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瑞鳖养殖技术之繁殖孵化


1.亲鳖池的建造
山瑞鳖喜爱僻静、溪水潺的环境,因此应选择安静、地势高、水源清新充足、排灌方便和阳光充足的地方建造亲鳖池。池的面积一般以1000~2000平方米为宜,长方形或正方形均可,池深1.5~1.8米,有效蓄水深度为0.8~1米。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垂直高于水面30厘米以上,出水口低于池底,能排干池水。为保持水位的相对稳定,在正常水位线上应设自动溢水口,各水口安装防逃铁丝网。池的四周筑高50厘米、出檐20~25厘米的防逃墙,内壁要光滑。池底铺25厘米厚的泥沙,作为亲鳖越冬和越夏的潜伏场所。
在亲鳖池内设产卵场,位置是坐北朝南。在离水面30~40厘米的岸边挖30厘米深的坑,填满粒径为0.5~1毫米的纯细沙。沙坑要有一定的倾斜度,并逐渐伸入水面,这样雨天既不积水又利于亲鳖上岸产卵。同时产卵场应搭遮阳棚,在附近种植一些阔叶树木或攀缘作物,供亲鳖纳凉、休息和产卵(图10)。


2.亲鳖的选择与培育
方法参见黄沙鳖亲鳖的选择及培育。雌雄放养比例要控制在3∶1。

(1)收集鳖卵
山瑞鳖交配15~20天后即开始产卵,它喜欢在雨过天晴的傍晚爬上岸边的沙滩产卵。在山瑞鳖产卵季节(4~7月),每天早晨要检查产卵场,根据雌鳖产卵时留下的足迹和挖穴时被翻出的湿沙来判断卵穴位置,用手轻轻扒开沙土,看见鳖卵后插上标记,24个小时后方可收卵。收卵时动作要轻巧,切勿碰破卵。一般山瑞鳖受精卵的动物极出现白斑比中华鳖迟,经孵化3天左右才明显出现。排放卵孵化时,动物极不一定非朝上,但不能摇晃,以免影响孵化率。目前人工养殖的山瑞鳖卵受精率仅达50%。
(2)孵化条件
山瑞鳖最佳孵化温度为30~32℃,相对湿度为80%~90%,经50~55天孵化出壳。
(3)孵化方法及设备
规模较大、孵卵较多的,可参照黄沙鳖的人工孵化方法。小型孵卵可采用孵化箱孵化(图11)。


①孵化箱的制作:孵化箱一般用松木或杉木制作,深30~40厘米,宽与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底部钻若干个沥水透气孔,箱底先铺防水塑料布一块,再铺卵石10厘米厚、粗沙5厘米厚、细沙20厘米厚,孵化箱四周用石棉填充以加强保温。烘房的顶部铺一层不锈钢网布,用煤炉作为热源,煤炉燃烧后的二氧化碳通过烟筒带走。通过煤炉放置的高低和炉门开闭的大小来调节烘房的温度,保持恒温以提高孵化率。
②孵化管理要点:
第一,在沙上排放卵时,卵间距离保持2~3厘米,排放好后在卵面上覆盖3~4厘米厚的细沙,然后盖上湿毛巾。
第二,调节煤炉,保持孵化箱内沙的温度为29~32℃。
第三,要经常洒水,保持孵化箱内相对湿度为85%~90%。洒水时要洒在毛巾上,不要直接冲洒沙面,以免使卵暴露而影响孵化。
第四,注意防止蛇、老鼠、蚂蚁的为害。
第五,刚孵出的山瑞鳖体重6~7克,2天内不要捉动,让它在收集盆(内装5厘米深的水)里养息。2~3天后再移到稚鳖池内饲养。

相关知识

山瑞鳖养殖技术之幼鳖饲养



①饲养池规格
面积可根据幼鳖多少而定,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均可。大池的池边陆地宜栽种类似香蕉的阔叶植物,用1/3的水面养殖水葫芦等漂浮植物,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供山瑞鳖晒太阳和休息。池水深20~50厘米,池底为缓斜坡。

