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与鳜鱼轮养技术


罗氏沼虾不耐低温,秋末冬初,当水温降至15℃时,需及时干池起捕上市,这样罗氏沼虾养殖池实际只利用(5~10月)半年。鳜鱼冬季并不完全停食,仍持续生长,只是摄食强度和生长速度减缓。利用罗氏沼虾养殖池冬闲期养鳜鱼,此阶段苗种便宜,饵料鱼丰富,鳜鱼养至翌年4~5月份上市,价格相对较高。实行罗氏沼虾与鳜鱼轮养,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鱼池闲置期,提高池塘产出率,增加养殖效益。

1 池塘条件与准备

1.1 池塘条件与清整 要求池塘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面积3~5亩,池塘滩脚平坦,坡比1∶3以上,有效保水深1.2~1.5m。放暂养后虾苗前,必须进行干塘、清整、曝晒、开挖宽1m、深0.5m且同排水沟相通的沟作为收虾槽;每亩用100kg生石灰干法清塘,翌日注入新水,水深0.6m。

1.2 种植隐蔽物 在池塘四周塘坡种植空心菜。一般在4月底播种,5月中旬鳜鱼清塘后移植至塘坡的0.7m的水位线上,种植间距为0.1m,待水位上升,空心菜长势良好时延伸至池塘2~4m,面积占整个池塘面积的1/5,作为罗氏沼虾栖息及蜕壳环境。

1.3 搭建中间培育池 在池塘的背风向阳处,开挖面积为50m2的长方形小池,池水深0.8~1.2m,搭好毛竹架子,上覆盖薄膜,池内挂有网片供虾栖息。在虾苗放养前一星期(4月15日左右)用1kg漂白粉消毒,杀灭野杂鱼及病菌,在放苗前三天(4月22日)进水,并加热(可用热泵)保温,水温控制在22℃以上时可放养罗氏沼虾苗。

2 苗种放养

2.1 罗氏沼虾苗放养 4月25日左右在中间培育池内放养淡化苗10万尾(每平方米2000尾)。在暂养过程中用电磁式空气泵增氧,在5月中旬,天气晴朗,池塘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揭去保温薄膜,待培育池内水温与池塘水温一致后,用抄网捕出计数后入塘。在正常情况下,暂养25天左右,虾苗成活率60%~70%,规格达到2~3cm,放养3~5亩(亩放1.0~2.0万尾),在虾苗入塘后20天,6月15日亩放养仔口或当年夏花鲢鳙鱼种各50尾以控制浮游生物量,避免水质过肥,影响罗氏沼虾摄食和生长。

2.2 鳜鱼种放养 罗氏沼虾养至9月份,大部分已达到上市规格(60尾/kg),可提前分批捕捞上市,直至10月下旬干塘,用生石灰清塘后10天放养鳜鱼种,规格为每尾0.15~0.2kg,亩放养量300尾,计50kg左右;鱼种下塘前用孔雀石绿及食盐合剂消毒。

3 养殖管理

3.1 投饵

3.1.1 虾养殖 刚进大棚的早繁虾苗主要投喂蛋羹,每日二次,每次50g;7天后投喂鱼糜、豆浆等高蛋白饵料,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50%,每日上午、中午、傍晚各一次,傍晚的投喂量为全天的60%,同时视吃食及水质情况酌情增减。25天左右转入池塘后,开始投喂罗氏沼虾全价颗粒饲料,同时辅以豆饼、小麦粉、麸皮、小鱼、轧碎的螺蛳投滩,动物性饲料占35%以上,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20%~40%;两个月后按虾体重的5%~10%投喂。每日两次,上午投日总量的30%,下午70%,同时适当投喂一些浮萍、蚕沙等富含蜕壳素和其它微量元素的植物性饵料以满足罗氏沼虾的生理生长需要。

3.1.2 鳜鱼养殖 11月上旬,鳜鱼下塘时同时投放饵料鱼,规格为每尾25~50g价廉的白鲫、鳙鱼鱼种及泥鳅,开始亩放150kg,以后逐步增加,搭配放养0.4~0.45kg的白鲫100尾。投喂按阶段进行,3月份前天晴时每星期投喂1次,3月份每星期投喂2次,每次亩投喂15~20kg,4月份根据天气情况酌情增加。保证鳜鱼和饵料鱼尾数之比1∶(5~10),饵料鱼密度过稀,鳜鱼因掠食饵料鱼而消耗过多的体力,达不到充分摄饵的目的影响生长;饵料鱼密度过高容易引起缺氧浮头。为保证未吃完的饵料鱼的同比增长,同时投喂适量的菜籽饼。

