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老虎斑工厂化养殖技术

老虎斑,学名棕点石斑鱼,目前老虎斑主要在海南和广东沿海养殖,北方还未见养殖成功的报道,笔者在天津养殖试验获得成功,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养殖条件

老虎斑养殖周期为12~18个月,要求温度在22~28℃,因此在北方需要冬季具备加温条件,能方便获得清洁海水,最好是有地热和卤水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光照不要强,要具备较好的保温效果,昼夜水温温差最好在3℃之内,养殖池在30~40平方米,水深在1.2米左右,供氧要充足。

二、苗种放养

老虎斑苗种主要在广东南部和海南生产,每年从4月到10月都可进到苗种,但苗种质量以第一批最好,进苗时要亲临现场,挑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苗种,规格最好在2.5厘米以上。天然饵料丰富的地区,可以进2.5~3厘米苗种,但5厘米前病害较多,对管理要求很高。放养密度2.5~3厘米约150尾/平方米左右,5厘米100尾/平方米,成鱼15~20尾/平方米。放养前调好盐度和温度,并对鱼苗消毒,可用淡水或高锰酸钾浸泡,需小心操作,避免鱼苗损失。

三、饲料与投喂

饲料选择方案主要有三种:配合饲料+饵料鱼、全配合饲料和全饵料鱼,主要根据地区饵料鱼状况决定,一般来讲第一种方案较好,可提高前期苗种成活率,也兼顾了后期生长速度。苗种阶段(5厘米前)每天定时投喂,喂活饵的要保证饵料密度,喂配合饲料的最好2~3小时投喂一次,5~10厘米一般一天喂3~4次,成鱼150克后、每天投喂1次饵料鱼、2次饲料就可以了。饵料鱼要保证新鲜度,根据鱼的大小选择适口、含肉率高的饵料鱼,要养成定时定点的习惯。

四、日常管理

盐度控制在25~28,这个盐度生长最快,不易生病,温度控制在28℃左右,温差控制在3℃之内;每天换水一次,有条件的可以换两次,每次换水时清理池底和池壁,并擦拭气管和气头;20天左右倒一次池/,倒池同时要分规格,避免互相蚕食;用高锰酸钾或强氯精对养殖池彻底消毒,工具最好单池使用,或消毒后使用;保证供氧充足,1~1.5平方米设一个气头,备好发电机,停气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五、防治鱼病

首先要保证水源无污染,不恶化,定期清理配水池,其次要注意定期倒池,对养殖池彻底消毒,每半个月可用淡水浸泡的方法给鱼体消毒,同时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工具应该单池使用,定期消毒。

老虎斑苗种期容易发生车轮虫和指环虫病,使用常规杀虫药物即可治愈,也可配合淡水浸泡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疗效,最重要的是进苗时要做好预防工作,控制外来病源。成鱼期老虎斑很少有鱼病发生,只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度过苗种期后,老虎斑成活率非常高。

六、运输与销售

老虎斑养殖期达到12个月后,约有50%左右的成鱼规格在500克以上,此时就可安排上市了,出售前停食一天即可,温度降低到20℃左右,老虎斑有互相蚕食习性,包装运输中经常看到成鱼互相撕咬。因此,在包装运输或活鱼车运输时要控制温度在18℃以下,降低其活动能力,提高成活率和质量。上市时间尽量错开10~12月这个时间段,这期间广东的成鱼集中上市,价格会明显下滑,一般1~9月价格相对稳定,可利用气温较高或有特殊天气、价格较高时上市,以提高效益。

相关知识

北方地区鱼种安全越冬技术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鱼类的越冬期长达3~4个月不等,在越冬期间经常出现鱼种体重大幅下降和死亡现象,严重重影响着我国北方地区来年池塘的生产。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经验,供北方地区养殖户参考。

1.越冬池应具备的条件

(1)越冬鱼池的保水力要强,无渗漏现象,池底有机质不宜过多,淤泥以10~15厘米为宜。

(2)越冬鱼池水深以冰下水深为准,整个越冬期间的水深要保持在1米以上。

(3)水源的水质要好,有补水、补氧设施。水体含氧量最好在7~8毫克/升以上,水的PH值不能低于8。

2.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措施

(1)加强秋季饲养管理。秋季是鱼类生长的旺盛期,摄食量大,应多投喂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对不同的鱼类补充不同的饵料以增强越冬鱼体的体质。对草鱼、鲂鱼应补充新鲜的青饲料,如浮萍等。主养鲢鳙鱼种的池塘以适度肥水为好,辅以少量的麸皮、米糠等以补充大然饵料的不足。水温在8℃以上时应坚持投喂饲料,切忌过早停食。

