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石蛙的养殖场的建设经验

现在很多人都比较看好石硅的养殖,而且石硅的价格在市场上还是不错的,因此它有一定的利润前景,在养殖石硅之前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建设一个石硅养殖场,石硅养殖场的建设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养殖石蛙的养殖场的建设经验

石蛙养殖场宜建在常年有水的小河、溪流旁或池塘、湖泊及水库的周围。石蛙养殖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石蛙养殖池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石蛙池。在室内、庭院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石蛙的营养价值

1、滋阴补肾

石蛙肉药性平,味甘,入心、肺、肾三经,有滋补强壮、滋阴降火,清心润肺,解劳补虚、强筋骨、填精潜阳的作用。对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以及产后体虚、肺结核咯血、盗汗、神经衰弱等症有很好效果。

2、产妇产后恢复

石蛙中含有缓激肽,这种物质能使妇女的离体子宫收缩,特别是对产妇有功效。

3、清毒解疮、明目

石蛙蝌蚪可清毒解疮、乌发,石蛙卵可明目。

4、促进骨骼生长

由于石蛙体内的钙腺特殊,钙腺中的钙质容易被人吸收。因此,能促进儿童骨骼生长,帮助骨折的病人早日康复。

5、疳积、痨瘦

对于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胀大、厌食、盗汗、低烧具有治愈功效。

6、病后体虚、心烦口渴

石蛙中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和20多种微量元素,对于病后体虚、手术后伤口的愈合、心烦口渴、疲乏、消瘦、食欲减退等具有功效。人(尤其是妇女)忌口之时,吃石蛙肉能开胃,胃弱或胃酸过多的患者也适合吃蛙肉。

石硅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人工养殖石蛙必须选择在无污染的水、泉水、地下水流经的地方,模拟野生石蛙的野生生态环境建造饲养池。饲养池最好在海拔500~1500米的高山区地带,有利于渡夏越冬。如在海拔低的平原高温区养殖石蛙,可导引深井水、冷塘水或深洞积水入池,并使养殖环境保护安静、荫蔽、凉爽、温差变化小、湿度大。

环境要求僻静,冬暖夏凉,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山溪水、冷泉水或地下水等,要求水源充足、水温稳定,一般夏季最高水温应低于30℃;排灌方便,没有对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所以,养殖场要建在荫凉的山林间或有遮荫设备,养殖池附近具备川流不息的清洁水源条件。养殖场建设要利于十防:即防洪、防旱、防兽、防禽、防堵、防逃、防毒、防电、防偷、防病。

石蛙养殖市场分析

石蛙油不但是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重要药材,也是天然高级滋补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观念的转变,人们十分重视寻求健康长寿药物。石蛙油在我国和东南亚信誉很高,需求迫切,市场容量较大。特别是挥春地区林地面积大,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植被好,饲养石蛙条件优越,生产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石硅养殖场的建设要根据石硅的生存条件来,要建设一个适合石硅在里面生长的环境,这样才能大大的提高石硅的养殖质量,而且一个建造一个好的石硅场对养殖石硅是非常重要的。

扩展阅读

养殖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经验


石硅在我国的养殖还是很普遍的,吃过石硅的人都知道,它的肉质非常的鲜美,因此野生的石硅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野生的动物大家最好不要随意的捕杀,会导致环境整个的生态平衡。

养殖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经验

蝌蚪饲养70天变态完毕,长出四肢,成为石蛙幼蛙。由水生变为水陆两栖,移入幼蛙池饲养。幼蛙池水深5060厘米,每平方米水面放养200350只石蛙。增加水蚯蚓、蝇蛆、黄粉虫等鲜活饵料,也可适当混入配合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早、晚各喂1次。还可以在水面上装诱蛾灯,夜晚诱蛾作为蛙饵。随着蛙体长大,跳跃能力增强,放养密度要逐渐减小,不断移人成蛙池中饲养。

石蛙的生活习性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

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石蛙的繁殖技术

石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又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工养殖石蛙既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人工繁殖是成功养殖石蛙的关键,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2、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量,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面积6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2: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8~1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5~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雄蛙20~30对,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石蛙的常见疾病的防治

