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鲷的生活习性与分布

真鲷为近海暖水性种类,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但以南海、东海为多,黄海、渤海较少,尤其是福建的平潭、厦门沿海为多,福州、连江等地沿海也有一定量分布。

性喜群集,游泳较迅速。一般栖息在水深30~90米的岩礁、砂砾及泥砂底质的海区,或贝藻丛生的水域,特别喜在海底低洼处停留。生活适温范围12~28度,最适温度范围为14~26度,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14~32,最适为16~22,pH值的适应范围为7.8~9.3。要求水体溶解氧在4.2毫影升以上。我国产的真鲷洄游习性不明显,一般仅做东西方向的水域深浅的移动。每年3月迁移到较深的暖水层越冬,并分散于岩礁、砂砾或贝藻丛生的底部; 游距离很短,一般只限于近海内,很少洄游到外海.

相关阅读

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开始活动觅食。

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及饮水充足时也可以几十条在一起共居。

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昆虫类。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

山鸡的生活习性


山鸡学名环颈难,别名又称山鸡、野鸡、七彩山鸡等。它是世界上重要的狩猎野禽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工驯养最广泛的珍禽之一。

一、山鸡的种类及分布

野生山鸡主要分布在亚洲各国,我国是重要的原产地。自19世纪80年代引种美国驯养成功后,经一百多年的选育繁衍,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品种达30多个。我国共分布18个亚种,除西藏的部分高原和海南岛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分布。云南省分布的主要有四川雏鸡、血山、孔雀难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科研部门借鉴外国驯养繁育经验和种源,培育出一批人工饲养的优良品种,如河北亚种山鸡、中国环颈山鸡、左家山鸡、黑化雏鸡、白山鸡等,为山鸡养殖的大发展奠定了种源基础。

二、山鸡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雄鸡的体形略小于家鸡,但尾长且逐渐变尖,公母山的外貌区别明显。雄山羽毛艳丽,色彩斑斓。头部呈铜褐色,两侧有白色眉纹带;脸部皮肤裸露呈绊红色,上缀黑色点状小羽;颈部绿色,似金属闪光,并在下部有一白色颈环连续不断;胸部铜红色呈金属反光,背和腰羽黄褐色,带黑色斑纹;脚趾灰色,咏灰褐

色。成年雌山鸡,上体呈黑、粟及褐色相杂状,头顶有沙色斑纹,眼睑淡红褐色。公山一般体长35-36厘米,体重约1.5公斤;母难体长3233厘米,体重约1.2公斤。

(二)山鸡的生活习性

1.适应能力强

山鸡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夏季能耐30℃以上高温,冬天抗-30℃以下严寒。所以,从海拔300-400米的丘陵地带至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均有山鸡分布。我国各地饲养实践表明:从湿热的南方到寒冷的东北,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雄鸡都能适应生

长,都可以大力发展人工饲养。

2.食物范围广

山鸡属杂食性禽类,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在草丛、作物间采食植物的嫩芽、种子、果实等,也捕捉一些昆虫、蛆躬}、小型两栖动物为食。一般情况下,植物性饲料占90%以上,动物性饲料不到10%雏鸡嗦囊较小,容纳食物量有限,喜欢少吃多餐,野外采食往往是吃一点就走,过一会儿又回过头来再吃。

3.常集群生活

山鸡有较强的集群性,冬季常集聚在一起集体越冬,直到3-4月份繁殖季节,才以雄山鸡为核心,雄雌比为1:3-4组成相对稳定的婚配群,活动在自己的领地上。如遇其它雄山袭扰,两雄锥会发生激烈争斗,以保卫自己的地盘不被侵占。

(三)山鸡的生理特征

1.胆小易受惊吓

山鸡胆怯而机警,对声、光和颜色等的变化特别敏感,警觉性很高,即使在觅食过程中也会不停地抬头张望,观察四周动向,如遇危险,便迅速逃避。当敌害接近时即起飞,不久便滑翔

落下。人工饲养条件下,如受声、光等惊吓,难群会乱飞乱撞,常碰得头破血流,羽毛脱损。

2.特别好争斗

山鸡野性较强,同笼雄山鸡间常发生争斗,争配偶、争地位,常打斗得头破血流才分胜负。

3.繁殖特性

山鸡10-12月龄性成熟,并且开始繁殖。雌难5-6月份为产蛋高峰,野鸡年产蛋2窝,每窝10-15枚。孵化期雌难常在树林、草丛隐蔽处营巢孵化。雏鸡出壳后,由母鸡带领成群活动,一个月后雏难会逐步单独生活。雄难性成熟较雌鸡迟4周左右。人工