(2)清塘消毒。最大冰封时保持冰下有效水深1米以上,选定的越冬池在放鱼前10~15天把塘水排干,曝晒5~7天,然后由用生石灰150千克或含氯30%的漂白粉15千克,加水充分溶解后全塘均匀泼洒。以生石灰效果较为理想。池塘加水后如果发现塘水中有大量浮游动物,可将90%的晶体敌百虫按0.2克/立方米的用量全塘泼洒,以避免浮游动物消耗水里的氧气。

(3)培肥水质。越冬池必须保持适宜水深,且以含氧量高、有机质少、无污染的水体为好。越冬池消毒后可亩施有机肥150~200千克,以使水中有足够的浮游植物。对长时间不能补水而水源含营养盐类极少的池塘,在冰封后不久应追施化学肥料,方法是水深1米的池塘亩用硝酸铵3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混合装入稀眼布袋中挂在水下,慢慢溶解,培育繁殖大量新鲜饵料。

(4)适时投放。越冬鱼种放养时间不宜太早,太早水温高,在捕鱼、并塘等操作时鱼体容易受伤。同时鱼类还未停食,过早进入到越冬池后,鱼吃不到食物,体质消耗过大,不利于越冬。也不宜过晚,太晚水温过低,捕鱼搬运时又容易冻伤,造成鳞片脱落出血,易生水霉病。越冬鱼种的投放应在10月下旬,以水温8~10℃时放养效果最好。

(5)适度密养。越冬鱼种的投放密度取决于越冬池的面积、冰下的有效水量、水质、管理等诸多因素,在水质、水源和管理都有条件的地区,流水越冬塘以每亩投放30克以上的鱼种4万尾为宜,底质好又有补充水源的越冬池塘每亩放养同规格色种2万~3万尾,无水源补充的静水越冬池塘则要相对少放些,每亩掌握在1.5万尾比较好。否则视养殖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6)加强管理。一是专人负责及时检查越冬情况。二是下雪天及时扫雪,尽可能保持越冬池冰面透明,使光线透入水中促进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三是对有渗漏现象的越冬池及时补水,一次补水10~15厘米。四是防止惊动鱼类。越冬池应禁止人车通行、冰下捕捞鱼虾,以免鱼类受惊消耗体力和过多氧气。

