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临床症状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鸡都可感染患病,但以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常呈流行性暴发,随着鸡年龄的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成年鸡偶有发病死亡,但是主要表现为隐性或者慢性感染。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该病的流行呈散发性和区域性,因此该病的传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该病主要是经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水平传播。不良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会加剧该病的病情,还易诱发其他疾病,从而加剧了该病病情,使死亡率升高。

2、发病原因

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首先是养殖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一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即可有效控制该病,可是实际上,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感染。只有经常对鸡群进行阳性筛查,彻底的净化种鸡场,减少种蛋的传播,才可杜绝该病的发生。

养殖环境差。多年来,鸡白痢发病率的高低与养殖场的环境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关系。通常鸡白痢为阳性的鸡场,鸡舍的条件一般较差,卫生清扫不达标,鸡舍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等,这些都是诱发该病发生,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该病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进行传播。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如果对养殖环境消毒不或者清理粪污不彻底,就会扩大受病菌污染的面积,从而使鸡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

3、临床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进行初步诊断。因鸡的日龄不同,在感染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雏鸡。当雏鸡感染患病后,雏鸡多为体质较弱,脐部发炎,在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一般在7-10日龄会达到死亡高峰期。随之着雏鸡年龄增长,死亡率减少。病雏鸡常表现为精神不振,低头缩颈,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下降,甚至废绝。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病鸡下痢,排泄物为石灰浆状的粪使,使肛门周围受粪便黏污,有时还会堵塞肛门。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病死鸡会脱水,表现为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肝脏肿大,卵黄吸收不全,有未吸收完全的卵黄,状态变为棕黄色奶酪样。肺变为灰褐色,肺内可见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坏死灶。盲肠肿大,肠内有凝结物,病程较长的病例,心肌、肌胃以及肠管的部位可见白色白痢结节。

青年鸡。主要发生在40-80日龄的鸡,青年鸡患病多为病雏鸡在患病时没有彻底的治愈,从而转为慢性。青年鸡患病后会发生突然的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下痢,病鸡常发生突然的死亡。但是这种现象并不连续发生。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肝脏会显著的肿大,质地变脆而易碎。被膜上有出血点,或者灰白色的坏死灶。心脏也发生病变,表现可见肿瘤样的黄白色白痢结节,较为严重的病例,心脏变形。另外,白痢结节还可见于肌胃、肠管。

成年鸡。成牛鸡感染此病多是由于雏鸡白痢的带菌者转化而来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常发现不及时。但是仔细观察可见病鸡的精神不佳、食欲减退,贫血,消瘦,有的还会发生贫血,鸡冠苍白,缩头垂翅,缩减闭目,产蛋率会降低,病鸡表现为下痢,会在肛门周围黏有白色或者黄色的粪便,这一阶段的鸡患病死亡率不高,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将病菌带入场内,危极整个鸡群的健康,母鸡的产蛋率、受精率以及孵化率均有所增加。病理变化主要的病变位置是肝脏、脾脏发生肿大、质脆易碎,表现有坏死点,肾脏充血。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停止产蛋。

4、实验室诊断

对于该病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初诊,最终的确诊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方法是取病料接种于培养基中,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学的鉴定,通过生化试验以及挑取病料制成悬液,取悬液适量注射健康鸡,可分离出沙门氏菌,可确诊为该病。利用纸处法可以选择出敏感药物以治疗疾病。其中该菌对新霉素、氯霉素高度敏感。

5、防治措施

预防。对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鸡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干燥,调控环境温度,保持相对的恒定,勤换垫料。保持鸡群适宜的饲养密度,提供适宜的营养,防止鸡群发生啄癖。

治疗。如果鸡群患病要及时的隔离饲养与治疗。病鸡可使用新霉素进行治疗,在用药时要注意不可长期使用一种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要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另外,还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注意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前后4-5天,不可以使用抗菌类药物,以免影响使用效果。

鸡白痢的病变特征
1.雏鸡:病死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肝肿大、充血,较大雏鸡的肝脏可见许多黄白色小坏死点(图13-3)。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绿色液化,或未吸收的卵黄干枯呈棕黄色奶酪样。有灰褐色肝样变肺炎,肺内有黄白色大小不等到的坏死灶(白痢结节)。盲肠膨大,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病程较长时,在心肌、肌胃、肠管等到部位可见隆起的白色白痢结节(图13-4)。
2.育成鸡:肝脏显著肿大,质脆易碎,被膜下散在或密布出血点或灰白色坏死灶.心脏可见肿瘤样黄白色白痢结节,严重时可见心脏变形.白痢结节也可见于肌胃和肠管.脾脏肿大,质脆易碎
3.成年鸡:无症状感染鸡剖检时入肉眼可见病变,病鸡一般表现卵巢炎,可见卵泡萎缩、变形、变色,呈三角形、梨形、不规则形,呈黄绿色、灰色、黄灰色、灰黑色等异常色彩,有的卵泡内容物呈水样、油状或干酪样(图13—5)。由于卵巢的变化与输卵管炎的影响,常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阻塞,输卵管膨大。内有凝卵样物。病公鸡辜丸发炎,睾丸萎缩变硬、变小。
实验室诊断
取肝脏坏死灶与白痢结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局部组织坏死崩解、淋巴细胞、浆细胞、异嗜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增生。将病、死鸡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定局定局官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学诊断。24小时后,可长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闪光、灰白色半透明、直径为1厘米的小菌落。取待检鸡血与诊断抗原进行平板凝集试验。
临床特征
1.雏鸡:孵出的鸡苗弱雏较多,脐部发炎,2-3日龄开始发病、死亡,7—I0日龄达死亡高峰,2周后死亡渐少。病雏表现精神不振、怕冷、寒战。羽毛逆立,食欲废绝。排白色粘稠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不见下痢症状,因肺炎病变而出现呼吸困难,气管,伸颈张口呼吸。患病鸡群死亡率为10%—25%,耐过鸡生长缓慢,消瘦,腹部膨大。病雏有时表现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原地不动。
2.育成鸡:主要发生于40—80日龄的鸡,病鸡多为病雏未彻底治愈,转为慢性,或育雏期感染所致。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差的鸡和下痢的鸡,病鸡常突然死亡,死亡持续不断,可延续20-30天。
3.成年鸡:成年鸡不表现急性感染的特征,常为无症状感染.病菌污染较重的鸡群,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处于低水平。鸡的死淘率明显高于正常鸡群。
防治方法
1.预防:
(1)检疫净化鸡群: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并淘汰带菌种鸡,次检查于60—7D日龄进行,第二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后每隔1个月检查1次、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直至全群的阳性率不超过0.5%为止。
(2)严格消毒:①种蛋消毒。及时拣、选种蛋,并分别于拣蛋、入孵化器后、18—19日胚龄落盘时3次用28毫升/米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出雏达50%左右时,在出雏器内用10毫升/米3福尔马林再次熏蒸消毒。②孵化室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③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做好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④加强维鸡饲养管理,注意药物预防。在本病流行地区,育雏时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0.04%的痢特灵、0.05%氯霉素、0.005%氟哌酸进行预防。
2.治疗:
土方:
花椒15g,蜂蜜30g,大黄、甘草各6g,加水200ml,煎汁100ml和面粉做成小丸,每只小鸡1d喂3次,每次1-3丸。也可煎汁两次,浓缩汁为30ml,每天鸡服3-5滴,或稀释3倍自饮。
展望
目前,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疾病也越来越复杂,使用的药物种类也增多,抗生素的过多、过量使用,造成了抗生素药效下降、体内残留和过量的抗生素排泄到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另一方面人类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视,要求更多的绿色食品供应市场,因此生态方法防治畜禽疾病是一条方便、有效的途径。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推广与应用,对推动我国饲料业的绿色进程,解决药物残留问题,实现动物源性食品绿色化,提高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知识

犊牛白痢的病因分析 犊牛白痢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犊牛白痢又称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动物出生后很短时间即可随乳汁或其他食物进入胃肠道,成为正常菌。新生犊牛当其抵抗力降低或发生消化障碍时,均可引起发病。传染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子宫内感染和脐带感染也有发生。本病多发生于二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犊牛白痢的病因分析犊牛白痢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经由母牛乳汁以及其他污物进入犊牛胃肠道。当新生犊牛抵抗力较弱(尤其是没有吮食足够初乳的犊牛)或者出现消化不良时,就能够出现发病。一般来说,母牛缺乏营养、运动较少,导致乳汁品质较差,或者新生犊牛护理不当、牛舍小气候突然发生改变、卫生条件恶劣等不良因素,都能够引发该病,并促进传播。该病通常是在冬春季节采取舍饲期间发生,且往往呈地方性流行,而在放牧季节基本不会出现发病。

2、临床症状

败血型。通常是3日龄内的新生犊牛容易发生,呈急性经过。患病犊牛表现出精神萎靡,往往卧地;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41.5c;发生腹泻,排出类似蛋白汤样的粪便,呈淡灰白色,混杂气泡,并散发腥臭味;鼻、耳、四肢发凉,眼窝明显下陷,体质消瘦,心跳加速,一般24h内发生死亡,死亡率能够超过80%。如果病犊能够耐过败血期,经过1周可能会发生脐炎、关节炎或者脑膜炎。

肠炎型。该类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通常是7~10日龄的犊牛容易发生,主要特征是先出现腹泻症状。患病犊牛表现出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达到39.5~40℃。初期排出淡黄色的粥样粪便,散发恶臭味,接着排出浅灰白色的水样粪便,往往伴有腹痛。发病末期,体温恢复正常或者略微偏低,明显脱水,由于体质衰竭而卧地不起,排粪失禁,后躯黏附大量的粪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往往由于虚脱或者继发肺炎而发生死亡。少数病牛能够自愈,但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

肠毒血症型。病犊呈急性经过时,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病程持续较长的病犊,由于肠道内滋生有大量病菌,分泌过多的肠毒素,并侵入血液,从而出现中毒性神经症状,初期明显兴奋,后期明显萎靡,最终陷入昏迷,并发生死亡.

