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饲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1. 概述

饲料生产中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主要来自于6个方面,包括饲料原料本身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非法使用违禁药物、不按规定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过量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料在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和转基因原料的安全性等。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可分为四大类:(1) 饲料中本身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为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由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等有机物代谢衍生而来,如菜籽中的硫代葡萄糖甙、高粱中的单宁、棉籽粕中的棉酚、豆类原料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动物性原料中的生物胺~组胺及肌胃糜烂素等。(2) 饲料中的正常成分或无害成分在特定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鱼粉等动物性原料中的氨基酸分解形成有毒的腐胺、尸胺等生物胺;叶菜调质贮存不当时使硝酸盐还原形成亚硝酸盐;加工贮存不当导致脂肪氧化酸败产生的酸败脂肪和自由基等。(3) 饲料污染物。主要包括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指农业用化学品(如农药、化肥等)、工业化学品、重金属(如铅、砷、镉、汞等)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生物性污染物则包括真菌与真菌毒素、细菌及细菌毒素、病毒(朊病毒、口蹄疫等)及饲料害虫等。(4) 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主要表现为超量使用或违规添加。这是目前危害饲料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饲料质量安全控制必须统筹考虑饲料生产的各个环节。重点控制配方设计、生产过程、产品的贮存运输和产品的使用等几个环节。2. 配方设计必须做到按规定使用添加剂、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合法规范使用药物、合理使用微量元素、注意霉菌毒素的危害。(1) 生产过程控制完善的生产记录,饲料生产企业必须保存完善的生产记录和进销台账,以备监管部门审查原料使用是否合理合法,生产记录是否真实可靠。采购部门必须清楚记录每批次所采购原料的来源、数量、价格及指标等。生产部门必须清楚完整地记录原料的领用和实际耗用情况,品管部门则要对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确保整个生产过程是按照技术部门的要求进行,并对监管过程进行记录。(2) 严控生产过程原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备用,有特殊情况时,要在技术部门指导下使用,品管部门要跟踪监督。应尽量减少人工配料环节,使用自动配料系统。在配料环节应配置电脑控制的纠错系统,进一步减少配料错误。对生产多种动物饲料的企业,应使用专门的生产线生产相应的动物饲料,防止药物及动物源性原料的交叉污染,造成安全事故。定期清理生产线及仓库,防止残留饲料霉变造成污染。(3) 产品的贮存运输产品在贮存及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水、防潮、防鼠及防虫害。饲料成品由于成分复杂,营养浓度较高,受潮后极易腐败变质产生毒素,而鼠和虫害容易携带病原,因而都可能对动物健康造成危害。另外,在运输过程中还应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运输工具对饲料产品造成的污染。3. 特点由于我国畜牧生产状况的特殊性,蛋鸡全价配合饲料的生产存在于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饲料厂、饲料经销商代加工及养殖场(户)自配料,因此,要生产出安全的饲料产品,必须从配方设计、生产过程、产品的贮存运输和产品的使用等诸多环节进行控制。在蛋鸡饲料工业推广和应用HACCP的基本原理,是解决饲料安全问题的重要战略性措施之一。HACCP体系的特点是:对饲料加工的每一步骤进行危害因素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控制可能出现的危害,确立符合每个关键控制点的临界限,与关键控制点的所有关键组分都是饲料安全的关键因素。同时,建立临界限的检测程序、纠正方案、有效档案记录保存体系、校验体系,以确保产品安全。在饲料工业中建立和推广HACCP管理,可有效杜绝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进入饲料原料或配合饲料生产环节。同时,由于关键控制点的有效设定和检验,保证了最终产品中各种药物残留和卫生指标均在控制限以下,确保了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产品的安全。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都积极在饲料工业中推行HACCP管理,并且正在积极努力把HACCP管理纳入饲料工业的法规,确保饲料原料生产和配合饲料产品的安全。

相关知识

无公害鸡蛋生产的饲料安全控制


:要生产无公害的畜禽产品,需要在畜禽产地、饲养、防疫、加工、运输、销售及其相关农业投入饲料、水、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安全控制。本文就无公害鸡蛋生产过程中怎样做好饲料安全控制工作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无公害鸡蛋生产对饲料安全的要求

无公害鸡蛋生产的饲料包括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它们在感官上均应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且无霉变、结块、异味、异嗅,所含有毒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的允许含量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及相关标准的要求,要以玉米、豆饼(粕)为主要的饲料原料,不把制药工业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不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加入药物饲料添加剂和违禁药物。

做好饲料安全控制工作的几点看法

建立原料基地:加快建立与无公害鸡蛋生产相匹配的、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扩大玉米、大豆等专用饲料原料作物的种植,不断提高饲料原料的生产能力。在饲料原料的种植工程中,要严格控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正确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病虫害、物理除草等措施培肥土壤和控制病虫害,保证饲料原料质量符合无公害饲料原料的标准要求。

清除有害因子:这里所说的清除有害因子主要是指清除棉籽饼、菜籽饼、蓖麻饼等杂饼(粕)中所含的有害因子。对于棉籽饼中所含的游离棉酚和环丙稀类脂肪酸等有害因子可通过添加铁剂和加热处理进行清除,对于菜籽饼中所含的硫葡萄糖甙及其降解产物芥子油、噁唑烷硫酮等有害因子可通过水浸泡、加热处理、氨或碱处理、坑埋法进行清除;对于蓖麻饼中所含的蓖麻毒素和蓖麻碱等有害因子可通过加热进行清除。同时,应将上述杂饼(粕)的用量控制在5%以内。