饲养条件下,母山一年只产1季蛋,产蛋期一般为4月至8月,有的延长到9月,年产蛋量80枚左右,蛋重30克左右。

海马的生活习性


海马属于鱼纲海龙科动物,是一种稀有名贵的药用海水鱼类。我国常见有:克氏海马、斑海马、大海马、刺海马等,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沿海白南至北均有分布,但以南海产量和种类较多。海马天然捕捞比较困难,产量又低,我国现已建成了几个相当规模的生产基地,对海马的生活习性、繁殖、育苗、饵料等也有较深入的研究。

一、海马的经济价值

海马素有南方人参之称,药用干燥成体和幼体,幼体又称海蛆。海马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壮阳、温通任脉、消炎止痛、生肌明目、强心祛痰、消瘀化结等功效,主治肾虚阳痿、妇女难产、外伤出血、疔疮肿毒、淋巴结核及甲状腺肿等症。近年临床试验还表明,海马对乳腺癌有一定功效。

二、海马的生物学特性

(一)海马的形态

克氏海马体长3033厘米,侧扁,头部形似马头。头冠短小,尖端具5个短小的棘,略向后方弯曲。体长为头长的4.56.2倍,头长为吻长的22.1倍,为眼径的5.58倍,吻呈长管状。眼较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小于眼径,微隆起或乎坦。鼻孔很小,每侧2个。口小,端位,无牙。鳃盖凸起,无放射状纹。鳃孔位近于侧背方。颈部背方中央嵴纹较锐,具2突起状棘和2颊下棘。胸鳍基部下前方各具l短钝棘。腹干部呈七棱形,尾部四棱形。全体无鳞,完全为骨质环所包,体部有骨质环11,尾部394l,体背上各环棱棘短钝呈瘤状。背鳍(条)1819,位于躯干最后2体环及尾部最前2体环的背部。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略呈扇形,基部下方各具1短钝棘/。无腹鳍和尾鳍。各鳍无棘,鳍条均不分枝。尾端卷曲。全体淡黄色或暗灰色,体侧具白色线状斑纹和斑点(图19)。

斑海马为中型个体,体长最大可达1820厘米,躯干部体环11节,尾部4041节,体上各骨环略呈突起状,除头部眼上方及颊部下方的小棘较发达外,其余各棱棘不明显,背鳍条202l,胸鳍短宽,略呈扇形,有鳍条1718,身体一般为黑褐色,与其他海马最明显的区别是其两边体侧第1、4、7节的背方小棘基部各有一黑色大斑点,故称斑海马或三斑海马。

大海马个体稍大,最大体长可达2224厘米,躯干体环11节,尾部3536节,背鳍发达,呈扇形,鳍条17,胸鳍短小鳍条16,体上各骨环隆起棱棘短钝,头部弯曲与躯干部所成夹角较小,嘴巴较长,常贴近腹部,身体多灰黑色,带有白色绒状小斑点和黑色或棕色斑纹。

(二)海马的生活习性

海马生活在海中藻类繁茂的地方,通常是近海风浪不大的海域。海马是一种活动能力不强的浅海鱼类,运动器官主要是鳍,主要靠胸鳍、背鳍、臀鳍相互配合完成,海马借此缓慢游动进行觅食、繁殖或回避恶劣环境,还有卷曲能力的尾部,可缠绕在海藻或其他漂浮物上以寻找食物或达到其他目的。

平时海马有两种游动姿态,一是身体伸直近于水平,这样游动较快,另一种是尾巴卷曲游动时身体近于垂直。速度慢,一般游动速度每分钟l一3米。海马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宜温度是933℃,超过此范围海马易于死亡。

在生长的不同时期,海马对水温要求不同,水温降至12℃就会停止摄食,繁殖时期水温应在2031℃。海马仔对水温变化适应力较弱,初生海马仔在18℃时就失去生理平衡,15℃时很易死亡。

海马对海水的相对密度一般要求在1.0051.027,降至1.003以下易死亡的生活习性。初生海马要求更高,最好在1.0091.025,并且生活环境的光照强度在5002000米烛光,pH值在6.58.0为宜,水质要求清洁无毒,含氧量不低于2.5毫升/升,在4毫升/升以上较好,透明度在1.5米以上。

(三)海马的食性

海马的饵料主要是小甲壳动物,如桡足类、端足类、枝角类及各种小虾等。海马喜欢吃鲜活饵料,不能喂腐烂变质的饵料。据实验观察,水温2027℃时,体长13.5厘米的斑海马,一次能食体长9毫米的糠虾132个;体长10.5厘米的大海马一次能食68个。海马幼苗每天能食桡足类、六枝幼虫等300400只。水温在202712时,海马摄取的食物经46小时可以完全被消化。

