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羔羊绦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羔羊绦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羔羊小肠内寄生有多种绦虫而导致.病羊在临床上一般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症状严重时发生下痢,且排出的粪便内混杂成熟绦虫节片或者碎片,接着导致贫血、皮毛粗糙、体质虚弱消瘦等,甚至造成大批量羔羊发生死亡,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羔羊绦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羔羊绦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1、病原特性及生活史

扩展莫尼茨绦虫。虫体呈乳白色的长带状,虫体由三部分组成,即头节、颈节、体节。头节呈球形,存在4个吸盘,不存在顶突和小钩。节片的宽度要比其长度大,每个成熟节片内存在2组生殖器官,以对称的形式分布在两侧,每组的雄性生殖器官是由在排泄管内侧分布的数百个睾丸以及雄茎囊、输精管等组成,每组的雌性生殖器官由子宫、卵黄腺、卵巢(呈扇形)等组成。节间腺存在于节片的后缘,呈环状,稀疏排列成一排。

贝氏莫尼茨绦虫。其形态和构造与扩展莫尼茨绦虫基本相似,在外观上较难区分,主要是节间腺存在差异。贝氏莫尼茨绦虫的节间腺呈条带状,由密集的小点组成,主要集中在每个节片后缘的中间部位分布。

盖氏曲子宫绦虫。虫体长度为1~2m,最宽处能够达到12mm左右。每个节片只存在1组生殖器官,在左右两侧呈不规则的交替排列。雄性囊外伸,导致虫体边缘呈锯齿样;睾丸在排泄管外侧分布,子宫呈横列管状,多处发生弯曲。

中点无卵黄腺绦虫。虫体呈细线状,长度为2~3m或者更长,宽度为2~3mm。节片非常短,且没有明显分节。每个节片内只存在l组生殖器官,且在左右两侧无规律的排列。睾丸存在于排泄管的两侧,没有卵黄腺,且每个孕节子宫分布在节片中央,从而可见虫体中央存在一条白线。

2、临床症状

根据羔羊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以及感染虫体数量不同,会使其表现出轻重不同的症状。病羊通常表现出食欲不振,水肿、贫血以及腹泻等;排出的粪便中混杂虫体节片,有时甚至能够在其肛门处看到一段未完全排出的虫体。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往往呈躺卧状,较难站起,体重快速下降。如果虫体导致肠管发生阻塞,就会引起膨胀和腹痛,甚至由于肠破裂而发生死亡。病羊有时还会表现出神经症状,如肌肉痉挛、盲目转圈、角弓反张等。发病末期,病羊由于严重衰弱而倒地不起,头部仰起,抽搐,频繁做咀嚼运动,并有大量泡沫存在于口腔周围,组中由于全身衰竭而发生死亡。

3、实验室诊断

对患病羔羊排出的粪便进行仔细观察,确定是否存在节片。如果没有发现节片,则可采取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中的虫卵进行检查,即在1000mL的沸水中添加400g食盐,完全溶解后使用棉花或者纱布进行过滤,待滤液温度降低到正常温度后备用。取新鲜粪便10g,完全弄碎后放在容器内,接着添加适量的饱和盐水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过滤,接着进行大约30min左右的静置,使用直径为0.5~1.Ocm的金属圈接触液体表面,并将液体抖落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进行镜检。如果发现含有虫卵或者节片,即可确诊发生该病。如果没有发现虫卵和节片,还要考虑绦虫没有发育成熟,但寄生数量过多是依旧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此时建议进行药物诊断性驱虫。另外,也可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如果小肠内存在虫体即可确诊。

4、防治措施

定期驱虫。正常情况下,羊群每年分别在清明前后和霜降时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如果当年雨水较多,还可在夏至到小暑阶段再增加1次驱虫。需要注意的是,羊体内通常存在混合感染多种寄生虫的现象,最好同时使用两种或者多于两种的药物采取联合驱虫,促使驱虫范围增大,增强疗效,并能够减少用药次数。例如,羊可按体重取8mg/kg左旋咪唑、80mg/kg别丁,研成粉末后与适量面粉和50—10g食盐混合均匀,再添加适量水调制,用手握成团状,逐只饲喂;也可肌肉注射5mg/kg左旋咪唑,同时配合内服适量的丙硫咪唑或者别丁;还可按体重内服15mg/kg阿苯咪唑按,同时配合肌肉注射适量的伊维菌素。需要注意的是,采取大群驱虫时要提前进行小群驱虫试验,根据结果以及药效和安全性后,才能够对全群驱虫进行,防止发生意外。

消灭中间宿主。及时消灭地螨是预防羊绦虫病的关键措施。根据地螨生活期为春季3月份到秋季11月份,且白天往往在深草皮背或者草根下隐匿,在黎明或者黄昏时才会爬出进行活动,因此要考虑地螨的生活习性对放牧时间合理安排,防止在其活动旺季放牧。

药物治疗。按体重使用75mg/kg硫酸二氯酚,配制成悬浮液后给病羊灌服,确保每只至少使用lg,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使用杀虫散进行治疗,即取00g槟榔,苦楝子、厚朴、鹤虱、贯众、石榴皮各15g,白芍、枳壳各12g,雷丸、蛇床子各20g,其中雷丸研成粉末,其他药物加水煎煮,二者混合均匀后给病羊灌服,每只500mL,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相关推荐

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鹅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鹅绦虫病是一种小肠内寄生虫病,主要是小鹅和中龄容易发生,可由多种绦虫导致,其中主要病原是膜壳科剑带属的冠状膜壳绦虫和矛形剑带绦虫.该病一般在大雨洪涝之后发生,往往呈地方性流行.病鹅机体快速消瘦,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对养鹅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应采取有效防治。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鹅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1、虫体特征

鹅的绦虫病可以由矛形剑带绦虫、普氏剑带绦虫引起,主要以矛形剑带绦虫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矛形剑带绦虫属膜壳科剑带属,虫体体型较大,外形如矛,前端较窄,往后逐渐加宽,头节小,上有吸盘,顶突有8个小钩,能牢牢吸附于肠壁。虫体长11.5~23.Ocm,有20~40节片,位于虫体中部的节片最宽。成节有3个椭圆形睾丸,位于节片中部,排成一列。卵巢外形呈菊花状,分左右两瓣。卵黄腺位于卵巢下方,似玫瑰花状。虫卵无色,呈椭圆形,表面有四层膜,大小为82~83μm×100μm。普氏剑带绦虫的形态与矛形剑带绦虫基本相似,但是形态较小,虫体长3.5~17.Ocm,虫体前端具有发达的吻突,成节中的卵巢位于反孔侧睾丸的腹面,外形不分两瓣,卵黄腺呈块状,虫卵外形呈圆形,大小15~20μm×22~27μm。寄生的中间宿主为剑水蚤,成虫寄生于鹅的小肠中,成熟的孕节以及破裂散落的卵随粪便排出,并进入水体,被水中的剑水蚤吞食,在其体内发育成似囊尾蚴,鹅因吃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似囊尾蚴进入鹅小肠内,约2~3周发育为成虫。

