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户,你知道怎么正确使用药物吗?

春分节气后,华南区气温水温迅速回升,目前华南的草鱼鱼价行情较好,客户投喂积极性较高,草鱼摄食旺盛;同时目前的水温(18-26℃)正是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锚头鳋)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时机。俗话说“养鱼不发瘟,富得发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用好药,防好病,养好鱼呢?下面来一一介绍:

【施药时间】

一般施药时间可选择在上午9:00-11:00,九点之前,池塘鱼类在经过一晚低溶氧的耐受环境,体质相对较弱,此时再施用药物,可能会引起鱼类的应激,致使中毒死亡。十一点之后,此时的水温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大部分药物的毒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因此,药物在正午水温较高时施用也存在较大风险。而傍晚也一般不施用药物,一是池塘的溶氧是逐步下降的,药物使用后会引起鱼塘耗氧加速;二是傍晚使用完药物之后不方便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及抢救措施的开展。因此,建议施药时间选择在上午9:00-11:00左右。

【药物选择】

一般来讲,渔药的毒性是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在水温较高时,施药的浓度要慎重考虑,可适当减少用药量。小部分药物(菊酯类:兴棉宝、灭虫精、鱼虫雷等)的毒性是随着水温的下降而增强的,在水温较低时(16℃以下),要注意施药的剂量,或者不选择该类药物。

【施药前检查】

用药之前要检查增氧机、抽水机等是否能正常运行,增氧剂、防应激类药物有无备好。药物施用后,需开启增氧机,目的是搅匀药物;另外药物施用后会加速池塘耗氧,增氧机也起到增氧作用。抽水机是预防出现中毒浮头情况,可立即进行换水,起到稀释药物和增氧作用。增氧剂和防应激类药物可用来缓解中毒浮头等情况。

【施药顺序】

目前水温较好,是虫、菌繁殖的高峰期,既要杀虫又要杀菌。当鱼类有大量寄生虫寄生时,建议先杀虫后杀菌,防止寄生虫造成的伤口引起重复感染;当引起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性疾病,而寄生虫只有少数几个或还未达到致死程度,建议先治疗细菌性疾病,而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药物杀虫。

【施药技巧】

施药时可以先小面积进行试用,即在半塘先泼洒一半的药物,泼完半塘可先观察下鱼类的活动是否异常,如果其活动正常,可再施用另一半药物。

【连续施用杀菌药】

杀菌药物的使用,需注意连续使用,连续杀菌的作用:第一次是起到控制鱼病的作用;第二次是起到治病的作用;第三次是具有根治效果。间隔时间及用药量:1、第一次与第二次用药间隔2天左右(看发病及水温情况),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3-5天。用药量:第一次正常用量,第二、三次适当减少用药量。

相关阅读

水产养殖户必看 你的池塘是哪种水质你知道吗


水是池塘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池塘养殖要想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除了要有理想的池塘条件、优质的饲料和健康的鱼种及合理的放养密度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水质。池塘养殖中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四种,即瘦水水质、肥水水质、老水水质和转水水质

一、瘦水水质

瘦水水质水色清淡,呈浅绿色或淡黄色,透明度大于30厘米,有日变化和月变化,溶氧条件极好,但是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少。瘦水水质的形成一方面是不经常施肥所致,另一方面是新开挖的池塘尚无肥力无法让池水变肥。瘦水水质不利于养殖肥水性鱼类,但是对于养殖吃食性鱼类非常有利。

二、肥水水质

肥水水质的水色浓而混浊,呈油绿色(包括蓝绿色、黄绿色和豆绿色)或褐色(包括黄褐色、红褐色和茶褐色),透明度适中(在20-30厘米之间),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多,溶氧条件较好。一般池塘养殖中的肥水要求具有肥、活、嫩、爽,肥即为水体中氮磷元素、微量元素和营养盐类充足,浮游生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保持饵料生物的最高水平;活即为水体中初级生产力高,浮游生物的生产量和消耗量达到了动态平衡,水色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嫩即为水质肥而不老,容易被鱼类消化吸收的浮游植物数量很多,浮游植物细胞未老化,蓝藻类浮游植物含量较少,水色鲜嫩似绿豆汤;爽即为水色不浓不淡,清爽,透明度在20-30厘米之间。

