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鹅

品种名称莱茵鹅

品种来源法国克里莫公司选育而成。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是欧洲产蛋量最高的鹅种。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莱茵州,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国。我国1989年从法国引进了莱茵鹅。

外貌特征:莱茵鹅体形中等偏小。头上无肉瘤,颈粗短,初生雏鹅背部羽毛为灰褐色,从2~6周龄逐渐转为白色,成年时全身羽毛洁白。喙、胫、蹼均呈橘黄色.成年公鹅5~6千克,母鹅4.5~5千克。为世界著名肉毛兼用型品种。

品种性能:成年公鹅体重5-6公斤,母鹅4.5-5公斤,年产蛋50-60枚,蛋重150-190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高。种鹅性成熟早,210天可配种。公母鹅配种比例1:5为宜。仔鹅8周龄体重达4公斤,以莱茵鹅作杂交母本,生产杂交鹅效果好。

肉用性能:仔鹅8周龄体重可达4.0~4.5千克,肉料比为1∶2.5~3.0,屠宰率为76.15%,活重为5.45千克,胴体重为4.15千克,半净膛率为85.28%。莱茵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

繁殖性能:母鹅开产日龄在210~240天,生产周期与季节特征和气候条件有关,正常产蛋期在1~6月末,年产蛋50~60枚,平均蛋重在150~190克。莱茵鹅公母配比为1∶3~4,种用期为4年。种蛋受精率为75%,受精蛋孵化率为80%~85%。雏鹅成活率高,达99.2%。莱茵鹅能在陆上配种,也能在水中配种。

其他性能:莱茵鹅的肥肝性能较差,羽毛的含绒量高。

综合评价:莱茵鹅繁殖性能高,生长速度快,可作为配套杂交的母本。莱茵鹅适宜大群饲养,引入我国后作为父本与国内鹅种杂交生产肉用杂种仔鹅,杂种仔鹅的8周龄体重可达3~3.5千克,是理想的肉用杂交父本。

相关推荐

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莱茵鹅原产于德国莱茵州,是世界上著名的优良鹅种。以蛋型大、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食性广、羽绒产量高、质量好和繁殖力强而著称。引进后主要用其做父本来改良当地品种鹅,如豁眼鹅、黑龙江白鹅等,作为肉仔鹅生产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养莱茵鹅业成为广大养殖户看好的养殖业。要想养好莱茵鹅必须把好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具体介绍一下: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技术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莱茵鹅肉的脂肪含量比较低,脂肪含量为II%左右,且多为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莱茵鹅肉胆固醇含量低。(瘦型羊的脂肪含量在l3%左右,瘦肉型猪的脂肪含量在28.8%左右),医书记载莱茵鹅肉还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功能,具有益气滋阴,缓解铅毒以及暖胃开津的功效。随着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的营养价值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作为健康食品的莱茵鹅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1莱茵鹅雏的防潮保温关

防止潮湿:育雏室要注意通风透光,不要密闭育雏室的窗门,育雏室内要维持60%~650/的相对湿度。不要把潮湿的东西放在育雏室内,水槽里的水不要过满,地面要保持干燥。育雏舍内相对湿度前10天为60%-65%.后20天应保持在65%~70%,要勤换育雏舍内垫草防止湿度过高。

注意防寒保暖:鹅雏在出壳后要保温21天左右。不同日龄的莱茵鹅雏适宜的温度不同,1—5日龄时育雏舍温度要维持在27~28℃;6~10日龄时时育雏舍温度要维持在23-24℃;11~17日龄时育雏舍温度要维持在19-20℃;18-24日龄时育雏舍温度要维持在15~16℃。之后育雏舍的温度逐步下调,每周下调2.5℃直到降至18℃时即可保持育雏舍内温度不变。20日龄以后,莱茵鹅雏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增强,这时就可以逐渐减少保温措施,但是夜晚还需要注意育雏舍的防寒保暖。温度计、湿度计一般要挂在育雏室墙壁上,离地面15~20cm处。

