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鲂池塘养殖的日常管理和养殖效益

一、池塘条件

示范培育池总面积2.2公顷,为普通养鱼池,单池面积0.37~0.43公顷,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5~20厘米,保证养殖水深1.6~1.8米。养殖水源为浦阳江水,水质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各池分别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二、池塘准备

在投放鱼种前对培育池塘进行清整消毒。清除过多淤泥,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千克进行干法清塘消毒。一周后蓄水80厘米,进水口用40目筛绢过滤,以防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并适当施肥培育水质,调节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三、鱼种放养

三角鲂鱼种系原种场培育、规格为4厘米/尾左右的原种F1代夏花鱼种,放养密度12万~15万尾/公顷,累计放养30万尾。为提高池塘综合养殖效益,培育池分别套养规格为4~8尾/千克的花鲢、白鲢老口鱼种100尾/公顷、150尾/公顷和规格为4~5厘米/尾的花鲭夏花鱼种1.5万尾/公顷。所放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灶。

四、饲料投喂m.YZ023.Com

1,饲料选择饲料为普通鱼用颗粒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30%~35%。

2.投饵驯化每只试验池设一台投饵机,投饵机通过栈桥伸入池中2米,利于投喂喷洒均匀。驯化投饵在鱼下塘3天后进行,初始用破碎料,每次投饵前先开启投饵机3~5分钟,之后按5千克/次的饲料量投喂,每天驯食投喂3次,每次开机20~30分钟,如此反复,约7~10天后三角鲂便形成定点摄食的习惯。

3.投饵管理养殖全程采用定时、定点投饵。日投喂2次,一般在每天上午7∶30~9∶00、下午4∶30~6∶00,饲料日投喂量占池塘鱼载量的0.5%~3.5%,期间主要视鱼的生长、吃食情况、水质及天气变化等灵活掌握,每次投喂至鱼体基本不来抢食为止,一般掌握时间在60分钟左右。

五、水质调整

1,水位控制在鱼种放养时池塘水深控制在80厘米左右,以后逐渐加深,至7月中旬池水深保持在1.6~1.8米。

2.水质管理整个养殖过程保持池塘水质新、活、爽,池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7月下旬开始,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养殖池隔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10厘米左右;8~10月份,鱼体摄食量大,投饵量及鱼体排泄量大,每半月用生石灰150~225千克/公顷化浆全塘泼洒一次。

3.适时增氧根据池水溶解氧变化规律和天气、水质情况,科学使用增氧机增氧。7月底开始,晴天坚持凌晨开增氧机,同时晴天午后开机1~2小时,如遇天气闷热或突变、阴雨天时及时开启增氧机以补充水体溶氧。

六、日常管理

1.病害防治9、10月份为防止出血病发生,各池可定期投喂水产用氟苯尼考药饵,每日一次,每次用氟苯尼考50克,3天为一个疗程,同时隔天洒投池塘底改制剂一次,连续施投三次,以改善池塘底质。

2.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和夜间巡塘,观察鱼群活动情况、水色与天气变化及鱼是否有浮头迹象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七、结果

1.养殖效果各培育池鱼种于2009年12月20日至2010年1月10日起捕出售。根据渔获物统计:三角鲂冬片鱼种规格16~22尾/千克,养殖平均成活率89.2%,平均产量7552.5千克/公顷;花白鲢成鱼平均规格1.25~1.75千克/尾,平均产量367.5千克/公顷;花骨冬片鱼种规格30~35尾/千克,养殖平均成活率67.6%,平均产量286.5千克/公顷;全程累计投喂配合饲料27.8吨,平均饲料系数1.67。

2.生产效益

(1)生产总支出。三角鲂、花骨夏花鱼种500元/万尾,花鲢、白鲢冬片鱼种分别8元/千克、4元/千克,累计苗种费17190元;配合饲料平均单价3700元/吨,累计饲料费102860元,人工费40000元,塘租金15000元/公顷,累计塘租费33000元,水电、药品及其他10000元,累计总支出203050元。

(2)生产总收入。三角鲂和花骨冬片鱼种售价分别为17元/千克和30元/千克,实现销售额282463.5元和18909元;花白鲢成鱼平均售价6.5元/千克,实现销售额5255.5元;累计实现总销售额306628元。

