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过程中游池的常见原因及对策分析

近期睛好天气与阴雨天气交替反复无常,部分池塘养殖草鱼产生游池现象,主要表现为草鱼沿池边跑马式不停游动,或者在池中不定向乱窜,呈间歇性,直至体力衰竭,若不及时处置,会引起养殖鱼类批量死亡。游池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

1、饲料投喂严重不足、不适口,产生饥饿性游塘。判断方法:有部分草鱼沿塘边来回游动,寻找食物,间隙性游池,游池方向性不强。解决方案:增加投喂量,在饲料中添加肠鳃宁、VC等,及时更换其它品牌饲料,并适量换水。

2、底质恶化,池底缺氧,有毒有害物质浓度高,导致游池。判断方法:草鱼快速跑马式不停狂游,受惊虾只潜入池水表层。此时应检查池底,检测水质。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氮含量是否超标。解决方案:排换水30公分,施用改底菌团、分解底改处理底质,增开增氧机,并使用益生活水素、磁性水质改良剂、亚硝速降、葡萄糖及EM菌等,改善水质。

3、暗游塘,这种情况一般很难发现,严重影响草鱼生长,免疫抗病能力下降,危害很大。需要养殖者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迅速解除。

4、由于气候、水质突变或感染疫病,产生强烈不适,引起应激性游池。解决方案:提高水位,施用绿水王、解毒王或葡萄糖,在饲料中添加VC和FRC、免疫多糖等抗应激药物,同时投喂鱼血康、败血宁等,预防病害发生。

相关推荐

黄鳝养殖过程中疾病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野生环境中的黄鳝几乎不生病,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因密度、操作和环境等因素,常出现许多病症。而黄鳝疾病的防治是黄鳝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只有弄清楚产生疾病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全面的预防,所以我们应该加强预防,下面概括了引起黄鳝疾病产生的原因:

一、引种、投放工作把关不严:
1、引进了受伤或带有病原的鳝种。这类鳝种在日后的养殖中,摄食强度小,或根本不进食,即使进食也争不过体质强壮的个体,这将导致营养不良,个体瘦弱,病伤越来越严重,甚至对健康的个体传染疾病。
2、鳝种规格不同。规格不一、大小悬殊的鳝种放养在一起且密度高,易引起互相咬伤,尤其是尾部,从而引发细菌或霉菌感染。
3、鳝种投放前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

二、养殖环境不良或恶劣:
1、鳝池引起的原因:刚建的新鳝池,若马上投入使用会使鳝鱼不适而患病;老鳝池长期不清整,腐殖质过多,易造成病原体繁殖浸染;没有独立的进排水道,生产中容易造成一池发病,多池感染。
2、水温引起的原因:黄鳝适宜在15-30℃水温中生长。水体太深时,黄鳝上下活动频繁,体能消耗过大,体表粘液分泌失调,易感染发病;太浅时,尤其是夏季易造成水表面温度长时间偏高,有时高达40℃以上,从而导致黄鳝摄食量下降,甚至出现“烫死”等;秋季易发生温差过大而扰乱了黄鳝的正常生理机能,降低免疫力,如水温陡降4℃左右,常导致黄鳝“感冒”或大批暴病死亡。
3、pH值引起的原因:黄鳝生长适宜的pH值为6.5-7.2。如pH低于5或高于9.5会引起池鳝死亡。一旦池水pH值在5-6.5之间,鳝鱼生长缓慢,并易感染嗜酸卵甲藻而患打粉病。
4、有害物质引起的原因:在高密度养鳝池中,投饲量较大,大量黄鳝的排泄物和死鳝的尸体的分解会导致产生危害黄鳝的微生物、一些病害的中间宿主和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此外,工厂中有毒废水、农田中的农药、生活污水、自身防治鳝病过量的用药等,这些都会引起黄鳝中毒、畸变、生病或死亡。
5、其他原因:黄鳝养殖密度过大;换水不及时;没有及时将病鳝捞出;水草不足,不利于黄鳝穴(隐)居和调控水温;水草腐烂变质等也会导致鳝鱼生病或死亡。

三、操作不慎:
1、长途运输的鳝种如密度过高,易挤压,若不适时处理,使容器中的水温急速上升,鳝体体表粘液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引起鳝种急速感染有害致病菌,往往造成黄鳝入池后数天内大批死亡,有的甚至全军覆没。
2、人工操作过程中引起鳝体擦伤或撞伤易使伤口发炎,引发疾病。

