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毛细线虫病的防冶方法

病原:

毛细线虫病是由毛细线虫寄生于鱼的肠中而引起的鱼病。虫体线状,雌虫长5-10毫米,雄虫2-4毫米,头端尖细,肉眼可见。卵生,卵随寄主粪便排入水中,沉入水底,或附在水草及碎屑上,被鱼吞食后感染。

病症;

虫体以头部钻入宿主肠壁的粘膜层内,破坏肠壁组织,引起发炎,严重时可致死亡。少量寄生,不显症状,感染4条以上虫体,鱼体即消瘦,体色变黑,离群独游,长度1.7-6.6厘米的草、青鱼种,平均感染强度达7.5条时,能引起大量死亡。

诊断:

取出病鱼肠道剪开,刮下肠内容物和肠粘膜,置于培养皿中加入生理盐水,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或在放大镜下观察,发现毛细线虫为确诊。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种,鲢、鳙、鲮鱼也有感染。

防治方法:

(1)彻底干塘,曝晒池底至干裂。

(2)用漂白粉与生石灰合剂清塘,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0克,生石灰120克。

(3)发病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按每千克鱼每天用0.1-0.15克,拌入豆饼粉30克,做成药饵投喂,连喂6天,可有效地杀死肠内毛细线虫。

相关知识

兔肝毛细线虫病和兔栓尾线虫病的流行特点和诊疗方法


兔肝毛细线虫病是家兔及许多其它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病,猪以及人也可感染,狗和猫是暂时性宿主。兔栓尾线虫病又称兔蛲虫病,是由兔拴尾线虫寄生于兔的盲肠和结肠引起的消化道线虫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家兔感染率较高,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兔肝毛细线虫病和兔栓尾线虫病的流行特点和诊疗方法。

1、兔肝毛细线虫病

肝毛细线虫病是由肝毛细线虫寄生在鼠和兔等啮齿类动物的肝脏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其他动物包括猿、猴、狼、犬、猫、猪以及人都有易感性。野生啮齿类动物感染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灵长类动物感染后可发生肝炎,甚至死亡。我国迄今尚无该病病例报道。

病原。肝毛细线虫在分类上属于毛首科、毛细属。该虫白色,又细又长,其中雄虫长17.3mm,最宽处小于O.lmm;雌虫长53.0-98.7mm,最宽处小于0.2mm。突出特征是食道长度大约为体长的l/3-l/2,而且更细,和虫体后部区分明显。卵为褐色,大小为48-62μmX29-37μm,两端各有一个塞状物,外形似柠檬。由于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卵的横断面时卵壳壁呈分节状。

生活史。生活史很特殊。成虫在宿主肝脏内产卵,滞留在肝实质内。当宿主肝脏被其他动物吞食后才随粪便排出,或宿主尸体腐烂后从肝脏释出,在外界适宜条件下经过2-6周发育成为内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这种虫卵被易感动物吞食后,幼虫从卵壳内逸出,钻入肠壁,随血流动达肝脏,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需要28天。

流行病学。该病鼠类最易感,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猿、猴、狼、犬、猫、猪以及人都有易感性。兔因采食被虫卵污染的草料或饮水而感染。

症状和病理变化。感染兔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是灵长类动物感染可能引起致命性肝炎。感染轻微时,成虫和虫卵引起局部肉芽肿或纤维化。感染严重时,可见肝脏表面有许多白色、黄白色斑点或带状结节,或广泛的肝硬化。

诊断。病兔生前诊断困难,目前是通过活检或尸检在肝脏内取结节,压片镜检,发现虫卵可以确诊。

中西医综合防治。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方法,在养殖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灭鼠和草料、饮水卫生管理,以避免经口感染虫卵。