三、老水水质

老水水质水色很浓,呈浓绿色或黑褐色,透明度低于20厘米,池塘底层水溶氧条件极差,浮游植物中蓝藻含量最多,因蓝藻类浮游植物细胞老化,不利于鱼类的消化吸收。老水水质形成原因有:

(一)施肥量不足,水体中缺少氧、磷元素或其它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单一。

(二)无水源交换,造成水体溶氧条件不足。

(三)池塘周围有高大树木或高大建筑物遮挡,造成光照条件不足,透明度低。

(四)代谢产物积累过多,主要是食场周围不注意清理和消毒。

(五)经常投喂酸性饲料、肥料或施用碱性药物和化肥过多,使水体酸碱度变化过快。

四、转水水质

转水水质俗称水华水,水质肥沃,水色呈浓绿色、蓝绿色或酱红色,水面常见有云彩状水华,透明度较低,月变化明显。水体中浮游植物含量极高,但种类很少。转水水质水色呈暗黑色时,混浊度很大,在鱼池下风处即可闻到很浓的腥臭味。转水水质的形成原因常常是因为饲养管理工作不当造成的,遇到连绵阴雨天气、闷热天气或雷雨未下透的天气时,由于水中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供给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代谢的营养盐类不足,加上缺乏足够的光照,引起藻体大量死亡,分解产生有毒物质,造成池塘养殖鱼类大批死亡,俗称泛塘或泛池。

转水水质多发生在夏秋季高温季节。转水水质发生时,水中氧气严重缺乏,鱼类常常浮头,影响生长,所以必须加强对水华水的管理,如定期注换新水或定期泼洒水质改良剂,以保障池塘养殖生产安全进行。

河蟹养殖户选苗的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新年伊始,河蟹的养殖也来到了新的起点,各位养殖朋友也在积极的做前期准备工作,每年的这个时候,有不少养殖朋友为苗种发愁,总是会担心被卖家欺骗买到成活率不高,体质差的苗种,劣质苗种在体质上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在退壳期间会大批量死亡,严重影响最后的产量,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怎样去辨别劣质苗种。
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劣质蟹苗种类:
1.药水苗:主要是指在养殖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土霉素导致钙无法吸收,甲壳无法变硬,最终游边死亡。在捕捞过程中使用菊酯类将苗捕捞进行出售,正因为使用了这类药物,使得螃蟹的肝胰脏受损,螃蟹出现掉腿,吐黄泡泡,上岸,在养殖到一二壳脱壳期出现大量死亡。药水苗是选苗时最常见的问题
2.杂苗花苗:主要是指大小不一,产地不一,品种不一的苗种,因此颜色看起来有深有浅,这类螃蟹放入后会出现争食打斗导致螃蟹打洞,最终导致螃蟹性早熟,产量低,大小规格不一导致脱壳时间长,翻倍率底,因此蟹苗要选择规格大小相差不大,最好经个筛。
3.嫩苗脱壳苗:主要是指苗颜色浅,呈半透明状,甲壳中部有黑。以及正处于螃蟹脱壳期去购买或投放蟹苗。这种苗经运输,脱壳是大量死亡。
4.待售苗:些育苗单位因蟹苗育成后没能及时找到买主,只能在较低温度的育苗池中保苗。保苗时间过长,大量细菌原生动物进入蟹体内,这种蟹苗一旦进入较高温度的培育池中,会很快蜕壳,大部分外壳虽蜕下但旧鳃丝不能完全蜕下,子蟹在水中无法呼吸氧气而上岸,直至干死。
5.非原塘苗:是指经过多次拉网捕捞后的苗,大多会出现损伤,养殖中出现磨爪,寄生虫多,溃疡等问题,到高温期出现伤亡。
6.老头蟹:主要是因为管理不当导致螃蟹出现性早熟,比如投喂过量,水温高,水草少,水花生没有经常翻导致螃蟹活动量小。老头蟹在早期容易浮边。
那么优质的苗种都有哪些特征
1.没有残肢,断爪,腐壳。有残肢断爪的就要注意了,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受过药物刺激,也就是药水苗,而腐壳则可能带有细菌病
2.体色鲜亮,金爪黄毛,青背白板,翻身有力
3.食线清晰,肝胰脏呈鲜黄色。食线不清晰或者看不到,则可能苗种池塘营养跟不上,这时苗种就会消耗自身存储,导致体质变差。
4.鳃丝呈白色或浅灰白色.如果苗种池塘密度大,受污染严重大会造成鳃丝发黑,影响呼吸且会携带病菌
5.规格整齐,母蟹腹甲和胸甲的比例超过1.8,翻倍率要高

草鱼出血病来袭,你知道怎么诊断处理吗?


