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狗鱼

名称 黑斑狗鱼
分类地位 硬骨鱼纲、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黑斑狗鱼种
地方名 狗鱼
外部形态特征 体长,稍侧扁,吻长,口裂大,头较大,前部扁平,口似鸭嘴,眼大,下颌较上颌稍长,有口齿。背鳍后位,近尾鳍。正尾,浅叉,鳞小,侧线鳞排列不规整。体色背部及体侧呈绿褐色或苍灰色,腹部白色,背部体侧及背鳍、臀鳍、尾鳍上散布有卵圆形黑斑点,尾鳍下叶呈橙红色。
生活习性 栖息在河流支岔的缓流浅水区,或湖泊水库的开阔区。喜低温,冬季也摄食,生殖期为4月-5月集群在冰融区的浅水植物丛中,产卵于植物茎叶上,产卵后鱼群分散在河流下游沿岸带。
分布 本种为高纬度寒冷地区水域的特产鱼类。国内分黑龙江水系,国外分布俄罗斯,欧洲大陆等。
经济意义 肉质细嫩鲜美。黑龙江水系种群数量较多,为主要的捕涝对象,在黑龙江中、下游及嫩江、松花江水系的个别湖泊和水库中其产量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食性属肉食性鱼类,曾被视为对鱼类资源有危害作用,不惜酷捕。目前资源量已有很大衰减。

相关阅读

黑斑云南鳅


中文名称黑斑云南鳅

拉丁名称Yunnanilus nigromaculatus (Rega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鳅科

拉丁科名Cobitidae

中文属名云南鳅属

拉丁属名Yunnanilus Nichols,192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水系、云南抚仙湖,滇池和贵州的草海。

形态特征
背鳍Ⅲ-8-9;臀鳍Ⅱ-5;腹鳍Ⅰ-6;胸鳍Ⅰ-10-11;尾鳍分枝鳍条13-14(多数为14)。第一鳃弓内侧鳃耙11-15。脊椎骨4+31-34。

体长为体高的3.2-4.5倍,为头长的3.3-4.3倍,为尾柄长的6.4-10.3倍。头长为物长的2.8-3.9倍,为眼径的4.2-5,8倍,为眼间距的2.9-3.3倍。眼间距为眼径的1.2-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7-1.6倍。

体较短,侧扁。尾柄短。头较大,侧扁。吻长明显小于眼后头长。口端位或亚下位,唇表面光滑或有浅皱。上颌中部有一齿形突起,下颌匙状,其前缘中部稍凹入。须3对,较短、外侧吻须伸达前鼻孔和后鼻孔的两垂线之间,口角须末端达到眼中央或限后缘下方,少数稍超过眼后缘。

背鳍外缘稍外凸,呈浅弧形。背鳍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为至尾鳍基部距离的0.9-1.3倍。腹鳍起点与背鳍的第一或第二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其末端不达肛门。尾鳍呈圆弧形或者平截。

体被小鳞,至少背鳍之前的前躯有稀疏鳞片。无侧线;头部也无感觉孔。

体浅黄色,背部较暗。背部在背鳍前和后各有7-12和6-9条不规则的黑色(或深褐色)的横条;体侧具不规则的纽曲深褐色横纹,大致背鳍前9-14条、背鳍下4-5条、背鳍后6-9条、尾鳍基部1条。头部多黑色短斑纹或小斑块。各鳍鳍条褐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黑斑笛鲷


[学名]: Lutjanus russelli
[资源名称]: 黑斑笛鲷
[外文名]: Fingermark beam、Russell's onespot snapper、moses perch
[别名]: 勒氏笛鲷
 
[形态特征]:
 
