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种猪蹄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关于养猪人来讲,冬季往往是很考验养殖能力的,由于天气的原因,猪场的猪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说猪蹄裂病。猪蹄裂病是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蹄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跛行,不愿走动,使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冬季种猪蹄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蹄裂原因
种猪蹄裂的原因主要包括营养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圈舍环境因素、猪品种因素及气候因素。营养因素包括钙、磷不足,缺硒、缺锌、缺锰、缺维生素H及缺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导致。饲养管理因素包括地面平养的饲养密度过低、活动空间过大及长期缺乏日照等。圈舍因素包括新建水泥地板、平养及限位栏饲养地面高低不平、地面粗糙、猪舍坡度过大等。猪的品种因素主要指以外二元种猪及外三元生长育肥猪为代表的体重快速增加与蹄慢速生长发育导致蹄单位面积支撑体重过大引起蹄破裂;此外,瘦肉型种猪的易破蹄遗传特性也是因素之一。气候因素主要包括不适宜的圈舍温度以及空气湿度。
二、种猪蹄破裂的综合防治措施
1.购买正规的大型饲料公司生产的全价颗粒饲料。保证营养平衡,注意补加亚油酸、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可在全价颗粒饲料基础上按200~500微克/公斤添加维生素H及蛋氨酸锌等。
2.保持圈舍内适宜的空气湿度。在保证圈舍温度适宜的前提下,通过喷水或其他方式保持圈舍内空气湿度在50%~75%。在猪场内不同位置配备干湿温度计,关注圈舍内环境变化。
3.改造、调整圈舍或转圈。针对可能是圈舍环境因素导致的种猪蹄裂,可以将种猪转移至圈舍无坡度或坡度适宜、地面粗糙度适宜的圈舍,或对圈舍进行针对性改造。
4.控制好各猪群饲养密度。每头种猪适宜的饲养面积为种公猪9~15平方米,空怀配种母猪2.5~3.0平方米,单体妊娠母猪1.3~1.5平方米,保育仔猪0.4~0.6平方米,育肥猪1.0~1.2平方米。
5.提供猪群日光浴。有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定期或不定期讓种猪直接接受日光照射一定时间。
6.治疗方案。对已破蹄的猪只,按一洗(清洗)、二消(消毒)、三涂(涂抹)的顺序对破裂的蹄部进行处理。清洗可用生理盐水或煮沸冷却至不烫手的白开水,用灭菌棉球擦拭,酒精棉球消毒,或0.02%高锰酸钾液浸泡10分钟左右,擦干后撒青霉素粉同时涂抹红霉素软膏,每天两次,连用3~5天。

引起猪蹄裂的原因:
1、季节原因
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猪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蹄壳得不到韧性保护,弹性韧性减退,脆性增加,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摩擦,因而造成蹄壳出现裂缝。
2、猪的品种
国内外研究表明,此病主要发生在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中,如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等肢蹄纤细的猪最易患此病;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种更易得此病。我国地方品种及其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猪极少发病。
3、猪圈地面过硬
一些用方砖与水泥铺设的现代化猪舍,由于地表面坚硬而粗糙,在干燥而寒冷的气候下,猪只长期在上面行走,往往容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迅速加重。
4、猪缺乏营养
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就容易造成蹄底裂;
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能导致蹄异常变形,且缺锰时多是横裂;缺锌时则呈蹄裂或侧裂;
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生长而发生软骨病、肢蹄不正和关节炎肿胀等,使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特别是集约化密闭饲养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发生此病。
5、猪群发生口蹄疫后,常出现蹄裂现象。

防治措施
1、日常做好检查工作
对猪群中出现蹄壳干燥,弹性降低,脆性增强的蹄只表面进行及时的保养。保养的方法可给蹄壳涂抹油脂类药物,如植物油、凡士林油、鱼肝油等滋润蹄壳,每3~5天1次,对蹄壳不整、变形的要及时修蹄。
猪群多接受阳光照射,保持运动。
2、治疗方法
对有脓肿并破损的蹄壳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用氧化锌软膏对症治疗。
对有炎症的病例应进行局部消毒,视情况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相关推荐

引起母猪蹄裂的几种非疾病原因及预防母猪蹄裂的方法


1、母猪蹄裂的表现

母猪蹄裂多发生在秋冬和早春季节,早期症状为蹄甲出现轻度的开裂,然后创口逐渐扩大、出血,受病原菌感染后引起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出现跛行,从而增加了母猪的淘汰率。蹄裂的母猪常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打滑、弓背、震颤、跛行等痛苦症状,为了减少负重站立造成的痛苦,病猪常躺卧。蹄裂的母猪因四肢疼痛不喜站立,会导致采食与饮水频率降低,进而引起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等。同时还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使母猪出现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产仔数少、健仔率低、泌乳能力下降以及仔猪初生重小、断奶重小的现象。蹄裂常与其他蹄病混淆,要注意对症状进行区分,蹄裂以蹄裂、局部疼痛、愿意躺卧、活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而其他蹄病常以蹄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同时还伴有体温升高的全身症状。

