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螺旋体病的防冶方法

1.蜜蜂螺旋体病的病原

蜜蜂螺旋体是一种呈螺旋状,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菌体直径0.17微米。

2.症状

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蹦跳、爬行,失去飞翔能力,三五只蜜蜂集聚在一起,行动缓慢,不久死亡。死蜂大多双翅展开,吻伸出,发病严重时,不仅青壮年蜂死亡,而且刚出房不久的幼年蜂也爬出箱外死亡,蜂群群势下降很快。患病蜜蜂消化道变化不尽相同、有的中肠膨大呈灰白色,有的缩小呈褐色,后肠有的充满稀黄色粪便,有的充满混浊水状液。

3.诊断方法

显微镜诊断,取病蜂10只加蒸馏水10毫升,研磨,制备病蜂悬浮液,5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少许涂片,置暗视野显微镜下1500倍即可观察到螺旋体的形态及运动状态,若发现晃动的小亮点并拖有一条丝状体,即为蜜蜂螺旋体,从而可确诊此病。

4.流行特点

蜜蜂螺旋体病分布较为广泛。转地放蜂的蜂场,发病率高,病情严重,而定地饲养的蜂场,发病率低,病情较轻。

该病原是通过消化道侵入蜂体引起发病的。在蜂群内,被污染的饲料和蜂具是该病的传染源。

本病常与其他病害如孢子虫病、麻痹病等混合发生,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蜂群群势下降严重。因此,在防治时,应采用综合措施。

5.防治方法

蜜蜂螺旋体对抗生素类药物敏感,但由于该病通常与孢子虫病、病毒病混合感染,因此单用抗生素防治效果较差,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①药物防治

春季在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时,加入保蜂健、抗病毒一号和磺胺类药物预防。发病初期,根据有否混合感染而应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单一感染可用青霉素糖水饲喂数次,或青霉素、链霉素各300万单位溶于糖水中饲喂数天。

②加强饲养管理

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饲料贮备,越冬饲料要求优质、量足。春季注意对蜂群保温并做到通气良好,以防止巢内湿度过大,秋季对巢脾和蜂具进行消毒(4%甲醛溶液消毒)或5%漂白粉浸泡蜂箱消毒。

③选育抗病蜂种淘汰抗病力差的蜂种,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新蜂王,保持蜂群群势,增强抗病力,更换陈旧巢脾和老弱蜂王。

相关知识

猪密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猪密螺旋体病也称为弧菌性痢疾、黑痢、血痢,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猪痢疾密螺旋体而导致,主要症状是发生黏液性或者黏液出血性腹泻。只要猪群发生该病,就较难根除。轻者会阻碍猪生长发育,降低饲料利用率,严重时会引起死亡,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猪密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

猪密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特别是患病后治愈的猪,不仅具有很高的带菌率,且带菌时间能够持续超过70天,主要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导致周围环境、饮水、饲料以及各种用具污染病菌。该病一般是通过消化道感染,还能够通过污染有病菌的饲养人员的衣物等进行传播。

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其中7~12周龄的仔猪最容易发病。当该病在较大面积流行时,断乳仔猪的发病率大约能够达到90%,如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通常会造成30%左右的死亡率。该病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且只要猪场出现发病,就能够持续数年都发生。当发生应激时,如气候突然发生变化、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管理较差、持续阴雨潮湿等,都能够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果发病猪场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不容易彻底根除。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通常出现在流行初期,部分病猪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特别是妊娠母猪患病后非常容易发生死亡。大部分病猪表现出食欲减退,但大量增加饮水,机体明显脱水,严重下痢,开始排出灰黄色的软状粪便,接着发生水泻,并快速发生血性水痢,粪便中混杂黏液或者血块,导致猪舍地面、墙壁以及猪体表被玷污,之后会排出混有纤维素渗出物或者脱落黏膜碎片的粪便,有时粪便中还混杂脓样物或者坏死组织碎片,呈胶胨样,散发明显的腥臭味。发病后期,精神萎靡,眼球下陷,往往呈卧地状,腹痛不安,经常拱腰,并用后肢踢腹,肛门明显松弛,粪便失禁,走动不稳,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寒颤,体质逐渐消瘦,不时抽搐,最终死亡。整个病程大约持续12~24h。

急性型。通常出现在流行的初期、中期,发病初期排出稀软粪便,接着排出胶胨样粪便,其中混杂大量的半透明黏液,通常含有凝血块和血液以及呈黑红色或咖啡色的脱落黏膜组织碎片。病猪食欲不振,渴欲增强,腹痛,体质逐渐消瘦,病程通常能够持续7~10天,部分会发生死亡,部分会转变成慢性型。

亚急性和慢性型。通常出现在流行的中后期,亚急性型病程能够持续14~21天,慢性型能够持续超过28天。病猪下痢时排出混杂黏液和黑红血液的粪便,呈油脂状,里急后重,食欲不振或者保持正常,体质消瘦,贫血,生长发育缓慢,呈现恶病质状态。个别病猪康复后经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复发,甚至反复多次,阻碍生长发育,甚至会变成僵猪。

3、病理变化

急性死亡的病猪往往具有较好的营养状态,剖检后发现患有卡他性或者出血性肠炎,盲肠和结肠黏膜发生肿胀、出血,肠内容物呈咖啡色或者酱色,通常混杂黏液、血液,质地比较稀薄,直肠黏膜明显增厚,严重时还会形成出血点。病程持续稍长的病猪,体质明显消瘦,被毛往往污染有粪便,主要是大肠发生病变,大肠壁和肠系膜发生充血、水肿。部分发生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症或者渗出性出血性炎症。