2、临床症状

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鹅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感染严重时,病鹅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具体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蓬乱,色泽较差,食欲减退,伴有腹泻,排出附有黏液状物质的臭便,身体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头颈缩回,摇头,走路摇摆甚至失衡摔倒,后期跛行,甚至瘫痪。病程后期病鹅肢体强直,角弓反张,全身抽搐,最后呈划水动作而死亡。死后进行剖检可见肠腔内积聚大量虫体,导致肠管阻塞、扭转,甚至破裂。剖开肠管肠可见黏膜水肿、出血、有黄色结节,肠道内含有大量虫卵,气味恶臭。尸体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肌肉苍白,心肌瘫软无力,血液稀薄,肝脏稍肿,肾脏表面散布有出血点。

3、诊断

根据鹅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具体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鹅的肝脏、脾脏、心血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温箱内培养24h,未发现致病菌生长。刮取病死鹅肠内容物以及粪便,在容器内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进行稀释,静止沉淀后,弃掉上清液,如此重复操作3~5次。肉眼可见带状虫体的节片和虫体,将沉淀物涂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椭圆形的虫卵,确诊为鹅绦虫病。

4、防治措施

定期进行驱虫。定期驱虫能阻碍和抑制绦虫的生长和繁殖。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条件确定驱虫的时间和次数。成年鹅每年分别在春、秋两季节各进行1次驱虫,具体时间在春季放牧前进行1次,秋季放牧结束后进行1次,雏鹅可选在放牧开始后适宜阶段进行1次全群驱虫。预防性驱虫应选用安全、毒力较低的驱虫药物,投药前应禁食12h,投药后要供给充足饮水。

临床治疗鹅绦虫病,可用吡喹酮,按照10~15mg/kg的剂量,混合均匀后饲喂病鹅;或用丙硫苯咪唑,按10~25mg/kg的剂量,给病鹅一次投服;或用硫双二氯酚,按体重使用150~200mg/kg硫双二氯酚,或者将其与饲料按1:30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后给病鹅采食。但要注意对于不同品种的鹅,加之饲养水平不同,机体对硫双二氯酚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用此药进行驱虫前,为安全起见,先进行小群试验,且药量用最低值,根据试验结果,再进行全群驱虫,同时对个别体质瘦弱、状态不佳的鹅,药量可酌情较少,且投药后要注意观察排虫情况。药物驱虫后,鹅群排出的粪便必须进行堆积发酵,以杀死排出虫卵,防止扩散。

5、小结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鹅绦虫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目前对该病的流行和发展有一定的防控办法,但由于该病本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所以不可能将其彻底的杀灭,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疫监测,认真落实好卫生防疫制度,坚持做好相关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控制该病的流行和发生,确保鹅养殖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鹅绦虫病的治疗
一、临床症状。绦虫对鹅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吸取营养、产生毒素和机械刺激,症状严重的程度取决于鹅只被感染程度、年龄大小及机体抵抗力。种鹅感染后,排出淡黄色稀便,并有臭味,时有血便,混有黏液,夹带有水草碎片,食欲减少,而渴欲增加,生长发育不良,并有神经症状,如步态不稳,运动时尾部着地、歪颈、仰头、背卧或侧卧时两脚划动,多次反复发作,突然倒地,头往后仰,滚转几次后死亡。
二、剖检变化。肠腔内有大量虫体积聚,造成肠阻塞、肠扭转,严重的引起肠破裂。肠壁由于绦虫头节的吸附,致使黏膜发生受损,水肿出血,散布灰黄色结节,肠内容物稀臭,含有大量虫卵。雏鹅死亡表现为消瘦、泄殖腔周围粘有稀便、肝脏稍肿、肠黏膜出血、肠内有绦虫,一般10几条,最多的可达30多条,长3-4厘米。幼鹅死亡后血液稀薄,出现卡他性肠炎,小肠黏膜增厚、充血、出血,并散布米粒大小结节状溃疡,肠腔内积存数条白色扁平分节状虫体,有的肠段变硬、变粗。
三、防治措施
1、预防:在绦虫经常流行的地区,要把大小鹅分开饲养,避免使用同一场地。带病的成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可大量排出虫卵,每年春、秋、冬三季,及时给成鹅进行彻底驱虫,虫体成熟为20天,故幼鹅应在18日龄全群驱虫1次。有条件的应杀灭剑水蚤,以消灭中间宿主。在已被污染的池塘将水排干,重新灌入新水或施用农药、化肥均可杀灭剑水蚤。
2、治疗:
⑴硫双二氯酚,剂量为150-200毫克/公斤体重或按1:30的比例与饲料混匀喂给。鹅的品种不同,饲养条件不同,对硫双二氯酚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当大群驱虫时,必须先做小群试验,药量取低限,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开展;对瘦弱鹅,药量酌减,投药后观察排虫情况,粪便要集中堆集,防止扩散。
⑵氯硝柳胺60-10毫克/公斤体重均匀的拌入饲料中喂给。
⑶吡喹酮按10-15毫克/公斤体重混在饲料中喂给。
⑷石榴皮、槟榔合剂是较古老的驱虫方法,但效果很好,较经济。配法为:取石榴皮、槟榔各100克加水至1000毫升,煮沸1小时,加水调至800毫升去渣即成。剂量为:20日龄雏鹅1.5毫升,30日龄幼鹅2毫升,30日龄以上用2.5-5毫升混入饲料中喂给或用采血器投服,2天用完。服药后10-15分钟,即开始排虫体,持续排虫2-3小时。

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鹅绦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鹅绦虫病是由于雏鹅或者中鹅的小肠内寄生有绦虫而引起,其中矛形剑带绦虫是主要病原。当病鹅的肠道内寄生有绦虫,能够导致肠道梗阻,抑制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引起体质渐进性消瘦,且其能够分泌产生毒素,会阻碍机体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大量死亡,必须在鹅饲养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鹅绦虫病的临床症状鹅绦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1、病原特征

鹅主要是由于感染矛形剑带绦虫、冠状膜壳绦虫以及片形皱褶绦虫等发生绦虫病。矛形剑带绦虫的体长为11.5~23cm,外观如矛,颈节较短,生有4个吸盘。冠状膜壳绦虫的体长为5~20cm,宽度为0.25~0.3cm,共由一个头节和很多体节构成,吸盘上没有小钩,但顶突上存在20~26个小钩,呈一圈排列形成冠状。片形皱褶绦虫的主要特点是在虫体前部存在一个扩展的皱褶状假头节。假头节长度为1.9~6mm,宽度为1.5mm。假头节的顶端即为真头节,上面存在4个吸盘和10个小钩,整个虫体长度在20—40cm。这些绦虫主要在鹅以及其他水禽的小肠内寄生,随着虫体的不断长大,会在小肠内大量积聚,对消化吸收产生影响,使肠道发生机械性堵塞,导致肠黏膜发生损伤以及其他相应的病理变化,甚至发生死亡。

