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锐形线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又名禽线虫病

病原体

旋锐形线虫(Acuariaspiralis)的前部有4条饰带,由前向后,然后折回,但不吻合。雄虫长7~8.3mm。肛前乳突4对,肛后乳突4对,交合刺不等长,左侧的纤细,长0.4~0.52mm,右侧的呈舟状,长0.15~0.2mm。雌虫长9~10,2mm,阴门位于虫体后部。卵具有厚壳,大小为(33~40)m(18~25)m,内含幼虫。该虫寄生于鸡、火鸡、鸽子等的前胃和食道,罕见于肠。

发育史与致病作用

虫卵被中间宿主如等足类吞咽,经26天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禽类感染是由于吞食了含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所致。雌虫发育到性成熟排卵约需27天。

旋锐形线虫的致病作用和感染强度与宿主年龄和品种等因素有关。严重感染时,可在前胃见有深溃疡,虫体前端深藏在溃疡中;被寄生部位的腺体遭受破坏,其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细胞浸润。

症状

严重感染时,特别是1个月左右的雏鸡有食欲消失,迅速消瘦,高度贫血和下痢(粪便稀薄呈黄白色)等症状。患鸡出现症状后数日内死亡。

诊断与治疗

与小钩锐形线虫相同。

预防

满1月龄的雏禽可试作预防性驱虫;防止禽群与中间宿主接触,尽量不要在潮湿的地方放牧。

锐形属线虫除上述两种外,还有钩形锐形线虫(A.uncinata),寄生于鸭、鹅和一些野生水禽的食道、前胃和小肠。每一对饰带的后端均互相连接。雄虫长8~10mm,雌虫长12~18.5mm。中间宿主为水蚤。患禽严重感染时可能引起死亡。治疗方法见小钩锐形线虫病;预防是颇为困难的。

相关推荐

禽裂口线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裂口线虫对雏鹅、雏鸭危害严重。寄生于肌胃角质膜下,引起肌胃出血。患禽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

病原体为鹅裂口线虫(Amidostomumanseris,图),属裂口科(Amidostomatidae),寄生于鹅、鸭和野鸭肌胃角质膜下,偶见于腺胃。虫体细长线状,体表具有细横纹。口囊杯状,底部伸出3个长三角形尖齿。雄虫长9.8~14.0mm。交合伞发达,侧叶长于背叶。有两根等长的交合刺,末端分两支。雌虫长15~18mm。尾部呈指状,阴门位于体后部。虫卵椭圆形,大小为(68~80)m(45~52)m。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易感的禽类因吞食了受感染性幼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遭感染。禽类受感染后,幼虫侵入腺胃进行第3次蜕皮,第4期幼虫从腺胃沿肌层移行到肌胃,并发育成熟。

虫体钻入腺胃和肌胃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吸取血液并引起炎症和溃疡,角质膜易于剥落。患禽食欲减退,消瘦,生长发育停滞,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剖检可见肌胃角质膜有黑色溃疡病变,在病变部位可发现虫体潜于坏死灶内。

可用粪便检查法发现虫卵。剖检时在肌胃见有溃疡病变,于角质膜下发现虫体即可确诊。用左咪唑或甲苯咪唑等药驱虫。预防可参阅蛔虫病。

禽毛细线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禽毛细线虫病系由毛细科(Capillariidae),毛细属(Capillaria)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禽类消化道引起的。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家禽死亡。

病原体

虫体细小,呈毛发状;身体的前部短于或等于身体的后部,并稍比后部为细;前部为食道部,后部包含着肠管和生殖器管,其构造与毛尾线虫相似。阴门位于前后部分的连接处。雄虫有1根交合刺和1个交合刺鞘,有的没有交合刺而只有鞘。虫卵两端有卵塞。毛细线虫寄生部位比较严格,可以根据其寄生部位对虫种做出初步判断。

(1)有轮毛细线虫(C.annulata,图)。前端有一个球状角皮膨大。雄虫长15~25mm,雌虫长25~60mm。虫卵大小为(55~60)m(26~28)m。寄生于鸡的嗉囊和食道。

(2)鸽毛细线虫(C.columbae)。雄虫长8.6~10mm;交合刺长1.2mm,交合刺鞘长达2.5mm,有细横纹;尾部两侧有铲状的交合伞。雌虫长10~12mm。虫卵的大小为(48~53)m24m。寄生于鸽、鸡和吐绶鸡的小肠。

(3)膨尾毛细线虫(C.caudinflata)。雄虫长9~14mm,食道部约占虫体的一半,尾部侧面各有一个大而明晰的伞膜。交合刺呈圆柱状,很细,长1.1~1.58mm。雌虫长14~26mm,食道部约占虫体的1/3,阴门开口于一个稍为膨隆的突起上,突起长50~100m。虫卵大小为(43~57)m(22~27)m。寄生于鸡、鸽的小肠。

(4)鹅毛细线虫(C.anseris)。雄虫长10~13.5mm,雌虫长16~26.4mm。虫卵的大小为(42~51)m(22~26)m。寄生于家鹅和野鹅小肠的前半部,也见于盲肠。和鸽毛细线虫很相似。