2.抓好雏鹅的开水开食关

要避免因饮水过量而导致鹅雏患病,因为雏鹅对水分有强烈的需求,在较长时间的转运过程中莱茵鹅雏消耗较多的水分,鹅雏开水的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为宜。饮水中要加少量葡萄糖来给鹅雏补充能量,同时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

莱茵鹅出壳后24h左右维持机体能量主要靠残余的卵黄来维持,因此莱茵鹅雏第一次喂食要在24~36h内完成,开食选用的饲粮可以选用开水浸泡过的小米或煮熟的米饭,刚开始饲喂的时候有的莱茵鹅雏可能不会自由采食,这就需要饲养员去诱导其采食,用手轻轻地触碰鹅雏的嘴,吸引其注意力,逐渐地向饲槽引导,还可以掰开鹅雏的嘴,直接将饲料塞进嘴里,帮助其吃料。开食的饲粮量要不宜过多,只要保证鹅雏七成饱就行。吃完精料后,可在食槽内加入少量切成丝状的青菜叶或蒲公英叶,任其自由采食。开食时间要在30min内完成,不能拖的时间过长,防止采食过饱,不利于消化。

3抓好雏鹅的饲料调整关

3日龄内的莱茵鹅雏食量较小,消化能力较弱,因此浸泡时间较长的碎米或较松的米饭做饲粮,青菜或青草要切成1~2mm宽;4—10日龄的莱茵鹅雏由于卵黄基本上完全被吸收利用了,所以其体重有所减轻,消化能力以及食欲随之增强,因此要逐步增加饲粮的投喂量。莱茵鹅雏4日龄起要在饲料中添加沙粒,来帮助鹅锥消化食物,沙粒大小要以能吃下去为好;7日龄开始每日的饲喂量是每1000只莱茵鹅青料38kg碎米15kg;10日龄开始每1000只鹅投喂青料78kg左右,碎米21kg,米饭可逐步增加硬度,但碎米要同以前一样浸泡透彻,青料或青菜的宽度可增加到2~3mm,饲喂次数要逐渐减少,夜间饲喂2~3次,每天共饲喂6~8次。这时候可以加一些含脂肪较少的植物性饲料或煮熟的蛋黄在饲料中。要保证雏鹅的进食量在8分饱。11~20日龄的鹅雏,精料可以逐渐由熟喂过渡为生喂,生喂的精逐步转化为少浸泡或不浸泡,青草或青菜宽度可以增加3~5mm,青菜的比重可以逐步增加至其比例达到80%-90%,晚上2次,每天共饲喂6次,在温暖的天气可以去放牧,放牧前不要喂青料。21~30日龄的莱茵鹅消化能力和适应性都已经增强,青料切碎的宽度可增加到5-10mm,青料的比例可提高到900/~92%,日粮中精料可由浸泡后的谷实逐渐替代碎米也可用配合精料;舍饲一般晚上喂1-2次,每天共喂5次,此时开始逐步延长放牧时间。

4注意防止鼠害,保持环境清洁

饲料配制合理,适时添加微量元素,增强鹅雏的体质,提高抗病力。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更换垫草,粪便污物堆积发酵。定期驱虫灭鼠。饲槽水槽及育雏舍要定期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5小结和讨论

莱茵鹅是以青饲料为主要饲粮的大型的水禽。莱茵鹅的饲养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投资少、疫病少,而且是简单易行的畜牧养殖项目,养莱茵鹅业成为广大养殖户看好的养殖业。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是提高莱茵鹅成活率增加饲养收益的关键,因此要做好莱茵鹅雏的饲养管理。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鹅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食草水禽,凡有水草的地方都可饲养。

