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印真鲨

中文名称 黑印真鲨
拉丁名称 Carcharhinus menisorrah
英文名称 Silky shark、blackblotch shark
地方名称 Carcharias falciformis、Carcharhinus falciformis、Squalus tiburo、Gymnorhinusp haraonis、Carcharhinus atrodors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真鲨目
拉丁目名 Carcharhiniformes
中文科名 真鲨科
拉丁科名 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 真鲨属
拉丁属名 Carcharhin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纺缍形,头、尾渐细小。头宽扁,头长约为全长1/4;尾比头和躯干稍长,吻背视三角形,前缘尖钝。眼小,圆形,瞬膜发达,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眼径约与第五鳃孔等长。前鼻瓣后部具一小三角形突出。口弧形,口宽稍小于口前吻长,口宽为口长的1.3倍;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牙;仅上唇褶微露于口隅。上颌牙宽扁,三角形,边缘具细锯齿,齿头外斜,外缘具一缺刻,下有2~3个小齿头;下颌牙较狭,尖直,微有锯齿;两颌各有一正中牙,每颌每侧13牙。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中间3个较宽,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与胸鳍里角相对,上角圆,后缘微突,下角延长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与臀鳍相对,上角圆,后缘微凹,下角延长尖突。尾鳍宽长,尾椎轴上翘,上叶见于尾端,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与后部间具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起。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大,后缘深凹,外角圆突,里角延长尖突。腹鳍比臀鳍稍大,位于背鳍间隔中间下方,外角钝圆,里角钝尖。胸鳍宽大,稍呈镰形,伸达第一背鳍基底中部。

体背面灰褐色,下侧面和腹面白色。第二背鳍前半部上方黑色,其他各鳍后缘和尾鳍下叶边缘淡褐色。


生活习性 大量地在大陆棚和岛屿棚边缘的附近发现, 也在开放海域中与偶然近海.时常发现于深水礁区与在岛的斜坡附近.移动快速、具侵略性。独居性; 时常伴随着鲔鱼群.主要吃鱼, 也捕食乌贼, 纸鹦鹉螺 , 与大洋性螃蟹 。

相关阅读

长鳍真鲨


中文名称长鳍真鲨

拉丁名称Carcharhinus longimanus (Poey)

英文名称whitetip shark, whitetipoceanic shark, oceanic whitetip shark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真鲨目

拉丁目名Carcharh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猫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Scyliorhinoidea

中文科名真鲨科

拉丁科名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真鲨属

拉丁属名Carcharhin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布于世界热带和暖温带海域,南海和东海偶有所获。

形态特征
眼圆形,具瞬膜。鼻孔距口颇远,前鼻瓣有一小三角形突出,口宽大,深弧形,唇褶不发达。齿宽扁,亚三角形,上颌齿边缘光滑或具细锯齿。鳃孔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尾椎轴上翘,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本种体粗壮,吻短钝。胸鳍宽长如桨。第一背鳍上角广圆,末端为白色。臀鳍后端几达尾鳍起点。第二背鳍起点前于臀鳍起点,前半部上方黑色;腹鳍和臀鳍下半部黑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胎生,每产1-5仔,妊娠其约1年。

侧条真鲨


中文名称 侧条真鲨
拉丁名称 Carcharhinus pleurotaenis
英文名称 Graceful shark、crossband shark
地方名称 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ides、Carcharhinus limbatus (Valenciennes,1839)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真鲨目
拉丁目名 Carcharhiniformes
中文科名 真鲨科
拉丁科名 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 真鲨属
拉丁属名 Carcharhin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纺缍形,向头、尾渐细小。头宽扁,自胸鳍上方至吻端弧形剧斜,头长约为全长2/9;尾比头和躯干稍短,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平扁,背视等边三角形,两侧几直线向前狭小,前端尖突。眼小,圆形,瞬膜发达,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眼径约与第五鳃孔等长。鼻孔斜列,外侧位,距眼比距吻端稍近;处间隔宽,为鼻孔长的3.5倍;前鼻瓣后部具一小三角形突出。口宽而圆弧形,口宽约与口前吻长相等,约为口长2倍;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牙;仅上唇褶微见于口隅处。上颌牙狭三角形,齿头尖直,基底宽,边缘具细锯齿,一行在使用,正中1小牙,每侧15牙。下颌牙细长,矛状,边缘光滑,2行在使用,正中一小牙,每侧15牙。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宽大,第一和第五较狭。
第一背鳍颇大,靠近胸鳍,起点约与胸鳍基底后端相对。第二背鳍很小,起点约与臀鳍起点相对。尾鳍宽长。镰形,外角尖突,后比值凹入,里角钝圆。

体背面和上侧面灰褐色,下侧面和腹面白色。体侧从胸鳍基底上方至腹鳍基部止方具一白色纵条。各鳍端部暗褐色至黑色。
生活习性 常栖息在礁盘海域。卵胎生,每胎10~20尾。常见体长140~170cm。主要吃鱼, 也捕食甲壳类动物与头足类动物.