4、实验室诊断:取病变明显的病死猪肝脏、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涂片,美蓝染色,高倍镜视野下,未发现菌体存在。血清学检验:猪瘟抗原金标检测卡,结果为阴性(-)。采取病猪新鲜粪便以及刮取结肠、盲肠黏膜涂片,暗视野镜检,均可发现许多两端尖突、弯曲样运动的猪痢疾密螺旋体样微生物(≥3~5条/视野)。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血清学检验,排除了猪瘟、猪副伤寒等病的感染,判定被检猪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

5、防治措施

应急处理。出现发病后,要立即彻底清扫猪舍和用具,并进行消毒,然后将地板和猪体用水冲洗干净,再使用按照1∶2000~3000比例稀释的百毒杀进行带猪喷洒消毒,发病过程中每天进行1次消毒,病猪康复后每7~10天进行1次消毒。防治过程中,禁止外来人畜进入猪场,不允许外调猪,并在猪场大门口以及各个猪舍门口设立消毒池、消毒盆。

药物治疗。发病病猪后要立即进行隔离,同时采取积极的治疗。病猪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5mL/kg0.5%痢菌净针剂溶液,同时还要给整个猪群使用痢菌净粉剂,按体重内服2.5~5.0mg/kg,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病猪也可使用毒泻肠清(主要由硫酸黏菌素组成)进行治疗,用量按体重0.1g/kg,连续使用3~5天或者按每100kg添加100g混饲。病猪严重脱水时,要采取强心、补液、补盐等对症治疗。另外,病猪也可使用重要白头翁汤进行治疗,即取30g秦皮、30g黄柏、50g白头翁、20g连翘、30g黄连、20g金银花;或者取10g芒硝、10g厚朴、15g猪苓、15g花粉、10g苍术、15g枳壳、10g生地、15g黄芩、10g大黄,加速煎煮后给病猪灌服。如果严重便血可再添加郁金、丹皮;呈现严重的里急后重则要添加槟榔、枳壳。

加强饲养管理。规模养猪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猪,如果必须从疫区引进,则要安排至少1个月的隔离观察,确保健康无病后才能够合群。引进种猪时,要求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且种猪到场后要先服用适量的抗应激药物,然后再进行饲喂。由于该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途径造成感染,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消毒,确保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完全消灭,避免发生感染。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措施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肉牛钩端螺旋体病也叫做细螺旋体病、钩体病,是一种复杂且重要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具有广泛分布、感染谱广的特点。病牛的主要症状是发热、黄疸、出血性素质、血红蛋白尿以及流产,皮肤和黏膜发生水肿、黄染、坏死等,但通常呈隐性感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和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钩端螺旋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生物,呈有规则的细密、纤细的螺旋状结构,长度为6~20μm,宽度为0.1-0.3μm,一端或者两端呈钩状弯曲,没有鞭毛,但能够自行运动,往往会沿着菌体中轴不断转动。该菌经过姬姆萨氏液染色,菌体会被染成淡紫红色,但使用其他的普通染料较难着色。该菌是一种需氧菌,且对培养基营养没有严格要求。该菌最适宜生长在28-30℃温度下,pH最适为7.2~7.4。另外,该菌对温热比较敏感,如在50℃温度下经过10min或者在60℃或者70℃温度下经过1min,都能够被杀死;在阳光直射下2h即可被杀死。此外,该菌对酸和强碱非常敏感,且大多数消毒药液以及各种抗生素(如土霉素、键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和青霉素等)都可将其杀死。

发病机理。钩端螺旋体可经由动物的消化道、皮肤、黏膜或者生殖道侵人体内,并不断在体内繁殖,接着快速侵入到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各个组织脏器,导致机体出现溶血、出血,并损害生殖系统、肾脏以及肝脏。

流行特点。任何年龄的牛都能够感染发病,尤其是幼龄牛具有更高的发病率。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以及其他各种带菌动物排出的尿液。该病主要经由消化道、皮肤和黏膜传播,还能够通过公、母牛自然交配或者人工授精而传播。另外,该病还能够通过吸血昆虫传播。病牛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导致土壤、水源、饲草料、厩舍以及各种用具被污染,从而传播该病,有时甚至还能够经由空气传播。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温暖、多雨、潮湿以鼠类旺盛活动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即每年的7~9月份为发病高峰,而其他时期往往呈散发。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急性型,病牛一般突然出现高热,皮肤发生干裂、坏死以及溃疡,黏膜发生黄染。排出色泽非常暗的尿液,含有大量的胆色素、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通常发病经过3-7天就发生死亡,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亚急性型,.般是母牛容易发生,病牛体温有所升高,但程度不同,食欲不振,黏膜出现黄疸,泌乳量减少或者完全停止,且排出的乳汁变黄,类似初乳状且混杂血凝块。但病牛基本不会发生死亡,发病2星期后逐渐恢复。另外,母牛患病后的一个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有时甚至暴发该病的牛群只表现出流产这一个症状。

剖检病死牛,发现有败血症病变,主要特征是出血、黄疸以及严重贫血,鼻镜、唇、舌面、齿龈、腋下、耳颈部、外生殖器的黏膜或者皮肤的多处发生坏死或者形成溃疡。可视黏膜、皮下组织以及浆膜发生黄染,皮下、胸腹下、肌间以及肾周围组织呈现弥漫性胶样水肿,并散布有点状出血;心外膜存在点状出血;肝脏发生肿大,切面结构模糊;肺脏发生水肿,呈苍白色,肺小叶间质增宽;肾脏发生肿大,且表面存在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发生肿大,切面多汁;膀胱内含有大量的血性混浊尿液。

3、实验室检验

直接镜检。在死亡30min的病牛内取肾组织进行涂片,经过姬姆萨染色后使用100倍显微镜在暗视野下进行观察,能够看到大量的一端或者两端呈钩状弯曲的病原体,呈螺旋状,且体型纤细。

