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肥尾蝎养殖技术

名称:黄肥尾蝎/金坦克

学名:Androctonusaustralis

原产地:广泛分佈于北非洲的沙漠区及边沿地带。

体长:成体约4-5英吋

蝎子的生活习性

黄肥尾蝎性格凶恶,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张牙舞爪。于受到骚扰时,其行动会比平日更快捷和凶恶,而且毒性更足以致命,所以绝不建议新手或年幼的朋友饲养。

吃饱了的蝎子,会躲在幽暗角落,慢慢消化食物,或者清洁刚被弄污的钳子,甚至睡个觉。睡觉时,尾巴会侧在一旁,跟醒来时,把尾巴坚挺倒竖,恰恰相反。

饲养设备

一般最低饲养设备要求,是个有牢固盖子,高身而但通风的塑胶水族箱,基本大小约为蝎子身型四倍以上。

底材方面,对于此类原生活于乾燥地带的品种,可以使用爬虫砂或钙砂,底材至少该有3cm以上,但可以的话,最好可提供5-10cm以上的底材,和设置一个小花盘或树洞、石块,因为部分黄肥尾蝎除了穴居外,还会掘地栖息。

另外在饲养箱内,可不用设水碟,只要间中用喷壶向箱中喷些水就可以了。

温湿度

饲养黄肥尾蝎这类沙漠品种,对幅度过大的温度转变,会很易适应。因此日间牠们的适温在摄氏25-32度左右,晚上把温度维持在摄氏20度以上即可。在冬季低温的日子则可利用电毡加温,而香港的夏天则不需要任何保温设备,只要把饲养缸放在通风之地方。若牠们太长时间在温度过低(摄氏15度)下生活,除影响生长速度外,更会令其停止进食甚至死亡,冬天低温时候,饲主必定要为其提供保温。

湿度方面,饲养箱内最好维持在55-65%左右,而底材间中以喷水器喷湿,令其保持一定湿润,但饲养箱内,要提供一个乾燥而温暖的地方,供其栖息。

蝎子吃什么

主要吃昆虫活体,蟋蟀、麦皮虫都可投喂,成蝎甚至可投喂小型爬虫或rǔ鼠。黄肥尾蝎的食量一般,每星期喂饲一、两次即可,吃剩的残渣该尽快清理。

相关阅读

绒粗尾蝎


绒粗尾蝎拥有钳蝎科最大的体型和最为丰富的体色(色型)变化,有着钳蝎之王的美称,以遍布全身的绒(刚)毛得名,这一种感觉非常灵敏的蝎种。

分布:南非和纳米比亚等国的荒漠地带,多于石块或岩石下挖浅洞栖息

外型:称绒粗尾最大能达到18cm的巨大体型,一般养殖最大体长为12cm(肛吻距)。绒粗尾蝎现已知有四种色型,分别为:原色型,黑色型,橙色型和黄色型,其中前三种色型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有少量流通。

毒性:个性较为温和,但是本身毒性大,注毒量高,因此仍为较为危险的蝎种。

养殖:绒粗尾蝎虽然产自荒漠地区,但是由于其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所以早晚空气湿度都会较大并伴有水雾,此外,在原产地,绒粗尾具有挖掘较深洞穴以调整湿度的能力。综上,在日常的饲养中,干燥的垫材(砂子,椰砖,碎石等)和水盆搭配是比较适宜的。温度方面可以尽量制造一些温差,但是在人工条件下温差很难模拟,而且市面上能见到的绒粗尾基本都为CB个体,对温度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苛刻了,基本控制在25-30度间即可满足其正常生长的需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绒粗尾为极少数有日行行为的蝎子,在饲养中,大家有机会在白天看到其四处游走的身影,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饲养乐趣。

饲料:尽量多元化为好,蟋蟀,蟑螂,面包虫交替饲喂。和黑粗尾一样,绒粗尾是极为贪婪的猎手,捕食能力也很强。能制服和其体型近似的猎物。喂食频率可自由控制。

繁殖:雄性绒粗尾蝎7龄成体,而雌性绒粗尾蝎则8龄方到达成体。所以,雌蝎比雄蝎拥有更大的体型。从外观上看,雄蝎的钳子较雌蝎更为浑圆,身体则较为狭窄,与黑粗尾蝎相同,可以作为分辨雌雄成体的条件。