(3)养殖效益分析。净利润103578元,单位净利润47080.9元/公顷,投入产出比1∶1.51。

相关阅读

三角鲂的性成熟和繁殖


三角鲂成熟年龄为3龄,雌雄相同,至少体重1 000 g以上方能达到性成熟。其怀卵量大于长春蝙,绝对怀卵量为1747万粒,相对怀卵量为11:3-203粒/g体重。属分批同步产卵类型,繁殖期为每年5-7月份.北方稍晚于南方,一般每年产一次卵,人工培育良好的则一年可产2^-3次。有趣的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三角鲂产枯性卵,卵色淡黄,与团头鲂卵相似;而黑龙江流域的三角鲂则产漂浮性卵,与长春鲂卵相似。出现这种现象,是否因不同地区的地理生态条件而形成地方性种群、抑或是不同的种,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至少目前已证实,广东、海南一带的三角鲂已确认为另一个种(M. terminalis Rich);而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厚额鲂(M. pellegrini Tchang)因其体色鸟黑,俗称鸟鲂.原认为是一个种,经研究,认为可能是长江中游的品种扩散到上游后分化而形成的地方性种群。

三角帆蚌


中文名称三角帆蚌


拉丁名称Hyriopsis cumingii (Lea)

英文名称Triangle sail mussel

异名劈蚌、翼蚌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真瓣鳃目

拉丁目名Eulamellibranchia

中文科名蚌科

拉丁科名Unionidae

中文属名楔蚌属

拉丁属名Hyri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形态特征
三角帆蚌为双壳类,贝壳大而扁平,最大个体可达350毫米。壳顶低,不膨胀,壳质较厚、坚硬。因贝壳后背缘向上突起形成三角形帆状后翼而得名。铰合部较发达,左右壳各具二枚拟主齿,左壳具2枚长条状侧齿,右壳具1枚长条状侧齿。壳顶窝不明显。壳面呈黄褐色,生长线呈同心圆环状排列。壳内面珍珠层光亮细腻,呈乳白色,粉红色、紫色、金黄色等,绚丽多彩,并且极富珍珠光泽。贝壳内面分布有各种肌痕。

外套痕:是外套膜边缘与贝壳内面相连形成的环状肌痕,并以此将外套膜划分为中央膜和边缘膜两部分。

闭壳肌痕:包括前闭壳肌痕和后闭壳肌痕,闭壳肌的作用为闭合左右贝壳。

伸足肌痕和缩足肌痕:控制斧足的伸缩。

贝类的软体部分由外套膜、足、肌肉、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组成。

外套膜:包被贝类的内脏团,是育珠手术的重要部位,不仅是制备细胞小片的材料,还是插核植片的主要场所。

外套膜紧贴于左右贝壳内面,以外套膜环肌与贝壳内面相连,外套膜环肌以内部分为中央膜,外套膜环肌以外部分为外缘膜。

足:是贝类的运动器官,很发达,形似斧头,故称之为斧足。具缓慢爬行和挖掘洞穴的功能。

肌肉:包括闭壳肌、缩足肌和伸足肌。闭壳肌分前、后闭壳肌,连接左右两壳,功能是关闭和开张贝壳。缩足肌分前、后缩足肌,一端附于贝壳,另一端的肌纤维分布于足内与前伸足肌牵动着斧足的运动。

呼吸系统:鳃是贝类的呼吸器官,位于内脏团两侧,呈棕色。每侧共两片,位于内侧的称内鳃瓣,外侧的称外鳃瓣。鳃瓣由许许多多鳃丝组成,水通过鳃丝进行气体交换。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作为育儿囊,在繁殖季节为受精卵的孵化发育提供理想的场所。另外,鳃还有辅助摄食的作用,鳃纤毛把呼吸时水流所携带的饵料经唇瓣送入口中。

生殖系统:三角帆蚌雌雄异体,性腺成熟时,雌贝的生殖腺即卵巢,呈黄色;雄贝的生殖腺即精巢,呈白色。生殖腺呈葡萄状,成对分别排列在内脏团的两侧足的上方,以一短管开口于外套腔肾孔边。