3、实验室诊断

涂片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取发病犊牛排出的粪便和病死犊牛的肝脏进行抹片,经过革兰染色进行镜检,能够看到革兰阴性杆菌.且菌体两端钝圆。

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犊牛的肠内容物、脾脏、肝脏,分别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温度下进行24h培养,会长出浅灰色的半透明圆形菌落,直径在2~3mm,明显隆起,表明光滑、湿润。挑取以上菌落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温度下24h培养,会长出红色菌落。挑取红色菌落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染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两端钝圆,没有荚膜。

4、防治措施

免疫预防。主要是通过给妊娠母牛免疫接种疫苗,用于预防后代犊牛发生白痢。一般来说,妊娠母牛要选择接种由当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制成的疫苗。另外,对于新生犊牛也可及时注射适量的大肠杆菌高免血清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病。

加强饲养管理。母牛妊娠期要加强饲养管理,饲喂搭配合理的饲料,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确保摄取足够的营养,从而使其分娩后泌乳充足,促使后代犊牛所需的营养能够得到满足。另外,母牛妊娠期还要保持适量运动,使其产出健康强壮其抵抗力强的犊牛。生产时,要对母牛外阴部、乳房周围以及助产人员手臂、接产用具等都进行清洗消毒。

食饵疗法。如果患病犊牛具有食欲或者食欲已经恢复,可采取饥饿治疗,也就是在8~10h内停止吮乳,只供给口服补液盐溶液,任其自饮或者采取灌服。也就是在发病期间逐渐减少吮乳量或者吮乳次数,在恢复阶段逐渐增加吮乳量,直到完全恢复。采取该方法治疗,能够避免犊牛胃肠内容物不断增加,防止由于饮食过多而导致胃肠负担过重,并能够减小对胃肠道的刺激,还能够促进消化以及吸收机能的恢复。

西药治疗。抗菌消炎,病猪可分解注射5~10mL浓度为10%的氟苯尼考注射液、3~5mL浓度为2%的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也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25mg复方磺胺甲嗯唑片(其中含有400mg磺胺甲嗯唑、80mg甲氧苄啶)、0.3g乙酰甲喹,再取1~3g硫酸链霉素粉针,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适量温水混合均匀后灌服,每天2次;如果伴发瘤胃臌胀,可适当添加10~20g鱼石脂。全身疗法,即取500~1000mL林格尔注射液,250~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1~3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10mL2.5%维生素B1注射液,5~10mL10%维生素C注射液,10N20mL强心安钠注射液,10~20mL能量合剂注射液,如果存在便血还可再添加5~10mL止血敏注射液或者30~6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完全混合均匀后给病牛一次性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

犊牛白痢的发病原因

一是犊牛出生后不喂初乳或初乳喂量不足。母牛体弱,营养不良,矿物质、维生素不足与缺乏。

二是犊牛舍狭窄,牛只密度过大,牛舍阴暗潮湿,阳光不足,防寒条件差,犊牛受寒感冒,以及断脐消毒不严等。

诊断技术

可根据临床症状、流行情况、饲养状况及剖检变化等综合分析判定。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1)败血型:也称脓毒型。潜伏期很短,仅数小时。主要发生于产后3天内的犊车;大肠杆菌经消化道进入血液,引起急性败血症。发病急,病在短。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吃奶,多数有腹泻,粪似蛋自汤样,淡灰白色。四肢无力,卧地不起。多发生于吃不到初乳的犊牛。败血型发展很快,常于病后1天内死亡。

(2)中毒型:也称肠毒血型,此型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大肠杆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致。急性者未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

先不安,兴奋,后沉郁,直至昏迷,、进而死亡。

(3)肠炎型:也称肠型,体温稍有升高,主要表现腹泻。病初排出的粪便呈淡黄色,粥样,有恶臭,继则呈水样,淡灰白色,混有凝血块、血丝和气泡。严重者出现脱水现象,卧地不起,全身衰弱。如不及时治疗,常因虚脱或继发肺炎而死亡。个别病例也会自愈、但以后发育迟缓。

剖检主要呈现胃肠炎变化

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抗菌、补液、调节胃肠机能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1)抗菌:可用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或新霉素。内服的初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12小时后剂量可减半,连服3~5天。或以每公斤体重10~30毫克的剂量肌肉注射,每天2次。

(2)补液:将补液的药液加温,便之接近体温。补液量以脱水程度而定,原则上失多少水补多少水。当有食欲或能自吮时,可用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处方:氯化钠1.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粉20克,温水1000毫升。不能自吮时,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1000~1500毫升,静脉注射。发生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液80~100毫升。注射时速度宜慢。如能配合适量母牛血液更好,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一次150~200毫升,可增强抗病能力。

(3)调节胃肠机能:可用乳酸2克、鱼石脂20克、加水90毫升调匀,每次灌服5毫升,每天2~3次。也可内服保护剂和吸附剂,如次硝酸铋5~10克、白陶土50~100克、活性炭10~20克等,以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吸收,促进早日康复。有的用复方新诺明,每公斤体重氏0.06克,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后一次内服,每天2次,连用2~3天,疗效良好。

(4)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待病情有所好转时、可停止应用抗菌药,内服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生态制剂。例如,促菌生6~12片,配合乳酶生5~10片,每天2次;或健复生1~2包,每天2次;或其他乳杆菌制剂。使肠道正常菌群早日恢复其生态平衡,有利于早日康复。

预防措施

(1)养好妊娠母牛:改善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产后能分泌良好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2)及时饲喂初乳:为使犊牛尽早获得抗病的母源抗体,在产后30分钟内(至少不迟于1小时)喂上初乳,第一次喂量应稍大些,在常发病的牛场,凡出生犊牛在饲喂初乳前,皮下注时母牛血液30~50毫升,并及早喂上初乳,对预防犊牛大肠杆菌是重要的一环。

(3)保持清洁卫生:产房要彻底消毒,接产时,母畜外阴部及助产人员手臂用1~2来苏儿液清洗消毒。严格处理脐带,应距腹壁5厘米处剪断,断端用10%碘酚浸泡1分钟或灌注,防止因脐带感染而发生败血症。要经常擦洗母牛乳头。







雏鸡白痢的流行特点 雏鸡白痢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雏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以雏鸡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特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1~30日龄的雏鸡是易感群体,其中以3~4周龄的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会导致雏鸡的生长发育受阻、育成率降低,严重危害养殖业,因此要做好雏鸡阶段该病的防治工作。下面一起来看看:雏鸡白痢的流行特点雏鸡白痢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雏鸡白痢主要发生在1~30周龄的雏鸡,其中以3~4周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并且死亡率也最高。雏鸡感染此病后主要特征是白痢和急性败血症,而育成鸡和成年鸡也会感染此病,但是因成鸡的抵抗力较强,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并且死亡率较低,会出现偶发性死亡。当雏鸡感染此病后,其生长发育受阻,因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因此一旦发病,危害极大。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如耐过雏鸡或者感染此菌的成年鸡,主要通过交配、卵等途径传播,还可经由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该病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该病为细菌性疾病,不良的饲养环境与粗放的饲养管理方法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

2、临床症状

感染此病的成年鸡一般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饲料利用率会降低,而当雏鸡感染此病后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病鸡一般会表现精神萎靡,体质衰弱,不喜欢活动,低头缩颈,闭目呈昏睡状,羽毛蓬乱没有光泽,呆立不动,体温升高,畏寒怕冷,喜扎堆休息,食欲下降,饮水量减少。该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下痢,在发病初期会排泄含有气泡的稀便,然后逐渐转为排泄灰白色的稀便,病允的泄殖腔周围常因下痢而黏满粪便,严重时会出现排便困难,因此可见发病后期的病雏鸡在排便时会尖吃。个别病鸡还会出现关节肿大,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发生瘫痪或者呈劈叉状。还有的病鸡会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头颈扭转、歪头转圈、头朝下等。

3、病理变化

对病鸡进行剖检可帮助对该病进行诊断。部分急性死亡的病鸡剖检一般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有的病死雏鸡可见脐环的愈合不好,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囊皱缩,可见淡黄色、油脂状和干酪样的内容物。有的病鸡会出现化脓性关节炎。有的病理变化会发生肝脏肿大、出血、呈土黄色,表现有玉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心包积液,心肌、肺脏、肌胃上有白色坏死灶或者灰白色结节;部分病鸡的肾脏肿大、盲肠膨大、胆囊增大,在输尿管内有灰白色的尿酸盐沉积。另外,有的病死鸡的胃肠道浆膜表面和黏膜表面有白色坏死灶,大肠和小肠有出血性病变。

4、实验室诊断

对雏鸡白痢的诊断可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确诊则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病原菌分离鉴定。无菌采集肝脏、肺脏等病料组织,将其剪碎研磨成匀浆液备用。分别配制麦康凯、SS和血液琼脂平板培养基,取适量匀浆液分别接种在以上三种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h后进行分离鉴定。可见麦康凯和SS琼脂平板上的病原菌菌落为圆形、无色透明、光滑的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则出现不溶血、边缘整齐的灰白色菌落。对该病原菌进行美蓝染色后镜检可见两端稍圆的细杆菌。

血清学诊断时取1滴该病原菌全价血清于清洁玻片上,再从普通琼脂斜面上挑取少许分离的病原菌纯培养物与该血清混匀,再轻轻摇动玻片,如果在25℃条件下,约2min后出现凝集现象,则结果为阳性,可判定为雏鸡白痢。

5、防治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因雏鸡感染此病的途径较多,并且传染源不易清除,因此要想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该病就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的饲养管理。在鸡的各个生长期都要做好消毒、检疫和药物预防等工作,以进行全面的防治。首先要提高雏鸡自身的抵抗力,因此要加强营养的供应,给雏鸡提供全面配比合理的营养,另外,还要减少不良的环境与饲养管理对雏鸡的刺激,以免产生应激。要做好鸡舍环境的控制工作,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等。保持鸡舍的环境卫生,并要定期对鸡舍、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以将环境中的病原菌杀灭。因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卵传播,因此在孵化前要对孵化环境和孵化器进行彻底的消毒,给刚出壳的雏鸡饮用1~2天的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另外,还要做好鸡群的净化工作。

对该病进行预防时可选择药物预防,可在雏鸡开食后给其饮用适量的抗生素、葡萄糖与电解多维的混合液,连用6天。此后则要尽量少用抗生素,以免鸡群产生耐药性。而葡萄糖和电解多维溶液可长期供给,对于增强鸡群抗应激能力有利。另外,使用本场分离的菌株制成灭活疫苗对雏鸡进行接种,也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如果确诊雏鸡患有此病后,应加强消毒的力度,并配合使用痢菌净进行治疗,一般每天1次,连用3天后可起到治疗和净化的作用。对于严重感染者则可皮下注射头孢曲松钠用生理盐水稀释液。对于发病鸡群可使用一些中药制剂或者生物制剂以促进病雏快速恢复,可起到预防作用。同时还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

蛋雏鸡白痢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白痢是危害养殖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近几年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种蛋的净化不合理,给雏鸡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为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进而对后期的产蛋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最近笔者在市场上成功地处理了一例蛋雏鸡白痢的感染,下面将处理的过程做以如下介绍:山东德州某养殖户饲养海蓝褐4000只,在育雏期用磷霉素钠进行开口,虽有零星死亡但大群并无大碍所以并未引起注意。在第七天防疫完新城疫疫苗以后死亡率有所升高,而且大群打蔫的逐渐增多,随即用恩诺沙星进行治疗,治疗三天后死亡不但没减少,而且大群中打蔫的还有增多的趋势,随后找到我处进行就诊。
临床症状:大群精神沉郁,怕冷,扎堆。病鸡食欲减少,腹泻,排出白色浆糊样的粪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上粘有白色、干结成石灰样的粪便,并且个别鸡发出“叽叽”的叫声,且呼吸困难、张口喘息。
病理变化:病鸡机体消瘦,肝脏肿大,呈典型的青铜色,且肝脏上布满了大量的小米粒大小的黄白色坏死灶,蛋黄吸收不良,卵黄囊皱缩,内容物变硬;在肺、心脏上有多量的黄白色坏死结节,盲肠中有灰白色的干酪样物堵塞;肾脏肿大充血,输尿管内充满尿酸盐。

诊断: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白痢

体会:因为沙门氏菌对鸡群的危害性比较大,所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

1、建立无白痢种鸡群:因为通过种蛋的垂直传播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做好种鸡群白痢的净化是至关重要的。定期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疫净化。同时定期用治疗沙门氏菌的药物进行预防。

2、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种蛋应取自无病鸡群,2小时内用0.1%新洁尔灭喷洒消毒,或用0.5%高锰酸钾浸泡1分钟,或用1.5%漂白粉溶液浸泡3分钟,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分钟。孵化器,孵化室及用具再用前应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

3、加强对雏鸡的饲养管理:育雏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室温应根据日龄调整,温度不能忽高忽低。饲槽和饮水器应及时清洗消毒,并注意通风换气。

4、药物预防:出壳后的雏鸡应可用0.01%高锰酸钾溶液饮水2-3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适当的抗菌药物(如西力欣)等连用3-5天,有利于控制雏鸡白痢的发生。