兔肝毛细线虫病:
兔肝毛细线虫细线状,雌虫大小为20×0.1毫米,雄虫约为雌虫的一半大。本病不需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肝组织内,并就地产卵,卵一般无法离开肝组织,当动物尸体腐烂分解释放出虫卵;或肝脏被狗、猫等吞食,肝组织被消化,虫卵随其粪便排出体外,并在有空气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兔或其它动物吞食了此种感染性虫卵而感染。幼虫在小肠中孵出,钻入肠壁血管经门脉循环进入肝脏发育为成虫。
病兔少量感染时常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可见有消化紊乱,消瘦,黄疸等肝炎症状。病变主要是肝脏中出现黄豆大小白色或淡黄色结节,质硬,有时成堆,内含虫卵。有时可见成虫移行孔道,并可找到虫体,本病生前诊断较为困难,根据剖检病变,取结节压片找到虫卵可以确诊。
对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消灭鼠及野生啮齿动物,禁止狗猪进入兔舍内,并且兔的肝脏不能生喂给狗、猫等暂时宿主。对本病的治疗可试用下列药物:
①丙硫咪唑,按20-2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②甲苯唑,按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③盐酸左咪唑,按36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2、兔栓尾线虫病

该病的临床特征是肛门周围发痒。兔患病后如不认真对待和及时治疗,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引起死亡。

病原。病原为兔栓尾线虫,也有人译为疑似栓尾线虫或疑似钉尾线虫,在分类上隶属尖尾目、尖尾科、栓尾属。成虫乳白色,雄虫长约4-5mm、宽0.3mm,尾部向腹面弯曲,尾末端细似鞭状。雌虫长9-10mm、宽o.5mm,有尖细而且长的尾,尾长3.4-4.5mm,故在分类上称为尖尾。虫卵比较特殊,卵壳薄,不对称,一侧平直,另一侧呈半个长椭圆形,略像松子状,大小为95-115μm×43-56μm。栓尾属还有相似栓尾线虫和无环栓尾线虫,同样引起兔蛲虫病。

生活史。成虫寄生在兔的大肠和盲肠,头端钻入黏膜吸取营养。交配后雌虫不在肠内产卵,喜欢在夜间向肛门移行,在肛门外围产卵,累积成堆。卵外围有很多黏物,黏附于皮肤并产生刺激,引起肛门瘙痒。由于肛门周围温湿度恒定,经一天的时间很多卵内胚胞就发育为幼虫,从而具有感染性。有些虫卵排到外界之后,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发育形成感染性虫卵。当兔吞食了被虫卵污染的草料后,虫卵内的幼虫在肠道内逸出,经过2次蜕皮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大约需要55-56天。

流行病学。带虫兔是该病的传染源。虫卵经消化道感染,通过被虫卵污染的草料、饮水、用具和笼舍传播。各种兔,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可感染,但是幼龄兔比成年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高,毛用兔比皮用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高。感染率从2%-35%不等,感染强度一般为数百条,最高达上万条。卫生条件差的兔场很容易造成该病的传播。

症状和病理变化。轻微感染症状不明显,重度感染的兔食欲减少、被毛蓬乱、消瘦。有的出现肠炎症状,大便稀软带有黏液,有时在粪便中发现白色成虫。肛门周围被毛成结,病兔精神不安,频繁啃咬肛门周围或靠在笼壁摩擦,有的因皮肤损伤继发感染、化脓,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剖检可见大肠和盲肠弥漫性炎症。

诊断。发现肛门瘙痒的可疑兔,用蘸有50%甘油水的药勺刮取肛门周围的皮屑,在显微镜下检查有大量松子样的虫卵即可确诊。剖检病死兔,在大肠和盲肠发现成虫也可确诊。

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①左咪唑,按兔的体重5-6mg/kg剂量,一次内服,连用2天。②丙硫咪唑(抗蠕敏),按体重10mg/kg剂量,一次内服,连用2天。③肛门周围涂擦汞软膏、石炭酸软膏或蛲虫膏(含百部浸膏30%,龙胆紫0.2%)杀虫卵止痒。④选用消炎药、收敛药对症治疗肠炎(如磺胺脒、庆大霉素、土霉素、20%大蒜汁)。