上述绦虫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的参与,其中矛形剑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剑水蚤,冠状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中的螺类和甲壳类,片形皱褶绦虫的中间宿主既可是剑水蚤,也可是镖水蚤。这些中间宿主一般在水塘、水洼地、沼泽地和江河支流缓慢的浅水区生活。带虫鹅可通过粪便排出含有绦虫卵的节片,当中间宿主食入后,就会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大约6周变成似囊尾蚴,在鹅等水禽食入这种体内存在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后,似囊尾蚴就会从中间宿主体内逸出,经过大约18天就可发育为成虫,然后开始排出含有绦虫卵的节片,从而导致该病持续进行传播蔓延。该病在世界各地都能够发生,往往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鹅主要症状是腹泻,食欲不振,贫血,生长发育缓慢,机体消瘦等。初期排出淡绿色的稀便,后期排出灰白色的稀粪,且其中存在的白色绦虫节片。发病经过5天,病鹅体重能够减轻大约1.5kg。部分病鹅的头会突然朝向一侧倾倒,走动不稳,有时会由于无法保持平衡而摔倒;夜间有时会伸颈、张口,头部呈钟摆样摇动,接着仰卧在地,腿部呈划水状。雏鹅感染严重时,往往会发生死亡。病鹅肠腔内积聚大量的虫体,引起肠扭转、肠阻塞,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肠破裂。由于绦虫头节会吸附在肠壁上,从而损伤黏膜,发生水肿、出血,并散布有灰黄色的结节,肠内容物稀薄,散发臭味,并含有大量的虫卵。雏鹅患病死亡后,主要表现是机体消瘦,稀便黏附在泄殖腔周围,肝脏轻度肿胀,肠黏膜发生出血,肠内寄生有绦虫,通常有10多条,最多时能够达到30多条,虫体长度为3~4cm。病死幼鹅的血液稀薄,发生卡他性肠炎,小肠黏膜充血、增厚、出血,并散布有结节状溃疡,呈米粒大小,肠腔内存在几条扁平分节状的白色虫体,部分肠段变粗,质地变硬。

3、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鹅的心血、肝脏和脾脏分别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在37℃恒温条件下进行24h培养,没有长出致病菌。

镜检。在病死鹅肠道内存在虫体,挑取虫体使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能够看到虫体非常长,呈乳白色的扁平带状,存在分节,头节生有吸盘,顶突上存在小钩,具有3个椭圆形的睾丸,横列在卵巢内方生殖孔的一侧,卵巢位于睾丸外侧,生殖孔处于节片上角的侧缘。取病鹅排出的新鲜粪便适量,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检查,能够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椭圆形的虫卵,没有包裹卵囊,从而判断为绦虫。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鹅可按体重在饲料中添加200mg/kg硫双二氯酚或者10~25mg/kg阿苯咪唑混饲,经过3天再使用1次。为避免并发感染肠道炎症,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注射用的庆大霉素,任其自由饮水,或者添加在饲料中混饲。如果养鹅数量较差,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6万IU/kg的青霉素进行配合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幼鹅、成年鹅与其他家禽必须分开饲养,对于新购买的鹅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确诊没有感染绦虫病或者经过驱虫才能够合群,防止引入病原体。幼雏鹅和成年鹅要采取分开饲养,以防止成鹅感染虫体后导致幼鹅患病。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器具要及时进行清洗,每周进行2次以上的环境消毒,鹅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扫,尤其是驱虫期间排出的粪便必须采取堆集发酵处理。

预防性驱虫。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虫的成鹅,其排出的粪便中存在大量的虫卵,因此要在每年春、秋、冬季节进行1次彻底驱虫,每年至少要进行2次驱虫,其中一次安排在秋季放结束后进行,另一次安排在第二年春季放牧前进行,从而能够促使过冬的成年鹅体内没有虫体,进而使其不会污染水池。

鹅绦虫病的防治
我县一养鹅户所饲养40日龄左右的鹅群,发病15天,死亡率较高,在别处求治效果不好,前来我站门诊请求诊治。我们详细了解了鹅群发病经过及用药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确诊为鹅绦虫病。
一、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羽毛蓬乱无光泽,采食量下降,腹泻,头颈缩回,摇头,走路无力,后期跛行,甚至瘫痪。排出附有黏液状物质的臭便;日渐消瘦,发育不良。病程后期头向后背,肢体强直,痉挛抽搐,死亡前出现神经症状,扭脖,背卧或侧卧时两脚划动,反复发作。最后呈划水动作而死亡。
二、剖检症状
剖检见病死鹅血液稀薄如水,肠道普遍出血,内有黄红内容物,稀臭,肠黏膜肥厚并有出血点和卡他性炎症,多处有米粒大结节状溃疡,在小肠处肠腔内有大量虫体积聚,虫体为白色、扁平、带状、分节的蠕虫。有的肠段变硬、变粗,虫体阻塞肠管;心内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其他无可见病变。
三、病理分析
鹅感染绦虫后,大量虫体积聚于肠道内,阻塞肠腔,破坏和影响鹅的消化吸收,并能吸收营养,分泌毒素及代谢产物,对鹅的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导致鹅生长发育受阻,乃至死亡。
四、防治
1、丙硫苯咪唑(抗蠕敏):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一次内服。共给药2次,间隔10日。
2、硫双二氯酚(别丁):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一次内服。
3、氯硝柳胺(灭绦灵):每千克体重50-65毫克,一次内服。同时配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肠炎,添加电解多维改善营养。

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 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


众所周知,牛绦虫病主要是以裸头科为主的多种绦虫,会寄生在牛的小肠中进而引起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称之为寄生虫病。在所有寄生的绦虫中,以莫尼茨绦虫最为严重,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此种虫主要呈现的是大型带状的一种绦虫,颜色为黄色或者是乳白色,虫的长度大概是在1~6m,宽仅为2mm左右,该虫的头部形状近似球形,可以吸附在牛的肠壁上。而绦虫病不但会对牛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牛的大批量的死亡。由于有很多的农村养殖户并不是很重视牛的寄生虫病.因此造成很多地区每年到秋季都会有大量的牛因为感染而死亡。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牛绦虫病的临床症状牛绦虫病的防治与体会。

1、流行情况

牛绦虫病通常是在夏季和秋季发生的较多,而且任何年龄阶段的牛都很容易被感染。其中以6个月以下的牛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是最高的,与此同时,9月份前后因为感染寄生虫病而死亡的牛最多。根据研究可知,主要原因是因为5、6、7月份气温比较高,也是地螨最猖獗的时候。因此当牛吞了地螨之后,便会在2个月之后开始慢慢的发病最终死亡。

2、临床症状

在牛发病的初期,牛的食欲会大大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就会在牛的粪便中发现一些乳白色的似孕卵的节片。再过一段时间,便会有下痢的出现。此时如果选用一些消炎止泻的药物进行治疗,牛的下泄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但是因为没有对症下药,2天之后会继续出现下痢。这个时候就进入比较严重的时期。会出现一些非常明显的贫血,也会看见眼结膜、乳房或者是口腔中有明显的苍白。进行放牧时,也会发现这些牛是跟不上队伍。接下来会发现牛的腹围会渐渐的增大,食欲也会严重的减退,有一部分牛甚至会出现绝食的现象。后期这些牛遇到一些障碍就会倒地,但是将其扶起之后牛还可以继续进行采食。除此之外,会有部分牛会出现痉挛或者是回旋,最后这些牛都会昏迷而死。死亡之后,对其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这些牛的心、肝、肺等器官的颜色都呈现的是淡红色,血液也会稀薄好像水一样。在牛的小肠中能发现大量的虫体。

3、防治

地螨是牛身上绦虫的中间宿主。在温暖与多雨的季节中,地螨通常是在早晨会爬到一些牧草吸收雨露。一旦这些草被牛吞噬之后,就会感染到牛的小肠。所以,进行放牧时,要尽量的避免,可以再露珠渐渐消散之后,再进行放牧。但是由于冬季地螨都会钻人到土壤中的腐败层,所以可以选择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量的元素和多种的维生素,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牛因为缺乏这些微量的元素而啃泥。在每年的6~lO月份,给牛头喂一些较好的驱虫药物,能够很好的预防绦虫病。

