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姑鱼洄游

该种群大体以3300N为界,分布在该界以北的鱼群洄游分布仅限于黄、渤海之间。该种群的越冬场在3300~3430N、12330~12530E海域,越冬群体在该海域停留到4月中下旬,之后,鱼群迅速向北偏西方向作生殖洄游,生殖群体中的一部分游向西北,于5~6月进入山东半岛南岸海州湾的临洪河口近海及乳山口近海产卵场。主群则向北洄游,于5月上旬前后到达石岛东南及石岛以东海区,鱼群越过山东高角后向西,5月中至6月上旬便可进入渤海各大河口近海产卵,该主群的另一部分越过山东高角后继续向北,游向鸭绿江口西侧一带海区产卵。黄渤海种群的诸多产卵场中,渤海的莱州湾为主要产卵场,产卵后的鱼群主要分布在莱州湾及渤海中部索饵。8月中下旬,白姑鱼成鱼便陆续游出渤海,9月主要分布在烟威渔场南部,并逐渐与黄海北部的索饵鱼群在山东高角外海混合,10月鱼群沿山东半岛南下,又与在千里岛附近索饵的鱼群汇合继续南移。海州湾鱼群产卵后,在产卵场外侧海区索饵,10、11月这股鱼群主要分布在3415~3500N、12100~12300E一带海域。12月上述各路鱼群向东南游入越冬海区。M.YZ023.CoM

相关阅读

鳀鱼洄游


东黄海鳀鱼分布区周年的水温范围一般为7-28oC,冬季适温底,夏季适温高。每年秋末冬初,随着水温下降至15C左右,鳀鱼离开沿岸逐渐游向深水区,并在11月初开始南下作适温洄游。11月中、下旬鱼群主要分布在北纬35~39N,东经122~125E的水域,主群集中在水温10~13C的区域;到1月份时,主要分布区向南移动约2个纬度左右,为北纬29~37N,东经122~125E的水域。3月和4月初,鳀鱼主要分布在北纬2630~36N,东经121~125的水域。4月中旬前后,随着海水温度的回升,鳀鱼开始北上作产卵洄游。在4月中旬到6月上旬近2个月的时间里,先南后北地陆续向浙江近海、海洲湾、乳山-石岛近海、朝鲜近海、黄海北部近海和渤海各湾产卵场。

黄姑鱼


名称黄姑鱼

分类 动物部水生类
异名 黄山、山头黄鱼(《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铜鱼、黄姑子(《山东药用动物》)、春见鱼、铜罗鱼(《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
来源本品为石首科动物黄姑鱼[Nibca albiflora(Richardson)]的全体或鳔。

形态特征
体长而侧扁,背部略呈弯弓形,尾柄长大于高。头中等大,尖形,腹部宽圆。吻短而钝。眼中等大,侧位而高,距吻端较距鳃孔为近。前后两鼻孔分离,前孔为管状;后孔为长方形,且大于前孔。口大而斜。鳃孔大,鳃盖条7。全身均有鳞,只吻部及头的下部无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基部只有1或2行鳞。体背缘淡灰色。两侧黄色,有很多黑褐色波状细纹斜向前下方。

生态环境为暖温性近海中下层鱼类。体长一般为201~310毫米,重190~550克。有明显的季节性洄游,生殖期游向近岸水深4~9米处产卵。鳔具有发声能力。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

采制四季可捕捉,捕后鲜用;或剖腹取鳔,除去血管及黏膜,洗净鲜用或风干备用。

性能
味甘,性平。补肺排痰,利尿消肿。

《兽医本草拾遗》:治肺脓疡积痰不畅。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利尿消肿,补肾的功能。主治慢性肾炎,浮肿,产后腹痛等。鱼鳔同黄鱼鳔,可治人畜破伤风。

附方
1、治肺脓疡积痰不畅方:取鲜黄姑鱼1条。剖开去肚杂,取肉切碎,加白盐菜卤1碗。煮烂去骨刺内服数剂,则可咳出黄色脓性痰,使症状得到缓解(《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编者经验)。
2、治肾炎、浮肿偏方:铜罗鱼(黄姑鱼)适量。不加盐清蒸服用,连服3~5剂(《山东药用动物》纪加义等处方)。 

文献记载
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科技局、兽医院编《中兽医诊疗经验选集》(第2集)中有河西兽医站介绍治马破伤风验方:鱼鳔250克(剪碎炒松研末),麻皮250克(烧灰存性),头发250克(烧炭存性)。香油250克为引,加水1000毫升灌服。服后不让风寒,即可发大汗,以常温家中(饲养)即可的记载。仅供参考。

条纹叫姑鱼


[学名]: Johnius fasciatus
[资源名称]: 条纹叫姑鱼
[外文名]: barred jewfish
 
[形态特征]:
 