2、引起母猪蹄裂的几种非疾病因素

秋冬和早春季节的天气干燥、气温不稳,地面的温度低,母猪为了适当环境的变化,体表细血管收缩,末梢血液循环以及血流量不足,当猪机体内多种营养素不足时,会导致代谢出现异常,导致正常的脂类物质分泌量减少,而不能维持蹄部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使蹄角质变得薄嫩,极易磨损,最终导致蹄壳龟裂、蹄横裂和脚垫裂缝。再加上由于地面粗糙,在母猪的运动和摩擦下,加重了蹄裂的发生,随后会不同程度的感染病原菌,而出现跛行。在实际生产中,引起母猪蹄裂的主要有品种、营养、气候等因素。

品种。在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中易发生此病,其中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种更易患此病。我国地方品种以及和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的猪极少发病,另外生长缓慢、背膘较厚的品种的发病率也较低。由于不同品种的发病率不同,所以此病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营养。母猪日粮中营养物质的不足或不均衡是蹄裂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生物素的长期缺乏,而导致生物素不足的原因则是由于长期饲喂单一的玉米-豆粕型日粮,而缺乏富含生物素的饲料。另外,饲料中的某些营养因子,如脂肪、叶酸等会与生物素发生作用,从而影响生物素的吸收。饲料的加工处理过程中也会造成生物素发生损失。当猪机体内缺乏生物素时,不能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会导致母猪患此病;饲料中的钙、磷不足或者比例不当,极易造成蹄裂;缺锰时会使蹄发生变形,出现横裂的现象;锌的缺乏会出现侧裂;而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使猪易患软骨病、肢蹄不正等,会使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尤其是集约化密闭猪场,猪群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患蹄裂。

其他。引起母猪患此病的其他原因主要有气候和圈舍的地面条件。秋冬和早春季节的气候干燥,是此病的高发季。一般在发生蹄裂的猪群中,后肢蹄比前肢蹄的发病率高,这和圈舍地面的光滑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圈舍的地面过于光滑、看不见沙粒或者地面过于粗糙,易见较大的沙粒都会使母猪易患蹄裂。

3、母猪蹄裂的调控措施

在母猪的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加强预防母猪蹄裂的发生,以减少蹄裂对母猪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保证猪场的经济效益。除了要注意选择优良品种,保证那些易引起肢蹄发生损伤的个体不留作种用外,在饲养管理方面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调控。

加强饲料的营养。要饲喂全价的优质饲料,以确保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尤其是生物素和亚油酸的供给量。在蹄裂病的高发季节,可以在母猪料内添加一定量的脂肪粉或者大豆油,可以减少蹄裂病的发生。饲喂母猪的日粮中要保证钙、磷的供应量,并要注意其比例要适当,因为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会使引起母猪四肢疾病,发生蹄壳角质软化和蹄变形;要满足母猪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以保证骨骼的健康发育,要保证母猪有足够的户外运动时间,以保证充足的光照。在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以提高蹄壳的硬度和强度,改善皮和被毛的状况,减少蹄壳碎裂和蹄垫损害。日粮中要注意其他类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如要保证锌、锰的添加量,可以减少母猪蹄部发生侧裂或横裂。

改善圈舍地面的结构、质地。集约化猪场的圈舍地面多以水泥地为主,水泥地面要保持适宜的光滑度,地面不能过于光滑也不能太粗糙,保证地面不能有尖锐的物体和积水。要定期让母猪到户外活动,以加强肢蹄的锻炼,同时母猪接受阳光的照射,有利于维生素D和生物素的合成与吸收。

在蹄裂的高发季节,可以在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料中添加2%的生物素和蛋氨酸锌,一般连续使用14d,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如果已经蹄裂已经发生,可以在运动场的进出口放入0.1%~0.2%福尔马林溶液,防止继发感染。在母猪的养殖生产中要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保证饮用水的卫生,有毒和有害的物质不超标。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母猪消毒、免疫和保健工作。

作者简介:陈振财(1962-),男,黑龙江肇州人,大专,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卫生防疫管理方面工作。

