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草鱼养殖病害的四个防控措施

白露是草鱼病害高发季节,正常年景下,发病时间约一个月左右,2014年润九月,发病期必然会延长,疾病危害程度也可能甚于往年,因而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重点需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饲料投喂

投喂量建议控制在鱼类体重的1~1.5%,以免投喂过多加重肝胆负担,容易引起疾病发生,定期(约为半个月)内服营养保健、护肝解毒、促进消化的药物。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则加配抗菌药。适当配上中药如“三黄散”,喂料应该按照鱼体重来计算药物。10月上旬可恢复投喂量,按1.5~2%左右投喂。

二、虫害防控

定期检查鱼苗鳃部、肠道内寄生虫,有虫则杀虫;药物选用一定选择正规厂家产品,严格忌用农药。注意鳃霉的发生,并注意池塘消毒工作,杀虫后考虑多解毒。

三、做好调水、稳水工作

保持水质稳定,视情况泼洒底质改良剂,可配合使用“粒粒氧抛撒,提高改底效果,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每10天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稳水、解毒;外河水源良好情况下可以定期套换新水。

四、勤开增氧机

晴天每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一般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

相关推荐

草鱼养殖投喂管理中需要关注的四个要素


1、投饲率

投饲率是指根据草鱼的存塘总重量而确定的投饲百分率,投饲率常常受鱼体规格及水温的影响,规格较小的鱼其投饲率大于规格较大的鱼。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草鱼的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摄食。使用浮性颗粒饲料时,很容易观察到投饲饱食点,因此特别推荐投喂浮性颗粒饲料;而使用沉性饲料时,就很难确定其饱食点,因此,投喂沉性颗粒饲料时,投饲率的调整应根据定期取样测定鱼的平均体重,计算出鱼的总重,根据鱼体规格确定投饲率如下表:

注:水温(在50cm深处测量的水温)不同时,投饲量和投饲次数调整如下:

≤15℃时,投饲率为1%,每天1次,每周投喂3天;

16—19℃时,投饲量为测算饲料量的60%,1次/天;

20—24℃时,投饲量为测算饲料量的80%,1-2次/天;

25—30℃时,投饲量为测算饲料量的100%,2-3次/天;

31—32℃时,投饲量为测算饲料量的80%,2次/天;

≥33℃时,只在观察到鱼摄食时才投饲。

2、投饲量

投饲量是指单位池塘面积每天投喂给养殖草鱼的饲料数量。投饲量=单位面积草鱼存塘量×投饲率,投饲量既要满足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又不能过量,过量投喂不仅造成饲料浪费,增加成本,且污染水质,影响草鱼的正常生长。草鱼投饲量因水温、溶氧和其它水质因子的变化应作适当调整。

3、投饲方式

一般分为人工投喂和机械投喂两种。人工投喂需控制投喂速度,投喂时要掌握两头慢中间快,即开始投喂时慢,当鱼绝大多数已集中抢食时快速投喂,当鱼摄食趋于缓和,大部分鱼几乎吃饱后要慢投,投喂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机械投喂,即自动投饲机投喂,可以定时、定量、定位,并具有省时、省工等优点,但是,利用机械投饲机不易掌握摄食状态,不能灵活控制投喂量。

4、投饲次数和投饲方法

投饲次数是指在特定时间投喂饲料的次数(频率)。投喂过频,饲料利用率低;投喂次数少,每次投喂量必然很大,饲料损失率也大。草鱼属鲤科鱼类的“无胃鱼”,摄食饲料由食道直接进入肠内消化,一次容纳的食物量远不及肉食性有胃鱼类。成鱼养殖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8点和下午2点各投喂1次,上午投喂量为总投饲量的30%—40%,下午投喂60%—70%;草鱼鱼苗阶段投喂次数适当多些,鱼种次之。投饲方法分为定点投喂和分散投喂,草鱼养殖一般采用定点投喂,即在固定食台上投喂。