3.2 施肥和水质管理

3.2.1 虾养殖 罗氏沼虾暂养苗下塘前5~7天,每亩施放经发酵过的有机粪肥100kg,以培育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生长期间,每20天施用过磷酸钙一次,每亩用量3~5kg,但切忌与生石灰混用或同期使用。罗氏沼虾下塘后一般每8~9天加注一次新水,每隔一星期提高水位8~10cm,两个月后水位达1.4m左右。高温季节每2~3天加注一些新水,遇连续的低压或阴雨天需及时调换新水。虾蜕壳高峰期,白天适度降低水位,以利提高水温,促进新壳硬化,傍晚加注新水,有利虾蜕壳生长。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注意水质变化,一旦发现有虾游爬靠岸,应立即注入新水或用增氧机增氧,防止缺氧造成鱼虾死亡。

3.2.2 商品鳜的养殖 水体要求溶氧丰富、水质清新。冬季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cm,春季7~10天一次,每次20~30cm,水体溶氧保持在4mg/L以上,透明度保持在0.4m以上。

3.3 病、敌害防治

3.3.1 虾病 虾的常见病害有甲壳病、黑鳃病和纤毛虫病等。甲壳病发病后换池或大量换水,用浓度为1mg/L的呋喃西林全池泼洒;黑鳃病发病后用浓度为3mg/L孔雀石绿泼洒和用土霉素拌饵投喂;纤毛虫病可用硫酸铜和硫酸锌(1∶1)合剂0.6mg/L全池泼洒。

在防治方法上,应以生态预防为主。如7~9月份,当虾处于快速生长期时,可定期向虾池移植适量的水草(如轮叶黑藻),一方面可为罗氏沼虾提供栖息、隐蔽的场所,避免罗氏沼虾相互残食以及蚂蝗、蟾蜍、泥鳅、野杂鱼等敌害的侵害,另一方面还可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虾池的生态平衡。

3.3.2 鳜鱼病害预防 鳜鱼养殖期间有锚头蚤寄生,但危害不大。下池前5天池水用0.5mg/L浓度的B型灭虫灵全池泼洒;鳜鱼用盐水和孔雀石药浴后进塘;每月用0.25mg/L浓度的强力灭虫精I型泼洒预防。因鳜鱼对大多数灭虫类药物敏感,泼洒时注意池鱼的变化情况,饲养过程中应坚持投喂饵料鱼,但需药浴后下塘。

4 收获与效益

4.1 罗氏沼虾收益 罗氏沼虾按该模式饲养至秋末冬初,整个饲养期间,亩投饲量需380kg,饲料系数2.4左右,虾成活率约75%,虾产量可达160kg,产值8000元,鱼种收入300元左右;成本按每公斤6元计约为2280元,电费、塘租等人工杂支亩计1000元,亩纯利达5000元以上。

4.2 鳜鱼收益 鳜鱼养至4月底5月初干塘,养殖过程中亩投喂饵料鱼600kg,菜饼粉200kg,可亩产鳜鱼150kg左右(0.4kg以上的商品鳜鱼占80%),白鲢70kg,亩总收入7800元;支出鳜鱼种2300元,鲫鱼等饵料鱼2400元,饲料、电费、塘租等人工杂支计1000元,亩纯利2000元以上。

5 小结

一年两茬合计亩净利7000元以上,比常规养殖效益要高出许多,是值得进一步研试的一种养殖模式,但在生产中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5.1 罗氏沼虾养殖采用早繁苗进行子母池套养,一次放足、多次捕捞、分批上市的养殖模式,可延长罗氏沼虾1~2个月的生长期,增大成虾上市的规格和拉开销售期,避免集中上市,提高售价。空心菜种植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导致水体缺氧。

5.2 饵料鱼应丰富适口,饵料鱼的供应量至少为商品鳜鱼重量的4倍。鳜鱼的产量依赖于鳜鱼种的质量:(1)规格整齐,鱼不受伤、表面光滑,无寄生虫等病害;(2)控制放养量,加大放养规格,提高上市率。

5.3 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精选阅读

罗氏沼虾青虾轮养技术介绍



一、池塘条件

1.池塘的选择: 
虾类对水质要求较高,池塘要靠近水源,便于加换新水。本试验选择的池塘紧靠主沟,面积4.7亩,水深1.3米,池底淤泥较少。

2.清塘消毒: 
放苗前约一个月将塘水抽干,让塘底曝晒10天左右,距虾苗下塘前15天,加水15厘米,每亩用2.5公斤五氯酚钠对池塘进行消毒,同时每亩用5克敌杀死全池泼洒用于杀死螯虾。

3.施肥育水: 
消毒后一周即可进水,进水时必须用60目筛绢严格过滤,以防野杂鱼类或受精卵进入池塘,而后每亩追施有机肥150~200公斤,鸡粪或猪粪均可。使虾苗下塘后有足够的浮游生物饵料。