仔猪白痢的病因 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仔猪白痢是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哺乳仔猪传染病,它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以10~30日龄仔猪的发病率最高,严重制约着养猪产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白痢的病因仔猪白痢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

1、病因分析

自身生理特点。仔猪出生后胃腺还没有发育健全,只能够分泌较少的胃酸,具有很弱的抑制和杀死细菌的能力,导致食人的致病菌能够在胃肠道内大量繁殖,使消化道机能失调,从而能够引起该病。

饲养管理凶素。母猪饲养管理不合理,主要是指哺乳母猪没有供给全面且均衡的营养,造成乳汁过稀或者过稠,或者饲喂品质低劣或者发霉变质的饲料,导致乳汁质量发生变化,加之仔猪具有较弱的消化能力,从而破坏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仔猪饲料搭配不合理,导致消化不良,或者由于饲料中某种矿物质不足以及维生素过多,都能够导致白痢的发生。另外,猪舍温度过低、阴暗潮湿,水泥地面,母猪乳头不清洁,母猪或者仔猪缺乏运动,无法供给充足饮水等,也能够引发该病。

病原微生物感染。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尤其是易感仔猪吮吸的母猪乳头污染有病原微生物时,就会导致其侵入仔猪消化道,加之其消化道没有发育健全,胃腺具有很弱的分泌胃酸的功能,只能够存在少量的游离盐酸,无法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并分解乳汁产生有害物质,冉加上细菌产生的毒素能够对肠道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导致肠道卡他性炎症,并促使肠道内容物发酵、腐败,同时生成大量的气体,会进一步加重对肠道的刺激,促使肠蠕动明显加快而影响吸收功能,从而发生该病。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仔猪体温基本正常,且精神、食欲等状况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排粪次数逐渐增加,排出淡黄色、灰白色、乳白色的稀薄粪便,并散发腥臭味。随着症状的不断加重,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反应淡漠,四肢软弱无力。如果病猪伴有咳嗽、呼吸急促、肺炎、脱水等临床症状,加之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配合治疗,往往会在发病后大约7天发生死亡,也有些病猪会变成慢性腹泻,即使能够康复也会由于生长不良而形成“僵猪”。

3、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母猪妊娠及哺乳阶段要加强饲养管理,饲喂营养全面且容易消化的饲料,禁止随意调整饲料配方,以确保其能够正常泌乳,且乳汁品质优良。母猪产前10天和产后20天可饲喂适量的细辣柳草,或者在分娩前后3天连续喂给母子康散(也叫做益母生化散,主要成分为益母草、川芎、当归、甘草、桃仁、抗炎凶子、牛磺酸等)或者白头翁散(主要成分为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等)、乌梅散(主要成分为乌梅、诃子、姜黄、黄连等),如果泌乳较少还可喂给适量的催乳剂,能够有效预防后代仔猪感染发生该病。新生仔猪在产后1~3天内必须吮食足够的初乳,增强体质,预防发生该病。仔猪10~30日龄处于旺盛生长阶段,尤其是大于2周龄时增重速度最快,此时只供给母乳通常无法满足机体当前生长所需,凶此要适时进行开食补料,增强消化机能,促使胃肠机能发育良好,也能够有效预防该病。一般来说,推荐仔猪在10~41日龄开始饲喂适量的乳猪专用开食料,并遵守“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的原则,每天适宜饲喂3~4次,确保供给充足饮水,不允许暴饮暴食。

免疫预防。母猪分别在产前4O天、20天免疫注射大肠杆菌埃氏三价苗,每头2mL,并保证仔猪在产后1~3天吮食充足初乳,从而使其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如果母猪没有形成大肠杆菌病的相关免疫应答,所产后代仔猪要在2~7日龄免疫注射大肠杆菌灭活疫苗,每头0.5~0.7mL,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仔猪黄白痢。

西药治疗。治疗原则是清肠止泻、抗菌消炎,病猪常选择肌肉注射磺胺类药物以及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每天2次,也可内服磺胺脒、次硝酸铋、诺氟沙星、乳酶生等,每天3次。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碳酸氢钠任其自由饮用。

中药治疗。虚寒型H痢,可取25g茯苓、15g枳壳、12g砂仁、10g甘草、8g厚朴、15g炮姜、10g猪苓、15g陈皮,添加3000mL水进行煎熬,直到剩余1000mL药液,待温度适宜后冉添加50g红糖,混合均匀,每头服用100mL,每天3~4次,连续使用3天。脾虚型白痢,可取20g党参、15g白术、12g山药、20g炒扁豆、12g砂仁、12g炙甘草,加入3000mL水进行煎熬,直到剩余1000mL药液,待温度适宜后冉添加50g红糖和50g神曲粉末,混合均匀,每头服用100mL,每天3~4次,连续使用3天。脂肪性白痢,可按照每头仔猪取25g百草霜,研成细末后添加少量的食盐炒高粱米,混合均匀后饲喂,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贫血性白痢,可取适量炒熟后的陈荞麦饲喂仔猪;或者取鲜枸杞0.5kg,添加3kg水进行煎煮,取药液与0.5kg糯米进行熬煮,待煮熟后饲喂母猪,连续使用3~5天。

仔猪白痢的致病因素
早发性大肠杆病
(一)综述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当大肠杆菌进入仔猪肠道后,便利用菌毛吸附在肠粘膜上,藉此定居增殖,产生大量肠毒素,使仔猪脱水拉稀。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并迅速脱水。大肠杆菌抗原复杂,有O、H、K三种抗原;血清型多,有几千种;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它在小肠粘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产生毒素的能力,粘附因子或纤毛决定细菌定植的能力,一旦发生细菌定植,就会因毒素的产生而导致腹泻,最重要的粘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发病日龄早,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发病急、症状明显、死亡率高。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一个猪场一旦发病很难根除。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病。
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又名迟发性大肠杆菌,是仔猪在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特征为病仔猪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病因复杂,尚不能完全肯定,一般认为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现已证实,猪轮转病毒是仔猪白痢的病原之一。本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诱发和加剧仔猪白痢病的因素也很多,如因母猪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不良,膘情肥瘦不一、乳汁少、浓稀变化太大,无季节性,或者天气突然变冷,湿度加大,阴雨或保暖不良,都会诱发白痢病的发生。此病如果条件较好,医治及时会很快痊愈,死亡率较低,条件不好可造成仔猪脱水瘦弱死亡。
临床症状
仔猪黄痢
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病猪口渴,吃乳减少,脱水、消瘦、昏迷、衰竭。
仔猪白痢
仔猪突然拉稀,同窝相继发生,排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或浆状粪便。仔猪精神不振,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见有吐奶。一般病猪的病情较轻,及时治疗能痊愈,但多因反复发作而形成僵猪,严重时,患猪粪便失禁,1周左右死亡。
病理变化
仔猪黄痢
肠粘膜充血、水肿,甚至脱落。肠壁变薄,松弛,充气,尤以十二指肠最为重要,肠内容物呈黄色,有时混有血液。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或凝固性坏死。
仔猪白痢
病死仔猪脱水,消瘦、皮肤苍白。胃粘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气泡。肠壁变薄半透明,畅粘膜充血、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病变。
防治
仔猪黄痢预防
1.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管理;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
2.中药预防(四黄止痢颗粒)仔猪出生后,给母猪喂服,净化乳汁,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哺乳仔猪腹泻,同样给母猪喂服,可有效治疗仔猪腹泻。
3.西药治疗先打一针阿托品,然后用“凯诺肠移建+核酸肽”肌肉注射,腹泻严重的,可让口服“鞣酸蛋白+庆大霉素”,连续口服2-3天。
4.微生物制剂预防:如促菌生、调菌生、乳康生、康大宝等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从而抑制大肠杆菌。
5.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方法是对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接种,疫苗选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K88、K99和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天灭活苗,以通过母乳使仔猪获得保护。
仔猪白痢预防
应采取抗菌、止泻,中药解除湿热内因、提高免疫力、使肠道内环境正常液等综合措施。清热燥湿止痢:四黄止痢颗粒,预防量100g拌料300斤,治疗量加倍使用,用5-7天。抗菌:安普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泻停。如1.痢菌净按每公斤体重每次10~15mg口服,每日2次,连用2~3天;2.硫酸庆大霉素每次5~10mg/kg体重口服,每日2次,连用2~3天止泻:鞣酸蛋白。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苏打、胃蛋白酶等。补液: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预防:菌苗预防效差预防仔猪黄白痢较为有效的方法:仔猪出生后第一天口服恩诺沙星/土霉素0.5ml,前三天都要在仔猪吃完奶后将其赶入保温箱(产房一定要配有保温箱,并采用挂保温灯等方式使箱内温度达35度左右),7日龄再口服恩诺沙星1ml或肌注土霉素1-2ml,其实保温最重要。

鸡白痢的症状及辩诊 鸡白痢的中、西医综合高效防控措施


鸡白痢易发、高发,是一种急性、败血性细菌传染病,对养鸡业危害甚大。雏鸡最易感染此病,一旦发病,会出现下白痢,呼吸困难和肝、肾、心肌等出血坏死病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30%-90%。成年鸡染病多为慢性,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兽医针对病鸡发病规律和发病症状等可确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白痢的症状及辩诊鸡白痢的中、西医综合高效防控措施。

1、病原及流行

该病病原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鸡白痢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是种细长杆菌,两端圆钝,无鞭毛,不会运动,不形成荚膜和芽孢,兼性厌氧。其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强,室温下7年仍有感染力,土壤中可存活14个月,鸡舍内能存活2年。其对热敏感,污染的鸡蛋放沸入水中煮5min可将其杀死,70℃20min能将其灭活。生石灰、漂白粉、福尔马林等消毒药可很快杀死。病菌主要存在于病鸡的肝、肺、血液和卵黄囊中。病菌的自然宿主是鸡、火鸡、鸭、鹅、金丝雀和野鸡等。病鸡、带病鸡及其排泄物和被污染的鸡舍、垫料、土壤、饮水、饲料、生产工具、带菌蛋、孵化设施等是传染源。此病的感染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眼结膜和带菌蛋等。3-5周龄雏鸡最易感染该病,成鸡感染多成隐性带菌或慢性病者。鸡的品种不同,对此病的易感性也有不同,轻型鸡比重型鸡易感。近些年,育成鸡的发病率在逐步增加,不可轻视。不良的环境、不洁的鸡舍和饮水、过高的饲养密度、鸡舍通风不良和潮湿等,会促进和加重该病的发生。该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以春、夏和秋季发病多而重。

2、症状及辩诊

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等,可分为败血型、白痢型、慢性型和隐性型四种。雏鸡发病时病情重,多出现败血型和白痢型,死亡率达30%-90%。成鸡发病,多不出现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呈隐性或慢性型。阴暗潮湿、粪污遍地、饲养密度过高及雏鸡抵抗力差时,会暴发败血型鸡白痢。

2..1雏鸡

带菌蛋孵出的鸡苗,多数出壳后1-3天内死亡。出壳后感染的雏鸡,3-5天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7-10日龄死亡最甚,2周后死亡逐渐下降。病雏鸡精神萎顿,畏寒怕冷,羽毛松乱,不食或少食,喜拥挤扎堆,尖叫。病鸡排出白色稀粪,肛门四周羽毛常黏附白色粪便,严重时肛门被封堵。有些病鸡无下痢症状,而是出现肺炎病变,呼吸困难,常伸颈张口呼吸。有的病鸡关节发炎、肿胀,跛行,喜卧伏于地。耐过的病鸡消瘦,腹部膨大,成为“僵鸡”。