绒粗尾蝎成体大约2周以后就可以尝试交配,准备一个大一些的容器,铺垫材放一些可供雄蝎放置精荚得介质,一般可采用木块,石块,瓦片,甚至砖头等。绒粗尾的交配一般都会进行得比较顺利,把雌雄蝎放在一起后,很快就会发生交配行为,不过雄蝎对交配地点比较挑剔,交配过程往往要持续20-30分钟。绒粗尾蝎的孕期较长,大致为8-15个月,这与饲养条件等有很大关系。雌蝎每胎大致能产50-130只幼蝎。幼蝎上背一周左右蜕皮并开始陆续脱离母体,之后应将幼蝎单独饲养。我的个人经验是,粗尾属的品种在幼体阶段互食率很高,绝对不要混养,成体对虫可以尝试混养。

黑粗尾蝎


黑粗尾蝎分布在南部非州沙漠、荒原灌木林,是体长可达15cm的大型毒蝎。顾名思义有着粗大的尾巴,与肥尾蝎Androctonus显著不同的是粗尾蝎尾巴上有许多明显的触毛。

中文名:黑粗尾蝎

英文名:BlackThick-TailScorpion

拉丁学名:Parabuthustransvaalicus

地理分布:南非,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博茨瓦纳

繁殖方式:卵胎生。

蝎子的生活习性:野生栖地:沙漠。性情极凶恶(被激怒时会喷出毒液)。

毒性:强(致命)。虽然毒性不及肥尾蝎Androctonus,但是排毒量惊人,进攻性强,在被激怒时毒液可以喷甩出毒液自卫,进入眼睛会造成伤害。虽然人工个体会很少喷毒,但还是需要小心。

体形特征:12~15cm通体黑色,腿和螯发褐色,带有粗壮的尾,公的钳子比母的大,呈圆球状。

蝎子吃什么:黑粗尾蝎喜吃小蟋蟀、蜘蛛、毛虫,以及同躲在朽木中的甲虫幼虫,也会吃较大昆虫的尸体。

繁殖:很容易饲养的沙漠品种,繁殖不易怀孕期可达10个月。

护理适合温度:黑粗尾蝎属半沙漠的品种,温度要求25~32度;适合湿度:30~40%。成长速度快。

黑粗尾蝎还有两种种亲,黄粗尾蝎(不是黄肥尾蝎)和白化黑粗金蝎,白化黑粗金蝎,是国内市场上有的品种,至于黄粗尾蝎,国内市场上可是很少的哦!黑粗尾蝎和黑肥尾蝎的区别在于粗尾上有无长长的触毛(黑粗尾蝎有)。

黄尾鲴


中文名称黄尾鲴

拉丁名称Xenocypris davidi

异名黄尾、黄片、黄姑鱼、红黄尾、黄板、黄昆刁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黄河以南各水系,也是江南一带重要的养殖品种。

形态特征
一般体长20厘米左右,最大可达40厘米。质量250-400克。体长,侧扁,背腹部隆起,呈纺锤形。头尖。口小,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被薄而圆的细鳞。侧线鳞62-68。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棱鳞。背鳍第1、2鳍棘粗壮,第2棘尖长。背微黄色,体侧及腹部白色,背、胸、腹、臀鳍鲜黄色,尾鳍艳黄色,深叉形。

经济价值
生长较快,为江湖中一种常见的中、小型鱼类,天然产量丰富,为普通食用鱼类之一。

黄尾鰤


中文名称黄尾鰤

拉丁名称Seriola lalandi Valenciennes

异名拉氏鰤,莱兰鰤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鲹科

拉丁科名Carangidae

中文属名鰤属

拉丁属名Seriol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日本温带海域、中国东海、美国加州、澳洲。

