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怎么培育牛黄

牛黄是病牛的胆囊或胆管结石,为常用名贵中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药用历史。天然牛黄来自个别牛体,数量极微,无法满足药用需要;而人工合成牛黄药效又不及天然牛黄。为此,我国需要的药用牛黄,只好从印度、美国、阿根廷等国家进口,每千克价格高达3万美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在牛胆囊里进行人工培育牛黄,经过多年研究,反复试验,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人工培育的牛黄,经化验测定,其质量可与驰名世界的非洲和美洲金山等天然牛黄媲美。

人工培育牛黄的具体办法是:

在牛的右侧倒数第二至第三肋间,切个3~3.5厘米宽的刀口,将胆囊取出割开,植入异物作核。核有鸡蛋大,可用塑料制成,外包的确良白布,并用酒精浸泡消毒。需将两个或3个核串在1根线上,核间距离1~2厘米。核植入胆囊后,注入长有大肠杆菌的培养液,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缝合囊,并将串核的固定线结节拴在缝合线上,把胆囊送回腹腔原处,缝合腹膜、肌肉和皮肌。手术后10天拆线。1年后再用手术办法取出核心,刮掉表面附着物,烘干后便是人工培育的牛黄。

每头牛一般可埋核2~3次。手术后对牛的生长发育、使役、配种、怀胎、产犊等均无明显影响。黄牛或水牛的役用、菜用牛等都能培育牛黄。

人工培育牛黄手术并不复杂,一般县、乡兽医站(院)均有设备,手术人员稍加培训就能掌握全套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广。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宜城市襄沙路投递局105号信箱市农技站邮编:441400)

相关知识

史氏鲟种苗人工培育技术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隶属鲟形目、鲟科、鲟属,地方名七粒浮子。分布在梁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及嫩江,属黑龙江特产鱼类。其肉味鲜美,尤其是鱼卵加工成的黑籽酱,素有黑珍珠、黑色黄金之称,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是欧美各国的国宴珍品,产品住不应求。另外,史氏鲟外形独特,具长吻和裸露骨板,可作为观赏鱼饲养。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史氏鲟已成为高档消费品,主要供应高档宾馆和饭店。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减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史氏鲟养殖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东北地区气候条件适合开展史氏鲟的人工养殖。目前,种苗主要依靠人工繁殖和培育,为了探讨史氏鲟在吉林省人工养殖的可行性,作者2000年6月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首次引进史氏鲟水花进行室内人工培育,为进一步开展成鱼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1 鱼苗来源 史氏鲟水花购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江名优鱼类繁育基地,共2250尾,体长1.2-1.5cm,孵出6d,卵黄囊尚未完全吸收。塑料袋充气,保温火车运输。

2 养殖条件 采用分级饲养法,即随着鱼苗的长大逐渐扩大养殖水体。鱼苗运到后,先放到体积为1.5x0.8x0.4m 2个鱼缸中,每缸放苗1 000尾左右,这样投放轮虫时可保证足够的饵料密度,使用冲气泵不间断冲气。养殖1周后体长2.0cm,将鱼苗分养至体积为2.0X1.2X0.8m 2个水族箱中。鱼苗长至10.0cm后,将其放养至2个水泥池中,每个水泥池面积12.0m2,水深0.6-0.8m。

3 饲养管理

3.1 水质 保持不问断充气状态,使水中溶氧量在50mg/L以上。随着鱼体长大,逐渐加大充气量。每天换底层水1次,每次换水1/3以上,吸出残饵和粪便,保持水质清洁。

3.2 饵料投喂 史氏鲟开口料为轮虫和枝角类,鱼苗运到后,首先投喂人工培养的轮虫,密度保持在20个/m1以上,便于鱼苗捕食。2-3d后投喂枝角类;投喂轮虫和枝角类后应注意观察,发现剩余饵料大部分死亡后,应及时换水,避免污染水质。 鱼苗长至3.0cm后,开始投喂水丝蚓,投喂时将水丝蚓剪断,用水冲洗后给予。体长5.0cm以后,即可投喂整条水丝蚓,投喂量以食后少量剩余为准。

4 疾病防治

4.1 饵料消毒 生物饵料投喂前应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用2%-4%食盐水或10mg/kg高锰酸钾消毒5min,以免带人病原菌。

4.2 药物防治 细菌病 高温季节尤其7、8月,养殖水体定期施用痢特灵或土霉素药浴,浓度为5mg/kg,浸泡24h后换水,连续2-3d,治疗浓度为10mg/kg。原生动物病 小瓜虫用50mg/kg福尔马林浸洗;车轮虫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mg/kg药浴;三代虫可用0.25mg/kg晶体敌百虫药浴。

4.3 定期清底 高温期每隔半个月彻底清洗池底,先将史氏鲟倒出,留少量水,用20mg/kg 高锰酸钾消毒30min,排除旧水,注入新水再把史氏鲟放入。

4.4 水温影响 史氏鲟属冷水性鱼类,生长适温15-25℃,水温超过25℃容易引起死亡;冬季水温10℃以下,易得水霉病,每次换水后加入少量食盐可起到预防作用。

5 注意事项

5.1 史氏鲟喜暗光,养殖期间需要遮光,避免日光直射。

5.2 注意充气泵供气情况,如停电或断气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更换新水可维持1-2h。

5.3 避免泛池。残余饵料特别是水丝蚓死亡后,产生有毒物质,导致鱼苗中毒昏迷,发现后迅速捞出,放人新水中冲气,否则导致死亡。

6 结A-与分析 经过4个月的养殖,水花最终成活率达70%-75%,平均体重30-40g,体长20-25cm。结果表明:采用天然生物饵料进行室内培育史氏鲟种苗是可行的。只要管理得当,注意高温期水质变化,渡过高温期后,春、秋两季史氏鲟很少发病。但由于史氏鲟需高氧,缺氧后短时间可造成大量死亡,因此,需精心管理避免造成损失。培育的史氏鲟种苗可用于成鱼的养殖。

蝈蝈人工怎么繁殖?


蝈蝈是一种大型鸣虫,外形和蝗虫相像,也叫哥哥、蛞蛞、蚰子等,那么蝈蝈人工怎么繁殖呢?

一、蝈蝈的生活习性

蝈蝈是螽斯科昆虫,主要分布在河南、黑龙江、吉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也是一种欣赏娱乐昆虫。

蝈蝈在中国分布很广,与蟋蟀、油葫芦被称为三大鸣虫,主要的食物为菜叶、豆类等。

蝈蝈是杂食动物,但以捕食其它昆虫为主,在饥饿时也会自相残杀。

蝈蝈会吃一些害虫,植物方面除取食各种绿色植物外,也取食窝头、米饭、豆腐、馒头、炸饼等。

另外其卵营养成分很高,蛋白质含量达49.49%,可食炒其卵或油炸蝈蝈也是一道美味佳肴。

二、蝈蝈人工怎么繁殖?

可从养殖场或者市场购买成年蝈蝈或者受精卵,购买的成年蝈蝈按照公母1:1混养,蝈蝈就会自然进行交配,然后产卵。将买来的受精卵或蝈蝈产的卵放在平底容器中,底部放上细沙,放上受精卵后再盖上一层薄沙,保持25-25℃的温度等地孵化即可。

蝈蝈的孵化一般需要40天左右,孵化过程中还需要喷水,一次性喷透,以底不见水为好,喷水后便可高温孵化,一般两个月后即可孵化成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3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