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棚虾专题】如东小棚养虾赚钱新招


江苏如东小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现已成为全国成功率领先的一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经过标粗场淡化即从海南(或福建、广东)发P3-P5规格小苗到标粗场养殖7-10天达到P8-P10(0.8cm-1.2cm),虾苗适应盐度从10格(13‰)降低到1-3格(1.3‰-4‰)的一个过程,淡化后再进入小棚养殖。但是随着苗价成本的屡屡攀升,前期标粗成为限制养殖最终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部分养殖户开始改进当前模式,探索出一种既节约成本又相对更保险的“空运苗直播”模式,即海南虾苗厂直接与养殖户对接,将P5、P6小苗(0.5cm-0.65cm)进行小棚标粗后转塘养殖或直接进入小棚养殖,省略了标粗场淡化的环节以减少成本。

这两种模式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用数据说明。
对比表明小棚标粗后分塘养殖相对标粗场淡化标粗后直放来说,有以下几点优势:

1、成活率高卤水海水晶。

2、本地区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模式由梭子蟹豆蟹育苗演变而来,另外锅炉苗标粗也是多数养殖户的强项,因此当地养殖户对于水质调控、进排水淡化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正宗一代苗

综上所述,该模式在如东地区甚至整个小棚养虾中都拥有非常广大的发展前景,不久后必将形成大趋势!


精选阅读

稻虾刚火,又出莲虾?哪种才是赚钱最前沿?


在老新镇姚桥村4组的湘莲池,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莲花与池水相映成趣,呈“回”字形排列,中间莲叶田田,朵朵莲花竞相绽放;四围水波潋滟,清澈的池水下,小龙虾在自由嬉戏。

“‘虾莲套养’病害少、效益高。”池塘主人朱国凤告诉记者,在他家15亩虾莲池里,小龙虾已经进入尾期,莲子即将成熟,今年一亩田两项收益不少于5000元。

今年75岁的朱国凤之前是村里的农机手。三年前,湘莲形势一片大好,朱国凤拿出积蓄开挖15亩池塘发展湘莲种植。可惜第二年价格下跌,收入并不理想。随后,看中小龙虾养殖前景,朱国凤又萌生了湘莲套养龙虾的想法。说干就干,朱国凤又开挖回沟,并购买3000斤虾苗放入莲池,开启“虾莲套养模式”。

“虾莲套养,是有讲究的。”朱国凤解释,小龙虾的生产期一般从4月持续到10月,这段时间里,密密麻麻的莲叶就像一把把遮阳伞,让莲塘水温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小龙虾在水下稳定生长;莲塘内丰富的微生物可供小龙虾食用,莲藕和莲叶也有着较强的净化能力,小龙虾生活在这样的水体环境中,不仅有充足的营养保障,病害也很少发生。

对于朱国凤而言,套养小龙虾几乎零风险。头年留好虾种,第二年龙虾自己繁衍生长。等到成长期,只需要每天再撒点饲料就够了。虾子成熟后,有贩子上门收购,坐等收钱。

“今年3月份虾苗价格特别好,每斤高达30多元,我一口气就卖了2000多斤。”朱国凤告诉记者,3月份以来,他家的小龙虾已销售了3批,一批虾苗,一批青虾,一批库虾,收益相当不错,截至目前,收入7万多元。接下来一直到9月,他准备让小龙虾休息一阵,开始采摘湘莲。

朱国凤算了一笔账,种植传统作物一亩地最多赚2000元,单一湘莲可以增加到3000元,但是利用莲池养殖小龙虾,一水两用、一水多赢,利润是两者之和。

“去年是第一年,我赚了8万元,仅小龙虾就有7万元。”尝到甜头的朱国凤,并没有扩大规模的打算,“毕竟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

朱国凤表示,将进一步学习养殖技术,精养小龙虾,力求效益最大化。

肥水养幼虾清水养中虾



池养青虾的关键技术是调控好水质,重点是处理好肥水与浮头的关系。青虾的摄食演变规律是,从摄食浮游生物逐步过渡为底栖食性,从滤食性逐步转变为捕食习性。因此要做到“肥水养幼虾,清水喂中虾”。

2月份池塘底质的肥少,在池边四周挖坑堆肥,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位的逐步加高,发酵腐熟的粪肥自然溶入池中。

3月-4月份若池水中浮游生物量不足,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应及时追施发酵粪肥水50公斤—100公斤/亩。

4月中下旬一般已有抱卵虾出现,同时由于日夜温差较大,耗氧量高,虾池的第一个浮头李节来临,水质管理的重点应由前期添加追肥转为换水增氧,特别是进入5月中旬,水质变化较快,更应着重抓好换水工作,由原来的每半月加水20厘米改为每周两三次换水。换水时要先排水后加水,不能一边加一边放;要用水泵抽水,不能开沟放表层水;要上午换
水,不宜傍晚换水。

