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圈养蛋鸭冬季保产养殖技术要点

蛋鸭生产由于经济效益高、资金周转快、市场前景好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蛋鸭生产已走上了不同层次的适度规模发展道路,绝大多数养殖户的生产规模已达到500~5000只,大型禽业公司规模可以达到1万甚至30万只。湖北的养鸭业以蛋鸭为主,肉鸭为辅;蛋鸭养殖又以圈养(及半舍饲半圈养)为主,兼有少量小规模放牧。湖北蛋鸭业养殖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的仙桃、潜江、荆州(江陵、监利等地)、荆门。近年来蛋鸭养殖在湖北发展很快,蛋品加工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二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前景十分看好。但在蛋鸭养殖过程中,冬季成了蛋鸭高产稳产的瓶颈,当地鸭农所养蛋鸭冬季产蛋率非常不稳定,直接影响鸭农冬季养蛋鸭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蛋鸭的生产潜能,提高广大鸭农的生产效益,结合笔者(国家星火计划江汉平原水禽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及产业化示范专家组成员)近两年来在江汉平原地区指导鸭农饲养蛋鸭的经验,现就圈养蛋鸭(及牛圈养半舍饲)冬季高产保产技术要点归结如下。

良好的蛋鸭品种是高产稳产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育雏育成管理和有效的疾病防疫程序是高产稳产的良好开端,做好以下七点才能保证江汉平原地区圈养及牛圈养蛋鸭冬季高产稳产。

1必须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冬季当蛋鸭棚舍内的温度能够稳定并且高于5℃时,圈养蛋鸭才能保持基本稳定的产蛋率(75%~90%),棚舍内温度低于5℃时,蛋鸭的产蛋率会突降至20%~40%,甚至更低。江汉平原地区每年11月至来年3月间气候寒冷,其间大部分时间气温达不到蛋鸭的产蛋要求,极不利于蛋鸭产蛋,因此在秋末冬初时就应该做好圈养蛋鸭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鸭舍(或鸭棚)屋顶加铺6~15厘米厚草垫,外面再盖一层塑料薄膜,门窗用塑料薄膜封严堵实,严防贼风入侵。做好以上保暖措施后,如果棚舍内温度还达不到要求,则应该搭盖棚中棚和适当增加鸭舍内的蛋鸭饲养密度。实践证实,在同一保暖鸭舍,每平方米饲养9~11只蛋鸭比每平方米饲养4~6只蛋鸭(夏秋季节常用饲养密度)舍温可提高2~4℃。搭盖棚中棚也可相应提高舍温3~5℃。

2舍内铺盖厚垫草防潮保暖

冬季,圈养蛋鸭切忌在低温高湿条件下饲养,低温高湿导致鸭体散热过多,采食增加,其体能大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因而产蛋下降。低温多由保温条件差或保温措施不当引起,高湿既有天然因素(江汉平原冬季为高湿季节),也有管理因素。为了便于蛋鸭在冬季饮水,许多养鸭场往往把饮水槽(或饮水器)设置在鸭舍内,结果鸭在饮水过程中脚蹼沾上水,加上冬季大量粪便都拉在棚舍内,从而导致鸭舍内垫料潮湿。尤其是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鸭舍内更是又脏又湿,使鸭很容易患上腿部疾病或生殖系统疾病,不能正常饲饮和产蛋,严重影响蛋鸭产蛋量。解决的办法是应及时清除太湿的垫料,在每天早上捡蛋后重新铺上一层新的干稻草,这样做既保温,又省人力,湿度也不太大,这需要鸭农们在过冬前就做好稻草贮备。

3要及时补充光照

冬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减少,蛋鸭的脑下垂体和内分泌腺体活动减少,直接影响产蛋率,因此必须进行人工补充光照。进入产蛋高峰期后必须保证鸭舍内光照时间稳定在16小时,产蛋后期保证鸭舍内光照时间17小时。人工补充光照不仅仅指每天早晚的补加光照,阴天白天光线太暗时也必须及时开灯补加光照,许多鸭农往往因为忽视了这一点,从而导致产蛋率提不高。另外,太阳光不仅可以杀灭蛋鸭身上的多种病原微生物/,还可以促进蛋鸭体表血液循环,使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而维生素D3是参与钙磷代谢必需的维生素。因此,在天气温暖的中午(11∶00~15∶00),可以让鸭出棚晒晒太阳,有利于蛋鸭对钙的吸收,但要注意适度掌握出棚时间。

4严格禁止圈养及半圈养蛋鸭下水

虽然鸭子天性喜欢在水中嬉戏,但江汉平原地区冬季气温很低,水温比气温更低,空气湿度大,本地鸭农的长期实践证明圈养蛋鸭不适合在此季节下水。有些鸭农看到太阳照得暖烘烘的,气温也有15~16℃,就想让鸭子下水洗一洗身上脏兮兮的泥巴,结果一下水,只三五天时间,产蛋率就猛降二三十个百分点,后悔都来不及了。而且冬季产蛋率下降之后,不像其他季节那么容易恢复,所以损失自然就更大了。不下水的蛋鸭虽然样子难看些,但却可以保证较高的产蛋率;下水的鸭子虽然羽毛干净整齐、外观漂亮,但是它们会消耗更多的饲料,回报很低的产蛋率,冬季蛋鸭下水实在是得不偿失!圈养及半圈养蛋鸭的农户千万要记住冬季轻易不要让产蛋鸭下水!