秋季扣蟹培育池管理的四个技术要点



秋季既是幼蟹生长旺季,也是病源生物和有害物质容易形成危害的时候。秋季扣蟹培育管理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者一年的养殖效益。因此要做好幼蟹培育工作,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生产管理。
一、强化投饲管理,培育规格扣蟹。从九月开始适当提高饲料蛋白含量,以小颗粒或粗破碎饲料为最佳,这有利于个体小、体质相对较弱的幼蟹正常觅食。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和护肝类药物可有效提高幼蟹体质及抗应激能力。投喂量及投喂次数视天气、水质及幼蟹实际觅食量而灵活掌握。一般日投喂1~2次,日投喂量以投喂后3小时左右饲料无剩余为佳。
二、改良水质,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水质要求鲜、活、嫩、爽,透明度40厘米以上,采用生石灰调节PH值,每隔15天1次,每亩施用10公斤-20公斤。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调节水位。
三、加强疾病预防,提高幼蟹成活率。进入秋季以后,由于投喂量较大导致残饵、排泄物增多,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使蟹池底质恶化,幼蟹易被纤毛虫寄生或附着藻类,这对幼蟹的生长和健康都是不利的。在晴好天气杀虫1—2次,并做好杀菌消毒工作,杀虫、消毒应避开幼蟹蜕壳期。
四、做好防护工作,减少损失。一要防止幼蟹自相残杀。在饲料不足或饲料品质较差的情况下,幼蟹相互残杀异常惨烈。特别是已经性成熟的幼蟹对软壳幼蟹更具攻击性。因而秋季投足优质饲料,捕捉性早熟幼蟹,对提高幼蟹产量,减少残肢幼蟹和维护幼蟹体质均有很好的作用。二要防止敌害。进入秋季应及时清除池埂杂草,加强巡塘的次数,及时驱赶飞鸟,一旦发现鼠、蛇应立即采取药饵诱杀或器械捕杀。三要防止逃逸。严密关注进出水口和防逃设施,一旦发现幼蟹逃逸,应立即采取措施,特别是雨天夜里,要防止幼蟹集群掘洞而逃。

母羊秋季配种四个要点 母羊秋季配种五项技术


母羊在每年的8-10月份是发情配种的旺季,抓好这一阶段的配种工作对于提高肉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的目的是做好母羊的配种工作,进行精心饲喂,科学管理,促进母羊发情排卵,并掌握时机,适时配种,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羊秋季配种四个要点母羊秋季配种五项技术。

1、精心饲养

秋季是母羊配种的旺季,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羊是否能够正常的排卵发情配种,从而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成绩。因此到了秋季母羊配种的旺季,各养殖场或者养殖户要对母羊进行精心的饲养,无论采取何种饲养方法,都要注意保持母羊适宜的膘情,提供充足的营养,才可保证母羊能够正常的排卵、发情与配种。通常在配种前母羊的饲养应保持在中等以上膘情为好,如果母羊的体况饲喂过肥,则会导致体内沉积大量的脂肪,尤其是生殖系统内大量的脂肪沉积,会导致母羊发情排卵异常,使配种受胎率升高,即使成功配种的母羊也易出现死胎,或者流产,还会导致母羊在分娩时发生难产,所产的羔羊初生重也较轻,活力差;如果母羊的体况过瘦,会造成母羊的体质较为虚弱,不能正常的发情,即使发情也难以配种成功,有些配种成功的母羊因其过于瘦弱,还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使初生羔羊的活力较差,成活率低,抗病能力较差,易患疾病。因此,在饲喂时要注意保持母羊适宜的膘情,根据母羊实际的体况来合理的调整饲喂方法和饲喂量。对于过于肥胖的母羊,在饲喂上要注意少喂精料,多喂一些青饲料,同时增加母羊的运动量,以促进母羊正常的发情排卵。而对体质较为瘦弱的母羊则要在配种之前加强饲喂,提高日粮中的营养浓度,从而提高母羊的膘情,对于母羊的发情排卵都十分重要。保证母羊摄入的营养全面、充足且配比合理,在各种牧草生长旺盛的季节,可以采取放牧的饲养方式,可尽量延长放牧的时间,让母羊多采食青草,但是注意在归牧后必须要补饲,这对于体质较为瘦弱的母羊更为重要。如果是采用完全舍饲养殖方式,则要注意所提供的粗饲料要尽量的多样,并且质量要有所提高,精饲料的营养也要全面且配种合理。