高鳍真鲨


中文名称高鳍真鲨


拉丁名称Carcharhinus plumbeus (Nardo,1827)

异名灰真鲨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真鲨目

拉丁目名Carcharh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真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Carcharhinoidei

中文科名真鲨科

拉丁科名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真鲨属

拉丁属名Carcharhin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第一背鳍高大为其特征。

生活习性
肉食性鱼类。

真鲂


[学名]: Eumegistus illustris
[资源名称]: 真鲂
[外文名]: Sweeper pomfret
[别名]: 真乌鲂、裸首乌鲂
 
[形态特征]:
 
背鳍Ⅲ-30,臀鳍Ⅱ-23;胸鳍20;腹鳍I-5,尾鳍17。侧线鳞50。鳃耙4+10。 体长约为体高2.2倍,约为头长3.6倍。头长约为吻长4.3倍,约为眼径3.5倍,约为眼间隔2.4倍。尾柄长约为尾柄高1.9倍。 体椭圆形,后方细长,稍侧扁。背面自吻端至第一背鳍起点成圆弧状,腹面钝圆。头中等大,背面圆凸。吻钝而稍突。眼间隔宽而平坦。鼻孔2个,分离,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裂缝状,近眼前上缘。口裂倾斜,下颌突出。上颌骨后端伸达眼中部下方。两颌前端有数行犬状牙,两侧为2~3行绒毛牙,犁骨无牙,腭骨牙弱。舌圆而宽,无牙。前鳃盖骨和下鳃盖骨边缘有弱细锯齿。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骨7。 体被圆鳞,头部除眼间隔区和前鳃盖骨后下半部无鳞,其余均被小鳞。背鳍和臀鳍鳍条部基部亦有小鳞。头部和体中部无鳞棘,体后部和尾柄部鳞片具有向后小棘,尾柄部中线上下各行鳞片尤其明显。有侧线,前面稍弯曲,后面平直。 背鳍和臀鳍前面鳍条延长,呈三角形。胸鳍较长,可伸达至臀鳍起点。腹鳍短,位于胸鳍茎后部下方,其末端不达肛门。尾鳍为双凹形。 液浸标本体为黑褐色,背鳍、臀鳍和尾鳍鳍膜带有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中国(东海),日本,新几内亚和挪威。水深381-620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深海,大洋性

南印亚海鲂


中文名称 南印亚海鲂
拉丁名称 Zenopsis nebulosa
英文名称 mirror dory, john dory, dory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海鲂目
拉丁目名 Ze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鲂科
拉丁科名 Zeidae
中文属名 海鲂属
拉丁属名 Ze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Ⅳ-26;臀鳍Ⅲ-24~26,胸鳍12~13,腹鳍I-5;尾鳍1+1+11+1。鳃粑l~4+7~8。
体长为体高1.4~1.7倍,为头长2.5~2.8倍。头长为吻长1.9~2.3倍,为上颌长2.1~2.3倍,为眼径3.8~4.1倍,为眼间距4.8~5.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8倍。

体高而侧扁,卵圆形,背缘在眼上方凹入,腹缘圆弧形。头高,额部至吻端斜直,呈斜方形。吻长。眼较大,上侧位。眼间隔稍小于眼径,中央有棱嵴。鼻孔2个;紧接,位于眼前方;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裂孔状。口大,口裂近垂直,下颌突出于上颌前方,上颌可伸缩。牙较发达。上颌前端有7~8牙,犬牙状,方向向内,侧面有1~2行小牙,前后方齿群明显分离。下颌有2行牙,前端牙较大,方向向内。犁骨有5-6牙。腭骨无牙。前鳃盖骨边缘长而斜。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鳃耙退化成扁平突起,端部密具小刺。鳃盖条骨7。

体光滑无鳞。侧线明显,为一管状线;前半部弧形,后半部平直,行于体中央。棘状骨板沿背鳍基底两侧各有12~14,臀鳍基底两侧各有7~9,每一骨板中央具1明显的向后棘;胸部有5~6,自第三骨板开始分左右两行;腹部有5~7,自第二骨板开始分左右两行,胸腹部骨板棘小,形成锯齿缘。