②放养密度
每平方米放养5~10只。

③饵料种类
以蝇蛆、蚯蚓、螺肉、鱼、虾、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为主,辅以维生素、玉米、土豆、红薯、南瓜、青菜汁等植物性饵料,还可喂中华鳖配合饲料,按稚鳖料、幼鳖料和成鳖料系列进行驯喂。

④饵料投喂方法
动物性饵料要新鲜,洗净后切碎,要适合鳖口形,切勿喂腐烂变质的食物。植物性饵料洗净后选取质优者煮熟,搅烂后与动物性饵料拌均匀,然后用小型饵料机制成条状饵料投喂。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配合后,总蛋白质含量应为50%以上。日投喂量为山瑞鳖体重的8%~10%,日喂2~3次。

山瑞鳖繁殖的采卵与孵化技术


在山瑞鳖的产卵季节,每天清晨仔细检查产卵场,产过卵的地方多有沙土被翻松的痕迹,沙土显得较湿润,周围有放射状爪印。当发现有卵穴后,不要马上移动卵粒,只在旁边做好标记(因产卵不久,胚胎尚未固定,此时采卵会因震动而影响胚胎的发育)。一般待24小时后再采集。
1.山瑞鳖卵的采集
在山瑞鳖的产卵季节,每天清晨仔细检查产卵场,产过卵的地方多有沙土被翻松的痕迹,沙土显得较湿润,周围有放射状爪印。当发现有卵穴后,不要马上移动卵粒,只在旁边做好标记(因产卵不久,胚胎尚未固定,此时采卵会因震动而影响胚胎的发育)。一般待24小时后再采集。
采卵时,要小心地用手将覆盖的沙子扒开,手要轻,以免碰碎卵。卵粒取出后,检查受精情况,将受精卵的动物极即有白点的一端朝上,整齐地排列摆放于采卵箱内,移到孵化场进行人工孵化。每次采卵后都要将产卵场清整好。干旱季节要洒水使沙土保持湿润状态,以便山瑞鳖再次产卵。
2.山瑞鳖卵的孵化
山瑞鳖卵一般采用人工孵化。人工孵化就是将选好的受精卵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度范围内并保持沙床一定的湿度,当孵化积温值达到一定时,胚胎发育完全,稚鳖就会破壳而出。由于人工孵化鳖卵,温度、湿度均可保持相对稳定,条件适宜,因而一般孵化时间较短,孵化率也较高。
人工孵化山瑞鳖卵的方法有常温孵化和恒温孵化两种。
(1)常温孵化一般在室内进行,无需控温设备,用木箱或其他透气的容器作孵化器。在孵化器底部铺5厘米厚的细沙,将受精卵排放其上,可排放2~3层。卵的上面覆盖3~5厘米厚的细沙。沙的含水量为7%~10%,以手握沙成形、落地即散为准。要提高孵化率,适宜的湿度是关键。沙的含水量太高,则鳖卵易闭气而死;含水量太低,则鳖卵内的水分易蒸发,卵易干涸而“夭折”。受精卵放置好后,应插一标签,注明日期、数量。在广州,自然温度下,受精卵经76~83天孵出稚鳖,孵化率80.5%。
(2)恒温孵化又称快速孵化。即用自动控温恒温孵化房进行孵化。它与常温孵化的不同点是保持温度的恒定,其他操作一样。当孵化温度为28℃时,孵化时间为71~78天,孵化率为95%。当孵化温度为30℃时,孵化时间为60~67天,孵化率82.9%;孵化温度达33℃时,胚胎全部死亡。
在孵化过程中注意日常管理,要经常检查和调节温度与湿度,温度的检查是: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插于孵化的沙内和悬于空气中,每天早、午、晚各检查一次。沙子的湿度视天气干燥与潮湿程度,每天检查一次。每天洒水后,松动一下沙层,防止板结,但不要拨动受精卵。注意孵化房的空气流通,做好敌害防潮工作。