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系统研究的一种鱼类病毒病疾病,也是一直危害我国草鱼养殖的一种特别严重的草鱼病毒性疾病,临床以红鳃盖、红肠子和红肌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显现为特征,对草鱼的鱼种生产和养殖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8年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从近几年现场调查和诊断结果来看,该病仍然是危害一龄草鱼鱼种最严重的疾病,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由于基层水产技术服务及养殖人员缺乏一定临床技术经验,很多病毒性疾病几乎都误诊成其他细菌病性疾病而错误用药;大部分养殖户也因为对草鱼病毒出血病缺乏认识而盲目乱用药和错误操作,反而刺激鱼体应激反应,造成大量死亡,经济损失很大。如何对于草鱼出血病的临床诊断做出正确诊断?如何通过水中微生物管控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发病规律、流行情况、发病原因、防治措施做简单分析介绍,希望能给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草鱼出血病病原

草鱼呼肠狐病毒又称草鱼出血病病毒,病毒为二十面体的球形颗粒,双层衣壳,无囊膜,此病毒为我国分离的第一株鱼类病毒。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主要通过水和外寄生虫)。传染源是已经感染或带病毒的草鱼,也可通过卵进行垂直传播。

症状流行特点

草鱼出血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是草鱼体内外各个器官和组织表现出斑点状或块状充血,鳍条、鳃盖、眼眶、口腔、下颚等表皮组织,不用解剖就可以看到充血现象。病鱼眼球突出,鳃丝苍白或充血。肌肉、肠道、肠系膜、鳔壁、胆囊、肝、脾、肾等器官,也往往出现充血现象,故依症状定名为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比较长,主要发生在每年4―10月,水温在20~30℃的季节,以25~28℃最为流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4―6月和9―10月两个主要流行季节,对于高密度饲养、高蛋白质饲料投喂草鱼池危害更甚,常发生全塘大部分死亡,对提高单位池塘草鱼产量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素。

发病原因

1、草鱼鱼种的投放密度过大

许多养殖户盲目追求产量和效益,随意加大投放密度。由于投放密度过大,在养殖中后期,随着池塘鱼类负载量的加大以及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水质难以控制,容易老化、恶化。由于水体环境不良,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导致草鱼体质变弱,导致出血病的发生。

2、投喂的饲料不符合草鱼鱼种的营养需求

从整体上看,一龄草鱼鱼种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等的需求较一般其他鱼种低。在草鱼整个养殖期内,全程投喂高蛋白质的鱼饲料往往导致草鱼类营养性疾病(如脂肪肝、肝脏变性等)的发生。其次,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一龄草鱼在池塘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受密度、环境条件、生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维生素的需求量显著提高,如果长期不能满足其需要则会引发各种疾病,如饲料过度过量投喂,饲料中的氯化胆碱的含量不足时很容易引起草鱼鱼种脂肪肝病的发生,使鱼种抗病能力变弱,导致各种细菌疾病的暴发,并发出血病。

3、饲料投喂不科学

许多养殖户在前期3―4月份追求生长速度,投喂量过大,忽视了草鱼自身的生活习性和规律,结果往往是养殖前期草鱼的生长速度很快,鱼体免疫系统发育跟不上鱼的生长速度,对细菌及病毒性疾病几乎没有抵抗力了,导致草鱼后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4、防病措施不合理