2..2育成鸡

育成鸡多为没治愈的病鸡转化而来,为40-80日龄的鸡。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差,有的下痢。病鸡不时会出现死亡并持续20-30天。

2..3成鸡

成鸡感染该病,多无症状或不明显,成为带菌而不发病。产蛋母鸡染病,产蛋量下降,受精和孵化率降低,严重时产蛋停止。

刚出壳即死和3-4日龄内死亡的雏鸡,病变不明显或肉眼难以发现。日龄稍长的病雏鸡肝脏肿大、充血、出血,有灰白色小病死灶;肝、心、肺、肌胃、小肠和盲肠等表面有灰白色隆起坏死灶或结节;卵黄呼吸不全,盲肠内有干酪样物。肝、脾肿大;胆囊增大;嗉囊无食物。育成病鸡心包炎,肝脏肿大,表面有小红点;心肌上有坏死灶;肠道出现卡他性炎症。成年母鸡卵巢萎缩,输卵管发炎,心包炎,卵子变性。成年公鸡心包炎,睾丸肿胀或萎缩,内有小脓肿或坏死灶。

3、预防

3.1常规预防

每2个月对中、成鸡群进行1次血清检测,及时发现阳性带菌鸡。雏鸡第1次检测在5-7日龄,第2次检测在16周龄。病、健鸡和不同年龄的鸡要分开饲养。鸡舍及四周环境每天要清扫1次。鸡舍、地面、饮水器、笼具、生产工具等每隔5-6天用0.2%-0.3%过氧乙酸溶液或o.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次,发病时每隔1-2天消毒1次。病死鸡不可乱抛弃,要及时焚烧或深埋。粪便、污水应及时集中密封发酵处理。种蛋入孵前将蛋洗干净,后放45℃的O.l%高锰酸钾水中浸泡3-5min,取出后用消毒纱布抹干。也可将洗净的蛋放20℃左右的0.1%新洁尔灭溶液中浸泡5-10min,捞出后放密闭箱(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30min。亦可将种蛋浸入漂白粉1kg、水100kg配成的溶液中5min。孵化室(箱)等孵化设备要用o.1%新洁尔灭或o.2%~o,5%过氧乙酸液洗刷,接着密封(闭)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mL、水14mL、高锰酸钾14g熏蒸消毒8-10h。

3.2西药预防

①雏鸡饲料中混拌入o.4%痢特灵,连用3-5天。②按0.1%-0.3%的量将六茜素溶于饮水中供鸡饮用,连用5-6天。③雏鸡饮水每1.5kg中加入含o.3g大黄苏打片1粒、含O.lg痢特灵1.5粒、复合维生素B3片,连用5天。3.3微生态制剂预防

出壳后的雏鸡每天服1次乳康生,每次服用o.05g,连用2天,以后每3天服1次。每只鸡每天服促生菌o.25亿个菌,每天1次,连用5天。

3.4中草药预防

①铁苋草2份,旱莲草1份,适量水煎汁,取汁,凉后供鸡饮服,连用5-6天。②大蒜、洋葱同等份,切成细末状,混拌均匀,供鸡取食或拌饲,连用5-7天。③鲜乌韭200g,加适量水煎,取汁,凉后供100只鸡饮服,每天1剂,连用3天。④雏鸡每只每天喂鸡冠花1-2g,连用5-7天。⑤杨树内皮2.5kg,加水10kg煎煮,至5kg取汁,凉后备用。4500只雏鸡从第8日龄开始,每天在饮水中加入此药液2kg,以后每天增加药液200mL,直加到每天用药液4kg止。⑥马齿苋15份,雄黄10份,白头翁15份,诃子15份,黄柏10份,马尾连15份,藿香10份,滑石10份。上述药共研成粉末,按3%拌饲喂雏鸡,连用5-8天。

4、治疗

4.1西药治疗

①痢特灵按饲料量o.04%拌饲料喂鸡,连用5-7天。②饮水中加入0.1%-0.2%链霉素供鸡饮服,连用3-4天。③饲料中拌入o.2%土霉素或金霉素喂鸡,连用7天。④饲料中拌入o.1%-o.5%磺胺嘧啶等磺胺类药喂鸡,连用5-7天。⑤饮水中加入o.05%壮观霉素供鸡饮服,重病鸡灌服,每只每次10mL,每天3次,连用5天。⑥每千克饮水中加入100-200mg喳诺酮类药供鸡饮服,连用6-7天。⑦每1000kg饲料中拌入阿米卡星150-200g喂鸡,连用4-5天。或每千克饮水中加入阿米卡星O.lg供鸡饮服,连用4-5天。⑧1日龄雏鸡每只每次皮下注射头孢噻呋针剂O.lmL,每天1次,连用2-3天。⑨鸡每千克体重肌注5%氟苯尼考针剂0.4mL,每天注射1次,连用2次,2次为1个疗程。

4.2中草药治疗

①白术、白头翁、茯苓各同等份。将药混合研成粉末,雏鸡每只每天用药o.1-0.3g,中鸡o.3-0.5g,拌饲,连用10天。②白头翁、黄芩、双花、黄连、秦皮、苦参、黄连各同等份。上述药共研成粉末,每只雏鸡每天用药o.3g拌饲,连用6-7天。③黄连、乌梅、白芍、诃子、白头翁、龙胆草各同等份。上述药共研成粉末,每只鸡每天用药o.05-0.1g,拌饲料,连用5-7天。④白芍10g、白术15g、白头翁Sg。上述药共研成粉末,每只雏鸡每天用药o.2g,拌饲,连用6-7天。⑤鲜马齿苋、大蒜切细碎或捣成泥状,拌饲。雏鸡从开食天起,每100只鸡每天用大蒜30-35g,马齿苋250g,分6次喂完;从第5天起,大蒜增加到每天55-60g、马齿苋700-1000g.以后随日龄增加相应加大用量,连用6-10天。⑥黄芪250g、甘草50g。加3000mL水煎汁,最后熬成500mL药液,再在饮水中加入1%此药液供雏鸡饮服。雏鸡开食前先饮此药液,再进食,此后每天饮服1次,连用10天,停药7天后再连用5天。⑦墨汁草、地锦草按4:9配伍。将上述鲜草切成5~6cm长,加适量清水煎,20min取汁,再加适量水煎,2次煎汁混合凉后供雏鸡饮用。一般50g鲜草煎汁2-5kg,每天1剂,连用5-7天。⑧龙胆草90g、白头翁180g、黄连30g(此为1600只肉雏鸡用药量)。加适量水煎3次,合并煎汁拌饲喂鸡,1天内服完,每天1剂,连用4-5天。⑨苍术、茯苓各同等份。共研成粉末,每天每只鸡用药o.2-0.5g,拌饲,连用4-6天。⑩大蒜捣成泥,加冷开水10倍拌均匀。雏鸡每只每次灌服1mL,每天4次,连用3-4天。⑥鲜猪胆,趁热装满黄豆,挂通风处阴干。雏鸡发生白痢时,每只每次喂服1粒即可。也可将此黄豆研碎拌饲,每次、每只雏鸡1-2粒,每天3次,连用1-2天。⑥白术10g,研成粉末,拌料饲喂,每只鸡用5g,每天2-3次,连用2~3天。⑩白术、茯苓、山药、白芍、黄连、赤芍,槟榔各90g,山楂120g,酒大黄60g,甘草10g。上述药研成粉末,每75kg饲料拌入药粉500g喂鸡,连用3-5天。⑩苦参、石榴皮、炒白术各150g,甘草50g,干姜100g。上述药混合研成粉末,每100kg饲料拌入药物500g喂雏鸡,成鸡500g药粉拌料75kg,连用4-5天。⑥去皮大蒜20g,捣烂后加食醋100mL,浸泡1.5-2个月,用时加水4倍稀释,每只鸡每次滴服o.5-1mL,每天3次,连用3-5天。⑩青木香、东风菜、金果榄、徐长卿各60g,牛皮冻90g。适量水煎3次,合并药液,凉后每次、每只雏鸡灌服1-2mL,成鸡3-4mL,连用4-5天。⑥干苦楝根皮30g,研成粉末,加入适量红糖,适量水煎汁300mL,每只鸡每次灌服4-5mL,连用3-4天。⑩铁苋菜2份,旱莲草1份。适量水煎汁,取汁,凉后供鸡饮服,连用5-6天。⑩苦参500g,穿心莲2000g,木香500g。所有药共研成粉末,每75kg饲料拌入药粉500g喂鸡,连用3-5天。⑧茯苓、厚朴、芍药、白头翁、秦皮、甘草、赤石脂、大枣各50g,干姜、黄柏、滑石各80g,黄连100g,阿胶30g。所有药共研成粉末,每75kg饲料拌入药粉500g喂鸡,连用5-6天。⑨厚朴、甘草、柿蒂、陈皮各50g,大蒜200g,黄连150g,桂皮、乌梅各100g,当归80g。所有药混研成粉末,成鸡每75kg饲料拌入药粉500g,雏鸡每100kg饲料拌入药粉500g,连喂5-6天。③鲜甘薯叶柄(用量为饲料的5%-7%)切碎,拌料喂鸡,连用3-5天。⑧辣蓼草20g(此为6-7只成鸡的用药量),加400mL水,煎煮至200mL,凉后拌料喂鸡,每天1剂,连用3-5天。⑧仙人掌每只成鸡3-4g,捣烂后直接喂鸡,或将其拌料,每天2次,连用3-4天。⑤鱼腥草、鲜山苍子树芯各Sg(此为20只雏鸡用药量)。混合捣烂榨取汁液,拌碎米或小麦等喂鸡,每天2次,连用2-3天。③铁苋菜20g、白辣蓼、黑脚蕨各20g(此为10只成鸡用药量)。加适量水煎,取汁拌料或混入饮水中,每天1剂,连用2-3天。◎当归、木香、熟地黄、赤芍、青皮、地榆、黄芩、栀子、甘草、白术各50g,黄连80g,雄黄30g。所有药共研成粉末,每75kg成鸡料拌入药粉500g,每100kg雏鸡料拌入药粉500g,连喂4-6天。⑧河子、乌梅、鸡胆子、木香各80g,黄芩、甘草各100g。其砑成粉末,成鸡每75kg饲料拌入药粉500g,雏鸡每100kg饲料拌入药粉500g,连用4-5天。