山瑞鳖幼鳖、成鳖的饲养技术



一、科学投喂
幼鳖和成鳖对饲料的要求不如稚鳖严格,可喂鱼、虾、蚌、螺、禽畜类下脚料和蔬菜叶等,动植物饲料量按3:1搭配。也可喂全价配合饲料,其粗蛋白含量应在45%左右。在饵料的投喂上要坚持“四定原则”。6~10月份每日投喂两次,上午7:00和下午4:00各投喂一次。10月底后至翌年5月底前每日投喂一次。饵料要放在固定的饵料台上,这样便于观察山瑞鳖的摄食情况,掌握合理的饵料投放量,同时也便于残饵的消除及饵料台的消毒,以利病害的防治。全年饵料的投喂应掌握“两头轻,中间重”的原则,即春季和秋末投喂量少,夏季和秋初投喂量多(一般占全年投喂量的70%)。每天投喂量以投喂后1~2小时内吃完为宜。在水温25~30℃条件下,日投鲜动物性饵料可占鳖体重的10%左右,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全价配合饲料占体重的3%~5%。幼鳖的日投喂量要稍大于成鳖。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上次投喂后的剩饵情况灵活调整。天气恶劣、下雨、闷热或气温过高、过低时,可不喂或少喂。投喂的饵料必须新鲜、适口,确保质量,不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以免发生疾病。
二、水质管理
山瑞鳖主要用肺呼吸,但因其生活于水中,水质的好坏对其生长影响很大。因此,要保持水质的良好。较理想的养殖水质为绿色,池水中绿藻类、蓝藻类的繁殖可补充水中溶氧,促进有机物分解,使透明度降低,减少山瑞鳖的相互撕咬。
为了保持水质清新,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每半个月至一个月可每亩施用12~20公斤生石灰一次。饲养池水春季稍浅,50~80厘米即可,以便水温升高,促使山瑞鳖开食。以后随水温上升和山瑞鳖的成长逐渐加深水位,至1.2~1.5米水深后以经常换水的方式改善水质。在放养期间,水质清瘦的池塘可通过施用无机肥来培育藻类,而对过肥的池塘,除换水外,还可放养鲢、鳙鱼调节藻类密度以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夏季高温时,可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阳棚,其面积约占塘面的10%左右。

山瑞鳖幼鳖的越冬管理技术要点



山瑞鳖幼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稚鳖有所提高,一般可以在池内自然越冬。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也要采取科学的越冬方法,其幼鳖的越冬管理是人工养殖的一个重要阶段,要特别注意,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有:
1、投饲管理
幼鳖入池后,要加强管理,水温在16℃以上时,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适口饲料,以保体膘。
2、温度控制
越冬期间要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不发生过大变化。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室内池或室外池搭塑料大棚越冬。越冬期的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50只左右为宜。应做好保温防冻工作。可将池水水位升高,池顶盖上竹帘,上铺一层稻草。有条件的最好采取人工升温、控温措施。
3、水质管理
注意水质调节,保持一定的透明度。要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幼鳖池20~30天换水1次,每次换20~30厘米。对于水质过分清瘦的越冬池,可在池塘边堆施一些有机肥料,即可肥水,又可发酵提高水温。
4、加强日常管理
越冬期间,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防止经常有人在池边走动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震动,使山瑞鳖不受惊扰,不会在水中逃来逃去,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同时越冬期间也要坚持巡池,注意观察幼鳖的活动和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死亡。