陈振财

猪蹄裂的病因分析 猪蹄裂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蹄裂是指蹄壳存在裂缝或者开裂,并伴有轻度出血的一种肢体病。病猪临床上主要表现出蹄裂、跛行、疼痛,往往卧地不动。病猪症状较轻时,导致走动不便,使采食和生长受到影响;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瘫痪,影响繁殖性能,缩短种猪使用年限,被提前淘汰处理,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应采取有效的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蹄裂的病因分析猪蹄裂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营养因素。给猪饲喂某些营养物质含量较少或者比例不平衡的日粮,造成机体缺乏某些物质,从而发生营养性跛行。饲料组成不合理,饲料能量水平过低或者气候寒冷,猪消耗过大的能量,从而出现发病。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合理或者含量较少容易引起蹄底裂,如钙磷比例不当往往会导致猪被毛蓬乱,容易发生脱落,蹄壳发生横裂,引起跛行,严重时甚至导致蹄冠部发生肿胀,明显疼痛,患肢站立时一般持续抖动或者悬蹄,只能够卧地不起,蹄部容易发生感染,很难治愈。动物体内主要是含硫基氨基酸中存在硫,另外维生素Bi、生物素中也存在硫,硫需要借助体内的含硫有机物来发挥作用,而生物素和含硫氨基酸用于合成蹄的角质蛋白,且有些硫酸盐类会以结合形式进入机体的蹄和角。如果蛋白质氨基酸失衡,具有较少的含硫氨基酸,导致硫酸盐类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对蹄的生长和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环境因素。主要由于气候寒冷、空气过于干燥,猪蹄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蹄壳角质明显变脆,从而容易裂开。另外,猪舍地面使用细沙水泥铺垫,相比于石子粗砂水泥地面会比较严重的磨损蹄部,再加上坡度设计不合理,雨天存在严重的漏雨现象,猪舍地面过度湿滑,容易损伤腿部肌腱和韧带,无法正常负重,从而更容易发生该病。舍内卫生条件较差、湿度过大,蹄部长时间浸泡在粪尿中,导致蹄甲角质明显疏松,容易发生变形,并出现龟裂,从而导致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到蹄部软组织深部,从而引起蹄冠炎。

病理因素。猪蹄裂病可能是由于感染支原体性关节炎、棒状性关节炎、链球菌性关节炎以及血杆菌性关节炎等引起。另外,猪疥螨病也能够导致猪蹄裂,这是由于病猪寄生虫体部位严重瘙痒,使其持续摩擦,能够导致蹄部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血疹,并形成脓疱,最终发生破溃,形成结痂,并造成龟裂。

2、临床症状

病猪多肢发生蹄裂,导致局部产生明显疼痛,起卧困难,并由于卧地缺乏运动而容易继发引起肌肉风湿,蹄壁失去光泽,存在横形或者纵形的裂隙,裂隙没有延伸到真皮时不会引起运动障碍,如果延伸到真皮且发生感染时,就会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跛行。当蹄尖发生壁裂时,会使用踵部进行负重;当前肢两侧蹄都存在裂隙时,就会通过以腕部着地进行负重。病程持续较长的病猪,会由于皮肤被磨破而容易导致局部发生脓肿。病猪症状较轻时,会影响配种或者妊娠期的正常活动;症状严重时,会由于体质进行性消瘦而只能够被淘汰处理或者发生死亡。

3、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如果猪刚发生该病,要尽可能减少运动,但禁止长时间卧地,最好采取大栏饲养,使其能够自由走动。如果病猪无法站立,可每天进行数次人为帮助迫使其站立、活动,防止继发引起肌肉风湿,带来更大的损失。如果病猪的蹄壳发生干裂的部位,可涂抹适量的鱼石脂和碘甘油,每天1~2次,或者涂抹适量的凡士林或者植物油,每天2~3次,不仅能够滋润蹄壳,还能够促进愈合、避免感染。如果病猪蹄壳部位发生比较严重的流血等,可在局部涂抹适量的碘酊进行消毒,如有需要还可注射适量的水杨酸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如果由于蹄裂、蹄底磨损等出现继发感染而导致肢蹄发炎、肿胀时,可先将病蹄上的化脓组织或者异物清除干净,接着使用碘酊进行局部消毒,再肌肉注射磺胺甲嗪或磺胺-6-甲氧嘧啶,首次按体重使用0.1g/kg,之后按体重使用70mg/kg(维持量),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另外,也可在运动场进出口处搭建脚浴池,池内放入适量的0.1%~0.2%的福尔马林溶液,用于治疗病猪,防止出现继发感染,还能够预防其他猪出现发病。同时,病猪蹄部还要用4%~6%的硫酸铜进行消毒,接着涂抹适量的松馏油,防止伤口进一步恶化或者感染,还能够抑制水分蒸发造成的刺激。