4.3中西医结合治疗

穿心莲4.7g,土霉素粉0.2g,呋喃唑酮O.lg。所有药混拌均匀,每Sg包1包,每包拌饲500g喂雏鸡。重病鸡需灌服,每包药灌服20只雏鸡。

1、鸡白痢的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
1.1临床症状
雏鸡出壳后数天陆续发病,沉郁,松毛畏冷,废食,下白痢,肛门常被白色糊状粪便堵塞,喘气,2~3周龄内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常可达40~70%;中鸡偶有发生急性败血型鸡白痢,病鸡高度沉郁,废食,迅速衰竭死亡;成鸡呈慢性经过,鸡群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冠髯苍白、垂腹、下痢的病鸡,病鸡逐渐衰弱死亡。
1.2病理变化
1周龄以内的病死雏鸡主要可见其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会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但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腹腔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卵子变形、变色、变性),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亦可能见有中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1.3诊断
鸡白痢诊断可根据患病鸡临床症状、生理变化进行初步判定,而后再通过实验室诊断来进行确认。实验室诊断包括分离病原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生化反应、动物攻毒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PCR方法检测。
2、鸡白痢的防控
2.1净化措施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鸡白痢,那就只有做好净化措施。
在引进种鸡或者种蛋前,先去供种厂了解其发病史以及净化情况,选择信誉比较好的厂。在把种鸡引入厂舍前要进行全面清洁。用2%的烧碱消毒地面、粪沟,用10%新鲜石灰乳涂刷墙壁,用过氧乙酸、百毒杀消毒整栋鸡舍。育雏用具要全面清洗消毒,消毒之后将其放入舍内,再次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配高锰酸钾以2:1比例熏蒸消毒(福尔马林一般用量为28g/m3)。在厂舍消毒后,最好将其空置两周,之后再引进雏鸡。饲养期间同样要注重消毒。每周至少进行2次带鸡消毒,每2周要对厂舍全面消毒1次。
饲养期间实行封闭饲养管理制度,进出人员及车辆要严格消毒。鸡舍要对小鸡供以适宜的生长环境,提供优质饲料及干净充足的饮水。平时也要做好鸡场疫病监测,建立完整详尽的疫病防疫档案。一般6月龄时可对鸡群进行血检,淘汰可疑鸡及阳性鸡,并在1月后复检,再次淘汰可疑鸡及阳性鸡。以后每个月可按5%比例进行抽检,如检出阳性,则进行全群检疫。
2.2防治措施
有研究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菌株耐药谱会增宽。因此,防患于未然比发病之后再治疗更加有意义。
鸡白痢可以采用疫苗进行免疫。传统的沙门氏菌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菌体灭活疫苗、现在新型疫苗有亚单位疫苗、重组灭火苗等。国内潘志明用转座突变及粗糙型变异方法获得了R97株,该活疫苗不仅可提供90%以上的免疫保护率,而且还能明显提高日增重。沙莎使用蜂胶作为佐剂,研制出鸡白痢沙门氏菌蜂胶灭活菌苗的中试产品,应用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闰红霞的研究表明,脂多糖抗原是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免疫后可同时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因此,脂多糖亚单位疫苗也被人们寄予较大的期望。
部分研究表明,寡糖可降低盲肠内容物pH值,进而达到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定植的效果。同时部分学者发现,酸化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防治也较有成效。
鸡白痢的耐药性逐年增加,因此,平常的抗生素及抑菌药物对抗鸡白痢的效果越来越差。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草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明显。


广东开平种禽场鸡白痢监测调查情况分析 鸡白痢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禽类感染的常见细菌性传染病,既可以水平传播,又可以通过种蛋垂直抟播,主要侵害雏鸡,特别是2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鸡为慢性经过和隐性感染,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为了有效防止鸡白痢传播,确保鸡群健康,种鸡场要通过监测,淘汰阳性鸡只以净化鸡白痢。为调查开平地区种鸡场的鸡白痢状况,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从开平市4个种鸡场的种鸡中分别随机抽取血清样品508份进行血清学检测,为种鸡场净化鸡白痢提供依据。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广东开平种禽场鸡白痢监测调查情况分析鸡白痢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染色平板凝集试验抗原、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染色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强)、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染色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弱)、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染色平板凝集试验阴性血清均购自北京中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样品采集

在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采集种鸡血液样品508份,以3500r/min离心15min获得待检血清。

1.3血清检测

参照《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T036-2011)的规定进行操作。结果判定标准为:①100%凝集(#):紫色凝集块大而且明显,混合液稍浑浊;②75%凝集(+++):紫色凝集块比较明显,混合液有轻度浑浊;③50%凝集(++):有明显的紫色凝集颗粒,但混合液较为浑浊;④25%凝集(+):仅有少量的细小颗粒,混合液浑浊;⑤0%凝集(一):无凝集颗粒出现,混合液浑浊。

1.4结果判定

在2min内,抗原与强阳性血清应100%凝集(#).弱阳性血清应50%凝集(++),阴性血清不凝集(),判定试验有效。

在2min内,被检血清样品与抗原出现50%(++)以上凝集的为阳性样品,不发生凝集的样品为阴性样品,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可疑样品,要将可疑鸡只隔离饲养1个月后,再作检测,若仍为可疑,按阳性反应判定。

2、检测结果

3、结果分析

检测结果显示开平市辖区内四个种鸡场鸡白痢抗体阳性率偏高,平均达到62.6%,而且2016年检测的阳性率比2015年检测的阳性率除了种鸡场A有下降,其他种鸡场普遍呈上升趋势。

4、小结与讨论

鸡白痢既可以水平传播,又可以通过种蛋垂直抟播,对商品鸡危害较大,被抽检的4个种鸡场鸡白痢阳性率都偏高,要减少鸡白痢的发生,就需要种鸡场严格净化鸡白痢,淘汰鸡白痢阳性鸡,父母代种鸡在l30日龄后及产蛋高峰后的公鸡母鸡进行全面检测,以后每月均要进行抽检,淘汰检测阳性鸡;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坚持卫生消毒制度,对育雏舍、雏鸡舍、种鸡舍等要定期清扫和消毒;对种蛋和孵化设备要进行熏蒸消毒,在入孵前对孵化设备要彻底洗刷、消毒,种蛋在入孵前及入孵后18日前后,要进行带蛋消毒;鸡场还要消灭老鼠和苍蝇,切断传播媒介。

简介
本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成年鸡无临床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死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
防治:①从种鸡入手,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综合防治及种鸡逐只检疫净化;②可药物治疗,最好先作药敏试验,一般用氯霉素、氟哌酸效果较好。
主要症状:
病雏精神萎顿,缩头,翅下垂,拉白色浆糊状稀粪,肛门常被粪便粘住,排粪时发出“吱、吱”叫声。成鸡多为隐性带菌,只有严重时见有贫血和下痢,母鸡产蛋量明显减少。
治疗:
1、每公斤饲料加入痢特灵200-400毫克(即2-4片)拌匀喂鸡,连用7天,停3天,再喂7天。
2、按每公斤鸡体重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四环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饮料加土霉素2-3克(即8-12片)拌匀喂鸡,连用3-4天。
3、每只鸡每天用青霉素2000国际单位拌料喂服,连用7天。
4、每公斤饲料加入磺胺脒(或磺胺嘧啶)10克(即20片)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克(即10片)拌料喂鸡,连用5天;也可用链霉素或氯霉素按0.1-0.2%加入饮水中喂鸡,连用7天。
以上药物最好交替使用,以利提高疗效。
流行特点
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主要危害雏鸡、近年来青年鸡发病亦呈上升趋势。
病变特征
1.雏鸡:病死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肝肿大、充血,较大雏鸡的肝脏可见许多黄白色小坏死点(图13-3)。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绿色液化,或未吸收的卵黄干枯呈棕黄色奶酪样。有灰褐色肝样变肺炎,肺内有黄白色大小不等到的坏死灶(白痢结节)。盲肠膨大,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病程较长时,在心肌、肌胃、肠管等到部位可见隆起的白色白痢结节(图13-4)。
2.育成鸡:肝脏显著肿大,质脆易碎,被膜下散在或密布出血点或灰白色坏死灶.心脏可见肿瘤样黄白色白痢结节,严重时可见心脏变形.白痢结节也可见于肌胃和肠管.脾脏肿大,质脆易碎
3.成年鸡:无症状感染鸡剖检时入肉眼可见病变,病鸡一般表现卵巢炎,可见卵泡萎缩、变形、变色,呈三角形、梨形、不规则形,呈黄绿色、灰色、黄灰色、灰黑色等异常色彩,有的卵泡内容物呈水样、油状或干酪样(图13—5)。由于卵巢的变化与输卵管炎的影响,常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阻塞,输卵管膨大。内有凝卵样物。病公鸡辜丸发炎,睾丸萎缩变硬、变小。
实验室诊断
取肝脏坏死灶与白痢结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局部组织坏死崩解、淋巴细胞、浆细胞、异嗜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增生。将病、死鸡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定局定局官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学诊断。24小时后,可长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闪光、灰白色半透明、直径为1厘米的小菌落。取待检鸡血与诊断抗原进行平板凝集试验。

临床特征
1.雏鸡:孵出的鸡苗弱雏较多,脐部发炎,2-3日龄开始发病、死亡,7—I0日龄达死亡高峰,2周后死亡渐少。病雏表现精神不振、怕冷、寒战。羽毛逆立,食欲废绝。排白色粘稠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不见下痢症状,因肺炎病变而出现呼吸困难,气管,伸颈张口呼吸。患病鸡群死亡率为10%—25%,耐过鸡生长缓慢,消瘦,腹部膨大。病雏有时表现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原地不动。
2.育成鸡:主要发生于40—80日龄的鸡,病鸡多为病雏未彻底治愈,转为慢性,或育雏期感染所致。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差的鸡和下痢的鸡,病鸡常突然死亡,死亡持续不断,可延续20-30天。
3.成年鸡:成年鸡不表现急性感染的特征,常为无症状感染.病菌污染较重的鸡群,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处于低水平。鸡的死淘率明显高于正常鸡群。
生态防治
目前鸡白痢的发生日益严重,其致死率达10%-60%,特别在育雏阶段危害更严重,往往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鸡白痢防治方面,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在体内积累等,已造成了对鸡健康的危害,而且过量的抗生素排泄到环境中引起的环境污染,进而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影响,因而国内外开始
研究生物防治或生态防治,开发绿色饲料添加剂,以求解决上述问题。
益生素
益生素(Probiotic)也称微生态制剂,此词是由Paker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是一种能够直接饲喂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即将某些对动物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饲料喂给动物,在消化道内通过竞争性排斥作用抑制病原菌维持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帮助动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区系,提高动物机体免疫能力,维持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严旭玲等(1998)报道了919微生态制剂对预防雏鸡白痢效果较好,与对肠道致病菌敏感的氯霉素组发病率相当,919微生态制剂组雏鸡死亡率为0,对照组死亡率为10.77%。蔡荣等(2000)以不同的微生态制剂饲喂1日龄雏鸡,连喂7日.在雏鸡3日龄时经口接种鸡白痢沙门氏杆茵,30日龄检测雏鸡消化道菌群,统计育雏成活率。结果表明,微生态活菌制剂能预防雏鸡白痢,保护雏鸡免遭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攻击,减少雏鸡死亡,提高育雏成活率,是控制鸡白痢较好的生态防治方法。王柏青等(1994)研究用益生素治疗鸡白痢试验发现,治愈率达96.71%,而土霉素和对照组分别为80.62%和8.5%;预防试验发现益生素、土霉素和对照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52%、8.71%和15.50%;耐药性试验发现益生素和土霉素的治愈率分别为95.8%和73%。肖振锋等(1994)通过饮水给仔鸡口服活菌制剂,对鸡白痢有很好的预防效果。郭延军等(2000)在8日龄给试验雏鸡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应用三种剂量(0.1、0.2和0.4毫升ouml;只)乳杆菌和庆大霉素治疗,结果发现对照组存活率为42.5%,庆大霉素组存活率为95%,乳杆菌组成活率最高的是(0.4毫升ouml;只)组存活率是92.5%。付殿国等(2001)报道给仔鸡口服乳杆菌制剂整肠抑菌素,结果表明乳杆菌制剂整肠抑菌素可有效地防治雏鸡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下痢病,提高成活率和增生率。李书华等(1995)研究表明雏鸡口服益生素后,6~12h即可在肠道内定居、繁殖,且有明显的抑制沙门氏菌感染,及治疗雏鸡下痢的效果显著。刘永杰等(1999)研究结果发现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饲喂乳杆菌组和末饲喂乳杆菌组相比,雏鸡盲肠内正常菌群有一定变化,大肠杆菌数明显降低(P0.01),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明显增加(P0.01),而且鸡死亡率降低。周霞等(2000)报道饲喂双歧杆菌制剂给雏鸡,对雏鸡下痢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张建红等(1997)、贾立英等(1999)、陈福勇等(1992)和丁翠华等(1995)报道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效果十分显著。报道饲喂双歧杆菌制剂给雏鸡,对雏鸡下痢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张建红等(1997)、贾立英等(1999)、陈福勇等(1992)和丁翠华等(1995)报道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效果十分显著。认为苦参等中草药制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无抑菌作用,但对鸡白痢确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王晶钰等(1999)分别用35味常用中药的水煎剂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仅有石榴皮、地榆、泽泻、金银花、黄芩、苍术、陈皮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用这些药物为主制成复合中草药制剂,复合中草药制剂用于鸡白痢沙门氏菌人工感染鸡的预防和治疗,保护率达88%~90%,治愈率为75%~84.4%。冯德奉(1995)试验发现“三黄白”制剂系中药三颗针、黄芩、白头翁等研粉配制而成,鸡白痢的治愈率在95%以上。陆钢(1990)和李静姬等(1994)用中草药防治鸡白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酸化剂
酸化剂主要是针对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不足而开发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其研究应用已有三十余年历史。酸化剂的作用包括①可以降低胃肠道pH值,提高消化酶活性;杀菌抑菌作用;③调控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赵淑丽(1997)
试验发现1%混合酸对鸡白痢的预防效果明显,保护率达97%。