山瑞鳖人工养殖技术介绍



1、培肥水质,提供丰富的饵料生物
肥水,是指水中浮游生物含量为20~100毫克/升的池水,其中的浮游植物既能在水中制造氧气,又与浮游动物同是鳖、鱼、螺蚌等的优质开口饵料,相当于婴儿吃的奶,营养丰富全面。据有关专家做的对比试验,吃浮游生物长大的稚鳖体格健壮,发病率低,比喂其他精饵料的稚鳖生长速度快得多。
鳖长大后,食性虽然有变化,但还是离不开浮游生物,有些营养也只有靠浮游生物提供,例如在浮游生物丰富的池里稚鳖很少患白斑病,原因一是浮游生物抑制了白斑菌的繁殖,二是稚鳖吃浮游生物后,自身抗体提高了。
培肥水质还能加速水体良性循环,即:水质肥了,浮游植物多了,水里氧气就丰富;氧气丰富了,则浮游动物繁衍就多了,浮游动物又可及时将老的浮游植物吃掉,让新的浮游植物再长起来,始终保持旺盛繁殖的势头;鳖就经常有浮游生物饵料。
水质好坏的表现,水质的好坏除用仪器化验外,有经验的人凭肉眼观察亦可鉴别,方法如下:
(1)看水色
好水的水色呈绿色,纯正清淡,但随水生植物发育阶段分为:(像嫩树叶的)草绿色(是生长旺盛期的好水)、深绿色(是生长中年期的好水)。如果水色发灰、发黄或发黑,都是坏水。
(2)看透明度:可用白铁片做成黑白各半的黑白盘,用绳系着,沉入水中,沉到黑白模糊不清时的深度就是水质的透明度。如透明度在25~35厘米之间,说明是好水、肥水,水里浮游生物丰富,每升水达20~100毫克,这是鳖的好饵料。如果透明度小于25厘米,则水太肥,遇雷雨闷热天时,导致鳖中毒得病和死亡,应加水冲淡。如果透明度40厘米以上,清澈见底,说明水太瘦,水里浮游生物少,营养少,则养不好鳖,应施肥培肥水质。施肥后几天内,就可使水色变绿。施肥可用过磷酸钙加腐熟发酵了的猪、牛粪,去渣化水全池泼洒,应量少次多,保持水中适量的肥度,均衡繁殖浮游生物。不能过肥,以免坏水。
2、要有良好的晒背场
晒背是鳖为强身健体、灭害祛病的自我呆健行为。鳖借阳光晒背,紫外线可以杀灭体表各种病菌、病毒、寄生虫和藻类,坚固体表,增强低抗疾病的能力。鳖还借太阳光,晒暖身体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因此,晒背台必不可少。晒背台种类样式很多,有竹制板、木制板及水泥板;有蓬式、平板式;有放水边的,也有放水中央的。据实地观察,晒背台以用尼龙纱窗布绷在做成斜面的木框架上的为好。鳖在纱窗布面上晒背时,全身舒展而腹部却不离纱窗布面,像睡觉一般自然而不吃力;也常见到小鳖趴在大鳖身上晒背怡然自得,并不打架,而且晒的时间很长。
3、选良种放养
养鳖应该选无病、无伤、体格健壮、行动凶猛而迅速、体重2千克以上、生长几年、性成熟的大鳖作亲鳖(种鳖)。在选择种鳖时,尽量选择地区跨度大的,它们交配后产出的下一代,会保持种鳖的优点。另外不能近亲交配,以免出现品种退化和遗传疾病。
选购稚鳖养殖时也应选择个体大、活跃、行动迅速、无病无伤的鳖,那些行动迟缓、走路没劲的小稚鳖不宜选购。要警惕病菌借病鳖而传播,危害群体。
4、放养注意事项
放养鳖,在两池水温略有不同的情况下,可做如下技术处理以使其能适应水温而不得病。(1)将装鳖的筐子放在池边用池中水喷洒,使鳖适应(这个做法就像人下水游泳前,先用池水淋湿身再游,使身体不致突然受凉而抽筋)。再将鳖放在饵料台边或产卵场(亲鳖)边,让鳖自行爬入水中,并让其知道饵料台(或产卵场)的位置。(2)放养密度,稚鳖30只/平方米;幼鳖10只/平方米;成鳖3只/平方米。(3)投放鳖种、鳖苗时千万不能将鳖像地球一样抛入水中,这样做第一容易使鳖受惊,影响食欲;第二,鳖高抛入水容易呛水而成水鳖(病);第三,如果是怀卵鳖,高抛会影响腹中卵粒的发育和产卵;第四,鳖如碰撞到水中硬物,会受伤或死亡。(4)投放鳖种宜选晴天,在气温、水温高时进行。雨天鳖较容易受凉。(5)放种前,如鳖有伤应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几分钟,以消毒杀菌。(6)放种前对放养池用生石灰或明矾水清池消毒,每平方米水用生石灰239克或明矾0.5~2克化水泼洒。
5、切莫错过养殖黄金季节
鳖喜欢生活在温暖的水体里,天气热了,它就出水活动和捕食;天气冷了,它就入水避寒,钻泥冬眠,保护自己。鳖喜温怕冷并有冬眠习性,造成它在一年四季中生长的时间不长,在我国两广地区只有从3月末至10月中旬近7个月的生长期,在寒冷的北方生长时间比这还要短。而生长最好的黄金季节只有6~8月的短短70~80天。鳖在冬眠期间,甚至还要减轻体重10%~15%。因此鳖在自然界的生长速度很人工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抓紧鳖生长黄金季节的管理。投喂、繁殖工作一定要搞好。要让鳖吃饱吃好,晒好背,多产卵,让它尽快长大和多孵出合格稚鳖。要严格管理,不让人为打扰,在养殖黄金季节不接待人参观,不让捕捞,以免影响鳖吃食和晒背。管理操作最好选择在清晨和傍晚鳖未“起床”和快“睡觉”的时间进行。操作的动作要轻快、敏捷,如果动作太大,惊动了鳖,有的迅速潜入池底泥中长时间不吃食和晒背,就会影响生长甚至得病。
6、做到科学喂养
养鳖投喂饵料应做到定质、定位、定量、定时,培养鳖有规律地生活,培养它的条件反射能力。
(1)定质:即按鳖所需营养要求,投喂营养丰富的配合饵料和鲜活饵料,可喂螺蚌、鲜鱼、牛肝、猪肝等。不要忘记给鳖补充维生素,即在饵料中常拌喂马齿苋、深绿色蔬菜汁、玉米油等。
(2)定位:在饵料台上第一次喂食时要做好引导工作,即给鳖投饵料后,把一些长条猪肝一半放在台上,一半浸入水中,鳖闻到气味后,就会来吃食,这样养成习惯就会自动上台吃食。配合饵料不能放入池底喂,以免被泡散了浪费。
(3)定量:喂鳖的饵料量一般为鳖体重的5%~12%。喂后注意观察,在2小时内吃完料,再没有鳖来寻食,说明适量;在1小时内吃完料,还有不少鳖来找食,说明饵料喂少于,需加量;在2小时内料未吃完,也无鳖来光顾,说明喂多了,应减量。当水温在30℃时,可喂4次;水温在20~25℃时,可喂2~3次;水温在20℃以下时,喂1次就行。应记住,水温在30℃时鳖吃得最多,长得最快,要抓紧这个黄金季节多喂。
(4)定时:定时投喂,可养成鳖按时吃食的习惯,培养条件反射能力,增加喂食量。定时要根据季节变化、水温高低以及瞥的活动规律来定。早晨第一次投喂应在鳖开始活动前,让它一开始活动就有吃的。如喂得太早,鳖未“起床”,饵料容易被晒枯,影响吃食。第一次喂后每隔4小时再喂1次。