四、投饲技术不当:
1、饵料质量差:黄鳝喜吃新鲜饵料,若所投饵料质量有问题,如变质、活饵料(如蚌、螺、小鱼、蚯蚓等)带有寄生虫等,可直接引起黄鳝发病且能降低鳝对病害的防御能力而间接发病。
2、投食量严重不足:饲料投喂不足会导致黄鳝体质下降,相互残杀,引起外伤,从而降低抗病能力。
3、投食量过大:投喂过量不但增加鳝体肠胃负担而引起发病,而且未及时清除的残余饵料变质腐败后,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在水温高、吃食旺季、疾病流行季节最易发生这种情况。
4、突然改变饵料品种:黄鳝以最开始投喂的饵料为佳,习惯投喂后,如突然改变饵料品种,将导致黄鳝吃食很少或不吃食。
5、饵料品种单一:单一饵料投喂不能满足黄鳝的营养、生长需要,容易引起某种营养成分缺乏,导致黄鳝消瘦乏力,游动缓慢,常常滞留洞外,严重时更能引起生病或衰竭而亡。

黄鳝养殖越冬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般人工养殖的商品黄鳝到春节前后销售,小黄鳝则在第二年继续养成。网箱中养殖的黄鳝在冬季冬眠时常有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多年的养殖实践进行总结,认为网箱黄鳝越冬死亡有多种原因,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

1.体质太差:由于黄鳝自身体质太差,对环境变化特别是水温剧变和病害的抗逆力差而造成死亡。因此,从越冬前的秋季开始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黄鳝自身体质。主要措施是:投喂含丰富蛋白质和一定量脂肪的能量饲料,如蚯蚓、螺蚌肉、鲜鱼、蝇蛆、全价配合饲料等;增加投喂次数,由原来每天傍晚喂一次,在每天上午再增加一次;秋天水温逐渐降低,上午和晚上吃食减少时,可以把投喂时间逐步集中到水温较高的中午进行;每次投喂饲料数量要足。

2.水草不适:冬季网箱中的水草都枯萎,但黄鳝仍需要栖息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中。这时如果水草太少或该层无纵横交错的密集水草,则黄鳝就无良好的栖息场所,最后落入网箱底部缺氧死亡。预防方法是:越冬前应在网箱中培植大量的水草。水草品种以水花生最好,因为它的水上水下部分都很发达,且其水下部分冬季仍不会死亡。

3.水质不良:冬眠期间,黄鳝主要依赖退化了的鳃和皮肤呼吸水体中的氧,如水质不良,水中缺氧,也会造成黄鳝死亡。因此,越冬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方法是: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经常加注新水并保持高水位。

4.水面结冰:黄鳝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一般在1℃。严寒的冬季,网箱中水面枯萎的水草若不能覆盖水面而结冰,时间过长也会导致黄鳝死亡。防止方法是:正确选择养殖用的水草,如水花生、油草,而不宜用水葫芦。

5.病害侵袭:主要有水霉病、腐皮病和蚂蝗为害等。病害一是严重影响冬眠黄鳝的体质,二是带病个体越冬易死亡,三是带病个体疾病传播。因此,越冬前必须严格防病,有病则要及早治愈。冬眠前还要向水体泼洒一些杀菌灭虫药物预防。

