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之稚鳖、幼鳖的饲养管理技术

管水与防病
稚、幼鳖池水的管理应包括调温、水质和水深诸内容。稚、幼鳖池面积小,蓄水浅,放养密度大,特别是加温养殖,在为鳖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养殖条件的同时,也加深了环境的恶性循环:阳光不足→高温→高密度→强化投饵→残饵和排泄物沉积→水质恶化。即使不断换水,随饲养时间的延长,每次换水所起的作用会一次比一次缩小。生态环境不良,开始是抑制稚、幼鳖的生长,进一步就会诱发疾病。
为了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方针,如在稚、幼鳖饲养过程中定期投喂药饵(含有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的饵料),都是防病的主要措施。
(1)湿度调控 对于加温养殖,无论在哪一个养殖阶段,都必须保持温度稳定:水温30±1℃~2℃,气温33℃~35℃。池水加温是用热水和蒸汽,室内空气加温则是用散热装置。因此,每一养殖阶段实施之前,都应对各种加热设备,控温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以保证使用时不出故障。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进行温度变化监测,及时进行调节。
稚、幼鳖的生长与日平均水温呈正相关。水温30℃,增长最快,当水温降至20℃以下时,虽然摄食,但几乎无增重。
在实际操作中,升温与降温都应循序渐进,使鳖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突然地升温或降温都会引起代谢紊乱,以致造成死亡。
(2)水深与水交换 稚鳖池的水深一般为30cm~50cm,幼鳖阶段随着个体长大,由浅逐渐加深,水深范围通常为50cm~80cm。
定期换水是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影响鳖池水质的主要因素,是残饵和排泄物沉积,产生有毒的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氨氮过量等。特别是饲养后期,个体和密度均较大,要严防水质恶化。应每天换水1次,但考虑到热能损耗和成本,起码也应每周换水3次~4次,并注意增加光照和通风。
(3)水质调节 适当的光照对于调节水质至关重要。光照使水藻类(主要是蓝绿藻类的微囊藻、栅藻和板星藻等)繁衍,补充水中氧气,分解有机物,可保持水质稳定。光照对于鳖的晒背习性是不可少的,没有充分光照的温室,不是理想的温室。
为调节水质,采用循环过滤装置和机械增氧也是一项重要措施,而定期(10天~15天)交替使用石灰(10mg/L~15mg/L)和漂白粉(2mg/L~3mg/L),进行池水消毒和水质改良,是国内外一致推荐,而又经济、简单的办法。既可改良水质,又可防病。
另外,在稚、幼鳖池放养一些水生植物(水浮莲、浮萍等),兼改良水质和为稚、幼鳖提供隐蔽场所之功能。

第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相关知识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稚鳖饲养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放养稚鳖前,应先做好稚鳖池的准备和消毒工作。新建水池应在放养前半个月放水浸泡,一般要浸泡2~3次,每次泡7天。如急于使用,可用稀磷酸喷洒池壁,将池水pH值降至7.2~7.8。检查排水道是否畅通,然后在池底铺上经筛选和消毒的细沙。此外,还要设置好饵料台和晒背台。
饵料台设在排水口一端,由杉木板拼合而成,两侧有一定的倾斜度(35°),中间为食物槽,用铁线或尼龙绳的一端系住饵料台的四个角,另一端吊系于棚架上,使饵料台呈浮动状态。每个斜边入水10厘米以上,稚鳖便能沿着斜面爬上饵料台自由取食。
晒背台与饵料台结构相似,只是中央平坦、无槽,设在向阳的另一端。在晒背台附近养殖水葫芦,供稚鳖隐居,共占池面积的1/3,其余2/3面积用遮阳网遮盖。
(2)稚黄沙鳖的识别和选择
①稚黄沙鳖的鉴别:稚黄沙鳖的形态和一般中华鳖的形态有些不同。稚黄沙鳖的背部呈浅黄色或淡棕色,并随水色或底质颜色的改变而略有不同,背甲有明显对称的小斑点,裙边较宽,腹部呈浅黄色,一般有5对左右对称的黑色斑点(图8),进入成年后斑点才逐渐消退。虽然黄沙鳖和其他鳖种杂交也具有这种特征,但可以作为鉴别黄沙鳖及其杂交种的标志。
②健康稚鳖的选择:
第一,群体选择。健康的稚鳖群个体大小均匀,摄食旺盛,在饵料台或晒背台上的稚鳖群,人一靠近便迅速下水逃避。没有病鳖、死鳖漂浮在池中或停在饵料台上。
第二,个体选择。刚出水的健康稚鳖体色鲜丽、富有光泽,目光晶亮有神;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它尾端的裙边,它的脖子会伸得很长,张着嘴总想咬人;把它仰放在地上,它会头部顶地,腿一蹬即迅速翻转身来。背、腹、四肢等体表光滑、完整无伤、无病灶。四肢较粗壮、伸缩有劲、游泳迅速。另外,同一群体中个体较重者一般为健康鳖。

