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控方法 猪胀气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引起猪发生急性死亡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如环境的控制不到位、饲喂不合理、外伤引起的感染、应激以及疾病因素等,在这些因素共同的作用下,猪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尤其是在季节转换的阶段,猪的体质较弱,无法完全的适应气候环境变化,从而易引发急性死亡。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猪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控方法猪胀气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1、猪急性死亡的原因

环境不适宜。主要是由于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环境的控制不到位,从而导致猪舍内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过低,猪舍过于潮湿或干燥,通风换气不到位而导致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或者是不能很好的协调通风与保温之间的关系等造成的。当保温不当时,舍内温度过低,猪处于冷应激状态下,易患感冒、腹泻等病,还会导致猪群的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疾病,这种现象在保育舍和产房易见,主要是由于舍内未安装保温箱,或者是保温箱拆除的过早而致。任何季节都要做好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以保证舍内空气清新,如果在寒冷天气通风过度,会导致舍内温度骤降,而为了保暖不敢通风则会造成猪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闷热,对养猪生产极其不利,猪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出现急性倒地死亡的现象,尤其是在阴雨天以及天气变化较大的天气,表现的更为突出。另外,舍内卫生条件不佳,会导致空气质量变差,病菌大量的滋生与繁殖,这也是诱发猪急性死亡的原因。

饲喂不合理。如果猪食用的饲料发生霉变或者含有的灰尘较多,会使得霉菌毒素和灰尘在猪的体内大量蓄积,或者发生急性的胃肠炎等疾病而导致猪死亡。这一现象常发生在体重较大的猪身上。而导致猪食用霉变饲料的主要原因是饲料的贮存不当,或者猪在采食完饲料后,没有及时清理料槽内的剩料残渣,而使得剩料积累发生霉变,滋生细菌,猪采食后会导致疾病发生。

外伤感染。导致猪发生外伤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圈舍、保温箱、饲料等含有铁丝、铁钉、木屑等锋利的物体,使得猪群在活动时或者采食饲料时被划伤,如果发现不及时或者不及时的处理伤口,加上舍内的饲养环境不良,病原微生物较多,就会导致外伤感染,造成猪群发生急性的倒地死亡。

疾病因素。当猪群患有一些疾病时也会导致阶段性的猪发生急性的死亡。如猪群发生蓝耳病、水肿病、链球菌病时就易导致急性死亡的发生。

其他因素。养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作环节的操作不当都易引发猪急性死亡。如饲养密度过大,猪群发生应激反应,生理功能失调,抵抗力下降,水源不干净而猪群长期饮用不清洁的水,猪群在接种疫苗时时机不对,或者在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如发烧时没有及时处理也会造成猪发生急性的倒地死亡。

2、防控方法

在充分了解导致猪发生急性倒地死亡的原因后就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科学管理,合理饲喂,控制好养殖环境等,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死亡的发生。

加强猪场环境的管理工作,包括猪场大环境以及猪舍小环境的控制工作。猪场要树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要认真执行,进出场的人员和车辆都要进行消毒。可以场内的四周和场区内的空地种植树木和植物,可起到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降低局部温度的作用。要控制好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要在产房内设置保温箱,保育舍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舍温。进行合理的通风,科学合理的通风换气工作可以起到调节舍内温湿度的作用,还可以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但是在通风时要协调好保温与通风间的关系,一般在寒冷天气通风时要选择在猪群喂料时以及天气较为晴朗的中午进行,在通风前可提前升高舍温。另外,还要加强日常的卫生清扫工作,及时清理舍内的粪污,给猪群提供一个温暖、清洁、空气清新的饲养环境。

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调整好饲料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可在饲料原料中添加防霉剂以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其他预混料则要按照说明来妥善贮存。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饲料,要禁止饲喂猪群,以免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投喂饲料时要少喂勤添,以免剩料,如果剩料也要在下次喂料前将剩料清理干净后再喂料。并且要定期对料槽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另外还要定期的清扫保温箱垫板下的饲料残渣和灰尘。

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及时的清理舍内、饲料中以及地面的尖锐物质,以防止划伤猪,造成外伤感染,做好猪群的疾病预防工作,做好场区、圈舍、猪群的消毒工作,还可在饲料中投放多维等保健类添加剂进行预防,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以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要注意在接种前后要做好猪群的抗应激工作,并做好接种后猪群的观察工作,发现异常要及时的处理。