2、科学管理

对母羊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放牧条件下可以保证母羊有充足的运动量和光照,对于提高母羊的体质,促进发情排卵,防止发生难产都很有帮助。如果是舍饲养殖方式下也不可忽略放牧的重要性,每天都要保证母羊有一定的室外运动时间,对于维持母羊适宜的体况,增强体质等都十分的重要。给母羊提供优质的饲料,不可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要做好饲料的贮存工作。因羊易患体内外寄生虫病,会危害到母羊的健康,影响母羊在秋季配种期壮膘,因此要定期给母羊进行预防性的驱虫工作。在发生寄生虫病后,追查母羊的病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以促进母羊早日的恢复健康。一般在母羊的配种期到来之前使用广谱、高效、低毒的药物并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再一次对羊进行体内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另外,还要在配种前对母羊进行药浴,以驱除体外寄生虫。除此之外,还要给母羊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因羊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因此要做好羊舍的环境控制工作,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避免过于潮湿,勤换垫草垫料。合理的通风换气,及时的清理粪便,将舍内的有害气体及时的排出,保持羊舍的空气质量,为母羊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的环境,可促进母羊的发情排卵。

3、适时配种

要掌握好母羊的发情症状,做好适时配种,有效的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母情在膘情正常、体质健康的情况下,发情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一般性周期为16~17天,发情的时间可持续24~26h。母羊在发情时有明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异常兴奋,呜叫,喜欢接近公羊,有相互爬跨的现象,同时还常作出排尿的姿势。发情母羊的阴户潮红、肿胀,有白色半透明的黏液流出,有的还会有少量的血液流出。此后母羊的食欲恢复,性欲减退,阴户肿胀逐渐的消退,阴道流出的黏液变得少而稠,此时是配种的最佳时机。因母羊的排卵一般在发情末期到发情结束后的8~12h,因此,可在母羊有发情症状后的10~15h进行配种。为了不错过最佳的配种时机,还可以对母羊进行复配,即在第一次配种后的10~12h再配一次,以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

4、及时催情

在母羊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常有一些母羊会发生发情推迟或者不发情的异常现象,对于这些母羊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人工催情。可选择使用异性诱导催情法,即在母羊群内放人性欲旺盛的公羊,利用公羊的爬跨与接触来刺刺激母羊发情排卵;利用药物催情法,可以给不发情的母羊注射激素药物,以增强母羊的繁殖机能,打破卵巢的静止状态,使母羊发情排卵;还可以使用孕马血清注射母羊的颈部皮下,一般使用后的2~10天母羊即可发情排卵;也可以使用中药催情法,建议的药方为益母草12g、红花10g、南瓜叶8g,煎水给母羊服用。如果不发情的母羊在进行人工催情后仍然不发情,则要考虑进行淘汰。

母羊秋季配种五项技术

母羊发情配种的黄金季节是秋季,适龄母羊适时进行科学配种,是提高母羊准胎率和多羔率的最有效措施。
1、选留种羊
选用一胎多羔的公母羊作种,保持羊一胎多羔的品种特征。
2、配种前催膘
适龄母羊在配种前1个月,应进行短期优饲,每只每天补饲精料0.2-0.25千克。适龄母羊只有膘情好,发情才能正常,排卵数量才会增多,从而能提高母羊的准胎率和多羔率。
3、提高适龄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
一般二产以上的母羊双羔率高,因此要控制好适龄高产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以4-6岁龄的母羊占羊群总数量的50%-60%为宜。
4、抢抓秋膘
羊的配种适期正是抢抓秋膘的好时期,抓好秋膘,可使母羊的排卵数量显著增加,公羊性欲旺盛,精液多品质好,准胎率和多胎率增加,母羊发情集中,排卵多。
5、适时配种
羊每次的发情持续时间为24-40小时,而排卵时间多在发情开始后的30-34小时,所以适时配种时间应选在发情后的12-25小时。老龄母羊发情持续时间较短,应在发情后及早配种,青年母羊发情时间较长,配种时间应稍后些。
6、实行复配
一般在一个发情期内,配种一次即可受精怀孕。但为了提高准胎率和多羔率,可在母羊发情中期和末期两次配种,或在一个发情期内的不同时期,用2-3只种公羊各配一次。如果是人工输精,效果则更好,可显著提高准胎率和多羔率。