分离培养。在出现发病、没有治疗且处于发热期病牛上采取静脉血,在捷氏培养基上接种,置于25-30℃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在第10天观察时能够看到弯曲、纤细、钩状的病原体,与直接镜检所见的病原体一致。

血清学检查。采集发病经过10天病牛的静脉血,制成血清,经过800倍稀释后进行凝集溶解试验,能够发现其发生明显的凝溶现象,结果呈阳性。

4、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在牛群中发现病牛时,要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同时,对病牛污染的饲养用具以及牛舍使用3%石灰乳进行消毒,清除积粪、淤泥、污水,并捕杀可能生活在饲料库内的老鼠。对于疑似感染的牛,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5g土霉素,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大约1星期。另外,牛群也可紧急预防接种钩端螺旋体病多价菌苗,一般在2星期内就能够控制住疫情,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容易消化且富含纤维素的饲料,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药物治疗。使用链霉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症状严重的病牛,同时还要静脉注射000-lO00mL25%葡萄糖、1000-2000ml_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20mL_10%安钠咖、20-40mL25%维生素C注射液,每天1次。也可取50g马齿苋、50g忍冬藤、30g金银花、50g板蓝根、40g陈皮、50g黄芩,加水煎煮,取药液冲调50g石膏,每天1剂,连续使用5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钩端螺旋体病病因
致病性钩体为本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体运动活泼,沿长轴旋转运动,菌体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强的穿透力。
临床表现
潜伏期2~20天。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临床表现。
1.早期(钩体血症期)
多在起病后3天内,本期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本期还可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呆、腹泻;呼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部分患者可有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极少数患者有中毒精神症状。
2.中期(器官损伤期)
在起病后3~14日,此期患者经过了早期的感染中毒败血症之后,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等。
此期的临床表现是划分以下各型的主要依据,分为: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3.恢复期或后发症期
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患者退热后经几日到3个月左右再次发热,出现症状,称后发症。表现为后发热、眼后发症、神经系统后发症、胫前热等症状。
检查
1.常规检查与血液生化检查
无黄疸病例的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黄疸病例的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尿常规检查中多数患者有轻度蛋白尿、白细胞、红细胞或管型出现,黄疸病例有胆红素增高。一般在病期第1~2周内持续上升,第3周逐渐下降,可持续到一个月以后,血清转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轻重并不平行,不能以转氨酶增高的幅度作为肝脏受损的直接指标。半数病例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平均值是正常值的5倍)。
2.特异性检测
有病原体分离和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均是用已知钩体抗原检测血中出现的相应抗体,不能做到早期诊断。近年来开展了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与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试验等可以测出血中早期存在的钩体,已取得了早期诊断的初步成果。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加以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强调早期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体液与电解质的平衡,如体温过高,应反复进行物理降温至38℃左右。在患者家中、门诊或入院24小时内特别在6~24小时内密切观察病情,警惕青霉素治疗后的雅-赫反应与肺弥漫性出血的出现。患者尿应采用石灰、含氯石灰等消毒处理。
2.早期及钩体血症型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镇静药物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3.肺弥漫性出血型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镇静药物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4)输液。
(5)强心药物治疗。
4.黄疸出血型的治疗
对轻、中度患者,在抗菌疗法的基础上,适当对症治疗即可,对重症患者,应加强下述疗法。
(1)出血处理。
(2)精心护理。
(3)保护肝脏。
5.肾衰竭型的治疗
对轻症患者,在抗菌疗法的基础上,适当对症治疗,肾脏损害大多可自行恢复。对重症患者,需进行透析治疗,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6.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7.后发症的治疗
后发热、反应性脑膜炎等后发症,一般仅采取对症治疗,短期即可缓解。必要时,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恢复更快。
预后
因临床类型不同,各地报告本病的预后有很大的差别。轻型病例或亚临床型病例预后良好,而重型病例或住院病例病死率则较高。
预防
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和管理需采取综合的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动物宿主的消灭和管理,疫水的管理、消毒和个人防护等方面。

蜜蜂孢子虫病的防冶方法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微粒子病,是蜜蜂的一种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欧美一些国家发生较普遍,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发病较普遍而且严重。患孢子虫病的蜜蜂寿命缩短,产蜜及产王浆能力明显下降。

1.病原

蜜蜂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孢子虫寄生于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引起成年蜂中肠上皮细胞病变为特征的原虫病。其生活史有二种生殖形态,即无性裂殖和孢子生殖。在蜜蜂体外以孢子形态存活。

在巢脾上可存活3个月至2年。孢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蜜蜂的粪便中可存活2年;孢子虫在直射阳光下,经15~32小时才能杀死;在10%的漂白粉溶液里,需10~12小时;而在1%的石炭酸溶液中,只需10分钟就可将其杀死。

2.症状

病初行动缓慢,萎靡不振。后期则完全失去飞行能力。病蜂常集中在巢脾下面边缘和蜂箱底部,也有的病蜂爬在巢脾框梁上。由于病蜂常受到健康蜂的驱逐,致有些病蜂的翅边缘出现缺裂。也有的病蜂在蜂箱巢门前和场地上无力爬行。病蜂体色较正常蜂暗淡,以意大利蜂为例,病蜂腹部末端暗黑色,故又称黑尾病。病蜂体内白细胞通常较正常蜜蜂减少50%左右。

3.诊断方法

①蜜蜂的检验

取10只病工蜂,拉出消化道,剪取中肠,放入研钵内加10毫升蒸馏水研磨,制备悬浮液,取1滴涂于载玻片上加盖片,置45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长椭圆形孢子,则可确诊为孢子虫病。