生活习性
肉食性鱼类。


经济价值
可食用鱼。

中东金蝎养殖技术


名称:中东金蝎。

学名:Scorpiomaurus

原产地:广泛分佈于非洲的乾燥沙漠区及边沿地带。

体长:成体约2-2.5英吋

蝎子的生活习性

中东金蝎性格不太凶恶,和容易神经紧张,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张牙舞爪。不可群居,在抢夺食物时,其敏捷的反应更可能把新手吓一跳,所以最好还是独居较稳妥。

中东金蝎爱躲在幽暗角落,睡觉时,尾巴会侧在一旁,跟醒来时,把尾巴坚挺倒竖,恰恰相反。

饲养设备

一般最低饲养设备要求,是个有牢固盖子但通风的塑胶水族箱,基本大小约为蝎子身型四倍以上。

底材方面,对于此类原生活于乾燥地带的品种,可以使用爬虫砂或钙砂,底材至少该有3cm以上,但可以的话,最好可提供5cm以上的底材,和设置一个小花盘或树洞,因为大部分中东金蝎除了穴居外,还会掘地栖息。

另外在饲养箱内,可不用设水碟,只要间中用喷壶向箱中喷些水就可以了。

温湿度

饲养中东金蝎这类沙漠品种,对幅度大的温度转变,会很易适应。因此日间牠们的适温在摄氏25-32度左右,晚上把温度维持在摄氏20度以上即可。在冬季低温的日子则可利用电毡加温,而香港的夏天则不需要任何保温设备,只要把饲养缸放在通风之地方。若牠们太长时间在温度过低(摄氏15度)下生活,除影响生长速度外,更会令其停止进食甚至死亡,冬天低温时候,饲主必定要为其提供保温。

湿度方面,饲养箱内最好维持在55-65%左右,而底材间中以喷水器喷湿,令其保持一定湿润,但饲养箱内,要提供一个乾燥而温暖的地方,供其栖息。

蝎子吃什么

主要提供昆虫活体,蟋蟀、麦皮虫都可投喂。中东金蝎的食量很差,在吃饱了或受惊后,会很长时间不进食,只是喝水。如果肯吃的话,还是一星期一次就好了。

新手蝎子饲主注意重点

蝎子是纯粹观赏型宠物,绝对不可拿上手把玩,即使是毒性最弱的品种,也不建议或考虑拿上手,任何接触皆应用钳子进行。

在饲养时,该清楚告诉身边的任何有机会接近的人,千万不能擅自触动蝎子们的饲养箱。

在蝎子逃脱时,如无十足把握可以捕回的时候,该果断地把其打死,避免牠们躲进家具杂物堆中,製做危机。

若不幸被蝎子蟞到,该尽快求医,因为即使是毒性弱的品种,也可能引发被蟞者的身体出现过敏反应,而引起致命的伤害。

最后,饲主该经常检查饲养箱的盖子,是否牢固及关闭稳妥,以免蝎子有机会走脱。

亚洲雨林蝎养殖技术


名称:亚洲雨林蝎。
学名:Heterometrusspinifer
原产:广泛分佈于亚洲的热带雨林区中。
体长:成体约5-8英吋
概述:亚洲雨林蝎是东南亚热带雨林品种,体长一般在12cm以内,适合温度25~30度、适合湿度80~90%,目前国内宠物市场中最常见的品种。

蝎子的习性

亚洲雨林蝎性格并不太凶恶,但有些个体会有神经紧张,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张牙舞爪。虽然可群居,但在抢夺食物时,或交配季节、雌蝎产子后,仍有机会大打出手,所以最好还是独居较稳妥。

吃饱了的蝎子,会躲在幽暗角落,慢慢消化食物,或者清洁刚被弄污的钳子,甚至睡个觉。睡觉时,尾巴会侧在一旁,跟醒来时,把尾巴坚挺倒竖,恰恰相反。还有亚洲雨林蝎很爱清洁身体,饲养箱中水碟之水,除了喝之外,就是用来清洁。