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肠、肛门和消化腺等。胃内有很特殊的结构几丁质的晶杆体,长约10-15厘米,半透明状,在胃内不停旋转,搅拌胃内食物,同时分泌出的消化酶也起到了消化食物的作用。晶杆体还是判断贝类健康及生长状况的指标。生长良好的健康贝类,其晶杆体具有弹性,色泽晶莹、光滑、透明。患病或生长不良的贝类,晶杆体细长无弹性,色泽暗淡。

循环系统:属于原始开放式,由心脏、动脉、静脉和血窦组成。贝类的血液是无色的。

排泄系统:由肾脏和围心腔腺组成。

神经系统:贝类的神经系统不发达,由三对神经节和它们之间的神经链索组成。除了外套膜缘具发达的触手,仅在唇瓣、入水管和外套膜上皮分布有单个感觉细胞。

生活习性
自然状况下,三角帆蚌营底栖生活,喜缓流、水质清、泥沙底或泥底的环境。以斧足挖掘洞穴潜埋在底层中,后缘朝上,靠出水孔和进水孔进行水体交换。在冬季缺水的情况下,将整个身体埋入泥中,仅露出贝壳的后缘部分。

三角帆蚌营被动摄食方式,无法主动追捕食物。幼贝以单细胞藻-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为主。成贝除此之外,还能滤食一些群体藻类和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及部分小型浮游动物。

淡水生;耐受温度(℃):14-34,适温范围(℃):10-30;pH范围:7-8。

繁殖习性
三角帆蚌为雌雄异体,外形上不太容易分辨出性别,同龄的雌贝比雄贝略显宽厚。从鳃丝的形状可判断其性别,雌贝的鳃丝较细窄,排列较密,而雄贝的鳃丝较宽大,排列稀疏。繁殖季节,成熟的雌贝外鳃充实饱满。三角帆蚌的繁殖季节为4-8月,性腺成熟的雄贝将精子由输精管送到鳃上腔,再随水流从排水孔排出体外,精子进入水中后,又随着雌贝的呼吸随水流经入水孔被带到雌贝的鳃瓣间,在此与雌贝体内由输卵管输送出的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此时的雌贝外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得非常膨胀粗壮,受精卵在此逐渐发育成钩介幼虫后排出体外。水温20℃时,从受精卵发育成钩介幼虫一般需30-45天。当水温达18℃,雌贝开始排放钩介幼虫。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水温23-26℃,为雌贝排放钩介幼虫的最盛期,排出的钩介幼虫寄生鱼体发育成幼贝。

三角帆蚌瘟病


疾病名称三角帆蚌瘟病

为害对象 育珠蚌
疾病概述 爬行运动消失,对水的净化力减弱,进水孔与排水孔纤毛收缩,排粪减少,喷水无力

病原 确切病原有待进一步研究。

症状 发病初期,三角帆蚌的爬行运动消失,对水的净化力减弱,进水孔与排水孔纤毛收缩,排粪减少,喷水无力,但不见斧足麻痹(斧足能伸缩);后期不排粪或有少量灰白色粮液附着于排水孔,最后张壳死亡。病死蚌体液清朗,病程长者极度消瘦,消化腺肿胀多汁,肠道轻度水肿,晶杆体严重萎缩或消失。健康蚌与发病蚌密切接触后1周开始出现死亡,插片过程的暴发性死亡,发生在插片后半个月左右,病程长短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

发病规律 本病发生在夏、秋两季,尤以春夏之交及秋末死亡较多。

防治方法
(1)用10-15毫克/升生石灰水泼洒在两排吊蚌中间和四周,泼洒次数根据水体的pH而定,连续或隔日泼洒2-3次,以后每隔10-15天泼洒1次,泼洒生石灰水后,使池水PH达到7-8.5。在偏碱性水环境中,病毒的繁衍可得到抑制,其他有毒物质的分解也会得到抑制,对病蚌的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

(2)用壳角蛋白结合剂GE,在盐酸酒精中分散成微细颗粒后,均匀泼洒在育珠水层中,使育珠层的药液浓度成0.5毫克/升的浓度。壳角蛋白结合剂的微细颗粒能被蚌滤食,并受晶杆体酶的消化作用,被消化成可吸收的氨基酸或简单的蛋白成分。氨基酸(或简单的蛋白成分)作为起药物作用的GE化学基团的载体,将其转运到细胞中,于是GE与病毒衣壳的结构蛋白相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使病毒的RNA(或DNA)不能进行复制,病蚌即可痊愈。

