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防治综合管理方法

近几年,肉鸭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数量急剧增加,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特别是鸭病的防控。例如2006年山东省的很多鸭场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给很多公司和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为此,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简单谈谈鸭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鸭病的预防措施

1.1加强饲养管理,制定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

为了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减少疫病带来的损失,必须加强鸭的饲养和管理。首先必须保证鸭体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注意日粮的科学合理搭配,并根据不同品种鸭生产的需要调节日粮配方,有条件的鸭场应尽量供给优质全价配合饲料,以保障鸭的生长需要,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在鸭病防疫方面,应重视对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防疫知识,认真做好卫生、消毒等工作,并建立严格的隔离消毒、免疫预防、定期驱虫制度。鸭场的防疫消毒制度是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技术措施,养鸭场,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鸭场或种鸭场都必须建立防疫消毒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生产区内,严禁场外非工作人员及车辆的进入,一般情况下应谢绝参观。

②本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更衣消毒。

③鸭场内不得饲养与生产无关的禽类或其他动物,饲养人员及鸭场工作人员家庭内不能养禽,不能到集贸市场购买或接触禽类。

④从外地引进的种鸭、种蛋要严格检疫。

⑤种蛋孵化时应对孵化室、孵化器械、用具、育雏室反复消毒,雏鸭箱和饲料袋未经消毒不得重复使用。

⑥鸭场周围应筑防疫墙,鸭场大门口和鸭舍门口应设立消毒池,生产区大门处应设更衣室、紫外线消毒室等卫生防疫设施。

⑦采取有效措施灭鼠、杀虫,防止野生禽类进入场内。

⑧建立定期清扫消毒鸭舍、鸭棚的卫生制度,确保鸭舍内外环境的卫生。

⑨放养鸭群时应避免与场外禽类混群放养,防止传人疾病。

⑩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认真及时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预防疫病的发生。

1.2坚持自孵自养,实行全进全出

养鸭场除新建场或需要更换品种必须到外地购进种蛋和种雏外,一般应坚持自孵自养。确实须从场外引进种蛋、种雏时,为防止带入疫病必须对引进鸭场的疫情进行调查了解,并请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疫,必要时进行抽样检验,防止因引种带人疫病,引回种蛋时要单独孵化,孵出的雏鸭和引回的种雏要隔离饲养观察至少3周,确认无传染病时方可混群饲养。

鸭场特别是规模化养鸭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即在一栋鸭舍内从雏鸭进舍到出售或淘汰,必须整批进整批出,不得将不同日龄的鸭混在一起饲养。如果人舍时,同一批雏鸭的数量不足,需用其他日龄雏鸭补充时,其日龄最多不得相差1周。当雏鸭育成后全部出栏时,应对所有用具及鸭舍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空置1~2周后再进第二批雏鸭。这种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可大大减少鸭病的发生。因为不同日龄的鸭有不同的易发病,如果同一栋鸭舍内饲养不同日龄的鸭,一些日龄较大的患病鸭或病愈鸭可能将病菌传给易感的雏鸭。

如鸭病毒性肝炎主要感染雏鸭,而病愈鸭或30日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但可能带毒、排毒,使饲养在同一栏舍的雏鸭感染鸭病毒性肝炎,长期下去场内的病毒性肝炎就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如果采取全进全出饲养,同时进行彻底消毒,空舍1~2周后再进雏,就减少了感染机会,有效防止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因此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是预防疫病、提高雏鸭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措施。