蝎子的成长过程,跟其他节肢动物一样,都是以蜕壳完成,而蜕壳前后牠们会喝大量的水,在蜕壳后的两个星期都不用投喂食物,更不要用钳子把牠们夹起,直至新壳回复坚硬,在新壳硬化之后才开始恢复喂食。

亚洲雨林蝎的养殖设备

一般最低饲养设备要求,是个有牢固盖子但通风的塑胶水族箱,基本大小约为蝎子身型四倍以上。

底材方面,对于此类生活于热带雨林的品种,一般专门饲养节肢动物的前辈们,会较建议使用泥土,尤其是仙人掌泥,或园艺用培植土。但kimo正尝试使用压缩椰砖,混合莫斯水苔,未知效果如何。无论使用那种底材,建议稍微用力把底材压实(因蝎子主要是靠昆虫在地面上走动,而传来的震动,去确定目标,牠们虽有8隻眼睛,但好像只对光线有反应,所以压实之底材,会较易传递声震),之后至少该有2cm以上,但可以的话,最好可提供5-10cm以上的底材,因为部分雨林蝎除了穴居外,还会掘地栖息。

另外在饲养箱内设个小水碟,水碟大小要比蝎子体型细小,否则有机会令蝎子遇溺。还要设置一个可以供牠们匿藏休息的地方,树洞或矮小的宽叶植物也可以。

养殖的温湿度

养殖亚洲雨林蝎这类雨林品种,对幅度过大的温度转变,会很难适应。因此日间牠们的适温在摄氏25-32度左右,晚上把温度维持在摄氏20度以上即可。在冬季则可利用电毡加温,而香港的夏天则不需要任何保温设备,只要把饲养缸放在通风之地方。若牠们太长时间在温度过低(摄氏15度)下生活,除影响生长速度外,更会令其停止进食甚至死亡,冬天低温时候,饲主必定要为其提供保温。

湿度方面,饲养箱内最好维持在75-85%左右,而底材间中以喷水器喷湿,令其保持一定湿润,但饲养箱内,最好可提供一个稍为乾燥而温暖的地方,供其栖息。

喂饲

主要提供昆虫活体,蟋蟀、麦皮虫都可投喂,成蝎甚至可投喂小型爬虫或rǔ鼠。亚洲雨林蝎的食量一般,每星期喂饲一、两次即可,吃剩的残渣该尽快清理。

母蝎养殖技术问答


母蝎一年能产几胎?每胎产仔多少?

在人工恒温养殖条件下,母蝎一年能产23胎,每胎能产2070条,平均40条左右。在自然环境中,野生蝎子一年只产l胎,每胎产仔2050条。

何为临产孕蝎?怎样照顾?

当发现孕蝎肚腹很大,行动迟缓,透过腹部可明显看到白色的发育成熟的卵胎即为临产孕蝎。在产前由于生殖孔收缩产生阵痛,表现坐卧不安,停止饮食,到处寻找产仔场所。为防止其他蝎子干扰造成孕蝎流产,一定要像对待孕妇一样小心照料。这时可采取单居独孕法,把其放人特制产窝内进行特别护理。产窝一般用罐头瓶(或1次性塑料饮水杯),内置壤土或黄沙及一小块海绵,要常保持海绵湿润,以满足孕蝎饮水需要。绝对不要惊吓孕蝎,以免造成流产。环境要阴暗、安静、温湿度合适。温度一定要在30℃以上,以免影响幼蝎成活率。

公蝎能与孕蝎一起饲养吗?

不可。母蝎受孕后,需要营养和安静,以利于卵胎的孵化和仔蝎的发育。若把公蝎与孕蝎一起饲养,则会出现三种不利情况:是骚扰孕蝎,二是与孕蝎争食物,三是有吞食仔蝎的可能性。因此必须把公蝎与孕蝎分开饲养。

蝎子是卵生还是胎生?孕期有多长?

蝎子为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共需40天左右:中期长短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影响。野生蝎子因冬眠影响孕期约5个月,人工养殖为1.54个月。夏季高温季节孕期为4050天。但有点要注意,因胚胎发育需要35℃左右,若达不到这个温度,胚胎在母体内难以发育成熟。许多初养产因不懂此常识,未能提供高温环境,致使孕蝎长期不产仔。

母蝎会吞吃仔蝎吗?如何预防?