(3)起捕、运输和下池须知
①稚鳖起捕须知:
第一,起捕前一天的下午停食,翌日上午起捕,以利于稚鳖排掉粪便,保证运输途中水质卫生,提高成活率。
第二,干水后稚鳖一般都潜入沙中,扒沙时手指轻轻触摸沙面,然后慢慢插入沙底把沙翻过来,使沙变松再把稚鳖捉出。整个操作过程要尽量减少手和沙对稚鳖体表的摩擦,以免稚鳖受伤而感染疾病。
第三,把出沙的稚鳖放入口径为60厘米的塑料盆内,每盆放200只重4~6克的稚鳖,然后放入20毫克/升的呋喃唑酮或氯霉素溶液浸浴2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
②稚鳖运输须知:
第一,运输量大、路途远的,要采用稚鳖运输箱。一般4~5盒为一箱,每盒的规格长×宽×高为0.45米×0.35米×0.1米。盒的四周用杉木板围成框,盒底钉25目的聚乙烯纱布,盒与盒之间有镶嵌槽,可供多盒叠层。箱的顶部为纱窗箱盖,以备途中洒水和空气对流。每盒四周的木板上钻有5~7个孔径为1.6厘米的圆形小孔(图9)。数量少的、短途的运输,可采用塑料箱(面包箱)、竹箩等工具。


第二,运输前先将木箱浸透水并进行药物消毒,同时检查各盒纱窗是否破损。将体弱及伤残稚鳖剔除,以避免强欺弱的现象发生。按稚鳖大小分盒装运,每盒装运重5克左右的稚鳖200~300只为宜。先在盒底垫一层经消毒处理的水葫芦须根,然后放入稚鳖,再在表层覆盖一层水葫芦须根,以起到保护和湿润的作用。装好箱后,叠好加盖,捆扎结实,启运前再向箱内洒适量自来水。途中要遮阳、防暑,尽量减少振动和挤压运输箱,运输箱切忌靠近汽车发动机。
③稚鳖下池须知:稚鳖到达目的地后,先放在阴凉处,将箱盖打开。根据稚鳖数量,预先备好塑料盆,并配制好3%的食盐水,消毒30分钟,同时要测量盆内水温和箱内温度,使温差小于3℃。最后还要测量稚鳖饲养池的水温,两者水温基本一致后才可下池饲养。因为温度突变会使鳖出现应激反应,温差达10℃可使体重10克左右的稚鳖机体受到不可逆转的致命损害而100%死亡。
(4)放养密度
饲养稚鳖的方式分为加温饲养和常温饲养两种。加温饲养稚鳖由于技术条件和温水供应量的不同,放养的密度不尽相同,可参考表9灵活掌握。常温饲养的稚鳖生长期较短,很快进入冬眠,因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为每平方米30~40只。