1、车轮虫害

【症状表现】体表及鳃的表面呈现有青灰色斑,或尾部发白,这是由患病蝌蚪分泌的粘液和球死表皮所形成的,此病以5~8月流行最盛,且多发生在密度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虫体寄生鳃上时,使呼吸困难,浮于水面,进而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放养前用聚维铜碘彻底清塘消毒,控制放养密度,经常保持水质清新,可预防病发生。②治疗可用0.5ppm硫酸铜和0.2ppm硫酸亚铁合剂(总量浓度为0.7ppm全池泼洒)

2、气泡病

【症状表现】腹部膨胀如球,失去平衡,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抢救则造成死亡,多发生在水温高,池水氮素含量高的水泥池,使蝌蚪气体交换失去平衡,肠内、鳃、皮肤的血管内含有过量气体。

【防治方法】①最有效是换水,首先将病蝌蚪移入水质清新的水域中暂养1~2天。②高温期间要保持有充足的常流水。

3、水霉病

【症状表现】患病蝌蚪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殖生长,如旧的棉絮状的白毛,常在池边缓慢游动。当引起任何外伤之后,伴随蝌蚪拥挤,水解酶,使伤口难以愈合,使蝌蚪焦燥不安,食欲减退,衰竭死亡,此病以冬末早春流行最盛。

【防治方法】①用聚维铜碘彻底清池消毒。②拉网、转运操作尽量仔细,勿使蝌蚪受伤。③用红霉素0.05~0.01ppm,全池遍洒。④用1.4~3Ppm五倍子全池泼洒。⑤放在二十万分之二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洗30分钟。

在养殖石硅的过程中,对于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疾病控制好了,才能更好的提高养石硅的利润。因此首先掌握石硅的生活习性,其次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肉牛养殖场的建设标准


场址选择:应选在排水条件好、通风好、地势高的地方建场,需远离工厂以及产品交易市场,需距离主要交通干线以及生活饮用水源地500m以上。场所条件:需电力稳定、水源充足、空气清新、交通便利。场地面积:需建设青贮池、草料棚、防疫设施、场区道路以及粪污处理设施等建筑,可根据养殖场的规模来合理规划布局。

一、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1、场址选择

(1)养殖场应选在地势高、通风较好、排水便利,易于防疫的地方。

(2)养殖区需远离屠宰场、皮革厂、采矿厂、大型化工厂以及其他产品交易市场,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主要交通干线、居民区以及其他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场所500m以上。

2、场所条件

(1)水质:水质需符合NY5027-2001的规定,水源稳定充足。

(2)空气:养殖场区域舍内空气质量需符合GB/T18403、-2001的规定。

(3)用电: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储备发电机组。

(4)道路:交通方便,可以直通入场。

3、场地面积

(1)育肥牛:建设青贮池、草料棚、防疫设施、场区道路以及粪污处理设施等建筑面积大概需要6-9平方米左右,牛舍面积为6平方米左右,合计12-15平方米左右。

(2)自繁自养的牛场:一般成年牛占地面积为15-20平方米左右,犊牛5-10平方米左右,育成牛10-15平方米左右,另外育成牛、种牛、犊牛还需要一定面积的运动场,因此成年牛的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左右,犊牛为20平方米左右,育成牛为13平方米左右。

(3)完全育肥牛场:1000头牛,除去运动场的建筑面积大约在12000平方米左右,一般建筑面积占牛场面积的15-20%左右,因此牛场的总面积在6000-8000平方米左右。

二、肉牛饲养管理方法

1、为了方便管理与安排,舍饲肉牛每天一般喂食2次左右,但研究表明应适当增加喂食次数,延长进食时长,这样有利于降低酮体的瘦肉含量。

2、肉牛主要饲喂大麦与玉米,在其他饲料相同的条件下,饲喂大麦的肉牛口感会更好。

3、为了提高肉牛的口感,可在肉牛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酶类,比如木质素酶或纤维素酶等等。

4、家禽粪便富含蛋白质,通过干燥消毒之后,可作肉牛的饲料。

5、肉牛比较常用的饲料添加剂是瘤胃素,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可每头每天补充300千克瘤胃素。

仓鼠养殖场是怎么建设的


仓鼠养殖场宜建设在室内,可用砖建一间屋子围起来养殖,周围要做好玻璃及防护措施,期间要注意经常更换木屑避免受潮,还要加强保暖措施,可适当喂食一些五谷杂粮,如玉米片、荞麦及小麦等,但不可喂食过多的葵花籽等高热量食物。