1.3搞好鸭场的环境卫生及消毒

鸭场的环境卫生情况直接影响疫病的发生,如果鸭场的卫生条件差,各种病原微生物有繁衍孳生的条件,鸭病发生的机会相对较多:相反卫生条件好,定期清扫消毒,病原微生物没有生存条件,鸭病发生的机会就少。因此鸭舍内粪便要每天清扫,鸭群全部转出后要先清扫后消毒,彻底洗刷笼架、饲槽、水槽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和用具,将垫草、垃圾、剩料和粪便一起清理出去,再用常用的消毒药喷洒消毒,如可用3%~5%的火碱溶液消毒地面,棚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杀灭鸭舍地面、顶棚和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鸭舍还要注意通风换气,由于鸭粪的含水量较高,其腐败发酵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刺鼻难受,若粪便不能及时清扫处理,对鸭群和饲养人员都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定期清扫鸭舍内的粪便。另外,鸭舍内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饲养密度过大会阻碍鸭的生长发育,造成饲料报酬低、生产水平下降,同时易发生啄癖。一般鸭舍内的饲养密度为蛋鸭6~7只/平方米,肉鸭7~8只/平方米。

1.4防止鸭与野生水禽接触

野生水禽是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鸭流感、鸭瘟、鸭球虫病等)的宿主或传播媒介,如果经常与野生水禽在同一个水域放牧,或接触过野生水禽出没的水域,很容易感染疫病。因此,要防止鸭与野生水禽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加强饲养场地的消毒,应尽量到清洁无污染的水域放牧,有条件的鸭场应在固定水域放牧。

1.5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

规模化养鸭场,特别是种鸭场,要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除做好鸭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外,还要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定期驱虫的计划。免疫程序是指从雏鸭孵出开始到出售或淘汰为止,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危害鸭的主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定出一个计划。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合理的疫苗、接种方法、剂量,根据疫苗之间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来制定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次数和间隔时间,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制定免疫程序,一定从本场实际情况出发,不要硬搬他场制定的程序//致富经//。一旦确定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程序,就必须切实执行,不要随意变动,更改免疫程序。但免疫程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场内鸭群的变化和场周围疫病流行动态进行必要调整。鸭场还应定期药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减轻寄生虫病的危害,驱虫时应选择广谱、高效、低毒、价廉、使用方便的药物。选择合适的药物驱虫,但应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使用时一定要正确掌握剂量和投药次数,防止用药不当发生中毒死亡现象。

2鸭场发病后的扑灭措施

养鸭场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的同时,还应随时观察鸭群动态,注意鸭的采食、精神、运动、产蛋等情况,如发现鸭精神沉郁,缩颈,喜卧,离群,眼、鼻有分泌物,减食或不食,产蛋量急剧下降等异常情况时,立即请兽医进行诊断,并迅速将病鸭、可疑病鸭隔离观察,将症状明显或死亡鸭送兽医防检部门检验,及早做出诊断,一旦确诊为传染病应根据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2.1严格隔离,强制封锁

当鸭场发生重大疫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措施,停止场内鸭群流动,实行封闭式喂养,禁止饲养人员及工作人员串栏、串栋活动,非场内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停止售苗、售蛋。将病鸭和可疑病鸭隔离在较偏僻安全的地方单独喂养,专人看护,禁止向场外出售、转让病鸭或可疑病鸭,停止出售和引进活鸭。发生疫情的场应加强消毒,饲养人员不得随意离场,出入应严格消毒。

2.2扑灭病原,强制消毒

鸭场发生疫情后,应立即实施隔离封锁,并对鸭舍、地面、饲槽、水槽及饲养工具进行清洗后消毒,对地面可用2%~3%的烧碱等喷洒消毒,饲槽、水槽、用具可用0.2%的次氯酸钠洗涤,对鸭群可用0.2%~0.3%的过氧乙酸或0.2%的次氯酸钠带鸭喷雾消毒,每天1~2次。对生产区和鸭舍周围要加强消毒,除每天清扫外,还要用2%的烧碱或10%~20%的石灰乳喷洒、涂刷消毒,彻底消灭场区内外的病原体。

2.3紧急接种,强制免疫

除按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外,当发生疫情时,应迅速对受威胁的健康鸭进行紧急接种,也可以在发病初期用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对健康鸭进行接种,特别是对于经济价值较高的种鸭优先注射,这样可起到预防的作用。一般紧急接种多用弱毒苗,用鸭瘟鸡胚弱化毒苗对受威胁的健康鸭进行紧急预防接种,1周后即可产生免疫应答作用,有效控制鸭群发病和死亡。所以,发生疫情后,强制性地采取紧急免疫接种是控制和扑灭疫病的重要手段。