预防。对于发病兔要及时隔离驱虫,驱虫后做好粪便和环境的消毒。新购入兔隔离检疫,确定无带虫者方可进入兔舍。平时注意做好兔舍卫生,定期消毒用具和笼舍。

兔栓尾线虫病
栓尾线虫有疑似栓尾检虫,无环栓尾线虫,不等刺栓尾线虫3种。虫体大约长3—5毫米,粗0.1—0.2毫米,雌虫长8—12毫米,体后部有急尖的尾部。本病不需中间宿主,成虫产卵在兔直肠内发育成感染性幼虫后排出体外,当兔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卵后被感染,幼虫在兔胃内孵出,进入盲肠或结肠发育为成虫。
本病少量感染时,一般不显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引起盲肠和结肠的溃疡和炎症,病兔慢性下痢,消瘦,发育受阻,甚至死亡。本病在兔场的感染率很高,粪检查到虫卵,结合症状可以确诊。
本病的治疗可用盐酸左咪唑,按5—6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或丙硫咪唑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对本病的预防其一要加强兔舍卫生管理,经常清扫与消毒,防止兔粪的污染。其二可定期驱虫,于春、秋季节全群各驱虫1次,严重感染的兔场,可每隔1—2个月驱虫1次

黄鳝养殖常见病毛细线虫病防治技术



患病黄鳝时常将头伸出水面,腹部向上。食欲严重减退或不进食,体色变青发黑,肛门红肿。解剖后肉眼可见后肠内有乳白色细小如线的毛细线虫,体长为2~11毫米,其头部钻入肠壁黏膜层,破坏组织,导致肠中其他病菌侵入肠壁,引起发炎溃烂,如大量寄生可引起黄鳝死亡。

防治方法:

(1)药物清塘,用0.05毫克/升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预防此病。

(2)每50千克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5~7.5克拌饲料投喂,连喂6天。

(3)把兽用敌百虫片(0.5克/片)用水浸泡后碾碎按0.1%的量拌饲料使用,连喂6天。

(4)用贯众、荆芥、苏梗、苦楝树根皮等中草药合剂,按50千克黄鳝用药总量290克(比例16:5:3.5)加入相当于总药量3倍的水煎至原水量的1/2,倒出药汁再按上述方法加水煎第二次,将2次药汁拌入饲料投喂,连喂6天。

如黄鳝池内兼有棘头虫病,此法也可治疗。


禽比翼线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本病是比翼科(Syngamidae)比翼属(Syngamus)的线虫寄生于鸡、雉、吐绶鸡、珍珠鸡、鹅和多种野禽的气管引起的。病禽有张口呼吸的症状,故又称开口病。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侵害幼禽,患鸡常因呼吸困难导致窒息而死。据四川报道,成都流行斯克里亚宾比翼线虫病时,幼鸡死亡率几乎可达100%,成年鸡很少发病和死亡。

病原体

虫体红色。头端大,呈半球形。口囊宽阔,呈杯状,其外缘形成一个较厚的角质环,底部有三角形小齿。雌虫远比雄虫大,阴门位于体前部。雄虫细小,交合伞厚,肋短粗,交合刺小。雄虫以其交合伞附着于雌虫的阴门部交配,构成Y字形,不独居。

(1)斯克里亚宾比翼线虫(S.skrjabinomorpha)。雄虫长2~4mm,雌虫长9~26mm。口囊底部有6个齿。卵椭圆形,大小为90m49m,两端有厚的卵盖。

(2)气管比翼线虫(S.trachea,图)。雄虫长2~4mm,雌虫长7~20mm。口囊底部有齿6~10个。虫卵大小为(78~110)m(43~46)m,两端有厚的卵盖,卵内有16个胚细胞。

发育史

雌虫产出的虫卵随气管黏液到口腔,被咽入消化道后,随粪便排到体外。也有被咳出的。卵在适宜的温度(25℃)和湿度(85%~90%)下,幼虫在卵壳内蜕皮两次发育形成第3期感染性幼虫。含幼虫的卵在土壤中可生存8~9个月。感染途径有3条:①感染性虫卵(即卵壳内含感染性幼虫)被终末宿主啄食;②感染性幼虫从卵内孵化,终末宿主摄食了幼虫;③感染性虫卵或幼虫被贮藏宿主摄食,再随贮藏宿主转入终末宿主体内。许多无脊椎动物如蛞蝓、螺、蝇和蚯蚓,均可充当这种宿主,幼虫在它们体内并不进一步发育,但保持着感染力。终末宿主啄食了有这种幼虫的贮藏宿主时遭受感染。终末宿主经口感染后,幼虫钻人肠壁,经血流到肺,再转至肺泡。感染后6h,可在肺泡内见到幼虫。感染后第3天,可在肺泡内见到第4期幼虫。之后幼虫上行到细支气管和支气管。感染后第5天,在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内蜕最后一次皮,变为第5期幼虫,雌雄虫开始交合。感染后第7天,可在气管中见到虫体。感染后18~20天,气管中的虫体发育至性成熟。成虫的寿命随终末宿主之种类而不同,在鸡和吐绶鸡为147天。