一、养殖环境

1、仓鼠适宜在草场上围栅栏养殖,不过仓鼠会挖洞,也可以在室内用砖建一间屋子围起来养殖,周围要做好玻璃及防护措施,避免仓鼠逃出来。

2、最好每天给水器和饲料盆进行清理,勤换潮湿木屑,养殖场要用热水烫过消毒,跟仓鼠玩耍前后都要洗手。

3、要保持稳定的温度,仓鼠适宜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期间要注意经常更换木屑避免受潮。

4、仓鼠对温度比较敏感,而野外的仓鼠时常住在地洞内,具有天然调温功能,因此养殖场应保持稳定的温度,在温度变化大以及冬天时,要加强保暖措施,避免引起仓鼠冬眠。

二、饲养管理

1、要保证仓鼠营养均衡,可选择多样化的食物喂食仓鼠,不宜长时间用单一的现成饲料。

2、饮水也是易疏忽的地方,仓鼠的饮水被污染就要及时进行更换,在自来水不宜生饮的地区,要给仓鼠饮用人类喝的水。

3、养殖期间要防止仓鼠压力大及紧张,仓鼠天性比较敏感和胆小,在人工饲养时,接触人类很容易感到压力大及紧张,这样会造成仓鼠肠胃不适和下痢,严重时会得胃溃疡。

4、养殖时有发现仓鼠有不进食的情况,且来回走动的,要及时查看仓鼠周边环境,做好相对措施,可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5、养殖期间不要喂食过多的葵花籽等高热量食物,会造成仓鼠发胖,发胖的仓鼠夏季会容易中暑。

6、仓鼠皮肤脂肪过多,还会导致脱毛,影响仓鼠的生长。

7、仓鼠要合理的进行喂水,并且要随时更换新鲜的饮用水。

8、期间尽量少喂食水分较多的蔬果,喂食时每次不要给太多,会容易造成腹泻或者死亡。

9、一般蔬果类大部份都含有农药,养殖时要用清水洗净擦干后再喂食。

10、在喂食时要点心和主食搭配,点心多时主食要适当减少,不宜喂食太多的零食,发胖的仓鼠会容易生病。

11、喂食后可将饲料及零食等用罐子密封保存,也可存放在冰箱内,有发现滋生虫蚁的食物要及时丢弃。

12、仓鼠爱吃面包虫,但其蛋白质含量偏高,一次喂几只即可,不宜太多。

13、最适宜仓鼠吃的是小鸟的五谷杂粮,如玉米片、荞麦、小麦等。

标准化野鸭养殖场的建设


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野鸭是绿头鸭(mallard)在北半球的俗名。野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其数量非常多,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有十余个种类。野鸭能进行长途的迁徙飞行,最高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时速110公里。狭义的野鸭系指绿头鸭,别名为大绿头、大红腿鸭、大麻鸭等,是最常见的大型野鸭、也是除番鸭以外的所有家鸭的祖先,是目前开展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

标准化野鸭养殖场包括:野鸭育雏室青年野鸭舍,野鸭放养场,种野鸭舍,野鸭防逃网等。

1野鸭育雏舍

1)要求:朝阳,保温良好,干燥,采光好,通风好,不需要通风时门和窗无隙凤。

2)窗的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积之比1:(10-15)

3)地面:水泥地面,并设有小水池

4)分隔:可将育雏舍分隔成约4平方米大小的小间,以便于分小群育雏鸭。

2青年野鸭舍

用于饲养育成期种鸭和商品鸭。青年鸭舍壳简易些,可建成饲养棚。

大小:一般长9米,宽4米,高3.2米。

结构:棚的立架可用竹,木,钢材或砖石结建,棚的顶架则用竹,木,钢材搭建,棚顶采用芦席铺盖而成。其上再覆以油毛毡或塑料薄膜以防雨雪。60日龄前用竹栅圈围鸭群,60日龄后需配置天网。