5做好抗应激和疾病预防工作

由于鸭(尤其是蛋鸭)天性胆小易惊,冬季更应该尽量减少外界应激因素对蛋鸭的影响。气温突然大幅度下降时,应及时做好抗应激准备工作,提前一天或半天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预防感冒、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淫羊藿、黄芪多糖等等。如果不作抗应激准备,气温突然大幅下降可导致圈养蛋鸭产蛋率下降5%~20%。此外要严防猫狗鼠等动物闯入蛋鸭舍骚扰蛋鸭。冬季,鸭舍由于饲养密度高,相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发生寄生虫病,因此除按防疫程序及时做好蛋鸭常规免疫工作外,还要每月定期对圈养蛋鸭进行一次驱除寄生虫的工作。重视并加强鸭舍的带鸭消毒工作,由于冬季圈养蛋鸭大多时间呆在棚内,鸭活动范围小,舍内空气、卫生条件都比较差,不仅自身的抵抗力下降,而且细菌病毒接触鸭的机会增多,所以加强消毒工作非常必要。带鸭消毒是消毒工作中关键的一环,带鸭消毒是在鸭舍有鸭存在的情况下,对鸭舍内的一切物体(包括鸭体)和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药液进行喷雾消毒。带鸭消毒是当前集约化养鸭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鸭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当然,带鸭消毒必须从雏鸭时就开始进行,使之形成习惯,不至于在产蛋期引起应激反应而降蛋。

6注意及时通风换气

冬季由于鸭舍做了严密的保温措施,而且大多数鸭农均采用厚垫料饲养法,所以圈养蛋鸭舍内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硫、甲烷等不良气体逐渐增多,这些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就会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影响蛋鸭的健康,并降低圈养蛋鸭的产蛋率。所以在温暖的天气里,应该打开鸭舍的窗户进行通风换气;在阴雨天,当鸭舍内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鸭农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即舍内气体的刺鼻刺眼程度来掌握是否需要开窗),必须于午后14∶00~16∶00期间打开鸭舍相对的窗户进行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约为30~60分钟,根据通风效果及鸭舍温度降幅大小来确定通风时间长短。

7适当增加蛋鸭的营养供应

冬季蛋鸭因为御寒需要而比平时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此时蛋鸭饲料中代谢能应比秋季要高,应达到12.3兆焦/千克,同时还应注意能量和蛋白质的合理搭配,即保持能量和蛋白质的配比平衡。在采食量上,也应该比春秋季节增加约10%~15%。

相关推荐

冬季蛋鸭养殖要点


蛋鸭大多于秋末冬初开始产蛋,因为晚秋后所能寻觅的食物小多,常造成营养小足,产蛋减少或停产换毛,发生疫病,尤其是散放饲养的蛋鸭,严重影响养鸭场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加强鸭子冬季的饲养管理。

一、调整日粮,介理饲喂应加喂适量的动物性蛋自质饲料,加信添加多种维生索,注意钙磷比例和微量元索的添加。饲喂蛋鸭的精料用量应视鸭群的产蛋率而定,如鸭群的产蛋率在50%以上,叫多添加精料。也叫喂一些青绿饲料,或增加精料一中糠鼓类的用量,同时,减少碳水化介物原料的用量。

二、补充光照自然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小利于蛋鸭保持田盛的繁殖机能,要补充人工光照,光照时间不能少于每天16小时,并稳定光照强度。

三、控制长膘应让鸭群保持定的运动量,保持体格健壮,将体重控制在1.5-2公斤,以促使其多生蛋、生大蛋。

四、防寒保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最好使鸭舍温度保持在13-20度与此同时.要保持蛋鸭棚舍干燥。

五、淘劣留优选留那些头小、眼大有神、颈细长、嘴长且宽、背宽、胸阔、耻骨间距3-4指、耻骨与胸骨末端可容纳4~4.5指、腹部大而柔软、臀部丰满小下垂、羽毛零乱无光、走路摇摆的高产蛋鸭.淘汰低产鸭。