采用科学配方:配制或选购饲料时,要根据所饲养蛋鸡的品种、生育阶段和生产水平选择合适的饲养标准;要多选几种来源有保障、价格便宜、营养价值高、能够充分发挥营养互补作用的饲料原料;要尽量利用当地的饲料原料并保证其无霉变、无破损和感官品质好;要将饲料中雏鸡、育成鸡和产蛋鸡的粗纤维含量分别控制在3%、7%、7%以内;要按照农业部颁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或取得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用法、用量使用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尽量选用金属微量元素氨基酸络合物、益生菌、寡聚糖、中草药和饲用酶等饲料添加剂。

防治加工污染:饲料加工场所要能够防鼠、防鸟和防虫,没有有害气体、烟雾、灰尘、粪便、污水、垃圾、苍蝇、蚊虫、其它畜禽等污染源。要定期对配料计量设备进行检验和正常维护,微量和极微量组分应在专门的配料室内进行预稀释,以确保投放的饲料原料量准确无误。饲料混合时间不应少于设备性能规定的时间,混合

工序应按照先投大量、后小量的原则进行,特别要注意的是微量组分应将其稀释到配料器具最大称量单位的5%以上。要不断改善加工工艺、设备和技术,创造条件进行连续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生产。

搞好饲料贮存:饲料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洁净并能防潮防鼠、防鸟和防虫的专用库房内,库房内不得堆放化肥、农药等非饲料物品,库房外3m内无垃圾、杂草和积水等污染物。新建库房在使用前应彻底地清扫和消毒,旧库房要定期地进行清扫和消毒,库房内应有测量温度、湿度的仪器,要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同一

库房内的不同饲料应该悬挂标识牌分别存放,饲料在入库前不携带害虫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袋装饲料不要贴地或者靠墙堆放,最好能放置在离地20cm以上的木架上。配合饲料一般每次配制7天~10天的用量。

加强运输管理:运输饲料的工具应干燥、清洁、无异味、无虫害并能防雨、防潮、防污染,必要时便于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不得使用运输畜禽等动物的车辆运输饲料。饲料启运前,应用无毒、干燥、洁净、与其不发生任何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材料进行包装(商品饲料应在包装物上附有饲料标签,标签符合GB10648中的有关规定),饲料原料与成品饲料最好分开装运,不得同时装运可能污染饲料的其它物品,在运输过程中要轻装轻卸以免包装破损,要推广密闭运输和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完善监测体系:各级畜牧、兽医、饲料、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饲料的安全管理,并会同公安、工商、环保、质监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过成中使用违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查处力度,消除各种隐患。加快各级饲料检测机构和技术队伍建设,改善检测设施条件,提高检测技术手段,优化检测人员素质,逐步完善饲料检测体系,不断提高整个饲料监测体系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饲料工业标准和卫生安全标准体系,为各类饲料监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无公害鸡蛋生产的饲料安全控制,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鸡场疫苗的科学安全使用要求


使用疫苗免疫接种是增强家禽特异性抵抗力,减少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疫苗的科学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具体要求如下:

1. 科学选购疫苗(1)在选购疫苗时,选择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验收的生物制品企业和具有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的企业产品。应到国家指定或准许经销的兽用疫苗销售网点,最好是畜牧专业部门购买,根据自己的饲养数量确定所需疫苗的数量。(2)在选购时应对瓶签、瓶子外观、瓶内疫苗的色泽、性状等进行仔细检查,例如包装是否规范,瓶口和铝盖封闭是否完好、是否松动,瓶签上的说明是否清楚,疫苗是否过期、失效和变质。凡包装破损、瓶有裂纹、瓶口破裂、瓶盖松动、无标签或标签字迹模糊、真空度丧失、沉淀或变色变质、瓶中含有异物或霉团块、灭活苗破乳层分离者均不得使用。特别需要注意疫苗的批准文号、生产期、有效期和使用说明书,防止因高温、日晒、冻结等保存方法不当,造成疫苗失效。2. 加强疫苗的运输、保存疫苗是生物药品,有严格的贮存条件及有效期。如果不按规定进行运输与保存,就会直接影响疫苗的质量和免疫效果,降低疫苗效价,从而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甚至导致免疫失败。(1)所有的冻干活疫苗均应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和运输目的是为了保证疫苗毒的活性。通常情况下,冻干活疫苗保存在-15℃以下,保存期可达1~2年;0~4℃,保存期为8个月;25℃,保存期不超过15天。(2)油乳剂苗应保存在4~8℃的环境下。油乳剂苗保存及运输应注重2个问题:一是切勿冻结,如果油乳剂苗冻结保存、运输,使用前解冻,会出现破乳和分层现象;二是虽然油乳剂苗属灭活苗,但也不宜保存在常温或较高温度的环境中,否则对疫苗毒的抗原性会产生很大影响。3.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1)根据本地(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而定对于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疾病,不要轻易引入疫苗。如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本地区没有发生,一般不进行免疫,避免传播;(2)根据雏禽母抗高低来确定母抗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疫苗的接种效果,母抗愈高,接种效果愈差,甚至会造成无效接种。母抗愈低(或母源消失),接种效果愈好,但此时的外源病原微生物威胁也愈大。应根据母抗衰减规律,选择一个适当受免日龄。雏禽抵抗力弱,且免疫机制不健全,所选用疫苗的毒力应从弱至较弱再到中毒力。雏鸡阶段接种疫苗产生的保护力一般不是很强,在中鸡阶段或产蛋前,需用中毒力活苗或油乳剂苗作强化免疫。(3)免疫程序制定应考虑到疫苗间的相互影响4. 正确的免疫方法免疫应根据使用说明进行,根据不同疫苗特点选择最佳的接种途径。按照不同接种途径的要求进行正确操作。一般活疫苗采用饮水、喷雾、滴鼻、点眼、注射免疫,灭活苗则需肌肉或皮下注射。合适的免疫途径可以刺激鸡尽快产生免疫力,不合适的免疫途径则可能导致免疫失败。5. 疫苗稀释稀释液配制冻干疫苗使用前均需用稀释液进行稀释,除马立克苗使用专用稀释液和禽霍乱及其联苗(I系霍乱、鸭瘟霍乱)用铝胶水稀释外,其他活苗均可用灭菌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稀释用水不得含有任何消毒剂及消毒离子;不得用自来水直接稀释疫苗,应通过去离子处理;不得用污染病原微生物的井水直接稀释疫苗,应煮沸后充分冷却再使用。6. 疫苗使用后的管理免疫后的疫苗瓶和剩余的疫苗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用过的器械和用具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免疫后注意观察鸡群的状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