②蜂王的检验

检验蜂王是否患病,采取活体检验法。抓取蜂王,将其扣在小玻璃杯内或纱笼中,下面铺张白纸,使蜂王排泄粪便,然后再将蜂王送回原群,取少许粪便涂片,加1滴蒸馏水盖片镜检。

③蜂蜜的检验

取待检样品蜜l份,用9份水稀释,混匀后,以4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涂片镜检。

④孢子虫孢子与其类似物的区分

用苏丹Ⅲ染色液处理,以区分孢子虫和真菌孢子、脂肪球及花粉粒:涂片制备液加几滴苏丹Ⅲ染色液,数分钟后镜检,结果是孢子虫孢子无色,真菌孢子染成浓淡不等的红色,脂肪球橙黄色,花粉粒呈蓝黑色。

4.流行特点

①发病规律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期出现在春季。江苏、浙江发病高峰期为3~4月份,华北、东北和西北为5~6月份,而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发病高峰期出现在l~2月份。发病轻微的蜂群如遇丰富的蜜源条件,病情可暂时得到控制。//致富经//

②与发病相关因素

蜂群越冬饲料不良,尤其是在蜂蜜中含有甘露蜜的情况下,易引起蜜蜂消化不良,促使孢子虫病发生,工蜂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蜂王,在工蜂中又以青壮年蜂感染率最高,而幼年蜂和老龄蜂较低;幼虫和蜂蛹则不感染。在蜂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西方蜜蜂发生较普遍,而东方蜜蜂很少发病。

③传播途径

蜜蜂孢子虫病传染的唯一途径是消化道感染。被病蜂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病害传染的主要来源。孢子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蜂箱、巢脾、蜂蜜、花粉及水源,尤其是当病蜂伴有下痢症状时,污染更为严重,孢子便经蜜蜂口器进入消化道,并在肠道内发育繁殖,新的孢子体与肠壁坏死细胞一起脱落,排出体外,由此继续传播蔓延。

5.蜜蜂孢子虫病的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蜂群越冬需要优质的饲料,越冬蜜中不能含有甘露蜜;北方蜂群越冬室温以2~4℃为宜,并具有干燥和通风的环境条件;早春应及时更换病蜂群中的蜂王。

②严格消毒

对养蜂用具、蜂箱及巢脾等,在春季蜂群陈列以后要彻底消毒;蜂箱及巢框用火焰喷灯灼烧;巢脾可用4%甲醛溶液或冰醋酸消毒。

③药物防治

(1)药物预防:

根据孢子虫在酸性溶液中受到抑制的特性,选择柠檬酸、米醋、山楂水,分别制成酸性糖浆,浓度是1千克糖浆内加柠檬酸1克、米醋50毫升、山楂水50毫升,早春结合对蜂群奖励饲喂,任选其中一种喂蜂。

(2)药物治疗:

保蜂健粉剂,使用浓度为0.2%。将药粉1包溶于500毫升糖浆内,傍晚对蜂群喷喂,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可防治2~4群(10框群)。间隔10~15天可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

蜜蜂蛹病的防冶


蜜蜂蛹病又称死蛹病,是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新的传染病。患病群常出现见子不见蜂,造成蜂蜜和王浆产量明显降低,严重者全群死亡。

1.病原

为蜜蜂蛹病毒。

2.症状

死亡的工蜂蛹和雄蜂蛹多呈干枯状,也有的呈湿润状,病毒在大幼虫阶段侵入,发病幼虫失去自然光泽和正常饱满度,体色呈灰白色,并逐渐变为浅褐色至深褐色。死亡的蜂蛹呈暗褐色或黑色,尸体无臭味,无粘性,多数巢房盖被工蜂咬破,露出死蛹,头部呈白头蛹状。在患病蜂群中也有少数病蛹发育为成年蜂,但这些幼蜂由于体质衰弱,不能出房而死于巢房内。有的幼蜂虽然勉强出房,由于发育不健全,出房后不久即死亡。患病蜂群,工蜂行动疲软,采集力明显下降,分泌蜂王浆和哺育幼虫能力降低,所以对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影响很大,病情严重的蜂群出现蜂王自然交替或飞逃。

3.诊断方法①症状诊断

(1)蜂箱外观察:

患病蜂群工蜂表现疲软,出勤率降低,在蜂箱前场地上可见到被工蜂拖出的死蜂蛹或发育不健全的幼蜂,可疑为患蜂蛹病。

(2)蜂群内检查:

提取封盖巢脾,抖落蜜蜂,若发现封盖子脾不平整,出现有巢房盖开启的死蜂蛹或有插花子脾现象,即可初步诊断为患蜂蛹病。

②鉴别诊断

蜜蜂蛹病的病状常易与蜂螨、巢虫危害造成的死蛹以及囊状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病状相混淆,可根据其特征加以区分。受蜂螨危害的蜂群常出现幼蜂翅残缺或蜂蛹死亡,此种情况可在蜂体及巢房内的蜂蛹和幼虫体上检查到较多数量的大蜂螨和小蜂螨;受巢虫危害的蜂群,一般是弱群受害较重,常出现成片封盖巢房被工蜂开启,死蜂蛹头部外露,呈白头蛹状,拉出死蛹后可见到巢虫;囊状幼虫病多出现在大幼虫阶段,死亡幼虫呈典型囊状袋,头部上翘,而蜂蛹病无此症状,受美洲幼虫腐臭病危害的蜂群也会出现死亡蜂蛹,其典型特征是死蛹吻伸出,而患蛹病死亡的蜂蛹无此病状。