有的养殖户防病意识较差,往往被养殖前期草鱼鱼种摄食良好、生长较快所麻痹,而忽视了正常的鱼病预防工作,不调水,极少用微生物制剂,忽视池塘水环境管控。一旦发病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有的养殖户过分依赖、相信药物的作用。发病季节大量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来杀虫和治疗细菌病(误诊)是诱发草鱼出血病大量死亡的重要因素,很多发病池塘也因此出现日死亡量暴增。还有许多水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唯恐草鱼发病,几乎每天都在使用不同的药物,特别是一些内服抗菌药物已经到了滥用的地步。由于用药过多,不仅导致病原体产生强烈的抗药性,也对草鱼鱼种的内脏器官(如肝、肾、脾脏等)造成严重的损伤,使草鱼自身的消化、解毒、抗病能力大大下降。不科学的用药,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反而更容易发生疾病,常常事倍功半。

草鱼出血病防治对策

草鱼出血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最主要的控制措施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草鱼出血病活(减毒)。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是疫苗预防和控制有预防病毒传播重要措施。但在使用疫苗前应对当地流行病原株进行鉴别,以免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发病期间采用碘伏或碘液与面粉混合拌料投喂对疾病预防和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加强疾病的区域防控,对疫区的鱼卵、鱼体及设施彻底消毒。

1.清除池底多淤泥,使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消塘,条件允许可干塘曝晒半个月为佳。

2.鱼种在放养时要用1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6~8分钟,同时放养密度要科学合理。

3.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加注新水,保证池水透明度大于30厘米,保持优良水质,投喂营养丰富、全价的配合饲料,前期低投饵率严格控制草鱼生长速度,后期全程投饵率不要超过2%(定期在饲料里加乳酸菌、芽孢杆菌、免疫多糖投喂),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在饲养期间,定期施用生石灰,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0克,维持pH值在7以上,同时多用微生物菌调节池塘水质、稳定池塘水质环境抑制病原体的滋生,用有益菌压制有害菌生长和繁殖(复合芽孢杆菌、em菌等)。

4.发病期间,全池均匀泼洒复合碘制剂连续2~3天,每天一次,内服:三黄山+免疫多糖拌饲投喂5~7天,定期用乳酸菌+芽孢杆菌拌饲料投喂或全池泼洒,以增强草鱼的抗病能力。

5.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禁止将带有病毒的鱼苗、鱼种输出或输入。

总之,在养殖过程中,重点加强池塘水质调控,改善水质环境。水好一切都好!有了好的水质环境,才能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在实施草鱼健康生态养殖时,加强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达到水质良性循环的效果,减少水产养殖疾病发生,保障草鱼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使广大养殖户增收致富。

水产动物类执业兽医师刘建新

甲鱼养殖之用药物治疗原则



(1)外用药物根据鳖对一般常用药物的耐受性较强的特点,为了提高药物的有效性,一般采取加强给药的原则,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使用外用药物时,除甲醛、高锰酸钾外,其用量可为鱼类常用量1.5倍~2倍,必要时,还可适当加大其使用浓度。
②不宜采用敌百虫与孔雀石绿治疗鳖病,由于孔雀石绿是三苯甲烷类染料,能溶解足够量的锌,会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能阻碍肠道活性,影响水生动物的摄食与生长;更严重的是孔雀石绿可能是一种致癌物质,加上孔雀石绿对鳖的毒性较高,所以也不宜用孔雀石绿治疗鳖类疾病。可采用食盐与小苏打合剂等药物替代。如果敌百虫与孔雀石绿非用不可时,要控制其用量和使用次数。
③由于鳖对盐度的耐受力较低。在使用食盐治疗鳖病时,应严格控制其浓度和浸浴时间;长期浸浴,盐的浓度应控制在1‰左右;高浓度的食盐药浴,最高浓度不应超过40‰,浸浴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④利用鳖对强酸、强碱耐受力强的特点,在治疗鳖病时,可适量加大鳖池的酸碱度。最好的办法是泼洒生石灰,提高鳖池的碱度,鳖对生石灰的安全浓度是239mg/L,因此,养殖者可将生石灰的泼洒量由原来的每667平方米(水深1.0m)的15kg~25kg增加到40kg~50kg(即60mg/L~75mg/L),以提高疗效。
(2)内服药(包括口服与注射)用药的主要原则是选择高效、吸收性能好、副作用小的药物,并要避免产生抗药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用磺胺类药物与抗生素时,应注意使用的剂量和次数。用量过大次数过多虽不会产生药害,但易产生耐药性,使治疗失败。
②轮换使用具有同一治疗效果的不同药物。
③由于鳖对食物不挑剔,药物添加较多时也不会影响其摄食,因此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口服给药,以发挥中、西药各自的长处,提高治疗效果。
④在使用内服药治疗时,可与外用药物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黄鳝养殖户如何正确辨别鳝鱼苗种