鹅的生活习和性生理特点都需要水,成鹅每天要吃鲜草0.5公斤以上。鹅的交配在水中进行,才能产生受精卵。鹅是不能离开水草的家禽。在饲养过程中,雏鹅的管理十分重要,饲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选好雏鹅苗。雏鹅是指从出壳到一月龄的鹅苗。鹅苗应选自注射过鹅瘟疫苗的母鹅群体后代,选择体质健壮,体型较大,收腹好,无血脐、硬脐、口鼻干净,精神活泼、爱动的鹅苗,瘦弱,残次的宜尽旱淘汰或隔离饲养。运输要平稳、快捷,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温,最好在雏鹅出壳后就运输,因出壳后24小时内雏鹅可以不饮水不喂食。最好在出壳后10小时最好进入育雏室。
2、育雏室的准备。育雏室要严格冲刷、清洗、消毒,地面墙壁消毒用10%的新鲜石灰水;用2%烧碱水洗刷用具。修理好门窗,做好保温工作。
3、防寒保暧。雏鹅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雏鹅发病死亡。因此在养雏鹅阶段,根据雏鹅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供温,1―5日龄为28一30℃,6一10日龄为26―28℃,ll―15日龄为22―24℃,16一20日龄为20―22℃,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以上。温度偏低时,雏鹅出现扎堆、蜷缩,鸣叫易造成死亡。超过35℃,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尖叫出汗,突遇凉风,鹅易感冒。鹅舍内垫草要勤换,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同时还要保持鹅舍内的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4、饮水和开食。
雏鹅对水分要求很迫切,应先饮水后开食。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应将0.02%高锰酸钾水盛入小盆和器具内,将雏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就会自由饮水。同时喂青绿饲料。把青饲料切碎成丝状,撒在鹅背上引导采食。喂给精料用水泡过的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加青料,撒在洗净的物件上让鹅自由采食,随吃随加,每天2―3小时喂一次,日喂6―8次,10日龄以后喂配合饲料;15日龄后,晴天待露水干后可以外出放牧,让其自由采食,以提高适口性,节省饲料。
5、分群饲养。出壳的雏鹅,应按其体质强弱分群饲养。在育雏过程中要精心饲喂和管理,以提高青雏期的成活率。
6、防御敌客。在育雏的初期,雏鹅无防御和逃避敌害的能力。鼠害是雏鹅最危险的敌害。因此对育雏室的墙角、门窗要仔细检查,堵塞鼠洞。在夜间要加强值班,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的防卫措施。

钢鹅(铁甲鹅、建昌鹅)


钢鹅(Ganggoose)又名铁甲鹅、建昌鹅。

一、一般情况

(一)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

钢鹅原产地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中心产区为安宁河流域的西昌、德昌、冕宁、会理、宁南、越西及攀枝花市的米易等县,在高寒的昭觉也有饲养。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西昌市位于北纬27o32~28o10、东经101o47~102o23,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区的安宁河谷,海拔1150~4182m,年平均气温17.1℃,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3.6℃;无霜期273天,年降水量1024.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2500h,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产区水源丰富,土壤肥沃,草地面积广阔,为钢鹅的饲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西昌古名建昌,据县志记述唐朝懿宗时(859--872)建建昌府,故西昌钢鹅又名建昌鹅。安宁河流域多为丘陵,水草丰盛、雨量充沛、年温差较小,是养鹅的理想环境。有大量的农副产品和青绿饲料供给是形成本品种的物质基础。历史上,该地区交通闭塞,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外地鹅种流人;同时,产地回族人多,户户有养鹅的习惯,除肉用外,还取其腹脂作为食用油的来源。长期以来群众注意选择体型大的鹅作种用,这对钢鹅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钢鹅存栏量1986年为2.9万只,1995年为3.3万只,2005年为4.9万只。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钢鹅体型较大,头颈高昂,颈长而弓,胸背宽广,背平直。成年鹅从头顶部起,沿颈的背部直到基部,有一条由宽逐渐变窄的深褐色鬃状羽带,颈两侧及腹部、小腿羽毛呈白色略带浅棕色。背羽、翼羽、尾羽为棕色或白色镶边的灰黑色,似铠甲,故又名铁甲鹅。腿外侧羽毛为灰黑色,有浅灰色镶边。喙呈灰黑色,虹彩呈灰色,皮肤呈黄色或淡黄色,胫、蹼呈橘红色,爪呈黑色。

公鹅前额肉瘤比较发达,呈黑色,质地较坚硬。母鹅肉瘤扁平,腹部圆大,腹褶不明显。雏鹅绒毛呈黄色,10~20日龄胎毛逐渐转为灰色,俗称翻白毛或换胎毛。

2.体重和体尺钢鹅成年鹅体重和体尺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钢鹅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屠宰性能见表3。