池塘养殖河蟹秋季管理要抓好四个关键词



闷热潮湿的夏季已经过大半,接下来会迎来秋高气爽的秋季,秋季是池塘养蟹最重要的时节,需做到以下四点:
一、投足饵料
秋季是螃蟹生长最快的阶段。此期饵料的配备要求做到精、粗结合,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可利用的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螺蛳及蚌肉、鱼粉、蚕蛹等,投喂量占投饵总量70%以上;可利用的植物性饵料有豆饼、大豆、麦类、瓜果等;也可投喂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的河蟹全价颗粒饵料。各种动、植物性饵料都应切成片或块,投放到有水草的浅水区,日投饵量为存塘蟹量的5%左右,每天投饵2次,其中傍晚投饵量占总投饵量的70%。对吃不完的残饵,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
二、改善水质
秋季,要求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水深在1.5米以上。此期应每7~10天换水1次,并保持水位稳定,以减少螃蟹逃逸和洞蟹的形成。每10天每亩池水施用生石灰15公斤,以增加水体钙质,满足螃蟹由黄壳蟹转化为绿壳蟹对钙质的需求。蟹池内也应移栽一定量的水草,有利于净化水质,又可作为螃蟹的植物饵料。
三、严防逃逸
“秋分”后池塘螃蟹活动较为频繁,因此每天夜间及清晨要有专人巡塘,同时对已破损的防逃设施要及时修补。
四、注意防病
螃蟹的主要病害有纤毛虫病、黑鳃病、脱壳不遂病等。防治措施是:每7~10天,全池泼洒0.5mg/L强氯精液消毒水体;平时可在给河蟹喂料时添加脱壳素等,防止蟹病的发生。当发生纤毛虫病时,可每亩每米水深泼洒1公斤蟹安。一旦发现死蟹,要立即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并深埋死蟹,以防疾病蔓延。另外,如发现养蟹池中出现老鼠、蛇等敌害,应及时清除。

养殖草鱼秋季促进草鱼增膘的六措施


秋季是草鱼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期的喂养,要比正常管理增产30%左右。易被消化草鱼摄食鲜嫩草料能使草鱼长得快少生病亦可减少投喂量降低养殖。养殖草鱼秋季促进草鱼增膘的六措施,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一、调节水质,水新增氧。一是加注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月加注新水7次~20次,每次加水时间1小时~2小时,加水量占全池的5%~10%为宜。二是泼洒生石灰,既能增钙质,又能消毒灭菌,一般10天~15天一次,每亩水深1米的池塘,用生石灰15公斤~20公斤融化成浆液分区域作两次泼洒。
二、培肥水质,改善环境。秋季气候是适宜草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应多追肥培育水质。一般每亩水面施猪牛粪300公斤~400公斤,或室尿素2.5公斤~3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4.5公斤,保证鱼类有足够的生物饵料,以利于加速营养物质的积累,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投喂精料,长体增膘。秋季气温有明显下降,水中的浮游动物和生物减少,为了满足草鱼摄食需要,人为弥补不足精料(用余米分、米糠、麦麸、黄豆粉、花生麸等配成),日喂一次,日需精料占总投饲料的3%~4%。10月新开始应适当增加,要达到5%~9%0。
四、投喂青料,粗细搭配。喂精料前,应先投喂青料,即青草、蔬菜等,力求新鲜、嫩绿、无污染。做到定时、定量、定点。每次投喂3小食吃完纬度。为了增加食欲,可多种青料轮流喂,促进发育快长。
五、经常观察,防止浮头。进入秋天,对于精养密度大的鱼塘,因投喂施肥量过大,水中有机质含量多,耗氧因子增加,同时鱼类活动频繁。为避免发生缺氧浮头现象,每天上、下午,特别是晚间,要经常巡塘。
六、防治鱼病,快长育肥。秋季大规格的草鱼,暴食暴长,容易发生肠炎病和烂鳃病等,可在食场用漂白粉挂篓,每篓装漂白粉50克~100克,95%晶体敌百虫100克~150克,每亩水面挂2篓~3篓,连挂5天~7天,同时,及时捞出渣质,仅用变质饵料喂鱼。另外,还要注意消除塘中的蛇类、藻类等敌害生物以免造成损害,影响草鱼的长膘发育。