猪胀气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近年来镇雄县很多养殖户反应猪胀气的病例比较多,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不同阶段的猪都可发病。病猪突然胀肚,如果发现不及时,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就会突然死亡。病猪一般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这给猪场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才能减少该病造成的死亡呢?现将多年的临床实战经验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临床症状:
病猪往往无发病征兆,腹围迅速膨大,有腹痛表现,呼吸急促,卧地不起,伴有体温升高症状。有些猪发病在晚上也正常吃料,早晨死亡身体僵硬,腹胀隆起,口鼻流白沫。
二、发病原因:
1、饲喂管理不当:饲料酸败发霉,猪采食后就会加快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胃肠胀气,压迫内脏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部供血不足缺氧窒息而死。有些饲喂量过多,造成消化功能减弱,使大量气体排不出去也会造成胀气。
2、便秘:由于母猪运动不足,饲喂青绿饲料较少,或猪群因一些热性疾病,造成采食量降低,都可造成便秘,从而导致胀气。一些猪通过通便就可缓解胀气,从而提高了治愈率。
3、疾病:如魏氏梭菌病没有任何征兆突然死亡,腹部臌胀明显,耳尖,蹄部,鼻唇部发绀,主要发生种猪和育肥猪呈零星散发,病程极短,死后猪皮肤苍白。
三、预防:
猪胀气有些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有些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猪胀气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所以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1、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检查饲料是否霉变,发现后及时清除干净;
2、母猪补充青绿饲料,麦麸、健胃中药等
3、做好日常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发现有发病猪,及时用大观-林可霉素和甲硝唑拌料进行群体预防。
四、治疗:
1、胀气很明显的治疗: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2、胀气轻微、起卧不安的病猪治疗,个体用: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林可霉素(每公斤体重0.1毫升)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多维、碳酸氢钠防止呼吸性酸中毒,病猪饲喂5成饱左右。群体用大观-林可霉素和黄连解毒散拌料连用7天。

相关知识

甲鱼早春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


冬末春初,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越冬池内的甲鱼开始苏醒。然而,由于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饲养管理不当等诸多原因,往往会引起甲鱼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应特别注意。
1、体质衰竭引起死亡 
甲鱼经越冬后,由于甲鱼体内营养大量消耗,早春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必须加强投饲,才能提高抗病力,减少死亡。
防治方法
冬眠苏醒后要多投喂些动物内脏和鲜螺、蚌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每天投喂量不得少于亲鳖体重的15%,以尽快补充营养消耗,避免越冬后期和早春出现死亡高潮。
2、疾病侵害引起死亡 
甲鱼刚苏醒时由于体质较差,最易遭遇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侵害。红底板病的病鳖底板红肿,颈粗大,食欲减退,解剖肝脏呈褐色,腹腔有血水。红脖子病的病鳖,颈伸长后不能自然缩回,腹部有红色斑点,重者口鼻出血,常常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新购亲鳖入池前,池塘应按每立方米用20~30克生石灰全池消毒外,亲鳖本身也要用0.3%~0.5%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或25克/升食盐水漫洗10~15分钟,药浴消毒后再投放入池。对发病亲鳖,可用鳖泰Ⅱ号或土霉素或磺胺类药,适量搭配维生素E,拌料投喂治疗,6天为1个疗程,每100千克亲鳖第1天用药200克,第2~6天减半,一般1个疗程即可控制病势蔓延。
3、水质恶化引起死亡 
甲鱼越冬苏醒后,由于投喂饵料等原因,会使水质逐渐恶化,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疫病流行死亡。
防治措施
当水温达到15~18℃以上或水质明显变劣时,要进行1次大换水,每周还要适当换注一定新水。随着气温升至25℃以上时,每月需要撒生石灰清塘消毒一次,适宜浓度为20~30克/立方米水体。

奶牛早期胚胎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原因分析

1.1疾病因素

奶牛如患有布氏杆菌病,容易导致妊娠7~9个月的奶牛发生流产;患有沙门氏杆菌病,会导致胎衣腐烂,从而使其在妊娠6~9个月发生流产;患有李氏杆菌病,会导致奶牛发生严重的子宫炎,从而使其在妊娠6~9个月易发生流产;患有钩端螺旋体病,也会导致妊娠7~9个月的奶牛发生流产,且往往在感染病菌6星期以内流产;患有毛滴虫病、弧菌病,会使奶牛妊娠2~6个月发生流产;患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会导致奶牛在任何妊娠阶段都能够发生流产,其中在妊娠4天到3个月之间容易发生;患有卡他性阴道子宫颈炎,一般会导致奶牛在妊娠5~7个月形成木乃伊胎或者死胎。奶牛发生中毒病,或者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而引起霉菌中毒时,都会发生流产。奶牛患有全身性疾病,以及伴有呼吸困难和高热的疾病等,也会导致其发生流产,从而引起早期胚胎发生死亡。奶牛生殖器官出现病变,以及子宫黏连到周围组织等,也容易引起流产。另外,奶牛出现胎水过多、脐带和胎衣水肿、胎盘炎、胎儿畸形等异常现象,也都会导致妊娠中断,从而容易引起胚胎死亡。

1.2饲养管理因素

妊娠后期,胎儿快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水平明显提高,如果此时奶牛无法摄取充足的营养,必然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胎儿发生死亡。例如,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某些矿物质元素的参与,且其还是构成激素或者辅酶分子的主要物质,或者还可作为酶活性激动剂和抗氧化剂对机体的代谢机能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尤其是缺乏钙、碘、硒、锌等元素影响最明显。

1.3内分泌功能紊乱

奶牛卵巢发生病变或者使用外源激素,导致生殖内分泌激素含量失衡,使子宫内环境的稳定状态被破坏,都会影响胚胎着床以及生长发育,且通常在早期容易发生。前列腺素和外源雌激素都能够促使子宫平滑肌过度兴奋,还会导致妊娠黄体发生溶解。孕激素尽管能够用于保胎,但若使用不合理,也会引起奶牛发生流产或者导致胚胎死亡。