六、强制换羽 晚秋以后,鸭子的产蛋量逐渐下降蛋壳变薄.这时叫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即拔掉鸭子翅膀及尾部的大毛,同时增喂精饲料和菜叶。般7-8天,鸭子双翅及尾部便长出新羽毛,同时,胸部的羽毛自然脱落,20天左右,羽毛逐渐长齐,鸭子便叫恢复产蛋。

七、保持环境安静产蛋鸭生活有规律,采食后洗浴、体息,小到处乱跑,夜间体息时静卧小动。因此,要保持操作规程和饲养环境的稳定和安静,小要打乱鸭的生活规律,使蛋鸭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

寒冷季节蛋鸭圈养管理要点


1.搞好棚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天气寒冷时,必须保持棚舍内温度在深夜时达到5℃以上。因此,棚舍四周除留出一定数量的窗门通风换气外,可先用稻草围严、围实、封死贼风的进口,北墙要加双层厚稻草,外面再围上一层塑料薄膜,棚顶也要加盖稻草。同时,应注意保持棚内清洁、干燥。
2.增厚垫草垫料。在棚舍内四周产蛋区铺10~20厘米厚的稻草或10厘米厚的细刨花。清晨收蛋时,把稻草撤出,待清除粪便后,在舍内再铺上一层干净的稻草。这样每天晚上鸭群回舍前,产蛋区再撒放一些新鲜稻草或细刨花保温成效较好,又可节省人力。垫草垫料忌潮湿,否则蛋鸭易着凉感冒。
3.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寒冷季节蛋鸭要消耗一部分热能来抵抗寒冷的侵袭。因此,蛋鸭的饲料要营养丰富,搭配合理,饲料中要适当增加玉米等高能量的饲料,使得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达18%-20%,钙2.5%~2.8%,磷0.45%~0.55%:特别要注意保证钙在饲粮中的配比,因为过低时,蛋鸭促性腺激素分泌就会减少。影响产蛋。此外,还要定量添喂青绿饲料,补充多种维生素,每千克饲粮中应有40~60毫克。
4.给蛋鸭加喂夜餐。要使蛋鸭保持较高的产蛋率,必须日喂四次,第四餐放在晚上喂。夜间10-11时给鸭群加喂夜餐。比不喂夜食的蛋鸭可提高产蛋量7%-9%。喂料时,鸭舍内的料槽要加放5-6个,使每只鸭都能吃到夜餐,保证鸭群产蛋的整齐度,便于大群管理。
5.供给足够的清洁温水。当棚舍外气温低于5℃时,蛋鸭若饮用冰水或很冷的水。易引起应激而使产蛋量下降。因为饮水太冷导致适口性较差,蛋鸭饮水不足时,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受到影响,所以蛋鸭的饮用水以清洁的温水为好,隔夜的饮水要及时更换。同时备齐足够的水盘,防止断水现象的发生。
6.保证光照时间。寒冷季节因为自然光照时间缩短,()使得蛋鸭脑下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造成产蛋下降。因此,必须补充人工光照,使每天光照时间维持在16~17个小时。可在傍晚与早晨加大光照亮度,鸭棚内每20平方米面积用一盏40瓦的灯照明。深夜时,用15瓦灯泡代替照明,给鸭群一种朦胧光照的感觉,刺激蛋鸭的性腺活动,促进卵巢发育。
7.增加放水与运动。早上当棚舍外气温较低或气候条件恶劣时蛋鸭可不放水,但在中午天气较暖的情况下,要驱赶鸭群到舍外运动场运动。
8.减少不良刺激。蛋鸭舍周围要保持安静,严防外人人舍惊扰或在附近鸣放汽车高音喇叭。当鸭群放水时,喂养员要及时打扫棚舍,开启窗门通风换气,并可用0.3%-0.5%的过氧乙酸水溶液喷雾。既起到消毒作用,又能消除棚舍内的氨臭味,补充氧气,减少污染空气对蛋鸭的刺激。
9.及时挑出停产鸭及病弱鸭。晚上鸭群人棚舍后,要勤于巡查观察,发现停产鸭及病弱鸭要及时从鸭群中挑出,另栏饲喂,以减少饲料损耗。
10.不喂发霉饲料。寒冷季节多有连绵雨雪天气,饲料保管不善很易引起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蛋鸭对此很敏感,故千万不能饲喂发霉的饲料,垫草垫料发霉时,要及时清除、更换。
11.重视疾病预防治疗。产蛋前一个月与休产期可肌肉注射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每鸭1.9~2毫升预防鸭瘟;10天后再肌肉注射禽巴氏杆菌病活疫苗,每只1.5~2毫升预防鸭霍乱病。鸭舍定期预防消毒可选用1:200的百毒杀与2%的烧碱等进行消毒。

产蛋鸭冬季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日前,在蛋鸭的养殖过程中,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产稳产,是蛋鸭养殖户和养鸭场最为关心的问题。而冬季气候多变,气温逐渐下降,样短夜长,蛋鸭散热较快,舍外活动减弱,自然光照时间缩短,易造成产蛋率下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蛋鸭生产实践,对冬季养蛋鸭的饲养管理理要点作了总结描述,以期为蛋鸭养殖户提供参考.