③样品送检

如需确诊,可将死亡蜂蛹寄送到蜂病诊断中心,做血清学诊断。

4.流行特点

①传播途径

蜂群中的病死蜂蛹以及被污染的巢脾是蜜蜂蛹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蜂王是该病的又一重要传染途径。

②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云南、福建出现在12月份,四川在2~4月份,江西、浙江在3~4月份,陕西在4~6月份,甘肃6~8月份。

③发病程度和危害情况

各地区和各蜂场之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轻者仅有个别蜂群少量蜂蛹死亡,如此时外界蜜粉源丰富,蜂群群势较强,辅以更换蜂王措施,病情则可得到控制。严重病群,由于大量蜂蛹死亡,采集蜂数量减少,蜂群生产力下降,蜂蜜和蜂王浆的产量大幅度降低。若发病率高达30~50%,则蜂群完全失去生产能力,并且很难维持蜂群的生存,最终导致整群蜂死亡。

④发病相关因素

(1)与温度的关系:

蜜蜂蛹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调查表明,蜜蜂蛹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0~21℃,早春寒潮过后,易发生蛹病。

(2)与蜜源和饲料的关系:

在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内有充足的优质饲料贮备,蜂群群势较强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蛹病;当早春或晚秋外界蜜粉源缺乏或使用劣质饲料喂蜂,蜜蜂处于饥饿状态营养不良,遇阴雨或寒潮时易发生蜂蛹病。

(3)与蜂种及蜂王年龄的关系:

意蜂发生较普遍,受害较重,喀蜂和东北黑蜂发病较轻,中蜂则很少发生,就蜂王年龄而论,一般说来,老蜂王群易感染,年轻蜂王群发病较少。

5.综合防治技术

①选育抗病品种,更换蜂王

蜜蜂品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同一品种不同蜂群抗病力也不一样,在病害流行季节,有些蜂群发病严重,有些蜂群发病轻微,而有些蜂群却不发病。在生产实践中选择无病蜂群作为种蜂群,培育蜂王,用以更换病群的蜂王,以增强对蜂蛹病的抵抗力。

②加强饲养管理,创造适宜蜂群发展的环境条件

保持蜂群内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蜂数密集,加强蜂巢内保温,经常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蜜粉饲料,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需给蜂群喂以优质蜂蜜或白糖,并辅以适量的维生素、食盐。此外,还应注意保持蜂场卫生,清扫拖出蜂箱外的死亡蜂蛹,集中烧毁,以消灭传染源,同时注意勿将病脾调入健康群,避免造成人为传染。

③消毒措施

每年秋末冬初患病蜂场应对换下的蜂箱及蜂具用火焰喷灯灼烧消毒。对巢脾用高效巢脾消毒剂浸泡消毒,100片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巢脾20分钟,用摇蜜机将药液摇出,换清水2次,每次10分钟,摇出清水后晾干备用。

④药物防治

巢脾和蜂具经消毒处理并换以优质蜂王的蜂群,喷喂防治药物蛹泰康,每包药加水500毫升,每脾喷10~20毫升药液,每周2次,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病情可得到治愈。

蜜蜂囊状幼虫病的防冶方法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囊状蜂子。

1.病原

为囊状幼虫病病毒。它主要感染幼虫使其致病死亡,也可在成蜂体内繁殖,但不表现症状。本病死亡率高,常在春、夏两季流行。此病多危害中蜂,引进的西蜂有较强的抵抗力。

2.症状

试验证明,病毒一般在1~2日龄小幼虫阶段侵入,潜伏期4-7天,而在5~6日龄大幼虫阶段出现明显的症状,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由于虫体后部皮下渗出液增多,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多在8-9天封盖时死亡。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黑色,后期呈一干片,似龙船状。死虫无臭味,也无粘性,很容易被工蜂清理。蜂群发病常有二种类型,一种是蜂群中通常出现近百只死亡幼虫,工蜂采集活动正常,称为慢性型;另一种是早春或晚秋,蜂群繁殖时患病,蜂群内出现大批幼虫死亡,工蜂表现不安,采集力明显下降,甚至整群飞逃,称为急性型。

3.诊断方法

当蜜蜂开始采集活动时,可以看到从巢内拖出的病死幼虫,在蜂箱前也可观察到零散的死亡幼虫,可疑为本病。检查幼虫和封盖子脾,是否死亡幼虫比健康幼虫多,且出现虫卵相间的所谓花子脾现象。从幼虫的特征性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

如需进一步确诊,可将病虫或死虫寄送到蜂病诊断中心,用电镜观察。

4.流行特点

囊状幼虫病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侵入,病害在蜂群间的传播是通过蜜蜂在采集活动中的相互接触将病毒带给健康蜂群。

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气候、蜜源和蜂种有关。在我国南方,中蜂囊状幼虫病每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广东、福建在3~4月和11~12月;江西、湖南出现在4~5月和10~11月;北方发病较晚,一般出现在5~6月。不同蜂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如西方蜜蜂较东方蜜蜂抗病力强,就是在东方蜜蜂同一品种之间,也存在抗病性不同的种群,在生产实践中,已应用抗病性强的种群开展抗病育种和选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5.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第一,早春和晚秋,外界气温较低,应注意蜂群保温。调整蜂群内蜂脾关系,使蜂数略多于巢脾或保持蜂脾相称。

第二,当蜂群内饲料不足时,要及时补充营养物质、花粉、维生素等,以保证蜂群正常生活需要,增强蜜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断子清巢是控制该病发展的有效措施。将病群内的蜂王用笼扣起,暂时断子。巢脾上的病死幼虫被工蜂清除,减少病原的积累,打断传染链,减轻病情。

第四,蜂箱可用1~2%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刷消毒,空脾可用4%甲醛溶液浸泡消毒24小时,花粉脾可用冰醋酸蒸气密闭熏蒸消毒。

