加,但绝对不能减少。因为在产蛋期间,正常的光照制度被中断或光照时间被减少,将引起产蛋量降低而难以恢复。每天12小时以上的光照即会刺激产蛋,但产蛋高峰时每天至少需14小时以上的光照,最好每天光照总量为18小时。人工光照最好设计在早上日出前,因为这样将促进所有母鸭在早上日出前产蛋。全封闭式鸭舍的光照比开放式鸭舍好控制,可以全部采用人工光照来控制,但其建筑成本和光照费用将增加很多。全封闭式鸭舍与开放式鸭舍两者的光照长度及光照变化规律类似,都采用渐减渐增法或恒定光照法两种光照制度。① 渐减渐增法渐减渐增法即在育成阶段要逐渐减少光照时间,产蛋前和产蛋期间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具体方法是:出雏后最初2天给予全天23小时光照,以后逐渐递减光照时间,到10日龄为15小时左右,以后每周递减半小时,到开产前第八周左右每天光照只有8~9小时,然后逐渐递增光照时间,每周增加半小时至1小时,直到产蛋高峰时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18小时,维持至产蛋结束。② 恒定光照法恒定光照法即在育成期采用固定的光照时间,产蛋前和产蛋后则逐渐递增光照时间。具体方法是:出雏后最初2天给予全天23小时光照,从第3日龄至开产前第八周每天固定8~9小时光照;然后每周增加光照半小时至1小时,到产蛋高峰时光照达到16~18小时,维持至产蛋结束。(7) 通风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以排除污浊空气,使鸭得到新鲜的空气和足够的氧气,感觉舒适,以维护健康和新陈代谢正常、生长良好且均衡。要避免贼风入侵和鸭舍温度突然大幅度变化。(8) 地面及垫料控制育成种鸭最好采用离地网养或半地半网平养;地面平养时需用水泥地面,且每天保持垫料干燥清洁;大部分地面应干燥,供鸭休息睡眠。良好的通风、排水及饮水器的放置位置等都可帮助保持垫料和地面干燥。运动场最好为沙地,而且有一定的坡度,使多余的水能排出去,保持场地干燥。地面必须平整,垫料厚薄均匀,最好用抛撒的方式撒铺垫料。(9) 喂沙从6周龄开始,应该提供给鸭不溶的、颗粒大小适当的沙粒。沙粒应稍粗但不应长于0.5厘米,用量为每6周每100只鸭加500克,盛于盆中,放在地面上供鸭采食。沙粒不宜与饲料混合饲喂。有运动场的鸭舍养鸭时不需要喂沙粒,因为鸭能采食到运动场里的沙粒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可溶性的颗粒如贝壳粉、石粉等,只有在产蛋期间,当饲料中的钙、磷不能充分满足生产需要时,才适当饲喂。若供给育成鸭,可能因采食太多而引起营养不均衡和相互拮抗,甚至导致钙中毒。(10) 公鸭的饲养及选择限制饲喂初期,公鸭一般较瘦,但到育成后期如18周龄左右后,随着饲喂量的逐渐增加,公鸭的体重将逐渐增加,到母鸭开始产蛋时,公鸭的体重会达到品种标准。如果在限饲初期让公鸭超重,那么它们将在母鸭开始产蛋时超重,从而使蛋的受精率降低。在公、母鸭混养时,会因公鸭强壮而抢食较多或行动不如母鸭那么轻便而采食较少,因而引起体重过重或过轻,这时必须迅速查明具体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例如,将体重过轻的公鸭挑出来另养,额外补加连续2次的隔1天饲喂或隔1天喂2天的饲料,然后再与鸭群混养;而对体重过重的肥胖公鸭则挑出来减2次料量。此种方法只能在10~20周龄期间使用,而在其他阶段使用时容易出问题。在限制饲喂开始时,即4周龄,应将一些过剩的公鸭挑出来另养,不留作种用。挑选后的公、母比例应为每100只母鸭配22只公鸭,此为第一次公鸭选择。留作种用的公鸭必须是体重、形态、健康状况均符合品种标准的,而将体重过轻或过重、形态不正常、健康状况不良、有变异的公鸭淘汰出种群。第二次公鸭选择应在母鸭开始产蛋前4周进行,再次将种鸭群中公鸭的数量减少,使种鸭群中每100只母鸭配16~18只公鸭。选择标准和方法同第一次。(11) 就巢训练快大型肉用种鸭经过长期的选育和驯化,已失去就巢的本能。所以,在母鸭开始产蛋前,需要很好地教它们练会就巢活动并养成习惯,使母鸭习惯于在巢箱中产蛋,从而减少破蛋、脏蛋率和简化集蛋工作。巢箱主要用来让母鸭在其中产蛋,所以也称产蛋箱,通常6~8个巢箱连成一个整体。巢箱不要太重,在搞清洁卫生时一个人要能够搬动,而且要与外面有一定程度的隔离,使母鸭在产蛋时不受外界干扰。箱底应柔软,保持清洁干燥,使蛋保持完好,不弄脏种蛋。箱下的垫料需常更换,将旧垫料移出铺在鸭舍其他地方,再将新鲜垫料铺入箱下。每4只母鸭应有1个产蛋巢窝,巢窝必须放置在鸭舍或栏的边上靠墙,不能靠近饮水器(距离1米以上)和湿的区域,也不能放置在鸭通往运动场的路上和门口。另外,要详细记录好育成鸭的只数、雌雄比例、饲喂量、体重、死亡淘汰数及天气变化等,做好防暑降温、免疫接种、防止啄羽、卫生与环境管理等工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12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