种鸡场提高商品雏鸡质量的措施


养殖场都希望买到发病少、易饲养、成活率高的良种优质雏鸡。种鸡场要赢得市场,鸡必须提供质优价廉的雏鸡。种鸡场如何才能提高商品雏鸡质量呢?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如下:

1、严格管理,科学饲养

饲养种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供高质量的种蛋,为孵出优质健雏打下良好基础

1.1、供优质日粮,育高产鸡群

父母代种鸡与商品代鸡在营养上有很大差别,如VE、VK、VB12、泛酸、叶酸等的需要量要高1-10倍,所以必须注意维生素的添加。产蛋后期注意添加0.3%的NaHCO3以改善蛋品质、提高受精率;夏季每千克饲料中添加VC0.2g和适量多维以防热应激;疫苗接种前后7天,每千克饲料另加VA10000IU、VC0.1g、VE0.3g和部分电解质,使种鸡产生最佳免疫应答;断喙前一天每千克料添加VK5mg和适量抗生素,连喂34天以止血消炎抗应激。

育雏期温度是关键。理想的温度是:13日龄35360C、47日龄33340C、第二周30320C,以后每周降230C,直至常温。温度的最好指标是雏鸡的行为表现;湿度一般第一周65%,第二周60%、第三周55%,总之以人在鸡舍不感到燥热和闷热为度;光照:13日龄24h、47日龄19h、23周15h、418周自然光照;密度:12周笼养60只/m2、平养3040只/m2,34周笼养40只/m2、平养25只/m2,育成期笼养1516只/m2、平养1015只/m2;通风:一般以人进入鸡舍没有刺眼、刺鼻、无过分臭味为宜。

育成期:适度的体重、胫长和高的均匀度是适时开产、高峰持续长、蛋重适宜、死淘率低及抗逆境的先决条件。体重、胫长是由育种公司制定的,要获得高产稳产就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调控。

产蛋期:18周适时上笼,饲喂含2%Ca、0.45%有效P的产前料,使其在骨髓中最大限度的沉积Ca、P,为开产做好准备;合理光照刺激,18周体重达到标准时再补光,体重达不到标准可推迟一周补光,补光时每周增加0.5h,直至达到16h,最多不超17h(海赛克斯白最多不超14h,否则易发啄癖)。还要做好产蛋前短期限食、高峰期注意补钙、后期防早衰。努力促高峰、保高产,充分挖掘生产潜力,获得优质种蛋。

1.2、净化环境,消灭传染源

1.2.1、鸡场净化:舍外要定期喷洒、喷雾消毒,净化场内小气候。可用火碱等。

1.2.2、舍内净化:带鸡喷雾消毒净化舍内小气候,每天1次。正常时可用1:600百毒杀或1:3000威岛。感染疾病时用1:200百毒杀或1:500威岛交替喷雾,每日2次。

1.2.3、饮水消毒:选用刺激性小的1:1000百毒杀或1:3000威岛等消毒药,每周饮水1次,目的净化肠道微环境。要求每2周更换消毒药一次,防止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1.2.4、病鸡隔离,死鸡、排泄物及时清运出场,作无害化处理。

1.3、慎重引种、严格净化

1.3.1、引种:从无蛋传性疾病的祖代或曾祖代鸡场引进父母代种鸡。

1.3.2、白痢净化:通过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淘汰阳性鸡。一般检测时间在18-20周龄,转群前、留种蛋前和高峰后各普遍检测一次。检出的阳性鸡要坚决淘汰。如发现阳性鸡,应每4周检一次,直至连续两次全群均为阴性,且该两次之间的间隔不少于21天,才能留种蛋孵化。通过短间隔检测,重检23次足以检出所有的感染鸡,以后每隔半年检疫一次。注意检疫前3周不得喂任何药物,否则凝集反映出现凝集假象,影响结果。

1.3.3、霉形体净化:常采用综合净化措施,逐步降低阳性率,最终达到彻底净化。药物控制:种鸡在1、4、9周龄分别投敏感药物一次,每次3-5天,常用药物有泰乐菌素、枝原净等,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可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疫苗接种:种鸡在12、18周龄分别注射一次败血滑膜霉形体二联灭活苗。通过此方法可有效防止该病经蛋垂直传播。