(5)日常管理
对温室中稚鳖的日常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饵料的选择与投喂:由于稚鳖生长较快,因此对饵料的营养要求很高。虽然动物内脏、小鱼、蚯蚓等动物鲜活料稚鳖十分爱吃,但由于营养不够全面,且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变质和污染水环境,因此,在大规模生产中应以投喂人工配合稚鳖料为主,动物鲜活料为辅。
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达到50%以上,因为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是脱脂鱼粉,脂肪含量较低。添加的植物油最好选用玉米油或花生油,添加量在水温高时可高一些(5%),水温低时则应低一些(3%),脂肪不足会降低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为了提高饲料的营养和适口性,可以将配合饲料与鲜蔬菜汁、绞碎的鱼糜和肝糜一起揉成面团状投喂。投喂要做到“四定”:定时,即分别在上午8~9时和下午5~6时的固定时间各喂1次;定位,即将饵料投在固定的饵料台上;定质,即按要求投喂新鲜的、营养丰富的饲料;定量,以投饵后2小时吃完为适量。稚鳖初入池一般控制投喂量为稚鳖体重的0.5%~1%,一星期后待稚鳖都习惯到饵料台吃食时,可逐渐增加到稚鳖体重的4%~5%,以后按稚鳖的实际食量而灵活调喂。
②调节水温及水质:
第一,温度调节。10月下旬以后,南方的气温开始下降,应将稚鳖移入温室饲养。在加温饲养时,必须保持水温在28~30℃、室温在33~35℃,幼鳖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生长快、疾病少。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温度变化,及时调节,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特别要注意防止出现20~25℃的水温,因为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鳖不能正常摄食,但体内消耗却很大,极易引起鳖发病而死亡。调节温度时应逐渐进行,每天升温或降温幅度不超过3℃。
第二,水深及水质调节。稚鳖刚孵出时,平均体重一般只有4克,每隔一段时间,稚鳖要游到水面露出鼻孔呼吸空气。如果水位过深,一是水的压力较大,对稚鳖不利;二是稚鳖上下游动消耗体能大,影响生长。一般出壳不久时,稚鳖池或盆的水深应保持8~10厘米,1个月后加深到20~30厘米,以后随着稚鳖的长大,逐渐加深水位到30~40厘米。
水质必须保持良好。由于稚鳖饲养阶段的池水体积较小,缓冲能力低,放养密度较大,残饵及排泄物极易使水发臭变质,因此必须经常换水。根据水质情况,每天或隔天换水1/3~1/2,甚至全池更换。换入的水要预先调配好水温(温差小于3℃),然后才缓缓加入池中。
在1/3的水面养殖水葫芦(以竹竿围拦),既可利用池水的肥源,达到调理水质的作用,又可供稚鳖栖息。水色要求为嫩绿色,不要清澈见底。
③适时分池和调整放养密度:由于黄沙鳖的繁殖期较长(4~9个月),稚鳖孵出的日期不同,饲养时间长的个体较大,反之则较小;另外,鳖卵大小不同,即使是同一天出壳的稚鳖大小相差也较大,加上吃食不均和体质差异等原因,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池中个体参差不齐,如不及时分群饲养,势必出现大压小、强欺弱的相残现象。因此必须按大小适时分池和合理调整放养密度。
在常温饲养条件下,由于稚鳖当年的生长期不长,因此一般当年不需要分池,可在越冬后分1次,以后随着个体长大,个体大小出现参差不齐时再进行分级养殖。
在加温养殖条件下,幼鳖成长很快。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分级养殖。由于分池会造成停食或摄食减少、损伤或死亡,因此应尽量减少分池次数。
分池时,先放干池水,清除池底脏物,然后用手翻沙捉鳖。捕捉的动作要轻,不要伤及鳖体。转池之前必须对鳖体进行药物消毒。
④疾病防治:稚鳖个体小,抗病能力较差,发病后死亡快,死亡率高,因此应以预防为主。疾病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以防止疾病扩散蔓延。
经常在饲料中拌喂一些广谱抗菌药物,如土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磺胺嘧啶等,每千克饲料拌2~3克,每次选用一两种,交替使用,每半个月1次,每次连喂2~3天。同时配合使用3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溶液,每半个月进行1次水体消毒,对预防稚鳖的细菌性疾病和病毒病效果较好。其他疾病的防治方法见黄沙鳖常见病的防治。
⑤稚鳖的自然越冬:在没有条件进行加温饲养的地方,应做好稚鳖的自然越冬准备。首先应将池水加深至0.5米,池底沙层加厚至8~10厘米,以利于保温。越冬池建在室内更好,对于比较小的室外越冬池,可搭简易塑料棚遮盖。越冬期间避免换水及惊动池中的稚鳖,让其安静冬眠。不要选购9月份出壳的稚鳖,因为这种稚鳖受温度的影响,吃食时间短,来不及在体内积蓄足够的营养就匆匆进入冬眠,在冬眠期间死亡率较高。

