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蟹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养殖户养蟹,常有一些河蟹在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觅食,且个体较小,这就是懒蟹。造成懒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一是养殖水体溶氧量太低。河蟹要求每升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以上。当每升水中溶氧量低于3毫克时,河蟹会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
二是养殖水位变动频繁。养殖水位时高时低,有的河蟹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徙,只得长期居于洞中。
三是水中缺少漂浮物。水体溶氧量较低时,河蟹往往离开水体,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如果水中有漂浮物,河蟹就能爬上去。如果水中无漂浮物,河蟹只好往岸上爬,在岸上打洞穴居。
四是饵料投喂不均匀。河蟹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不均匀,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河蟹就缩在洞里,不肯出来觅食。
为减少懒蟹的形成,养殖管理上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定期换水。每隔3~4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1/2。
二是控制水位。夏天适当提高水位,以保持水温相对稳定。
三是按照“四定”原则投喂饵料,即定时、定量、定点、定质投喂。投喂点数量应根据池塘大小、河蟹数量合理确定,布点力求均匀。
四是增加水中漂浮物。面积较大的成蟹池,可在池塘中间建造蟹岛。
五是适当控制放养密度。

相关阅读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防控懒蟹的形成



在蟹种放养前期,由于池塘环境、水温、水质因子的变化,蟹会栖居洞穴里或水草丛中,不肯出来活动和觅食,体色深黑,甲壳硬,生长缓慢,慢慢的就成了“懒蟹”。
 
一水体溶氧量太低:
 
河蟹要求每升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以上。当每升水中溶氧量低于3毫克时,河蟹会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建议使用:氨基肥肽+碧水硅藻旺肥水培藻,稳定水体,提高溶氧。
 
二是养殖水位变动频繁:
 
养殖水位时高时低,有的河蟹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徙,只得长期居于洞中。建议前期少量换水,保持水位稳定。
 
三、池中缺乏水草、附着物:
 
河蟹有攀附和隐居的习性,在有水草、芦苇的池塘,白天和夜间均能观察到有大量的仔幼蟹攀附在水草、芦苇,甚至竹筒、草袋上等处觅食和玩耍。如果水中缺少这些附着物,就会有部分河蟹离水上岸,使之穴居的机会增多,产生懒蟹的机会便增加了。建议前期合理种植水草。
 
四、是饵料投喂不均匀:
 
河蟹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不均匀,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河蟹就缩在洞里,不肯出来觅食。建议:饵料投喂充足,做到均匀投喂,可使用维康高稳vc+维康乳(3~5亩)全池泼洒,増强体质,补充营养与能量。
 
五、水质变化:
 
1.前期使用过多无机肥料(尿素、磷肥),使氨氮、亚硝酸盐增加,影响摄食出现懒蟹。建议:碧水源+攻底亚硝净;
 
2.ph:水体碱度过高,影响摄食活动,形成懒蟹。建议:氨基金解霸(或解毒王)+生态活水素。

池塘养蟹变懒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养蟹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常有一些河蟹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和觅食,且个体较小,这就是养蟹户常说的“懒蟹”。
一、池蟹变懒的主要原因
根据我地农户多年养蟹经验,造成“懒蟹”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养殖水体溶氧太低。河蟹对水体中的溶氧要求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溶氧过低,河蟹不吃食、不蜕壳。当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河蟹则大部分离开水体,上岸栖息。时间一长,它就能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且个体也难长大,形成“懒蟹”。
2、养殖水位变动频繁。河蟹属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存,正常情况下,它常打洞于潮间带,洞口在水面上,洞底略低于水面,洞内少量存水。如果养殖水体水位时高时低,变化频繁,河蟹的洞穴也就随之变动。有的河蟹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徒,便长期空居洞中,最终形成“懒蟹”。
3、水体中缺少漂浮物。水中溶氧量较低时,河蟹往往会离开水体,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如果水面有漂浮物,它就能爬上去,过一段时间又自动下水。如果水体中无适量的漂浮物,河蟹只好往岸上爬,在岸上打洞穴居,形成“懒蟹”。
4、饵料投喂不均匀。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有时投喂饵料不均匀或投喂量不足,常有部分河蟹觅不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河蟹就缩在洞穴里,不肯出来觅食,最终形成“懒蟹”。
二、预防措施
为减少“懒蟹”的形成,提高养殖效益,在管理上应根据以上造成“懒蟹”的原因,及时对症采取措施。
1、做到定期换水。一般每隔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进水总量的30%左右,以保证水质,提高水体溶氧量。
2、适期控制水位。寒冬和盛夏,水体应适当加深,以保持水温恒定。早春和晚秋,水位要略低,以提高水温。
3、科学投喂饵料。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定质投饵。投饵点数量应根据池塘面积大小、河蟹数量合理确定,布点上力求均匀,让河蟹都能觅食饵料。
4、增设栖息场所。面积较大、放养密度较大的成蟹养殖池,池塘中间要建造蟹岛和增加养殖水体漂浮物,作为河蟹的活动和栖息场所。
5、控制放养密度。以增加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减少“懒蟹”的发生与形成。