一、注意下苗气候

1、连续5天以上晴好天气
2、风向为南风,
3、水温高于24摄氏度
4、水草覆盖网箱60%以上面积,根部厚度大于15cm
5、晚上睡觉可以不用盖被子,低温24摄氏度以上

二、苗种鉴别

1、品种(体色、纹路)黄色大斑、小斑鳝鱼,纹路要清晰;
2、规格:20~40尾/斤为易苗种大小整齐;
3、无病:
(1)外表:皮肤无损伤、无畸形残缺,发红、发白等情况,肛门内凹;
(2)倒悬鳝鱼,口或腮部无出血症状者(有则多位感冒鳝鱼,不宜下箱);
(3)手握粘液无明显过多(粘手)或过少(干涩)现象。
(4)正值生殖季节时腹部鲜艳、发黄、饱满。
4、活力:
(1)手伸到装鳝鱼的箱中,伸直手缓慢攥拳,可抓到5条以上为差苗,1条到4条可将就,抓不到最好;
(2)用手或脚碰苗种箱,如果大量鳝鱼苗搭拱或者像开花一样,那就可以判断为优质苗。
(3)在框/箱里活动正常,无频繁打转、不动、升头,甚至直接仰肚躺在水面的苗种。
5、当天苗(避免长期储存或反箱苗)
(1)手捏:正常情况手捏腹部较软,无坚硬不适感,1-2天内进过食、冰冻者有此类现象;
(2)看装鳝鱼的箱/框的水浑的程度,一般水较浑者为当天苗;
(3)用手抓鳝鱼苗种,较软无僵硬感的苗种多为当天苗;
(4)如果装苗的框/箱表面有一层泡泡,打捞后很快还会出现泡子,此种情况多为两三天以上的苗子,不易选购。

三、苗种处理

1、运输:运输时间尽量短,运输过程中不要换水;
2、泡苗:尽量以提高免疫力、补充能量、修复黏膜的产品泡苗,避免使用消毒剂泡苗;
3、下箱:预防黄鳝下网应激感冒,下箱后3、4全体消毒;
4、非本地苗尽量第3天或更长时间开始驯食。

四、进苗建议

1、养殖以本地苗最好,依次是河南苗种、安徽苗种、其他地方苗种;
2、尽量和有丰富经验的养殖户陪同进苗;
3、到比较小的地方进苗种;
4、至少提前2到3天到达进苗地点,查看进苗过程;
5、尽量买早上8、9点钟以前的苗种,这时一般外来苗还没有运过来,大都当地苗种;
6、找熟人,关系可靠、有经验的帮买苗。

五、各地苗种判别

1、江苏苗种:规格大,尾巴长而粗的为好苗;
2、潞安苗种:体色较黄,尾巴扁、长、尖的为好苗;
3、天坛苗种:全身带点红色;
4、合肥、树县:苗小,多数为差苗;
5、固始县、息县:带点红色、子长、大花纹。



谁说冬季草鱼养殖户投料不长鱼?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历来工业发达,但渔业养殖落后(主要是统鲩养殖),大多数客户在冬季不投喂或者极少量投喂,这不仅浪费了养殖资源,并且延后了草鱼出鱼速度,导致全年效益不高。2015年1月份,狮山海大客户谢铭鹏在海大技术服务工程师的引导下(检测水温达到22℃),“半信半疑”的开始尝试冬季不间断投喂(主要是担心冬季投料鱼不长还浪费饲料)。

二、事件经过

谢老板6亩鱼塘,存塘草鱼种20000尾。1月22日打样草鱼初均重0.65斤/尾(n=11尾),草鱼平均肥满度1.9。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谢老板坚持每天投喂1.5~2包大川6662,草鱼吃食效果一直不错,但由于心有顾虑,投喂量不太敢加上去,投喂率一直在1%左右。