发育史

虫卵在外界发育很慢。有轮毛细线虫卵在28~32℃下,需要24~32天,卵内才形成第1期幼虫;鹅毛细线虫在22~27℃,需要8天;膨尾毛细线虫需11~13天。虫卵在外界能长期保持生活力。膨尾毛细线虫卵在普通冰箱中可存活344天,未发育的卵较已发育的虫卵更为耐寒。毛细线虫的发育史有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鸽毛细线虫属直接型发育。终末宿主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幼虫进入十二指肠黏膜内发育,在肠腔内见到成虫是在感染后的20~26天。根据实验感染观察,这种线虫的寿命为9个月。有轮毛细线虫与膨尾毛细线虫需要蚯蚓作为中间宿主,卵在中间宿主体内孵化为幼虫,蜕皮一次,变为第2期幼虫,即具有感染性。膨尾毛细线虫卵被蚯蚓吞食后的第9天,幼虫即对鸡有感染性;有轮毛细线虫卵是在蚯蚓吞食后的第14~28天才对鸡有感染性。禽啄食了含有第2期幼虫的蚯蚓后,蚯蚓被消化,幼虫溢出。有轮毛细线虫的幼虫在嗉囊和食道内钻人黏膜,于感染后19~26天发育到性成熟;膨尾毛细线虫的幼虫在小肠中钻人黏膜,于感染后22~24天达到性成熟。成虫的寿命约10个月。

致病作用和病变

虫体在寄生部位掘穴,造成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刺激。轻度感染时,嗉囊和食道壁只有轻微炎症和增厚;严重感染时,则增厚与发炎变为显著,并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和黏膜的溶解、脱落或坏死等病变;食道和嗉囊壁出血,黏膜中有大量虫体。在虫体寄生部位的组织中有不明显的虫道。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增大,形成伪膜,并导致腐败是常见的病变。

症状

患禽食欲不振,消瘦,有肠炎症状。严重感染时,雏鸡和成年鸡均可发生死亡。鸽感染捻转毛细线虫时,由于嗦囊膨大,压迫迷走神经,可能引起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和麻痹而死亡。

诊断、治疗与预防

用粪便检查法发现虫卵或剖检死禽发现虫体和相关病变做出诊断。可用左咪唑、甲苯咪唑等药进行驱虫。搞好禽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发酵处理以消灭虫卵。严重流行的地区,可进行预防性驱虫。

兔舌形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名称】兔舌形虫病(Linguatulosis)

家兔舌形虫病是由五日虫纲(Pentastomida)、舌虫科(Ling-uatulidae)的锯齿舌形虫(Linguatulaserrata)的幼虫所引起的疾病。幼虫寄生于家兔等草食动物的肝脏、肺脏、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内脏器官,成虫寄生于犬,狐狸、狼等肉食动物的呼吸道及鼻道中。人的感染主要是由于经常与患犬接触所致。

病原体

舌形虫的成虫呈舌形,背腹面稍隆起,腹面扁平,体表具有明显的横纹。前端口孔周围有2对钧。雌虫呈灰黄色,当体内充满虫卵时则为褐色,长约80--130mm雄虫呈白色,长约1820mm。

生活史

雌虫产卵,卵呈椭圆形,大小为9070m,内含一四足幼虫。虫卵随同终末宿主一犬、狐狸、狼的鼻粘液流至外界。当粘附于青草上或落入水中的虫卵被兔、牛、绵羊、山羊,马等中间宿主吞食时,卵在胃中孵出幼虫。幼虫很小,长约75m。幼虫穿过肠壁,移行至肝脏、肺脏、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内脏器官中,,经过两次蜕皮后,幼虫由包囊围绕。幼虫在包囊中再经数次蜕皮,约在56个月后发育为着虫。着虫的形态与成虫相似,呈白色,体长约4--6mm.有2对钩,体表有80-90条横纹,每条横纹的后缘有一排刺。发育至第7个月时,若虫脱离包囊,向浆膜腔移行,部分向气管和肠道移行。在移行过程中可引起出血。若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可生活2--3年之久。

犬等肉食动物在嗅触或吞食含有若虫的草食动物的脏器时遭受感染。若虫可以直接经过鼻孔进入鼻道中,也可从咽腔或胃进入鼻道。若虫到达鼻道后,再蜕化一次变为成虫。有时,动物自身肺部的若虫,也可直接经气管移行至鼻道内,发育为成虫。若虫变为成虫时,体表横纹上的小刺脱落。成虫在终末宿主体内可生活达2年之久。

对于寄生于兔等草食动物内脏中的舌形虫幼虫,目前尚无生前诊断及治疗方法。

鱼毛细线虫病的防冶方法


病原:

毛细线虫病是由毛细线虫寄生于鱼的肠中而引起的鱼病。虫体线状,雌虫长5-10毫米,雄虫2-4毫米,头端尖细,肉眼可见。卵生,卵随寄主粪便排入水中,沉入水底,或附在水草及碎屑上,被鱼吞食后感染。

病症;

虫体以头部钻入宿主肠壁的粘膜层内,破坏肠壁组织,引起发炎,严重时可致死亡。少量寄生,不显症状,感染4条以上虫体,鱼体即消瘦,体色变黑,离群独游,长度1.7-6.6厘米的草、青鱼种,平均感染强度达7.5条时,能引起大量死亡。

诊断:

取出病鱼肠道剪开,刮下肠内容物和肠粘膜,置于培养皿中加入生理盐水,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或在放大镜下观察,发现毛细线虫为确诊。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种,鲢、鳙、鲮鱼也有感染。

防治方法:

(1)彻底干塘,曝晒池底至干裂。

(2)用漂白粉与生石灰合剂清塘,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0克,生石灰120克。

(3)发病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按每千克鱼每天用0.1-0.15克,拌入豆饼粉30克,做成药饵投喂,连喂6天,可有效地杀死肠内毛细线虫。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7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