1保持舍温

对于蛋鸭而言,产蛋的适宜温度为13-20℃,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引起产蛋率下降。因此,保持鸭舍内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是冬季蛋鸭高产稳产的关键冬季来临之前,检查并修理鸭舍,要求门窗完好,也可在鸭舍门日悬挂草帘保温。严寒时,将门窗关严,并在鸭舍内墙四周的产蛋区垫一层稍厚(5-10 cm)的稻草(每白只鸭每天击用稻草大约10 kg左右),蛋鸭睡在上面不会受凉,有利于腹部的保温。每天把鸭赶出鸭舍后,应赶快打开门窗,加强舍内通风换气,待鸭群回舍时,再及时关闭门窗,使鸭舍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5℃以上。每天早晨收完蛋后,将蛋窝内的旧草取出撒铺在鸭舍内,晚上鸭群入舍前,再往产蛋窝内添加新草,这样,地面上的垫草逐渐积累,既保温又省力。

2加强营养

在冬季,鸭群的放牧时间减少,天然饲料的种类也少,而鸭了过冬时又因为长绒羽、保持体温,需要消耗比平时更多的营养物质。因此,冬季饲养蛋鸭要注意加强营养,尤其是要多补充蛋白质饲料,如鱼、虾、螺、鱼粉、肉骨粉、血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一些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如豆饼、花生饼、菜籽饼等,并加喂一些骨粉、蜗粉、蛋壳粉等司一物质饲料。冬季昼短夜长,应根据蛋鸭实际体重情况,夜间增补饲料,建议在原有日粮基础上添加1%-2%的猪油,补充鸭的体能消耗,这样做有利于维持蛋鸭夜间体能,提高产蛋率。

3适当运动

冬季鸭群活动减少,易造成鸭体脂肪积聚过多,体躯肥胖,而导致产蛋量下降。因此,在冬季,每天应该对关在棚内饲养的聚堆鸭群进行轻声吃喝,缓慢驱赶,使其在棚内作转圈运动,即为噪鸭。每天定时驱赶,每次5-10min,每天活动2-4次.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鸭群的运动量,健壮身躯,而且还可提高冬季产蛋率.

4适时放水

冬季,也要对蛋鸭进行适时放水。一般来说,早上迟放鸭,晚上早关鸭、减少蛋鸭下水的次数,适当缩短下水时间。天气晴朗时,宜在10: 00和14 :00 左右让鸭群下水洗澡,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多云、尤风的天气,可在上午让鸭群下水1次,下午可不下水。下雪天尽量不让鸭了下水,待雪停后再下水,下水之前要把路上的积雪扫除干净,防止雪块冻凝在鸭毛上,使鸭子受凉生病。

5热饲温饮

冬季,鸭了消耗的热能较其他季节都多,因此,饲喂时一定要注意饲料和水的温度,拌料时要用热水,拌后趁温热(38℃左右)投喂。饮水应供给温水,千万不可让鸭饮冰雪水,以防引起腹泻和其他疾病。

6补充光照

冬季,自然光照的时间缩短,要想保持蛋鸭群高产稳产,必须要补充光照。正常产蛋鸭每天的光照时间应控制在16 h左右,从早晨4:00-20:00 都应有足够光照,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用白炽电灯人工补充光照。一般按照以每15-20 m 2 鸭舍在1.8-2.0 m高度点亮一只40 W灯泡即可,在月泡外装上灯罩,使光线能集中照射在鸭体上,开灯补光的时间,一般在每天晚上的17:00-20:00 泪!次日凌晨的4: 00 -7: 00时,光线不宜过强,强度过高会引起鸭群惊恐。

7留优汰劣

在蛋鸭的饲养竹理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蛋鸭的体表特征,对其进行个体选择,选择要根据蛋鸭的营养状况,饮食活动规律进行,挑选出高产体型蛋鸭。另外,对于病鸭、长期肛翻鸭、次残鸭、过度肥胖鸭以及停产、低产鸭要及时挑出淘汰,以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经济损失,使鸭群保持高产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蛋鸭生态床圈养技术推广效果调查


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研究起始于2009年。为了解决传统蛋鸭养殖的污染低效问题,苍南县畜牧兽医局技术人员带领畜牧兽医技术力量着手开展蛋鸭养殖模式研究,着力推动传统河面放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历时4年多的研究,技术培训人员创新了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养殖模式,该技术于 2013年3月通过苍南县科技局技术评审。推广2年多来,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表现优异,受到了广大蛋鸭养殖户的欢迎及政府部门的肯定。为了深入了解该技术的面上推广性能,2014年底笔者组织了本次调查工作.