豆蟹到扣蟹养殖过程中如何防止懒蟹的形成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每年都有一些蟹个体小,甲壳黑且坚硬,往往栖息在洞穴中,很少出来活动和觅食,因此生长缓慢,被称之为“懒蟹”。
产生“懒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池塘水位变动太大而造成河蟹在水位线附近打洞。如果水位忽高忽低,变动过大,河蟹来不及迁居,久而久之就穴居在洞穴中,懒得出来活动、觅食,形成“懒蟹”。
建议:要保持池塘水位相对稳定,同时还要做好汛期和枯水期间的进排水工作,这1河蟹顺利蜕壳也有一定的好处。
2、由于池水中溶氧量低而造成河蟹在水中感到不舒服而离水上岸栖息,这样时间一长就造成了河蟹在沿岸洞穴中生活的习惯,懒得下水觅食,这种蟹通常个体较小,没有商品价值。
建议:要定期换水,以增加水中溶氧,保持水质清新。并且选用单胞藻源、氨基酸肥水素、定向培藻素等产品进行肥水,可以快速解决水瘦引起的缺氧问题,防止懒蟹的出现。
3、由于投饵不均匀而造成一部分河蟹抢不到饵料,只能食洞穴附近泥中的腐殖质来维持生命,时间一长,这部分河蟹就不觅食,个体也长不大。
建议:控制河蟹的放养密度,投饵一定要均匀,尽量使河蟹都能吃到适口的饵料,养成河蟹觅食的习惯。
4、由于池塘中缺少水生植物和漂浮性的附着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当水中溶氧不足或夜晚的时候,河蟹离水呼吸空气和觅食。如果水中有水生植物和漂浮性的附着物,河蟹就爬到附着物上,过一段时间再下水,这样才不影响河蟹的生长。如果池塘中没有附着物,河蟹常常爬到岸上打洞穴居,离生活。
建议:池塘中要栽种水生植物和漂浮性的附着物,以占到水面的40%~60%为宜,使河蟹能在水中隐居,爬到水生植物和漂浮性的附着物上活动。
5、由于水质污染而形成“懒蟹”。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如果水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或重金属离子等有一个或几个指标超标严重,河蟹就会上岸打洞穴居。
建议:不用被污染的水源,池塘水质恶化后应及时排出和加注新水,使河蟹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定期使用菌制剂如佳菌多、活性酵素、降氨灵、亚硝净2号灯产品,可以显著改善水质,防止懒蟹出现。

蟹种性早熟原因及预防


目前在蟹种培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蟹种出池规格偏大,性成熟比例过多的问题,从而给蟹种越冬带来困难,造成第二年开春大批蟹种死亡。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对蟹种性早熟的原因及须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原因
1、投喂饵料过精,特别是动物性饵料过多,再加上培育池中天然饵料比较丰富,使生性贪食的河蟹一方面加快了生长,形成了一部分在规格蟹种,另一方面促进了性早熟。
2、有效积温增加,促使性腺发育加快。特别是池塘、稻田培育蟹种时,由于水体较小,水位浅,水温回升比湖泊、河道、草荡等大水面来得快。再加上培育蟹种一般在夏秋高温季节,水温一直较高,从而加速了蟹种的生长和性腺发育。
3、天然蟹苗要到6月上旬才发苗,而人繁苗一般3月初即可出苗、生长期比天然苗延长2个半月到3个月,再加上塑料大棚的强化培育,使蟹种出池规格偏大.性早熟比例多。
4、蟹苗或v期幼蟹放养密度过稀。
二、性成熟特征
1、雌蟹腹部已成团脐为性成熟;雄蟹交接器变成坚硬骨质化的管状体,蟹足绒毛稠密较长,颜色较深为性成熟。
2、性成熟的蟹种背部凹凸不平。
3、打开蟹种的头脑甲,如在肝区上看到2条紫色条状物,且有卵粒,或有2条白色块状物即精巢,则表明性腺已成熟。
三、预防措施
1、因水制宜,控制投饵,特别要控制动物性饵料投喂量。
2、适当增加培育池的水深,高温季节多换水,最好用河道、湖泊内的水,以降低水温。
3、培育池中移裁覆盖率为50%的水草,减少阳光直射,降低蟹种生长的有效积温。
4、尽可能选用5月份的人繁苗进行蟹种培育,3-4月份的人繁苗可用来当年养成。
5、适当增加蟹苗放养密度,一般可比正常培育蟹种的放养量增加1/3。