6月份池塘中的水质往往有恶化倾向,这时宜大面积换水,抽掉老水。同时药物带水消毒,再换入新水。由于6月份中幼虾消耗肥力较快,因此必须少量多次地施放些人畜等动物性粪肥,促使水质变活。

7月-8月特别是7月底8月初第二个浮头季节来临时,应停止施肥,加强换水、巡塘工作。池水的透明度在40匣米以上,呈褐绿色为佳。如发现池虾呆集塘边,聚在草上,惊动不应,光照不退,应当立即采取增氧措施,以免意外。

此外,每次注排水,都应检查尼龙筛绢,发现破损及时更换,防止野杂鱼、蝌蚪等进入虾池。作为补钙的手段,养殖3厘米以上的虾种时可使用生石灰29公斤/亩来调节水质。

【罗氏沼虾专题】罗氏沼虾“滴星病”(拉网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罗氏沼虾被称淡水虾王,是目前国内虾类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其规格大、可食性高、味道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中国渔业年鉴》显示,2017年罗氏沼虾产量达到13.7万吨,其中约50%来源江苏,30%来源广东。但近年来江苏产量受到严重制约,除了养成“铁虾”外还和“滴星病”的暴发关系密切。“滴星病”被养殖户称为“肥瘟”,也有专家称之为“拉网综合症”,主要表现为高温拉网后造成大量死亡,严重损害养殖效益。本文讲述该病的流行情况、病因分析,提出几点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症状

拉网后沼虾摄食减慢,有游塘、趴边现象,之后这些游动缓慢的病虾就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病虾有附肢、胸肢折断现象,有的死虾鳃上有蓝藻,解剖肝胰脏发黄、肿大或糜烂。

二、流行情况

在江苏高邮部分地区4月下旬的大棚养殖后期就陆续开始发生“滴星病”,当放到大塘养殖后“滴星病”开始消失。第二阶段也是死亡率、发病率最高的阶段,发病高峰期是7月上旬到10月整个轮捕阶段,高温期尤为严重,拉网第二天就开始大量死亡,发病死亡的虾以大规格、软壳虾为主。

三、病因分析

1、拉网过程需要挑虾,对虾应激大且很可能造成机械损伤,此外池塘的虾高密度集中在围网里时,极易引起局部缺氧,从而诱发死亡;

2、拉网造成底层脏物质进入水体,水环境变差,水质浑浊,水中有机质多,沼虾鳃上易附着大量藻类和杂质,引起缺氧死亡;

3、前期为了尽快上市,加料猛且都是高蛋白饲料或螺蛳肉加小黄鱼,营养过剩对肝胰脏负担大,体质较弱,拉网后诱发死亡。

四、防治方法

在广东珠三角部分养殖区域的罗氏沼虾很少发生“滴星病”,这和当地的养殖模式密切相关。珠海斗门种草养罗氏沼虾模式水体净化能力强,病害少,且产量较高,全程刮虾两次,第一次刮走大部分虾或一次性卖虾。对比两个地方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增氧能力不同。广东地区精养罗氏沼虾增氧高的可达到1kW/亩,少部分养殖户还会使用底管增氧,这可有效缓解后期缺氧。但是江苏目前大部分还是肥水养殖,增氧能力弱,即使有安装增氧机也很少开动。

2、投喂的饲料蛋白不同。广东投喂的是南美白对虾饲料或者罗氏沼虾饲料,蛋白含量30%-38%,而江苏养殖投喂罗氏沼虾饲料,蛋白含量40%-45%。蛋白含量越高对虾的肝胰脏负担越大,没有被摄食的饲料沉底也严重污染底质,这既降低罗氏沼虾的体质又污染水质,给病原菌可乘之机。

3、密度不同。珠海养殖罗氏沼虾密度约2-3万尾/亩(冬棚约5万尾/亩),江苏高邮地区养殖罗氏沼虾密度8-12万尾/亩。密度不同,水体增氧能力和净化能力无法满足池塘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后期底质水质污染严重,管理难度加大,也是暴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4、是否种草。罗氏沼虾是底栖动物,种草可以为其提供隐藏空间,在蜕壳时还可以减少互残的危害,又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水质污染。

5、吃料时间不同。罗氏沼虾吃料很慢,广东养殖水平好的养殖户,吃料时间一般控制在3小时内,防止剩料败坏水质,遇到天气差、水质不好的时候减少投喂,但高发“滴星病”的池塘一般较少控制喂料时间,都是让其自行摄食。

终上所述,改进养殖模式是预防“滴星病”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改变一个养殖模式不容易,如何在不改变养殖模式的前提下防治“滴星病”呢?