1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

在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中,鸭场的结构由栏舍、运动场、人工水池、牧草消纳地组成,其中栏舍、运动场均由网床组成,蛋鸭在网床上自由运动、自由采食,在水池中自由游泳。网床底下鸭粪被直接收集利用或者加工为有机商品肥利用,人工水池排放水通过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可直接通过牧草消纳地解决。该技术形成了生物安全屏障,减少了人畜共患病,保障了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减少了鸭场的疫病感染,提高了蛋鸭养殖卫生水平和蛋鸭成活率。该技术省工节料,运行低碳.

2012年10月,苍南县建立了2家5 000羽规模的示范场,此后,迅速推广,全县己有11家规模示范场。示范场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4个规模推广示范场。4个蛋鸭场存栏合计2.86万羽,应用时间4个月至24个月,平均有11个月。

3经济效益

采用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新技术后,与传统大水面、地面养殖模式相比,在下述各方面获得了突出的经济性能.

1)采食量下降。采用新技术后,由于人工水池水面面积减少,游泳水混浊度提高,减少了蛋鸭在水体中运动时间,采食量下降约10%,折合每羽蛋鸭每年减少成本17.8元.

2)产蛋性能提高。采用新技术后,由于运动场卫生水平有了质的提升,蛋鸭羽毛光泽度好,大肠杆菌病发病率下降90%左右,鸭的产蛋高峰期稳定目延长,与传统地面模式相比,全期产蛋量提高5% 左右,折合每羽蛋鸭每年增加收入11.4元.

3)节省人工。采用新技术,每个劳动力竹理蛋鸭从5 000羽增加到10 000羽,按照每个劳动力年工资4万元计算,折合每羽蛋鸭年饲养竹理成本下降4元.

4)节省兽药。蛋鸭大肠杆菌病发病率下降90% 左右,所以兽药使用亦下降90%,折合每羽蛋鸭年节约n药成本约4元.

5)节约垫料。采用网床结构后,除了产蛋窝少量使用垫料外,其他体息区均不使用垫料,每羽蛋甲鸟每年节约垫料约2元。

6)提高产蛋期成活率。采用新技术,产蛋期成活率提高2%,折合每羽蛋鸭每年增加收入0.8元。

7)减少自然风险。大部分蛋鸭场均分布于易涝的平原地带,易受洪涝灾害影响,造成蛋鸭产蛋减少或者死亡。而采用新技术后,蛋鸭生活于40 cm 以上的网床上,基本不再受洪涝危害。其次,采用钢架结构后,也提高了抵御台风的能力。

上述合计每羽蛋鸭每年增加经济效益40元, 5 000羽规模的蛋鸭就是增加经济收入20万元,或者相当于按照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建造的设施总投资。而传统饲养模式,一般每羽蛋鸭年经济效益在30元以下,因此,新技术提升经济效益40元是十分显著的,具备了持续推广的内在动力。

4生态效益

在传统大水面、直接地面养殖模式下,约67% 的鸭粪被直接排放到天然水环境中,而新技术对所有的蛋鸭排泄物进行了收集利用,目击要被牧草消纳地利用的排泄物只占排泄物总量的17%以下。

1)实现了鸭粪收集利用。传统蛋鸭养殖,运动场冲洗水直接排放到河水等天然水域,蛋鸭也直接在河水单游泳、排泄。采用新技术可将运动场与人工水池的鸭粪收集利用,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

2)生产区排放减量。传统模式下,在运动场体息及游泳的蛋鸭的排泄物100%进入天然水域。采用新技术,运动场网床下的蛋鸭粪被发酵、被小蛆食用而实现了减量;人工水池排放水通过沉淀池进一步收集一部分鸭粪,污水通过牧草消纳地实现资源化利用。

5社会效益

1)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环境整洁度,提高了劳动者福利。新技术免除了劳动者繁重的、卫生条件极差的运动场冲洗工作,免除了栏舍内垫料的铺设工作,把劳动者从恶劣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劳动者工作福利。

2)不破坏耕作层。采用新技术,栏舍、网床均不破坏耕作层,保护了耕地,采用人工游泳池后,蛋鸭场可以远离天然水域,蛋鸭场的选址地增多了。

6畜产品安全效益

1)降低抗生素残留风险。采用新技术后,细菌病大幅度下降90%,相应地,兽药抗生素使用也下降了90%,因此对减少鸭蛋的药物残留、减少细菌耐药性有重要意义。

2)降低了社会公共卫生风险。新技术把蛋鸭从天然水域改到岸上圈养,与外界有了隔离屏障,阻断了蛋鸭与外界环境的病原匀_相传播,特别是对减少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有十分重要的防控意义。