背鳍Ⅹ-14;臀鳍Ⅲ-8;胸鳍15;腹鳍I-5;尾鳍l7。侧綫鳞50~54。 体长椭圆形,侧扁;体长为体高2.6~2.7倍,为头长2.7倍;背面稍狭,腹面钝圆,背缘隆起度较腹缘为大,体高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尾柄侧扁,长稍大于高。头中等大,头长为吻长3倍,为眼径4.4~4.8倍。吻钝尖,吻长约为眼径1.5倍。眼中等大,侧位而高,距鳃盖后上角较距吻端为近。 眼间隔稍凸起。鼻孔2个,较小,互相分离,前鼻孔圆形,具鼻瓣,后鼻孔长形,距眼前缘较距第一鼻孔为近。口中等大,微斜,上下颌几等长,上颌骨大部被于眶前骨下,后端扩大,达眼中部下方。两颌牙细小,尖锥形,排列疏松,上颌前端两侧有二牙较大,闭口时可露于唇外,犁骨与腭骨绒毛牙呈带状。前鳃盖骨边缘锯齿退化,隅角处留有锯齿痕迹,鳃盖骨无棘。鳃耙细扁,7~8+6~7,两端者多退化,最长鳃耙约为眼径的1/2。 栉鳞中等大,栉状齿弱,颊部具鳞6行,鳃盖骨具鳞9行,间鳃盖骨具鳞l行。头部其余部分无鳞。背鳍及臀鳍鳍条部基底和尾鳍大部分被细鳞。腹鳍具小腋鳞。侧綫完全,与背缘并行,向后达尾鳍上,侧綫上方鳞片斜向背后方,侧綫下方鳞片成平行排列。 背鳍具10鳍棘,14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中间无缺刻,背鳍起点在胸鳍基上方,以第4鳍棘为最长,各鳍棘平卧时左右交错,一部分可折迭于背部浅沟中,背鳍鳍棘部墓底长于鳍条部墓底。臀鳍具3鳍棘,8鳍条,起点在背鳍鳍条部起点下方,第二、三棘约等大。胸鳍宽呈镰状。腹鳍位于胸鳍基底后下方,其末端不伸达肛门。尾鳍分叉甚浅。 体背部棕灰色,腹部银白色,在背鳍鳍条部起点下方、位于侧綫上有一大黑斑,较眼径为大,此黑斑约占有9个鳞片,在侧綫下方占鳞片2行,侧綫上方占鳞片3行。背鳍鳍条部及尾鳍浅灰色,其他各鳍色浅。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多数省份  [原产地区]:广东汕尾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东岸,印度洋,菲律宾,中国南海和东海南部,朝鲜,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于外海珊瑚礁以及近海岩石与珊瑚礁。稚鱼常常聚集于红树林河口与淡水溪流的下游。成鱼在清澈的外海岩礁上在深度中等之处, 通常在 20 公尺上面, 与是较常见于大约 50 公尺深.吃底栖的无脊椎动物与鱼。

白斑狗鱼养殖技术


白斑狗鱼俗称鸭嘴鱼,为一种生活于北半球较寒冷地带河川、湖泊和水库中的大中型名贵鱼类,在我国仅产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白斑狗鱼肉味鲜美,肉质洁白细嫩,可食比例大,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白斑狗鱼自然资源量急剧下降,因而其人工繁育养殖技术日渐受到重视。2001年,白斑狗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得到突破后,为全国大部分地区进行养殖提供了物质基础。下面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业户参考。

一、池塘准备

池塘面积一般以2000~3333平方米(3~5亩)为宜,水深2米以上,水源要充足、无污染,最好能自流排灌和有地下水,以保证在高温季节能调低水温。放养前,以常规方法清塘消毒,视底质情况施用适量有机肥并加注新水60~80厘米。待水体毒性消失和培肥水质后,按每亩20~30万尾的密度投放饵料鱼水花(鲤、鲫、鳙等)进行发塘。同时在池中移植水浮莲或其他水生植物遮荫降温和作为日后放养的白斑狗鱼的隐蔽栖息场所,防止白斑狗鱼相互残食,并具有调节水质的作用。

二、苗种放养

待发塘的饵料鱼水花长至2厘米左右时即可放养规格为5厘米的白斑狗鱼鱼种,放养密度为1000尾/亩。鱼种规格要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并在放养前进行消毒处理。

三、日常管理

1.饵料鱼的供应

白斑狗鱼养殖过程中是否有足量、适口的饵料鱼是决定其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发塘方式养殖白斑狗鱼的后期,因池中饵料鱼的逐渐减少,白斑狗鱼之间相互残食,这时应及时补充外源性饵料鱼。可通过专池培育活饵料鱼,饵料鱼培育池面积2倍于白斑狗鱼养殖池面积为宜,或通过水库等大水面捕捞鲜活杂鱼作为白斑狗鱼饵料鱼的补充。饵料鱼规格约为白斑狗鱼体长的1/3为宜,每日按每尾白斑狗鱼摄食5尾饵料鱼投喂。

2.分养

白斑狗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易出现大小分化而相互残食,尤其是在饵料鱼不足的情况下,因此应定期分养。养殖前期,每10~15天分养一次,后期15~20天分养一次,而在高温季节则不宜分养,人秋后则每月分养一次。分养宜在阴雨天水温较低时进行,以分级筛带水操作//致富经//,且动作要轻,避免损伤鱼体。分养后要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发生鱼病。

3.水质调节

白斑狗鱼养殖的水质调节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水温。白斑狗鱼为亚冷水性鱼类,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1~24℃,温度超过28℃,则该鱼的活力极差,影响其摄食和生长,因此在养殖前期,为提高池温,水位应控制在1.5米以内,随水温升高及鱼体生长,宜逐渐提高水位至2米左右;高温季节,则通过加注井水和在池内移植水浮莲或其他水生植物以降低水温,防止超过28℃。二是溶氧。白斑狗鱼对溶氧要求较高,如果溶氧低于1.8毫克/升,就会浮头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为保障其摄食和生长,应保持池水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

4.鱼病防治

白斑狗鱼进行池塘养殖时间较短,集约化程度也不高,且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因而很少发生鱼病。但也应注意防范,定期以生石灰或漂白粉等对水体进行消毒,并适时向池中冲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如有鱼病发生,应进行对症治疗。