4.设置附着物: 
虾类习性喜附着水草生活,故池塘要设置一定量的附着物,可移栽一些水葫芦或轮叶黑藻,水草覆盖面约占池塘面积的1/4,另外本试验还沿池塘四周摆放了一些竹把丝子。

二、虾苗放养

进行罗氏沼虾与青虾轮养,罗氏沼虾要投放早繁大规格虾苗(规格2.0~2.5厘米),时间在5月上中旬,每亩放养密度约为1.0万~1.2万尾;青虾苗可在7月上中旬用一口小塘自然繁殖,并培育到2厘米以上,待罗氏沼虾起捕后,放入养殖池塘,每亩投放密度约2万尾。

三、饲养管理

1.饲养: 
虾苗下塘半个月内以投喂小杂鱼为主,搭配投喂小麦粉和油饼,投饵量为每万尾虾苗2公斤(两种虾的饲养方法基本相同)。每日投喂两次,上午9:00~10:00投喂一次,下午到傍晚投喂一次,傍晚投饵量约为70%。虾体达到3厘米以上主要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少量搭配一些小杂鱼或猪油渣子。日投饵量约为虾体重的4%左右。

2.水质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加换新水,水体透明度要控制在30厘米上下。每隔一段时间要用生石灰调节水质,用量一般每亩20~30公斤,pH值要求在7.5左右。溶解氧要求在5.5毫克/升以上。

利用罗氏沼虾池轮养青虾技术



罗氏沼虾不耐低温,秋末冬初,当水温降至15时,需及时干池起捕上市,这样罗氏沼虾养殖池实际只利用半年。而青虾具适温范围广、耐低温、生长快等优点,利用罗氏沼虾养殖池空闲期养殖青虾,可提高养殖效益。盐都县义丰镇的实践证明,利用罗氏沼虾池轮养青虾,养殖效益比单季养殖增加30%以上。

一、青虾种放养。罗氏沼虾养至8-9月份达到上市规格,此时捕捞上市。至10月份干塘,用生石灰常规清塘后10天放养规格为25厘米的青虾种,每亩放苗3万尾。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调节水质,还要搭养部分白鲢(规格15厘米)和少量银鲫(规格5厘米),每亩水面配养50-60公斤。

二、投喂饵料。饲料为青虾专用料,含粗蛋白质32%-36%,虾苗下塘第1个月,每天分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三次投饵。另外每天上午10时搭喂3-5公斤绞碎的饵料鱼一次。具体投饵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水温以及虾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及时调整,既要喂足,又不浪费。投饵时要均匀投放到离岸边2米的水草(水花生等隐蔽物)边。12月中旬至3月上旬,因水温低,每周只投喂一次颗粒料,每次8-10公斤。

三、施肥与水质。虾苗下塘时需要丰富的饵料生物,因此在放养前应施腐熟的鸡粪和猪粪,每亩用量150-200公斤,以培殖浮游生物。在冬季,为了保持池水肥度,每20天追施有机肥一次,每亩每次用量50-100公斤。养殖商品虾,水体要求溶氧丰富、水质清新。冬季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厘米深,春季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20-30厘米深,确保水体溶氧在每升4毫克以上,维持水体透明度35厘米深。

四、防病与管理。坚持早晚巡塘,及时掌握虾类活动情况,防偷、防毒;在防闰方面,除换言之新水、洒石灰外,适时用水体消毒剂杀灭病菌。对水老鼠、水蛇、青蛙、池鹭等敌害生物应加强驱赶。

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金线虾、淡水长脚大虾等。原产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地区,生活于淡水或咸淡水水域,主要栖息于受潮水影响的江河下游。罗氏沼虾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虾类,具有个体大、食性杂、生长快、易于养殖、肉质好等优点。在东南亚的一些天然水体中,雄虾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600多克;雌虾体长25厘米,体重200多克。罗氏沼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测定,虾肉中含蛋白质18.27%、脂肪1.97%,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含8种之多,是市场上畅销的名贵水产品。

罗氏沼虾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前部大,后部渐细。雄虾比雌虾个体大。雄虾第二步足特别发达,颜色较其他步足鲜艳。罗氏沼虾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在37℃以上,14℃以下时就会死亡。成虾白天隐蔽在水深层或水草、石缝、洞穴处,夜间活动。

食性随发育生长而有变化,刚孵化出的幼体以丰年虫为饵料,经多次蜕皮长大后,可摄食碎肉及其他幼小的动物性饵料。经淡化后的幼体变为杂食性,主要摄食水蚯蚓、水生昆虫幼体、小型甲壳类、动植物碎片、瓜菜、谷物、水生植物等。

一、建好虾池

虾池应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深1~1.5米,池底要平坦,防渗性好,长方形,东西走向,1~3亩为佳。