分栏:鸭棚内一般分成10-12平方米的小栏。每平方米饲养8-10只育成期野鸭。

地面:水泥地面。地面铺垫锯末,刨花或测短的麦秸和稻草等垫料。舍内也可一半放垫料而另一半放饮水盆和食槽。垫料要勤换以保持洁净和干燥

其他

种野鸭舍要具备足够的光照条件及保温条件,鸭舍采光面积之比为1:10

北面墙壁要防风,屋顶要求保温隔热性能好,种鸭舍内一角设产蛋间在种鸭舍外最好建食棚,在食棚内根据所养种鸭的数目放置食槽和饮水器,这样无论刮风下雨都可在舍外饲喂,有利于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同时使鸭子进食时有遮风避雨的条件,此外,食棚在夏天可起到遮阴棚的作用。

野鸭防逃网

野鸭50日龄时。翼羽基本长齐,开始学飞,必须在运动场和水面周围,顶部架设防飞网和防潜网,同时,要建造围网和天网。顶部架设防飞网和防潜网,同时,要建造围网和天网。天网高度距水面2米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封闭体,以防飞逃。天网与围网孔限为3厘米x3厘米。用尼龙网或绳网均可。

养殖石蛙蝌蚪生长初期的饲养管理经验


石硅我想很多人都吃过吧,石硅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味道也非常的鲜美,因此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石硅。随着人们对石硅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养殖石硅的人也越来越多。

养殖石蛙蝌蚪生长初期的饲养管理经验

石蛙蝌蚪生长初期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出3天内靠卵黄维持生命,3天后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1个鸡蛋黄或1一1.5千克豆浆,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饵时,饵料可直接撒于水面。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C,pH值68。水深1015厘米,每天换1次池水。池内放水浮莲等水生植物,避免太阳光直射池水。坚持早晚巡池,经常清除野蛙、水蛇、野杂鱼和鸟类等敌害,并随时加注新水,保护蝌蚪安全生长。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厘米。

石蛙的生活习生性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

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1、养殖场址的选择: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2、蛙池的规格要求: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石蛙的养殖前景

人工养殖石蛙整套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源的日趋枯竭,求大于供的矛盾日益增大。

为此,引进、掌握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尽快形成养殖规模,抓住时机,先行一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要养殖石硅首先就要建造一个像样的石硅场,石硅场的建造在选址和建造方面都是要有讲究的,石硅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的条件都是有所不同的。

石蛙养殖种蛙的选择方法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种蛙的培育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配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m,面积4~10m2。池底铺垫鹅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利于种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3∶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cm左右,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准备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量5~9月最大,发情期间减少,产卵后期增大。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依太阳刚要下山时为准),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石蛙养殖技术 石蛙吃什么饲料


据科学研究,石蛙的肌肉当中含有20种以上矿物元素,其中含量较大的有8种元素,按其含量大小依次为钾(K)、磷(P)、钠(Na)、镁(Mg)、钙(Ca)、铝(Al)、硅(Si)、铁(Fe)。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正因如此,石蛙的市场需求量也是特别的大,很多人都开始饲养石蛙起来。

石蛙养殖技术

1、人工驯养的石蛙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它建一个什么样的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先选择好场地,然后在着手建造养殖池,这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养殖环境必须近似于石蛙的野生环境,还有就是要便于人工的管理。

2、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般来说,石蛙喜静怕闹,应尽量避免在噪声较大的工厂和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旁边建厂,防止石蛙受惊,影响正常生长。养蛙厂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都可作为养蛙的水源,但水源要求无污染,PH值以中性和略偏酸性为佳,最适宜的PH值在6-7之间。

石蛙吃什么饲料

1、石蛙吃什么分不同阶段来看,为:卵外膜,未受精卵,高蛋白流汁饵料,蛋黄、豆浆薯类的茎叶、瓜类的果叶、米饭,鲜嫩水草小蝇蛆、小黄粉虫、小蛆蝴等。

2、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小鱼虾及其它昆虫。

3、也少不了黄粉虫。黄粉虫俗称面包虫,为多汁软体黄粉虫俗称面包虫,黄粉虫为多汁软体动物,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达50%。

养殖石蛙赚钱吗

1、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

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可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延长其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年生长速度。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可年产卵两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孵化即成蝌蚪。一般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

未来石蛙养殖前景

1、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

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可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延长其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年生长速度。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可年产卵两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孵化即成蝌蚪。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了石蛙的一些养殖技术,以及在饲养方面,石蛙的注意事项。大家对石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石蛙的价格还是不是很高,所以如果家里面有条件的话,建议多去买一些石蛙回来食用。

鸵鸟养殖场选址、建设知识综合篇


【常见问题】鸵鸟养殖场选址、建设知识有哪些?

