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蝾螺

中文名称 夜光蝾螺
拉丁名称 Turbo marmoratus
生物代码 580050010100010008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p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蝾螺科
拉丁科名 Turbinidae
中文属名 蝾螺属
拉丁属名 Turbo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体大型,圆锥形,壳高86mm,壳宽69mm,壳质坚厚。整个壳体呈暗绿色,层面平滑有光泽,具有棕色和白色相间的纵带和横带,体螺层上部具7、8束短宽纵带,中部具3、4条较细横带,下部具3、4条微隆的粗横带,横带贯通体周。螺层6层,缝合线浅,螺旋部小,体螺层大,两者之比约为1:4,体螺层周缘极度膨圆。体螺层中部和螺旋部偏下方,形成肩角,体螺层的肩角更为突出,并生有5、6个半圆头宽突起。从壳顶向下,密生右倾纵纹,甚长,直贯底面。底面隆突,具有与壳面相同的粗横带结构,外缘近口缘处的横带上有3、4个隆突。螺轴略弯平滑,轴唇向下略伸,形成半圆头突起,内略凹;外唇平滑,内壁光滑,珍珠质层甚厚,虹彩亮泽辉映。脐部为宽厚的内口缘覆盖,无脐孔。厣略呈圆形,甚厚重,外层凸突,乳白色,具许多小颗粒和小长条,近外缘具2、3条肋状物;内层微平,棕黄色,近右下方有小核,从小核引出2、3条色深的粗旋纹,其间隔颇大,并衍生出许多很细的同心旋纹。
分布 中国海南岛南端、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台湾南部;菲律宾群岛,日本奄美大岛,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北部,大堡礁,安达曼群岛,塞舌尔群岛海域。
生活习性 暖水性强,生活于热带珊珊礁海域,栖息于高温高盐、水质澄清和海藻繁茂的岩礁周围,从潮间带至潮下带均有生活区,个体随水深增加而增大,在潮间带采获的多为幼小个体,大个体的采获水深达20-30m,据日本资源学者在〈南洋水产资源〉第二卷(1929)报道,夜光蝾螺与大马蹄螺不同,后者喜群居,而夜光蝾螺则呈散居状态,其种群数量仅及大马蹄螺的1/8-1/5,19世纪20年代的年产量约100-200吨,主产区为菲律宾群岛南部的苏禄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周围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在20世纪50年代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新村海域采到5号14个夜光蝾螺标本,以小型居多,以后多次去海南、西沙、南沙采集,从未采获此螺;而熊大仁(1949)则报道了夜光蝾螺在西、南沙的分布,除缺少引证外,熊文描述确切、种名完整,而且绘出此螺的标准形态图,基本上为图谱体式,为分类学参考资料,著者认同其记录。至于为什么从20世纪60年代始至今,一直未采到此螺,著者认为夜光蝾螺是一种强暖水种,生活于典型热带海区或热带海区南部,在台湾南部、菲律宾群岛和马来群岛海域分布广泛而且均甚常见,种群数量也较大,在我国西沙、南沙海域应有分布。由于此螺生态分布的较深性和较分散性,较之采集大马蹄螺要困难得多;此外,这种珍贵名螺的价格甚高于大马蹄螺,一直是近几十年来中外偷猎者的主要目标这些可能是我们若干年来未见此螺踪迹的原因。

相关知识

节蝾螺


中文名称节蝾螺

拉丁名称Turbo articulatus Reeve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蝾螺科

拉丁科名Turbinidae

中文属名蝾螺属

拉丁属名Turbo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广东沿海,日本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壳厚实。壳高46.3毫米,壳宽33.7毫米。螺层约6层。壳顶尖,缝合线明显,螺旋部具弱的念珠状螺肋。体螺层膨大,具粗大的螺肋,粗肋间有数条细肋。壳灰绿色或灰黄色,具紫色放射状色带。壳口圆,内具珍珠光泽,外唇具齿状缺刻及镶边,内唇厚,简单,脐小而深,厣为石灰质。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带岩礁间。产于海南岛文昌、琼海、万宁、三亚沿海。