1、提高池塘溶氧。增加机械增氧,高温期常开增氧机,养殖后期药物辅助增氧。中后期定期7天使用“底居安”或者“福地安”改底。拉网前一天使用“速解安+激活”,夜间使用“氧速保”挂瓶,改底增氧,减少拉网导致的缺氧死亡。

2、合理投喂。拉网前后减料或投喂低蛋白饲料,搭配内服“超维C+肝胆易康”,减轻肝脏负担,增强沼虾体质;控制吃料时间,投喂的饲料应最好在3个小时内吃完;拉网后外泼“营养快线+活力钙”,提高抗应激能力,使用“新威灭”消毒水体。

3、减少密度。池塘虽然是轮捕,但是轮捕后池塘密度相对还是较高,容易缺氧且造成饵料系数高,规格小,成活率低,发病率高。若按亩产1000斤,规格50尾/斤,放苗10万尾计算,成活率仅只有50%,因此尝试将密度控制在7万尾/亩以内,可能可以有效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成本,降低发病率。

4、拉网避开蜕壳期。蜕壳期间沼虾体质弱,蜕壳需要躲避敌害且容易受到应激,拉网后容易造成蜕壳不遂引起死亡。

5、发病后及时转低蛋白饲料(低于40%)或投喂粗饲料,外泼“肤友康+新威灭”的同时重视增氧调水。

养虾技术


饲料配方
合理投饵与繁殖基础饵料相结合:

1、合理投饵:养虾的饲料费用占总成本的70%左右,养虾投饵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总成本的高低。饲料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一顷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合理的使用饵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如果饵料系数偏高,就是投饵技术问题,要及时改进。投饵的方式方法,各种材料均有不同的介绍,在此就不做详细赘述:比较可靠的方法是以理论数值推算出需要饵料量,尽量取下限为基础,勤投少喂。掌握的原则是:傍晚和清晨多喂,白天少喂,大量脱皮少喂,水温超过30℃少喂,恶劣天气少喂,天气晴朗多喂,腐败、变质的饵料不喂。同时要密切观察所投饵料的消耗情况和对虾胃肠的饱满程度,随时对投饵量进行调整。

2、繁殖基础饵料:所谓基础饵料,就是在虾池没放养虾苗前,进行肥水繁殖藻类、挠足类或移植沙蚕等,这些都是刚入池虾苗的良好饵料。利用基础饵料养虾,虾苗在6cm前可不投饵料,主要靠池内基础饵料,但要经常检查池中生物饵料的密度和虾的生长速度,从而来确定施肥量,始终保持池中有足够的基础饵料,来满足对虾生长需要,我们用繁殖基础饵料养虾与人工投饵养虾相比,管理方法与放苗规格均相同,其结果是40天后测定繁殖基础饵料池虾苗干均体长略大于人工投饵池,前者平均体长为5.6cm,后者干均体长为4.7cm。因此我们认为繁殖基础饵料养虾是一项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繁殖基础饵料:每年春季4月下旬清池后,即可进水滩面水深20cm为宜,将氮肥和磷肥按10﹕1比例亩施5~7ppm,定期镜检水中基础饵料的多少、种类来调整施肥量或添加新水,使水色保持在褐色、褐绿色,透明度在30cm左右即可放苗。

移植沙蚕:沙蚕的担轮幼虫、后担轮幼虫、疣足和七节以下的刚节幼虫均是虾苗的优质饵料。 实践证明,对虾体长8cm可捕食成沙蚕,体长2.5~3cm就能捕食1~1.5cm幼沙蚕。沙蚕的移植方法是,每年4月中旬沙蚕开始繁殖时期,在港湾处捞取沙蚕卵放入对虾养成池中或捞取沙蚕幼体,引进虾池使其生长发育,亦可直接将沙蚕转入虾池自然繁殖。

养殖管理
塑料大棚培育早苗、二级放养提高成活率因受水温限制,丹东地区般都在5月中旬放养虾苗,9月中旬开始收虾,每年养虾的时间为4个月左右,由于对虾的生长期短,规格小,降低了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了延长生长期个别生产单位,在5月上旬将1cm虾苗放入池中养殖,但此时气候不稳定,虾池水温低常有寒潮,造成虾苗成活率低,影响产量。随着亲虾越冬技术的基本解决,4月中旬越冬虾苗即可出池,然后将虾苗移入塑料大棚,进行保温培育,到5月中旬虾苗可达到3cm以上,室外水温已稳定在20℃左右,此时放养虾苗大,适应力强,水温适宜,成活率在95%以上,由于苗大加之池中饵料丰富,虾苗长势快,到9月末收虾,延长了生长期又保证了成活率,有利于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