2.4淘汰病鸭,强制无害化处理

鸭场发生重大疫情时应按照相关法规贯彻强制扑杀的原则,对于无治疗意义和经济价值不大的病鸭尽快淘汰,可采取集中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将发病鸭舍内的垫草焚烧或与粪便一起发酵后作肥料,严禁随意丢弃病死鸭。如果对有利用价值的病鸭进行加工处理,需经动物防疫监督检验部门检疫认可后,在不扩散病原的情况下方能加工处理,以减少损失。售前2周补足优质饲料,以达到快速育肥之目的。

雏鸡入舍后前2周要精心护理,夜间防止扎堆,避免雏鸡被压死、闷死,防止老鼠、野猫侵害。强弱分群,病弱鸡隔离饲养,待病弱鸡恢复正常后,归放大群。专人饲养,防止应激。以300只左右为1个饲养单元。雨雪天加大补饲量。开产前1~2周准备好产蛋窝,产蛋窝应建在暗处,保证每5只鸡1个产蛋窝,窝内铺垫干净、无异味、柔软的干草,并引导母鸡在窝内产蛋,及时收集鸡蛋,减少破壳蛋,所收鸡蛋要及时出售。经常检查饲料质量,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及时出售成熟的公鸡,淘汰停产、低产的母鸡。预防治疗球虫病、肠炎等相关疾病。

由于一年四季的环境条件不同,对生态放养鸡的生产性能影响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季节,应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

4.1春季管理

牧草复苏,野外食源量少,应及时补喂精饲料,保证鸡群营养需要。定期检查产蛋箱及箱内垫草。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防止疾病发生。加强对鸡新城疫的监测和补防。及时淘汰停产蛋鸡,减少饲料投入。

4.2夏季管理

鸡无汗腺,体温调节能力差,应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室温超过30℃时要立即在饲料中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在鸡舍四周栽树、搭凉棚,但不能影响通风,对屋顶喷水,减少反射热。打开鸡舍门窗,增设排气扇。料要少喂勤添,最好早、晚喂料。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增强饲料的适口性。尽可能增喂青绿块茎类饲料和多种维生素,供给清凉饮水,提高抗热应激能力。及时清粪,防止蚊蝇孳生,减少疾病传播。

4.3秋季管理

秋季日照时间逐渐变短,昼夜温差大,多数鸡开始换羽。应注意天气变化,减少外界环境温度对产蛋鸡的影响。补充光照,保证光照时间在14~16小时/天。及时淘汰低产和停产母鸡,做好鸡新城疫等病的防疫工作。

4.4冬季管理

鸡舍内注意保温,避免穿堂风,开放型鸡舍要及时用草帘或塑料膜封堵窗户,还可在舍内增设取暖煤炉,但应防止煤气中毒。保证光熙时间为14~16小时/天,增加日粮中代谢能水平。

5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始终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鸡舍要经常打扫,及时清理粪便,保证舍内干净卫生。定期消毒,每周用百毒杀或其他消毒药对鸡舍内外进行1次消毒。定期(每2~3周)用0.02~0.04%高锰酸钾饮水1次,在饲料中拌入大蒜等药物预防疾病。入舍后每2个月用左旋咪唑(20~30mg/kg体重)喂服1次,间隔2天再用丙硫苯咪唑(25~30mg/kg体重)喂服1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天气异常时要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素或抗应激药物预防疾病。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冬天要做好保暖工作,夏天要防止鸡舍温度过高造成鸡群中暑。

卢氏绿壳蛋鸡参考免疫程序:

1日龄马立克氏疫苗(2倍量)颈部皮下注射;7~10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120+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或新~支~肾三联疫苗)滴鼻点眼;14~35日龄禽流感病毒H5N1疫苗每只0.3ml肌肉或皮下注射;14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2倍量饮水或滴口;21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52株)疫苗滴鼻点眼,同时用新城疫+多价传染性支气管炎+流感油苗0.5ml皮下或肌肉注射,鸡痘苗刺种;28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2倍量饮水或滴口;35日龄新城疫IV系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52株)+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或新~支~肾三联疫苗)饮水;60日龄新城疫Ⅰ系疫苗注射,同时肌注流感疫苗0.5ml:90日龄新城疫Ⅳ系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52株)疫苗饮水;110~120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禽流感四联苗1ml,胸部肌肉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肌肉注射,鸡痘疫苗刺种(两下)。

相关知识

夏秋的鸭病防治方法


夏秋季节是肉鸭育肥、蛋鸭产蛋的旺盛时期,也是鸭子容易感染发病的高峰时段,如不及时防范和治疗,势必阻碍鸭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影响当年和来年的养殖效益。

一,传染性鸭瘟

1.症状潜伏期3~5天,病鸭体温升高到43℃以上,精神委顿,头颈缩起,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两翅下垂,走动困难,不愿下水。流泪和眼睑水肿是本病的一个特征症状,病初流出浆性分泌物,眼周围的羽毛沾湿,以后变黏性和脓性分泌物,往往将眼睑粘连而不能张开。严重者眼睑水肿或翻出于眼眶外,翻开眼睑见到眼结膜充血或小点出血,甚至形成小溃疡。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胀,俗称为大头瘟。此外,病鸭从鼻腔流出黏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

2.治疗措施①发病早期用1瓶禽用白细胞干扰素,放入10升水中,供500只左右病鸭饮用,每日2~3次,连用3~5日。对鸭瘟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②免疫鸭血清每只鸭肌肉注射0.5毫升,用于发病鸭群的紧急治疗。③取陈大麦适量,放入铁锅内炒熟,将热麦装入盆内,再将刚宰杀的兔子鲜血与热麦拌匀,让病鸭采食。病鸭吃了拌有兔血的大麦后,在24小时内禁止下水,不能饮水。

二,鸭农药和食物中毒

1.症状夏秋是农田用药高峰期,畜禽时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农药中毒现象。农药中毒的病鸭精神委顿,口渴下痢,羽毛松乱,头向后仰,出现阵发性痉挛,呼吸困难,两腿外伸,嗉囊内充满不消化的食物或黏液。鸭体呈暗红色,心包积液,若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嗉囊内容物有蒜臭味。如不及时抢救会惊厥而死。食物中毒的病鸭大多是过多误食了腐坏东西所致,如烂菜、臭鱼等,有呕吐、腹泻、鸭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

2.治疗措施①农药中毒在嗉囊内侧稍低处拔去羽毛,用碘酊或60%以上的酒精消毒皮肤,避开大血管纵行切开1.5~3厘米的小口。暴露嗉囊后与皮肤错开作一切口,取出毒物,用凉开水将嗉囊冲洗干净,然后用消毒纱布擦去创口的血液或液体,再用普通小号缝衣针、4号缝合线(也可用普通缝衣线)将嗉囊壁作全层连续缝合,撒上消炎药物(青霉素粉剂)后再将皮肤缝合。术后半天内不给鸭喂饲料或饮水,一两天后喂些易消化的饲料,一般3~5天即可恢复正常。②食物中毒可根据鸭子中毒症状的轻重,将鸭子赶入清水沟塘里喝水,冲淡毒汁。重症可用水稻或玉米等加拌一些大蒜头和少许食盐饲喂。蒜头要切成碎末,以达到消毒、解毒的目的;同时也要多喂些青饲料,4~5天后患鸭好转。

三、暑热病

1.症状由于天气酷热、鸭群饲养密度过大、饮水不足等引起。病鸭表现精神沉郁、不喜欢活动、不采食、心跳加快。此病一般发生突然,有的鸭发病后几分钟内死亡,也有的病鸭几小时后才死亡。病鸭死后常有内脏充血现象。2.治疗措施对于发病初期的病鸭可在鸭翅膀下静脉血管外皮肤上扎针放血1~3滴,然后将新鲜的车前草、金银花捣烂喂服,每只鸭每次服用1~2棵,每天服2次,即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蛋鸭脱肛