二、做好准备工作

1.彻底清塘

虾苗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泥鳅、野杂鱼、青蛙等。

2.设置附着物、隐蔽物

池中应放置树枝、网片、瓦块等,并种植水草,供虾苗附着。附着、隐蔽物占池塘面积的20%以下。

3.培肥水质

虾苗放养前3~5天,注水30~50厘米,施牛、羊、马粪700~1000千克/亩,培育饲料生物。

三、虾苗的放养

在4月底或5月份,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放养虾苗,放养的虾苗应体质健壮、无病伤、规格整齐。单养罗氏沼虾,每亩可放养2~3厘米的虾苗10000~15000尾;鱼虾混养,以虾为主,每亩可放养2~3厘米的罗氏沼虾苗8000~10000尾,配养不与沼虾争食的鲢鳙鱼50~120尾。

四、科学投饲

罗氏沼虾属杂食性,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水草、藻类;饼类、米糠、麸皮等都可摄食。一般放苗后20天内投喂蛋黄,豆渣、豆浆等。6~9月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要在30%以上,饲料的粒度和长度分别为0.3厘米和1~2厘米,一般不应投喂粉状饲料,以利沼虾摄食。可每日投喂2~3次,早、晚(或再加午夜)各1次,夜间投饲量可占全天投饲量的2/3。主要生长季节,日投饲量可占池塘虾总重的5%~7%。要坚持定时、定量、定质投饲,沿池四周均匀泼洒,并根据天气及虾的摄食,活动等情况而灵活增减。

五、管理好水质

罗氏沼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而要加强水质的调节、控制。虾苗入池后1个月保持水位在40~60厘米,以后逐渐加深水位,8~9月加至最深。注水时要用尼龙筛绢网袋严格过滤,严防敌害生物入池。在夏季,可每周换水2次,每次换去15~20厘米。并要安增氧机调节水质,一般池水呈淡绿、油绿为佳,发现水质不适,及时大量换水。生长季节水的透明度在25~35厘米即可。并要注意及时清除污物,严防污水、农药水入池。

六、加强防病

每半月泼洒1次生石灰达20ppm,或泼洒漂白粉达1ppm,可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罗氏沼虾概述


一、概述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东南亚。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份好,以及养殖周期短等优点。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罗氏沼虾以来,发展迅速,现东南亚国家和其他一些地区养殖此虾比较普遍。我国自1976年引进此虾,现已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上海、浙江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养殖,一般亩产可达70~100公斤,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形态特征

(一)外观形态

罗氏沼虾躯体肥壮、短粗。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粗大,腹部自前向后逐渐变小,末端尖细。雄虾个体大于雌虾,雄虾第二步足特别发达,长度超过体长,颜色鲜艳,显得格外壮观。
水域透明度小,体色则深。罗氏沼虾具有鲜艳的体色和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有时在池中缓慢游泳。具明显的负趋光性,白天多呈隐蔽状态,活动较少,但在投饵时照样觅食。夜间活动较为频繁,觅食产卵均在夜间进行,因此在夜间捕捞往往比白天好。

罗氏沼虾活动的强弱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关,特别是对水温、水流及水中溶氧量等的变化,反应极为敏感。当水温下降到18℃时,活动减弱;16~17℃时,反应变迟钝,持续一定时间即会冻死。当注入新水时便朝着新水方向集群游泳,甚至游到进水口逆水而上;当水中溶氧低时可造成浮头,并集群攀缘于岸边,反应迟钝,严重时跳于堤岸,不久将会窒息死亡。

四、食性

罗氏沼虾属杂食性动物,随着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要求的食物组成是不同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刚孵出的幼体主要以丰年虫幼体为食,经4、5次蜕皮后个体逐渐长大,可以摄食鱼肉碎片、鱼卵、蛋黄等以及其它细小的动物性饵料,经过淡化处理后的幼虾则转化为杂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虫幼体、小型甲壳类、水生蠕虫、其它动物尸体以及有机碎屑、幼嫩植物碎片为食。成虾阶段食物更杂,动物性饵料有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蚯蚓、小鱼、小虾以及各种动物尸体;植物饵料有鲜嫩的水生植物、着生藻类、谷物豆类等。在饥饿和放养密度大的情况下,还以同类为食,这对蜕壳虾来说,危害是比较大的。罗氏沼虾的摄食量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水温的变化影响。水温20~30℃,摄食旺盛;水温18℃以下,摄食量减少

五、生长

刚孵出的幼体长1.7~2.0毫米,营浮游生活。经24~35天培育,脱皮11次,变态为稚虾,体长可达7~9毫米,转为淡水栖息生活。体长达3~4厘米的幼虾,经过4~5个月的饲养,雄体长达31厘米以上,体重80克左右;雌体长10厘米以上,体重在40克左右。若将越冬后的幼体(体长5~6厘米)在春天放养,到年底雌虾可达体长13~14厘米,体重60~70克,雄虾可达体长17~18厘米,体重200克。