母蝎吞吃仔蝎发生有三种情况:一是母蝎在产前摄食不足,产后负仔期间不食不动,体力消耗较大,处于饥饿状态吞吃仔蝎。二是产仔期间土壤过于干燥,母蝎体内缺乏水分,会吞吃仔蝎。三是会吞吃爬不上母背的虚弱仔蝎,是自然界的强存弱汰现象。预防方法是在母蝎产前给予足量的饮食;二是保持产窝一定潮湿度,并放置潮湿海绵。

母蝎有时会甩弃仔蝎,为什么?

主要是母蝎受到了干扰,感到有强大的外敌入侵,自己将受到危害而弃仔逃跑。

怎样鉴别初产蝎与经产蝎及淘汰母蝎?

初产母蝎体型小,皮肤鲜嫩,行动灵活,捕食活跃;

经产母蝎体型大,腹部肥大,行动稳健,捕食较猛;

淘汰母蝎体型较大,皮肤老化粗糙,行动呆滞,捕食迟钝。

如何对蝎子进行杂交选育和提纯复壮?

选择本地6龄以上的皮肤光鲜、活泼健康、腹部肥大的青年孕蝎进行精心饲养。待这些孕蝎产仔后,把产仔多的母蝎挑出来放入罐头瓶中,再买些外地的成年公蝎进行交配,以达到杂交优选和提纯复壮的目的。交配后雌、雄蝎要分开饲养,养殖密度要放宽,一般为每平方米500700条。

在对种蝎进行选育时,要想做到个体大小,生长速度与产仔率及成活率同时达到双赢目的,就必须单独培育蝎种的父系和母系。根据蝎子雌雄特性,父系一般侧重于生长速度和个体大小,母系侧重产仔率和成活率。

引种只要母蝎效益就高吗?

这种做法不可取。一些养殖户因对蝎子一次受孕终生产子的生理特点有片面认识,为了多得幼蝎早日致富,在引种时只选母蝎不要公蝎。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雌蝎受精后,虽然精子在纳精囊中可贮存,能多年连续产仔,但繁殖率会逐年降低,幼蝎体质也会越来越弱,成活率不高。为了保证母蝎的繁殖率及仔蝎的质量,必须要引入定比例的公蝎。雌雄比例一般为2:1较为合适。

黄尾短吻鱼


[学名]: Sikukia flavicaudata Chu et Chen
[资源名称]: 黄尾短吻鱼
 
[形态特征]:
  体较高,侧扁,背缘和腹缘凸出,弧度相当。口次下位、弧形,口裂伸达鼻孔下方,口宽约等于眼径。吻短而钝,吻长略大于眼径。唇薄,上唇紧贴于上颌外表,边缘有一缢痕。具须2对,较发达,口角须接近眼径。背鳍具发达硬刺,略短于第一根分枝鳍条,外缘内凹,起点略后于腹鳍起点,距吻端等于或稍小于距尾鳍基。臀鳍无硬刺,起点距腹鳍起点约等于尾鳍基。胸鳍小而尖,距腹鳍起点3-4个鳞片。腹鳍距臀鳍基2-3个鳞片。尾鳍叉形。鳃耙较短,顶端尖,内侧缘有微突,排列紧密。鳞较大而薄,易脱落。腹鳍基外侧有尖长的腋鳞2枚。肛门紧位臀鳍基。全身银白,眼睛上缘红色。尾鳍黄色,其余各鳍灰白。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  [原产地区]:云南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澜沧江下游及其支流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江河主干道,通常在沙的上面或者泥底部,常见于洄水区中

南非三色蝎养殖技术


名称:南非三色蝎。

学名:Opistophthalmusecristatus

原产地:广泛分佈于西南非的乾燥沙漠区及边沿地带。

体长:成体约5-7英吋

--------------------------------------------------------------------------------

蝎子的生活习性

南非三色蝎性格凶恶,和容易神经紧张,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张牙舞爪。不可群居,在抢夺食物时,其敏捷的反应更可能把新手吓一跳,所以最好还是独居较稳妥。