6.人畜等为害:由于冬眠期黄鳝活动能力极弱,外界干扰会使它落入水质极差的网箱底部,又无法回到水面的水草中而缺氧窒息死亡。因此,冬季切莫随意拉动水草和搅动水体。

池养龙虾产量低的原因及对策


1.苗种放养成活率低。苗种投放时,因长途运输,离水时间长。虾种鳃丝萎缩,放养时未经充分吸水处理,入池后虾种因吸水过多而胀死。有些苗种是通过药物诱捕的,放养后死亡率高。有的苗种是严寒的冬季投放,放养过程中直接被冻伤、冻死。
苗种宜就地收购就地放养,虾苗放养要做到沿池四周均匀放养,布点均匀。长途运输的虾苗,放养时先将虾苗放水中浸泡3~5分钟,再放池边2~3分钟,反复2~3次,让虾苗吸足水分后,再缓慢将虾放入池中,可提高放养成活率,严禁投放药物诱捕的苗种。
2.放养密度高。塘口放养密度高,同一塘口多批次放养,规格不一,造成生长速度不能同步,摄食能力有强有弱,养殖过程中小龙虾互相残杀,养殖产量低。池塘养殖龙虾,亩放养虾苗20~40千克,规格每千克60~80尾,虾苗要求规格均匀,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并一次放足,避免分批放养。放养时虾苗要用3%~5%的食盐水浸洗消毒后入池。
3.敌害生物多。因清塘不彻底,注水时没有经严格过滤。虾池中有青蛙、水蛇、乌鳢等敌害生物,摄食幼虾,侵袭蜕壳过程的软壳虾,直接影响龙虾养殖产量。()因此养殖龙虾的池塘,放苗前要用药物彻底清塘,杀灭敌害生物,常用药有生石灰、强氯精、巴豆等。
4.光照不足。许多低产虾池中水草过多,覆盖率过高,水体受光面少,水体流动量小,光照不足。导致养殖产量低,上市规格小。正常水草覆盖率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左右,以利龙虾遮阴和滋生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水草过密,可每隔10~15米用刀割一条宽3~5米通道,以确保鱼池有足够的受光面。7~8月,水草腐烂后应及时补充水草,以满足龙虾生长和蜕壳的需要。
5.投饵量不足。由于放养密度高,投饵量不足,投饵方法不当,饵料营养不全面,大小规格不适口,造成部分龙虾摄食不到饵料。一是造成龙虾互相残杀;二是因营养不良,造成部分龙虾蜕壳不遂;三是造成部分龙虾因索饵而逃逸。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中、小龙虾按体重的15%~20%投喂,成虾按体重的5%~10%投喂,具体可根据虾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
6.水质条件差。一是池水质过肥,pH值过低,或水质清瘦,水体透明度过大,都不利于龙虾蜕壳生长。二是夏季水位过浅,水温高于极限温度,会抑制龙虾生长,促使龙虾性早熟。冬季封冰,易造成龙虾因缺氧窒息死亡。三是水位忽高忽低,导致部分龙虾沿水位线附近打洞,以穴居为主。时间一长,就适应了洞穴生活,既不蜕壳,又不摄食生长,龙虾雌雄不分,规格小,懒于活动,养殖产量低。养殖过程应长期保持水位稳定,水质清新,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化学污染。养殖过程中若发现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到岸边,浮头并向岸上爬时,说明缺氧严重,要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
7.管理不善。一是池口面积过大或过小,坡比小,没有浅水层,不利于龙虾脱壳生长;二是防逃设施差,容易造成龙虾逃跑;三是捕捞不及时,造成部分龙虾伏塘穴居而捕不到。养殖小龙虾的池口面积以10~30亩为宜,坡比为(1∶2)~(1∶3)。龙虾爱打穴,要加固防逃设施,以防龙虾逃跑。龙虾隔年性成熟,9月离开母体的幼虾到第二年的7~8月性成熟。6月离开母体的幼虾到第二年的4~5月性成熟。龙虾性成熟交配后,雄性容易死亡。一般饲养2个月左右,当小龙虾个体重达40克以上时,可捕捞上市,提高养殖产量。

鲩鱼疫苗失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鲩鱼放养后捕回率较低

由于放养后各口鱼塘的地理环境不一,有些塘底不平整,捕回率较低,仅在40%~60%,过低的捕回率严重影响注射率的普及性。假如放养鲩鱼10000尾能捕回9000尾,那就效果较好达90%;若只捕回5000尾,注射率仅为50%,没有注射疫苗的5000尾时刻都受病害侵袭,是造成效果差的原因。有条件的鱼塘最好是注射疫苗后才放养,或过塘逐条注射放养。

2、疫苗稀释后存放时间过长

疫苗在稀释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侵袭与混杂,存放时间过长,菌苗则会变异、死亡,这样就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及时使用才能保证质量。

3、疫苗保管不善

由于环境的差异,在没有冰箱的情形下,购回的疫苗通常用水浸着,若瓶盖损坏易渗入水份感染疫苗造成变质,更有甚者随意放在阳光下曝晒或放在炉灶边烘烤。所以疫苗必须即购即用,有冰箱的农户方可提前1~2天购回备用。

4、注射方法不正确

给鱼体注射疫苗时针头、针管不严格消毒,甚至打空针、打漏针,疫苗剂量忽多忽少,更有甚者在疫苗中乱加激素药物等都是导致注射失败的原因。要打有准备之仗,注射疫苗前认真检查器械能否继续使用,零部件有否损坏,避免打空针(没有针水注射)或打漏针(导管皮栓及接口处漏疫苗),注入疫苗量微乎其微,甚至无疫苗到鱼的体内,导致达不到防治的效果。在注射疫苗前注射器要进行严格的清洗或消毒,更有匆忙者没有排清导管里残存上次的疫苗就随意注入,导致病毒注入而引发注射后持续出现病鱼死亡。在注射疫苗前必须严肃认真地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清洗修理好网具器械,杜绝上述各种因素的发生。