六、生殖习性

在自然条件下,一冬龄的罗氏沼虾达性成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达到性成熟的最小个体,雌体长7厘米,体重12克左右;雄体长10厘米,体重25克左右。性成熟的雄虾第二步足特别发达,粗而长,呈蔚蓝色。生殖孔开口于第五步足基部,性成熟的雌虾第二步足较小,呈浅蓝色,腹部较发达,侧甲延伸形成抱卵腔,用以附着卵。生殖孔开口在第三步足基部。性腺位于头胸甲的背部,性成熟时,通过透明的头胸甲背面近胃区可以见到橙黄色的卵巢和乳白色的精巢。雌虾在产卵前要脱一次壳,称生殖脱壳。脱壳前活动减弱,对阳光反应迟钝,摄食明显减少。雌虾脱壳后几小时开始交配,此时,雄虾主动接近雌虾,并守护在雌虾旁边,不让其它虾靠近,雌虾行动迟缓,不久就开始产前脱壳,脱壳后,雄虾兴奋地举头竖身,不停地摆动触须,并伸出强有力的大螯,呈抱雌虾状态,并连续跳动,几分钟后,便将雌虾抱住,并把雌虾抱举起反转位置,胸腹部紧紧相贴,游泳足不断地拍击,很快就完成了交配过程。射出的精液成块状附着于雌虾胸腹部的附肢之间,由一层薄的胶状物包住。雌虾在交配后数小时开始产卵,多在夜间进行。产卵时对光线反应迟钝,时而将背部隆起,腹部呈屈伸动作,并在水中上下翻动,忽而卷曲身体,忽而伸直腹部微微向前游动,产卵过程一般持续4~5小时。产出的卵粘在携精块的刚毛上,此时精荚散放出精子,精卵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腹部侧甲延伸形成抱卵腔,用于保护受精卵,未受精卵在1~3天内自行脱落。

罗氏沼虾的卵为中黄卵,充满着卵黄,随着胚胎发育,卵径由0.5~0.6毫米增加到0.6~0.7毫米;卵色由橙黄色依次变为淡黄、淡灰,最后变为瓦灰色。罗氏沼虾属一年产卵多次的一次性产卵类型,两次产卵间隔为30~40天。怀卵量随个体大小、营养水平而异,由几千到数万粒不等。

七、脱皮和变态习性

刚孵出的罗氏沼虾称为蚤状幼体。这是罗氏沼虾整个生命周期中唯一在咸淡水中度过的生活阶段,在此期间,幼体在一定的温度、盐度、溶氧量和饵料等适宜的生活条件下,历时一个月左右,经过11次脱皮后变态成仔虾。变态时间随水温和饵料的条件而异。从稚虾开始转为底栖生活,摄食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

当有90%以上的幼体变为稚虾后,即应把稚虾移出进行淡化处理,使其逐步适应淡水生活。稚虾经过淡化处理后,即可移入培育池进行强化培育,当稚虾平均规格达到2.5厘米左右即为幼虾。幼虾经过暂养达到3~4厘米即可作为虾种用来进行成虾养殖。

罗氏沼虾幼体发育共分为十二期,各期的交递是通过脱皮实现的,每进行一次蜕皮后幼体就出现新的形态构造特征,使幼体发育逐步完善。这个发育期的主要形态特征见表2。

表2罗氏沼虾幼体各期的主要形态特征



八、营养价值

根据对罗氏沼虾的营养成分分析,其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0.5%,脂肪0.48%,水分77.8%,蛋白质含量与对虾(20.6%)相当,而比常见的草鱼(17.9%)、鲤(18.1%)等食用鱼类都高。

罗氏沼虾营养成分与海养对虾相当,而虾壳厚,附肢粗,可食部分比对虾少。但罗氏沼虾适宜在沿海和内陆养殖(而对虾只能在沿海养殖),养殖区域宽,可以就近活体应市,鲜活度高,运销成本低,市场售价相应也低于海养对虾,因而大受欢迎,销量也大。



罗氏沼虾蜕壳


蜕壳,是罗氏沼虾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它与幼体发育、幼虾和成虾生长,以及亲虾产卵繁殖都有直接的关系。

同其他甲壳动物一样,罗氏沼虾的几丁质外壳,质地坚硬,对有机体的防护极为有利。但达到一定的时期,却成了虾体生长的严重阻碍,只有去除障碍,虾体才能长大。因为虾体的生长是在旧壳蜕去之后、硬壳硬化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内进行。幼体发育、变态是通过蜕壳来实现的,每进行一次蜕壳,幼体就进入一个新的发育期。幼虾和成虾每进行蜕壳一次,体长都有显著增加。 雌虾在产卵之前,必须进行一次蜕壳,然后才与雄虾交配产卵。因此,蜕壳是罗氏沼虾生命活动的发展规律,在其一生贯穿始终。