吃饱了的三色蝎,会躲在幽暗角落,或底材下慢慢消化食物,甚至睡个觉。睡觉时,尾巴会侧在一旁,跟醒来时,把尾巴坚挺倒竖,恰恰相反。

饲养设备

一般最低饲养设备要求,是个有牢固盖子但通风的塑胶水族箱,基本大小约为蝎子身型四倍以上。

底材方面,对于此类原生活于乾燥地带的品种,可以使用爬虫砂或钙砂,底材至少该有3cm以上,但可以的话,最好可提供5-10cm以上的底材,和设置一个小花盘或树洞、石块,因为部分三色蝎除了穴居外,还会掘地栖息。

另外在饲养箱内,可不用设水碟,只要间中用喷壶向箱中喷些水就可以了。

温湿度

饲养三色蝎这类沙漠品种,对幅度大的温度转变,会很易适应。因此日间牠们的适温在摄氏25-32度左右,晚上把温度维持在摄氏20度以上即可。在冬季低温的日子则可利用电毡加温,而香港的夏天则不需要任何保温设备,只要把饲养缸放在通风之地方。若牠们太长时间在温度过低(摄氏15度)下生活,除影响生长速度外,更会令其停止进食甚至死亡,冬天低温时候,饲主必定要为其提供保温。

湿度方面,饲养箱内最好维持在55-65%左右,而底材间中以喷水器喷湿,令其保持一定湿润,但饲养箱内,要提供一个乾燥而温暖的地方,供其栖息。

蝎子吃什么

主要提供昆虫活体,蟋蟀、麦皮虫都可投喂,成蝎甚至可投喂小型爬虫或rǔ鼠。南非三色蝎的食量很好,但避免过量喂饲所带来的问题,还是每星期喂饲一、两次就可以,吃剩的残渣该尽快清理。

岔尾黄颡鱼(长须黄颡鱼)


中文名称 岔尾黄颡鱼(长须黄颡鱼)
拉丁名称 Pelteobaggrus eupogon(Boulenger)
英文名称 shortfead catfish
地方名称 长须黄颡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鲇形目
拉丁目名 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 鲿科
拉丁科名 Bagridae
中文属名 黄颡鱼属
拉丁属名 Pelteobaggrus Bleeker,1865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6;臀鳍条21~23;鳃耙外侧13~17;脊椎骨40~41。体长为体高的4.6一6.8倍,为头长的4.0~5.6倍,为尾柄长的5.5~6.8倍,为尾柄高的11.1~11.2倍,为脂鳍基长的7.1~8.6倍。头长为吻长的4.0~4.7倍,为眼径的3.8~4.5倍,为眼间距的1.9~2.3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间距的3.1~3.8倍,为胸鳍刺长的1.1~1.2倍。体延长,尾部厕扁。头顶后部裸露。口下位,微弧形,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上颌长于下颌。吻钝圆。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平。须4对,鼻须黑色,其末端超过眼后缘。上颌须长,其末端超过背鳍起点的垂直下方。颐须较上颌须短,外侧1对的末端到鳃孔附近。肩骨显著突出,位于胸鳍之上方。背鳍起点至吻端较距脂鳍起点为近,背鳍刺后缘锯齿细小。胸鳍前后缘均有锯齿,外缘锯齿细小,齿数26~41,后缘锯齿发达,齿数11~15。腹鳍末端超过臀鳍起点。脂鳍小,末端游离,远较臀鳍为短,其起点位于臀鳍起点的后上方。尾鳍深叉。肛门约位于腹鳍基与臀鳍起点的中点。侧线平直,体裸露。体黄褐色,沿体侧有宽而长的黑色纵纹,延至尾柄处则分叉。各鳍灰黑色。
生活习性 营底栖生活的小型鱼类,成鱼主要食物为昆虫、小虾、螺蛳和小鱼。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09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