形成僵猪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僵猪是由于先天营养不良、寄生虫感染、疾病等所导致的一种疾病,俗称小老猪、小赖猪。临床表现为精神状况尚好,饮水、食欲较为正常,个体比同窝仔猪偏小,体瘦毛长。这在养猪业中是一个隐性的损失条件,值得我们重视。现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以下几点形成僵猪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病因

1.胎僵。由于近亲繁殖所造成的后代品种退化,生长发育停滞;种猪的年龄过大,体质降低,为孕产储备不足;或是过早地进行配种,种畜自身发育不良,而导致后代的发育不良形成僵猪。

2.奶僵。孕期中因母猪的营养水平低下,日粮中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或者母猪隐性发病,造成某些营养物质的不能吸收,导致胎儿先天发育不良,影响后天生长。或者由于新生仔猪的护理不当,如小猪出生后没有及时固定乳头,弱仔猪吃不到好乳头,加之母猪泌乳能力差,乳汁少,质量次,致使仔猪不能满足营养需要,生长停滞。

3.食僵。仔猪断奶后,日粮品质不良,营养缺乏,或育成仔猪同群饲养,强者多吃食,弱者吃不到足够的料而处于饥饿状态,久而久之形成僵猪。

4.病僵。仔猪患伤寒、白痢、慢性胃肠炎、气喘病、蛔虫、姜片吸虫、螨虫、猪痘及其他慢性病,阻碍仔猪生长发育。据临床统计,各种疾病中由寄生虫所引起的僵猪比例最大,占70%~80%。

二、症状

该病多发于体重10~20公斤的仔猪。临床表现:被毛粗乱,体格瘦小,圆肚子,尖屁股,大脑袋,弓背缩腹,精神尚可,只吃不长,平均每天生长不到50克,有的养至6月龄才达到20公斤。病僵猪随疾病的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如喘气病有咳嗽和气喘症状;患仔猪副伤寒的猪长期腹泻,且时好时坏;患寄生虫病的猪表现为贫血,并且有异嗜现象。

三、治疗方法

1.驱虫、洗胃、健胃。使用动物内外杀虫王,按照每100公斤体重用10~12克进行驱虫。驱虫后第3天开始健胃,驱虫药的选择可区别不同情况选择两类以上交替使用,如动物内外杀虫王和伊维菌素预混剂交替使用。健胃药多选择中成药剂,如消食开胃乐、健胃散、山楂开胃灵等。

2.调整日粮,保证营养。在日粮中加入促生长的中小猪壮骨强补精(或僵猪活性调控肽)+新金赛维+赖氨酸等营养物质。

3.药物治疗。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日粮中添加促长剂、维生素和足够的氨基酸后,配合注射一针肥,脱僵效果快速而显著。按照40公斤以下体重的僵猪第1次注射8毫升,10天后再次补注8毫升,注射两次即可达到满意的脱僵效果。

4.生物疗法。取健康猪血,现采现用,每头僵猪用5~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天,即可收到良好效果。

(广西蒋爱国)