对于牛绦虫病的治疗,一般采用的主要是药物治疗,比较常见的药物很多。例如:吡喹酮,每次饲喂的量为8~12mg/kg,也可以饲喂丙硫咪唑,每次饲喂的量为15~20mg/kg,而硫双二氯酚,每次饲喂的量为80~100mg/kg,氯硝柳胺,每次饲喂的量为75~80mg/kg。每周要进行重复用药,每周用药1次。如果严重的,可以将几种药配合使用。

4、体会

养牛户一般都是在农村进行饲养。农村通常都是拥有肥沃的水土,丰盛的牧草。因此,很多养殖户喜欢通过放牧的方式进行喂养。放牧的喂养方式也能很好的促进牛的生长速度,提升牛的产仔率等等。一般情况下,农村养殖大多数为小规模养殖,数量一般都是在15头左右。而养殖户也通常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因此,对于牛的科学养殖的意识都比较差,而对于疫病的防治更是不重视。很多养殖户为了省钱,当牛感染绦虫病之后,也会用药很随意。最终造成牛绦虫病后期伴有严重的腹泻与贫血的症状等。此时,养殖户就会通过注射或者是灌服一些止泻药或者是抗贫血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是都不能从根本上除去绦虫病。有部分养殖户虽然也进行驱虫,但是驱虫的药物对绦虫没有任何的效果,又浪费财力。因此,建议养殖户能够多学习一些关于科学养牛的知识,多与兽医的技术人员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养牛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牛绦虫病的常见疾病
由牛带绦虫(牛肉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头节上仅有四个吸盘,成虫较猪带绦虫为长,孕卵节片也较之为长。人是其唯一终宿主,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后,为中间宿主黄牛、水牛等吞食后,在其体内形成囊尾蚴,人们进食不熟的带囊尾蚴的牛肉后受感染。牛带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与猪带绦虫病相似,仅在鉴定患者粪便中节片后才能区分。吡喹酮、氯硝柳胺或槟榔加南瓜子驱虫有效。
如何防治
防治牛带绦虫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改良饮食和卫生习惯,肉类必须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开,用后应洗刷干净,防止污染。
(2)加强肉类的检验及加工工作。如果食用的肉中没有活的囊尾蚴,人类便不可能感染牛带绦虫。因此,应加强肉类检验及加工工作。
(3)加强屠宰场的工作,严禁出售有牛带绦虫幼虫的牛肉。
(4)加强对牛的饲养管理,为防止牛感染,应将厕所与牛舍分开,以防牛吃人的大便。
(5)及时治疗病人。常用的中药有槟榔、南瓜子、龙芽草,西药有氨硝柳胺(灭绦灵)、毗喹酮等。具体用法如下:
1)槟榔、南瓜子:晨间空腹服60~80克南瓜子(先碾碎),2小时后再服60~80克;槟榔煎剂200毫升(槟榔要先浸泡后煎);半小时后服硫酸镁,全药服完后约3~4小时排出虫体,本药治愈率达90%以上,且副作用小。(以上为成人用量,小儿酌减)
2)龙芽草:叶芽全粉0.7~0.8克/千克体重或叶芽浸膏40毫克/千克体重,空腹一次顿服,1.5小时后再服硫酸镁,48小时内可排出虫体。
3)氯硝柳胺:成人药量为2~3克,分2次服用,间隔l小时,小儿药量酌减。
4)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总量不超过0.5克,清晨空腹1次顿服,l~2小时后服泻药,服药当天或次日排出零碎虫体与节片,服药后可出现头晕、恶心、腹痛、等麻疹等,个别可出现心电图改变,所以服药时应遵医嘱或住院治疗。
症状体征
潜伏期为从吞食牛囊尾蚴至粪便中出现虫体节片或虫卵,约需3个月。症状轻重程度与体内寄生虫数有关。
轻者可毫无症状,重者症状明显甚至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为最常见的症状并常成为患者就诊时主诉。妊娠节片多于大便时伴同粪便排出体外,而且常自动地单个或两三个节片相连从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作短时间蠕动,并滑落到会阴或大腿部,患者感到肛门瘙痒不适。几乎100%患者有此症状。
胃肠道症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见于约半数病例。腹痛可在上腹部、脐周或无固定位置,可为钝痛、隐痛、刺痛、咬痛或烧灼感,少数患者可有肠绞痛。此外还可有恶心(15.7%~46%)、呕吐(11%)、腹泻(10%~50%)等。食欲减退或亢进都较常见。头昏、神经过敏、失眠、癫痫样发作与晕厥等神经症状以及过敏性瘙痒症、荨麻疹、结节性痒症也在少数病人中出现

羔羊腹泻的病因 羔羊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羔羊腹泻病,是阻碍羔羊生长发育,引发羔羊死亡的主要杀手。因其病原复杂,危害较大,发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和规律性可循,历年来一直为广大学者,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及养羊单位所关注。规模化全合饲羊场,羔羊是其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减少或控制羔羊腹泻病,对规模化全舍饲羊场意义重大。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羔羊腹泻的病因羔羊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饲养管理因素。该病的发生同母羊、羔羊的体质情况紧密相关,主要是由于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尤其是喂料过少、饲料质量差,导致机体衰弱,所含后代羔羊体质也较弱;在气候寒冷的季节产羔,或者温度突然发生改变,造成羔羊受凉;哺乳不合理,导致羔羊时饱时饥;尤其是气候最冷和明显变化的月份,会引起严重发病。母羊分娩过程中,没有确保卫生良好和加强消毒,也容易诱发该病。另外,羔羊饲喂发生霉变的草料,单一饲草,无法摄取全面且均衡的营养,也是导致羔羊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

防疫消毒措施不严格。没有严格防疫消毒,会导致环境中长时间存在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易使羔羊感染而发病。羔羊产出后,经由母羊体表、母羊乳头、舔食杂物以及脐带等能够促使病原微生物进入到消化道,加之其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健全,无法分泌足够的胃酸,不能够很好的抑制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且其能够分泌有害毒素,在毒素积聚到一定水平就会刺激消化道黏膜,使其正常吸收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发生腹泻。

感染病原微生物。厌氧性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指产气荚膜梭菌,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B型魏氏梭菌,能够使羔羊发生痢疾;非厌氧性病原微生物,主要有大肠杆菌K88、K99埃希氏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以及轮状病毒等,都能够导致羔羊发生腹泻。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羔羊表现出精神萎靡,机体虚弱,弓背垂头,食欲减退或者完全废绝,之后出现腹泻,部分排出粥状粪便,部分排出水样粪便,呈多种颜色,如灰白色、黄绿色、绿色等,并散发腥臭味,还会在肛门周围及尾根处附着。随着病程的进展,表现出被毛粗乱,卧地不起,背弓腰弯,并伴有腹痛、努责等症状。部分后期会排出混杂血液的粪便,肛门失禁,停止采食。部分体温有所升高,眼窝下陷,黏膜发绀,哀叫,震颤,口吐白沫,呼吸加速,脉象虚弱,心跳加快,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初生羔羊经过1~2天就发生死亡,断奶之后经过5~7天发生死亡。