背鳍Ⅹ,Ⅰ-28;臀鳍Ⅱ - 7;胸鳍18;腹鳍 Ⅰ-5 。侧线鳞52 。鳃耙4+11。体长为体高3.2倍,为头长3.5倍。头长为吻长3.2倍,为眼径4.2倍。尾柄高2.8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广弧形,腹部较平坦;尾柄中长。头侧扁,短钝。吻圆突。吻褶边,缘游离,分为4吻叶,中间2叶小而不显著,侧叶大而显著;吻缘具5个小孔,中吻缘孔较大,凹入,圆形,侧吻缘孔裂缝状,位于吻叶外侧和吻叶之间。眼大,上侧位。眼间隔微隆起,约与眼径相等。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较小,圆形,后鼻孔大,长圆形,位于眼的前方。口小,下位,口裂平行。上颌骨后端伸达眼中部下方。上下颌牙绒毛状,排列成牙带;上颌外行牙稍大,排列稀疏;下颌牙约等大。颏孔为似五孔型,中央颏孔一对,互相靠近,中间具一肉垫,肉垫下陷时呈现-浅孔,内侧和外侧颌孔存在。无颏须。鳃孔宽大。前鳃盖骨边缘只细锯齿。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短。肛门位于臀鳍前方。 体被栉鳞,头部除吻端外均被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有2/3以上被小圆鳞。侧线完全,弧形,向后几伸达尾鳍末端。 背鳍连续,鳍棘部和鳍条部之间有一深凹,起点在胸鳍基底后上方;第一鳍棘短,约为第二鳍棘的1/5,第二、三鳍棘最长,大于眼后头长。臀鳍起点在背鳍第十三鳍条的下方,第一鳍棘短小,第二鳍棘较长,约为眼径的1.6倍。胸鳍尖长,约等于吻后头长。腹鳍起点在胸鳍基底后下方,约与胸鳍等长,外侧第一鳍条丝状延长。尾鳍楔形。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福建、广东  [原产地区]:中国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仅见于中国,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峡。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殖期常游到岸边觅食,夜间索饵频繁。其鳔具有发声能力,能发出咕咕咕的声响。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高生产力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泥质
[栖息水层]:中下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
[资源状况]:未评估

日本黄姑鱼


[学名]: Nibea japonica
[资源名称]: 日本黄姑鱼
[外文名]: Japanese croaker、Bigcod croaker、Japanese meagre
[别名]: 日本白姑鱼Argyrosomus japonicus
 
[形态特征]:
  背鳍Ⅸ~Ⅹ,Ⅰ-27~29;臀鳍Ⅱ-7~8;胸鳍16:腹鳍I-5。侧綫鳞50。 体延长侧扁,背腹部浅弧形;体长为体高3.3~3.7倍,为头长3.5倍。头中大,侧扁,尖突;头长为吻长3.6倍,为眼径8~8.3倍。吻尖突,吻长约为眼径2倍,吻上具4小孔,分上下两行排列,上行一孔,较小,圆形;下行3孔,侧孔裂缝状,较大,中孔圆形,较小;吻褶完整,边缘波状。眼较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隔宽而平坦。鼻孔2,前鼻孔圆形,后鼻孔半月形,位于眼的前方。口大,前位,斜裂。两颌约等长,上颌骨伸达眼中部下方或稍后。唇薄,口腔淡灰色。上颌外行牙较大,圆锥形;内行牙细小;下颌牙2行,内行牙较大,锥形,排列稀疏;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舌圆形,前端游离。颏孔6,无颏须。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鳃盖骨后缘具2扁棘。鳃盖条7。假鳃存在。鳃腔灰黑色。鳃耙粗短,4+9~10,最长鳃耙约为眼径1/2。 体被栉鳞。吻被圆鳞,背鳍及臀鳍基部具由l~2行小圆鳞组成之鳞鞘。侧线平直,伸达尾鳍后端。背鳍连续,起点在胸鳍基底后上方,鳍棘部和鳍条部之间具一凹陷;具10~11鳍棘,27~29鳍条,第一鳍棘短小,第三鳍棘最长,约为头长2/5。臀鳍具2鳍棘,7~8鳍条,起点在背鳍第12~13鳍条下方,第一棘短小;第二鳍棘强大,约为眼径2倍。胸鳍较短,约等于眼后头长。尾鳍双凹形,上叶具9鳍条,下叶具8鳍条。 腹腔中大,腹膜白色。肠粗短,作二次盘绕。幽门盲囊8,指状。鳔较小,前端圆形,不突出成短囊,后端细尖,鳔侧具26对侧肢,第四、五对侧肢特大,具腹分枝,无背分枝。 体黑褐色,腹部灰色,背鳍边缘黑色,鳍条部灰黑色,胸鳍及腹鳍灰色,尾鳍灰黑色。胸鳍腋部具一黑斑。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南海和东海,以及日本南部。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海洋洄游性中下层鱼类,成鱼主要地发现近岸到涌浪区, 偶然地向岸边移动。 稚鱼只在沿海地区发现。

黑姑鱼


中文名称黑姑鱼

拉丁名称Atrobucca nibe (Jordan et Thomps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石首鱼科