5、鱼体带病注射

鱼塘出现鱼患病死亡才急于注射疫苗,在注射疫苗后鱼类持续出现较大规模的死亡,是应激反应。具体表现为注射疫苗后鱼死亡特别多,或长时间持续死亡。由于大部份农民没有无病先防的意识,鱼发病后才急于拉网注射疫苗,这时鱼体已严重感染病菌,此时进行疫苗注射,不会使鱼体产生抗体,只会加速鱼的死亡。针对已发病的池塘建议用二氧化氯对池水进行消毒两次,以缓和或减少发病才进行拉网注射疫苗。注射疫苗后对池塘再进行一次杀菌消毒,这样会减少应激死亡数量。

6、注射质量差的疫苗

目前国家对鱼用疫苗还没有制定国家标准,而且生产过程的设备差,没严格按技术规程生产,其质量不一,所以注射效果差异也很大。建议到信誉好的店铺购买国家科研单位生产的疫苗。土法疫苗要到老字号信誉好的店铺购买,这样会减少损失。

7、选择气温低时注射疫苗

温度高容易损伤鱼体,也容易造成死亡,最好选择阴凉天气进行。由于注射时用网捕鱼会损伤鱼体,鱼的密度大,容易造成缺氧,所以在注射疫苗时必须开足增氧,是提高成活减少死亡的有力措施。

河蟹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五个发病原因



河蟹生病的原因很多,目前已知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养殖水域缺氧。一般要求水中溶氧5毫克/升左右,如果低于2毫克/升,河蟹就会发生死亡。造成缺氧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水中较多的烂草、残饵、排泄物分解发酵,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有的是水中浮游生物太多,消耗溶解氧过多,引起缺氧;也有的是鱼蟹密度过大,增氧不够引起缺氧等等。
(2)农业和工业“三废”污染。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即使是微量也能使河蟹中毒。据测定,95%晶体敌百虫和50%马拉松乳剂对河蟹48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毫克/升和0。62毫克/升。农村中许多养蟹池沟四周均是农田,田水常会流入池中,在生产期间,有的养蟹户在排换水时,常因不了解周围水源情况将含有农药的田间水排入池中,造成河蟹中毒而死。
(3)病菌感染。河蟹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以及身体受伤等原因,常会被菌感染而致病。
(4)密度过大,大小不一,饵料缺乏,造成相互残杀,弱肉强食,有的致死,有的伤残后抗病力减弱,往往得传染性疾病。
(5)温度骤高骤低,投饵不按时,使河蟹食欲不振,体质消瘦,抗病力差而生病。

冬季蛋鸡放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动物食品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绿色“肉”、“蛋”、“奶”颇受消费者青睐,生态养殖应运而生,并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冬季蛋鸡放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1、饲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产蛋率低而且不能保持稳定水平:目前我国大多的鸡场在进入冬季以后都没有比较理想的产蛋率,一般鸡场饲养蛋鸡的产蛋率约为30%,大多都是在20%-50%,这中间的数据起伏比较大,通常都呈现偏低而且不稳定的状态。

鸡蛋品质下降:目前在我国的实际养鸡生产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鸡蛋蛋壳的厚度、坚固度、蛋壳表面的清洁度和蛋黄色泽等几个方面。有的鸡场饲养的蛋鸡产出的鸡蛋蛋壳厚度和坚固度都会有所降低。其中有不少鸡场中蛋鸡所产鸡蛋的蛋壳表面有比较差的清洁度,通常都会沾染一些粪便和污染物等杂物。然而大多鸡场中蛋鸡所产的鸡蛋蛋黄色度会有相应的比较大幅度降低的情况。

疾病频繁的出现:不少鸡场饲养的蛋鸡会出现相应的呼吸道疾病的流行,还有的鸡场鸡群中会有体内外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个别养鸡场中的蛋鸡群有时也会有内脏型马立克病的出现与传播。

2、原因分析

圈鸡过晚:产蛋鸡正常的温度要求在8-27℃,但是最适宜的温度是13-24℃。蛋鸡群生活的环境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的同时采食量上升,造成蛋鸡体内的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失。通常在环境的温度为5℃时,应该将放牧的鸡圈回舍内,同时还要在鸡舍的向阳面增加与鸡舍面积等同或大些的塑料棚作为蛋鸡平时的运动场。如果养鸡场始终坚持将蛋鸡群在室外进行放牧饲养,夜间舍内没有配备相应的保温设施就会导致蛋鸡的饲养状况出现问题,造成相应的损失。

光照时间短:根据许多相关的报道可知,我国目前仍然有不少鸡场鸡舍内给予蛋鸡的光照时间少于12h(其中包括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在内)。个别野外建造的鸡场缺少电源的设置,更没有补充光照的可能性。

缺少喂料量:如果蛋鸡群场对于鸡群从放养模式改为圈养方式就应该改变喂料量,如果鸡场继续沿用放牧期补料的数量和方法,加之没有保温设施的供给,就会导致蛋鸡摄入的营养远远不够蛋鸡生长需要,所以生产中必须加以重视。