2、防治措施

奶牛发生早期胚胎死亡会对其繁殖率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引起奶牛发生胚胎死亡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胚胎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如果是由于存在遗传因素缺陷而引起胚胎死亡,此时要及时将存在遗传缺陷的奶牛淘汰,从而确保胚胎成活率。在实际淘汰过程中,需要对母牛和公牛的染色体进行比对分析,只要发现奶牛存在遗传缺陷,就必须立即进行淘汰,防止由此对胚胎产生的影响。

2.1加强饲养管理

在饲料方面,确保饲喂富含全面、平衡营养的饲料,不能够饲喂霉变或者含有有毒物质的饲料。饲料进行合理配制,并根据不同阶段进行适当调整,如妊娠早期需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脂溶性维生素以及某些必需矿物质元素,如碘、硒、锌等。另外,还要对奶牛的繁殖季节进行适当调整,由于胚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选择在炎热夏季进行配种,往往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影响胚胎的存活,导致胚胎存活率明显降低。一般来说,可选择在秋季对奶牛进行配种,此时温度相对比较适宜,同时保湿良好通风,也会对其配种比较有利,从而避免高温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促使胚胎存活率明显提高。

2.2加强疾病预防

牛群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尤其是对布鲁氏菌病,需要每半年进行1次检测,如果发现病牛要立即按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奶牛群定期使用相应的疫苗。为预防布氏杆菌病,对进行健康检测的奶牛接种牛19号苗、羊5号苗、猪2号苗;为预防弧菌病,要适时接种弧菌病疫苗;为预防沙门氏杆菌病,可采取部分适合的血清型疫苗进行接种;为预防钩端螺旋体病,可适时使用钩端螺旋体灭活苗;为预防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可接种牛弱毒苗和灭活苗;为预防病毒腹泻病,也要及时接种弱毒苗和灭活苗。

2.3其他

为确保奶牛胚胎存活率提高,还可选择使用干扰素,具有维持奶牛妊娠的作用,且能够有效控制胚胎死亡的发生。目前,奶牛养殖业使用干扰素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也确保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还能够降低成本,促使健康发展,降低胚胎死亡率,从而使养殖效益有所提高。

作者简介:谢红霞(1966-),女,黑龙江同江人,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卫生监督方面工作。

谢红霞

常见的死亡原因及解决方法


幼蝎死亡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

(1)饥饿死亡:

死亡原因:幼蝎刚产下来时,爬在母背上十几天不进食,靠从母体内带来的卵黄生存?在蜕皮时需耗费一部分体力,待从母背上下来时,卵黄营养已消耗殆尽,体质较弱。此时就要及时喂小黄粉虫或小土元。若是养殖户不能提供小虫,直接喂大黄粉虫,幼蝎无法捕食,就会活活饿死,表现是干瘪僵直。

解决方法:幼蝎产下后就要购买足量的小黄粉虫或小土元,作为幼蝎备用饲料。也可提供一些碎肉末及AD钙奶等。

(2)低温冻死:

死亡原因:低温是指低于28度以下的温度。一些初养户缺乏经验,对蝎子这一变温动物缺乏认识,认为在蝎房内只要人觉得舒适就行。岂不知幼蝎一生下来就需要超过28℃以上的高温环境才能正常存活,若低于此温度就会被冻死。表现是四肢缩成一团。

解决方法:保持养蝎房里的较高温度,保持在3235℃为宜。

(3)缺氧窒息:

死亡原因:因蝎房过于阴暗,加上通风透气条件太差,温度偏低,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死蝎肢体松软,体色不变。

解决方法: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透气量;在蝎房内种植些花草,利用植物吐氧吸碳特性,解决蝎了吐碳吸氧问题。

(4)干湿度不均匀:

死亡原因:常发生在一些沿用传统落后方法的养殖户,他们看到死亡的蝎子身体干瘪,便认为是湿度太小造成的。于是又矫枉过正加大湿度,并向蝎池大量喷水,又造成湿度过大幼蝎死亡更多,表现为全身软瘫发红。

解决方法:停止喷水,保持蝎窝干燥;修建干湿度不同的蝎池,让蝎子自由挑选适宜的栖息场所方为上策。

猪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母猪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猪便秘是临床上比较容易发生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在畜牧养殖业上,越来越注重规模和高效,希望实现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养猪场中,猪便秘特别是母猪便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当母猪发生便秘时,母猪的正常生长及生产性能都会受到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猪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母猪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1、病因分析

便秘一般分成两种类型,即原发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原发性便秘主要是由于猪采食质地坚硬、品质恶劣的饲料,饲料中混杂较多的泥沙,饲料无规则,同时缺乏饮水,没有进行适量的运动。仔猪刚断奶就过早的突然更换精料,同时饲喂较少的青绿饲料,往往会使其发生便秘。妊娠后期或者分娩后不久的母猪有时会伴发直肠麻痹,此时也可能引起便秘。继发性便秘主要是由于猪患有某些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而继发,传染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肺疫、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等;病毒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瘟、猪流感,猪伪狂犬等;混合感染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如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呼吸系统综合症等;寄生虫病,如猪蛔虫病,会自肠道内有十几条蛔虫相互缠绕成一团而发生肠道梗阻,从而引起便秘。其他因素,如公猪阉割后导致的嵌闭性阴囊疝,去势导致的肠黏连,以及伴有消化不良的异食癖,都能够引发便秘。有时猪发生便秘并不是由一个因素引起,而是多个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更可能是由于发生应激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