搞好二级放养,二级放养就是暂养。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二级放养能准确的掌握放苗量,提高养殖成活率,为养成期管理提供准确依据,买回虾苗后,集中放到一个池塘进行二次培育,亩放苗密度10万尾左右,经15~20天的精心培育,待虾苗的适应性和自然淘汰基本稳定,体长3cm即可分池,超过4cm分池易受伤影响成活率,在分池时注意水位差不能过大,水流不能过急,反之则造成虾苗死亡,经过二级放养的虾苗,养成时亩放养量不宜超过1万尾,一般亩8千尾为宜,亩产可达300斤以上。

备注
提高养虾人员文化素质实行科技兴虾: 现在多数养虾者都感到虾难养了,为什么现在难养了呢?这就存在一个科学养虾的问题。以前新建虾池,水质无污染无病害,饲料价格适宜,其它原材料价格亦来上涨,所以大家都过得去。而现在却不同了,虾池日渐老化,水质污染,虾病慢延,饲料及其它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因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若大的亏损,要想保证养虾生产稳步的向前发展,首先要提高养虾人员的文化素质。

我们曾做过一个初步调查,丹东地区现有养虾人员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仅占30%左右,其余人员大都是文盲或半文盲。要想改变目前的状况,必须由市、县行业领导牵头,市、县水产技术推广和水产科研部门参加举办的海水养殖技术学习班,对养殖人员进行系列的科学养虾知识教育,使其能对水质做简单的,分析,科学的使用对虾饵料,对治疗各种虾病用药量的计算等知识的初步掌握和运用。改变现在的观望养虾现况,你投饵我也跟着投饵,你换水我也跟着换水,结果不能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养虾,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成本。对下参加学习者进行必要的制裁手段;学习班结束后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统一颁发合格证书,对养虾无证书者要限期达到规定要求标准或聘用技术员,不得无证或无技术人员养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来提高养虾人员的文化素质。市、县水产技术推广和水产科研部门要积极组织技术小组巡回指导和咨询服务,定期预报海况和海水理化指标,指导各种药饵及治疗虾病药物的正确使用。应用光合细菌,改善虾池水质,防病于未然在对虾养殖池中应用光合细菌,是改善水质,防治虾病最理想的选择,经我们光合细菌课题组二年来的试验证明,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作用:

1、由于菌体蛋白质丰富,氨基酸组成较全面,因而可做饵料培育贝类幼体,虾苗,鱼苗等效果较好。用光合细菌做对虾饵料添加剂,可提高幼体成活率,加快对虾生长速度。

2.光合细菌能利用水中有机物,如氨氮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净化水质,改善对虾生活环境.虾池使用光合细菌,可使三氮总量稳定在20mg/m3以下,PH值和溶解氧保持正常,这种作用在底质条件差、换水量小的虾池更为明显。

3、光合细菌可直接接种虾池,并在池内大量繁殖,它的兴盛就抑制了各种病菌的繁殖,起到了防病的作用。虾苗入池即可接入光合细菌,一般每亩施3~4公斤,每隔半月施一次,使用光合细菌养虾对虾基本上不得病。

综合利用虾池,提高经济效益综合利用虾池,可充分利用虾池水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养虾成本。鱼虾贝混养不需增加设施,混养种类生长速度一般比自然海区快。因为虾池中含有大量浮游植物,有机碎屑、残饵等。鱼虾贝混养能起到净化水质,促进对虾生长,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提高虾池经济效益。

目前虾池混养的种类有,梭鱼、罗非鱼,太平洋牡蛎,海湾扇贝、菲律宾蛤仔等。这些品种生产习性不同,混养比例管理措施也各有别。混养梭鱼。换水条件好的虾池,亩放10cm以上鱼苗40~50尾,收获时成活率可达75%,亩产40斤左右。混养太平洋牡蛎,换水条件好的硬底质虾池,亩底播2~3cm贝苗1.5万粒,换水条件差的软底质池可吊养,但吊养的生长速度慢于底播。混养菲律宾蛤仔,换水条件好(含沙70%)的虾池,亩底播1~2cm苗种300斤为宜(占虾池总面积1/2)。

上述方法均是在不影响对虾产量的前提下进行混养的,开展虾池立体养殖,要根据虾池具体条件,严格控制放养量,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放养,否则会造成对虾浮头,达不到混养目的。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小棚虾专题】如东小棚养虾赚钱新招》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虾塘养鸭”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55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