加强饲养管理。对于集约化养猪场,最好选择使用环氧树脂漏缝地板,而对于容易出现发病的品种猪,圈舍地面可选择使用木质地板。如果使用水泥地面,要确保光滑度适宜,倾斜度适中,且必须在3。以下,如果严重粗糙可使用机械或者砖将其磨平,但不允许过于光滑,防止滑倒,另外确保地面不存在积水以及任何尖锐异物。秋冬温度降低后,要对舍内各个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加强保温,还可铺垫适量的细砂和干草,不仅能够有效保护猪蹄,还能够保温隔凉,避免发生肌肉风湿。另外,从秋末要开始对猪蹄壳表面经常进行检查,如果蹄壳非常干燥,要每间隔3~5天涂抹1次凡士林或者植物油。猪要饲喂全价平衡的日粮,及时补充足够的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生物素、亚油酸。猪舍定期进行消毒,每天及时清理粪便,保持通风良好,确保舍内清洁、干澡。

母猪蹄开裂的因素 母猪蹄裂的症状及防治


每到秋冬和早春季节母猪蹄裂现象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变脆,出现破裂;按发生的部位则有蹄尖裂、蹄侧裂、蹄踵裂;根据裂缝的深浅,可分为表层深层裂;按照裂隙的方向,即沿角细管方向的裂口称为纵裂,与角细管的方向成直角的裂口是横裂,造成猪步态不稳、悬蹄、跛行甚至爬行,如有细菌侵入,则并发化脓性蹄真皮炎,也有感染破伤风的可能。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高。

首先,秋冬和早春季节更易发生本病的原因主要是秋冬和早春季节天气干燥、气温不稳、地面温度低。通常母猪蹄部温度较低,而母猪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体表毛细血管收缩,末梢血液循环及血流量不足,使蹄壳角质变脆易裂。

1、发病原因

母猪蹄开裂的发生与品种和年龄、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不足或不平衡、环境不良、消毒不当有关。

1.1品种和年龄

更易出现蹄裂的母猪是国外引进的瘦肉型优良品种,尤其是长白猪多发。原因是瘦肉型优良品种生长速度快,体重增加和肢蹄的发育失调,使肢蹄承受压力增大,蹄部容易磨损龟裂,易继发感染。相比老母猪,青年母猪更易发生,青年母猪蹄垫部娇嫩,蹄壳较薄更易破裂,这也是青年母猪发病较多、情况较严重的主要原因。老母猪由于蹄垫和蹄壳相对发育比较成熟,抗继发感染能力也较强,所以老母猪虽然出现蹄角质增生龟裂和蹄壳破裂的比例也很大,但症状较轻,跛行较少。

1.2饲料中的某些营养物质不足或不平衡

钙、磷比例失调主要引起猪只四肢骨骼疾病、蹄壳角质软化和蹄变形。

生物素缺乏:生物素对维持蹄的角质层强度和硬度有一定作用,与肢蹄角质化及蹄部完整性有关,母猪生物素缺乏会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蹄壳变得薄嫩。

微量元素缺乏:母猪对锌元素的吸收障碍或饲料中锌元素的添加量不够,会造成蹄裂或侧裂;缺硒时可引起足部变形、脱毛和关节炎等;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会导致蹄异常变形、横裂。

含硫氨基酸不足:硫酸盐类代谢障碍都将影响蹄的生长和代谢,分子中含有硫原子的一类氨基酸,主要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动物保护组织由角蛋白构成,而角蛋白则含有相当数量的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又称甲硫基丁氨酸、甲硫氨酸,分子式为CsH11N02S,是重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

1.3环境不良

猪舍的地面过于粗糙,容易磨损蹄部。地面的坡度太大,造成母猪四肢、腱、韧带负重不均,尤其加大了对后蹄的压迫,易发生蹄裂症。新建猪舍的水泥地面还未完全熟化,碱性较强,在遇水的情况下,接触猪蹄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期的接触会使蹄壳变软,容易开裂。

1.4消毒不当

空栏消毒后,由于栏舍周转或其他原因,往往对消毒过的栏舍清洗不够,加上地面未完全干燥就转入母猪,地面、产床上残留的消毒液容易腐蚀蹄壳,致使蹄壳受损,易蹄裂。

2、预防措施

2.1注意后备种猪的选择与培育

养殖户应注意后备种猪的选择与培育,后备种猪选择要留意种猪是否以蹄尖着地,通常蹄尖着地具有比较强健的猪蹄。注意在群体选择上,要加强对肢蹄结实度的多世代选择,进一步改良猪肢蹄,体尺结构和型体。