1.3.4、其他疫病的净化:根据发病日龄、季节及发病规律,在日粮中添加相应的预防药物,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如鸡白痢、小鸡脐炎、球虫、白冠病等都是预防的重点。

1.3.5、种鸡开产前的药物净化:种鸡18-19周转入产蛋鸡舍应激较大,可饮用电解多维5-7天或日粮中添加VE40-50mg/kg、VC200mg/kg。另外,转群后常发生肠炎,饲料或饮水中可加入抗生素药物预防,如氟派酸、喹乙醇、恩诺沙星等。

1.3.6、产蛋期定期投放药物:整个产蛋期应选择既不影响产蛋、受精率,又能抑菌和助消化的药物。如土霉素、环丙沙星、食母生等,每月用35天,电解多维每周饮1次。此期禁用磺胺类药物、大剂量的痢特灵、链霉素等。

1.4、定期淘汰病、残、弱鸡,保持健康的种鸡群。

1.4.1、刚接来的鸡苗如有脐带愈合不良、白痢、脐炎、瘫痪、发育不良的应及时淘汰。

1.4.2、饲养过程若发现个别鸡有呼吸道病或怀疑有传染病时应立即淘汰,并采取措施,防止病原的扩散

1.5、做好种鸡群免疫,提高雏鸡母源抗体

要建立健全种鸡抗体监测制度。根据抗体的消长规律和检测结果适时免疫,是防止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种鸡和商品鸡在免疫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种鸡的免疫不仅使种鸡得到保护,而且还要使商品代雏鸡具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该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种鸡场应根据本地、本场的疫情动态和防治经验,制定出本场的免疫程序。

1.5.1、选择最佳的免疫时机。免疫期间必须使鸡处于一个良好的健康状况,否则免疫效果不好。鸡群有病或遭受应激时应适当延缓免疫时间,待用药调整后再行免疫。免疫期间应注意VE、VC等药物的使用.。7日龄内的雏鸡感染IBDV,会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所以IBDV对低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鸡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因此除了在育雏期免疫以外,还要在种鸡110-120日龄使用IBD灭活苗接种一次,使雏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

1.5.2、产蛋高峰后,每月用ND-IV喷雾或饮水一次,以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

1.6、重视人工授精,努力提高受精率

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孵化率,它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和经济指标。受精率一般达到90%以上,优秀的达到95%以上。

1.6.1、培育优良种公鸡:要在3、8、18周进行三次挑选,选留冠大鲜红直立、体格健壮、雄性强的种公鸡。通过采精试验最终选留性反射良好、精液浓稠、量大的公鸡。选留比例为♂:♀为1:30。公鸡20周龄后,要单独配料,注重多维、微量元素,特别是VE的添加。

1.6.2、熟练人工授精,严格进行操作:精液:乳白色,无粪尿污染;输精时间:下午4:006:00;输精量:原精液0.020.03ml;输精深度:23cm;输精频率:每次间隔45天。注意采出精液后应在2030分钟内输完,时间越长精子活力变得越弱,受精率越低。在进行操作时,千万不要抽烟,因烟能使精子变弱或死亡。

1.7、种蛋的收集、消毒和保存

勤拣蛋是减少污染的最好办法,为此每天至少拣4次。拣蛋时大头向上码在蛋托上,拣完后剔除破蛋、畸形蛋及蛋壳颜色不符合本品种要求的蛋。把种蛋放入消毒箱,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ml、高锰酸钾21g,在温度不低于240C、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熏蒸20分钟后通风换气,然后送入蛋库登记分类放置。}Lh0ecSj

种蛋应保存在通风、空气新鲜处。保存时间一般为3-7天。保存最适温度180C。蛋库内要安装冷暖空调。相对湿度75%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会影响种蛋品质,导致蛋内水分蒸发或变质。

2、强化程序,提高孵化率

2.1、入孵准备

2.1.1、检修机器:对每台孵化器在入孵前一周,进行全面系统检查。

2.1.2码盘、预温、消毒:

码盘:入孵符合标准的种蛋(白壳:45-55g;褐壳:50-65g),种蛋大头一律向上,不准小头向上或水平放置。否则,不仅影响胚胎气体交换、生长发育,还由于胚胎活动余地小,不便啄壳,使孵化率降低20%。码好后用照蛋灯剔除暗纹、沙皮等不合格种蛋。

预温:为利于胚胎苏醒,恢复活力,减少因孵化机中温差大引起蛋壳表面凝结小水珠,并除去小水珠,以便干燥后消毒入孵。故入孵前应依据季节将种蛋置于22250C环境中预温68h或1218h。

消毒:入孵12h内用28ml福尔马林、14g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然后打开排风口通风,排出甲醛气体,30分钟后关闭风门。

2.2、入孵操作

2.2.1、温度:孵化过程中应依看胎施温的原则,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孵化温度。温度一般掌握在:118天,37.8;1921天,36.537.20C。为减少季节因素的影响,采取夏降温、冬供暖措施,把室温控制在2226之间。孵化中如门表与孵化器内温度误差超过+1,应立即校正。

2.2.2、湿度:孵化过程中,种蛋内水分蒸发保持一定的速度,蒸发过程蛋表现为失重。如相对湿度偏高,蛋内水分蒸发慢,蛋失重小,气室小,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缺氧而使胚胎死亡;相对湿度偏低时,蛋内水分蒸发快,失重大,雏鸡体重小。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18天60%;1921天75%左右。