稚鳖和幼鳖的越冬管理



鳖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摄氏度-32摄氏度,温度降到16摄氏度以下时停止摄食,温度降到12摄氏度以下即进入冬眠状态。为保证稚、幼鳖安全越冬,必须抓好管理。
1、加强越冬前的饲养工作。
越冬前水温在16摄氏度以上时多投喂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动物肝脏、鱼虾及螺蚌肉等,以促鳖长得膘肥体壮,体内积累贮存一定的能量,保证越冬期间体内物质的消耗而顺利过冬。
2、稚鳖的越冬。
稚鳖指当年孵化的小鳖,其个体较小,适应能力较差,不耐寒冷。因此,最好将稚鳖移入室内或搭建简易温棚越冬。先将池水排干后加泥沙30厘米-40厘米厚,注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方放入稚鳖150只-200只,当气温下降至12摄氏度时,稚鳖便钻入泥沙中冬眠,此时再将池水灌满。在稚鳖越冬期间要做好防冻工作,最好将室内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防止池水结冰而冻伤稚鳖。但也应避免水温过高,若不是温水养殖越冬,水温越过12摄氏度时,鳖会停止冬眠,醒后活动,会消耗体力,降低越冬成活率。
3、幼鳖的越冬。
幼鳖指饲养了一年的未成年鳖,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一般可以在池内自然越冬。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也要采取科学的越冬方法。越冬池宜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且避风的地方,池中泥沙较少,面积以100-300平方米为宜。越冬前要选晴天将越冬池曝晒3-5天,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在池边堆放适量有机肥,每100平米用25-40公斤,注水50-60厘米。当水温降至15摄氏度-18摄氏度时将幼鳖放入越冬池,每平方米100只左右。幼鳖入池后,要加强管理,水温在16摄氏度以上时,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适口饲料,以保体膘,同时要注意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4、加强越冬管理。
稚、幼鳖越冬期间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水温和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缺氧。因此,要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一般稚鳖池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4至1/3;幼鳖池20-30天换水1次,每次20-30厘米。越冬期间也要坚持巡池,注意观察稚、幼鳖的活动和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死亡。

中华鳖稚鳖培育的饲养管理技术



投喂初期,每日按稚鳖体重的10%喂水蚤、丝蚯蚓和其他浮游动物,接着可以投喂蛋黄、粉碎的鱼、螺肉和新鲜的下脚料,按照体重的15%~20%投喂,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按稚鳖体重5%的饲料量1天2次投给。投喂稚鳖饲料时要做到精、细、软、嫩,容易消化。第五天后,可掺入鳗鱼的配合饲料投喂。每天投饲量为鳖体重的5%左右。投喂要求做到“四定”,即“定位、定时、定质、定量”投喂,将饲料投放在被水淹没的一端饲料台槽内。投喂人工混合饲料主要原料应是鱼粉等,应避免过量投喂脂肪性饲料。
3月龄前,稚鱼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差,体质幼嫩,是生长的敏感期,稚鳖期由于活动力不强,养殖的重点是提高稚鳖的成活率。要加强管理工作,一定要保持池水清洁。这个阶段稚鱼池密度大,池水浅,加上残饵及稚鱼的粪便,很容易使水质恶化。因此,水体必须每3~5天更换1次,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并清除摄食余下的残渣,保持水质清新。夏天气温高,要做好防暑工作,水温在35℃以上,应加深水位,并在水面放养凤眼莲、浮萍等以遮阴。在池塘一处或两处栽种葡萄或丝瓜、南瓜,设遮盖太阳的棚架,起到在炎热季节遮阳的作用。
因亲鳖的繁殖期长,前后期孵化时间有时会相差几个月,孵出的稚鳖大小不齐,大小稚鳖要分池饲养才能提高成活率。为了加长养殖期,也可以采用缩短产卵季节和孵化时间的方法,这样养殖期长就使大部分稚鳖在当年可以长到10克以上。
当外界气温降到15℃以下,早期孵出的稚鳖其体重也不过10~20克,而晚期孵出的仅3~5克,对不良环境适应力较差。再经数月的室外越冬,往往会造成损伤,稚鳖常温越冬要小心管理,因为常温养殖生长期太短,密度不宜过大。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0只左右。稚鳖常温越冬结束到第二年底可达50~100克。为了使鳖避开不良环境,凡是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不采用常温越冬,同时在越冬期间继续快速生长,可以将稚鳖移入室内饲养,用提温的办法解除冬眠,延长生长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31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