温馨提醒:文章中所提及的相关产品,本刊读者服务部均有售,详情请致电:0791-86616743

蟹种培育中的懒蟹与早熟蟹的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



蟹种是成蟹养殖基础,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1龄蟹种培育技术已趋向成熟,目前蟹种培育大都达到亩产量100kg、高产池塘达250kg以上的水平。但在蟹种培育过程中,“懒蟹”与“早熟蟹”比例偏高成为困扰广大养殖户的难题,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分析了“懒蟹”与“早熟蟹”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一、概念描述
1、懒蟹。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常有一些仔蟹前期在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觅食,后期虽能觅食,但不蜕壳、不长大,到蟹种捕捞时,其规格在500只/kg以上,少数仍停留在Ⅲ期~Ⅴ期仔蟹阶段,达不到蟹种的规格要求,失去了成蟹养殖的价值,蟹农称之为懒蟹。
2、早熟蟹。1龄蟹种收获时,部分较大规格个体的蟹种外部形态、副性征已与成熟蟹相同,性腺已完全或接近成熟,这种个体的蟹种被称为早熟蟹,也有称性早熟蟹种。早熟蟹放养后往往帨壳不逐而死亡,即便不死亡,其生长速度也很慢。
二、产生原因
1、育种池塘过大。育种池塘小而适宜,幼蟹相对集中,饵料容易做到均匀投喂,每只蟹获取饵料的机会也越高,规格相对更均匀整齐。池塘越大,幼蟹相对分散,饵料投喂无法实现全覆盖,久而久之,蟹种则会逐渐出现规格分化较大的局面,小的成为懒蟹,大的成为早熟蟹。
2、密度过高或过低。幼蟹密度过大,如果投饵再达不到均匀的要求,部分幼蟹吃不到足够的饵料,只能摄食洞穴附近泥土中的腐殖质,维持生命,其个体生长缓慢,出现“懒蟹”。幼蟹密度过低,容易造成蟹种营养过剩,规格偏大,早熟蟹比例大幅度提高。
3、水体溶氧量太低。蟹种培育过程中,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当水中溶氧量低于3mg/L时,幼蟹会上岸或附着在水草上栖息,时间一长,上岸的这些幼蟹就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这些蟹就成了懒蟹。
4、水位变动频繁。养殖水位时高时低,蟹种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徙,只得长期居于洞中,“以不变应万变”。
5、缺少附着物。水体溶氧量较低时,幼蟹往往离开水体,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如果水中有附着物没有或不足,幼蟹就能爬上去。如果水中无附着物,蟹种只好往岸上爬,在岸上打洞穴居。
6、饵料投喂不均匀。蟹种培育过程中如果投喂饵料不均匀,导致部分蟹种觅不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蟹种就缩在洞里,不肯出来觅食,容易形成懒蟹。如果投喂饵料过精,特别是动物性饵料过多,再加上培育池中天然饵料比较丰富,使生性贪食的幼蟹营养过剩,形成了早熟蟹。
7、有效积温增加。育蟹种水体较小,水位浅,水温上升快,如遇持续高温季节,水温一直较高,加速了幼蟹的生长和性腺发育,形成早熟蟹。
三、控制措施
1、建设标准化蟹种培育池。育蟹种池塘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埂坡比1:2~3,池深1.2~1.5m。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考虑到投饵和幼蟹捕捞操作便利,培育池池底最好为锅底形结构,自然形成浅水区和深水区。
2、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育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量充沛,进排水方便。水草具有供幼蟹摄食、隐蔽蜕壳、降温和净化水质等作用。浅水区栽种水花生,深水区栽种伊乐藻,呈条状型分布,水花生长成后要占全池面积的50%以上。
3、控制和调整在池幼蟹密度。实践证明,蟹苗亩放养量与蟹种亩产量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性,一般按亩放蟹苗0.75~2kg灵活掌握。可一次放足,中途适当调剂。培育期间进行两次抽样:第一次在蟹苗下池培育4~6天,即首次蜕壳全部变态成Ⅰ期仔蟹时,要求Ⅰ期仔蟹密度达到13万~18万只/亩;第二次在培育25~30天蜕过5次壳的Ⅴ期幼蟹时,要求密度达10万只/亩左右。
4、饵料的品种选择与合理投喂。大眼幼体下塘前要培育适量的浮游生物,如天然饵料不足可按蟹苗重量100%~200%投喂专用开口料,每天投喂4~6次。蟹苗蜕变成Ⅰ期幼蟹后投喂专用幼蟹料,随着幼蟹规格的增长,当培育至Ⅴ期时,逐步降低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同时要防止饵料不足,造成幼蟹相互残杀。7~9月份,要适当减少精料的投喂,多喂一些水草、浮萍、南瓜丝等植物性饵料,10月份后,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育肥饲料,供其壮膘越冬。
5、加强水质与水位管理。在蟹种培育过程中特别在高温期间,每10~15天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或水质改良剂。前期不宜频繁换水,应保持水位稳定,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逐步地提高水位。7~9月高温季节,培育池水位尽量保持在1m以上,为防池塘水温过高,5~7天换水1次,但换水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换掉原池老水20%左右。
6、保持水体溶氧充足。有条件的育种池要安装微孔管增氧设施,以便养殖过程中,特别在高温季节、连续阴雨天气开机增氧。但高温季节,白天尽量不要开机,因池塘表层水温高达35~36℃,一旦开机,会使上下水体形成对流,表层的热水会进入池塘底部,对幼蟹产生应激和不适。