稚山瑞鳖的培育技术介绍



一、稚鳖的暂养
经过80天左右,稚山瑞鳖便可孵出。刚孵出的稚山瑞鳖重6~7克,卵黄尚未吸收完毕。这时不宜捉动,以免损伤稚山瑞鳖,让其在孵化器内自由爬动,无需喂食。2天后移到另一木盆或胶盆中暂养,盆底铺3~4厘米厚的沙,注水2厘米深,使稚鳖能将头露出水面呼吸。直径40厘米的盆可放稚鳖20只左右。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的饵料为红虫、切碎的蚯蚓、鱼肉、禽畜肝脏等。投喂量为山瑞鳖群体总重的10%左右,也可投喂甲鱼配合饲料。
暂养阶段,因为盆小水少,易受气温影响,温差变化较大,宜放在室内饲养。注意保温。每天应换水1~2次,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5℃。稚山瑞鳖经20天左右暂养就可转入稚鳖池培育。
二、稚鳖池的建造
稚鳖池一般为水泥池结构,面积不需很大,5~10平方米即可,池深50~60厘米,水深30厘米,池上方需拉遮阳布降温。池的一边设休息台,面积约为池的1/5~1/4。休息台以25度斜面与水面相接,方便稚鳖上岸休息。池底铺沙5厘米。
三、稚鳖的培育
1.稚鳖放养密度
稚山瑞鳖经暂养后转入稚鳖池培育。入池前,用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5分钟。初始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40~50只为宜。稚鳖池最好放养些水浮莲,一则降低水温,净化水质,再则还能充当附着物。随着稚鳖的生长,根据生长规格,养殖密度要及时调整。当生长到40~60克,每平方米水池放养30~40只;生长到10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养20~30只。通常每隔2~3个月分疏一次。
2.饲养管理
在饵料投喂上应坚持定时、定位、定量、定质,使稚鳖养成定点定时摄食的习惯。高温季节投喂两次,上、下午各一次。秋后投喂一次。饵料放食台上。食台用木板或水泥板架在水下2厘米处。根据稚鳖数量架设多个食台。投饵量以投喂后2小时吃完为准。在水温25~30℃下,日投饵量占稚鳖总体重的10%~20%。每天清扫食台,防止污染水质。
因稚鳖池较小,水也浅,蓄水深度仅20~30厘米。高密度养殖时,水质极易变坏,应每2~3天换水一次。饲养稚鳖的水以绿色为好,便于稚鳖的隐蔽,减轻相互咬伤,提高成活率。
在广州,稚山瑞鳖经140天饲养,平均体重可达50克,这种规格可以安全越冬。