2、临床症状

病猪一般表现出食欲不振,增加饮水,腹围不断增大,呈躺卧状,有时发出呻吟声,伴有腹痛症状,频繁努责。发病初期,病猪能够缓慢排出少量呈颗粒状的干燥粪便,往往有一层灰色的黏液覆盖在上面。如果直肠黏膜发生破损,会在黏液中混杂一定量的鲜红血液,接着导致黏膜发生水肿,肛门明显突出,1-2天之后会停止排粪,导致直肠内积聚较多的粪便,此时部分病猪还能够少量采食,腹围一侧明显增大。如果病猪体型较小,触诊腹壁往往能够在腹腔内触摸到一条呈串珠状且屈曲的坚硬粪球。病猪通常是结肠部位发生便秘,症状严重时,会有大量粪球积聚在直肠内,如果导致膀胱颈受到压迫,就会引起膀胱麻痹或者尿闭。如果十二指肠始端发生便秘,就会出现呕吐和碱中毒,有时还会伴有阻塞性黄疸病症。

3、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要先消除病因,病猪在排粪没有通畅前采取禁食,只提供适量的饮水。如果病猪肠道没有出现炎症,可投服50-80mL蓖麻油或者其他植物油;如果已经发生肠炎,可灌服50-200mL液体石蜡,或者使用温肥皂水进行深部灌肠。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疗效,可对便秘硬结处的皮肤进行消毒,接着在硬结部中央直接刺入针头,然后连接注射器,注入适量的液体,经过15min,在硬结处用手指轻擀、按搓,促使硬结完全破碎,之后再肌肉注射3-9mL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如果病猪直肠处发生便秘,要根据体型大小,将手指伸入肛门内掏出堆积的粪球。注意手指上要先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且手指碰到粪球后,先在粪球中央用指尖掏挖,但体积有所缩小才能够将其掏出。另外,也可采取手术将肠管切开,然后取出阻塞物。在实际治疗中,病猪可内服适量的泻剂,如30-80g硫酸镁(钠),或者50-100mL石蜡油,或者添加50-100g大黄末的饮水。并配合使用肥皂水、2%小苏打水或者温水进行多次深部灌肠,同时对腹部进行按摩,通常具有较好的疗效。病猪在投服泻药数小时之后,皮下注射0.5-1.omL2%毛果芸香碱注射液或者2~5mg新斯的明,能够增强疗效。如果病猪腹痛不安,可肌肉注射2-10mL2.5%盐酸氯丙嗪液。对于非常衰弱的病猪,可先腹腔或者静脉注射250-500mL10%葡萄糖液,每天2-3次,同时采取以上方法进行治疗。猪患有肺炎或者感冒时一般会继发引起便秘,但在治疗过程中通常被忽视,只使用抗菌消炎、解热镇痛剂进行治疗,具有较差的治疗效果,必须二者兼治,才能够具有可靠、确实的疗效。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舍内环境卫生良好,每天供给充足的饮水,并补充适量的食盐。猪圈面积可适当加大,使其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其运动量适当增加。提高饲养管理,禁止单一的饲喂不容易消化且干硬的饲料以及含有大量粗纤维的饲料,如干薯藤、纯米糠等。合理配制饲料,粗料细喂,并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饲喂量,如萝卜、白菜、蕃藤等。猪处于不同生长阶段要采取相应的饲喂方式,对喂料量以及饲喂次数进行合理调整,确保饲喂时间适宜,禁止过量喂食。另外,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如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等。需要注意的是,猪发生便秘主要是由于没有合理调控饲料中纤维的含量,因此在保证含有充足营养的同时,要重视纤维能够增强机体消化能力,因此必须控制饲料中含有合理的粗纤维,通常控制在含有6%-8%的粗纤维比较适宜。

我们都知道,在养猪过程中,母猪便秘是比较多见的,也有许多养猪朋友们对此一筹莫展,接下来我将为我们解说一下母猪便秘的一些相关疑问及处理方法。
一:母猪呈现便秘的损害
1:母猪呈现便秘后,会构成母猪体温增加,呈现肚胀景象,别的还可致使母猪精力沉郁或浮躁,忐忑不安,而已压死,咬死,夹死猪仔,假如养殖人员不行细心,还可能会呈现母猪突然死亡的现象。
2:母猪呈现便秘,就会影响血夜循环,构成毒素进入体循环,致使中毒免疫力降低,呈现低温症,进而致使各种炎症,如子宫炎,胸部炎等。胸部炎使乳汁中的毒素致使仔猪下痢,而影响仔猪的成长。同时毒素会损害生殖系统致使产后不发情,缩短母猪的使用年限。

二:致使便秘的因素
1:饮水不足,夏日常常会呈现母猪饮水缺乏的状况。
:2:生理反应,怀孕周期增加,胎儿增大压榨直肠,构成便秘。
3:运动不足,怀孕后期运动较少,加之空间较小,削减运动量,致使便秘的发作。
4:疾病问题,母猪传染猪瘟,链球菌病,弓形体病时,体温增加,均会致使母猪便秘。