2.2.3、通风:目的是供给胚胎充足的氧气,排出多余的CO2和降温。过度通风,不仅散失大量热量增加成本,还因CO2浓度低而不能使蛋壳中坚硬的CaCO3变为松软的CaHCO3,造成雏鸡破壳困难而降低孵化率。一般孵化器内的CO2浓度应低于0.5%。

2.2.4、翻蛋:目的使种蛋受热均匀,促进胚胎运动,防止粘连。一般每2h翻蛋一次,翻蛋角度90为宜。14天后胚胎已发育成形,并具有一定的热调节机能和活动能力,14天停止翻蛋对胚胎吞食蛋白和吸收营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5、晾蛋:超温时,把蛋车从孵化器内全部拉出,散尽余热,使蛋表温度降至30。

2.2.6、照蛋:在孵化过程中通过定期照蛋,可了解胚胎发育状况。入孵后6天进行头照,剔除无精蛋、死精蛋并检查鸡胚发育情况。10天检查合拢、17天检查封门情况。

2.2.7、落盘:鸡胚孵化到19天时,从孵化器移到出雏器内叫落盘。具体掌握在有10%鸡胚起嘴时进行。出雏盘内的胚蛋不可太挤,更不能上摞,以单层平放占底面积的90%为宜,以免影响出雏。起动机器后,用7g高锰酸钾、14ml福尔马林,消毒30分钟。

2.3、分理雏鸡、适时运送

2.3.1、雏鸡消毒:当出雏1/3时,用1:1000百毒杀喷雾消毒。或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0ml,置于出雏器底部,使其自然挥发消毒。

2.3.2、拣雏:在成批出雏后,要适时拣出,出壳后在机器内不能超过12h.。一般出雏70%时,拣出所有绒毛已干的鸡,同时拣出蛋壳,并把已起嘴的胚蛋集中并盘,放在上层,同时将出雏器温度提高10C、湿度升高10%,以促弱胚出雏。好的孵化,一次性集中出雏,勿需助产。助产鸡,质量低,成活率低,故生产中不提倡助产。

2.3.3、雌雄鉴别:拣雏后进行雌雄鉴别,同时剔除残弱雏,确保鉴别率98%以上。优质健雏标准为:绒毛洁净,脐部吸收良好、干燥且被绒毛覆盖,腹平坦;站立稳健,有力,对光和声反映灵敏,叫声宏亮;体型匀称,不干瘪或臃肿,显得水灵。确保健雏率100%。

2.3.4、MD免疫:出壳6h内免疫,速可生+液氮MD疫苗,可提高成活率25%。

2.3.5、装箱运送:根据季节、气候、路途远近,使用空调面包车运送,防止温度过高闷死、温度过低冻伤。

2.4、孵化分析:为利于提高孵化率、出雏率,须对孵化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以此作为改善种鸡的营养、饲养管理、种蛋管理、人工授精和调整孵化条件的依据。

2.4.1、孵化率:优秀的孵化成绩是2.22.5枚种蛋孵出一只母雏。

2.4.2、一次性出雏时间:适宜的孵化条件都能在21日另加8h一次性出雏。如果出雏早、晚或不集中,说明孵化条件欠妥,查出原因及时修正。

2.4.3、残、弱雏原因分析:

2.4.3.1孵化因素:

温度过高:雏鸡羽毛短、羽色变浅、脐部结痂出现脐钉、蛋壳小头血丝粗颜色深。

温度过低:出雏时间延迟、弱雏增多、腹部膨大、脐钉少脐线多,有时腹泻,蛋壳内常留有臭味大的血性液体。

湿度过大:出雏时间不一致,体表附有粘液,雏鸡腹部肿胀,绒毛变长,体弱俗称胎,许多幼雏体弱无力啄壳,常闷死于蛋内。

湿度过低:蛋壳酥、难以破壳、雏鸡干瘪、出雏率低。

拣雏时间晚:蛋壳残留物表面有均一的绿色物,说明雏鸡已脱水,这是由于雏鸡在出雏器内放置时间过长已排出胎粪所至。

翻蛋不当:胚胎与蛋壳粘连,从而引起鸡胚大批死亡。

2.4.3.2、营养因素:

VA缺乏:表现为干眼、器官上皮可能角化,肾脏有明显尿酸盐沉着

VD缺乏:胚体皮肤出现水泡,泡内有透明淡黄色液体。

生物素缺乏:喙呈鹦鹉喙外观。

VB1缺乏:有观星状神经症状。

VB2缺乏:颈部弯曲,绒毛呈结节状,即绳结外观。绳结是因为绒毛不能从毛鞘突出,而一堆堆地卷曲所致。

VB12缺乏:胚胎的皮肤弥漫性水肿,肌肉萎缩,心脏扩大、变形,肝脂肪变性。

生态安全型肉鸡场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设计技术


(4) 五通一平条件水、电、路、通讯、网络和地势平整等五通一平条件直接关系到建场投资、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充足且无污染的水源是选择场址的必备条件,水的pH值不能低于4.6,不能高于8.2,最适范围为6.5~7.5之间。硝酸盐不能超过45毫克/千克,硫酸盐不能超过250毫克/千克,尤其是水中最易存在的大肠杆菌含量不能超标。1万只肉鸡日需水量约为6~10立方米,以自来水为水源时应建贮水池以备停电或缺水季节的供水不足。电源必须切实得到保证,标准化肉鸡场要自备发电机,以保证场内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道路要畅通,场址最好靠近消费地和饲料来源地,偏远乡村或山区等交通不便的地方应考虑防止因大雨或大雪造成道路阻断,供应中断等问题。通讯和网络是鸡场管理人员必备的条件,具有远程监控的标准化肉鸡场更不能缺少通讯和网络。平原地区的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平地;山区的场址既不能选在山顶,也不能选在山谷深洼地,应选在向阳的南坡上,山坡和场区坡度分别不宜超过1~20和1~3。3. 生态安全型肉鸡场的场房规划和布局设计技术(1) 总平面布局设计年出栏10万只的标准化肉鸡场可按40~50亩(一亩667平方米)土地规划,原生态肉鸡场可按每亩饲养60~80只育肥鸡规划绿林地。总平面布局要根据场址地势的高低、水流方向和主导风向,按人、鸡、污的顺序,将各种房舍和建筑设施按其环境卫生条件依次排列,主要包括各种房舍的分区、道路和绿化、供排水、供电和网络等管线、场内卫生防疫、环保和防火设施等。标准化肉鸡场应严格按非生产区(包括宿舍、食堂和文体活动等职工生活区,门卫传达室、进场消毒室、办公室、财务室、生产技术室、卫生防疫间等行政管理区)和生产区(包括饲料仓库、育雏舍、育肥舍、病鸡和粪便污水处理区)进行分区规划,非生产区与生产区要有30~50米间隔距离或道路绿化屏障。原生态肉鸡场的非生活区一般只设计场大门和宿舍,生产区主要有育雏舍、育肥舍、育肥舍运动场或绿林放牧区。(2) 鸡舍布局设计标准化肉鸡场生产区的鸡舍排列一般为双列式,中间为净道,两侧是污道,上风向为育雏舍,下风向为育肥舍。原生态肉鸡场的育雏舍可选单列式排列,育肥舍靠近放牧区,我国南方冬季无冰点气温和昼夜温差小的地区可建简易育肥舍。鸡舍朝向的选择与鸡舍采光、保温通风和排污等环境效果有关。我国位于北半球,鸡舍方位多应朝南,可充分利用太阳光、热和主导风向。鸡舍间距应为15~30米。(3) 场区附属设施所有肉鸡场必须要建设大门、门卫室、场区围墙以及人员和车辆消毒设施,外来人员或车辆应经强制性消毒后才能进场。场内道路包括人员、饲料车的净道与运输粪污、病死鸡的污道,净污道要分道建设,分口出入,互不交叉。场区地面设计标高除应防止场地被淹外,还应与场外标高相协调,场区道路标高应略高于场外路面标高,舍内地面标高应高于舍外地面标高0.2~0.4米,并与场区道路标高相协调。鸡场内要有完善的上下水管道,供电和通讯网络系统,场区污水应采用暗管排放,集中处理。各分区之间和沿鸡场四周围墙应以绿地和绿林隔离,围墙距一般建筑物的间距不应小于3.5米,围墙距畜禽舍的间距不应小于6米。绿林的树木以绿篱的形式为最好,不要种植太高大的林木,以防止飞鸟坐落与坐巢而传播疫病。4. 生态安全型肉鸡场的特点(1) 建场选址与规划严格化生态安全型肉鸡场打破了传统的有几间房子和简单的饲养设备就可饲养肉鸡的生产模式,建场选址和场房布局规划有严格的要求,需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场房。(2) 设备机械化饲养与环境控制配备有自动供料、供水、清粪、温湿度调控等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仅能满足肉鸡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降低肉鸡疫病的发生,实现健康养殖,而且还大量减少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3) 管理标准化水料供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的使用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过程实行标准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的动态管理,保证肉鸡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与安全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鸡肉产品。

鸡场消毒药物科学安全使用要求


消毒工作是畜禽传染病防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消毒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等,化学方法生产中比较常用,需要化学药物(消毒药物)才能进行。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必须注意如下方面:

1. 选择消毒药物要准确和注重效果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准确地选择消毒药物。如要杀灭病毒,则选择杀灭病毒的消毒药;如要杀灭某些病原菌,则选择杀灭细菌的消毒药。许多情况下,还要将杀灭病毒和细菌甚至真菌、虫卵等几者兼顾考虑,选择抗毒抗菌谱广的消毒药,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对禽舍周围环境和道路消毒,可以选择价廉和消毒效果好的碱类和醛类消毒剂;如带禽消毒,应选择高效、无毒和无刺激性的消毒剂,如氯制剂、表面活性剂等。同时,还应考虑是平时预防性的,还是扑灭正在发生的疫情,或周围正处于某种疫病流行高峰期而本养殖场受到威胁时的消毒,以此来选择药物及稀释浓度,保证消毒的效果。2. 药物的配制和使用的方法要合理目前,许多消毒药是不宜用井水稀释配制的,因为井水大多为含钙、镁离子较多的硬水,会与消毒药中释放出来的阳离子、阴离子或酸、碱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药效降低。因此,在稀释消毒药时一般应使用自来水或白开水。3. 药物应现用现配配好的消毒药应一次用完。许多消毒药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还有的药物见光遇热后分解加快,须在一定时间内用完,否则,很容易失效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在配制消毒药时,应认真根据药物说明书和要消毒的面积来测算用量,尽可能将配制的药液在完成消毒面积后用完。稀释好的药液不宜久存,一般当天用完为好。4. 消毒前先清洁先将环境清洁后再进行消毒,这是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因为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灰尘、粪便和污物等有机物,不仅可阻隔消毒药,使之不能接触病原体,而且有机物还能与许多种消毒药发生化学反应,明显地降低消毒药物的药效。5. 必须注意消毒药的理化性质(1)注意消毒药的酸碱性。酚类、酸类两大类消毒药一般不宜与碱性环境、脂类和皂类物质接触,否则明显降低其消毒效果。反过来,碱类、碱性氧化物类消毒药不宜与酸类、酚类物质接触,防止其降低杀菌效果。酚类消毒药一般不宜与碘、溴、高锰酸钾、过氧化物等配伍,防止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消毒效果。(2)注意消毒药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物类、碱类、酸类消毒药不宜与重金属、盐类及卤素类消毒药接触,防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不仅使消毒效果降低,而且还容易对畜禽机体产生毒害作用。(3)注意消毒药的可燃性和可爆性。氧化剂中高锰酸钾不宜与还原剂接触,如高锰酸钾晶体在遇到甘油时可发生燃烧,在与活性炭研磨时可发生爆炸。(4)注意消毒药的配伍禁忌。重金属类消毒药忌与酸、碱、碘和银盐等配伍,防止沉淀或置换反应发生。表面活性剂类消毒药中,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互相抵消,因此不可同时使用。表面活性剂忌与碘、碘化钾和过氧化物等配伍使用,不可与肥皂配伍。凡能潮解释放出初生态氧或活性氯、溴等的消毒药(如争氧化剂、卤素类等),不可与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起,防止发生意外事故。(5)注意消毒药的特殊气味。酚类、醛类消毒药由于具有特殊气味或臭味,因而不能用于畜禽肉品、屠宰场及其加工用具的消毒。6. 消毒药应定期更换使用任何消毒药,在一个地区、一个畜禽场都不宜长期使用。因为动物机体对几乎所有的药物(当然包括消毒药)都会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单一的消毒药,容易使动物体内及饲养场内外环境中的病原体由于多次频繁地接触这种消毒药而形成耐药菌株,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使药物对这些病原体的杀灭能力下降甚至完全无效,致使疫病发生和流行。7. 保证人畜安全(1)强酸类、强碱类及强氧化剂类,对人畜均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在使用这几类消毒药消毒过的地面、墙壁等最好用清水冲刷之后,再将动物放进来,防止灼伤动物(尤其是幼畜)。(2)凡实施熏蒸消毒时,其产生的消毒气体和烟雾,均对人畜有毒害作用,熏蒸后遗留的废气,对人畜的眼结膜、呼吸道黏膜均会造成伤害,故必须将废气彻底排净后,方可放进畜禽;带畜禽消毒时不宜选择熏蒸消毒。(3)凡有毒的消毒药均不能进行饮水消毒。酚类、酸类、醛类和碱类消毒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因此,这几类消毒药不宜用于饮水消毒,也不宜使用这几类消毒药来消毒肉品(过氧乙酸除外)。(4)用作饮水消毒的消毒药其配制浓度要准确。能用作饮水消毒的消毒药主要有卤素类、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类等几类消毒药中的大部分品种。但其配制浓度很重要,浓度高了则会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或引起中毒,浓度低了起不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鸡场怎么控制苍蝇?规模化鸡场防控苍蝇的措施


夏季蚊虫多,而这当中蚊子和苍蝇可以说是夏季蚊虫的代名词了而苍蝇在鸡场比蚊子更显眼出现的时间也更多,毕竟苍蝇没有季节性,这些浑身病菌的小虫往往会给鸡场的鸡带来各种鸡病,严重甚至给鸡场带来毁灭性打击,那么鸡场怎么控制苍蝇?规模化鸡场防控苍蝇的措施。

一苍蝇在温度、湿度、光照方面的要求

苍蝇最适宜温度是27~30℃。8~12℃时苍蝇可活动,但不能交配及站立在食物上,只能落在天花板和墙上,不爱动,在零下5℃时,3~5天死亡。蝇幼虫要求温度比成虫高,其发育最快的最适宜温度为35℃,零下1~2~C停止活动,零下5~6℃死亡,当温度高达45~55℃时其增加速度比正常温度时减少一半。苍蝇幼虫要求食料温度30~35℃为宜。湿度方面,成虫要求室内湿度为55%~60%,湿度过大时,蝇腿及身体易湿而妨碍活动。幼虫生长期需要的湿度为65%~70%。苍蝇喜欢在亮的地方活动,亮度越大其活动量越大。人工养殖苍蝇在房间中要有灯光装置,每天光照10小时以上。

二规模养殖场苍蝇的防控措施

1搞好鸡场的环境卫生

从环境的角度去控制苍蝇,夏天鸡舍温度控制在25以下可以减慢苍蝇的繁殖,湿度控制在65%以下可以降低苍蝇的繁殖。

苍蝇喜亮,亮度越大其活动量越大,所以在夏天要对鸡舍使用遮阳网以有效地降低苍蝇的活动。污水也是苍蝇最喜欢的场所,要防止鸡场内出现污水,有效控制垃圾和鸡粪随意堆放。

2喷洒苍蝇药

春天是第一代成蝇繁殖的高峰期,在春天里消灭一只等于夏天消灭上万只苍蝇,北方惊蛰后就可见到,夏末秋初可达高峰,因此应在3月初场内喷洒苍蝇药,间隔半个月一次,以后每周一次。