2.2加强饲养管理

气候转凉时,加强种猪舍的防风防寒措施,特别是防止北风直吹猪体,改善可能出现蹄裂的环境因素,如猪舍地面不能过于粗糙,地面坡度不能太大等。改善饲料营养,配制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确保矿物质、维生素、含硫氨基酸、尤其是生物素的供给量,NRC(1998)推荐生物素用量为每千克饲料中添加0.20mg。

3、治疗方法

3.1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

养殖户可在妊娠、哺乳母猪料中(在使用预混料基础上),添加生物素和有机锌、锰等营养物质。

3.2手术处理

要使已裂开的角质愈合是困难的,主要是防止继发病和裂缝继续扩大。应努力消除角质裂缘的继续裂开,一种方法可行造沟主要适用于浅层裂或深层裂的不全裂肢蹄。在裂隙的蹄冠部用刀作长2cm,深达蹄真皮的槽沟,在隙的下端造一同样的槽沟,称之为蹄冠造沟法;从裂缝下端顶点向蹄冠底边作二等边三角形的槽沟,底边的长度以2~3cm较为适当,名为锐角造沟法;在裂缝两侧各相距约lcm,与裂缝平行,直达下端下端顶点各作一槽沟,称为平行造沟法;槽沟内可涂以松馏油。

另一种方法对蹄角质的裂缝施行黏合法,减少裂缝的张力。将裂缘蹄冠部剪毛,修整裂口,上至蹄冠缘,下稍过裂缝顶端,涂丙酮脱脂2~3次。向清洁无油的容器内加入等份的环氧树脂和标号为300的聚酰胺,迅速持续搅拌,直到呈乳白色即可使用。用拌好胶的脱脂棉填塞裂缝,再把胶薄薄地涂于锉好的部位,迅速黏紧一小块纱布,再涂上一层胶,再紧贴上一层稍大块的纱布。就这样共贴上纱布3~4层,注意不要使纱布的上缘与蹄冠缘同高。要求舍温保持在15℃以上。黏合th之后方可运动。

3.3钝性挫伤的治疗

母猪受到打击、斗咬、冲撞、跌倒等钝性挫伤,局部皮肤无伤口,治疗时将患部剪毛后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患部,用鱼石脂软膏涂于患部。

3.4对于已经被细菌感染的猪只进行治疗

对于已经被细菌感染的,可先清除病蹄中的化脓组织或异物,然后进行局部消毒,涂布龙胆紫。注射抗生素。用青霉素按猪体重5万U/kg,链霉素3万U/kg,混合用氯化钠注射液20mL溶解后,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注3天。

母猪蹄裂的症状
母猪蹄裂的早期症状始于蹄甲的轻度开裂(即蹄底及蹄冠的横向或纵向开裂),继而创口扩大、出血,并受病原感染引发炎症,最终导致提前淘汰。蹄裂的母猪多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打滑、弓背、震颤、跛行等痛苦症状,为减少负重站立造成的痛苦,患猪多躺卧。但注意母猪蹄裂与口蹄疫症状的区分。前者以蹄裂、局部疼痛、卧地少动为主要特征,后者以蹄部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母猪蹄壳药物治疗
一旦猪场有蹄裂现象发生,可在怀孕、哺乳母猪饲
料中每吨添加2%生物素200g+硫酸锌200g+黄芪多糖1000g搅拌均匀,连用14天;对刚发生蹄裂的母猪,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蹄裂部或溃疡,擦干后,涂以红霉素软膏,每日2次,连用7天。因蹄裂、蹄底磨损等继发感染,肢蹄发炎肿胀,可用青霉素、鱼石脂等药物每天2次进行治疗。
母猪蹄裂预防
1、合理选择高品质种猪,对体型过大,肢蹄过于纤细,
单位面积支撑骨负重过大,易引起肢蹄损伤的个体,不留种用,改良现有猪的肢蹄结构,从而增强抗病力,降低蹄裂的发生。
2、加强饲料营养,确保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微量
元素尤其是生物素和亚油酸的供给量。冬春季节可在种猪料
特别是哺乳料中添加1%-%的脂肪粉或者大豆油,减少蹄裂病
的发生。
3、改善圈面结构、质地和管理,水泥地面要保持适宜的光滑度和倾斜度(但必须小于3度),地面无尖锐物和积水,不能太粗糙。猪场应定期让母猪到户外活动,锻炼肢蹄、接收阳光,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和生物素的吸收。
总之,对母猪蹄裂的预防应从改善地面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免疫等多方面进行,早发现早治疗,才有较好的效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1296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