三:母猪便秘防护措施
1:疫苗工作要做好,减少疾病发生
2:供给足够的水源,能够恰当多喂一些青汁多的饲料,能够解决营养型因素致使的便秘问题。
3:假如场所允许,能够建个合适的运动场,能够把母猪放到运动场里运动。
4:猪场在发作疾病时,要做到科学增加药物。

甲鱼越冬后期死亡原因及预防方法



在每年11月至次年3、4月的甲鱼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越冬期最后的一到两个月),甲鱼体内的能量物质大量消耗,抵抗力、应激能力均下降,有时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人们将此称为越冬死亡症,或称为苏醒死亡症等。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死亡率高的可达20%,严重影响了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死亡者大多是雌鳖和体重200克以下稚鳖,病鳖身体消瘦,有时呈现肋骨的外形,背甲颜色加深变黑,失去光泽;裙边柔软,并出现皱纹;活力减弱,四肢无力,反应迟钝。越冬死亡症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多方面不良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下面是对越冬死亡原因及其预防方法的探讨:
一、原因
1、营养不良。后期出壳(8月下旬或更晚)的稚鳖,经过短暂的摄食阶段,体内尚未积累充分的营养,就要进入漫长的越冬期,其体质、抗病和抗寒能力均十分弱,仓促越冬极有可能造成大量死亡。
2、管理不当。亲鳖的生殖旺季是6、7、8月份,此时也是摄食的旺季,但养殖者往往忙于稚鳖的孵化、养殖,追求多孵化、多出苗,而忽视了对亲鳖的培育。
3、雌鳖产后虚弱。体内营养未能得到充分的补充,雌鳖在8、9月份产下最后一批卵后,体质已极度疲劳和虚弱,接踵而来的气温下降,使雌鳖的摄食能力逐渐下降,如果再加上饲料营养不全面,雌鳖体质尚未得到完全的恢复就进入冬眠,容易得病死亡。
4、越冬前或冬眠期鳖体受伤或受冻。这类鳖大多在冬眠期内就会死亡,开春后尸体漂浮在水面或者腐烂于池底,污染水质。即使有幸不死者,也会在冬眠苏醒后短期内死亡。
5、水质败坏。鳖在越冬期间换水次数和换水量都大大减少,池中有害物质(硫化氢、氨氮、甲烷等)积累过多,远远超过了鳖体的承受能力,从而发生中毒反应,导致死亡。
6、池底泥沙深度不够,未能给鳖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
7、生物病原体的侵袭和感染。
二、预防措施
1、越冬前的适温期进行强化培育。尽量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尤其要加喂动物肝脏等,补充营养。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添加甲鱼多维以增强鳖的体质。越冬前水温30℃左右时进行强化投饲。因为这段时间饲料利用率仍比较高,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秋后气温开始下降时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养殖,延长鳖的生长期。9月底10月初,水温下降到25℃以下,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加温到30℃,保温养殖一个月,使鳖(特别是刚孵出不久的稚鳖和产卵后的雌鳖)能够积累营养供冬眠消耗,避免体重下降过多。
3、越冬期绝对禁止骚扰、捕捉、运输等操作。在低温的情况下,以上操作不仅会造成擦伤、冻伤。更重要的是由于温度过低,经过处理的鳖无法再潜入泥中,进而造成严重伤亡。
4、不要选择渗漏池作为越冬池,避免水温波动过大。
5、水温持续高于12℃时,应提早结束越冬,尽早进食。

母羊流产的原因及防控


引起母羊流产的原因较多,这其中主要包括:羊的传染性疾病引起母羊发生流产;养羊场户对母羊的饲养管理不良,如母羊采食霉烂变质、过冷或过热、酸性过重、饲喂过量的酒糟或未经去毒处理的棉子饼或菜子饼,饲料中掺有麦角、毒草(如闹阳花、无刺含羞草等)的饲料而引起母羊发生流产;母羊机械性损伤,如母羊进出栏舍压迫或挤压腹部、母羊在放牧时走陡坡和转急弯发生滑跌,母羊跑跳、急走和羊群之间出现打架伤及母羊的腹部,羊群在放牧时打冷鞭和猛忽间受惊吓等而引起母羊发生流产;此外,母羊发生急性或慢性生殖道疾病(如母羊患子宫内膜炎)等均有可能引起母羊发生流产。因此,养羊场户要防范母羊发生流产,必须针对母羊发生流产的原因采取相应而积极的防控措施。建议养羊场户在发现母羊发生流产征兆后,应及时请当地有经验的执业兽医对母羊进行诊治。现就母羊流产提出如下建议防控方案:

一是重视羊群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母羊流产并严加防范。

如果在母羊群内连续不断地发生多只母羊流产,且在羊群中不断发生不明原因的关节肿大、跛行的羊只,正常分娩的母羊容易出现胎衣不下,同群的公羊中不断发生不明原因的睾丸肿大等现象,则应重点考虑母羊是否因感染传染性疾病布氏杆菌病而流产。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羊群感染后,养殖人员、兽医等与病羊有过亲密接触的人员如果不注重防护和消毒等自我保护,也易导致人发生感染并出现与病羊相类似的临床症状。鉴于布氏杆菌病的危害性,如母羊群内连续不断地发生多只母羊流产,可提前对羊群采用布氏杆菌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的同时,建议养羊场户应及时与当地的动物疫病防控部门联系,尽早做好检测和诊断工作,如一旦确诊母羊属于感染布氏杆菌病而引起母羊发生流产的,应及时按照突发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以确保养殖人员、兽医等与病羊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安全。