杂色鲍工厂化养殖技术


1.准备工作。在鲍苗投放之前,对养鲍场各项设施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对养殖池和养殖器材的消毒进行测试,要求其达到工厂化养鲍所要求的标准。供水、供气系统的配置。供水系统的日供水能力必须在养殖池水容量的3倍以上,水质应符合养殖用水要求,供气系统的气压选用,池水深1~1.5米,选用20~35千帕斯卡,池水深1.5~2.0米,选用35~50千帕斯卡。供气量按养殖面积计算,每40平方米约配1000瓦功率的鼓风机,其供气量因气压不同而不同,每分钟在0.6~1.2立方米间。供水、供气机械要留有三分之一的备用。养殖池、养殖笼的消毒。新建的养殖池要先用海水进行清刷,再用醋酸对池底及池壁擦洗一遍,最后灌满海水进行浸泡,浸泡池时间应不少于15天。新购置的养殖笼先用海水浸泡7天以上,然后用万分之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已用过的养殖笼必须清洗一遍,尔后置于露天处暴晒数天,再移入已用过的养殖池,用万分之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一起进行浸泡。
2.种苗投放。苗种选择。主要看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其活力,优质苗的贝壳外表具有较强光泽,贝壳上生长纹、放射肋清晰,无其他附着物,若把其露空数分钟后放入海水中,能在短时间内伸出头部触角和上、下足角度角;二是观其外形,优质苗无畸形现象,贝壳呈长椭圆形。投放方法。鲍苗在进笼之前,必须先清除死鲍,并用低浓度的抗生素海水溶液(如呋喃西林或氯霉素、土霉素等溶液)进行药浴,然后再按计划好的密度投入养殖笼内。放苗后的前几个小时,一般不给饵,待鲍苗恢复活力后排干池水,边清除死鲍边投放饵料,在重新注入新水后,即可进入正常的养殖管理。投放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放22个笼,每个笼放苗40~45粒,即每立方米水体放苗900~1000粒,规格大的少投些,规格小的多投些。
3.饵料投放。鲍的摄食量因其规格的不同、饵料种类的不同及水温和养殖地带的不同而有异投饵量依摄食量而定。投喂江蓠,日投放量约为鲍体重的10%~13%。在水温18℃~28范围内,一般4~8天投饵一次,一次投足相应天数的饵料量(水温低,每次的投放天数拉长,水温高则缩短)。当水温低于18℃或者28℃时,鲍的摄食量明显减少,这时饵料的投放量可随着减少。
4.管理方法。
(1)维持良好的水质。要实行全日值班制,控制适量的水、气进入养殖池,保持日换水量在3倍以上,水中溶氧量在5毫升/升以上,防止因断水、断气而引起水质变恶的事故发生。在高温期间,要增加换水量,以求降低池水温度及保证水质新鲜。
(2)控制水质因子的变化。要对养殖池的水质因子(水温、比重、溶氧量、pH值和重金属含量)和鲍的养殖情况(生长速度、摄食量和成活率等)进行测量及记录。池内的水质因子需与自然海区作比较,发现异常情况,如洪汛期海水比重下降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养殖情况的记录要注意保存,可作为今后改进生产工艺的科学依据。
(3)定期清理养殖池。排水后投饵前,要清除残饵和病鲍、死鲍,并用高速水流对养殖池及养殖笼进行冲洗,减少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的附着量,防止这些生物堵塞笼孔,确保笼内外部水体充分交换。排水投饵的速度要快,尽量减少鲍的露空时间。
(4)适时调整放养密度。随着鲍的生长,各个养殖笼鲍的存活情况不同,成活率高的过于拥挤,成活率低的过于稀少,这时应适当调整放养密度,使每个笼的放养量控制在:壳长3~4厘米的为40~35粒,4~5厘米的为35~30粒,5~6厘米的为30~25粒。

美洲黑石斑工厂化养殖技术


美洲黑石斑(Centropristfsstriata)又名条纹锯艏或黑锯鮨,属于脊索动物门、鲈形目、鮨科、亚斑鱼亚科、锯鮨属、石斑鱼种。主要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沿岸100m深的海中。

一、美洲黑石斑的生物学特征

美洲黑石斑鱼体被细小栉鳞,色深蓝近黑,带白斑。体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侧扁而粗壮。胸鳍圆形或三角形,口大稍倾斜,前鳃盖骨的后缘具锯齿,背鳍棘10根~20根,鳍条10根~20根,与鳍条相连。臀鳍鳍棘3根,以第二鳍棘较大,鳍条7根~12根。

二、美洲黑石斑鱼的生活习性

美洲黑石斑属暧水性鱼类,喜清水,常栖息在礁石底,白日进食,喜食蟹、鱼、贝类等,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其存活温度为5℃~3℃,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7℃~27℃;盐度的适应范围为10~35,最适宜范围为23~33。

三、工厂化养殖技术

1.养殖池

圆形或八角形水泥池或玻璃钢池,底面积在20平方米~50平方米,池底有20cm~30cm的斜坡,最好水深可调至1.2m左右。有充气、进排水设备,并且方便操作。

2.水质条件

美洲黑石斑喜清水,因此自然海水必须经过沉淀、砂滤、消毒,才能进入养殖池。PH7.8~8.4,水中溶解氧5mg/L以上,亚硝酸盐小于0.1mg/L。

5.放养密度

美洲黑石斑的放养密度根据水质条件及个体大小而定。一般全长10cm左右的苗种放养密度为80尾/立方米~100尾/立方米。也可以按鱼体重放养,一般平均体重50g以下的放养密度为80尾/立方米~100尾/立方米。平均体重50g~100g的密度为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体重250g以上的放养密度为20尾/立方米~40尾/立方米。在养殖期间根据鱼体生长和水质条件,适时合理调整养殖密度,通常养殖密度控制在7kg/立方米~8kg/立方米之间。