2.蛋品质2005年12月西昌市畜牧局在西昌市安宁镇随机抽测360日龄鹅所产蛋50个,平均蛋重177.9g,蛋形指数1.53,蛋壳白色。

3.繁殖性能据对西昌市西郊乡、裕隆乡等养鹅户的调查,钢鹅180~200日龄开产,年产蛋数38个,平均蛋重178g。种蛋受精率83.7%,受精蛋孵化率85%~98%。90%的母鹅有就巢性。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尚未建立钢鹅保护区和保种场,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二)选育利用

长期以来自繁自养,尚未进行钢鹅的系统选育和开发利用。

五、品种评价

钢鹅属中型鹅种,耐粗饲、易肥、肉嫩味鲜、适应性强;由于当地农户习惯利用钢鹅强制填饲生产鹅肥肝,具有较高的产肉性能和肥肝性能。在加强钢鹅保种选育的同时,可以产蛋量高的鹅品种为母本,以钢鹅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利用。

伊犁鹅(塔城飞鹅、新疆鹅)


伊犁鹅(Yiligoose)又称塔城飞鹅、新疆鹅。

一、一般情况

(一)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

伊犁鹅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和塔城一带,主要分布于博尔塔拉、阿勒泰、和田、喀什、阿克苏、博乐蒙古自治州以及乌鲁木齐等地。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伊犁和塔城位于北纬45o24~46o30、东经82o15~83o25,地处新疆西北部的谷地和盆地,平均海拔600m。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40℃;无霜期135~170天。年降水量200~500mm。产区水资源丰富、河流纵横、水草丰茂,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伊犁鹅与欧洲鹅相同,起源于灰雁,驯养历史距今大约200余年,其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仍与其野生祖先灰雁近似。据塔城县志记载,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即有人养鹅,新疆巩乃斯河与特克斯河汇合处的肖尔布拉克沼泽草甸区域被证明是伊犁鹅早期的一个驯养中心。伊塔地区沿河两岸的居民,每年春季都有人到苇滩中去拣雁蛋,捉雏雁,用以孵化和驯养,经过两代以上的驯养后,基本可成为家鹅。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用鹅绒做枕头、棉衣和被褥,既轻暖、又防潮,尤其是鹅绒枕头被视为婚嫁珍品。鹅肉香美可口,鹅肉抓饭是民族佳肴,这些都是伊犁鹅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1985年伊犁鹅饲养量约11万只。2003年伊犁地区存栏量约5万只,塔城地区存栏量约3万只。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伊犁鹅体躯呈椭圆形,头上无肉瘤,颌下无咽袋;颈较短,腿短粗,翼、尾较长。羽毛紧贴,羽色有灰色、白色和花色。喙呈橘红色。虹彩呈蓝灰色,皮肤呈白色,胫、蹼呈橘红色。

灰鹅的头、颈、腰部羽毛为灰褐色。胸、腹、尾下为灰白色,并杂以暗褐色小斑。喙基周围有一条狭窄的白色羽环。翼羽、肩羽、腿羽呈灰褐色具棕白色边缘,如叠瓦状。尾羽呈褐色。

花鹅的羽色灰白相间,头、背、翼为灰褐色,其他部位为白色,尤其颈肩部大部分有白色羽环。白鹅全身羽毛为白色。雏鹅绒毛体上部呈黄褐色,体侧呈黄色,腹下呈深黄色。

2.体重和体尺伊犁鹅成年鹅体重和体尺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伊犁鹅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成年鹅屠宰性能见表3。

2.蛋品质伊犁鹅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4。

3.繁殖性能伊犁鹅产蛋季节性很强,一般多在春季繁殖产蛋,3~4月份为产蛋盛期;也有少数在春、秋两季都产蛋。年产蛋5-24个,平均10个。第1~3年的产蛋数分别为7~8个、10~12个、15~16个。第3年达产蛋高峰,并维持至第5年,第6年以后产蛋量逐渐下降。