怀孕母羊感染衣原体病引起母羊发生流产,则一般多呈地方性流行,且流产现象多发于初产母羊,而经产怀孕母羊一般表现无异常,只是在发病后期忽然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和弱羔,其弱羔多在产出几天内死亡。在羊衣原体病流行的地区,可提前用羊流产衣原体油乳型灭活苗,在母羊怀孕前或母羊怀孕后1个月内每只皮下注射3毫升进行免疫预防(其免疫期一般为7个月)。

二是养羊场户应加强对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

饲喂怀孕母羊的饲草和补喂的精饲料均应力求新鲜、多样化,尤其是幼嫩的牧草、胡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则可多喂。禁止给怀孕母羊饲喂马铃薯、酒糟和未经去毒处理的棉子饼或菜子饼,并禁喂霉烂变质、过冷或过热、酸性过重或掺有麦角、毒草(如闹阳花、无刺含羞草等)的饲料,以免引起母羊发生流产、难产和发生产后疾病。同时在母羊的整个怀孕期均应细心管理。具体来讲,母羊配种后如养殖场户的养殖条件许可,则应尽可能地将母羊圈养休息3~5天,母羊配种一星期至怀孕4月龄则可照常外出放牧,但不宜过度。母羊怀孕1~2月龄,由于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还没有完全形成、结合,而较易引起母羊发生流产,因此在放牧时应防止母羊跑跳、急走;怀孕3~4月龄的母羊应逐渐减轻放牧强度,母羊放牧和进出栏舍要防止互相拥挤,放牧时切忌母羊走陡坡和转急弯,以防折伤腹部引起动胎流产,同时切忌打冷鞭和猛忽间受惊吓,天气过冷或过热时不可出牧,每昼夜应保证母羊有14~16小时的休息和反刍时间。母羊怀孕最后一个月应尽量避免远牧,切忌将羊群赶到过高过陡的山坡或崎岖不平的山岗处放牧,以防母羊滑跌,并防止母羊受狂风暴雨的侵袭,谨防引起母羊流产。怀孕母羊的圈舍应通风干燥,光线充足,并勤清扫粪便、勤换垫草。母羊产前7~10天应及时转入产羔房内饲养,产羔房应事先彻底清扫干净,地面挖换新土,然后用2.5%~3%烧碱水喷洒消毒,墙壁用20%石灰乳粉刷消毒,羊床上垫以软短垫草,以确保母羊的安全。

三是对母羊患有急性或慢性生殖道疾病(如母羊患子宫内膜炎)的,应在母羊发情配种之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一般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清洗母羊的子宫,以促使其子宫内的黏液全部排出,对生殖道疾病病情比较严重的,可待母羊子宫内的清洗液排出干净后,及时向子宫内注入抗菌消炎类药液,并配合使用抗菌消炎类药物肌肉注射,精心护理,以促进母羊恢复生产性能,防止母羊患生殖道疾病继发引起流产。

四是养羊场户如遇母羊产期未到意外地表现一些流产征兆,如母羊表现腹痛不安,时起时卧,拱腰努责,小便频繁,阴道内流出粘液或血水等,则是母羊发生流产动胎的征兆表现,建议养羊场户应及时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其治疗方法可参考如下:

①给母羊内服烧酒50~100亳升,给予轻度麻醉以抑制母羊努责和阵缩;

②母羊轻症动胎者,可肌肉注射黄体酮2~5亳升;

③如母羊因损伤性胎动不安的,则应在给母羊肌肉注射黄体酮的同时,并配以给母羊内服止痛清热安胎散,即用酒知母3克、酒黄柏3克、川断6克、没药2克、乳香3克、地榆5克、当归5克、生地炭3克、酒黄芩6克、砂仁3克、鹿角霜6克、川芎2克、桑寄生5克、伏苓5克、台乌5克、血竭花5克、熟地6克、甘草3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童便20克为引给母羊内服;

④如母羊因血热宫燥,阴道内流出血水,则应在给母羊肌肉注射黄体酮的同时,并配以给母羊内服苎麻根安胎汤,即用鲜苎麻根20克、仙鹤草30克、艾叶10克,煎水给母羊内服;

⑤如母羊呈现习惯性流产,为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可在确定母羊怀孕后,每隔半月给母羊内服一付保胎安全散,即用全当归6克、川芎3克、菟丝子6克、炒白芍3克、川贝母3克、黄芩6克、荆芥2克、厚朴2克、艾叶2克、炒枳壳3克、羌活2克、甘草2克、黑杜仲3克、续断6克、故纸3克,共为细末,生姜5克为引,调匀后给母羊内服。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441104夏道伦)

鳝苗大批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近日在三厂镇出现了一批从事黄鳝养殖的专业户,但由于措施不当,在引进苗种后不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现象,损失达近万元。据初步诊断,病鳝体表有大小不一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活体解剖发现肠内有毛细线虫或棘头虫,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毛细线虫病。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笔者通过与养殖户的接触和交流,认为这次鳝苗发病并大量死亡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