综上所述,蛋鸭生态网床圈养技术经受了川间全面推广的考验,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能,它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鸭农实践应用的积极性,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给了政府强大的推广动力,该技术应当尽快得到全面推广。

确保蛋鸭冬季多产蛋的技术措施


冬季蛋鸭提前停产会导致当年养鸭收入降低。因此,应提前做好蛋鸭入冬的准备和管理,让蛋鸭不停产、多产蛋,提高鸭农经济收入。冬前冬后主要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1 创造适宜的鸭场环境

蛋鸭生产期间最适宜的温度是15度-22度,最低不应低于5℃。因此,冬季鸭舍保温防寒极其重要。入冬前,鸭舍的西、北两侧可砌防护墙遮风增温,鸭舍的门前可采取透明塑料布拱棚增温,夜间和气温低时,再在鸭舍和拱棚上加盖草帘保温。同时在鸭舍的活动场地和舍内铺些干燥的稻壳、稻糠或锯末、碎麦秆等,每周更换2~3次。适当提高蛋鸭夜宿密度,每平方米8~l0只。鸭舍不但要达到适宜的温度,还要保持清洁卫生。鸭舍要用砖瓦水泥结构,并留有通风门窗,利用温暖天气短时间不定期换气。

2 增加必要的热能饲料

冬季蛋鸭天然饵料短缺,如果只是粗喂淡养根本不够蛋鸭生长和产蛋营养的需要,因此,在冬季应及时调整日粮。冬季蛋鸭对能量要求较高,因此要适当增加玉米、稻谷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并且要注意增加鲜白菜、胡萝卜等青绿饲料。如早晨发现蛋小壳薄,产期延长,应及时加喂玉米、糖麸、豆饼、田螺等热能饲料。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每天喂食3~4次,根据情况夜间可再喂1次,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要让鸭子饮温水,千万不要饮冰水、雪水,夜间鸭槽不留水,以免引起应激而使产蛋量下降。据试验,用温料、温水喂鸭,产蛋率可提高10%以上。另外,做到先饮水、喂食,再喂青绿饲料,以确保蛋鸭对维生素的吸收。

3 谨防维生素缺乏症

产蛋鸭经常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这是日粮中维生素D供给不足或蛋鸭接受日光照射不足造成的。所以,经常需要在鸭饲料中额外添加鱼肝油或维生素 A、D3、E等。鸭子一般在凌晨产蛋,因此,必须使鸭在凌晨时保持较高的血钙浓度,否则会产出沙壳蛋、畸形蛋,甚至造成产蛋量下降。在配制产蛋鸭饲料时,既要有吸收快的钙源,又要有吸收缓慢的钙源,通常同时用石粉和贝壳粉作为钙源。

4 全面控制鸭舍光照

蛋鸭产蛋期间每天需要l4 16个小时的光照,冬季昼短夜长,鸭子光照明显不足。因此,鸭舍内每20 平方米要安装一盏60瓦的白耀灯泡,灯泡距鸭身高度为2米,并注意掌握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的结合与协调,做到自然光照足时,人工光照时间缩短,反之要相应增加。正常情况下开灯补光的时间,一般在每天晚上的5~8时和次日凌晨的4~8时。

5 锻炼蛋鸭御寒能力

在适宜的晴暖天气先让鸭子在圈场做一些赶走活动,待鸭子体温回升发出嘎嘎噪声时开棚放鸭下水,并根据气温下降程度,减少放水次数,缩短下水时间,达到提高鸭子对棚外气温和水温的适应能力。

6 配备适量的公鸭

实践表明,蛋鸭交配越强,产蛋越多。因此,鸭群中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公鸭。小群饲养,每100只母鸭带养公鸭1只;大群饲养,每2000只母鸭带养公鸭 20只。蛋用种鸭群的比例为20:1~30:1。在蛋鸭休产期、换羽期,将公鸭隔离。

7 注重预防蛋鸭疾病

冬季鸭机体的防御能力降低,在饲养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极易发病,从而影响产蛋。因此鸭舍与活动场地应每周消毒一次,发现疫病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对症治疗。鸭瘟是冬季发病较为严重的一种由鸭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病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两脚麻痹无力,流泪,眼睑、颈部和头部肿大,卧地不动,排灰色或绿色稀粪。一旦发现病鸭,立即隔离,并迅速对未患病鸭注射1ml鸭瘟弱毒疫苗或0.5ml鸭瘟高免疫血清。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片,每千克饲料中添加6 片,连喂4天。樟树叶具有杀菌、清热、解毒的功效,用来防治鸭瘟具有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是:采摘新鲜樟树叶捣烂后置于槽内,加入清水适量搅拌,让鸭子自食即可。投入量可视鸭群量而定,一次投入以鸭群一日量为宜。用此法在鸭瘟初发阶段能控制病情发展,连续投喂可防止复发。