营养供给不平衡:目前我国有的养鸡场存在供给鸡群的配料不符合标准而随意的饲喂;还有个别鸡场始终将蛋鸡饲料的标准配料按照笼养鸡的饲料标准进行配比;还有的养鸡场一味追求经济方面的利益而购买廉价的饲料原料,导致蛋鸡采食过后体内的营养出现比较严重的失衡状态。

舍内环境差:蛋鸡舍内如果缺少保温的设施供给,就会相应的造成舍内的温度偏低;有的蛋鸡舍密封不够严密,加上通风状况差,具有比较大的湿度,导致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升高,造成许多病原微生物滋生;如果蛋鸡场的管理方式不合理,导致鸡群受到的应激现象不断等,就会相应的降低蛋鸡的产蛋性能或者使产蛋的情况不稳定,同时也会造成许多疾病的频发,饲养者在生产中不容忽视。

3、解决措施

鸡舍环境的合理控制:冬季气温偏低,大多鸡场为追求保温而采取舍内平养、棚舍结合的饲养方式,可以在鸡舍的向阳面搭建一个临时的拱形塑料棚。目前大多的鸡场都存在保温、通风换气和除湿的矛盾,大多鸡群的饲养密度偏大,不能及时对蛋鸡产生的粪便进行清理,所以要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方法将以上的问题解决,以保证冬季蛋鸡体机体健康、产蛋率维持在高而稳定状态。

科学管理:在许多的管理因素当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应激因素。冬季蛋鸡的饲养方式应该以圈养为主,然后适当的给蛋鸡进行室外运动的时间。放养鸡群的同时还要对鸡舍进行相应的清理和换气处理措施。如果天气状况差或者是气温骤降的情况都不能够进行放鸡。

营养调控:如果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蛋鸡采取生态放养的模式,会发现鸡蛋的品质明显提高,主要是因为蛋鸡在野外放养的过程中采食不少生物活性物质,再加上鸡群的健康的机体和比较理想的生态环境。蛋鸡群如果采取以圈养为主的饲养模式进行养殖生产,首先就要调整饲料供给,以提高蛋鸡产出鸡蛋的品质。

疾病预防:野外生态放养的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优越的,相应的饲养密度偏低,而且环境中的空气相对比较新鲜,蛋鸡可以采食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饲料,这样可以保证蛋鸡的机体比较健康,并且还会具有相应的抗病力逐渐增强的优势。要根据鸡场的实际情况给鸡群注射相关疫苗,定期对蛋鸡体内的寄生虫加以驱除,同时还要改善鸡舍的环境,加强通风换气状况,还要降低湿度,这样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产蛋率低而不稳
走访的十几个鸡场和电话咨询的多数鸡场,进入冬季以来,产蛋率均不理想。一般在30%左右,高者不足50%,有的甚至20%,而且起伏较大,低而不稳。
2.鸡蛋品质下降
鸡蛋品质主要表现在鸡蛋蛋壳的厚度、坚固度、蛋壳表面清洁度和蛋黄色泽等方面。一些鸡场鸡蛋的蛋壳厚度和坚固度降低,出现薄壳蛋、砂皮蛋和软壳蛋;一些鸡场蛋壳的清洁度普遍较差,沾满粪便和污染物;多数鸡场的蛋黄色度大幅度降低。由放牧期的9个以上罗氏单位降到8个以下。
3.疾病有所抬头
一些鸡场出现呼吸道疾病,一些鸡场出现体内外寄生虫病,个别鸡场偶尔发生马立克病(内脏型)。
二、原因
由于不同鸡场的具体情况不同,问题比较复杂。但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圈鸡过晚
产蛋鸡要求温度范围是8~27℃,最适温度是13~24℃。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不仅降低产蛋率,而且还会导致采食量增加,营养的无谓损失。正常情况下,当环境温度最低降到5℃左右时,就应将在野外放牧的鸡圈回鸡舍,并在鸡舍的向阳面增加与鸡舍面积等同或大些的塑料(9645,110.00,1.15%)棚作为运动场。但是,有些鸡场至今仍然在室外放牧,夜间鸡舍没有任何保温设施。
2.光照时间短
调查发现,很多鸡场鸡舍的光照时间每天不足12小时(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有些在野外建造的鸡场没有电源,根本没有补充光照。
3.喂料量不足
一些鸡场沿用放牧期补料的数量和方法,每天补料在50~75克,少数达到100克。这对于没有保温设施,仍然处于野外放牧的产蛋鸡来说,其营养是远远不够的。
4.营养失调
一些鸡场配料随意,有啥喂啥;有的鸡场按照笼养鸡标准配料;也有的鸡场购买当地所谓的“柴鸡专用料”;还有的鸡场看到目前饲料价格较高而用廉价原料,营养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严重不足、蛋白能量失衡、矿物质比例失衡、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失衡等。
5.缺乏天然蛋黄增色物质
进入枯草期,尽管有时蛋鸡在野外放牧,但不能获得含有大量叶绿素的青绿饲料,影响蛋黄的色度。
6.鸡舍环境不佳
一些鸡舍没有保温设施,造成舍内温度低;有的密封严密,通风不良、湿度大,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病原微生物孳生;有的管理粗放,应激现象不断等,都是造成产蛋性能低而不稳以及疾病增加的原因。