一、鳝苗可能携带病原体

笔者逐一走访了这些养殖专业户,通过活体解剖,均不同程度的发现毛细线虫,且这些鳝苗均来自同一地区,在运回后不久即发病,因此不能排除其携带病原的可能。

二、环境条件差

由于有些养殖户盲目引种,与之配套的设施没有完全跟上,因此有的只好把鳝苗暂养于小水体中,有的水体设在室内并缺乏必要的光照条件,一旦发起病来传播速度极快。也有的养殖户所用的水源不洁,且所用的水草没有完全洗净,不良的环境条件降低了鳝苗的抗病能力,也给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养殖技术粗浅和防病意识欠缺

由于黄鳝养殖在本地是一个新兴产业,人们对其生活习性及饲养管理不是很了解,技术比较落后。防病意识较差。因此,建议养殖户在鳝苗引种之前,一定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否则黄鳝的养殖将很难获得成功。

1.运回的鳝苗在放入池中以前,应先用3%~4%的食盐水浸洗4~5分钟,既可以有效防止水霉病,又可消除鳝种体表的寄生虫,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养殖户在引进鳝种之前,应先把鳝池建好,并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在池中放置的瓦块、树墩以及水花生等水草应经过消毒并在清水中反复洗净。

3.病害的防治在养殖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苗种在放养前要消毒,养殖池在鳝苗投入前7~10天,每平方米需用生石灰0.2公斤清塘消毒,以杀灭有害病菌,平时每半个月用15毫克/升的生石灰溶液消毒,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细菌性疾病可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液全池泼洒治疗;发现寄生虫病可用0.7毫克/升的90%晶体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

养殖技术是养殖户必须要掌握的,因此对毫无基础的养殖户来说,在引种之前应先多阅读一些有关黄鳝养殖的书籍,对养殖黄鳝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切不可盲目引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犊牛发生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初生0~6月龄的小牛为犊牛。这个时期如管理不当、护理不善,死亡率很高.据不完全统计死亡率在15%左右,甚至更高。因为犊牛全身发育还不健全.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还不适应,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犊牛被病原菌侵袭而引发的各类疾病,极容易造成死亡,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犊牛发生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犊牛死亡原因

母牛产前饲养管理不当。弱牛产前的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犊牛的先天不足。在饲养方面主要是由于妊娠母牛日粮的结构不科学,精粗比例不当,营养物质缺乏或者不足,除了会导致母牛的体质较差,易造成母牛出现难产、产后瘫痪、母牛产后的泌乳量不足而使犊牛吃不到充足的乳汁,而导致犊牛死亡,还会导致犊牛在胚胎期的生长发育受阻,从而产出弱胎,使犊牛的死亡率增加。在管理方面主要是指妊娠母牛缺乏运动,体质不佳,易发生难产,另外孕牛在日常的管理中不注意而发生拥挤、打斗等易发生早产或者流产而引起犊牛死亡。另外,如果母牛的体质虚弱,生产性能不佳,如老、弱、病、残牛,其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都较差,易出现产后无奶和产死胎、弱胎、早产以及流产的现象发生,即使可成功产犊,犊牛的体质也较弱,成活率较低。

母牛难产。母牛发生难产是导致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母牛发生难产时,胎儿滞留在子宫内无法排出,如果人工接产或者助产不当会导致犊牛缺氧或者会吸入羊水而发生窒息、异物性肺炎等疾病,有的还会在助产的过程中出现肢体拉伤、脱臼等情况,从而使犊牛发生死亡。

犊牛护理不当。犊牛出生后离开母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因各项机能的发育还不完善,如果在出生后护理不当,易感染多种疾病,如肺炎、脐炎、腹泻、便秘等。这些都会导致犊牛死亡。有个别犊牛虽然可治疗,但是体质也较弱,易在后期因生长发育不良被淘汰。另外,犊牛在日常的护理中如果不注意,易出现冻死、卡死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犊牛的体质较弱引起的。

犊牛饲养管理不当。新生犊牛具有生长发育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的特点,并且随着日龄的增加,体重也随着增加,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逐渐的增加,如果母牛的乳汁分泌不足、饲料的营养缺乏会导致犊牛营养不良,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体质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较差,如果环境稍有变化就会引起犊牛患病,最终会引起犊牛死亡。在饲喂犊牛时过于随意,会引起犊牛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易导致犊牛死亡。在犊牛的管理过程中如果饲养环境不良,消毒不到位,极易使犊牛患病而导致犊牛死亡。

2、减少犊牛死亡的方法

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给母牛提供充足且适宜的营养物质以提高母牛的体质,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日粮中的营养要全面,配比合理,除了要满足自身的需求外,还要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后泌乳所需。因此要科学合理的配制母牛的日粮,根据母牛不同的生理阶段提供不同的营养水平。注重母牛饲料的质量,严禁饲喂母牛发生霉变、受到污染的饲料,否则会对胚胎产生毒害作用而导致流产、早产等。加强母牛的管理,每天都要保证母牛有一定的运动量,以增强体质,防止发生难产,对于一些老、弱、病、残以及繁殖机能较低的母牛则要及时的淘汰。