其它添加剂
根据最近国外研究表明,乳糖可以降低盲肠内容物pH值及沙门氏菌的数量,提高盲肠内容物乳酸的含量,乳糖能促进肠道中厌氧细菌生长,和调整微生态环境,起到防治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DECorrier等1992和1991
,AMYLWaldroup等。梁明志等(2000)研究乳糖对鸡沙门氏菌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鸡白痢沙门氏菌
数差异不显著,但试验Euml;组鸡白痢沙门氏菌数最少,各组总细菌数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Euml;组细菌总数最少。化学益生素一种非消化性食物成分,到达后肠后可选择性地为大肠内的有益菌降解利用,却不为有害菌所利用。它包括多种物质,如含氮多糖或寡糖、辅酶、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寡糖是目前研究较热的一种,Spring等(1998)深入研究了寡糖对仔猪的兔疫能力作用,寡糖能显著提高育成猪血清中lgG深度和B淋巴绷胞的数目,提高了仔猪在体液免疫功能;寡糖还能提高白细胞介素(IL-2)DE的浓度,IL-2能使T细胞增殖和分化,提高了仔猪的细胞免役。因此可以推测出寡糖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鸡对沙门氏菌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防止鸡白痢的目的。
防治方法
1.预防:
(1)检疫净化鸡群: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并淘汰带菌种鸡,次检查于60—7D日龄进行,第二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后每隔1个月检查1次、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直至全群的阳性率不超过0.5%为止。
(2)严格消毒:①种蛋消毒。及时拣、选种蛋,并分别于拣蛋、入孵化器后、18—19日胚龄落盘时3次用28毫升/米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出雏达50%左右时,在出雏器内用10毫升/米3福尔马林再次熏蒸消毒。②孵化室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③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做好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④加强维鸡饲养管理,注意药物预防。在本病流行地区,育雏时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0.04%的痢特灵、0.05%氯霉素、0.005%氟哌酸进行预防。
2.治疗:
(1)新亚生物的杆浆速治是针对大肠杆菌和浆膜炎的二联血清抗体。
(2)杆浆速治配合头孢,用量0.5ml/kg,一瓶可治疗500只鸡子,一针可控制大群,针对特别严重的鸡子可以再注射一针。治愈率可以达90%以上。

3.土方:
花椒15g,蜂蜜30g,大黄、甘草各6g,加水200ml,煎汁100ml和面粉做成小丸,每只小鸡1d喂3次,每次1-3丸。也可煎汁两次,浓缩汁为30ml,每天鸡服3-5滴,或稀释3倍自饮。
展望
目前,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疾病也越来越复杂,使用的药物种类也增多,抗生素的过多、过量使用,造成了抗生素药效下降、体内残留和过量的抗生素排泄到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另一方面人类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视,要求更多的绿色食品供应市场,因此生态方法防治畜禽疾病是一条方便、有效的途径。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推广与应用,对推动我国饲料业的绿色进程,解决药物残留问题,实现动物源性食品绿色化,提高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蛋雏鸡白痢的临床症状 蛋雏鸡白痢的防控措施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传染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感染.此病可造成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因此,控制该病最好的办法是种群净化.雏鸡发病较急,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经过,发病率高,发病快,传播迅速。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对该病的防控。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雏鸡白痢的临床症状蛋雏鸡白痢的防控措施。

1、流行特点

鸡白痢的病原是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鸡是该病的重要宿主,感染的种蛋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鸡在排卵后卵子受到污染所致,使得胚胎发生死亡,或者雏鸡带菌。该病的传播速度快,感染的蛋可以在孵化过程中,通过蛋壳、羽毛等扩大传染,即使有少数的雏鸡感染此病,也会很快的将病菌传播出去,感染其他健康雏鸡。另外,带菌鸡的卵巢和肠道内含有大量的病菌,病菌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后,会污染环境,当饲料、饮水以及工具被污染后,同一群体内的鸡就会受到感染,这也是该病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此病还可通过伤口和血液传染,因此啄癖也是主要的传播方式。而饲养管理不到位,养殖环境差,如雏鸡的饲养密度过大,环境卫生条件不良,育雏舍的温度不适宜,通风不到位或者饲料的质量较差等可以诱发此病发生或者增加患病后的死亡率。

2、临床症状

对于胚胎感染的雏鸡,在出壳后会表现出虚弱,无食欲,嗜睡,腹部膨大的现象,大部分会在1~2天内死亡。有的感染此病的雏鸡在最初的几天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在5~7天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低头缩颈,拱背,闭眼昏睡,双翅及尾部下垂,羽毛松乱,缩成一团,食欲下降或者食欲废绝。怕冷,靠近热源,或者聚集扎堆。肺部发生病变雏鸡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及气喘的症状,伸颈张口喘气。较为突出的一个症状是下痢,病雏会排泄粉白带绿色似石灰浆状的稀粪,会黏附在雏鸡肛门周围的绒毛上。下痢严重的雏鸡肛门会被稀粪糊住封闭而影响排便,使得病雏在排泄时因疼痛而发出尖叫声。有的病雏可见关节肿大,行动不便,严重者会伏地不起,不久死亡。有的则出现眼盲。雏鸡白痢因饲养管理以及环境因素和所受污染程度的不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同,通常2周龄是该病的死亡高峰期,3~4周龄后的死亡率较低,主要表现为排泄物为白色,幸存者的生长发育速度缓慢或者停止发育,羽毛稀疏,个体大小与体质都与同群体健康鸡相差很多。雏鸡康复后大多数会成为带菌者。

3、病理变化

对于育雏早期突然死亡的雏鸡病理变化不明显。一般内脏发生肿大、充血。大多数病死鸡呈败血症经过,身体瘦小,脱水,羽毛污秽,肛门周围黏有粪便。卵黄吸收不全,卵黄囊内容物为黄色奶油样或干酪状。除了肝脏外,其他器官也有充血的现象。心肌、肝脏、肺脏、肠、肌胃有坏死结节。有的病鸡心包增厚,心脏上有灰白色坏死小结节。肝脏有点状出血,并有坏死灶。胆囊扩张,其中充满胆汁。脾脏肿大,质地脆弱。肾脏充血,输尿管扩张,内部充满尿酸盐。肠道有炎症,尤其是盲肠,可见干酪样物质,有的混有血液。

4、诊断方法

对该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剖检的病理变化来进行初步的诊断,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认,分离和鉴定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有针对性的准确治疗,防止贻误病情,造成巨大损失。主要的方法有细菌学检查,取病变组织培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采用血清型试验检查出群体内阳性带菌鸡,这是淘汰带菌鸡与控制、消灭该病的主要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雏鸡白痢与禽曲霉菌病、球虫病的鉴别工作。

5、防控措施

鸡白痢的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虽然经过药物治疗可以减少雏鸡的死亡,但是病鸡在康复后大多数会成为带菌者,仍会对鸡场造成威胁,长期的使用药物不但会增加生产成本,还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对于该病防治的重点是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建立无白痢的种鸡群,做好种鸡群该病的净化工作,可以使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检疫种鸡群并及时的淘汰阳性鸡,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同时要做好药物的预防工作,定期使用治疗沙门氏菌的药物进行保健预防。因为此病的诱发与饲养管理与养殖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加强对雏鸡的饲养管理,保持育雏室的环境卫生,室温要根据雏鸡的不同日龄进行相关的调整,并且保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定期对育雏舍以及用具进行消毒,严格的遵守消毒制度。在雏鸡出壳后可以让其饮用2~3天的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同时可以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要避免将带菌鸡与健康鸡混养,一旦发现病鸡就要及时将其隔离,并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可以使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土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来治疗,可以添加在饲料或饮水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中草药来治疗该病可起到良好的效果,所用的中药为白头翁、白术、茯苓,相同等份研成细末后给每只雏鸡服用0.3g。

蛋雏鸡白痢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白痢是危害养殖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近几年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种蛋的净化不合理,给雏鸡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为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进而对后期的产蛋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最近笔者在市场上成功地处理了一例蛋雏鸡白痢的感染,下面将处理的过程做以如下介绍:山东德州某养殖户饲养海蓝褐4000只,在育雏期用磷霉素钠进行开口,虽有零星死亡但大群并无大碍所以并未引起注意。在第七天防疫完新城疫疫苗以后死亡率有所升高,而且大群打蔫的逐渐增多,随即用恩诺沙星进行治疗,治疗三天后死亡不但没减少,而且大群中打蔫的还有增多的趋势,随后找到我处进行就诊。

临床症状:大群精神沉郁,怕冷,扎堆。病鸡食欲减少,腹泻,排出白色浆糊样的粪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上粘有白色、干结成石灰样的粪便,并且个别鸡发出“叽叽”的叫声,且呼吸困难、张口喘息。

病理变化:病鸡机体消瘦,肝脏肿大,呈典型的青铜色,且肝脏上布满了大量的小米粒大小的黄白色坏死灶,蛋黄吸收不良,卵黄囊皱缩,内容物变硬;在肺、心脏上有多量的黄白色坏死结节,盲肠中有灰白色的干酪样物堵塞;肾脏肿大充血,输尿管内充满尿酸盐。

诊断: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白痢

体会:因为沙门氏菌对鸡群的危害性比较大,所以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

1、建立无白痢种鸡群:因为通过种蛋的垂直传播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做好种鸡群白痢的净化是至关重要的。定期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疫净化。同时定期用治疗沙门氏菌的药物进行预防。

2、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种蛋应取自无病鸡群,2小时内用0.1%新洁尔灭喷洒消毒,或用0.5%高锰酸钾浸泡1分钟,或用1.5%漂白粉溶液浸泡3分钟,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分钟。孵化器,孵化室及用具再用前应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

3、加强对雏鸡的饲养管理:育雏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室温应根据日龄调整,温度不能忽高忽低。饲槽和饮水器应及时清洗消毒,并注意通风换气。

4、药物预防:出壳后的雏鸡应可用0.01%高锰酸钾溶液饮水2-3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适当的抗菌药物(如西力欣)等连用3-5天,有利于控制雏鸡白痢的发生。

仔猪黄白痢致病因素及临床症状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主要危害幼畜,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影响生长和造成死亡,二者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黄白痢致病因素及临床症状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

1、病原

仔猪黄白痢的病原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中等大小的杆菌,有鞭毛,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60℃15min死亡,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均可将其杀死。