背鳍1个,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有1深缺刻;鳍棘细长,棘间鳍膜延长成丝状,最长可超过尾鳍末端。臀鳍棘发达,第一棘最大,等于或稍小于眼径,鳍条部与背鳍同形相对。胸鳍位较低,鳍条较短。背鳍、臀鳍、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起点前于胸鳍,鳍条长,后端超过臀鳍起点。尾鳍后缘平,上下各具1弱棘状鳍条。

体银灰色,体侧中央有1约与眼径等大的暗褐色圆斑,成鱼较不明显。100毫米以下的幼体体侧较均匀地散有暗褐色圆斑。背鳍鳍棘部、腹鳍及尾鳍后半部黑色。

短鲨直齿鲨


中文名称 短鲨直齿鲨
拉丁名称 Aprionodon brevipenn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真鲨目
拉丁目名 Carcharhiniformes
中文科名 真鲨科
拉丁科名 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 直齿鲨属
拉丁属名 Aprionodo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眼圆形,具瞬膜。鼻孔狭小,唇褶不发达,只微见于口隅。两颌齿同形,细尖而直立,边缘光滑。无喷水孔,鳃 孔较大,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第二背鳍小,与臀鳍相对。尾基上下方具凹洼;尾椎轴上翘。

雨印亚海鲂


中文名称雨印亚海鲂

拉丁名称Zenopsis nebulosus (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mirror dory, john dory, dor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鲂目

拉丁目名Zeiformes

中文科名海鲂科

拉丁科名Zeidae

中文属名海鲂属

拉丁属名Ze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日本、中国及澳大利亚。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1.7-1.9倍,头中大,体高大于头长,体长为头长的2.5-2.7倍,眼小,头长为眼径4.1-4.6倍,口小,斜裂,两颌具细齿1-2行,犁骨有齿,体上无鳞,有7-14棘板分布在背鳍鳍基两侧,有5-9棘板分布在臀鳍鳍基两侧,腹鳍至肛门间2列、7-8个棘状骨板,每一骨板的末端有一小刺,腹鳍前方有2棘状骨板。背鳍VIII-X-27-29,大部分鳍棘延长如丝状,臀鳍III-24-26,胸鳍12,中侧位,腹鳍较长大,前胸位,I-5,尾鳍截形或圆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豹纹鲨


中文名称豹纹鲨


拉丁名称Stegostoma fasciatum (Hermann)

英文名称zebra shark, tiger shark, leopard shark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须鲨目

拉丁目名Orectolobiformes

中文科名须鲨科

拉丁科名Orectolobidae

中文属名豹纹鲨属

拉丁属名Stegostom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和东海南部以及红海、印度洋、太平洋。

形态特征
尾长大于全长1/2;尾鳍长约等于头和躯干长,头宽扁,喷水孔中大,几街垂直,鳃孔中大,最后3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口平横唇褶短小,齿细小三齿头型,多行在使用。眼小无瞬膜,背鳍2个无硬棘。

生活习性
海(水)生。幼体与成鱼体色迥异,暖海性底栖鱼类,卵生。

姥鲨


中文名称姥鲨

拉丁名称Cetorhinus maximus (Gunner)

英文名称Basjing shark,boneshark.

异名蒙鲨、老鼠鲨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鲭鲨目

拉丁目名Isuriformes

中文亚目名鼠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Lamnoidea

中文科名姥鲨科

拉丁科名Cetorhinidae

中文属名姥鲨属

拉丁属名Cetorhin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东海和黄海,福建、浙江、上海、江苏、河北、山东沿岸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体庞大,尾柄两侧各具一侧突。口大,下位,牙细小而多。鳃裂特宽,自背侧向下直达胸部腹面。鳃耙细长密列呈鲸须状。尾鳍分叉,上叶较长。提成纺锤形。头大,略侧扁。吻很短,圆锥形,年幼个体吻尖长,呈亚圆柱形,端部斜截形;眼小,无瞬褶。喷水孔细小,位于口角后上方或口角相对。口宽大,成体宽弧形,幼体几横列。牙平扁,成盾形,齿头向后。背鳍两个,第二背鳍河臀鳍均小,胸鳍呈镰状。体灰褐色或呈青灰色。背部灰黑,腹面白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姥鲨的繁殖特性不甚清楚,据记载,200余年前曾有一雌鲨体内取出一尾长约300毫米的鱼。据报道,姥鲨单个卵巢内含卵量估计有600万粒,卵径0.5毫米,雄形储精囊中有精液11-13.6千克。看来姥鲨属于卵胎生鱼类,雄性体长在4.8-6米时达性成熟。体长在3.4米以下者,交配器发育不完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01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单一丽口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