3、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羊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疗,还要注意及时补充液体,调节机体酸碱平衡,避免发生酸中毒。患病羔羊可使用广谱抗生素恩诺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按体重肌肉注射5mg/kg,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并配合使用中成药盐酸小檗碱片,具体用量根据机体大小确定,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如果患病羊有严重失水,精神萎靡,要立即进行静脉补液,可缓慢输入100~150mL经过水浴加热至35~39℃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发生酸中毒时,还要添加3~5mLs%碳酸氢钠、2mL维生素B.5mL维生素C。每天上、下午都输入1次,如有需要可在第二天再输入1次,如果配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会更好。

及时吮食初乳。初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初乳中含有大量容易消化的营养物质,是新生羔羊唯一能够摄取营养的途径;其次,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溶菌酶和免疫物质,是新生羔羊主要得到免疫力的一个途径;再次,初乳能够促使羔羊排出胎粪,还能够有效保护胃肠道。正常情况下,母羊具有哺乳新生羔羊的能力。但当羔羊比较虚弱,由于分娩时间较长或者由于母性较差而无法促使新生羔羊吮食初乳时,要立即进行人工辅助,使其及早吮食初乳。特别是第1次吮食初乳的时间,能够有效促使羔羊体力的恢复,增强抵抗力。这是由于母羊分娩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初乳中所含的免疫物质和各种营养成分会不断减少;其次,羔羊出生经过2~3h,会闭锁小肠,导致无法经由肠壁吸收较大的蛋白分子。因此,要求尽可能促使新生羔羊在2h以内吮食足够的初乳,能够避免其发生腹泻,并有效提高成活率。如果羔羊没有初乳用于吮食,可以供给同期其他分娩母羊的初乳。

针对病原免疫预防。妊娠母羊可接种根据当地流行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制成的灭活苗或者多价活苗,使后代羔羊得到被动免疫。或者在母羊分娩前15~20天使用魏氏梭菌联苗接种,以确保羔羊得到足够的母源抗体。另外,还可根据当地发生疫病的情况,选择性地接种轮状病毒、沙门氏杆菌及巴氏杆菌等病的疫苗,加强防疫。

保持饲养环境良好。圈舍要尽可能选择在地势高燥的地方建设,确保通风良好。加强日常清洁消毒,防止生产区内滋生病原微生物。控制温度适宜,尤其是在羔羊容易发生腹泻的寒冷季节,更要注意保持环境温度良好。羊舍最好采取全进全出,定期进行消毒,控制饲养密度合理,避免发生感染。一般来说,要注意在产前、产中、产后对圈舍以及母羊乳房、体表等进行消毒,严格消灭病原。羔羊产出断脐后,要对脐带断端使用2.5%的碘酊消毒。

造成腹泻的原因
1、造成腹泻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非病原性因素以及病原性因素两种,其中温差等。
1.1营养性腹泻
消化酶种类少,酶的活性低,再加上胃酸含量不足,所以仔猪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不易过高,
如果使用高蛋白必须采用高能支持,并且提供质量可靠的蛋白原料,
1.1.2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如植物凝集素、蛋白质酶抑制因子等,不但影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还破坏肠道组织的完整性,造成消化道和肠道吸收障碍,进而引起仔猪腹泻
1.1.3饲料中营养因子缺乏。仔猪饲料中维生素需要量虽然不多,但是必不可少,如烟酸和VB2等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辅酶,缺乏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
此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导致仔猪的腹泻,如缺铁
1.1.4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高。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物质,可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平衡,有效防止仔猪腹泻,但仔猪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较差,过高的纤维素不但影响对饲料的消化率,而且使消化道黏膜受到机械损伤,结果发生腹泻。
1.1.5饮水不足或者水质问题,以及饮水的压力过大,造成仔猪饮水不足,也可发生腹泻,另外饲料霉变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等都能造成仔猪腹泻。
2.2应激性腹泻的原因
应激性腹泻是指因饲养环境(如气温突变、仔猪转群、换料等)发生突变而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引起的腹泻。仔猪处于应激状态下,皮质酮分泌量增加,阻碍消化道分泌黏蛋白,肠道有机酸分泌量降低,使肠道内pH值升高,结果抑制了乳酸杆菌的增殖,激活了大肠杆菌的增殖;同时在应激状态下,仔猪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并伴随体质下降,进而引起腹泻。另外,还有母猪本身的营养状况及母乳成分的变化,也会造成仔猪腹泻。3非病原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3.1营养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3.1.1合理选择仔猪饲料原料,并保证合适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动物性蛋白养因子,在配料时应限量使用,最好控制在25%以内,并进行膨化或加热处理,将蛋白质含量降低到20%以下。如果添加动物蛋白质原料,也应使饲料蛋白质水平控制在20%以内,一般情况下,5~10千克的仔猪,饲料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8%~20%为宜,10~20千克的仔猪饲料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6%~18%为宜,但必须保证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的供给。
3.1.2配置营养全面、营养素比例协调的仔猪饲料。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的添加量,尤其是维生素易受温度、湿度以及饲料中重金属离子的影响而氧化分解失效,应当添加保护剂量并作稳定性处理,以确保饲料中有足够的有效成分。
3.1.3添加适量酸化剂或者健胃散。因仔猪胃液分泌少,胃酸不足,不利于胃蛋白酶原的激活,而影响饲料蛋白的吸收利用,所以添加0.1%~0.3%的复合型颗粒酸化剂或包膜酸化剂或者添加1-2%的强力健胃散,可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
3.1.4添加酶制剂。因仔猪内源酶分泌不足,适当添加外源酶有助于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在饲料中添加蛋白酶纤维素等复合酶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的增重,并减少营养性腹泻,但在使用复合酶时应防止高温对酶的破坏,以免失效。
3.1.5添加益生素或化学益生素和酵母多糖。益生素是胃肠道内正常菌群,在胃肠道内产生有机酸或其他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繁殖。目前使用较多的有乳酸杆菌、芽胞杆菌、链球菌和酵母菌等。化学益生素又叫低聚糖,因其调节动物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与活菌制剂相似,所以无论是益生素还是化学益生素,在酶解酵母多糖的配合下更有利于幼龄仔猪的肠道菌体平衡,在幼龄仔猪及饲养环境变差时使用都能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减少腹泻的发生。
3.2应激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3.2.1提前补饲。一般在7日龄开始补饲,提前锻炼仔猪胃肠道,促使相关酶的分泌,加强对饲料蛋白质的免疫耐受性,以适应断奶后采食。
3.2.2加强管理,减少环境变化造成的应激。保持圈舍内的温度和一定的湿度(50%~60%),防止温度突变,温差不能超过8度以上,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干燥
3.2.3适时断奶。有人说仔猪断奶越早越好,但是在生产中,断奶越早,仔猪腹泻发病率越高,所以目前早期断奶以28-35日龄为宜。
3.2.4逐步断奶,移母留仔。为防止断奶及分群应激,在断奶前1~5天,减少哺乳次数,最后2天夜间将母猪移舍,同一窝仔猪留在原舍。在此期间,保持断奶前的饲喂次数和方式。
3.2.5断奶后少喂勤添,适当控制饲喂量,逐步换料。断奶后由于心理的,生理的,乃至环境的众多应激首先要让猪吃饱去睡觉,而且饲料要容易消化,营养均衡在断奶前要逐步过度饲料,在饲料内添加酵母多糖5kg强力健胃散10kg,肠得安5kg(或者蒙脱石5kg)微康素300g或者或者痢必停1kg三种方案任选一种使用7到10天,完美解决断奶腹泻问题。
综上所述,早期断奶仔猪由于其营养生理特点,易受营养和饲养环境应激的影响而发生腹泻,通常适当的营养调控措施和严格的饲养管理,或者调空仔猪的胃肠道功能,使小猪维持一个强大健康的消化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并采取适当的饲养管理措施,以取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病原性腹泻的原因一般分为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非感染因素等