公、母鹅配种比例1:3~4,种蛋受精率83%,受精蛋孵化率82%。母鹅就巢率100%。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2002年塔城地区承担了伊犁鹅品种保护项目,并建立了伊犁鹅保种繁育基地。伊犁鹅1989年收录于《中国家禽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二)选育利用

尚未开展伊犁鹅的系统选育工作。

五、品种评价

伊犁鹅是我国地方鹅品种当中唯一来源于灰雁的鹅种,是非常珍贵的小型鹅品种资源。其抗病力强、耐严寒、善飞翔,既能在江河湖泊沿岸的水域饲养,又能在草原上放牧饲养,是一个适应性极强的品种。但其产蛋量较低,应加强本品种选育,提高其生产性能,在开发利用中可引进地方鹅种或外来鹅种组建配套系。

伊利鹅(塔城飞鹅、雁鹅)


(一)产地和分布

伊犁鹅又称塔城飞鹅、雁鹅。主要产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分布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其他地区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一带。目前年饲养量达6--8万只。

(二)品种形成

主产区的北部有科古琴山,海拔为3000~5300m;中部有伊什格里克山,海拔为2000--3700m;南有天山山脉,海拔为2000~6900m。年平均气温为3~9℃,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为-44℃,年降水量为200~500mm,积雪深度一般达56~60cm,无霜期为95--180d,冰冻期4~5个月,年蒸发量为1200~1900mm,相对湿度为65%左右,属大陆性气候。产区的地形东高西低,南北东三面环山,山谷东窄西宽,地势向西敞开,境内的地形、地势、地貌较为复杂,构成各种草场植被和生物群落。谷川幅员广阔,土地肥沃,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夏季,从大西洋吹来的湿气团余波,受到高山阻挡,凝集成雨,同时山上积雪融化,故水源丰富,形成无数的河谷洼地沼泽,为野生雁类秋去春来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

长期以来,当地居民每逢春季常有人到苇湖滩中拣雁蛋、捉雏雁,将其孵化驯养。雁鹅经家养长大后,每天飞出采食,早出晚归,仅有个别飞走后不回来的。野生雁经过驯养后,有很多习性如飞翔、呜叫声、就巢性以及体型外貌、体尺、蛋壳颜色等都与伊犁鹅相似。有些方面则发生了变化,如羽毛颜色,野生雁褐色,家养鹅大多数褐色,少量为褐白花和白色;野生雁的胸宽比胸深大2cm左右,家养的伊犁鹅在褐白花和白色个体中胸深稍大予胸宽,体直长比野生雁稍长些;翅长、半潜水长,野生雁和伊犁鹅报相似;主翼羽均为27根。因此,可以认为,伊犁鹅是由野生雁驯化而来的。

据1980年5月新疆伊犁鹅调查组调查,40多年前,伊犁地区的新源和尼勒克县的鹅种多引自巩乃斯河和特克斯河的汇合处肖尔布拉克沼泽草甸区,可能这一带是伊犁鹅早期的一个驯养中心。从《塔城县志》中查悉,清朝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当地就有人养鹅,推算已有两百多年的驯养历史。

过去,牧民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条件下,除俄罗斯族外,其他民族很少养鹅。建国后,牧民有了定居点,养鹅业逐渐发展起来,伊犁、塔城一带沿河谷居住的各族人民普遍养鹅。少数民族、尤其是哈萨克族,喜欢用鹅绒做枕头、冬衣和被褥,轻暖隔潮,视为婚嫁珍品;鹅肉香美可口,严冬吃鹅肉抓饭,尤为民族佳肴。伊犁鹅在草原上放牧,野生野长,极其粗放,很适合牧区条件,牧民一家一户,养三四只母鹅和一只公鹅,几乎不费多少成本,稍加管理,到了年底可屠宰当年鹅20--30只,可获鹅肉、鹅油60~90kg,是牧民很好的一种副业.这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促进了伊犁鹅品种的形成和发展。