幼体蜕壳,先是头胸部与腹部之间的背面薄膜裂开,随后头胸部及附肢蜕膜而出,最后才是腹部蜕出,整个过程在几分钟内完成。每进行蜕壳一次,幼体不仅体一长增加,而且形态构造上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且臻完善。

幼虾至成虾的蜕壳,完全是为了生一长,当旧壳蜕下之前,新壳已经形成,在新、旧壳之间为一薄层的液体将两者分开。即将蜕壳时,虾体停止运动,接着侧卧于水底,很快发现头胸甲与第一腹甲之间薄膜裂开,接着头胸部先蜕出,然后进行剧烈的屈伸动作,整个虾体从旧壳中一跃而出。整个头胸甲、腹甲、额角、复眼、附肢,以及鳃、胃、后肠、肛门等都完整的蜕出,连成一体,好像从虾体上刚刚蜕下了一套外衣。

据观察,罗氏沼虾蜕壳与季节变化有关。在广西桂南地区池塘养殖条件下,蜕壳的月份为4-11月,又以5-10月为最盛,到了12月以后,水温明显下降,则很少发现蜕壳。在越冬阶段,细果人为给予较高水温(20℃以上),则照常出现蜕壳现象。另外,雌虾在抱孵化期间,不进行蜕壳。

罗氏沼虾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蜕壳所间隔的时间是不同的。在水温26-28℃时,幼体发育阶段.以2-3天进行蜕壳 1次;幼虾以4-6天蜕壳1次;至成虾阶段,则以7-10天蜕壳1次;性成熟以后的亲虾,则相隔20天左右蜕壳1次。

总之,罗氏沼虾蜕壳,促进了它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但由于在蜕壳期间,外壳柔软,活动力弱,特别是正在侧卧水底进行蜕壳之际,往往成为一些肉食性鱼类及其同类残食的极好机会,使蜕壳虾受害,养殖成活率下降。因此,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必须给予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罗氏沼虾在各个阶段的养殖中,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罗氏沼虾病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内陆省份的罗氏沼虾养殖业发展迅猛,各地养虾产量也不断上升,养虾效益很高。但许多生产户还不了解虾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对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对此,笔者据我公司近6年的养虾实际经验,将几种典型常发虾病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甲壳溃疡病

[病症]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的溃疡,溃疡的中部凹陷,边缘呈白色,褐斑大小不定,在虾体的各个部位都可发生,在头胸甲和腹部前三节的背面发生较多,有时触角、尾扇和其他附肢也有褐斑和烂断,在断痕处也呈褐斑,严重影响虾的生长蜕壳。

[病因]虾体在运输过程中碰伤,水质不好,营养不良等会引发此病,此病在内陆省份都流行。

[防治方法](1)防止虾体勿受外伤,改善水质条件,精心管理、喂养,提供足够的附着物。(2)土霉素按0.45~0.5克混合1千克饲料投喂,连喂两周。

2 烂尾病

[病症]虾体尾扇边缘溃烂(呈红色)、坏死、残缺不全,严重时整个尾扇被噬掉,还表现有断须、断足,时间一长,虾体自行死亡。

[病因]
(1)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
(2)虾体受极度刺激受伤。
(3)蜕壳时互相残食而引起。

[防治方法]
(1)合理放养密度,投饲。
(2)生石灰6~8千克/亩,全池泼洒。

3 内表皮糜烂病

[病症]患虾的头胸甲内表皮深处,出现不规则形状褐色-橙褐色的斑块、斑点,非对称性,死虾时褐色斑块变黑色,用手压有液体流出。

[病因]不明,据报道,类似对虾的一种疾病-黑死病。

[防治方法]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用勤换水的方法管理的池塘此病发生少。

4 肌肉坏死病

[病症]病虾初期腹部1~6节出现轻度白浊,斑状,以后向背面扩伸,肌肉色泽混浊,肌肉细胞成批坏死。据我公司统计,40%虾死亡与患此病有关。

[病因]水温过高,放养密度过大,溶氧量低,水质受污染。特别是以上因素突变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养殖池塘在高温季节要防止水温过高或突然变化,应经常换水,注入新水及增氧。
(2)控制放养密度。

5 黑鳃病

[病症]病虾的鳃部颜色由红棕色变成黑色,虾体呼吸困难导致死亡。

[病因]引起黑鳃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池塘底质严重污染,池中有机碎屑较多,这些碎屑随着呼吸的水流贴附于鳃丝上,使鳃呈黑色。
(2)池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发生中毒。
(3)鳃部由真菌感染。
(4)长期缺乏维生素C。

