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地龙(参环毛蚓)

参环毛蚓属于巨蚓科,环毛蚓属,背部灰紫色,腹面稍淡。前端较尖,后端较圆,长圆柱形。头部退化,口位在体前端。全体由100多个体节组成,生于潮湿、疏松之泥土中,行运迟缓。

中药名称为广地龙,为参环毛蚓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后的干燥体,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

参环毛蚓的特征:

体长115一375毫米,体宽6一12毫米。背孔自XI一XII节间始。环带占3节,无背孔和刚毛。30一34(VIII)在受精囊孔间,28一30在雄孔间。雄孔在XVIII节腹刚毛圈一小突上,外缘有数个环绕的线皮褶,内侧刚毛圈隆起,前后两边有横排小rǔ突,每边10一20个不等,受精囊孔2对,位于VII一VIII一VIII一IX节间。盲肠简单,或腹侧有齿状小囊。受精囊袋形,管短、盲管亦短,内侧2/3微弯曲数转,为纳精囊。每个副性腺呈块状,表面呈颗粒状,各由一组索状管连接孔突。背部呈紫灰色,后部色稍浅,刚毛圈白色。

参环毛蚓每节有一环刚毛,刚毛圈稍白。第14-16节结构特殊,形成环带,无刚毛。雌性生殖孔1个位于第14节腹面正中,雄性生殖也1对位于第18节腹面两侧,受精囊孔3对位于6-7,7-8,8-9节间。

春季至秋季捕捉参环毛蚓,洗去粘液,及时剖开腹部,洗去内脏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即成中药广地龙。

广地龙的特征:

呈长条状薄片,弯曲,边缘略卷,长15~20cm,宽1~2cm。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体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刚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浅。雄生殖孔在第18节腹侧刚毛圈一小孔突上,外缘有数环绕的浅皮褶,内侧刚毛圈隆起,前面两边有横排(一排或二排)小rǔ突,每边10~20个不等。受精囊孔2对,位于7/8至8/9环节间一椭圆形突起上,约占节周5/11。体轻,略呈革质,不易折断。气腥,味微咸。

参环毛蚓的生活环境:

1.生于潮湿、疏松之泥土中,行运迟缓。

2.生活于潮湿多有机物处。

参环毛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为夜行性动物,一般栖息在潮湿的泥圭中,深度10-20cm。蚯蚓喜湿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再生能力较强,当受伤被切断之后,能够生出新的组织代替丢失的部分,当气温低于5℃时,钻入土中冬眠。杂食性,食性广泛,凡无毒的各种植物茎叶、家畜粪便及有机垃圾等均可作饲料用。蚯蚓为雌雄同体动物,异体交配,交配后约1星期产卵,产卵于茧内,每茧内含受精卵3-4个,经2个月左右孵出幼蚓。

参环毛蚓主要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地区。

蚯蚓的养殖技术简介:

养殖参环毛蚓要求条件不高,方法多样。饲养土可用发酵腐熟的有机废物和菜园土等混合而成。要求含水量在30%左右,pH以6.8-7.6为宜。饲喂的有机废物如作物的秸杆、落叶、畜禽粪便等需经过发酵处理后,才能被蚯蚓利用。养殖密度不可过大,温度以21-25℃为最适产卵温度。饲养管理饲养2-3个月后,要用框筛法、饵诱法、刮粪法等将蚓粪、蚓茧及蚓体分开。

相关阅读

大鳍蚓鳗


中文名称 大鳍蚓鳗
拉丁名称 Moringua macrochir
中文门名 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 Chord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鳗鲡目
拉丁目名 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 蚓鳗科
拉丁科名 Moringuidae
中文属名 蚓鳗属
拉丁属名 Moringua Gray,1831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34.6倍,为体宽36倍;为头与躯干部长的1.4倍,为头的10.5倍。头长为吻长7.9倍,为眼径35.8倍,为眼间隔9.1倍。
体细长,躯干部圆柱形,尾部稍侧扁,很短小,稍小于头与躯干部长的1/2。头较小,锥形。吻短而尖。眼很小,圆形。埋于皮下。眼间隔宽阔,稍隆起。鼻孔每侧两个,前鼻孔圆形,无短管和皮瓣,位于吻前端1/3处的两侧;后鼻孔微具皮瓣,紧位于眼前方。口中大,前位,口裂伸达眼后方。上下颌约等长。牙细小,尖锐;上下颌牙各一行,前颌骨牙数个,呈人字形排列;犁骨牙1行。上下唇在口角处较发达,边缘无唇须。舌附于口底。鳃孔中大,裂缝状。肛门位于体后部1/3处稍前方。

体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孔不明显。

背鳍和臀鳍位于尾部。背鳍起点在臀鳍起点后上方;臀鳍起点在肛门后方,与肛门的距离约为头长1/5。背鳍、臀鳍前部较发达,与尾鳍不相连续(仅后部的皮褶状与尾鳍相连续)。胸鳍不发达,短小,位于鳃孔边缘的后方。尾鳍狭小,后缘稍凹入。

大头蚓鳗


中文名称 大头蚓鳗
拉丁名称 Moringua macrocephalus
英文名称 bighead spaghetti eel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鳗鲡目
拉丁目名 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 蚓鳗科
拉丁科名 Moringuidae
中文属名 蚓鳗属
拉丁属名 Moringua
分布类别 半咸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30.6~37.1倍,为头长的10.4~11.2倍.头长为吻长的7.8~8.0倍,为眼径的18.0倍,为眼间距的6.4~7.0倍.尾部侧扁,很短小,其长约为头与躯干部合长的1/2.吻短而尖.眼小,圆形,在头的 前半部,稍近吻端;眼间隔较宽,稍隆起.鼻孔在 眼前方:前鼻孔无短管和皮瓣;口中等大,前位;上下颌 约等长.齿细小,尖锐:上下唇在口角处较发达,边缘无唇须.腮孔中等大,裂缝状.体皮肤光滑.侧线孔不明显.背鳍起点在臀鳍起点后上方,前部发达,后部呈皮褶状.臀鳍起点在 肛门的后方.胸鳍短小,不发达,在腮孔边缘的后方.无腹鳍.尾鳍狭小,后缘圆形.
生活习性 暖水性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近岸及河口咸淡水水域,有时也进入下游江段.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7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