三、对策
1.增加光照
产蛋鸡对光照有较强的依赖性。由于冬季自然光照时间较短,人工补充光照是必不可缺的。应根据鸡的日龄和产蛋阶段,将光照逐渐调整到合适的时间,使产蛋高峰期光照时间维持在16小时。生产中可采取早晨补光或夜间补光,或两者结合。但无论哪种方式,应与补料相结合。
2.科学配料
生态放养的鸡种多数选择地方鸡,其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活动量大,但产蛋性能与现代鸡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其饲料营养水平应针对鸡的品种和生产特点而灵活掌握。根据笔者多年试验和实践经验,制定了河北柴鸡饲料营养推荐指标。
3.增加喂料量
根据气温、鸡的活动量、野外自由采食量和鸡的产蛋率,酌情补充饲料。一些鸡场看到鸡的产蛋率低,限制补料量,结果饲料投喂量越少,产蛋率越低。根据笔者经验,由于本饲养方式鸡的活动量较大,在冬季保温较好的情况下,河北柴鸡的日补料量应比笼养中型蛋鸡高10~15%。在保温不良的情况下,饲料的补充量还要增加。
4.鸡舍环境控制
为了保温,多数鸡场采取舍内平养,棚舍结合的饲养方式,即在鸡舍的向阳面临时搭建一个拱形塑料棚。据调查,多数存在保温与通风换气和除湿的矛盾,同时饲养密度偏大,粪便不能及时清理,为产蛋性能的提高和疾病的控制制造了麻烦。解决以上问题是保证冬季鸡体健康、产蛋率高而稳定的重要措施。
5.科学管理
管理包括的内容很多,涉及到鸡蛋生产的诸多环节。但最关键的问题应将防应激放在首要位置。蛋鸡由生态放养过渡到以圈养为主,圈养和放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由低密度的山场自由活动变为较高密度的人工控制环境活动。饲养管理方式的改变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管理程序的改变也需要一定的过渡阶段。要时刻清楚蛋鸡具有神经质的动物特性,避免应激因素的产生。
此外,冬季应以圈养为主,适当室外运动。晴朗天气的上午,当气温上升之后,约10点左右放鸡,下午4时左右归巢,即采取晚放鸡,早回巢的办法。在放鸡的同时进行鸡舍清理和换气。若遇到不良天气或气温骤降,不可放鸡。
6.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
蛋鸡在生态放养条件下,鸡蛋品质有了明显提高,主要是鸡在野外采食了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昆虫、草叶等),加之健康的机体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实行以圈养为主,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环境,必须在饲料方面做适当的调整,以提高鸡蛋品质。根据笔者试验,冬季在饲料中添加一定的富含叶绿素和纤维的物质,可使蛋黄颜色加深、胆固醇含量降低,磷脂含量增加。
7.疾病预防
野外生态放养,由于环境优越,饲养密度低,空气新鲜,采食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饲料,鸡体健康,抗病力增强。因此,普通病和传染性疾病均低于笼养鸡。但是,进入冬季之后实行圈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密度大,湿度大,通风差,自然饲料缺乏,相应的疾病接踵而至。比如,放养期间很少发生的呼吸道疾病在一些鸡场发生;肠道寄生虫病发生比较严重;内脏型马立克零星出现(放养方式该病很少发生,但冬季圈养后出现,其机理有待研究)。因此,除了注射有关的疫苗以外,要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并将改善鸡舍环境、加强通风换气和降低湿度作为管理的重要环节。