(3)注射治疗。据王鸿泰等(1991)报道,用血卟啉衍生物(Hemato porphyrin dervates, HPD)及中草药(肉桂、板蓝根、青黛等)合剂进行注射治疗,有一定疗效。具体方法是,先将100毫克HPD溶于碱性溶液氢氧化钠中,然后再以0.1当量的盐酸调pH至7.0-7.4,接着离心,取上清液备用。HPD是一种光敏化剂,故配好的水溶液应避光保存。当时注射后剩余的溶液,要放入冰箱中保存。中草药,以热性药物肉桂、紫苏等为主导,另外配以少量寒凉性药物板蓝根等,配成50毫升,与上述HPD药液一起注射。注射时分别吸取HPD和中药液各0.5毫升注射1只蚌,隔7天后注射第二次。

池塘养殖海参的日常管理要点


日常管理

1.常规监测

坚持早、晚巡池,检查海参的摄食、生长、活动及成活情况;监测水质变化,重点监测水温、盐度、溶解氧这些容易波动的指标,定期测定其他水质指标,如非离子氨、有害重金属离子、化学污染物等,如果本单位不具备测定能力,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测定。养殖场应配备用于常规水质指标监测的仪器,如盐度计(或比重计)、溶氧仪、水温表等。

2.换水

换水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水质,换水量的多少应根据水质情况确定,在保证水质良好的前提下,可以少换水。如果是自然纳潮,应尽可能把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在养参池相对的两端,以有利于提高水的交换率。换水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池内水质状况不佳、水温较高时可以多换水,否则应少换水,一般日换水量可掌握在10~30%之间;应保证进水的质量,大雨过后,地面径流入海,农药等有害物质带入海中,海水盐度也可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应暂停换水;水源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较高时,也应适量少换,或经鳌合处理以后再进入池内。

3.流水养殖

大洋中的海水,受潮汐、海流、波浪、温度、盐度等的影响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养参池内的水也不宜处于静止状态,应尽可能实行流水(动水)养殖。流水养殖实际上扩大了池水的养殖容量,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促进腐败物质的氧化和循环,提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具备人工提水设施,易于实施流水养殖,可以持续流水,也可以间断流水,一般日流水量可在10~40%之间。

4.水位和水温的调节

在池水水温超过17℃时,养参池水位尽可能加深,减缓光照和气温对水温的影响,尽可能降低水温,以延长海参的生长期,确保海参渡夏安全;冬季在池水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也要尽量加深水位(www.nczfj.Com/),尽可能提高和保持水温,创造海参正常摄食生长的水温条件。在极端水温条件下,提高水位有利于稳定水温,降低外界温度对养殖水温的影响。在适宜水温(10~15℃)条件下,可适当降低水位,以有利于喜光生物和好氧的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

如能利用地下海水水温较低而又稳定的特点,通过注入地下海水将水温调节至海参适宜的范围,夏天酷暑季节降低水温,缩短夏眠时间,冬天严寒季节提高水温,加快生长速度,将会大大提高一年中海参的生长时间,缩短养殖周期,提前达到商品规格。

5.饲料的投喂

要坚持海参饲料来源的多元化,以培育天然饲料为主,必要时适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如果池内天然饲料能够满足需要,可以不投喂配合饲料。

每日投喂量可按海参体重的1%~10%投喂,每日1次,傍晚投喂。在海参经常大量出没的地方,设置观察点,观察掌握海参的摄食情况,以便及时调节投喂量。

要根据实际摄食情况调节投喂量,一般在下次投喂时,上次投喂的饲料应有少量剩余,如果没有剩余全部吃光,可能饲料不足,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如果剩余很多,可能饲料过多,应适当减少投喂量。

6.光照强度的调节

海参对光线强度改变的反应灵敏,如果光线过强,海参呈回避反应;光线过强,直射池底,还容易使喜光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海参喜弱光,常在夜间或光线较弱的白天活跃,摄食和活动明显增强,因此在养殖池内应设置足够的隐蔽物,如石堆、大型海草、海藻等。