海水/咸水生。

角蝾螺


中文名称 角蝾螺
拉丁名称 Turbo cornutus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p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蝾螺科
拉丁科名 Turbinidae
中文属名 蝾螺属
拉丁属名 Turbo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体中型,圆锥形,壳高54mm,壳宽53mm,壳质坚厚,周缘隆圆。壳体灰褐色。螺层6层,壳顶圆突,螺层粗肋与细肋相间,均由细薄鳞片组成,粗肋上长出一些中空的棘突,棘突环行排列,在螺旋部最大螺层中部和偏上方大多为2行,一般前者大,后者小;在体螺层中部和偏下方大多为2行,一般前者较大,后者较小。多数个体棘突朝上,少数个体棘突偏左向;在我所采到的12号57个标本中,棘突有较长、较短和中长型,较长型为较短型的5、6倍,为中长型的2、3倍。我所的标本中,以中长型居多,著者1960年6月在浙北外侧的青滨岛-盐度较高海域采到的大个体角蝾螺(壳高98mm,壳宽95mm),其棘突即为中长型。由于只是面上采集,标签记录极为简略,我们从标本鉴察中,还看不出生活于浪大高盐外海的角蝾螺为长棘,型或有棘型,生活于波静低盐内海的角蝶螺为短棘型或无棘型(吉良,1954;大岛等,1965)。角蝶螺的底面隆突,肋条变粗,中央者更粗,结构与壳面同,但未生棘突。螺轴平滑,轴唇向下略伸,形成半圆头突起;外唇有缺刻,内壁光滑,有虹彩亮泽。脐部为宽厚的内12缘覆盖,无脐孔。厣略呈椭圆形,浅黄色,厚重坚实,内凹面少旋,外凸面具一螺旋,密生许多大小不均的圆头短柄突起。
分布 中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朝鲜半岛南部海域。
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于亚热带海区,栖息范围广,在浙江岛屿架和广东潮下带海域种群丰厚。生活区多位于较高盐度、水质澄清和海藻繁茂的外侧海域。据尤仲杰等(1990)报道,在浙江沿海,角蝾螺仅分布于30等盐线左右,全年海水透明度1m以上的外岛屿附近,大陆沿岸一带未见其踪迹,成体栖息水深以0-3m处最多;郭金富等(1994)报道,广东沿海的角蝾螺栖息区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Om; Son et al.(1992)报道,角蝾螺在朝鲜半岛南部的采捕水深为1-3m;大岛等(1965)报道,角蝾螺在日本沿海的栖息区从潮间带至15m水深左右,以2-5m处最多。关于角蝾螺的适温分布,其分布北限止于31oN左右,即从嵊泗列岛向北,不再发现角蝾螺的踪迹,而其南限却远至西、南沙海域,特别是在海南岛海域形成断续分布,确甚特殊。角蝾螺在西、南沙的记录,著者系根据熊大仁(1949)的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等5个单位调查),虽较简略并缺少引证,但非名录体式,学名全称正确,种的描述和图均较标准,符合角蝾螺性状特征,著者认同他的记录;至于是否其标本来源有问题,还是我们采集不够细,开拓海域不够深,还是海南海域确实不生角蝾螺这些问题希望通过南海贝类资源专题调查加以解决;即使今后海南岛南部和西沙、南沙海域发现少数角蝾螺,分布中心律也表明,角蝾螺仍是一个亚热带种类。据浙江水产学院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浙江沿海潮间带调查,角蝾螺白天潜伏于岩礁下的洞穴和岩缝隙中,日落黄昏时开始活动,20-24时左右达最高峰,以后活动减慢,在日出前1-2小时再处于静止状态。角蝾螺以褐藻类和红藻类为食,摄食嫩海带和粗枝软骨藻最多,摄食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角蝾螺以5龄前生长较快,最大年龄为8龄。据广东海岛综合调查(1989-1994),1989年8月至1994年10月的潜水调查中,汕头海域和红海湾-碣石湾海域角蝾螺的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68%和45%;生物最和栖息密度以南澳岛海域和南澎列岛海域最高,前者的平均生物量为420g/m2,平均栖息密度为5.9ind/m2。

金口蝾螺


中文名称 金口蝾螺
拉丁名称 Turbo chrysostomus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p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蝾螺科
拉丁科名 Turbinidae
中文属名 蝾螺属
拉丁属名 Turbo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壳体中型,圆锥形,壳高54mm,壳宽48mm,壳质坚厚,周缘膨突。整个壳体灰白色,有少许深褐色块斑。螺层6层,壳顶尖突,螺层具许多环行的肋径一致的中肋,由细薄鳞片组成,螺旋部最大螺层和体螺层中部与偏下方的肋上长出一些中空的短棘突,共约4行,棘突朝上,以体螺层中部者较大。底面隆突,肋条变粗,靠近内缘者更粗,结构与壳面同。螺轴平滑,轴唇向下略伸,质地变厚;外唇有缺刻,口缘外方为浅黄色,内方为金黄色,内壁光滑有亮泽。脐部已不复存在,无脐孔。厣外橘黄色,近边缘处色浓,中央部略暗,外方具细旋纹。
分布 中国海南岛南端、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台湾恒春半岛及小琉球和澎湖;菲律宾群岛,日本琉球群岛,大堡礁,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萨摩亚群岛,所罗门群岛,班达群岛,帝汶,尼科巴群岛,南非东部海域。
生活习性 暖水性强,生活于热带珊珊礁海域,生活区广,为常见的种类,有一定数量。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在南沙群岛的采捕水深为1-4m。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00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大轮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