蜥蜴的生活习性


中文名:蜥蜴
外文名:Lizard
学名:Pogonavitticeps
别名:鬃狮蜥
分类:脊索动物门爬虫纲有鳞目蜥蜴亚目

蜥蜴属于爬行纲动物,其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30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

蜥蜴在头部上可以见到口,一对鼻孔,一对眼睛和一对耳孔。如无外耳孔,则鼓膜位于表面,有的种类鼓膜上被复以细小鳞片或锥状大鳞。头部被复鳞片。各种蜥蜴头背的大鳞片数目及排列一致;上下唇鳞及颈部鳞片亦相对一致。

蜥蜴是变温动物,在热带生活的蜥蜴,由于气候温暖,可终年进行活动。在温带及寒带生活的蜥蜴于冬季进入休眠状态,表现出季节活动的变化,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现象,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

蜥蜴的生活习性:

蜥蜴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蜥蜴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蜥蜴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蜥蜴亦有影响。大部分蜥蜴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蜥蜴(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但五线圆筒蜥(Eumecesfasciatus)在孵化期间守在卵边。少数种(如Lacerta属及Cnemidophorus属)有孤雌生殖。後者的孤雌生殖型为两个两性种的杂种。许多壁虎将卵产于同一地点。豢养条件下希拉毒蜥寿命可达25年,壁虎达20年。

个体蜥蜴的活动范围很局限。树栖蜥蜴往往只在几株树之间活动。据研究过的几种地面活动的蜥蜴,如多线南蜥等,活动范围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种类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刚孵出的蝘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动,成年后才转移到较远的林中活动。

蜥蜴可分为白昼活动、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多数蜥蜴昼间活动,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蜥蜴不能发声)。蜥蜴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蜥蜴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蜥蜴得以逃脱。许多蜥蜴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许多种有股孔,可能用来分泌化学物质以吸引异性。蜥蜴对于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制革。壁虎栖于居室,可捕害虫,但可能传播沙门氏菌。蜥蜴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饲为玩赏动物。

蜥蜴吃什么:

大多数蜥蜴吃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壁虎类(Gekkonids)夜晚活动,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体型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蛤蚧,Gekkogecko)也可以小鸟,其他蜥蜴为食物。巨蜥(Varanus)则可吃鱼、蛙甚至捕食小型哺rǔ动物。也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由于大多数种类捕吃大量昆虫,蜥蜴在控制害虫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为蜥蜴是有毒动物,这是不对的。全世界6000种蜥蜴中,已知只有两种有毒毒蜥,隶属于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蜥蜴的变色:

蜥蜴的变色能加很强,特别是避役类(Chamaeleons)以其善于变色获得变色龙的美名。我国的树蜥与龙蜥多数也有变色能力,其中变色树蜥(Calotsversicolor)在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通身颜色变浅而头颈部发红,当转入阴湿地方后,红色逐渐消失,通身颜色逐渐变暗。蜥蜴的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它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有关。

蜥蜴的断尾:

许多蜥蜴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把尾巴断掉,断尾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它自己却逃之夭夭。

这种现象叫做自截,可认为是一种逃避敌害的保护性适应。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尾椎骨骨化过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断开后又可自该处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连续的骨棱,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不同。有时候,尾巴并未完全断掉,于是,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产生另一只甚至两只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现象。我国壁虎科、蛇蜥科、蜥蜴科及石龙子科的蜥蜴,都有自截与再生能力。

大多数蜥蜴是不会发声的。壁虎类是一个例外,不少种类都可以发出宏亮的声音。蛤蚧鸣声数米之外可闻。壁虎的叫声并不是寻偶的表示,可能是一种警戒或占有领域的信号。

蜥蜴的繁殖:

蜥蜴一般每年繁殖一次。但在热带温暖潮湿环境的一些种类,如岛蜥、多线南蜥、蝎虎、疣尾蜥虎与截趾虎等则终年都可繁殖。

多数种类蜥蜴系卵生,一般于夏季产卵于温暖潮湿而隐蔽的地方。卵数由一二杖到十几枚不等。卵的大小与该种个体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壁虎科的卵略近圆形,卵壳钙质较多,壳硬而脆。其他各种蜥蜴的卵多为长椭圆形,壳革质而柔韧。

有的蜥蜴卵在母体输卵管后段(子宫)就开始发育,直到产出仔蜥,叫做卵胎生。石龙子科中不少种类为卵胎生,其余各科蜥蜴多为卵生。同一属中有的种类为卵生,另一些种类则为卵胎生。譬如南蜥属中多线南蜥为卵胎生,多凌南蜥为卵生。又如滑蜥属中两个相近种秦岭滑蜥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却为卵生。我国特产动物鳄蜥在当年年底仔蜥就在母体输卵管内发育成熟,但延滞到第二年5月才产生母体外。解剖怀孕后期的鳄蜥,成熟仔蜥已无卵黄,而母体输卵管壁布满微血管网。可能发育后期的仔蜥依靠母体提供营养,应属于少数胎生蜥蜴之一。