山瑞鳖幼、成鳖的越冬管理技术



山瑞鳖的越冬管理是人工养殖的一个重要阶段,要特别注意,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有:
1.越冬前强化培育
除了越冬前按正常要求投喂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饲料外,还应尽可能地投喂一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鲜活饵料如:禽畜内脏、鱼、虾、蚌、螺等,促使山瑞鳖越冬前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加越冬期间的抵抗力以及能量的积累,提高越冬成活率。
2.越冬池的要求
越冬池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避风向阳、环境安静的地方。放养前用漂白粉10~20毫克/升全池消毒,曝晒数日,可减少越冬期间疾病的发生。
3.温度控制
越冬期间要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不发生过大变化。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室内池或室外池搭塑料大棚越冬。越冬期的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50只左右为宜。应做好保温防冻工作。可将池水水位升高,池顶盖上竹帘,上铺一层稻草。有条件的最好采取人工升温、控温措施。
4.环境及水质管理
越冬期间,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防止经常有人在池边走动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震动,使山瑞鳖不受惊扰,不会在水中逃来逃去,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同时注意水质调节,保持一定的透明度。

稚山瑞鳖的越冬管理技术



越冬阶段是稚鳖养殖中的关键阶段之一。由于稚鳖出壳时体重不同,养殖时间长短及饵料营养不同,个体差异较显著。较小个体内贮存的物质不多,在漫长的越冬阶段中,因体内消耗,致使鳖体质衰弱,容易生病造成大量死亡。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需做好越冬准备工作。目前有自然越冬与温室越冬两种方法。
1.自然越冬
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应及时将稚鳖转入越冬池。越冬池应选择在向阳、背风的地方,如果是室内池就更好。越冬池底铺20厘米厚的细沙,再注水10厘米,每平方放稚鳖100~150只。如果气温太低,可在池顶放上竹帘,竹帘上再铺一层稻草保温。第二年水温上升至18℃以上时,可将池水放干,注入新水,越冬后的稚鳖会自行爬出沙层。
2.温室越冬
有条件的可以在温室过冬。加温的方式多种,如温泉水加温、工厂余热加温、锅炉加温、电热加温等,根据各自的条件合理运用热能。当水温下降到15℃左右时,将室外饲养的稚鳖移到室内加温池内,加温继续饲养。保持水温在25~30℃之间。在冬季加温饲养条件下,稚山瑞鳖的放养密度可大些,以充分利用能源及养殖设施。20~30克规格的稚鳖每平方米放100只,40~50克的放70只,70~80克的放60只,100~120克的放50只,140~160克的放40只。在温室越冬需正常投饵,日投饵量占稚鳖总体重的10%~20%。在温室饲养,由于高密度、高水温,加之投高蛋白的饵料,水质极易变坏,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暴发性鳖病流行或直接引起鳖的死亡。改善和控制温室的水质是温室养殖的关键技术。具体操作中需要每日排吸池内污物;洗刷饵料台;定期换水,每2周更换一次;加强温室的光照并机械增氧;每隔一周用0.2~0.4毫克/升漂白粉消毒一次,降低氨氮;每隔一周用10毫克/升生石灰提高池水pH值,增加钙含量,促进稚鳖生长:另外,要保持温室内空气清新,在晴天室外最高气温时,用排气扇排出温室中的有害废气,换入氧气含量较高的新鲜空气。新鲜空气能提高稚鳖的摄食强度和饵料利用率,促进其生长。