蛋鸭冬季管理措施


1.确保适宜的鸭场环境。蛋鸭生产期间最适宜的温度是1522℃,最低不应低于5℃。因此,冬季鸭舍保温防寒极其重要。入冬前,鸭舍的西、北两侧可砌防护墙遮风增温,鸭舍的门前可采取透明塑料布拱棚增温,夜间和气温低时,再在鸭舍和拱棚上加盖草帘保温。同时在鸭舍的活动场地和舍内铺些干燥的稻壳、稻糠或锯末、碎麦秆等,每周更换23次。适当提高蛋鸭夜宿密度,每平方米810只。鸭舍不但要达到适宜的温度,还要保持清洁卫生。鸭舍要用砖瓦水泥结构,并留有通风门窗,利用温暖天气不定期换气。
2.增加必要的热能饲料。冬季蛋鸭对能量要求较高,因此,要适当增加玉米、稻谷、糠麸、豆饼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并且要注意增加鲜白菜、胡萝卜等青绿饲料。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每天喂食34次,根据情况夜间可再喂1次,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宜用温料、温水喂鸭。
3.燥舍足饮。俗话说水鸭干圈,就是白天要有充足的饮水,进棚后要有一个干燥温暖的休息与产蛋场地。垫草要勤加,白天要晒棚,让鸭子卧地时胸腹部不受凉,腹下的羽毛不被粪泥沾湿。要棚外再圈一个小食堂与大棚相通,在小食堂里喂水喂料,吃喝后再进圈。
4.补充维生素。经常需要在鸭饲料中额外添加鱼肝油或维生素A、D3、E等。鸭子一般在凌晨产蛋,因此,必须使鸭在凌晨时保持较高的血钙浓度,否则会产出沙壳蛋、畸形蛋,甚至造成产蛋量下降。在配制产蛋鸭饲料时要保证钙的供应,常用的有石粉和贝壳粉。
5.科学光照管理。蛋鸭产蛋期间每天需要1416小时的光照,冬季昼短夜长,鸭子光照明显不足。因此,鸭舍内每20平方米面积要安装1盏60瓦的白炽灯泡,灯泡距鸭身高度为2米,并注意掌握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的结合与协调,一般在每天晚上1720时和次日凌晨48时补光。
6.运动戏水。鸭子原系放养动物,圈养时要人为地增加活动量,特别是产蛋后期的鸭更需要多活动。有条件的尽量把运动场地留大一些。在适宜的晴暖天气先让鸭子在圈场做一些活动,()待鸭子体温回升发出嘎嘎叫声时可开棚放鸭下水,并根据气温下降程度,减少放水次数,缩短下水时间。
7.配备适量的公鸭。鸭群中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公鸭。小群饲养,每100只母鸭带养雄鸭1只;大群饲养,每2000只母鸭带养雄鸭20只。蛋用种鸭群的比例为(20:1)一(30:1)。在蛋鸭休产期、换羽期,将雄鸭隔离。
8.严防疾病。鸭舍与活动场地应每周消毒1次,发现疫病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对症治疗。
冯小鹿

冬季怎样让蛋鸭多产蛋


由于冬季昼夜温差大,光照不足、青饲料缺乏等:加之蛋鸭为维护体温消耗大量营养,体质消耗很大,蛋鸭的产蛋率常常大幅度下降,甚至停产。实践表明,综合采取以下措施,可稳定和提高蛋鸭冬季的产蛋率,供养殖户参考。

1.防寒保暖。入冬前要做好鸭舍的防风、防寒和保温工作。在鸭舍北侧夹上防风障,圈舍的门窗要关严,防止寒风吹袭。为增加鸭舍保温效果,舍内可铺6.6厘米厚的干草,舍内温度应保持在0℃以上,最好保持在5~10℃范围内。

2.补充光照。冬季光照不足,鸭产蛋率下降。可在舍内设两套照明设备,一套光线较弱(1.0~20瓦的灯泡),可在鸭群休息时用;一套光线较强(40~60瓦的灯泡),供喂料和刺激活动用。两套照明灯泡.均应使用灯伞。

3.密度适宜。冬季每平方米舍养鸭5~7只,过密影响产蛋,过少由于气候寒冷不易保温。

4.调配饲料。冬季蛋鸭要适当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还要供给青绿饲料或定时补充维生素A、D、E。可在饲料中添加3~5%的油脂,每天中午供一次切碎的白菜叶、胡萝卜缨等,效果都很好。冬季室温为5~10℃,饲料喂量应比春、秋季增加10~15%,产蛋率可提高30%左右。

5.控制喂量。在冬季产蛋季节,保持适中的体况,才能维持正常的产蛋率。所以,除调整日粮配方外,还须控制好喂量,特别是精料用量。精料量是否添加,要视产蛋率而定;如产蛋率在50%以上,具有上升趋势,则应添加精料;若在50%以下,则精料不宜过多。对肥鸭,可增加一些青绿饲料,在精料中增加糠麸类的比例,减少碳水化合物饲料的用量。