(3)寄生虫性腹泻:蛔虫、球虫、鞭虫、结肠小袋纤毛虫。
(4)非感染因素:温度、低血糖(饥饿性腹泻)、日粮抗原过敏性腹泻(大豆过敏)、非病原性白痢(缺铁性腹泻,酶和胃酸不足性白痢)。
鉴别诊断方法
(1)根据年龄来判断:1-2日龄的腹泻:大多为大肠杆菌、低血糖和梭菌引起;7日龄后的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痢疾、沙门氏菌、轮状病毒引起;10日龄以上各种年龄,急性、严重的水样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引起;各种年龄猪、无明显时间、一般不太严重的腹泻: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引起;一窝中少数猪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大和最健壮猪腹泻:大多为梭菌性肠炎引起;一窝中少数猪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小和最弱猪腹泻:大多为低血糖引起。
(2)根据腹泻程度来判断:如果是暴发性的、迅速传播的腹泻,则为病毒性腹泻;如果是隐性发生、缓慢散播、随时间而加重,则为细菌性或寄生虫性腹泻。
(3)根据粪便的酸碱度和性状来判断:病毒性腹泻的粪便多为酸性,其他腹泻的粪便多为碱性;水样呈喷射状腹泻大多由病毒引起,粘状或糊状,带有泡沫状的粪便大多由细菌引起;糊状、黄灰色、恶臭的粪便大多为球虫性腹泻;粪为伪狂犬病毒引起。
防控方法
预防措施实施一般从母猪以及小猪的饲料以及原料着手,始终作好病从口入的防范措施,在母猪和小猪的日常管理以及水源,原料环境等环节作好工作,加强饲养管理,防患于未然。治疗措施原则:查明原因,对症对因治疗,增强抵抗力,抗微生物(抗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治疗,改善管理提供营养支持)。
①不剧烈的腹泻。维康素100g加肠得安100g,5-10g/头一天1到2次,饲料内加入1-2%的强力建胃散0。1%的痢必停,使用3-5天即可治愈。
②病毒性腹泻(剧烈腹泻)。痢必停1kg+强力建胃散10kg+酵母多糖5kg使用3到5天即愈。
③饮水。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口服补液盐配方(病毒性腹泻特别需要):食盐2.5克、碳酸氢钠3.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④彻底消毒。将常规消毒药涂于母猪的腹部、乳房、后躯或添加至饮水中。一旦对于严重的及时纠正脱水,排除内毒素,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从而促进猪的尽快康复,在饲养中始终贯彻:“以养为主,以防为补,以治为补”的十二字方针,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以及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发病,提高经济效益。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几日龄到六周龄内的羔羊容易发生,病羊临床上通常会发生腹泻和败血症,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某些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疾病,往往是羔羊产出1~8天内容易发生,尤其是产出1~4天更容易发生。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败血症以及肠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破坏羔羊正常生理机能,减弱抵抗力的任何因素,都能够引起该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1、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羊精神沉郁,体温稍有升高,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呆立,低头弓背,少数喜欢舔食碱土。随着症状的加重,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超过41℃,结膜潮红,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腹痛不安,频繁起卧,发出呻吟、哀叫,磨牙,口吐白沫,排出黑色的黏稠状稀粪,其中混杂血液、黏膜以及少量气泡,排粪时呈现里急后重,且会黏附在尾部及后肢,大小肠音增强,少数还会出现神经症状。发病后期,病羊只能够卧地不起,陷入昏迷状态,4-12h之后会发生死亡。

2、实验室检查

涂片检查。取自然死亡患病羔羊的心血、肝脏、肾脏、肺脏分别制成涂片或者触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都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两端钝圆,往往单个存在或者成对排列。

病原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自然死亡患病羔羊的心血、肝脏、肾脏等,分别在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平板以及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接种,放在37℃条件下进行24h培养,结果普通肉汤会发生均匀混浊变化;普通琼脂平板上会长出直径为2-3mm的灰白色圆形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湿润、光滑,隆起;麦康凯平板上会生长红色菌落。取肉汤培养物及单个菌落制成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进行镜检,都能够看到见革兰氏阴性的杆菌,菌体两端钝圆。另外,还要挑取菌落进行纯培养。

运动性检查。要求无菌条件下操作,在提前制备好的普通琼脂平板的中心挖去一条宽度为1cm的琼脂条,使中心形成一条小沟。将分离菌株的纯培养物在接种该小沟的一端,接着在小沟上放置灭菌滤纸,在37℃恒温条件下进行72h培养,发现没有接种菌株的另一端也生长出相同的菌落。挑取两边的菌落分别制成涂片后进行染色镜检,发现是同一种细菌,说明菌体具有运动性。

致病性试验。取纯化培养的细菌在营养肉汤中接种,在37℃条件下进行24h培养,测定其浓度。取2只健康无病的小白鼠,每只都腹腔注射1mL菌液,经过2h小白鼠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经过8h都发生死亡。剖检死亡的小白鼠,发现肝脏、心脏、脾脏、肺脏都存在出血点。取肺脏组织进行触片,并进行染色镜检,都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将肺组织在麦康凯平板上接种,放在37℃条件下进行24h的有氧培养,能够长出红色菌落。从而说明分离得到的细菌的致病性较强。

肠毒素试验。取5mL病死羔羊的回肠内容物,添加10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以3000r/min的转速进行20min离心,经由过滤除去细菌。取4只健康无病的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一组为对照组,每只静脉注射3mL无菌生理盐水;另一组为试验组,每只静脉注射3mL滤液。经过12h,两组小鼠都健康,说明肠内容物中不存在致死性物质,即羔羊不是由肠毒素造成死亡。

3、防控措施

免疫接种。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是做好免疫接种,对于大于3月龄的羊群,可选择使用大肠杆菌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每只用量为2mL,能够持续5个月进行保护。另外,也可从本场自然死亡的患病羔羊体内分离到大肠杆菌用于制备灭活疫苗,也能够有效预防该病。

应急处理。发病羔羊要立即采取隔离饲养,病死羊尸体要采取无害化处理,一般焚烧后进行深埋。对于病羔羊接触过的器具、羊舍等,可使用4%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雾消毒,然后立即密闭,再使用甲醛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熏蒸消毒。

药物治疗。大肠杆菌通常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物都比较敏感性,但在生产实践中要根据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并配合采取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例如,病羊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0-20mg/kg氟苯尼考,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也可按体重使用30-50mg/kg土霉素粉,分成2-3次口服;也可使用磺胺脒进行治疗,首次内服lg,之后每间隔6h内服0.5g。对于新生羔羊,要同时内服0.2-0.3g胃蛋白酶;对于心脏衰弱的羔羊,要注射适量的强心剂;对于严重脱水的羔羊,可补充适量的葡萄糖盐水或者生理盐水,如果有需要还可添加适量的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避免发生全身酸中毒;对于过于兴奋的羔羊,可内服0.1-0.2g水合氯醛(加水内服)。此外,病羊也可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即取2~3mL大蒜酊(在100mL95%酒精中放入100g大蒜,浸泡15天左右,过滤之后即可使用),添加在适量水中一次性灌服,每天2次,连用数天;也可取黄连、秦皮、白头翁、炒山楂、炒神曲各15g,黄柏、车前子各30g,杭芍、木香、当归各20g,添加500mL水,煎煮至100mL药液。每次灌服3-5mL,每天2次,连续使用数天。