泥鳅胀气病的形成及预防方法介绍



经过越冬期,泥鳅体质较弱,整个越冬期都处于停食阶段,泥鳅的肠壁比较薄,加上较长时间没有蠕动,目前消化能力还很弱。所以即使养殖户没有大量投喂,也易出现胀气的现象。水质因素越冬期后,泥鳅塘内的水质较浓,水体中有机质、杂质偏多,有的池水手感发黏或发涩,这样的水质,水体中的气体含量往往偏高,容易引起泥鳅发生“胀气”,即泥鳅肠道内充满了小气泡,增加了泥鳅的浮力。所以,较小的泥鳅会出现侧身躺在水体表层的现象。生活在此水体中的泥鳅,摄食时水中的气体伴随着饲料进入肠道内,这就是为什么饲料投喂量小也容易胀气的原因。水体条件过差极易发生气泡病。

泥鳅吃食引起胀气,从外表看,泥鳅的肚子滚圆,肚皮朝上躺在水中,可以看到肚皮黑一块白一块,黑的就是饲料;剖开泥鳅肠道,可以看到饲料排在泥鳅肠道内,稍用力,即从肛门溢出。许多养殖户对此不以为然,但大量胀气现象的发生,又会引起泥鳅肠炎病的暴发,因此要提前预防泥鳅肠炎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水质发黏或发涩时及时换水;
(2)定期改良底质,控制底泥排放气体,减少水体中气体的含量;
(3)前期投食量要少,不要多喂,并逐渐增加饲料投喂量,阴雨天减少饲料投喂量。

河蟹养殖过程中“懒蟹”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生长不平衡的现象,个体小的河蟹往往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和觅食,故称为“懒蟹”,懒蟹个体不易长大,严重影响河蟹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懒蟹”的产生是多方面,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1、养殖池水体溶氧太低,河蟹大部分上岸栖息,时间一长,使能适应在岸上洞穴里生活。
2、水位变化大,如果养殖池水位忽高忽低,河蟹的洞穴也随之变动,当水位下降时,河蟹就在陆上穴居,不再下水觅食。
3、投饵不均匀,有的河蟹吃不到饵料,就会取食洞穴中的有机质来维持生命,久而久之,习惯洞穴生活。
4、池中缺少漂浮物(水草等),使河蟹适应在岸上打洞穴居。
根据“懒蟹”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一是增加水中溶氧,做到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新鲜,并及时清除残饵。
二是控制水位,不同季节养殖池的水位有所不同,但在同一季节内,水位要保持相应对稳定。不宜忽高忽低。
三是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布点要均匀。
四是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池塘要有一定的水草量,水草覆盖面在60%以上,。而水草少了光照直射池底水温高对河蟹早熟有直接关系,如果池塘欠水草可采取水花生补救,水草能防止水温升高起到降温闭暑,控制其早熟作用。