山瑞鳖亲本的培育技术介绍



亲本的培育是人工繁殖工作的开端。加强亲本的培育是提高山瑞鳖卵孵化率的首要条件。
1.亲鳖池
池塘要求环境安静,背风向阳,面积1~3亩,水深1.5米,池底平坦,并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池底要有20厘米厚的泥沙。在池埂堤岸修建产卵场。产卵场面积以每只雌山瑞鳖占0.1~0.3平方米的沙盘计算。每个产卵场宽1.2米,长3~4米,沙深30~35厘米。沙粒径约为0.5毫米。沙盘略向产卵池倾斜,以防积水。每个沙盘之间可用高50厘米的水泥板分隔。产卵沙盘宜双数排列,以便产卵时每日开放其中一半。这样可防止隔日产的卵和当天产的混淆,便于取卵。产卵场上端用石棉瓦搭一高1.8~2米的遮阳棚。池塘四周建高50厘米高的防逃墙。墙内侧用水泥抹光滑,顶部用水泥板压成檐,檐宽20厘米。池塘进排水系统分列,排水处设防逃网。池塘中设数个食台,食台贴水面安置,食台近池水一侧有1厘米高的凸起,防止饵料滑入池内。
2.亲鳖的放养
山瑞鳖的放养密度通常由鳖的个体大小确定。一般2~3平方米水面放一只,每亩水面不超过300只,总重量不超过500公斤。如放养密度过大,鳖池的水质难以控制,鳖的活动相互干扰,将会影响鳖的性腺发育和繁殖。亲本的雌雄搭配以3:1为佳。
3.饲养管理
亲鳖放养的最佳水温为15~17℃。放养后要进行强化培育,精心管理。水温18℃以上可开始投饵。此时水温低,摄食量少,可在晴天上午10:00投喂,3天一次。水温20℃以上可每天一次。25℃以上每天分上午9:00、下午4:00投喂,夏季则改为上午7:00、下午5:00。饵料以蛋白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饵料为主,同时搭配一些蔬菜、瓜果、麦麸、米糠等植物性饵料。若投配合饲料,其蛋白含量要求在40%以上。投喂量以放养的亲山瑞鳖的总重量及水温来确定。水温在20~25℃,人工配合饲料的日投量为亲鳖总体重的3%~4%,鲜湿动物性饵料为6%~8%;水温25~30℃,人工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5%~8%,鲜温动物性饵料为10%~16%。水温适宜、天气晴朗时可多投喂些;气温下降、天气转阴雨时则要少喂。鲜湿饵料应比干饵料多投喂些。根据亲鳖的吃食情况,经常调整日投喂量以促进亲鳖的性腺发育和卵黄营养的积累。产过卵的亲鳖要精心饲养,增加营养,使其尽快恢复体质,促进性腺发育,缩短二次产卵的间隔。
亲鳖池的水质应保持清新活爽,水色呈褐绿色,透明度为30厘米。如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换水。在水中适当放养一些水浮莲,既可降低水中氨氮,又可作为鳖的辅助饵料。
每天早晨巡池,将残饵清除,洗净食台,以免影响水质。经常检查防逃设备有无破损、堤岸是否坚固,发现问题应立即修补。注意防治敌害,及时消灭鼠、蛇等。
亲山瑞鳖产后也应注意管理。入秋后,亲鳖虽停止产卵,但在生殖季节体内消耗大量营养需迅速补充,故需投喂足够的饵料,增加亲鳖本身的营养和积累,以利亲鳖冬眠和促使来年开春亲鳖提前发情、交配、产卵。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38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