6.饮水。冬季气温低,饮水易结冰。要分早、晚两次饮15℃的温水,每次1.5分钟。如缺水或者经常喝有冰碴或不清洁的水,不但影响鸭产蛋,还会导致鸭得病。//致富经//

7.增喂夜食。夜间补饲应注意供足饮水,夜间所补饲料的蛋白质不可过多。补夜食比不补夜食可提高产蛋率20%左右。

8.增加鸭群运动。饲养人员在鸭舍缓慢地驱赶鸭群,同时饲养员口中发出嘘嘘之声,使鸭群在舍内兜圈子,增加鸭群运动,防止鸭子因肥胖而影响产蛋。

9.诱导发性。一般来说,蛋鸭中要始终留足2~5%的公鸭。因公鸭对鸭群有性和性刺激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促进蛋鸭性机能活动,可提高产蛋率20%以上。

10.舍饲。冬季要喂些蛋白质和维生素高的饲料。每天要做到早、午、晚三次饲喂,少喂勤添,有条件的午夜应加喂一次,这样缩短了冬季因夜间时间长而形成的饲喂时间长,使蛋鸭正常产蛋。

11.强制换羽。要有计划地将部分蛋鸭在冬季强制换羽,在短时期内恢复产蛋,保持鸭群产蛋平衡。但注意强制换羽(拔毛)的当天不得让鸭洗浴,防止毛孔感染。

12.加强洗浴。鸭子是水禽,洗浴有助于产蛋。但鸭子有见湿为干的习性,既要求运动场上或休息场所干燥舒适。冬季要供给蛋鸭清洁温水.若喂井水现取现用。此外,每天应放鸭戏水1~2次,戏水前要赶鸭在舍内慢慢转4~5圈后再下水。一般每次戏水时间2小时左右为好。运动场或舍内要铺垫一些干砂土为好。

冬季养鸭怎样让蛋鸭多产蛋


1.调整鸭群。冬季到来前,对鸭群进行调整。将停产鸭、低产鸭以及老、弱、病、残鸭淘汰。留下产蛋正常、体质健壮的蛋鸭。

2.调配饲料。冬季适当增加蛋鸭日粮中能量饲料的比例,适当降低饲料粗蛋白质含量,饲料中添加2%~4%的油脂有助于补充能量。供给青绿饲料(如切碎的胡萝卜缨、白菜叶)或定时补充维生素A、D、E制剂,并增加日粮喂量。

3.补充光照。蛋鸭每天连续光照时间应达16小时。可在每10平方米棚舍安装1盏40~60瓦白炽灯,灯泡距鸭背2米高,并装上灯罩,使光照均匀。在充足的光照下,鸭体卵泡发育加快,产蛋率提高。

4.防寒保暖。产蛋鸭最适宜温度为12~20℃。冬季可采取以下方法保温:①堵塞鸭舍墙壁上的孔洞,防止贼风侵袭。②夜晚在门窗上加挂草帘或双层塑料布保温。③在鸭舍房顶下距地面2米处横架竹竿、木条,用草帘或塑料布覆盖。④在鸭舍地面上厚垫干软秸秆等。⑤提高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8~9只。⑥选择避风、向阳、近水源的地方搭建塑制鸭棚。

5.热饲温饮。用温水拌成料温38℃的鸭料,并趁热饲喂。让蛋鸭饮温水,忌饮冰水、雪水,以免因冷应激而导致鸭产蛋量下降。据试验,热饲温饮,产蛋率可提高10%以上。

6.诱导发情。鸭的性欲越强产蛋越多。要在产蛋鸭群中保留2%~5%的公鸭,以刺激母鸭的性机能。

7.适当放牧。天气晴暖时,让鸭在田间、沟渠觅食蚯蚓、小鱼、小虾、河蚌、螺蛳等动物性饲料。放牧时间较少时,给蛋鸭补喂占日粮17%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适量微量元素制剂。

8.增喂夜食。夜间12时给产蛋鸭加喂一次夜食,其中粗蛋白质含量不可太高,并供足温水。

9.定期驱虫。入冬后给蛋鸭驱虫,按每只鸭半片的用量将驱蛔灵拌料喂服,以增强体质,提高产蛋率。

10.减少应激。鸭出舍后,打开所有窗子通风换气,减少不良空气对蛋鸭的应激。保持舍内安静,禁止陌生人进入,特别要防止老鼠、猫、犬等骚扰、袭击鸭群。

11.搞好防疫。每天及时清除鸭粪,勤晒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外清洁干燥。每周将用具、食槽、鸭舍消毒1次。做好鸭霍乱、鸭瘟等传染病的防疫工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192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