羔羊大肠杆菌病发病特点症状及防治方法
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幼羔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和败血症。
1.发病特点多发生于数日至6周龄的羔羊,呈地方性流行,也有散发的。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地潮湿污秽等,易造成发病;主要在冬春舍饲期间发生;经消化道感染。
2.症状潜伏期1-2天,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两型。败血型多发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有轻微的腹泻或不腹泻,有的有神经症状,运步失调,磨牙,视力障碍,有的出现关节炎;多于病后4-12小时死亡。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关节肿大,内含混浊液体或脓性絮片;脑膜充血,有很多小出血点。下痢型多发于2-8日龄的新生羔。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体状,带气泡,有时混有血液,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36小时死亡。
3.防治方法①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都具有敏感,但必须配合护理和其他对症疗法。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呋喃唑酮,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内服,新生羔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毫升;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对于有兴奋症状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克加水灌服。
②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母羊的抓膘、保膘工作,保证新产羔羊健壮、抗病力强。同时应注意羊的保暖。对病羔要立即隔离,及早治疗。对污染的环境、用具要用3-5%来苏儿液消毒。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技术


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某些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主要经由消化道发生感染,如羔羊直接接触病羊或者饲养环境不卫生、吸吮不清洁的母羊乳头都会引起发病。患病羔羊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口鼻流沫,且伴有胸膜肺炎。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羔羊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特性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呈中等大小,周围生有鞭毛,无法形成芽胞,能够很好的发酵碳水化合物。该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在60℃温度下经过15min就会被杀死,且普遍使用的消毒剂处理也容易被杀死。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形态、染色、培养特性以及生化反应等方面基本类似于正常寄居在动物肠道内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但具有不同的抗原结构。大肠杆菌主要有三种抗原,即表面抗原(K)、菌体抗原(O)以及鞭毛抗原(H),且大量引起腹泻的致病菌株还具有菌毛抗原,也称为定居因子抗原或者黏着素抗原。根据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不同,可将其分成多个不同的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菌株通常能够分泌13种肠毒素和1种内毒素。其中内毒素具有耐高热性,需要在100℃高温下处理30min才能够被破坏。肠毒素可分成两类,一类不耐热(LT),分子量大,具有抗原性,在60℃下作用10min即可被破坏;另一种耐热(ST),分子量小,不具有抗原性,在超过60℃温度下作用较长时间才能够被破坏。

2、临床症状

败血型。通常是2-4周龄羔羊容易发生,病羊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可达到41-42℃,精神萎靡,机体快速虚脱,发生轻度腹泻。部分会具有神经症状,运动障碍,视力减弱,磨牙;部分会发生胸膜炎;部分会发生关节炎;部分在临死前有稀粪从肛门流出。该类型呈急性经过,通常在4-12h内发生死亡,死亡率能够超过80%。

肠炎型。通常是2-8日龄的羔羊容易发生,病羊初期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0-41℃,排出稀薄的半液状粪便,其中含有气泡,并散发恶臭味,开始呈黄色,之后变成淡白色,并混杂凝乳块,严重时甚至混杂血液,且后躯以及腿部会黏附粪便。病羊后期表现出弓背、腹痛,体质虚弱,明显脱水、衰竭,往往只能够卧地不起,有时还会发生痉挛。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在24-36h内发生死亡。

3、实验室检查

病原菌分离。涂片镜检,即在无菌条件下取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肺脏等病料组织,分别制成涂片,接着分别进行碱性美蓝染色和革兰氏染色,然后镜检,发现肝脏、肺脏等组织的涂片中存在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培养,即将病料组织分别在肉汤中接种,置于37℃的厌氧条件下进行24h培养,通过观察发现肉汤明显浑浊,且产生少量气体,出现轻度浑浊。挑取培养物分别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分离鉴定,即取处于旺盛生长期的肝脏组织培养物分别以划线方式在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上接种置于37℃条件下进行纯分离,一般培养24h即可,发现两种培养基上都生长有白色或者黄色的圆形菌落,呈半透明状,明显凸起,表面湿润、光滑,且没有发生溶血;另外,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还生长有淡灰白色的闪光菌落,明显隆起,呈针尖大小,但也没有发生溶血。挑取以上两种细菌的单个菌落制成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相当单一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挑取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单个菌落分别在肉汤培养基和SS琼脂上接种,置于37℃条件下进行24h培养,发现SS琼脂上生长红色菌落,再结合肉汤培养物染色、镜检结果,对分离得到的纯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判断。

动物实验。取2只健康无病且体重在16-18g小白鼠,分别通过腹泻注射o.3mL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纯培养物,对其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发现2只小鼠在16h内都发生死亡。对病死小白鼠进行剖检,发现小肠存在出血,肠道内容物呈黄色,肺脏发生出血性环死,肝脾有所肿大,且存在条状坏死灶。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小白鼠的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肺脏等组织制成涂片,再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与注射菌株一致的细菌。

4、防治措施

患病羔羊可按体重肌肉注射o.2mLjkg新华君杜(有效成分为环丙沙星),同时配合注射o.2mLjkg复方止泻灵(有效成分为穿心连),每天2次。也可口服5-8g磺胺脒、10-20g复方大黄苏打散。如果患病羔羊症状严重,可静脉注射3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补液,并配合注射20mL5%碳酸氢钠溶液,同时使用中药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取15g白术、10g黄连、30g生山药、10g白芍、10g茯苓、12g山萸肉、12g秦皮、10g诃子肉、10g白头翁、6g甘草、Sg干姜,添加是适量水煎煮至300mL药液,每只每次灌服10mL,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另外,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百病消,在饲料内添加0.05%的氟派酸原粉,同时提高多种维生素添加量,促使机体抗病力增强。

羔羊大肠杆菌病发病特点症状及防治方法
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幼羔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和败血症。
1、发病特点多发生于数日至6周龄的羔羊,呈地方性流行,也有散发的。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地潮湿污秽等,易造成发病;主要在冬春舍饲期间发生;经消化道感染。
2、症状潜伏期1-2天,分为败血型和下痢型两型。败血型多发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体温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有轻微的腹泻或不腹泻,有的有神经症状,运步失调,磨牙,视力障碍,有的出现关节炎;多于病后4-12小时死亡。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关节肿大,内含混浊液体或脓性絮片;脑膜充血,有很多小出血点。下痢型多发于2-8日龄的新生羔。病初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粪便呈半液体状,带气泡,有时混有血液,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36小时死亡。
3、防治方法
①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都具有敏感,但必须配合护理和其他对症疗法。土霉素按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呋喃唑酮,按每日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3次内服,新生羔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毫升;对脱水严重的,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毫升;对于有兴奋症状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克加水灌服。
②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母羊的抓膘、保膘工作,保证新产羔羊健壮、抗病力强。同时应注意羊的保暖。对病羔要立即隔离,及早治疗。对污染的环境、用具要用3-5%来苏儿液消毒。

鲢鱼双线绦虫病的防治


双线绦虫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食鱼鸟类。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92%,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体腔内有13个裂头蚴。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最高为84%。但各年段感染不尽一致,主要和水体环境改变(因干旱引起水面积减小)和水鸟的活动有关。本文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防治对策。