【专家解答】一个鸵鸟场的设计和建设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经费可能,力求实用、科学、低成本、便于发展和调整。一些不顾实际条件和可能而故弄玄虚的教条方法是不可取的。本章仅对鸵鸟场选址、布局及建设中应注意的一些基本要求作一简要介绍。

在确定新鸵鸟场的投资、建设规模和项目目标后,要以实际情况和可能性出发,科学选定场址,周密设计建场方案,为今后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场址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基本条件并尽可能择优选定:

1.气候条件。

非洲鸵鸟适宜在干旱或半干地区生长繁殖。虽然其适应性很强,但过度潮湿多雨或酷暑严寒都会影响鸵鸟的生产水平,降低种蛋产量和孵化率及育雏成活率,也增大建设费用和生产成本。因此,鸵鸟场最好能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全年气温在-15℃~+40℃(最好-5℃~+30℃),没有或较少雷雨天气的地区。应尽量避开雷区、雹灾多发区和风暴多发区。空气湿度越干燥越好。

2.场地条件。

鸵鸟场的建设应尽量利用贫瘠的非耕地,沙荒地或缓坡地(坡向以坐北朝南为宜),这一方面可少占耕地,且减少耕地中积存的腐殖质及化学农药等可能带来的病害影响。以松软、渗透性好的沙土或沙壤土为佳。与周边环境相对封闭隔离为好,特别不要在其他家禽饲养场或人畜密集的村镇近邻建场,以防病疫的交叉感染和传播。

3.水、电条件。

应有能满足场内鸵鸟饮用及生产生活用水的水质良好,不易污染的水源。电力供应充足稳定并最好备有适当功率(一般规模的鸵鸟场备30~50千伏足矣)的备用发电机,以在出现公共电路中断时及时为孵化、雏鸟保温、水泵、办公照明等必须用电的设备临时供电。

4.周围环境条件。

鸵鸟极易产生应激,严重应激会影响正常生长繁殖,特别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停产甚至死亡。因此,鸵鸟场周围环境应尽量安静,远离居民区、飞机场、铁路、码头、繁忙的公路等大嘈杂喧闹地区及空气、水源、土壤易被污染的地区。鸵鸟场内及周边应植树绿化(应选无毒、抗虫害、不产生大量花粉或飘絮的树种),冬季可遮挡大风,夏季可遮荫避暑(一般每个栏内应种几棵干高2米以上的树木),并可净化空气,使饲养区更贴近自然环境。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鸵鸟养殖场选址、建设知识的你整理了《鸵鸟养殖场选址、建设知识综合篇》一文。鸵鸟场主要以围栏相隔,栏高2米左右,材料应光滑不带刺,最好有一定弹性,以免鸵鸟碰撞时受伤。可用铁丝网、金属管栏栅,也可用简易的竹木栏栅。

铺沙室内、运动场铺520厘米厚的沙,使地面硬度适中。

石蛙怎么养?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又名石鸡、飞鱼、石蛤蟆、石乱等,为蛙科棘胸蛙属动物。石蛙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那么,石蛙怎么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石蛙的养殖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一、石蛙养殖池建设

1.种蛙池: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2.孵化池: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蝌蚪池: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4.幼蛙池: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5.其他要求:石蛙的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二、石蛙的养殖技术

1.种蛙选择: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

2.种蛙培育: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3.配种产卵:石蛙通常在4月份,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避免干扰。

4.人工孵化:石蛙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阶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

5.蝌蚪饲养: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

6.幼蛙饲养: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运动性饲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池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水质要求与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超过37℃时,水深保持10-20厘米。

7.安全越冬: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也应有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措施,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小编结语】石蛙喜欢潮湿安静的环境,喜食蚯蚓、蛆虫、蚱蜢、蚁类、泥鳅、河蟹、蝼蛄等活饵,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石蛙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蜜蜂养殖场要怎么消毒?蜜蜂养殖场消毒的方法


蜜蜂是农村常见的养殖项目,为养殖户们带来了极其可观的经济收益。在蜜蜂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如麻痹病、囊状幼虫病、孢子虫病等,严重的影响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防止这些疾病的产生,养殖户们经常要给养殖场消毒,那么蜜蜂养殖场消毒都有哪些方法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机械消毒