4.换水

投喂15分钟~20分钟后即可换水,养殖池每天换水2次或用循环水养殖,换水量在200,一般在投饲半小时后换水,清除池底残饵及清扫池底和池壁,以保持池中水质的清洁。

5.投饵

美洲黑石斑饵料以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为主(鳀鱼、玉筋鱼、虾、乌贼等),也可以与配合饲料交替投喂,前期以鲜鱼为主,配合饲料为辅;后期反之。投喂原则:四定(定质、定量、定点、定时),在投喂时要求慢~快~慢的方式投喂。每日投喂量为体重的2~3,以饱食量的80~90为宜,如有剩饵及时捞出,且根据鱼的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6.水深

美洲黑石斑属游泳鱼类,水深以1m以上为宜。

7.互残

美洲黑石斑有互残现象,故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分选、疏密。每个养殖池中的鱼,个体尽可能大小一致。

8.疾病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勤观察勤检查,严格日常管理操作:①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定时换水、清污,保持水质清新和足够的溶解氧。②保证投喂饵料的质量和数量。定期用药饵(一般15天一次,连用3天)进行疾病的预防。③适时筛选大小进行分养,密度要合理。④操作要轻,不能使鱼体受伤。⑤发现疾病及时隔离、诊断、治疗。

工厂化养罗非鱼可行吗


目前工厂化养罗非鱼是可行的,已经实现了一年两季的商业利润,给养殖者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收入。但是石斑鱼的养殖必须要达到以下条件:好的水质、优质的鱼苗、细菌的训化和絮团的培育。

目前工厂化养罗非鱼已经是养殖者提供经济收入的又一来源了。但是养殖罗非鱼需要注意以下一些细节的处理。

一、养罗非鱼的水质处理

1、在放苗前,要对地下水源进行预处理:待水池蓄满水后,用450ppm的石灰或者碱进行消毒,关闭气流,让水沉淀48小时左右后,再把水抽到养殖池。

2、放到养殖池的水进行预处理:养殖池里面的水要保持在75CM左右,保持水流能正常流动。在此期间,要每天检测水的PH只,酸碱度等指标。

3、养殖池的水的PH值在9以下时,对全池的水进行解毒,然后再泼洒氯化钠、硫酸镁等化学物质,使池塘的水PH值保持在8.2左右。池塘水的总碱度应该保持的200左右,钙离子和镁离子分别在120左右和100左右。

4、絮团接种与培育,在水质指标都调好的第二天,将絮团培养剂和脱氧王用水化开后撒入池内,再介入絮团种,加入生物脱氮王,一直持续7天,每天监测指标变化,指标量达到就可以放苗。

二、放苗及管理

1、罗非鱼鱼苗的大小和密度:大小控制在4CM左右,投放的密度以90尾左右为宜。

2、投喂管理:当鱼苗放苗完成后,要用芡粉或者是麦麸干撒投喂第一餐,之后每天早晚各投食一次,再就根据鱼苗的吃食情况,水质指标等进行投喂。大约2周之后,鱼苗大小可以达到5CM以上时,早晚各投喂一次颗粒膨化料,等到大约12周的时候,鱼苗的大小在15cm以上时,早晚各投放一次颗粒膨化料,投喂量应为200ppm左右。

三、水质管理

1、鱼苗水质的管理应改每天登记在册。监测的内容应该包含:PH值,酸碱度,钙离子,镁离子等这些。

2、罗非鱼苗入池开始,就要控制好每天的投喂量和水质的管理,根据水质的指标,有针对性的做出处理措施。

四、细菌训化与絮团培育

在池塘内加入生物絮团剂,脱氧王,硝酸钾等化学物,再向养殖池内投入氯化铵,每天检测好投放的化学物的指标并记录下来,当池内的氨氮指标到0.4左右时,亚硝酸盐也会降到合适的指标时,再每天投喂对虾饲料和脱氧王,连续投放3天时间,停掉饲料,但是脱氧王继续投喂,待氨氮到0.6左右时,亚硝酸盐也会降到合适的指标,当亚硝酸盐指标达到40ppm左右时,反硝化脱氧就可以形成,证明絮团培育成功。

五、絮团种扩培及使用

在前面措施都做好的基础下,向养殖池里面加入絮团培养剂和脱氧王,将这2种化水后撒入池塘,最后接入絮团种,接种量每立方米在30公斤左右,然后每天在养殖池内加脱氧王,加7天左右,检测指标变化,待絮团量达到4ML,即可使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40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