[防治方法]
(1)定期用生石灰5~6千克/亩消毒。
(2)抽除池底污泥,减少病源体的繁殖机会。
(3)避免长期使用硫酸铜药物。
(4)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6 纤毛虫病

[病症]患病虾体表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或虾体外壳有绿色藻类包裹,活动力大为减弱,趋光性很差,极易沉底,虾体质相当差,严重者蜕壳不能顺利进行,行动迟缓,不久便死在池边。溶氧不足时约30%~50%的虾死亡由此病症引起。

[病因]多数患此病的虾池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多,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
(1)保持水质清洁。
(2)定期加、换水,促使虾蜕壳。
(3)严重时用1~2mg/L高锰酸钾和0.7mg/L的硫酸铜治疗。

罗氏沼虾食性


罗氏沼虾和所有的动物一样,必须不断地向外界环境摄食各种营养物质,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以保证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的需要。罗氏沼虾属于杂食性动物,随着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要求的食物组成是不同的。

刚孵出的搔状幼体至第一次蜕壳之前,是以自身残留的卵黄为营养物质。

经第一次蜕壳之后,自身虽然还残留部分卵黄,但已经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在人工养殖情况下,主要是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 经4-5次蜕壳之后,个体逐渐长大,可摄食煮熟的鱼肉碎片、鱼卵、蛋品等以及其他细小适口的动物性饵料。

经淡化后的虾苗,则变成杂食性。在天然水域中,幼虾阶段,主要是以水生昆虫幼体、小型甲壳类、水生蠕虫、其他动物尸体以及有机碎屑、幼嫩植物碎片等为食物。

到了成虾阶段,食物更杂,动物性饵料包括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蚯蚓、小鱼、小虾以及各种动物尸体等;植物性饵料包括鲜嫩的水生植物、着生藻类、谷物、豆类等。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罗氏沼虾的食物组成主要来源是以人工投喂商品饲料为王、天然饵料为辅。常见的动物性饵料是鱼、虾、贝类及蚕蛹、蝇蛹和蚯蚓等;常见的植物性饵料是豆渣、豆饼、花生麸、麦麸、米糠、酒渣以及浮萍、水草等。在条件较好的地方,特别是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为其最好的食物于。一般是将配合饲料加工成形状、大小适口的颗粒状饲料。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是根据虾体营养需要研制而成,营养全面,饲料营养成分配比合理,优质高效。

总之,罗氏沼虾的食性是很广的,但一般来说,是偏爱动物性饵料。在人工养殖时.同时投喂颗粒饲料和蚯蚓,则先摄取蚯蚓为食;在饥俄的情况下,又常以刚蜕壳活动能力弱的虾为其饵料,出现同类相残现象。但在天然水域中,罗氏沼虾有时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这固然与天然水域动物性食物不丰富有关,更主要的是罗氏沼虾对植物纤维有较强的消化能力,加上罗氏沼虾本身是一种游泳能力较弱的底栖动物,捕捉能力较差,要捕获更多的动物为食物是有困难的。因此,植物性食物便成为它的主要食物。

罗氏沼虾的摄食强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是受水温变化的影响:在广西桂南地区,一般是在4-11月,池塘水温多为 20 - 30℃,水温适宜,摄食旺盛;到了12月至翌年3月,池塘水温多在18℃以下,水温较低,摄食量减少。这时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保护其安全越冬。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



罗氏沼虾生命力强、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一般备产沼虾30-50公斤,能增收1000元左右。罗氏沼虾要求浅水环境,因此适宜在稻田养殖,能与水稻区生,而且两者共生期间有互利互补的效果。罗氏沼虾能松散稻田土壤,吃食杂草和害虫,虾的排泄物能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能吸收水中的养分,净化水质,为罗氏沼虾提供充分的植物饵料以及觅食、栖息、隐蔽很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大力提高单位面积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农村致富的一项高效养殖新技术。

1、田块选择和田间工程
养殖罗氏沼虾的稻田应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能排能灌,不漏水,面积10-20亩集中连片。在田块一角或一边开挖暂养池,田块四周挖环沟,田块中间挖田间沟。暂养池、环沟、田间沟相通,建成田或日字形状,占稻田面积20-30%。