流行病学

感染主要发生于鸡舍、运动场、潮湿的草地和牧场。雏禽大量密集时,往往普遍严重感染。感染性幼虫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弱,但在蚯蚓体内经4年4个月还对幼鸡有感染性;在蛞蝓和蜗牛体内,可活1年以上。野鸟和野吐绶鸡在任何年龄都有易感性,但不损害健康,可能是天然宿主,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曾有严重感染比翼线虫的野吐绶鸡引起鸡群流行本病的报道。来自野鸟体内-的幼虫通过蚯蚓后,对鸡的感染力增强,这有助于本病的散布和流行。

致病作用

因幼虫通过肺移行,严重感染时,引起肺溢血、水肿和大叶性肺炎。成虫以其头部深入气管黏膜下层吸血,造成机械和化学的刺激,可继发卡他性气管炎,并分泌大量黏液。本病只对雏鸡造成严重感染,年龄较大的鸡具有抵抗力。鸡缺乏维生素A、钙和磷时对气管比翼线虫更为易感。

症状

幼雏有3~6条虫体,即出现症状。本病的特异性症状是伸颈,张口呼吸,头左右摇甩,力图排出黏性分泌物,有时在甩出的泌物中见有少数虫体。初期食欲减退,消瘦,口内充满多泡沫的唾液。其后呼吸困难,窒息而死。较老或感染较轻的禽类多能康复,或无明显症状。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贫血。气管黏膜上有虫体附着,并为带血的黏液所覆盖。黏膜潮红,有线状出血及肺炎病变。

诊断与治疗

本病症状有特异性,打开病禽口腔,常能发现喉头附近的虫体;粪便检查可发现虫卵,易于确诊。可用噻苯唑、甲苯唑或苯硫咪唑等药驱虫。

预防

(1)禽舍和运动场应保持干燥,定期消毒。

(2)尽可能地避免在贮藏宿主多的地方放养。

(3)尽可能改自由放养为舍饲;火鸡与鸡分开饲养;防止野鸟进入鸡舍。

禽裂口线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裂口线虫对雏鹅、雏鸭危害严重。寄生于肌胃角质膜下,引起肌胃出血。患禽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

病原体为鹅裂口线虫(Amidostomumanseris,图),属裂口科(Amidostomatidae),寄生于鹅、鸭和野鸭肌胃角质膜下,偶见于腺胃。虫体细长线状,体表具有细横纹。口囊杯状,底部伸出3个长三角形尖齿。雄虫长9.8~14.0mm。交合伞发达,侧叶长于背叶。有两根等长的交合刺,末端分两支。雌虫长15~18mm。尾部呈指状,阴门位于体后部。虫卵椭圆形,大小为(68~80)m(45~52)m。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易感的禽类因吞食了受感染性幼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遭感染。禽类受感染后,幼虫侵入腺胃进行第3次蜕皮,第4期幼虫从腺胃沿肌层移行到肌胃,并发育成熟。

虫体钻入腺胃和肌胃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吸取血液并引起炎症和溃疡,角质膜易于剥落。患禽食欲减退,消瘦,生长发育停滞,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剖检可见肌胃角质膜有黑色溃疡病变,在病变部位可发现虫体潜于坏死灶内。

可用粪便检查法发现虫卵。剖检时在肌胃见有溃疡病变,于角质膜下发现虫体即可确诊。用左咪唑或甲苯咪唑等药驱虫。预防可参阅蛔虫病。

鸭胃线虫病的冶疗方法


鸭胃线虫病是由四棱科、华首科、裂口科、膨结科线虫寄生于鸭的腺胃和肌胃而引起的寄生虫病。病鸭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瘦、贫血、下痢,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成批死亡。剖检可见病鸭胃黏膜发炎、肥厚,出现瘤状物和溃疡。