7.夏眠管理

池塘水温超过20℃,大个体海参陆续夏眠。夏眠期间,基本停止摄食和活动,代谢水平降低,应急抗病能力减弱,因此管理上特别要加以精心呵护,而不应放松管理。管理的重点是调控环境条件,优化水质,预防病害,确保海参安全夏眠。要注意水温不应长时间超过28℃;要避免水质的急剧变化,夏眠期间正值雨季,应密切关注雨水的进入引起的盐度变化和可能的水质污染。

有的养参池,夏眠期过后大量海参不见了,损失惨重,究其原因是海参夏眠期间放松了管理,环境条件没有控制好,导致海参大量化解死亡。

8.防止雨水大量流入

雨水大量流入会急剧改变池水的盐度,盐度持续过低将会导致海参大量死亡,不可掉以轻心。有的养参池建在沙滩上,雨水的大量渗入,也会改变池水的盐度,应采取防止措施。

9.防止污染物入池

在生产操作中,要严防油污等污物带进池中;在投喂饲料、施用药物时,要严把质量关,不得使用劣质产品、过期产品、冒牌产品,防止违禁化学品、违禁药物入池。

10.边生产边试验

在做好大面积生产管理的同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小试验。如在更换饲料时,或在大型养参池内设置饲料台(点、框),或在小型水体(如水泥池、水族箱等)中进行喂养试验观察,了解海参的摄食情况和效果,有的饲料按照有关标准检验属于合格产品,但海参不爱摄食,甚至有厌食、避食现象,或摄食以后生长缓慢,发生异常;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饲料原料不适或加工质量差引起的,这种情况下饲料的效果也只能通过喂养试验来检验。

在水质发生大的变化时也应进行试验。现在应用的一些水质控制指标,多是在实验室内单因子短时间试验得到的,有一定局限性。有些化学毒物,如分子态氨氮、一些重金属离子等的毒性作用是缓慢的,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试验才能表现出来;随时进行观察试验可以及时察觉水质变化带来的危害。

11.注意养殖过程的异常现象

在海参养殖过程中,有时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成活率过低

有的池塘养殖海参几年以后,根据放苗量计算密度在100头/米2以上,而根据放苗量和池内海参实有数量计算成活率很低,有的甚至不到20%,池内海参数量寥寥无几。分析原因,环境条件不适合,纯沙底,水很瘦,饵料生物很少,又不投喂,饵料明显缺乏;投石太少,池底覆盖面仅10%左右,太阳强光直射池底,海参却无处藏身;鱼类、蟹类等大量繁殖,有些鱼类、蟹类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捕食海参,但在饵料奇缺、处于饥饿状态的情况下,海参苗种和夏眠海参则成了它们的盘中餐。诸多因素导致成活率过低。

(2)生长缓慢

养殖海参多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上市的海参很少,大多数像小老头,个体偏小。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饵料不足,自然饵料没有或很少,又没有投喂配合饲料;有的是因为密度过大,甚至在80头/米2以上,海参生活空间小。在自然海区海参苗经2~3年可长到商品规格200克左右,在人工控温养殖条件下1~2年可长到商品规格。目前,在饵料充足、水质良好的条件下,秋天放养的当年苗和次年春天放养的大苗,养殖一年左右应有部分能够达到商品规格,养殖二年应该大部分达到商品规格,否则,应分析生长缓慢的原因。

尖棘角鲂鮄


[学名]: Pterygotrigla hemisticta
[资源名称]: 尖棘角鲂鮄
[外文名]: Blackspotted gurnard
[别名]: 大棘角鲂鮄
 
[形态特征]:
 