2、致病因素及临床症状

2..1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发病较早,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7日龄以上的仔猪较少发生,此病发病急、症状明显、往往是一窝一窝地发病,死亡率高。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率较高,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当大肠杆菌进入仔猪肠道后,便利用菌毛吸附在肠黏膜上,借此定居增殖,产生大量肠毒素,使仔猪脱水腹泻,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并迅速脱水。大肠杆菌抗原复杂,有菌体抗原0、鞭毛抗原H、荚膜抗原K三种抗原;血清型多,有几千种;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它在小肠黏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产生毒素的能力,黏附因子或纤毛决定细菌定植的能力,一旦发生细菌定植,就会因毒素的产生而导致腹泻,最重要的黏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病猪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源。圈舍内随处可见水样稀粪,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捕捉仔猪时,因为挣扎从肛门冒出粪水,病猪口渴,不吃乳。

2..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发病较迟,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该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30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无季节性,或者天气突然变冷,湿度加大,阴雨或保暖不良,都会诱发白痢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率较高而致死率不是很高,但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病因复杂,尚不能完全肯定,一般认为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该病的重要原因。现已证实,猪轮转病毒是仔猪白痢的病原之一。诱发和加剧仔猪白痢病的因素也很多,如母猪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不良,膘情肥瘦不一,乳汁少、浓稀变化太大,无季节性,或者天气突然变冷,湿度加大,阴雨或保暖不良,都会诱发白痢病的发生。如医治及时会很快痊愈,死亡率较低。发病仔猪下痢,一窝中相继发生,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腥臭、糊状或浆状。病猪畏寒,吃奶减少或者不吃,有的还有吐奶现象。一般情况下病情较轻,如及时治疗能痊愈,治疗过程中会因护理不当反复发作而形成僵猪。

3、病理变化

3.1仔猪黄痢

剖检时急性突然死亡的往往看不到明显的病理变化,病程稍长的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脱落。肠壁变薄、松弛、充气,尤以十二指肠最为明显,肠内容物呈黄色,混有血液。心、肝、肾有出血点,有的地方有凝固性坏死。

3.2仔猪白痢

病死仔猪的剖检特征为脱水、消瘦、皮肤苍白。胃黏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气泡。肠壁变薄半透明,肠黏膜充血、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病变。

4、综合防治

由于新生仔猪机体中能量贮备不多,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机能不健全,对温度环境适应力弱,所以仔猪护理是关键;其次仔猪出生以后应尽早吃到初乳,而且越多越好,因为初乳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大量的免疫蛋白,是初生仔猪获得免疫力的重要来源。第三,一般大规模猪场管理水平好的可以在15天左右断奶,尽量减少仔猪在断奶时产生的仔猪断奶、饲料改变、新生环境、新群体形成等的应激。

无论是在产房还是在保育舍,都要保证仔猪适宜的生活温度,一般为33℃左右,避免仔猪着凉。

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产房要保持通风、干燥、光线充足,及时清除污物并及时消毒;正确处理干燥、卫生和消毒的关系,圈舍的干燥比卫生重要,卫生又比消毒重要。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在产前饲料营养要均衡,运动要适量,避免其产下的仔猪弱小,抵抗力低,对妊娠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接种,产后要保证母猪乳房的干净卫生。

中药预防与治疗:仔猪出生后,给母猪喂服四黄止痢颗粒,净化乳汁,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哺乳仔猪腹泻,同样给母猪喂服四黄止痢颗粒,同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西药预防与治疗:仔猪初生后12h内口服敏感抗菌素。①增效磺胺甲氧嗪注射液5×10mL。仔猪出生后在第一次吃初乳前口腔滴服o.5mL,以后每天2次,连续3天。如有发病猪继续投药,药量加倍。②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每支10×2mL,8万IU。仔猪生后第一次吃初乳前口服1万IU,以后每天2次,连服3天,如有猪发病继续投药,药量加倍。

微生物制剂预防:使用促菌生、调菌生、乳康生等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从而抑制大肠杆菌。

治疗时应采取抗菌止泻(硫酸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泻立停)与补液(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种维生素)等综合措施。

5、病例介绍

治疗措施:庆大霉素,每次2万IU,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3天,对严重脱水的,猪采取补液,经过3天的治疗,病猪好转。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肠道传染病,它严重危害养猪生产,尤其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猪场饲养密度高,调运频繁,更易受到传染及侵害,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预防该病发生尤为重要。现将本人多年来控制仔猪黄白痢的经验总结如下。
1、病例分析
1.1白猪育种场病例
2012年凉州区白猪育种场存栏基础母猪46头,产种仔猪86窝,产活仔数972头,平均产仔数为11.3头,其中在哺乳期下痢39窝,发病率45.3%,产仔ld—3d发病7窝,发病率7.1%,死亡率49%,病仔排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样小片,很快消瘦,剖检尸体严重脱水,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体状分泌物,肠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产仔7d~30d发病32窝,发病率37.2%,其中7d~10d发病28窝,10d~30d发病4窝,病仔突然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糊状粪便,腥臭,腹泻次数不等,病程2d—3d,长的一周左右,剖检尸体消瘦,肠粘膜卡他性立症,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死亡较少,病仔多发病于秋末冬初。
1.2防治措施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初步诊断为仔猪黄白痢,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1.2.1加强消毒卫生工作
发病产房内彻底清扫,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产床及床下,每天消毒1次,特别对下痢仔猪的粪便要彻底j中洗,彻底消毒,以防继续传染。
1.2.2免疫
给怀孕母猪产前20d注射K88、K99基因工程苗。
1.2.3抗菌素
(1)给哺乳母猪服用土霉素片、氟哌酸胶囊等。
(2)给下痢仔猪整窝灌服氟哌酸1粒,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日2次。
(3)同时采取所有生产仔猪一律在吃初乳前灌服一支庆大霉素。
1.2.4初步效果
经过2~3个月的控制治疗,凉州区白猪育种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发现,仔猪黄白痢的控制重在预防,要从卫生消毒工作入手,2012年凉州区白猪育种场重点进行了卫生消毒,对初生仔猪灌服庆大霉素等预防方法,对抗生素的应用,则应尽最大限度降至最少利用,以防止破坏肠道正常菌群。
2、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黄白痢发病的规律
2.1仔猪的生理特点
2.1.1环境条件
仔猪出生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母腹中的恒温环境到外界的常温环境,由原来的被动获取营养和氧气到自主吸食母乳和呼吸来维持生命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使这一特定阶段减少仔猪死亡率、增加仔猪体重成为仔猪管理的重中之中。
2.1.2体温调节能力
哺乳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在较低的环境下,不易维持正常体温。
2.1.3消化系统
由于仔猪阶段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差,需要逐步诱食、开食,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来保证仔猪获得足够的营养。
2.1.4免疫系统
仔猪缺乏先天性的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足初乳,以获得尽量多的免疫球蛋白,使一周内仔猪获得足够有效的免疫力。
2.1.5营养需求
此外仔猪阶段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对营养不全的反应非常敏感。
2.2初生仔猪发生黄白痢的规律
2.2.1仔猪黄痢阶段
第一个腹泻多发期,仔猪黄痢阶段,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1—6日龄多发,以拉黄白色或黄色稀便为特征,且同窝仔猪发病率高达90%以上,在寒冬和早春多发病。分析原因: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初生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快,胃内排空时间较短;仔猪本身没有保护免疫机能,抗病、抗微生物入侵能力弱;主要是其生理特点的原因;加之猪舍内污染严重,阴冷潮湿,气候变化频繁,吃乳不足而易致病。
2.2.2仔猪白痢阶段
仔猪白痢阶段,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阶段,以排乳白色糊状或浆状粪便为特征,一窝内发病率可达50%,对仔猪的体质和生长速度影响严重。分析原因: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加之诱食开料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其次寒冷、保温差、湿度大和自体抵抗力低是主要诱因。

犊牛白痢的临床特点 犊牛白痢的防控措施


犊牛白痢是由于感染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导致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于初生犊牛感染致病性条件性大肠杆菌而导致,临床上的特征是表现出组织器官炎症、肠毒血症或者肠炎败血症等,犊牛发病后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造成死亡,危害养牛业的发展。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白痢的临床特点犊牛白痢的防控措施。

1、病因分析

主要是出生1-3天内的犊牛容易发生该病,大于7日龄则明显减少或者停止发病。该病一般在冬春季节进行舍饲时容易发生,而较少在夏秋季节发生,也就是从放牧开始1个月后到秋末进入舍饲期的1个月内往往不会出现发病。一般来说,初生犊牛容易感染白痢病,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后天不良”。其中“先天不足”是指妊娠后期母牛没有加强饲养、获取供给全价日粮,导致后代犊牛体质虚弱,抵抗力降低,从而容易发病;“后天不良”主要是由于母牛产后分泌质地较差的初乳,乳中含有过低水平的白蛋白和球蛋白,无法获取充足母源抗体,或者是由于犊牛无法吮食充足初乳,出现消化不良,容易感染该病。另外,牛栏内铺垫过少垫草或者明显潮湿,导致犊牛容易受凉、受冷,从而引起该病。

2、临床症状

败血型。主要是小于3-4日龄的犊牛容易发生,特别是没有吮食初乳更容易感染。病牛主要表现出急性败血症状,具有非常短的潜伏期,呈急性经过,病程持续时间短,发生腹泻,排出灰白色粪便,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停止吮乳,一般在24h内死亡。部分病牛没有出现腹泻就发生死亡,能够在血液和内脏中分离得到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

肠毒血型。主要是由于小肠内由大量特异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不断繁殖,分泌过多肠毒素而被吸收进入血液引起。该类型比较少见,病程持续时间短,一般为2-6h,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对于病程持续时间稍长的病牛,会表现出明显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开始是兴奋,接着变成抑郁,最终陷入昏迷而发生死亡,临死前通常具有腹泻症状。

肠炎型。主要是2-3周龄的犊牛发生,特别是1-3日龄最容易感染。发病初期,病牛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达到40℃左右,经过几小时开始出现下痢,开始时排出淡黄色的粥样粪便,并散发恶臭味;接着排出淡灰色的水样粪便,其中混杂气泡、血丝、血凝块。发病末期,病牛肛门失禁,往往伴有腹痛,并经常踢腹,之后严重衰竭,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严重时会明显脱水,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卧地不起,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在1-2天内由于严重虚脱或者继发引起肺炎而发生死亡,死亡率能够达到80%-100%;如果及时采取治疗,通常能够治愈,但即使耐过也会导致发育不良,且往往发生关节炎、脐炎等。

3、病理变化

病牛患有败血症或者肠毒血症死亡后一般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对患有肠炎型死亡的病牛进行剖检,发现机体明显消瘦,眼眶下陷,黏膜苍白,肛门、尾部以及后肢往往黏附稀粪。真胃内存在大量的凝乳块,黏膜红肿、充血,且覆盖胶状黏液,皱褶部存在点状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有所肿大。小肠黏膜发生充血,皱褶部存在出血,局部黏膜上皮发生脱落。肠内容物往往混杂气泡和血液,并散发恶臭味。直肠也发生相同病变。心内膜存在出血点。肝脏和肾脏苍白,有时存在出血点,胆囊内含有大量暗绿色的黏稠胆汁。