一、基本情况

象山县墙头镇一蛋鸭养殖户饲养1500羽绍兴麻鸭,4月龄前已经预防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3次,养殖场周边水域环境比较好,水中有丰富的水草、小鱼、小虾、螺蛳等供鸭采食,晚上补充玉米和豆粕,鸭营养好,120日龄产蛋率高达95%。2013年6月3日,突然有30羽鸭不采食,产蛋量减少了30%,到6月8日,死亡11羽,不采食鸭数量增加到50羽,6月9日又死亡22羽,养殖户遂带两只濒死鸭到县畜牧兽医总站就诊。据介绍,发病期间曾肌内注射环丙沙星0.3毫升/羽,但无明显疗效。现将送检鸭的诊治结果报道如下:

二、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缩颈,蹲坐不起,两腿无力,消瘦,眼部有混浊的渗出液,眼结膜苍白,羽毛蓬松,翅膀下垂,排白色稀便,肛门周边羽毛污染严重。

三、病理变化

肝脏贫血呈棕黄色,腺胃出现瘤状物,胃黏膜发炎、肥厚,胃部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白色结节,结节里面包裹着鲜红色或暗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包囊,切开包囊见有多条细线状虫体,长4~7毫米、粗1毫米,呈红色或粉红色。

四、实验室诊断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中虫卵。虫卵呈淡黄色,椭圆形,卵壳厚,卵内含幼虫。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鸭胃线虫病。

五、防治措施

1.预防。清除鸭舍内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同时加强饲料和饮用水卫生。

2.治疗。用伊维菌素按3克/100千克体重的量拌料投服,同时每100千克饮用水添加50克小苏打(NaHCO3),1天后按0.5%的比例用20%环丙沙星拌料,连用4天。

用药治疗后回访,病鸭的精神状况和采食量恢复正常。为防疾病复发,用左旋咪唑按10毫克/千克体重的量拌料一次性投服。7天后鸭群痊愈。

六、小结

1.浅水水域中各种水草、小鱼、小虾、水蚤、螺蛳和蚌等,均是鸭胃线虫的中间宿主,放养鸭需及时用药驱虫。

2.线虫寄生在鸭胃部,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感染鸭消瘦、贫血,肝脏因贫血发黄。本病例因没有及时用驱虫药,导致病死率高达2.2%。

3.伊维菌素是新型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有良好驱杀作用,但超剂量使用可引起中毒,且无特效解毒药。因此,在治疗时既要保证疗效又要避免过量使用引起中毒。

4.鉴于虫体寄生消化器官产生毒素,并在移行中损伤消化器官引起胃部发炎,并致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可补充一些电解质进行排毒,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以促进病鸭康复。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邮编:315700)

旋锐形线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又名禽线虫病

病原体

旋锐形线虫(Acuariaspiralis)的前部有4条饰带,由前向后,然后折回,但不吻合。雄虫长7~8.3mm。肛前乳突4对,肛后乳突4对,交合刺不等长,左侧的纤细,长0.4~0.52mm,右侧的呈舟状,长0.15~0.2mm。雌虫长9~10,2mm,阴门位于虫体后部。卵具有厚壳,大小为(33~40)m(18~25)m,内含幼虫。该虫寄生于鸡、火鸡、鸽子等的前胃和食道,罕见于肠。

发育史与致病作用

虫卵被中间宿主如等足类吞咽,经26天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禽类感染是由于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所致。雌虫发育到性成熟排卵约需27天。

旋锐形线虫的致病作用和感染强度与宿主年龄和品种等因素有关。严重感染时,可在前胃见有深溃疡,虫体前端深藏在溃疡中;被寄生部位的腺体遭受破坏,其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细胞浸润。

症状

严重感染时,特别是1个月左右的雏鸡有食欲消失,迅速消瘦,高度贫血和下痢(粪便稀薄呈黄白色)等症状。患鸡出现症状后数日内死亡。

诊断与治疗

与小钩锐形线虫相同。

预防

满1月龄的雏禽可试作预防性驱虫;防止禽群与中间宿主接触,尽量不要在潮湿的地方放牧。

锐形属线虫除上述两种外,还有钩形锐形线虫(A.uncinata),寄生于鸭、鹅和一些野生水禽的食道、前胃和小肠。每一对饰带的后端均互相连接。雄虫长8~10mm,雌虫长12~18.5mm。中间宿主为水蚤。患禽严重感染时可能引起死亡。治疗方法见小钩锐形线虫病;预防是颇为困难的。