3在饲料中添加蝇蛆灭

4~10月份在饲料中添加蝇蛆灭,按说明使用,隔周饲喂。蝇蛆灭通过饲料途径饲喂动物,进入动物体内基本不被吸收,绝大部分都以药物原形的形式随粪便排出体外,分布于动物的粪便中,直接阻断幼虫(蛆)的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得幼虫(蛆)不能蜕皮而直接死亡,从而使蝇蛆不能蜕变成苍蝇,在粪便中发挥彻底的杀蝇蛆作用,能够从根本上控制苍蝇的产生,达到彻底控制苍蝇的目的。注意蝇蛆灭必须采用逐级混合的办法搅拌均匀后使用。

4妥善处理粪便和病死禽

蝇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孳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所以在鸡场内粪便一定要经过发酵处理,杜绝出现死鸟,病死鸡一定要做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5其它事项

除了控制粪便、死鸡、死鸟以及搞好卫生外,还需要对鸡场内的植物进行药物防治,因为有些苍蝇是专门吸允花蜜和植物汁液的。

在防治苍蝇的角度上可以在鸡场内养一些蜻蜓,从而减少苍蝇的数量。

如何有效进行鸡舍环境空气质量控制?


鸡舍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养鸡场鸡群的正常生长,而保障养鸡场鸡舍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也是顺利进行养鸡场鸡舍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掌握好鸡舍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将有益于降低养鸡风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如何有效进行鸡舍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工作。

如何有效进行鸡舍环境空气质量控制?

垫料过湿往往是氨气产生的根源,应经常检查饮水器的水位、压力、是否漏水等。北方鸡舍冬季为了保证舍内的温度往往忽视了通风换气,使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特别是氨气的浓度升高;夏季鸡舍内处于高温潮湿环境,高密度的饲养,垫草的反复利用和通风不良等情况都会促使氨浓度增高。

因此要解决鸡舍内空气质量问题除需管理好饮水器外,保证足够的通风是关键。冬季通风一定要掌握好保温与换气之间的平衡。舍内的气体质量控制对鸡场的疫病防治至关重要,在设计环境安全型鸡舍时冬季通风和氨气浓度控制是鸡舍环境控制的重要环节。

优质的鸡舍环境空气质量,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鸡病的发生,而且也会利于养殖户实现养鸡效益,因此大家要格外重视鸡舍建设工作中的这一重点项目,掌握好鸡舍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的技巧,实现养鸡场鸡群的健康饲养。

养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与管理


规模化养鸡场无论饲养种鸡还是肉鸡、蛋鸡,除了需要具备优良的鸡种、良好的饲料营养和加强饲养管理措施之外,还必须做好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及管理。然而,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家禽及禽产品的广泛流通,疫病传播渠道的不断增加,使规模养鸡场的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近年来,一些养禽场(户)为了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滥用药物和各类激素等违规药品,造成禽类抗药性的产生及禽产品中药物残留量的严重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针对养禽业现状和相关疫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须从建立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以确保优质肉鸡的安全生产。具体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发挥禽舍的隔离功能

鸡场位置鸡场要远离居民区、畜禽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集贸市场、交通要道;鸡场的设施应合理利用地势,气候条件、风向及分隔空间。

合理划分功能单元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合理划分功能区。要便于对人、鸡、设备、运输,甚至空气走向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

房舍建筑应注意相对密封性,便于环境控制。主要针对温度、湿度、通风、气流大小和方向、光照等气候因素。便于清洗和消毒,可给鸡群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生存环境。建筑物应能防鸟、防鼠、防虫。周围环境以尽可能减少和杀灭鸡舍周围病原为目标,便于进行经常性的清洗和消毒,保护良好的环境卫生。

严格的人员控制

专门设置供饲养人员出入的通道,对饲养人员及其常规防护物品进行可靠的清洗及消毒处理,最大程度地防止人对病原的携带。杜绝一切外来人员的进入,尽可能谢绝参观访问,尽可能减少不同功能区内饲养人员的交叉现象发生,一旦交叉要有可行的清洗和消毒处理措施。直接接触生产鸡群的饲养人员应尽可能远离外界禽类。饲养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所有相关饲养人员进行经常性的生物安全培训。

鸡群控制

尽可能减少鸡群进入鸡舍前的病原携带,通过日常的饲养管理减少病原侵袭和增强鸡群抵抗力。引进病原控制清楚的鸡群。重点检测无蛋壳传播的病原,主要针对白血病、鸡白痢、MG、MS、REO、EDS、CAV等。避免不同品种、不同来源的鸡群混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尽量做到免疫状态相同。尽可能减少日常饲养管理中的应激发生,防止生产操作中的污染和感染。进行鸡群的日常观察及病情分析、鸡群的定期健康状况检查及免疫状态检测。

运输环节中防感染。清洁与消毒

禽舍的清洗与消毒。主要是全进全出中禽舍排空时期的清洗及消毒,日常环境卫生的保持。物品及工具的常规清洗及消毒。进出各功能区的清洗消毒及运转保证。环境及物品清洗、消毒效果检测。

饲料、饮水控制

提供充足的营养,防止病原从饲料和饮水进入鸡舍;完善的配合饲料及饲喂技术;充足合格的饮用水供给。饲料和饮水的质量检测。垫料及废弃物、污物处理垫料、粪尿、污水、动物尸体以及其他废弃物是疾病传播中最主要的控制对象,是疾病病原的主要集存地。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78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