②选育抗病品种

从发病蜂场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同时淘汰病群中的雄蜂。培育的蜂王用于替换病群中的蜂王,这样经过几代选育,可降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

③药物防治

对于患病蜂群可选用下列药物防治:

第一,半枝莲(又名狭叶韩信草)50克。

第二,贯众50克,金银花50克,甘草25克。

将药放入容器内加适量水,一般以淹没药为宜,煎煮后,过滤,取滤液,按l:l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浆喂蜂,上述每一剂量可喂10~15框蜂。

第三,抗病毒862,系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和中草药的混合制剂,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效果可达80%以上,对意蜂囊状幼虫病具有同样疗效。试验证明,应用抗病毒862结合巢脾消毒和更换蜂王等综合措施,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怎样冶疗蜜蜂幼虫病的方法


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其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根据蜜蜂4个发育阶段的虫态来分类,理所当然,我们可以将蜜蜂病害分为卵病、幼虫病、蛹病和成年蜂病。

蜜蜂在幼虫发育期,应该说是非常脆弱的,极易被病原微生物侵犯,多发幼虫病害。常见的有囊状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白垩病、黄曲霉病、幼虫冻伤、中毒等。

最使蜂农头疼的是蜜蜂幼虫病,不但病蜂难繁殖起来,还可使蜂场中其他蜂群受感染,甚至使整个蜂场毁灭。不少蜂农将治疗蜜蜂幼虫病寄托在药物上,狠狠的用药;病群迁延不愈,不死不活,很难恢复生机。彻底根治办法是采取换脾、换王、换箱等措施,将病群所有的巢脾虫脾一律销毁,再配合用药,即可治愈。

最好将病群移至3公里以外地方隔离治疗,将消毒蜂箱置于病群位置,箱内放数张空脾,将病蜂抖落在箱中,使蜂多于脾,找到蜂王杀死,诱入1只新蜂王。将病蜂的巢脾、蜜脾、虫脾全部毁掉或化蜡或烧毁,毫不可惜。蜂箱的附属设备如隔王板、副盖、隔板等一律换成消毒过的。同时喂足饲料,场内喂水。再配合用药。用两三种药物交叉进行饲喂,至少喂药1周。如第一次毁脾没有成功,仍出现花花脾和腐烂幼虫,还要进行第二次毁脾。

美洲幼虫病主要症状:

孵化24小时内的幼虫最易感染此病,初期主要症状并不明显,在5日龄~6日龄时症状将明显地显露出来,一般在封盖以后死亡。患病的幼虫主要表现为,失去正常的白色光泽,并渐渐变成咖啡色,而死亡时则呈褐色和黑色,椎形状。恶病封盖子的房盖常呈现下陷、湿润及穿孔的特征。

欧洲幼虫腐臭病要症状:

欧洲幼虫腐臭病主要感染1日龄~2日龄的幼虫,潜伏期为2天~3天,封盖以前死亡。死亡的幼虫开始呈苍白色,然后渐渐出现黄色斑点,最后变褐色和黑色。由于死亡幼虫呈现溶解性腐败,故背线清楚可见,已伸直幼虫的背线为窄条状,弯曲幼虫的背线呈放射状。

囊状幼虫病主要症状:

1日龄~2日龄的幼虫最易感染本病,潜伏期为5天~6天,封盖前后幼虫死亡。病初其症状并不明显,刚死亡的幼虫颜色没有明显的变化,头部形成钩状,背部出现棕色点,逐渐变成暗灰色,皮下渗出液增多,略带黄色,形似水袋,此时用镊子夹取幼虫有塑料袋盛水的感觉,这是囊状幼虫病的主要症状。

预防:

⑴要加强对蜂群的饲养管理,春秋易发病期要保持强群,喂足饲料,注意保温,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⑵选育抗病品种,同时注意驱杀病群内的雄蜂,以提高后代的抗病力。

治疗幼虫病的药物很多:

①每1000克1∶1糖水,加土霉素和四环素40万单位,根据群势强弱,每群每次喂100~200克。

②每支80万单位青霉素,每支100万单位链霉素,每支30万单位红霉素,均用1支加在1000克1∶1糖水中,每群每次喂200~300克,每天1次。

③白垩病可用白垩净,按说明书使用。④囊状幼虫病可用病毒灵,每框蜂用1片,溶于50克1∶1糖水中应用。

绵羊痒病的防冶方法


绵羊痒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潜伏期长、剧痒、萎顿,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瘫痪为特征。

病羊于疾病后期卧地不起,啃咬发痒的前肢皮肤。

【病原与流行病学】

绵羊痒病病原与一般病毒和类病毒不同,目前定名为朊病毒,不含核酸,无免疫反应。绵羊敏感性高,3岁半的羊发病最多,绵羊与山羊可通过接触传染。唾液、乳、尿、粪的传染性还缺乏证据。

【绵羊痒病临床症状】

潜伏期1~5年,实验感染4~22个月。

1.早期:食欲良好,体温正常。不安,兴奋,震颤,磨牙。不仔细观察不易发觉。敏感易惊,目光不安或凝视,受到刺激即兴奋,头颈部颤动,作点头、耳颤动作和侧转运动(休息时颤动缓和)。

2.发展期:绵羊不断摩擦背部、体侧、臀部,头在栅栏、树上、用具上摩擦或后蹄抓头,致痒部被毛断裂脱落。头高举,行走时前肢阔步,离群。患病1~2月后,前肢摇摆不稳,类似驴僵硬的跑步,后肢高举,短步急行或足端在地上拖。病羊不能跳跃,驱赶时反复跌倒,站立时关节屈曲。因丧失视力,经常与物体相撞。