一、病鱼症状

患病鲢鱼从外观看,腹部膨大,局部凸起,早春冰融后体质明显消瘦,腹部膨大更加明显,腹肌极薄,用力挤压腹部,裂头蚴可从胸鳍处钻出。病鱼在拉网和运输途中大部分死亡,只有少部分存活。双线绦虫易感寄主主要是鲢鱼种,而鲤鱼种感染种类以舌状绦虫裂头蚴居多。

二、病因分析

1.靠近水库、沼泽的池塘,或水面连片开阔、人少环境僻静的池塘,春季至秋季常有许多水鸟如苍鹭、红嘴鸥、翠鸟到此滞留栖息,在水库和鱼池之间游窜。裂头蚴感染率高的多发生在面积较大的越冬池,这些池塘每年春季冰面融化时,经常有病鱼或体弱鱼在水面游动,招来大量水鸟捕食,带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中,造成感染。

2.有的池塘售完春片鱼种后,因时间紧、来不及清塘即注水养水花鱼苗。有的池塘(带水浅池)冬天冻透,自以为达到清塘目的,注水不久即投放夏花鱼苗。而双线绦虫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可成体带卵休眠,休眠体可度过干旱、冰冻等各种恶劣环境,休眠体数量可达每平方米数百个至数百万个之多,常在小范围高度集中,正因为桡足类有这种成体休眠适应性,所以不经药物清塘的鱼池,一旦注入新水,很快就出现相当数量的性成熟带卵的桡足类成体。笔者在早春冰雪刚融化不久,在一些很浅的水坑里冬天冻透即看到大量的桡足类带卵成体,这也说明桡足类成体可抵抗恶劣环境。综上所述,在一些池塘由于不用药物清塘,其水体潜藏着大量的桡足类休眠体,这为感染双线绦虫病埋下了隐患。

3.按鱼苗生物学特性,水花鱼苗进入夏花阶段,食性将由轮虫转为较大型浮游动物,有些养鱼户自觉培养一些枝角类和桡足类,供下塘的夏花鱼苗食用,然而如果不进行人为控制,桡足类极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由于桡足类吞食钩球蚴具有专一性,所以这时如果池塘附近有带病原的水鸟活动,就极易使夏花鱼苗感染双线绦虫病。

4.有的养鱼户从双线绦虫多发区购进已感染裂头蚴的夏花鱼苗,即使当地不具备患绦虫病的条件,但由于鱼苗已经吞食感染原尾蚴的桡足类,并在鱼体腔内发育为裂头蚴,同时排出体外,致使放苗池塘同样大
量感染双线绦虫病。

三、防治对策

首先要把好鱼苗关,如果从外地调运鱼苗,应先调查供苗单位是否有绦虫病发生史。如果是自己培育夏花鱼苗,并且当地有绦虫病史,或者有水鸟活动,那么在水花鱼苗下塘前要将第一中间寄主、桡足类杀死。在发塘期间发现桡足类也应清除。另外要增强鸟类保护意识,研究不伤害终寄主生命的有效办法,驱赶水鸟。对绦虫病多发区,一定要坚持用生石灰清塘。

羔羊缺钙的临床症状 羔羊缺钙的防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羊肉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养殖户对于羔羊缺钙这个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羔羊缺钙的问题一直也困扰着养殖户。近些年在羊群中,母羊缺钙的问题一直在不断增加,由于缺钙引起的死亡率也很高,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养殖户的收益。养殖户应及时发现羔羊是否缺钙,及时补钙,针对不同的羔羊进行不同程度的补钙是很重要的。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羔羊缺钙的临床症状羔羊缺钙的防治。

1、发病原因

羔羊缺钙主要是因为饲喂低钙饲料或者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合适,导致甲状旁腺机能衰竭,进而引起血钙机能失调或者雌激素水平增高等引起消化道吸收的钙含量减少。羔羊缺钙多发生在冬末春初,由于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不足以及羊舍采光不好,不能及时的接受阳光,导致哺乳羔羊体内维生素较少,怀孕母羊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合适也会导致羔羊缺钙,其次羊舍潮湿阴暗或者羔羊经常营养不佳都会导致羔羊因为缺钙而引发其他疾病。

2、临床症状

羔羊缺钙的症状主要常发生在舍饲和产乳量以及妊娠末期营养良好的羔羊身上,在舍饲中的羔羊出现缺钙较多。羔羊缺钙主要表现在腿无力或者产后瘫痪,羔羊表现在生长发育缓慢,异食,喜欢长期卧着,当站立时很费力,有的还出现跛行,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四肢撑不起身体,时间一长,四肢肿大,腿变得弯曲,可以展开,但是腿易变性,有时走起路来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的症状。

早期缺钙,一些怀孕母羊主要表现为盆腔肌肉松弛,侧卧或者伏卧时,子宫常露出阴户数厘米,站立时,子宫回缩复位,采食量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严重缺钙,母羊会一直呜叫,排尿不畅,子宫脱出阴户20cm左右,可看到胎动以及触摸到胎儿,少数母羊的关节会变形,怀孕母羊常卧不起,食欲下降。

3、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繁殖的母羊羊舍要保持透光,给予一定的光照,温度、湿度都要适宜,保持适量的活动,饲料尽可能补充精料,根据每头样的体质补充营养。在满足补钙的同时,注意补充氯化钙的矿物质,在选种时合理选配,杂交改良。

在放牧时,羔羊就不会因为缺钙而发生疾病,因为放牧时,羊可以很好的接受阳光的沐浴,充分接受补钙的效果,很少发生缺钙现象,这和羔羊喜欢采食含有钙、磷的植物有很大的关系。在饲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以粗饲料为主,尽量注意补充一些含有钙、磷的食物。一般植物性饲料都缺钙,但是豆科牧草的钙含量很高,所以在饲喂时,可以适当的增加豆科植物,保证羔羊在钙方面的补充量。

对于无奶或缺奶的羔羊,可以采用补饲的方法促其成活。无奶的羔羊可用鲜鸡蛋、鱼肝油、食盐加入开水一起搅拌均匀饲喂。少奶的羔羊,可用挤下的羊奶与上述物品混合饲喂,效果更好。其具体方法是鲜鸡蛋1个、鱼肝油4ml,、食盐2g、开水lOOmL,将鲜鸡蛋、鱼肝油、食盐放入一个容器内,冲人开水搅拌均匀,待凉至38~40℃时即可喂给羔羊。出生后7d内的羔羊,每天应补饲4~6次,每次50mL,或是日喂量为初生体重的1/5N1/4,以后逐日增加,到出生后第八天,喂量可增加到0.8~1.okg。随着羔羊不断长大,15d左右开始训练吃草吃料,并可逐渐减去鱼肝油。1个月后逐步减少喂量,增加补饲草料即可。

羔羊补钙也可以选择积极治疗,在母羊的饲料中添加维丁钙片,每头母羊每天直接饲喂6片左右,连用1周就可以见效果,重症羊可以注射维丁胶性钙针剂,也可以给每只羊注射葡萄糖酸钙2g.做到对症下药,利用这些药物治疗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4、小结

对于羔羊缺钙的原因有很多,现简单的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原因,也给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当发现羔羊缺钙时,一定要及时补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天定时让羔羊进行户外活动,不仅有利于羔羊及时补钙,也有利于羔羊的健康成长。在饲喂中,多增加一些含钙、磷的食物,有利于羔羊的吸收。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58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