(三)体型外貌

1.外貌特征

体型中等。头上平顶,无肉瘤突起。颌下无咽袋。颈较短。胸宽广而突出,体躯呈扁平辅圆形。腿粗短。体型与灰雁非常相似。

雏鹅上体黄褐色;两锱黄色;腹下淡黄色;眼灰黑色;喙黄褐色;胫、趾、蹊橘红色;喙豆乳白色。

成年鹅喙象牙色;胫、趾、蹼肉红色;虹彩蓝灰色。羽毛可分为灰、花、白兰种颜色。

灰鹅:头、颈、背、腰等部羽毛灰褐色;胸、腹、尾下灰白色,并杂以深褐色小斑;喙基周围有一条狭窄的白色羽环;在体躯两侧及背部,深浅褐色相衔,形成状似复瓦的波状横带;尾羽褐色,羽端白色,最外侧两对尾羽白色。

花鹅:羽毛灰白相间;头、背、翼等部灰褐色;其他部位白色,常见在颈肩部出现白色羽环。

白鹅:全身羽毛白色。

2.体重和体尺

成年鹅的体重,公鹅为4.29kg,母鹅为3.53kg。成年鹅的体尺见表1。

表1成年鹅的体尺

(四)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春、夏、秋三季都是放牧。雏鹅出壳后,一般不补喂精料,第二天即跟随母鹅外出活动,采食牧草革。有的在7日龄内,用蛋黄、碎玉米、麸皮与切碎的青草拌匀后,让其自由采食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其生长期各阶段体重如表2。

表2生长期各阶段体重

4月龄时,已接近成年体重,此后随饲养条件的好坏,而略有升降。

屠宰前一般不进行肥育,利用夏秋牧草充分放牧,到10~l1月份,已膘肥体壮。有的养鹅户要进行15d左右的短期肥育,体重可增加0.5.kg左右。

据1980~1981年测定,塔城前哨牧场和塔城家畜育种站分4批屠宰,肥育15d后的8月龄肉鹅,平均活重为3.81kg,公母平均屠宰率,半净膛为83.6%,全净膛为75.6%。

2.产蛋性能

一般每年只有一个产蛋期,出现在3--4月间,也有个别鹅分春秋两季产蛋的。全年可产蛋5~24个,平均年产蛋量为10.1个。

产蛋因年龄丽异,第一产蛋年为7~8个,第二产蛋年为10--12个,第三产蛋年为15~16个,此时已达产蛋高峰,稳定几年后,至第六年产蛋量逐渐下降,至第十年又降到第一年的水平。母鹅一般养六七年,个别好的可养10--15年。平均蛋重为153.9g。蛋壳乳白色。壳厚为0.60mm。蛋形指数为1.48。蛋的组成,蛋白占57.41%,蛋黄占31.36%,蛋壳占11.23%。

3.繁殖性能

性成熟期受气侯、季节的影响很大,一般当年孵化的鹅,到翌年春季母鹅开始产蛋,公鹅需时10月龄左右有交配行为。

公母配种比例为1:2~4。种蛋平均受精率为83.1%,受精蛋孵化率为81.9%。伊犁鹅都有就巢性,一般每年1次,发生在春季产蛋结束以后。

30日龄成活宰为84.7%。

4.产羽绒性能

鹅绒是当地群众养鹅的主要产品之一,平均每只鹅可产羽绒240g,其中鹅绒为192.6g。只需七八只鹅的羽绒,就可制作一只民族式枕头。

(五)评价和展望

伊犁鹅耐粗饲,宜放牧,能短距离飞翔,适应严寒的气候条件,是我国唯一从灰雁驯化面来的别具特色的鹅种.今后应做好本品种资源的保存和选育工作,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

雏鹅和仔鹅


1雏鹅 雏鹅是指自孵化出壳至4周龄的苗鹅。在这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鹅,个体小,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还不强,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既畏冷又怕热;抵抗力差,一旦卫生管理不好,容易患病死亡。雏鹅生长发育阶段是鹅一生中生活力最弱的生理阶段,也是养鹅成败的关键阶段。