四、收获

当年放养规格为5厘米的鱼种,养至10月份即可达0.5公斤/尾以上的上市规格。如需越冬,应在池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饵料鱼,以保障白斑狗鱼越冬期间摄食和防止其相互残食,以提高越冬成活率。作者单位:长春市水产研究院

黑斑叉鼻鲀


中文名称 黑斑叉鼻鲀
拉丁名称 Arothron nigropunctat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鲀形目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 鲀科
拉丁科名 Tetraodontidae
中文属名 叉鼻鲀属
拉丁属名 Arothro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体头部粗圆,尾柄侧扁。体侧下缘无纵行皮褶。口小,端位;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大牙板。吻短,圆钝。眼中大,侧上位。无鼻孔,两侧各具一个叉状鼻突起。除吻端、鳃孔周围与尾柄外,全身佈满小棘。背鳍圆形至稍微尖形,位于体后部,具软条10-11;臀鳍与其同形,具软条10-11;无腹鳍;胸鳍宽短,后缘呈圆弧形;尾鳍宽大,呈圆弧形。体背部褐色,腹部白色,体具不大于瞳孔之黑点,数量远少于星斑叉鼻鲀(A. stellatus),直径却较大,且多集中于腹部;吻与鳃孔黑色;肛门上有一黑斑;胸鳍基黑色。各鳍浅灰色或白色,无小黑点;但尾鳍色深,鳍缘白色。此种体色变化很大;幼鱼背部黑色,腹部深棕色;背部有小黑点,愈往侧边黑点愈大,腹部黑点稀少;各鳍白色,但尾鳍色深。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珊瑚礁区。行独立生活。主要以珊瑚枝芽的尖端为食,同时亦以藻类、海绵及小型底栖无嵴椎动物等为食。

黑斑绯鲤


[学名]: Upeneus tragula
[资源名称]: 黑斑绯鲤
[外文名]: Blackspotted goatfish、spotted red mullet、mottled goatfish、golden stripedgoatfish、freckled goatfish、blackstriped goatfish、bar-tailed goatfish
 
[形态特征]:
 
背鳍ⅤⅢ,I-8;臀鳍I-6;胸鳍13;腹鳍I-5;尾鳍l7。 侧线鳞30~32。 体长,稍侧扁;体长为体高4.2~4.3倍,为头长3.4~3.8倍。头中等大,背面微凸,头长为吻长2.5~2.6倍,为眼径4.2~4.5倍。吻圆钝,吻长为眼径1.5~1.7倍。眼较小,上侧位,距鳃盖后上角较距吻端为近。眼间隔略大于眼径,中间微凸起。鼻孔小,两鼻孔相距远,前鼻孔位于吻中部,后鼻孔紧邻眼前缘。口小,前下位,略向上倾斜。上颌长于下颌,缝合部有一凹陷。两颌牙细小,呈绒毛带状,犁骨及腭骨亦具细小牙群。颊部有两条长须,后端伸达前鳃盖骨下方。鳃孔大。具假鳃。鳃盖膜分离与峡部不相连。鳃盖条4。前鳃盖骨边缘圆滑。鳃盖骨后上缘有一弱短棘;鳃耙细弱,4~6+13~15。 体被栉鳞,栉状齿甚弱,鳞大较易脱落。侧线完全,沿体侧上部延伸达尾鳍基,侧綫鳞感觉管分又。头部鳞片向前延伸达眼前部。第二背鳍,臀鳍及尾鳍约2/3处被小鳞。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有8鳍棘,第一鳍棘甚短小,以第三鳍棘为最长;第二背鳍赂低于第一背鳍,以第一或第二鳍条为最长。 臀鳍与第二背鳍形状相似,位置亦相对。胸鳍中等长,后端可达第一背鳍末下方。腹鳍位于胸鳍基下方,约与胸鳍等长。尾鳍叉状。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福建  [原产地区]:中国南海及东海南部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 分布于红海,非洲东岸,锡兰,印度,马来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洲,中国南海及东海南部,日本及其琉球群岛。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暖水性近海底层鱼类。体长一般100-140毫米。通常栖息于泥或泥沙底质的浅海。

黑斑新鼬鳚


中文名称 黑斑新鼬鳚
拉丁名称 Neobythites nigromaculatus Kamohara
英文名称 spotfin brotul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鳚目
拉丁目名 Ophidoidae
中文科名 鼬鳚科
拉丁科名 Ophidiidae
中文属名 新鼬鳚属
拉丁属名 Neobythit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口端位或亚端位,躯干部较短,尾不长,尖出,眼径等于或稍小于吻长。鳃盖骨棘强,中基鳃骨齿2群,鳃耙7~20,伪鳃有3~7鳃丝,胸鳍22~28,腹鳍2,尾前椎11~14,侧线明显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2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鹧鸪轮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