蜥蜴的寿命:

主要根据动物园饲养的资料,飞蜥2~3年,岛蜥4年,多线南蜥5年,巨蜥12年,毒蜥25年,最长的纪录大概是一种蛇蜥54年。这些数字并不完全反映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只可能作一参考。

金蝉的生活习性


一、形态

成虫体长40~48毫米,翅展125毫米。全体黑色,有光泽,被有金属光泽。复眼淡赤褐色。头的前缘中央及颊上方各有黄褐色斑一块。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前后翅透明。前翅前缘淡黄褐色,基部黑色,亚前缘室黑色,前翅基部1/3黑色,翅基室黑色,具一淡黄褐色斑点;后翅基部2/5黑色,翅脉淡黄色及暗黑色。足淡黄褐色。雄性腹部第一、二节有鸣器,雌性无鸣器,有听器,腹瓣很不发达,产卵器显著而发达。卵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2.5毫米,宽0.5毫米;乳白色,有光泽。若虫黄褐色,具翅芽,能爬行,一龄的前足即表现为明显的开掘式;末龄若虫体长35毫米,黄褐色,前足开掘式,翅芽非常发达。

二、金蝉的生活习性

金蝉一般3~5年完成1代,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环境。

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卵多在白天下午孵化,占80%左右,夜间孵化的较少,约为20%。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最大,在低温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

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称之为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活动性较小。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外表粗糙,内壁光滑湿润,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人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期。

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金蝉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秆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至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上旬。即成虫的产卵期可以持续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金蝉成虫多在夜间8~10时和早晨4~6时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成虫常栖息于树干枝梢上,具有夜间扑火的习性。成虫产卵于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条上,卵产在枝梢的木质部内,卵窝密接,多为单行,也有双行的,呈直线排列,少数弯曲或呈螺旋状排列。每一卯窝内有卵6~8粒,一根产卵枝内有卵12~479粒,一般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每根枝条上有卵穴6~146个。每头雌虫腹内怀卵500~1000粒,最多达到I500粒,最少20粒,平均800粒。

成虫寿命3个月左右,发生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

成虫有翅能飞,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营养汁液为生。交配以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器插入当年生或二年生细嫩树枝木质部,然后再将卵产入。同时使嫩枝条脱水干枯死亡,对树木造成危害。

蝉喜欢木质松软、汁较多的树种,如山楂、桃树、苹果、榆树等。

三、经济价值

蚱蝉的食用价值。经科学分析,蚱蝉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63%。

四、药用价值

蝉除具备食用价值以外,还具有药用功能。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性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鲜嫩的蚱蝉若虫和成虫,特别是若虫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为药膳上品。

鳗鲡的生活习性


1.食性

鳗鲡喜食小鱼、虾、蟹、螺、蚬、蚌、轮虫、水生昆虫及陆生动物 的尸体等,一旦食物缺乏,也会相互残杀。其凭借相当灵敏的嗅觉和味觉,常在夜间觅食。

食性有着明显的阶段性,摄食强度不大,但与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在3月中下旬,当水温上升到12度左右时开始摄食;11 月中下旬,水温下降到12度左右时停食;在6-7和9-10月份,水温在14-30度时摄食强度最大,其日摄食量占体重的5%-10%。

2.年龄与生长

观察鳞片和耳石鉴别鳗鲡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鳞片上出现疏密相间的环纹形成年轮。因为孵化出来的鳗鲡在第2年后才出现鳞片,所以,其年龄是年轮数加1。而耳石上的环纹是鉴别其年龄的辅助方法。

(1)溶解氧在清洁的新鲜水中.溶氢量高有害气体小其十分活跃,水中溶氧在5^12 mg/L时最适宜。当溶氧量下降到 0. 7mg/L时,其开始浮头,到0. 15 mg/L时窒息死亡。

(2)其是一种广盐性的鱼类,对渗透压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以适应水中盐分的变化。白仔鳗苗具有喜淡水的习性,春季常群集在沿海渗漏淡水的水闸口,渔民常在闸口捕苗。性成熟的亲鳗有喜咸水的习性,每年秋季亲鳗成群下海,进行生殖洄游。

此外,鳗鲡从幼鱼到成鱼都怕光,特别不喜欢强烈的光照,这与长期钻穴洞居习性有关。但在幼鱼阶段对弱光有趋光性(利用这一点可以在夜间用灯光诱捕幼苗)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2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罫纹笋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