1.症状夏秋是初产蛋鸭产蛋高峰阶段,由于初产蛋鸭产道刚发育成熟,加之天气炎热,病菌丛生,病菌侵害鸭的输卵管、泄殖腔组织,导致生殖道干涩,产蛋时用力,产蛋后难以复位,造成脱肛。

2.治疗措施①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并增加氨基酸、维生素及钙的用量。同时,为预防输卵管和泄殖腔上皮角质化,可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维生素A8000国际单位和维生素E10~30国际单位。②产蛋期要及时预防和诊治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泄殖腔炎以及腹泻病,做好沙门氏菌病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病鸭用0.1%恩诺沙星拌料,脱肛严重的鸭子,每只肌肉注射2万国际单位庆大霉素,连用3天。

蓝狐的饲养技术管理方法及疫病防治技术


蓝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毛皮动物,具有御寒能力超强、适应性强等优点。我们国家地域广阔,特别是北方地区饲料来源广,劳动力也非常的充足,这样大大降低了养殖蓝狐的成本,给发展蓝狐业带来巨大潜力。但是蓝狐的养殖不要盲目引种,蓝狐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限制,会发生很多的疾病,影响了蓝狐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皮张的质量,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对蓝狐疾病的防治是控制和减少蓝狐发生疾病的关键。

1.蓝狐的饲养技术

狐场的建设要点。蓝狐既可室养也可笼养,狐笼的制作一般可用12~14号的铁丝网来编制,网眼一般为3.5cm×3.5cm,种狐笼子的长宽高分别为85cm×55cm×60cm,笼腿高65cm,成狐笼的长宽高分别为75cm×55cm×60cm。狐室的规格是:种狐室长宽高分别为85cm×55cm×60cm,室门长宽为30cm×25cm。

春季是蓝狐的繁殖季节,加强蓝狐的饲养管理,更加有利于获取良好的经济回报,最好选择毛长、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好、产仔多、抗病能力强的留作种用。为了确保选留的种狐种纯质高,每年的年底要对种用公狐和母狐进行精心的选种。对近亲种、劣种及时淘汰。每年都要选育性状好的种狐做补充,逐歩淘汰体弱多病、哺育能力差、产仔率低的劣质种狐,通过连续多年的选育能有效改善种群的结构,大大提高整体存活率和产仔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饲料是人工饲养蓝狐的基础,饲粮的营养价值直接影响到蓝狐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目前,我国蓝狐饲料的营养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国家蓝狐常用饲料的营养价值为充分利用饲料资源、合理调配日粮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蓝狐饲料主要有:动物性饲料,如畜禽副产品、鱼粉等,植物性饲料,如蔬菜、粮食、水果等,添加剂饲料主要是用来调节蓝狐的生理平衡,如骨粉、食盐、酵母、鱼肝油、维生素等。蓝狐的日粮必需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一般应占75%左右,饲喂量要适当,保证蓝狐在半小时内吃完为佳。每天饲喂2次,早晨饲喂量占日粮的的40%,晚上饲喂量占日粮的60%,特别注意必需饲喂新鲜的饲料,不能饲喂霉败的饲粮。在繁殖期间,严格禁止饲喂激素含量高的饲料,如动物的气管、胎盘、子宫、睾丸等。谷物饲料包括玉米面、豆粕、大豆面、小麦麦片;蔬菜饲料主要成分为萝卜、白菜、土豆等。

蓝狐毛皮成熟的标志是毛长绒厚被毛丰满,全身毛锋长齐,尤其臀部和尾部,具有光泽灵活,尾毛蓬松。

2.蓝狐的疾病防治

蓝狐在养殖过程中会因为饲养管理技术等因素,发生多种疾病,对蓝狐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皮张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会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降低。因此控制和减少蓝狐发生疾病的关键是对蓝狐疾病的防治。实践证明蓝狐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蓝狐蚧螨病。病变主要发生在蓝狐的腹部和腿部,患部皮肤脱毛、剧痒。病狐不停地用舌舔舐患部或在狐笼地板上来回摩擦,损伤皮肤露出鲜红创面,常伴有红色或黄色渗出液流出,干燥后形成痂皮,导致皮肤逐渐失去弹性,大大降低了毛皮的质量。治疗方法:首先把病狐隔离出来进行治疗,由于螨病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来传染其他健康狐,造成大批感染,害获灭是治疗螨病的首选药物,一次性注射0.3mL就可以完全治愈。