2.仔鹅 仔鹅又称中鹅和青年鹅,是指3日龄到60~ 70日龄的鹅。30日龄后的仔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抵抗力都大大增强,消化能力强,是鹅一生中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的阶段。鹅群经过雏鹅阶段的适当放水与放牧锻炼,已逐渐适应了外界的自然条件、在水草丰美的田野牧地,仔鹅能够完全依靠天然饲料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经过放牧饲养,50~60,口龄的仔鹅羽毛即将长全,并有一定的膘度,体重视品种而异,如我国品种中,小型鹅种太翻鹅已达2千克左右,中型鹅种溆浦鹅3千克左右,大型鹅种狮头鹅可达5千克左右。再经过一定时问的短期育肥,可以作为肉用仔鹅出栏上市。

阳江鹅(黄鬃鹅)


阳江鹅(Yangjianggoose)因其自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故又名黄鬃鹅。

一、一般情况

(一)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

阳江鹅原产地为广东省阳江市,中心产区为阳江市的塘坪、积村、北贯、大沟等乡,分布于邻近的阳春、电白、恩平等市(县)。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阳江市位于北纬21o28~22o41,、东经111o16~112o21,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年平均气温23℃,无霜期350天,年降水量2345mm,属亚热带气候。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甘薯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当地人民素有养鹅的习惯。阳江鹅是在长期的养鹅生产中逐渐形成的地方品种,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阳江市存栏种鹅1997年约130只,2006年约1000只。阳江鹅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阳江鹅体型较小,全身羽毛紧贴。背、翼和尾羽呈棕灰色,胸羽呈灰黄色,腹羽呈白色。灰色羽毛可分为黑灰、黄灰、白灰等几种。喙、肉瘤呈黑色,胫、蹼呈橘黄色,虹彩呈棕黄色。无咽袋,无腹褶。

公鹅头大、颈粗,躯干略呈船底形。母鹅头细、颈长,躯干略似瓦筒形。雏鹅绒毛呈灰色。

2.体重和体尺阳江鹅成年鹅体重和体尺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阳江鹅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

2.蛋品质量阳江鹅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3。

3.繁殖性能阳江鹅150~160日龄开产,每年由7月至次年2月份为产蛋季节,全期产蛋4窝。在自然孵化条件下,年产蛋数24~32个,生产群平均蛋重143g。种蛋受精率87.3%,受精蛋孵化率92.8%。母鹅就巢性强,每产完一窝蛋就巢一次。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采用保种场保护。阳江市畜牧科学研究所阳江鹅繁育场承担保种任务,现有保种群种鹅约1000只。阳江鹅1987年收录于《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

(二)选育利用

尚未开展阳江鹅的系统选育工作。

五、品种评价

阳江鹅属小型鹅种,以肉质优良著称,具有宜放牧、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且皮下脂肪比较薄、肉质鲜美,可用于制作白切鹅。但该品种鹅就巢性强、繁殖性能较差。今后应加强品种保护,扩大纯繁群体数量,在此基础上保持和发展其肉质优良的特点,并向高档优质型肉鹅的方向开展产业化的开发利用。

右江鹅 右江鹅养殖


一、一般情况

(一)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

右江鹅(Youjianggoose)原产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中心产区为百色市,主要分布于右江两岸的田阳县、田东县及田林县,南宁、钦州、玉林和梧州等地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右江区位于北纬23o33~24o18、东经106o7~106o54,地处广西西部,境内属丘陵广谷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50~400m。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330~363天;年降水量1113~1713mm,年平均日照时数1405~1889h。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薯、大豆、花生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百色市右江及驮娘江流域的群众历来有养鹅和吃鹅肉的习惯。百色城建城之初,因养鹅多而被誉为鹅城。可见,右江鹅的饲养历史悠久。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1982年主产区右江鹅饲养量6万多只。近20年来产区饲养量逐年减少,到2006年底,百色市右江鹅存栏不足1.2万只。右江鹅处于维持状态。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右江鹅背胸宽广,头、颈部背面羽毛呈棕色,胸部羽毛呈灰白色,腹部羽毛呈白色。喙呈黑色,颌下无咽袋。虹彩呈褐色,皮肤呈黄色,胫、蹼均呈橘红色。