河蟹养殖池不良底质的防治对策分析



在今年的渔业科技入户夏季行动中,本人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部分养殖户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从而导致在下风处和食台旁食物残渣、死亡藻类、污物和水产养殖动物的粪便等累积,在高温条件下腐烂、变质,滋生大量的细菌,从而导致水质的败坏、病害的流行,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通常造成蟹塘底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残饵、粪便、死亡的藻类等有机物过量沉积,无法完全分解造成。沉积于水体底部的不良底质在风浪、水流的影响下,沉渣泛起,诱发水体的二次污染,导致水体溶氧下降、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同时不良底质也为病原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温床,以致病害频发。
现就蟹塘不良底质提出一些防治对策,供养殖户参考。
1、及时清理蟹塘下风处、食台边食物残渣、死亡藻类和污物等,必要时,可泼洒适量的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2、全池泼洒浓度为0.75~1.5×10-6水质保护解毒剂或调水解毒灵等,以降低水体中有害毒物的浓度。
3、用浓度为0.3×10-6底居安或底速净等底改药物,强力分解底质中有害物质,以确保河蟹的安全。
4、用浓度为0.3~0.5×10-6稳水利生素(含枯草芽孢杆菌)全池泼洒,15天一次。

黄鳝暂养运输中的死亡原因及对策分析



1、“发烧”缺氧,使黄鳝窒息

所谓“发烧”,是指盛装黄鳝的容器内水温显著升高,如果不及时换水,水质进一步恶化,直至呈暗绿色,并有强烈的腥臭味,这标志着水中严重缺氧,大批黄鳝会因窒息而死。但是这时体质比较健壮的黄鳝,往往能挤到表层,奋力竖身昂头,直接呼吸空气,因而不会发生死亡。缺乏经验的人常被这种表层假象所蒙蔽,实际上表层以下的黄鳝已经相互纠缠成团,亟待抢救或已经大量死亡。产生“发烧”的原因,是因为黄鳝体表富含黏液,容器内鱼的密度又大,如果不及时换水,黏液越积越多,在被细菌的分解过程中,能很快地将水中的溶解氧消耗掉,并产生热量,从而使水温显著升高。所以在贮运时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抑制细菌增殖,并及时换水,可以提高成活率。

2、黄鳝受伤引起死亡

用钩捕获的黄鳝,往往会使头部受伤;用破损的篾篓或其他粗糙锋利的容器盛装,会使体表创伤;集中盛放时相互用嘴咬,一般是尾部被咬伤。据统计,这些受伤的黄鳝,在4天的贮存对比中,以头部受伤的成活率最低,只存活5%;体表受伤成活率为17.5%,而在同样条件下,无伤黄鳝的成活率为97.5%。受伤黄鳝,往往受强者的挤压而沉没于容器的底部。所以在暂养和运输时,要将病、伤的黄鳝剔出;容器要尽量光滑,无破损;密度要适量。

3、水温升高造成死亡

水温的上升能引起黄鳝本身耗氧量的剧增。比如水温在8.5~10℃时,黄鳝平均耗氧量每小时每千克为38.74毫克;在黄鳝最适水温23~25℃时,耗氧量跃增到每小时每千克为326.34毫克;水温上升至30~34℃时,耗氧量剧增到每小时每千克为697.54毫克,这样高的耗氧量,自然极易引起水中缺氧而死鱼。所以,贮运黄鳝最好是春、秋季节,水温在25℃以下;并要定时换水,经常搅拌,保持最适温度。


农户养羊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羊投入少、成本低、风险小,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农副产品和农作物秸秆,是农民切实可行的一条致富之路。但在农户养羊过程中,由于对引种重视不够,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暴发传染病,导致羊只死亡。因此,要特别做好羊引种方面的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介绍如下:
1.盲目引进羊只
有的农户不考虑羊只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就盲目引进,结果导致发病死亡,造成损失。因此,要注意羊只引进地气候环境与本地气候环境的差别,原则上选择气候、地形、植被、饲养方式和饲养管理水平与本地差异不大的地区引种,这样羊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缩短驯养时间,避免发病甚至死亡。另外,一些新培育或从国外引进的品种,要认真查阅资料,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如果本地条件适宜生长,可适当引进少部分试养,条件成熟后再批量引入,切不能轻信广告和产品介绍盲目批量引入,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引种时,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正规厂家,不要图便宜而引进假良种。
2.不注意引种季节
有的农户冬季引进羊只,结果引进后就发病,甚至大量死亡,这是因为山羊经过一路颠簸,不但要恢复体质,还要面对冬季恶劣的气候,很难适应新环境。夏季高温多雨,相对湿度大,羊怕热又怕潮湿,长途运输羊易发生中暑甚至死亡,也不宜进行引种。春季和秋季气候温暖,雨相对较少,地面干燥,饲草丰富,最适宜引进羊只。如果冬、夏季必须引进羊只,要选择与本地气候环境差别不大的地区就近引进。()此外,寒冷地区不要到相对温暖地区引进羊只,温暖地区也不要到寒冷地区引进羊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对疫病防治重视不足
有的农户对引种地是否是疫区不清楚,而且不注意进行产地检疫和了解引进羊只的防疫情况,引进后发生传染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引种前要先调查了解产地疫病情况,严禁从疫区引种,引进羊要三证(场地检疫证,运输检疫证和运载工具消毒证)齐全。引进羊只经过运输,因地区气候差异、饲养管理方式改变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常常表现为感冒、肺炎、口疮、腹泻、流产等,所以要仔细观察,发现异常变化及时、及早处理。此外,要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注意圈舍等的清洁卫生。引进羊只隔离饲养半个月以上未出现异常,方可与原有的羊混养。进舍前羊群要进行免疫接种,增强羊只抵御疫病的能力,并对羊群进行一次全面的驱虫。切忌在饲养过程中,随时、随意地从外地或其他羊群购羊补充。
(作者联系地址:李旭光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家畜改良工作站邮编:028400;苗志勇通辽市开鲁县驻东来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邮编:028400;苗淑娟通辽市开鲁县种畜场邮编:028400)