犬瘟热。病狐精神不振,卧于笼内一角不愿活动,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1.5℃,持续几天后逐渐降至正常,随即又升高,呈现典型的复相热,发出一种特殊的臭味,身体消瘦,鼻镜干燥,病初狐眼睛半闭半睁,眼睑肿胀,眼结膜潮红,有眼眵,开始为浆液性分泌物,后转为黏性到脓性的分泌物。发病初期使用免疫血清和抗菌药有一定效果,但是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以预防为主,采用犬瘟热弱毒疫苗预防接种,每年1月、7月分别免疫1次,皮下注射各3~4mL。同时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

黄疸型肝炎。病狐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沉郁,每天蜷缩在狐笼的一角,食欲降低或干脆不食,饮欲增加,眼视膜呈现蜡黄色。发现病孤立刻隔离,用维生素E1mL、维生素B122mL、庆大霉素8万U,肌肉注射,每日2次。同时用菌陈黄疸冲剂调拌在精饲料中口服。也可用猪苓多糖2mL,肌肉注射,每日1次。

3.小结与讨论

预防蓝狐传染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狐狸的抗病力,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清舍消毒,粪便、污物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病狐及时隔离饲养。引种必须加强检疫工作,隔离观察1个月,无病才能运回。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提高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刘海明(1981-),男,黑龙江克山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家畜繁育和动物疾病诊疗工作。

刘海明

(黑龙江省克山县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齐齐哈尔161600)

产蛋鸭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鸭的产蛋期一般在27周龄至产蛋结束。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高产蛋量、高受精率、孵化率,要做到这一点,在鸭正式进入产蛋期后,各种饲养管理的日程要稳定,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更应注意。

一、饲喂:充足饮水,自由采食

1.产蛋前期满足营养需要,增加日粮中营养浓度和饲喂次数,每只鸭每天添加鱼粉10克。

2.在产蛋中期重点是确保鸭高产,延长高峰期,每只鸭每天添加鱼粉、含蛋白质的配合饲料,还要适当喂些青绿饲料、钙和维生素等。

3.到后期,根据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给量,过重时饲料能量降低或控制采食量;体重下降时,应补喂一些动物性饲料。

二、饲养方式

产蛋鸭一般采用半舍饲管理方式,可以进行强、弱、病分群管理,每天在舍内赶鸭转圈运动三次,每次约5~10分钟,保持鸭舍内小气候相对稳定。

三、光照强度

每日提供16~17小时光照,光照度以5瓦/平方米为宜,时间固定,舍温维持在5~10℃,如超过或低于,都应进行调整。

四、垫料

必须保持干燥清洁,舍内潮湿时应及时清除,换上新垫料,经常换料,尽可能保持产蛋鸭鸭舍环境干燥清洁。

五、种蛋收集

一般在6~8时捡蛋,及时收走蛋,并观察蛋的质量,以备种用。收集的种蛋应尽快消毒.并转入蛋库保存,如发现次劣蛋,要分析产生原因。

六、种公鸭的管理

配种以1∶4比例为好,公鸭过多,会引起争配现象,并定期检查精液品质,淘汰不合格的公鸭。

七、预防应激反应

要有效控制鼠类和寄生虫,并保证产蛋鸭居住环境清洁安静,保持环境空气尽可能地新鲜,防止氨中毒,必要时可调节通风设备,寒冷地区温度应维持在0℃以上。

八、做好记录

做好产量记录,及时淘汰产蛋量低的鸭,经常观察鸭群,发现疾病,及时处理。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454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