背鳍Ⅶ~Ⅷ,11,臀鳍11;胸鳍4+ⅲ,腹鳍Ⅰ-5,有孔侧线鳞53~57;鳃耙2~3+1+10~11。 体长约为体高3.9~4.1倍,为头长1.8~2.2倍。头长为吻长2.8~3.0倍,为眼径4.1~4.5倍。 体长形,稍侧扁。头大,背面及两侧均被骨板,呈四棱状。吻较粗长,稍向下方倾斜,前端截形,中央有1凹刻,两侧各有1尖窄的吻棘,吻棘略斜向前外侧,长约为眼径1/2,其外缘具细锯齿。眼大,近圆形,上侧位,眼间隔宽,微凹,约与眼径等长;顶枕部平坦。鼻孔2个,前鼻孔小而圆,呈短管状;后鼻孔稍大,裂缝状,也具膜突。口较大,前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顿,上颌骨后端稍伸越眼前缘下方。两颌牙细小呈绒毛状,排列成窄牙带。犁骨与腭骨均无牙。前鳃盖骨角边缘具2棘,一粗一细。鳃盖骨后上方具2棘,上棘很小隐皮内,下棘很尖长,向后约伸达背鳍第五鳍棘下方,肱棘1个。鳃孔宽大,鳃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骨7。假鳃发达。鳃耙细长,最长鳃耙约为眼径1/3。 体被很小的圆鳞,第一背鳍与顶枕骨间裸露无鳞,第一背鳍基两侧具1纵行楯板,约l0个,鳞上无棘棱。侧线位高,向后渐低,在尾柄部近侧中位,伸达尾鳍基底。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第三或第四鳍棘最长,第二背鳍基底长稍大于第一背鳍基底长。臀鳍起点稍后于第二背鳍起点,形状和长短近似第二背鳍。胸鳍位低,长椭圆形,鳍条末端约伸达臀鳍第五鳍条上方。腹鳍胸位,末端几达肛门。尾鳍叉状。 头体背侧红色,体侧上方散布不少深褐色斑点,腹侧淡红色,中央为浅白色。背鳍第三至六鳍棘间具一大黑斑,第二背鳍鳍条上有小褐色点;胸鳍前部为灰白色,后部为浅蓝绿色,内侧为黑色,边缘浅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南海、东海),日本,印度洋。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居於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10 420 m ;栖息深度范围较广

多点副角鲂鮄


中文名称多点副角鲂鮄

拉丁名称Parapterygotrigla multiocellata Matsubara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鲂鮄科

拉丁科名Triglidae

中文属名副角鲂鮄属

拉丁属名Parapterygotrigl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日本,我国产于东海外海。

形态特征
体长形,略侧扁,头背面及两侧全被骨板,吻突长大于眼径,具1对鼻棘,利用骨具1绒毛状齿群,体被小圆鳞,第一背鳍基的两侧各有一纵行棘骨板,鳃盖骨棘短小,背鳍Ⅶ-11,臀鳍Ⅰ-11。鳃盖条7。头较大,近似箱形,背鳍2个,分离,胸鳍长,位低,末端伸达第二背鳍第九鳍条基底下方,尾鳍浅凹,体背部浅红色,散布着不少褐色小圆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养殖弹涂鱼的日常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后,池内的饵料量会下降,水质浑浊,必须及时排水、晒池、施肥,再次繁殖饵料生物。由于放养初期鱼苗钻洞不深,为防止水温度变化过大,应保持水深在15厘米左右。水沟处的水深30厘米左右。在此条件下,藻类的繁殖速度较快。约40天左右,鱼体会长至5厘米以上,开始筑较深的洞穴,对饵料的消耗也较大,可在晴天温度较高时,排掉池面水,仅留池沟中,晒底3~6天,当池底较坚硬,有龟裂后施用有机肥及米糠等,并注水深3~10厘米。如此,定期施肥,繁殖饵料生物,以保持弹涂鱼生长所需营养。 冬季为提高池水温度,天晴无风浪时需排水晒池,遇阴天寒流侵袭时,应多注水,保持较高的水位,当水温降至14度以下时,鱼会入洞穴,很少出来摄食。

有些鱼、鸟及蟹类等会捕食弹涂鱼的幼鱼,从而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应于注水时加以过滤,防止敌害生物侵入;经常驱赶水鸟;用一些药物杀除杂蟹等,以确保弹涂鱼的成活率。

大棘角鲂鮄


中文名称大棘角鲂鮄

拉丁名称Pterygotrigla hemisticta

异名尖棘角鲂鮄,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鲂鮄科

拉丁科名Triglidae

中文属名角鲂鮄属

拉丁属名Pterygotrigl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及台湾沿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略侧扁,头大,四棱状,头背面及两侧被骨板,吻突尖锐,项背棘很长,伸达背鳍基的下方,体被小圆鳞,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基底两侧有大形棘骨板,第二背鳍基底两侧的棘骨析甚小或为痕状。背鳍Ⅶ-Ⅸ,10-12。臀鳍10-13。胸鳍15-17,下方3鳍条游离,鳃盖骨棘长或短小。项基棘短,约为眼径的1/3,肩棘短,约为眼径的1/2,鳃盖骨棘长大,吻棘尖狭,鳞为小圆鳞。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黄鳝养殖的日常管理