4、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对于妊娠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在冬春季节采取舍饲时,要求所喂饲料符合饲养标准,并增加品质优良干草、多汁的块根茎类饲料和青贮饲料的喂量,使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得到满足,在体内能够沉积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确保其产后分泌的初乳品质优良。新生犊牛最好在th内能够进行第一次吮食初乳,且在24h内吮食充足初乳,使其经由初乳中得到足够抗体而建立良好的被动免疫,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该病。另外,犊牛哺乳要坚持三定原则,即定时、定温、定量。犊牛舍温度适宜控制在15-20℃,铺垫一定厚度的垫草,防治受凉、受潮。牛栏、牛舍、运动场以及周围环境要定期使用5%福尔马林或者2%来苏儿进行全面消毒。对于体质虚弱的新生犊牛,加之初乳品质较差,可在产出的1-2h内给其皮下注射从母牛颈静脉采集的150-200mL血液,尽管无法彻底防止发病,但能够使发病率明显降低或者延缓病程,提供能够治疗的机会,从而有效使死亡率降低。

药物治疗。患病犊牛可按体重口服3mgjkg痢特灵,每天3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选择肌肉注射土霉素、新霉素或者链霉素,通常按体重使用10-30mgjkg,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还可以采取静脉注射500-1000mL添加由适量乳酸钠或者碳酸钠的5%葡萄糖盐水,同时给母牛也要静脉注射200mL,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病牛持续下痢,可采取内服10-20g活性炭或者5-10g次硝酸铋。也可选择按体重使用o.06gjkg复方新诺明,与适量的食母生和乳酸菌素片混合均匀后给病牛一次性内服,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犊牛白痢的预防和治疗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初生后两周内的犊牛,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全年均可发生,以冬季多发。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为主,也可子宫内感染和脐带感染。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犊牛受营养不良、饲喂初乳不及时、厩舍阴暗潮湿、密度过大、喂乳用具不洁、气候寒冷等因素影响,往往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发本病。
临床特征
本病可分败血型、肠毒血型、肠炎型。
败血型常在出生后3天内发病,呈急性过程,常于发病后数小时或l天内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多数有腹泻,粪似蛋白汤样,淡灰白色,有时伴有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等症状。耐过败血时期的犊牛,1周后可能出现关节炎、脑膜炎或脐炎。
肠毒血型急性者不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长的,可见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先兴奋、后沉郁,直至昏迷,进而死亡。
肠炎型临床较为多见。以最先出现腹泻症状为特征。起初排出的粪便淡黄色、粥样和恶臭,继而出现水样,浅灰白色,污染后躯及腿部,常有腹痛。后期高度脱水、衰竭及卧地不起,有时出现痉挛。如不及时治疗,常因虚脱或继发肺炎而死。个别病例可能自愈,但以后发育迟缓。
病理变化
肠胃粘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心内外膜出血;肝、肾肿大、变性和有坏死灶。病程长的病例有关节炎和肺炎病变。
治疗方法
抗菌:土霉素15~35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3天。也可用土霉素或链霉素内服,初次剂量为35-60毫克/千克体重,12小时后酌情减半,连服3-5天。
补液:当有食欲或能自吮时,可口服补液盐,即氯化钠1.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温水1000毫升,轻度脱水60-90毫升/千克体重,中度脱水90-110毫升/千克体重,重度脱水120毫升/千克体重;不能自吮时,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1000-1500毫升,静脉注射;发生酸中毒时,用5%碳酸氢钠液80-100毫升,但注射速度应缓慢。
调节胃肠机能:可用乳酸2克、鱼石脂20克、加水90毫升调匀,每次灌服5-6毫升,每天2-3次。也可用复方新诺明,55-60毫克/千克体重,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后一次内服,每天2次,连用2-3天。
待病情有所好转时,可停止应用抗菌药,酌情内服乳酶生、促菌生等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利于犊牛早日康复。
预防措施
改善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产后能分泌良好的乳汁。此外,母牛临产时用温肥皂水洗去乳房周围污物。
对犊牛床、护栏、运动场等,用2%来苏儿等消毒液彻底消毒。
冬季要做好防潮和防寒措施,以减少病原菌的入侵机会。
犊牛初生1小时前后喂初乳,每次喂2千克,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发病犊牛应及时隔离饲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将损失降到最低

鸡禽流感和鸡白痢的预防和防治方法


鸡的常见高发病害较多,由于养殖技术、饲养环境、饲养条件等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诱发各类病害的发生发展、流行蔓延,更会威胁鸡群的安危,严重发病则会导致鸡群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主要介绍鸡禽流感和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预防和防治方法。

1、鸡禽流感

鸡禽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强感染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在鸟类中存在的流行性感冒,主要危害鸟类Ⅲ。近年来,禽流感呈高发态势,不仅危害鸡、鸟类,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极大地威胁。

1.1发病特点及传播途径

鸡禽流感被农业部列为一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时间长、范围广、死亡快、危害大的发病特点。该病的潜伏期在数小时到数天。鸡禽流感主要通过被病毒感染的饲料、饮用水,及蛋筐、蛋盘、运输工具等传播。除感染鸡外,鸭、鹅、鸽子、火鸡等都是易感对象,家禽感染后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水禽、迁徙的水鸟等也是重要的传播者。春秋两季是禽流感的高发期。

1.2发病症状

鸡感染后表现出体温持续升高,精神不振,状态不佳。流泪,脚鳞有紫色血斑。羽毛杂乱,采食量下降,甚至拒食。咳嗽,喷嚏,呜叫声音沙哑,呼吸时有轻微哕音,呼吸困难。腹泻,中后期粪便呈绿色或黄绿色。头部和面部水肿,消瘦,导致死亡。蛋鸡产蛋数量、质量明显下降,出现畸形蛋和软皮蛋。

1.3防治方法

加强日常管理,保持养殖场及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坚持通风换气,保持圈舍内空气新鲜。及时更换垫料,清理污物垃圾,定时定期对场舍环境、地面、用具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还应对家禽进行消毒。应选用三种以上的消毒剂,并要定期更换使用。消灭老鼠、苍蝇及蚊子,严禁外来闲杂人员、车辆进入场内舍内,减少对鸡群应激的反应。对于本场内部车辆,应做好消毒处理。养殖人员进入舍区要更换服装鞋、佩戴工帽,并要保持工装的清洁。采用清洁水源喂养鸡群,保证饲料质量和饲料安全。一次性购人的饲料不宜过多,避免因保存不当饲料霉变。尤其是在夏季,从细节处为鸡群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加强免疫接种,对场内的鸡应每3个月接种1次,每只鸡接种0.3mL。对已发病的养殖场在立即接种疫苗的同时,还要在鸡饲料中每千克添加病毒唑100~200mg,连用7天,也可在饮用水中按每千克10~15mg注入金刚烷胺,以控制鸡出现继发性感染。

2、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致死率达10%~60%,尤其在育雏阶段危害更大。

2..1流行特点及发病症状

鸡白痢是鸡场极其常见的传染病,无季节性,流行时间长、范围广、速度快,呈散发性或区域性流行。鸡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不仅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还可通过接触传染。消化道感染是主要传染方式。

雏鸡多在5~7日龄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怕冷,缩头蜷缩,翅下垂,不进食。闭眼嗜睡,排白色黏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常被粪便污染的羽毛黏住,导致排便困难,排粪时发出“吱、吱”叫声。呼吸困难。发病后1~3日即死亡。成年鸡多为隐性带菌,病鸡精神不振,白冠,闭眼,缩头,食量下降,消瘦,不爱走动,羽毛松乱,垂翅,怕冷,产蛋率骤减。病程延续数月,死亡率不高。

2..2防治方法

加强卫生、消毒、饲料、育雏等方面的管理,定期检疫,淘汰带菌鸡。发现病鸡立即隔离处理病鸡的同时,对鸡群用0.04%痢特灵、0.005%氟哌酸交替拌人饲料加以预防,连用9~10天。用于治疗时,药量要适量加倍,但要谨防药物中毒。对重病雏鸡可用卡那霉素治疗,每只鸡每天用lmL,分2次胸部肌肉注射,连用2~3天。

全场养鸡户要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养殖要求进行日常的清洁、消毒、检疫、防控等工作。只有全方面的加强管理,合理饲养,科学防控,从源头减少病毒病菌的入侵。发病后必须采取应激措施,及时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养殖收益。

鸡白痢的流行特点

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主要危害雏鸡、近年来青年鸡发病亦呈上升趋势。

病变特征

1.雏鸡:病死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肝肿大、充血,较大雏鸡的肝脏可见许多黄白色小坏死点(图13-3)。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绿色液化,或未吸收的卵黄干枯呈棕黄色奶酪样。有灰褐色肝样变肺炎,肺内有黄白色大小不等到的坏死灶(白痢结节)。盲肠膨大,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病程较长时,在心肌、肌胃、肠管等到部位可见隆起的白色白痢结节(图13-4)。

2.育成鸡:肝脏显著肿大,质脆易碎,被膜下散在或密布出血点或灰白色坏死灶.心脏可见肿瘤样黄白色白痢结节,严重时可见心脏变形.白痢结节也可见于肌胃和肠管.脾脏肿大,质脆易碎

3.成年鸡:无症状感染鸡剖检时入肉眼可见病变,病鸡一般表现卵巢炎,可见卵泡萎缩、变形、变色,呈三角形、梨形、不规则形,呈黄绿色、灰色、黄灰色、灰黑色等异常色彩,有的卵泡内容物呈水样、油状或干酪样(图13—5)。由于卵巢的变化与输卵管炎的影响,常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阻塞,输卵管膨大。内有凝卵样物。病公鸡辜丸发炎,睾丸萎缩变硬、变小。

实验室诊断

取肝脏坏死灶与白痢结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局部组织坏死崩解、淋巴细胞、浆细胞、异嗜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增生。将病、死鸡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定局定局官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学诊断。24小时后,可长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闪光、灰白色半透明、直径为1厘米的小菌落。取待检鸡血与诊断抗原进行平板凝集试验。

临床特征

1.雏鸡:孵出的鸡苗弱雏较多,脐部发炎,2-3日龄开始发病、死亡,7—I0日龄达死亡高峰,2周后死亡渐少。病雏表现精神不振、怕冷、寒战。羽毛逆立,食欲废绝。排白色粘稠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不见下痢症状,因肺炎病变而出现呼吸困难,气管,伸颈张口呼吸。患病鸡群死亡率为10%—25%,耐过鸡生长缓慢,消瘦,腹部膨大。病雏有时表现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原地不动。

2.育成鸡:主要发生于40—80日龄的鸡,病鸡多为病雏未彻底治愈,转为慢性,或育雏期感染所致。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差的鸡和下痢的鸡,病鸡常突然死亡,死亡持续不断,可延续20-30天。

3.成年鸡:成年鸡不表现急性感染的特征,常为无症状感染.病菌污染较重的鸡群,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处于低水平。鸡的死淘率明显高于正常鸡群。

防治方法

1.预防:

(1)检疫净化鸡群: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并淘汰带菌种鸡,次检查于60—7D日龄进行,第二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后每隔1个月检查1次、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直至全群的阳性率不超过0.5%为止。

(2)严格消毒:①种蛋消毒。及时拣、选种蛋,并分别于拣蛋、入孵化器后、18—19日胚龄落盘时3次用28毫升/米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出雏达50%左右时,在出雏器内用10毫升/米3福尔马林再次熏蒸消毒。②孵化室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③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做好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④加强维鸡饲养管理,注意药物预防。在本病流行地区,育雏时可在饲料中交替添加0.04%的痢特灵、0.05%氯霉素、0.005%氟哌酸进行预防。

2.治疗:

(1)新亚生物的杆浆速治是针对大肠杆菌和浆膜炎的二联血清抗体。

(2)杆浆速治配合头孢,用量0.5ml/kg,一瓶可治疗500只鸡子,一针可控制大群,针对特别严重的鸡子可以再注射一针。治愈率可以达90%以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20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