机械消毒就是清洁消毒,用清扫、清理、铲刮、洗涤等方法清理场地上及蜂场周围的杂草、填平污水坑、及时清扫场地上的死蜂与污物并集中深埋或焚烧、铲刮蜂箱等。随着这些污物、杂物的清除,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同时被清除掉。缺点是机械消毒不能够达到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进一步必须配合使用其他消毒方法,如用化学消毒药剂喷洒清扫后的场地、房屋设施、机具等,才能将残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干净。

物理消毒

物理消毒主要采用日晒、烘烤、灼烧、煮沸、蒸汽以及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物理消毒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有效,对病原微生物能够有很好的杀灭效果。缺点是有些物品在消毒处理过程中容易被损坏,因此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不同材质的物品要选择不同的物理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

化学消毒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来杀灭病原微生物,这也是在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毒方法。不过,化学消毒的效果决定于很多因素,如病原微生物抵抗力的特点、所处环境的情况、消毒时的温度、药剂的浓度、消毒时间长短等。在选择化学消毒剂时,还应考虑该药剂是否对病原微生物的消毒作用力强、对人和蜜蜂毒性小、不损害被消毒的物体、易溶于水、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价格等问题。

以上就是有关蜜蜂养殖场的消毒方法知识介绍。在蜜蜂养殖过程中,养殖场需要进行消毒处理,蜂场消毒通常采用机械消毒、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等这种方法,从而来进行养殖场的消毒。每一种消毒方法都是不同的,养殖户们可以参考以上的知识给蜂场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防止病虫螨的发生。

棘胸蛙石蛙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棘胸蛙石蛙养殖技术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专家解答】饲养商品牛蛙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牛蛙由于特殊视觉生理造成的摄食习惯与饲料供应的矛盾。牛蛙饲料是否来源广、便于保管贮存、价值便宜、经济效果好,决定着商品牛蛙饲养的成败。

牛蛙(包括其他蛙类)的特殊视觉生理导致其一般以蚯蚓、蝇蛆、昆虫、小鱼虾等活动物为食。商品牛蛙的饲养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其饲料应有固定来源,并能批量贮藏,还应注意经济效益。基于以上考虑,结合当地特点,经过几年实践,我们认为以蝇蛆、蚯蚓、黄粉虫(面包虫)和淡干小鱼虾作主要饲料为好,其分期搭配比例和使用效果如下:

1、前期饲料

牛蛙自脱尾开食起至体重80~100克时的最佳饲料是:以蝇蛆作开口和诱导饲料,以干米虾、小干杂鱼为接替活饵饲料。因为蝇蛆成本低(每千克粪可产蛆2.5千克),来源广。干米虾、小干杂鱼价格适宜,便于保管贮存,个体近似活饵,适宜这段时期牛蛙的吃食生长。据试验,每1000只牛蛙只需蝇蛆160千克、小干杂鱼和干米虾80千克,饲喂后可增重80千克,成本320元左右,折合每生产1千克蛙肉耗饲料费4元左右。用蝇蛆作饲料比用黄粉虫、蚯蚓的经济效益高得多。

2、后期饲料

将体重100克左右的牛蛙养至200~250克成蛙所需饲料,在湖区用鲜小杂鱼和淡干小杂鱼比较好。一般每3千克鲜杂鱼或不足1.5千克淡干小杂鱼,可长牛蛙肉1千克。这样每生产1吨商品牛蛙需鲜小杂鱼3吨左右或淡干小杂鱼1.3吨左右,每长1千克牛蛙肉耗饲料成本20元左右。比用人工控制繁殖蝌蚪养牛蛙和利用蚕蛹及配合饲料养牛蛙的经济效益高一些;与利用废弃动物的头、尾及下脚料作饲料相比,来源容易,使用方便。小编汤姆为探索棘胸蛙石蛙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棘胸蛙石蛙养殖技术》一文。

石蛙养殖技术大全


【常见问题】石蛙养殖技术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专家解答】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小编点评】《石蛙养殖技术大全》一文为国内有打算养殖石蛙的养殖户们做了一个养殖知识普及,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近年来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来一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和经验。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石蛙的养殖场的建设经验》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羊的养殖场”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07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