公鹅黑色肉瘤较小,背羽呈灰色、镶琥珀边;主翼羽前2根为白色,后8根为灰色镶白边;头和喙肉瘤交界处有一小白羽圈。母鹅头较小、清秀,额上无肉瘤,头、颈部背面羽毛为棕灰色,成年母鹅腹部下垂。雏鹅绒毛呈灰色,胸、背颜色较深,腹部较浅。

2.体重和体尺右江鹅成年鹅体重和体尺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右江鹅在放牧为主的条件下,5月龄体重公鹅4830g、母鹅3093g。右江鹅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

2.蛋品质右江鹅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3。

3.繁殖性能右江鹅平均270日龄开产,年产蛋数40个左右,平均蛋重131g。在自然放牧条件下,公、母鹅配比1:5~6,种蛋受精率90%左右,受精蛋孵化率95%左右。母鹅就巢性强。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由广西田东县祥周镇百西种鹅场承担右江鹅的保种任务。右江鹅1987年收录于《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

(二)选育利用

尚未进行右江鹅的系统选育工作,现存的右江鹅种群多是群众自繁自养。

五、品种评价

右江鹅属中型鹅种,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和生长发育快等特点。但长期以来,右江鹅没有进行系统的选育,个体间差异很大,尤其产蛋少、就巢性强。应加强本品种选育,提高其生产性能。

广丰白翎鹅(白银鹅)


广丰白翎鹅(GuangfengWhitegoose)曾用名白银鹅。

一、一般情况

(一)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

广丰白翎鹅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江西省广丰县,分布于广丰县及周边的玉山、上饶、铅山、横峰和弋阳等县。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广丰县位于北纬28o3~28o37、东经118o1~118o29,境内为半山区、半丘陵的地貌,最高海拔1535m,最低海拔72m。年平均气温17.9℃,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无霜期270天。年降水量165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82h。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产区湖荡众多,水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大麦、小麦、甘薯、油菜、大豆、花生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广丰县养鹅历史悠久,根据当地县志记载:元代大德年间(13001302),县尹王祯在《农书?畜养篇》写道:鹅鸭取一岁再优者为种。六年以上者,不复生矣,宜去之。夫鹅鸭之利,二倍于鸡,居家养生之道不可缺也。到了清代道光年间(1834),有专营鹅毛的客商,因鹅毛纯净洁白、羽绒质优而成为贵重的外销出口物资。经过当地劳动人民长期精心培育形成广丰白翎鹅。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广丰县广丰白翎鹅饲养量1992年为149万只,1997年为274万只,2000年为300.54万只,2006年为359.76万只。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广丰白翎鹅体型紧凑匀称,胸部丰满,头大颈长,头部前额有一橘黄色的肉瘤。喙宽扁平,呈橘黄色,两侧有锐利的锯齿。全身羽毛洁白而有光泽。皮肤呈淡黄色,胫、蹼呈橘黄色。

公鹅的头部肉瘤圆、稍大而前突。母鹅的肉瘤扁平,腹部较大。雏鹅绒毛呈黄色。

2.体重和体尺广丰白翎鹅成年鹅体重和体尺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2006年对70只舍饲的广丰白翎鹅进行饲养测定。90日龄公、母鹅平均体重3301g,56日龄饲料转化比为4:1,初生至21日龄成活率92%,22~56日龄成活率98%。

广丰白翎鹅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屠宰性能见表3,肌肉主要化学成分见表4。

2.蛋品质广丰白翎鹅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5。

3.繁殖性能广丰白翎鹅180~210日龄开产,年产蛋数40~60个,开产蛋重88g,300日龄平均蛋重112g。种蛋受精率85%,受精蛋孵化率90%。母鹅有就巢性。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采用保护区保护。保护区在广丰县泉波镇。广丰白翎鹅2001年收录于《江西地方畜禽品种志》。

(二)选育利用

尚未进行广丰白翎鹅的系统选育。

五、品种评价

广丰白翎鹅属中型鹅种,具有性情温驯、耐粗饲、觅食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好、羽绒质优量多等特点。可通过品系选育和杂交配套,建立和完善产业体系,促进广丰白翎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21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