3.后期:机体衰弱但不麻痹,继续趴在地上,食欲虽好仍消瘦,母羊可流产。发病率4~30%,所有羊终归死亡。病程6周至8个月,甚至更长。

【绵羊痒病剖检结果】

除尸体消瘦和皮肤脱毛、损伤外,常无肉眼可见变化。病理学组织变化常表现为神经元胞浆内有许多空泡形成。

【绵羊痒病诊断要点】

绵羊多发,初病易惊,一受刺激即出现刺头颈颤动、点头、运动失调、前肢阔步后肢高举,后肢屈曲,运动时易摔倒。头、躯干在墙、树上擦痒,被毛折断脱落,后期趴地不动。虽有食欲仍消瘦(致富经:/)。经6周至8个月死亡。剖检可见脑脊髓变性和有大小不同的空泡。脑脊髓乳剂眼内和皮注接种羊和属可引发本病。

【绵羊痒病鉴别诊断】

1.羊伪狂犬病

2.脑软化

【防治措施】

一般防治措施无效,不从有本病的国家引进牛羊。如输入种羊中发现本病立即全部淘汰,如有种羊进入过的羊群应封锁不准移动,隔离观察42个月(每6个月检1次),观察期间如发现病羊淘汰,并定期消毒、焚烧,或用5~10%氢氧化钠作用1小时,0.5~1%氯酸钠作用2小时。

蜜蜂蜂麻蝇(肉蝇)的防冶方法


蜂麻蝇又名肉蝇。是以幼虫的形态寄生于蜜蜂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1.生物学特性及症状

成蝇银灰色,体长6-9毫米,雌性和雄性蜂麻蝇通常在蜂场以外的地方活动,而受孕的雌蝇则盘旋在蜂场上空,攻击蜜蜂,并在其头、胞部产卵,蝇卵孵化成幼虫即钻入蜂体内,以其内脏器官为食,最后病蜂只剩下一个外壳。病蜂多数在4~5天死亡。幼虫由寄主头胸部连接处或其他部位钻出,潜入土壤中化蛹。7~16天羽化为成虫,完成一个生活周期需15~30天,以蛹越冬。

蜂麻蝇多发生在夏季,侵袭青壮年蜂。受危害蜜蜂初期表现疲乏无力,飞行速度缓慢,最后则完全失去飞翔能力,无力地在蜂箱前地面上爬行,身体出现痉挛、颤抖,仰卧而死。受害严重的蜂群,被害率可高达28~44%,每天死亡蜜蜂有数百只至数千只,严重影响蜂群的发展和采集力.在沼泽地带、滨湖沿海地区、杂草丛生的低洼地区发生尤为严重。

2.诊断方法

取病蜂或死亡的蜜蜂20~30只,去掉头部和第一对足,然后打开胸腔,用放大镜观察,若有蜂麻蝇幼虫寄生,即可在蜜蜂胸部肌肉中见到。

3.防治方法

①杀灭成虫和幼虫

利用蜂麻蝇喜欢栖息于蜂箱盖的习性而又不能辨别水面或其他物面的特点,可在蜂箱上放一白瓷盘,其内盛满水,使其落入水中淹死。

②清除病蜂和死蜂

将蜂群内的蜜蜂抖落于蜂箱外,健康蜂则迅速回巢,而被蜂麻蝇寄生的病蜂因行动缓慢留在蜂箱外,然后将病蜂和死蜂集中起来烧毁,消灭其幼虫。

蚓体寄生虫病害虫的防冶方法


蚯蚓的寄生性疾病有两大类型。其一,蚓体寄生虫病,是直接寄生于蚓体,也就是靠蚓体养分生存的寄生虫;其二,养殖池或基料的寄生虫病,即是虫体只寄生于池内基料中而伤害蚓体或破坏养殖生态条件而间接影响蚯蚓正常生活的寄生虫病。该病叫管理性疾病,管理得当完全可以避免。

(1)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体形细如线,表皮薄而透明,头部尖细,尾端较钝圆形。此虫为卵生,卵形如橄榄。此虫原是水族寄生虫,但由于蚓的基料有水草或投喂生鱼内脏而将毛细线虫卵带人蚓池而使之受感染。该虫进入蚓体后便寄生于肠壁和腹腔,大量消耗蚓体营养物质,并引起炎症,导致蚓体瘦小和死亡。表现为病蚓一直挣扎状翻滚,体节变黑变细,并断为数截而死亡。

防治方法:

将该虫卵排出体外后所孵出的幼虫用药物杀灭。方法是每周喷洒400倍病虫净一次,直至痊愈。同时,经常更换池底湿度较大的基料,尽量消除适应虫卵高湿孵化的环境。另外,该虫卵在28C左右才可孵化出幼虫,因此可将池内温度控制在25C左右,能有效地防治该虫的扩散。

(2)绦虫病:

绦虫种类较多,主要是鲤蠢属的短颈鲤蠢。虫体常见鲤、鲫鱼肠道中,蚯蚓是该虫体的中间寄主之一。本病主要发生在夏天,能造成蚯蚓发病死亡。表现为肠道发炎坏死,蚯蚓一次性多处断节而亡。

防治方法:

以600倍病虫净喷洒养殖池,以杀灭病蚓和基料中的虫体。乎日严禁生喂鱼杂。

(3)吸虫囊蚴病:

本病是因扁弯口吸虫的后囊蚴寄生于蚯蚓体环带中所引起的。这种成虫寄生于鹭科鸟类的咽喉,中间寄主为螺、蜗牛、鱼类和蚯蚓。该病分布极广,危害鱼类最重。对蚯蚓的感染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感染源来自生鱼杂,蜗牛和鸟类。该病使蚯蚓环带发炎、坏死,蚓体肌肉充血而死亡。表现为初期蚓环带流黄脓液,继而肿大。23天后开始萎缩而坏死,有时环带处断裂。产生全身性点状充血紫斑,并萎缩而枯死。