三、结果

至3月6日第二次打样发现,草鱼均重达到0.79斤/尾(n=10尾),在冬季43天的时间内总计投喂75包海大浮料,平均每尾增重0.14斤,并且打样草鱼苗体型健壮,肥满度1.93;解剖发现其草鱼肝脏颜色红润,肠壁厚实,褶皱绒毛清晰。经计算阶段性系数1.34,包料大鱼37.3斤。这不仅彻底打消了客户关于“冬季投料不长鱼”的顾虑,并且对于海大饲料在冬季投喂有这种效果感到非常满意。

图1打样现场

图2肠壁褶皱

四、知识链接

1.草鱼冬季掉膘

越冬停食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几乎全部由机体储存的能量(包括脂肪、糖类、蛋白质)提供,而鱼类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肝脏和肠道,经过冬季的消耗,鱼体内脏团变小,重量变轻,肠道变薄。停食期越长,掉膘越严重。一般情况下,越冬停食后,最初10天体重可减少7%-8%,停食20天内体重持续减少5%左右,在停食一两个月内,体重减少15%-20%,但如果冬季气温较高时,鱼体减重还可能更高。这期间,鱼体内各组织水份由72%增加到77%,脂肪量由原来的9%降到5%-6%,这与体重的减少比例相吻合。

2.草鱼生长因素之水温

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它的生长、发育、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受水温的制约,而且有一个极限范围和适宜范围。草鱼在水温7℃以上开始吃食,10℃以上开始增重,15℃以上生长较显著。(华南2015年1-2月份整体气温较高,属于典型的暖冬,水温基本维持在15℃以上)

养殖户如何正确选择和投喂泥鳅饲料



从蛋白、脂肪含量同等的条件下,每吨浮性饲料的价格比沉性饲料高几百上千元,按理说使用沉性饲料投喂泥鳅更划算。许多养殖户使用沉性饲料投喂泥鳅,平时投喂泥鳅采食效果也相当不错,整个养殖季节投了不少饲料,但最后收获泥鳅后算帐发现,有的4斤料才长一斤泥鳅,有的甚至5斤多料才长一斤泥鳅。按说泥鳅采食效果较好,为什么饲料转化率这么低呢?泥鳅也没有逃跑、死亡现象,难道是饲料不好?可是我们用同样的饲料喂养测试一个月,长一斤泥鳅仅用2.8斤饲料,这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投喂方法不当、投喂量没有把握好,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而且造成养殖池塘水质严重污染,也影响了泥鳅的生长。

投喂方法不当主要体现在:

1、池塘淤泥较厚,没有放食台,直接将饲料投到池塘中,而且投喂量没把握好。投喂方法不当。

2、池塘投放了食台,但食台数量较少,大量的泥鳅集中采食时剧烈活动,将饲料荡到淤泥中而造成浪费,当提食台检查时均没有发现剩余饲料,还满以为泥鳅采食量好。

3、投放食台数量较多,有的每亩投放10多个投食台,但食台四周沿太低或根本就没有沿,泥鳅采食时将饲料带到淤泥而造成饲料浪费。

所以对于初养者,或是池塘淤泥较厚者,建议提前做投食台,每亩准备10个以上食台,投食台直径60-100厘米,食台四周沿高10-15厘米。如果投食台直径小,或者是投食台四周沿较低,可以在投食台正中位置再放一塑料菜筐(直径20-30厘米),投喂时将料投于菜筐中即可。做投食台应据各地情况,如果觉得做投食台较费事,或者成本较高,则可以采用浮性饲料投喂泥鳅。

采用浮性饲料投喂,只需用竹子或塑料管,做1-2平方米能浮于水面的投料框,饲料投于框中不至于被风吹走,便于观察泥鳅采食和掌握投喂量,投料框每亩养殖面积投放5-6个。使用浮性饲料饲养泥鳅,看起来饲养成本会高一点,但方便日常投喂、观察泥鳅采食,也较易掌握泥鳅采食量,与大量浪费饲料相比,肯定是划算的。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44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