黄鳝养殖过程中常见药物介绍及使用方法



1、氧化钙(生石灰)
用途:用于改善池塘环境,清除敌害生物及预防部分细菌性鱼病。
用法与用量:带水清塘:200~250毫克/升,全池泼洒:20毫克/升。
注意事项: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氧、重金属盐、有机结合物混用。


2、漂白粉
用途:用于清塘、改善池塘环境及防治细菌性皮肤病、烂鳃病、出血病。
用法与用量:带水清塘:20毫克/升,全池泼洒:1.0~1.5毫克/升。
休药期:≥5天

3、大蒜
用途: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10~30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
用途: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用法与用量:0.2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4、大黄
用途:用于防治菌性肠炎、烂鳃。
用法与用量:全池泼洒:2.5~4.0毫克/升,拌饵投喂:5~10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注意事项:投喂时常与黄芩、黄柏合用(三者比例5:2:3)

5、黄芩
用途: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出血病。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2~4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注意事项:投喂时常与大黄、黄柏合用(三者比例为2:5:3)。

6、黄柏
用途: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出血病。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2~6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注意事项:投喂时常与大黄、黄芩合用(三者比例为3:5:2)。

7、五倍子
用途: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赤皮、白皮、疖疮病。
用法与用量:全池泼洒:2~4毫克/升。

8、穿心莲
用途: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病。
用法与用量:全池泼洒:15~20毫克/升,拌饵投喂:10~20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9、苦参
用途: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竖鳞病。
用法与用量:全池泼洒:1.0~1.5毫克/升,拌饵投喂:1~2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10、土霉素
用途:用于治疗肠炎、弧菌病。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50~8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休药期:≥30天
注意事项:勿与铝、镁离子及卤素、碳酸氢钠、凝胶合用。

11、磺胺嘧啶(磺胺哒嗪)
用途:用于治疗鱼类的赤皮病、肠炎。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10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5天。
注意事项:①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同用,可产生增效作用;②第一天药量加倍。

12、碘胺甲恶唑(新诺明、新明磺)
用途:用于治疗肠炎。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10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5~7天。
注意事项:①不能与酸性药物同用;②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同用,可产生增效作用;③第一天药量加倍。

13、磺胺间甲氧嘧啶(制菌磺、磺胺-6-甲氧嘧啶)
用途:用于赤皮病及弧菌病。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50~10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休药期:≥37天
注意事项:①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同用,可产生增效作用;②第一天药量加倍。

14、氟苯尼考
用途:用于治疗赤鳍病。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1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4~6天。

聚维酮碘(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皮维碘、PVP-Ⅰ、伏碘)(有效碘1.0%)
用途: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病、弧菌病,并可用于预防病毒病、出血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用法与用量:全池泼洒:幼鱼0.2~0.5毫克/升,成鱼1~2毫克/升,浸浴:鱼种30毫克/升,15~20分钟;鱼卵30~50毫克/升,5~15分钟。

15、十滴水
用途:用于治疗黄鳝肠炎病
用法与用量:拌饵投喂:每100千克黄鳝配20毫升“十滴水”(人用“十滴水”2瓶),

16、二氧化氯
用途:用于防治细菌性皮肤病、烂鳃病、出血病。
用法与用量:浸浴:20~40毫克/升,5~10分钟,全池泼洒:0.1~0.2毫克/升,严重时0.3~0.6毫克/升。

17、五倍子
用途:用于防治黄鳝白皮病赤皮病打印病水霉病疖疮病
用法:五倍子研碎,开水冲溶,滤渣后全池泼洒
用量:打印病,使池水中的药浓度为4~10克/立方米,其余为2~4克/立方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72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