土法防治黄鳝梅花斑病发烧病肤霉病毛细线虫病缺氧症效果好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黄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抗病力,而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饲养密度增大,易引起病害发生。黄鳝发病初期是很难观察到的。一旦病症明显已经很难治了,因此,鳝鱼养殖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现介绍几种常见病害的土法防治方法。

1.梅花斑病:初期于伤口或弱鳝肛门附近等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成豆粒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尾部全部烂掉,漂浮水面而死。防治方法:经常在鳝鱼池内放几只癞蛤蟆,利用其身上所分泌的毒汁,可有效的杀死梅花斑病菌。

2.发烧病:高密度饲养情况下,黄鳝分泌粘液的速度加快,若换水不及时或换水有死角时,就会因粘液发酵而释放高热,引起黄鳝体温升高。病鳝相互缠绕翻滚,体表粘液脱落头部肿胀,焦躁。防治方法:减少放养密度,池内增投部分泥鳅,利用泥鳅吃掉剩饵,又可利用它上下翻滚,减少黄鳝缠绕。另外,还要注意换水。

3.肤霉病:此病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和饵料不足而引起黄鳝互相残杀致伤引起的,病鳝身上有绵霉状菌丝,体质瘦弱,很少摄食,终致衰竭而亡。防治方法:用占池水重量万分之四的食盐和小苏打(各占1/2拌匀),加水溶化后,泼洒全池。

4.毛细线虫病:黄鳝患此病较普遍,主要是由毛细线虫体寄生于肠壁粘膜层,破坏肠壁组织,引起肠壁炎症。病鳝体质瘦弱,食欲大减,严重时黄鳝常常挣扎窜跳。防治方法:每百公斤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10克,拌入豆饼3公斤,制成药丸投喂,连续投喂3~5天即可。

5.缺氧症:多发生于高温天气,由于鳝池中温度较高,耗氧较多,导致鳝池缺氧,同时,因水面高温,黄鳝无法探头呼吸空气,导致黄鳝频繁探头于洞外,造成机体呼吸功能紊乱,最终衰竭死亡。预防方法:勤巡视鳝体、鳝池,一旦发病,立即换水,并配合底泥加强增氧措施。


鳗居线虫病


疾病名称鳗居线虫病

为害对象 主要发生于幼鳗
疾病概述 我国不少养鳗场发生此病,主要发生于幼鳗,影响幼鳗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据知,欧洲鳗的发病率高于日本鳗。

病原
为球状鳗居线虫(Anguillicola globiceps)和粗厚鳗居线虫(A.crassa)。虫体粗短,呈圆筒形,通常透明无色,但吸血后呈乌黑色,头部膨大呈球形,食道前段膨大呈球形或瓶形,肠粗大,无直肠和肛门。雌雄异体,雌虫较雄虫大,卵胎生。

症状
病鳗体色发黑瘦弱,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或不摄食。重病鱼腹部有硬块状肿大。剖腹后,可见鳔外壁充血,鳔增大。剪开鳔时,感觉鳔壁增厚,内壁充血,肉眼可见半透明或黑色的线虫。部分病鱼线虫较多时,可使鳔壁破裂,线虫进入体胶,可从肛门爬出体外。

发病规律
线虫在宿主鳔中成熟产出幼虫或含胚卵,从鳔进入消化道,并排出体外。幼虫被剑水蚤类吞食后,在其血腔中发育,幼鳗吞食蚤类后,幼虫通过肠壁、体腔,最后到达鳔内发育成成虫。从幼虫侵入鳗体到发育成熟大约需1年左右。夏、秋季病鱼容易死亡。

防治方法
病鱼无治疗方法,故以预防为主,可定期泼洒晶体敌百虫,浓度为0.2-0.4毫克/升,杀灭水中剑水蚤和幼虫,能较好地控制此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57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