拉丁科名Sciaenidae

中文属名黑姑鱼属

拉丁属名Atrobucc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我国沿海均产。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吻钝尖,吻上孔3个,吻缘孔5个,颏孔6个,口大,前位,口裂斜。颌齿小,排列呈带状,上颌外行齿及下颌内行齿较大。口腔及鳃腔黑色,体被栉鳞,头部被圆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基部具1鳞鞘。背鳍具11鳍棘,29-31鳍条,臀鳍具2鳍棘,7鳍条,尾鳍尖圆形,鳔前部无侧囊,两则具24-31对侧肢。

生活习性
暖温性海水/咸水生。

竹荚鱼洄游


竹荚鱼在黄海的分布与洄游受黄海暖流水系的影响较大。黄海竹荚鱼的越冬场在对马海峡附近及东海北部。每年的12月至翌年1月为越冬期,2月鱼群开始由越冬场沿黄海暖流北上,分布于33~43N,123~124E一带;以后分出一路向山东南部沿岸产卵场洄游,主群继续向北游到石岛外海,再分支向海洋岛渔场及烟威渔场洄游。另一支鱼群自东海北部沿124E以东海域和沿朝鲜半岛西海岸北上,6月初达海洋岛渔场。竹荚鱼在黄海的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分布在黄海北部的竹荚鱼索饵至7~8月,秋季随着水温下降沿黄海暖流南下;分布在黄海南部的竹荚鱼索饵至11~12月,而后南移进入东海北部和对马海峡越冬场。1998~200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冬季和春季竹荚鱼仅在黄海南部有零星分布,数量很少;夏季和秋季竹荚鱼在黄海南部的分布较广,少量进入黄海中、北部。渤海没有发现竹荚鱼。

玉筋鱼洄游


玉筋鱼系地方性资源,在渤海和黄海有数个地理群,不作远距离洄游,仅在浅海与外侧近海之间做深浅水游动。在秋末冬初,随着北方南下冷空气的来临,当水温下降到13~15℃时,由深水移向浅水砂砾底质一带产卵。在黄海中南部,玉筋鱼于每年11月开始产卵,12月中旬产卵基本结束,在黄海北部的产卵期要晚于黄海中部。据日本报道,产卵期最晚可持续到翌年2月分,产过卵的亲鱼向深水移动,在深水作业的底拖网渔获物中,不同大小玉筋鱼的个体均可捕获,成为春汛的主要渔捞对象,滞留在近岸的多是幼鱼和低龄鱼,可成为春末、夏初定置网具的渔捞对象。当夏季水温升到20~24℃时,它有潜沙的习性,由浅水移向深水潜伏,进行夏眠。

尖头黄姑鱼


[学名]: Nibea acuta
[资源名称]: 尖头黄姑鱼
[外文名]: acutehead coraker、Reeve's croaker
[别名]: 尖头黄鳍牙鱼或 Chrysochir aureus (Richardson,1846)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3.6~3.8倍,为头长3.4~3.5倍。头长为吻长4.2~4.5倍,为眼径5.4~6.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3.1~3.2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略呈弧形,腹部较平直。头中大而尖,侧扁。吻尖突,大于眼径。吻褶游离,分为2叶;吻上孔3个,呈弧形排列,吻缘孔6个,中吻缘孔圆形,深凹,侧吻缘孔裂缝状。眼较小,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隔微突,约与眼径等长。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形,后鼻孔较大,裂缝状。口大,亚前位,口裂稍斜,上颌稍长于下颌。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外行牙较大,锥形,前方数牙最大,犬牙状,排列稀疏,口闭时外露,其余牙细小,排列成牙带,下颌牙细小,带状排列,无犬牙。颏孔6个。无颏须。鳃孔宽大。前鳃盖骨边缘具细弱锯齿。鳃盖骨后上方县2柔弱扁棘。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粗短,最长鳃耙约为鳃丝1/3。 体被栉鳞,吻部、颊部及眼间隔被圆鳞或弱栉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基部具由1~2行小鳞组成的鳞鞘。侧线完全,弧形,向后几伸达尾鳍末端。 背鳍连续,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具一深缺刻,起点在胸鳍基底的上方,第一鳍棘最短,第二、三鳍棘最长,约为头长1/2。臀鳍具2鳍棘,起点在背鳍第十一至十二鳍条的下方,第一鳍棘短小,第二鳍棘中大,为第一鳍棘4.5~5.0倍。胸鳍尖长,大于眼后头长。腹鳍位于胸鳍基底后下方,短于胸鳍。尾鳍楔形。 鳔大,前部无突出侧囊,前端圆形,后端细长,具30对缨须状侧肢,侧肢无背分支。耳石长形,腹面蝌蚪形印迹之尾区为一J字形凹沟,末端弯向耳石外缘。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东  [原产地区]:南海、东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孟加拉湾、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至中国。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南部。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岸浅水区。吃小型甲壳动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19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猫芋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