要提高养鳝成活率,确保鳝养成功,除了抓好鳝种的投放和饵料的新鲜外,还必须搞好五个关键环节的管理:

一、水质管理

保持水池清洁和酸碱度适中,是加快黄鳝生长的必要条件。在养鳝生产中应从三个方面加强水质管理:一要保持适当水位。水浅易导致水质恶化,引起黄鳝停食和患各种疾病;二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情况下,3—5天应换水一次,盛夏时节最好1—2天换水一次。新换的水特别是井水,要提前一天抽到蓄水池,使水温调节至与池水相近,温差不能超过3℃;三要及时清除残食。每次喂食3。4小时后,对残留的饵料要用细网瓢清除。特别是盛夏高温时节,为防止残饵发酵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还必须坚持每周向池中或者网箱中泼一次生石灰水,以杀灭病菌,调节水体酸碱平衡。

二、底质管理

不少养殖户的黄鳝经常患病,生长缓慢,最重要的一大原因就是鳝池底质有问题。养鳝最好直接用黄粘泥粉碎后铺垫池底,切忌直接捞取河塘的黑色淤泥作底质,因为其肥度高、病菌多,黄鳝极易感染发病。如用河塘泥作底质,应先捞出摊晒3。5天,使其疏松后铺入池底,再进注池水。对发病鳝池,要彻底清除池底淤泥,用曝晒过的河塘泥替换,以彻底杜绝细菌繁殖。若用网箱养鳝,同样要用曝晒过的河塘泥作底泥,其厚度在10—15厘米之间。

三、投饲管理

鳝种在野生环境下密度小,活动范围广,自己觅食,故开始放养的几天内基本不吃人工投喂的饲料或吃食极少,要进行驯化。驯化的具体方法为:鳝种放养后3天内不投饲,以使鳝种体内食物全部消化,成为空腹,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然后在晚上投喂黄鳝喜食的蚯蚓和切碎的小杂鱼和动物内脏,投喂量控制在鳝种重量的1%范围内,3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喂,一般每箱(14平方米)放3—4个点。若用人工修建池养鳝,设5-6个点。

四、季节管理

重点是夏秋冬三季管理:一是搞好夏季防暑。俗话说:“过了六月天,黄鳝变金砖”。夏天可在池子四周种植南瓜、丝瓜、扁豆、葡萄等攀援植物或用稻草搭棚遮荫,也可在鳝池水面投放适量浮水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浮萍等遮荫,降温效果很好;二是抓好秋季催膘。秋季前期是黄鳝生长催膘的黄金阶段,此期要尽量投喂营养全面的新鲜饵料,为准备进入冬民期做好营养储备。另外,秋末气温不断下降,可在鳝池上面用透明塑料薄膜搭高人工保暖棚,可保证正常光照,又能延长一个月左右生长期,这对夺取黄鳝高产效果十分显著;三是确保安全越冬。每年11月气温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黄鳝即停止摄食进入休眠期。
对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或准备囤留到春节期间价高时上市的黄鳝,应及时采取安全越冬措施:一是干池越冬。黄鳝停食后,将池水放干,上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草包或农作物桔秆等,保持底泥湿润不结冰。覆盖物不要堆积过密,以防黄鳝窒息死亡;二是深水越冬。即在黄鳝进入越冬期前,将池水升高到1米左右,让其钻入水下泥土中冬眠。越冬期间,若池水结冰,应及时人工破冰,以防冰封导致鳝池缺氧。

五、防病管理

在黄鳝养殖中,防病一直是一大难题,这是因为黄鳝体表无鳞,易受致病菌、寄生虫的侵袭,再加上黄鳝对少数药物敏感,专用的特效药不多,所以在生产中要以生态预防为主,比如:养殖用水严格消毒、过滤,在鳝池中放养蟾蜍,减少人为损伤等等,在平时如见到病鳝应及时捞起隔离,查明病因,对症下药。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726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