科学助产。在分娩前工作人员要提前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保持产房的环境卫生,提供安静的环境,并要进行彻底的消毒。接产前先将母牛的外阴用o.2%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助产人员要将指甲剪短、磨圆并消毒。正常情况下母牛在分娩时要尽量让其自行产犊,接产和助产人员要细心观察母牛的分娩情况,如遇到难产则要及时的助产。一般视破水后1.5-2h还未产犊为难产,此时要及时的助产,并要掌握科学的助产方法。

加强初生犊牛的护理工作。犊牛在出生后要快速清理口、鼻内的黏液,防止吸入肺部引起窒息,并做好新生犊牛的保温工作,然后进行断脐,断脐后要进行充分的消毒,以防止感染引起脐炎。刚出生的犊牛要在2h内吃上初乳,以尽早获得母源抗体,增强犊牛的抵抗力。对于体弱的犊牛要特殊照顾,进行人工辅助哺乳。新生犊牛要注意补铁,以提高免疫力,增加抗病力。

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达到一定的日龄后要训练其采食固体饲料的能力,可促进瘤胃的发育,还可为犊牛快速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加强犊牛的管理,保证犊牛充足的光照以及运动时间,可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保证犊牛健康的生长。注意环境的卫生以及圈舍的消毒工作,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定期的驱虫,并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免疫接种,以提高犊牛的抗病能力。

一、死亡原因分析
1.因难产引起的犊牛死亡。母牛分娩困难或人工接助产不当均会造成新生犊牛的某些疾病,如吸入羊水造成窒息假死或异物性肺炎;肢体拉伤、脱臼等。主要原因是接产人员责任心差,技术不过关,该牛场最近人员调整,由配种人员兼职接产,经常对母牛分娩观察不及时,造成母牛羊水破裂或造成伤害。
2.因护理不当造成犊牛死亡。新生犊牛出生后,由于护理不当,易发生多种疾病,如感冒、肺炎、便秘、腹泻、脐炎、脐尿管瘘和关节扭伤、碰伤等,这些疾病极易造成犊牛死亡,个别犊牛治愈后会留下后遗症而被迫淘汰;因护理不当犊牛被冻死、卡死也时有发生。
3.因母牛产前饲养管理失败造成犊牛死亡。孕牛由于运动场小而缺乏运动,加上饲养环境不良,饮水受限,饲料营养不科学易造成难产或母牛产后身体孱弱,产后腹泻,经常导致犊牛死亡。
4.母牛老弱病残造成的犊牛死亡。老弱病残的母牛身体虚弱,生产性能减退,甚至已丧失生产能力,有的产前乳房已肿硬化脓,产后无奶,这些母牛受孕后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就易造成死胎弱胎或难产,产下的犊牛自然成活率不高。
5.因喂养不当造成犊牛死亡。新生犊牛生长发育快,代谢功能旺盛,随犊牛体重增加,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逐渐增加,如果喂养乳量不足或开口料营养缺乏,则易发生营养不良,导致其生长缓慢,体质差,对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力弱,最终导致死亡;另外,如果喂养犊牛时不定时定量,乳温忽高忽低,就极易引起犊牛腹泻、肠痉挛套叠等疾病;卫生消毒不严格也容易使犊牛患上大肠杆菌、球虫等疾病,均可致犊牛死亡。
二、预防措施
1.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泌乳牛在正常干奶时已经过300多天的泌乳,加上已怀孕7个月,营养代谢已处于负平衡,因此在母牛分娩前应保证60天的干奶期,以利于乳腺的休息和再生,满足胎儿发育需要和恢复母牛体力;这关系到配种工作的管理问题,往往由于牛场配种工作抓得不好,影响受胎,继而影响正常干奶,导致犊牛先天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干奶期要限饲青贮和能量饲料,由少到多适当增加精料,精料营养配方要科学全面,以防乳房水肿;注意钙磷平衡和适当补充氯化钠,防止发生产后瘫及异食癖,对老弱病残母牛应尽早淘汰。
2.科学及时接助产,确保母子平安。接产人员要加强对母牛分娩前的观察,有分娩前兆应当赶入产房待产,充分做好助产的准备工作,防止分娩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产房内应铺有柔软垫草,环境应宽敞卫生安静;母牛进入产房待产后应密切注意羊水破水时间,接助产时先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外阴部,助产者要将指甲剪短磨光消毒,防止划伤奶牛产道和感染细菌;如果遇到难产,又没有助产经验,要赶快请兽医及有经验人员帮助;幼犊出生后要迅速将口鼻周围黏液及羊水擦干净或倒提犊牛让羊水流出,避免吸入肺部;犊牛移入犊牛笼动作要温柔,防止弄伤犊牛,断脐时正常操作,及时用碘酊消毒,防止发炎和破伤风等疾病。
3.精心饲养干奶牛,增加运动。对干奶牛要细心关照,精心饲喂,饲养密度应适当,有条件的牛场让其自由散养,拴养式牛场多让牛只去运动场散步,增加运动量,不能暴力驱赶奶牛以防流产,牛床地面应防滑,防止奶牛摔伤,盛夏要注意运动场的遮阳;
总结:以上介绍的是牛养殖技术,养殖户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喂霉烂饲料。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06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