2、成虾养殖
将经过培育的3厘米左右的虾种,一般按每亩放养0.8-1.2万尾,让虾种到暂养池、田间沟、环沟、稻田觅食。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人工投饵为主,饵料的主要种类有:鲜鱼肉、螺蛳、蚌肉及豆饼、花生饼、麦粉、菜子饼和新鲜蔬菜等,尽可能做成颗料或团状。幼虾饲养期要求饵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成虾养殖期饵料蛋白含量为25-30%。罗氏沼虾全年养殖时间4-5个月,生长最适宜水温为25-35度。日投饵量应根据季节、水温、个体大小,及时调整。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4-20%。在饲养期间要定质、定量、多点、多次投喂,不可时断时续。一般上午投喂全日量30%,下午投喂全日量的70%。幼虾饵料投喂应同步增加,投喂点应逐步向深水区移动。罗氏沼虾耗氧量较大,如发现大批虾游向水边,甚至爬上岸,应及时注水增氧。罗氏沼虾早期水深一般控制在70厘米左右,放养15天后,可逐步加注新水,有条件的养殖单位可每天向池内加3-5厘米新水。放养前,对暂养池、虾沟、虾种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当水质不良时,应及时用生石灰20ppm或漂白粉1ppm全池泼洒,并在饵料中加2%的土霉素连续投喂3-5天。及时清除杂草污物,及时清扫食场残饵。坚持早晚巡池,观察罗氏沼虾摄食、生长、蜕壳、水质变化情况,查看防逃设施、进出水口、田埂有无漏洞,尤其是汛期、大风、大雨天气,更应加强防范,还要严防敌害进入。

罗氏沼虾塘接茬养鳜鱼适宜又高效



每年秋季罗氏沼虾捕捞上市至第二年春,虾塘有6个多月的空闲时间,此段时间用来接着养鳜鱼,苗种便宜,饲料丰富,鳜鱼养至次年4~5月上市,价格又相对较高,大大提高池塘产出率,直接增加养殖效益。其主要放养技术如下:

10月下旬干塘捕捞罗氏沼虾,用生石灰清塘10天后放养鳜鱼种,规格为每尾150~200克,每亩投放300尾。鱼种下塘前用食盐溶液消毒。

11月上旬,鳜鱼种下塘的同时投放饲料鱼。开始每亩水面放尾重25~50克的鲫鱼、鳙鱼鱼种及泥鳅150公斤,搭配放养尾重400~450克的鲫鱼100尾。投喂按阶段进行,次年3月份前,晴天每周投喂1次,3月份每周投喂2次,每次每亩水面投喂饲料鱼15~20公斤,4月份根据天气情况酌情增加,保证鳜鱼和饲料鱼尾数之比为1:(5~10)。饲料鱼密度过稀,鳜鱼因掠食饲料鱼消耗过多的体力而影响生长;饲料鱼密度过高,易引起缺氧浮头。为保证饲料鱼生长,同时应投放适量的菜籽饼。饲料鱼应丰富适口,其总供应量至少为商品鳜鱼重量的4倍,需药浴后下塘。

鳜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放养量不宜过大,放养规格不能太小,以提高上市率。下塘前5天每立方米水体用0.5克B型灭虫灵全池泼洒,杀灭锚头鳋;每个月每立方米水体用强力灭虫精0.25克加水全池泼洒1次。水体要求溶氧丰富、水质清新。冬季每15~2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春季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保持水体溶解氧含量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


罗氏沼虾幼虾培育技术



罗氏沼虾繁殖孵化和幼体发育需要在一定盐度的咸水进行,因而在淡水池塘饲养的罗氏沼虾不能自然繁殖,养殖罗氏沼虾所需虾苗依靠人工繁殖培育。可利用沿海对虾育苗场适当改造繁育罗氏沼虾苗,或建设专门罗氏沼虾育苗场繁育生产。

罗氏沼虾经过越冬期培育后,性成熟的亲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水温24~30摄氏度)下,开始自然产卵受精、受精卵孵化。蚤状幼体从虾卵中破膜而出,进入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发育,最后变态成为仔虾。当有90%以上的幼体变态成为仔虾后,即可以进行淡水驯化(淡化)。同池虾苗淡化前,先将池内未变态的幼体捞起,放到其他幼体大小相似的培育池中继续培育。进行淡化时,先将池内水位降低,然后在浅的一端加入淡水,在另一端吸出咸淡水,保持进出水量基本一致,直至池水完全变成淡水为止,整个淡化过程,一般在6~8个小时内完成。淡化后的仔虾可移到中间培育池中培育,或直接放入池塘养殖。

经淡化后出池的罗氏沼虾苗,体长0.7~0.8厘米,体质幼嫩,摄食力和抗病力都比较弱,需要经过虾苗培育阶段,时间1个月左右,到幼虾体长3~5厘米时,再转入成虾饲养阶段。还可以结合幼虾培育,使用温室或塑料大棚保温培育幼虾,提早放养虾苗,待露天池塘水温适宜时,即可分池饲养,以提早成虾的上市时间,获得较大规格的商品虾,增强市场竞争力。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罗氏沼虾与鳜鱼轮养技术》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沼渣养牛”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11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长叉口虾蛄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