防治方法:

同绦虫病的防治方法。同时控制鹭科鸟等进入。

(4)双穴吸虫病:

此病由双穴吸虫寄生于蚓体所引起的。致病虫体为湖北双穴吸虫和匙形双穴吸虫的后囊蚴或尾蚴。两种虫的成虫都寄生于鸥鸟的肠道内,椎实螺是它的中间寄主。凡是有鱼类和水鸟的地域均有大量发现。主要是吸吮蚓体内的血液,并导致炎症而死亡。表现为间断性头部挣扎,后期为全身发紫,继而变白,白中现紫斑,死亡过程较缓慢。

防治方法:

控制鸥鸟接近,杀灭中间宿主椎实螺。其他方法同绦虫防治。

(5)黑色眼菌蚊危害:

该菌蚊属双翅尖眼菌蚊科。身体微小,长2毫米左右,呈灰黑色。该虫夏季为活动高峰期,9月中旬后数量大减。主要危害是咬碎基料,降低气孔率,吃掉微生物使蚯蚓不能爬向表层活动,严重降低产卵率、孵化率及幼蚓成活率。

防治方法:

以400倍病虫净喷洒养殖池表面,或用0.05%的CJ50长效灭虫剂喷洒表面。应在蚯蚓未爬到表面时喷洒,而且速度要快,只微量地一扫而过,否则有害蚯蚓。其次,可将池内浸水,让其成虫浮起而去除。也可用灯光诱杀。将一黑光灯悬于池边,灯下放一小火炉,成虫趋光飞起后被火炉热气熏落火中而死。

(6)红色瘿蚊的危害:

该虫危害作用与黑色眼菌蚊相同,但程度更为严重。体形约o.8一l毫米,鲜橙色,复眼大而黑。瘿蚊适应性极强,一年四季繁衍。该虫极喜腐熟发酵体,基料是其繁殖生长的良好条件,故一周内便可导致整个蚓池一片红,造成上层无一蚯蚓。一旦产生虫害,严重影响蚯蚓的产卵量,也影响蚯蚓的正常进食和自调活动,破坏整个生态环境,限制蚯蚓的生长。瘿蚊还携带和传播病毒作用。//农村致富经网//

防治方法:

同上述黑色眼菌蚊的防治。

(7)蚤蝇的危害:

该虫主要大量消耗蚯蚓饲料,破坏并严重污染蚯蚓的生态环境。体长约8毫米,色灰黑。5一10月份为活动盛期,成虫善跳,趋光性强。幼虫极喜腐败物质,大量吞食酶解营养成分。严重地影响和妨碍种蚓产卵及其正常生活,使繁殖率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全群覆灭。

防治方法:

也同上述黑色眼菌蚊的防治。

(8)粉螨的危害:

粉螨种类繁多,危害最严重的是腐食酪螨和嗜木螨两种。体圆色白,须肢小而难见。它常以真菌有机分解物为食,对封闭性食用菌菌丝及基料危害极大,故以食用菌废基料作为蚯蚓基料时就会大量繁殖,造成蚯蚓群体逃离和抑制产卵。

防治方法:

用0.05%CJ50长效灭蚊剂以细雾状喷洒养殖床表面l一2次,即可全部杀灭。

(9)跳虫的危害:

俗名跳跳虫。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菇疣跳虫、原跳虫、蓝跳虫、菇跳虫、黑角跳虫、黑扁跳虫等。体长l一1.5毫米,形如跳蚤。多在粪堆、腐尸、食用菌床、糟渣堆等腐殖物上活动。其尾部较尖,具有弹跳能力,弹跳高度28厘米。其体表有油质,可浮水面。幼虫形同成虫,色白,休眠后脱皮而转为银灰色。卵为半透明白球状,产于表层。

主要群聚于养殖池表面啃啮基料成粉末状。还可直接咬伤蚯蚓致死。

防治方法:

同粉螨的防治方法。

(10)猿叶虫的危害:

主要有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两种。原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两种猿叶虫形状相近。一般成虫在腐树叶、松土48厘米处越冬或潜入15厘米以下腐叶或土中蛰伏夏眠,平日活动频繁。幼虫与成虫一样都有假死习惯,很会迷惑人。也主要危害基料及直接伤害蚯蚓或卵。

防治方法:

同上述跳虫的防治。

鱼肠炎病的症状和防冶方法


肠炎病又叫烂肠瘟,是由点状产气孢杆菌引起,鱼的肠壁充血发炎的一种细菌性疾病。

病原:

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为短小杆状,大小为0.4-0.51.0-1.3微米,两端圆形,单个或几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有运动能力。革兰氏阴性,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2天后,菌落产生褐色色素、半透明。适宜生长温度25℃,60℃以上可以杀死。

病症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粘膜大量坏死脱落。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去。

流行情况:

此病是目前饲养鱼类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草、青鱼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当年草鱼和一龄的草、青鱼最易得病。死亡率很高,一般可达50%左右。在一年中,此病有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主要是1-2龄草、青鱼的发病季节,8-9月主要是当年草鱼的发病季节,该病往往与细菌性烂鳃病并发。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用1克漂白粉全池遍洒。

(2)喂大蒜头:把大蒜头捣烂,制成每0.5千克含大蒜100克的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3天。

(3)磺胺胍:每50千克鱼第1天用药5克,第2-6天用药2.5克,制成药面投喂,每天喂1次,连续喂6天。

(4)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250克拌饲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天。

(5)每50公斤鱼每天用痢特灵1克拌料投喂,连用3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53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