抓住时机促进鱼科学增膘的方法
一是及时调节水质,增加水体溶氧。经夏季大量的投饵,养殖水体水质变肥,有害气体富集,水质已不适宜鱼类生存,此时必须进行水质调节。首先是加注新水,-般每周加注新水l次,加水量占全池的5%~l0%为宜。其次是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搅水,对水体进行曝气和增氧。最后是全池泼酒生石灰,每隔半月每亩水深l米,用生石灰l5~20千克化浆后全池均匀泼酒,在增钙质的同时对水体消毒杀菌。
二是喂足青料,及时补充精料。秋季气温有明显下降,但鱼的摄食量并未明显下降,此时期仍应坚持“四定”原则投喂新鲜、嫩绿、无污染青饲料,并及时增加配合饲料等精料的投喂量,以保证鱼吃饱。
三是勤巡塘,细观察,防浮头。精养密度大的鱼塘,因大量投喂,水中有机质含量多,耗氧因子增加,入秋季后,鱼类活动频繁,仍易缺氧浮头。因此,每天上、下午,特别是晚间,要勤巡塘,细观察,防止浮头泛塘事故发生。
四是及时进行病害防治。秋季后鱼类食暴长,容易发生肠炎病和烂鳃病等鱼病,除每半月全池泼酒外用药物进行预防外,还需投喂养药饵2~3次。另外,要及时捞出塘内渣质,不用变质饵料喂鱼。

黄鳝养殖安全越冬的四个方法



为了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不少养殖户将黄鳝囤积至春节前后出售。下面介绍几种黄鳝越冬方法。

一、水中越冬法

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黄鳝就停止摄食,入穴冬眠。为了让黄鳝安全越冬,用土池养鳝越冬的,池体建成长方形,南北向,池埂北高南低,有条件的可将北面池埂建成1.5米以上的挡风墙。9月中旬养殖池的水位保持在30~50厘米,后期换水而不改变水位,同时池内土层的厚度不低于50厘米,便于黄鳝筑洞越冬,确保池底水温在0℃以上。当气温0℃以下,水面结冰时,必须把冰块打碎并捞走浮冰,以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黄鳝缺氧死亡。而网箱养鳝越冬时在黄鳝停食后将箱底腐烂的水草清理干净,同时保证箱内有充足的浮草供黄鳝攀附。水中越冬法操作简单易行,但在冬季起捕比较麻烦,而且成活率较低,特别是网箱养鳝越冬死亡率较大。

二、泥中越冬法

水温低于12℃时逐步排干池水,使池底表层泥土保持湿润,黄鳝停食后不要随意搅拌池底泥土或改变表层形状。可在泥土表面覆盖1层厚10~20厘米的稻草或草帘,注意草层下预留空隙,池的四周应清沟沥水,这样可起到透气防寒的作用。这种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黄鳝成活率高,体重消耗较小;缺点是平时需专人看管,起捕较麻烦,不能及时出售,适合鳝苗越冬。

三、室内越冬法

水温降到10℃以下时将池塘中的黄鳝起捕洗净,存放入室内水泥池中养殖,水泥池面积以3~8平方米为宜,水深不超过50厘米,用水为干净的外塘水或井水,进水时温差不可大于3℃,黄鳝和水的比例以1︰2为宜。前3天每天换水1次,以后每隔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时都应清理干净水底的代谢物,同时保证室内温度在2~5℃。该方法暂养黄鳝较安全,成活率高,行情好时可随时出售;缺点是平时管理操作麻烦,黄鳝体重消耗较大,适合成鳝越冬。

四、大棚越冬法

水温低于15℃时将黄鳝转入塑料大棚内越冬。棚内池水水位控制在50~70厘米,并放置水花生,投放量占水面的1/3。水温12℃以上时需适量投喂,直至停食为止,并注意调节水质,防止大量代谢物耗氧。保持棚内气温2~8℃。晴天上午11时至下午3时注意揭膜通风。发现大量黄鳝将头伸出水面时,应注意增氧。该方法有利于延长黄鳝的生长时间,增加体重,提高成活率,而且便于起捕出售;缺点是成本太高,管理操作较繁琐。