河蟹池水草附着物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



水草在河蟹多品种混套养池塘中不可或缺,在产量、品质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各方面原因,水草上时常出现过多附着物,影响水草生长,处理不及时容易引起水草枯萎、死亡,现对水草附着物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供养殖户参考。
一、原因分析
(1)水体营养不均衡。养殖水体中碳、氮、磷、钾等有机元素和无机元素比例不均衡,无法满足藻类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营养需求,导致藻类老化,附着在水草上;
(2)池塘底质恶化。老化池塘底部因长期积累大量排泄物、残饵和剩余有机肥,滋生细菌、虫害,且伴随累积物大量发酵,容易引起水草根部缺氧腐烂,底质环境恶化,致使水体净化能力下降,细菌、寄生虫及水体悬浮物容易粘附在水草叶面;
(3)气候突变。由于温度突然降低、长时间降雨等突发气候或者日常管理不当等因素,出现藻类大面积突然死亡的现象,致使水体浑浊,覆盖水草叶片;
(4)池塘返底。养殖前期,天气多变不稳定,底质差、底质疏松的池塘,施用刺激性渔用药物后,容易打破原来水体的生态平衡,进而引起池塘返底,造成水浑草脏。
二、处理方法
(1)补充营养。对营养不均衡的水体,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适量追加生物有机肥,施用氨基酸、葡萄糖离子钙、硅藻肥、黄腐酸钾,调节水体有机物与无机盐比例,为水草、藻类提供所需营养,促进生长;
(2)改良底质。经常性施用分解底质改良剂,以及含有硝化菌、乳酸菌等成分的生物菌,加快对池塘底部及水体中有机质、硝酸盐、高锰酸盐等物质的转化利用,提高水体稳定性,并适时增氧,提高水体溶氧含量;
(3)净化水体。水体浑浊的池塘,施用腐植酸钠,对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进行吸附沉淀,净化水体,同时泼浇芽孢杆菌,清除水草上的细菌、虫害;
(4)增强免疫。采用拌饵投喂的方式,定期喂服中草药,提高蟹、虾的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

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预防


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微生物及非微生物两类,但此两类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病原可单独致病,如大量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时,也会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如冠状病毒综合大肠杆菌或球虫,致病为某一种病原都会造成两种不同临床症状的疾病,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病性下痢及肠毒性下痢或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类或流行性下痢,且季节对病源致病的影响相当大,某些病原在冬季温差大时容易致病如冠状病毒,再者饲养环境的应激如太潮湿或太热,也会引起仔猪下痢,如断奶后的下痢与断奶的应激有关,同时许多病源是母猪传给仔猪而致病的,母猪本身的营养状况也会影响仔猪造成下痢,可见猪下痢的病因多且广,并且相互关联,互相影响。

(一)由母rǔ引起的下痢多发生在生后2-3天或7日龄仔猪。

原因:

母rǔ酸性大,母猪日粮脂肪含量过高,母rǔ中钙质不足或母猪发生rǔ房炎、产后热、发高烧等疾病,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因素。此时,仔猪下痢排出的粪便呈灰白色。

预防方法:

改变妊娠母猪饲养类型,即日粮从精料型改为青料为主,合理搭配其它饲料,防止母猪过肥,采取产前减料、产后逐渐增料的措施,减少含脂肪高的饲料,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做到母猪日粮营养平衡,保证钙质供给。

(二)由母rǔ及饲料引起的白痢母猪产后14-21天rǔ量最高,仔猪食后不易消化,引起消化不良,常发生下痢,尤以夏秋季为甚。

原因:

母猪日粮内含高脂肪、高蛋白饲料过多,仔猪吃得过饱,仔猪舐吃大猪食槽剩余的酸饲料,饮用污水,舍内阴冷潮湿,母猪患病,仔猪患寄生虫病,常引起仔猪发生下痢。粪便呈灰白色,腥臭,有时呈黄白色或黄绿色。

预防方法:

减少母猪精料量,增加青绿多汁饲料,降低母猪饲料喂量,并减少仔猪吃奶次数;冷天注意加厚垫草,保持猪舍温暖干燥,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及时淘汰易引起仔猪白痢的母猪,仔猪生后当天和35天肌注0.1%亚硒酸铁溶液0.5-1.0毫升,并饮用硫酸铜及硫酸亚铁溶液。

(三)由仔猪离rǔ时的下痢一般在仔猪离rǔ1-2天时发生。仔猪粪便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腥臭。

原因:

离rǔ时环境及饲料应激,引起消化不良,仔猪过食,卫生条件差,造成大量寄生虫或细菌繁殖。

预防方法:

科学喂养离rǔ仔猪,保证清洁饮水,少喂勤添,防止过食,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此外,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一些药物也可预防离rǔ仔猪下痢,一般可在每100千克混合料中添加60克金霉素或20克硫酸铜或200克磺胺二甲嘧啶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09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