罗非鱼越冬管理的四个关键技术措施




每到冬季,大多罗非养殖户朋友都有一股淡淡的忧伤——咱的罗非过不过冬、怎么过冬?特别是今年,气象专家一会儿说今年寒冬,一会儿又说今年暖冬……更弄得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想说:不管是暖冬还是寒冬,只要我们做好了以下措施,就有助于罗非安全越冬。

讲措施之前,我们先了解罗非对水温的要求:以奥尼为例,其生存水温为12-39℃,最低临界温度为7℃(普通罗非鱼为10℃),水温降低至10℃以下停止摄食生长(普通罗非鱼在14℃闭口)。在12~16℃时不会马上死亡,但长时间低温会使鱼体冻伤,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虫病而诱发罗非鱼死亡。水温降至10℃以下,会出现冻死状况。

根据其对水温的要求,它活动范围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栖息于水的中上层,中午水温升高则集群在表层觅食,傍晚水温逐渐降低又从表层游向中表层觅食,到10月、11月以后水温下降则移到底层栖息。基本上我们养殖的罗非品种在水温15-37℃均正常摄食。

近年来看罗非鱼在冬季出现死亡的原因有:

1、冻伤或机械损伤后长水霉死亡;
2、底质太差,反底引发中毒死亡;
3、水质恶化及天气原因缺氧而死;
4、水温低,直接冻死。

广东的水温特别是底层水大多在13℃以上,出现直接冻死的非常少,大多由前3个原因引起。而基于以上原因,本人认为可通过“三改善一减少”来做到罗非安全越冬:一改善底质;二改善水质;三改善鱼抵抗力;一个减少存塘量。

一、做好底改:创造一个鱼生活的良好环境

进入越冬期,罗非多在底层栖息,如果底质不好,鱼不得不上浮,而上层水温低,会导致冻伤,进而发病,危害多多,所以底改是越冬季重中之重。

如何底改?

最有效的用法:一月1次及每次冷空气来临前做1次改底

护水宝(白天)+爽水宝+溴宝(溴宝与爽水宝一起可以当天晚上下)。

底质差是很多深水塘(水深超5米)罗非过不了冬的主要原因。

二、改善水质

1、水温20℃左右尽量把水加满(最好2.5米以上)。

2、适当提高水硬度、PH值(提高至7.5-8.2),增强抵抗力:

方法:施用生石灰调解(每亩20-25斤),此时注意测水:氨氮低于0.3,则可用生石灰调解(每亩20-25斤);如果氨氮高于0.5,则先降解氨氮(护水宝+加酶利生宝+肥水宝),氨氮降解后再使用生石灰。

3、适时培水:水色变差——发黑、褐色,鱼浮头现象增多,说明水体藻类老化死亡;用加酶利生宝培藻(晴天)+开增氧机24小时;同时测水体,氨氮如果在0.3以下,可用生石灰加磷肥培水。(注意同时备氧宝应急)

4、勤测水:氨氮、亚硝酸盐均偏高时,先用护水宝解毒,再用爽水宝降解,连开3天3夜增氧机。

5、适度杀虫:水温降至20℃左右,预防性杀虫。注意:最好不用硫酸铜等重金属以免引发藻类死亡,可选择阿维菌素。

三、加强鱼抵抗力

强化体质:针对冬季水温低,鱼摄食减少,体质下降,掉膘,易闭口导致的消化器官萎缩,需对鱼体质进行强化。

1、根据澳华套餐模式投料(鱼苗宝—鱼健宝—罗非安康):饲料是最好的保健品,增强饲料营养,强化鱼体体质。

2、内服护肝宝+正肠宝+多维或黄芪多糖拌料:每月2次,增强鱼体体质。

3、当鱼一旦出现冻伤、碰伤时:天气一转晴,及时使用水霉净(水杨酸类)2次杀霉菌(根据说明使用),不能等到水霉出现再处理。

四、减少:及时出鱼,降低鱼塘承载量

1、到上市规格及时出鱼:成本最低。

2、降低存塘量:罗非冬季承载量控制在800斤/亩以下,有效降低越冬风险。

我们有无数个案例分析——凡是低温来临前改好了底、调好了水,加上投喂澳华料的,罗非越冬基本上都没有问题!

附:澳华安康345罗非精养模式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xx120721162768.png>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62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