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尖牙鲈

中文名称 日本尖牙鲈
拉丁名称 Synagrops japonic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鮨科
拉丁科名 Serranidae
中文属名 尖牙鲈属
拉丁属名 Synagrop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Ⅸ,Ⅰ-9,臀鳍Ⅱ-7,胸鳍15~16;腹鳍I-5,尾鳍17。侧线鳞27~29。鳃耙2~4+13~15。
体长为体高3.5~4.3倍,为头长2.8~3.1倍,头长为吻长3.8~4.8倍,为眼径2.9~3.7倍,为眼间隔3.3~3.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2~2.4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大,头长大于体高。眼大,侧上位,靠近吻端。眼间隔较窄,圆凸,具骨质棱线。鼻孔2个,相距甚近,皆位于眼前上方。口大,倾斜,下颌稍突出。上颌骨不蔽于眶前骨下,其后端达眼下方。两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上颌前端内侧有2大钩形犬牙,下颌每侧有犬牙4个,第一与第二犬牙较小,紧相邻,第三与第四犬牙较大,互相分离,下颌前端有2小圆锥形牙。前鳃盖骨后缘平滑,下缘有细弱锯齿,鳃盖骨无棘。鳃盖条骨7。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鳍棘细弱,其第一鳍棘甚短小。第二背鳍前有l鳍棘,其余为鳍条。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其前有2个鳍棘。胸鳍长而低位,末端达臀鳍起点前。腹鳍较小,位于胸鳍基下方,具1强棘,鳍棘外缘具锯齿。尾鳍分叉。

液浸标本体为黑褐色,头及体背缘色较深,腹部较淡。各鳍膜边缘黑色。

相关推荐

日本十棘银鲈


[学名]: Gerreomorpha japonica
[资源名称]: 日本十棘银鲈
[外文名]: Japanese mojarra
 
[形态特征]:
 
栖息于沿岸之沙泥底质之水域。肉食性,幼鱼时以浮游动物;成鱼时,掘食在沙泥地中躲藏的底栖生物。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地  [原产省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等省  [原产地区]:我国的东海,南海和台湾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台湾、海南岛及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体呈长卵圆形,标準体长约为体高的2.7-2.9倍,体背于背鳍起点处略为弯曲,与水平方向轴约呈35度角。口小唇薄,能伸缩自如,伸出时向下垂。眼大,吻尖。上下颌齿细长,呈绒毛状;锄骨、腭骨及舌面皆无齿。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背鳍及臀鳍基底具鳞鞘;侧线完全,呈弧状,至尾鳍基底之侧线鳞数42-43,尾鳍基底之有孔鳞3;侧线上鳞列数4.5(侧线至背鳍第V棘间,且不含侧线鳞)。背鳍单一,硬棘部X,第II棘最长,但短于头长;臀鳍第II棘细尖状,短于或等于眼径长;胸鳍短,末端仅及肛门;尾鳍叉形,最长鳍条长约为中央鳍条2倍。体色呈银白色,体背淡橄榄色;背鳍、尾鳍黄褐色;腹鳍、臀鳍及胸鳍前讦黄色而后部白色。

沙鲈


[学名]: Psammpperca waigiensis
[资源名称]: 沙鲈
[外文名]: Sand bass、sand perch、rddf barramundi、dwarf palmer、glasseyed perch、waigeu sea perch
 
[形态特征]:
 
背鳍Ⅶ,I-13;臀鳍Ⅲ-8;胸鳍15;腹鳍I-5;尾鳍17。侧綫鳞46~49。 体长117~312毫米。体较延长,侧扁。背腹缘皆钝圆。体长为体高2.7~3.6倍,为头长2.6~2.8倍。 头部稍呈圆锥形。背部圆凸,由吻端至眼间隔微凹下。头长等于或短于体高,头长为吻长3.5~3.7倍,为眼径5~5.6倍。吻钝圆。眼中等大,侧上位,靠近前端。眼间隔宽,圆凸,其宽大干眼径。鼻孔2,分离,其距离约与瞳孔等大。前鼻孔小,具瓣膜,位于唇上缘,后鼻孔巨大,位于眶前缘。口中等大,稍倾斜,上下颌等长。上颌骨后端扩大达瞳前下方。眶前骨狭,下缘平滑。上下颌、犁骨、锄骨齿细小绒毛状、舌上具绒毛齿呈椭圆形。前鳃骨后边具锯齿,隅角有一强棘,下边平滑无棘。鳃盖骨有一扁平棘,多埋于皮下不明显。鳃耙强大,杆状,最大鳃耙长于最长鳃丝。、鳃耙2~3+6~7。 鳞大而薄,栉状齿细弱。背鳍与臀鳍基底有一鳞鞘。颊部与鳃盖上被小鳞。侧綫完全,沿体侧中央,在胸鳍上微呈一弧状弯曲。 背鳍2,稍分离,中间有深缺刻。第一背鳍鲢鳍棘强大,其起点距吻端与第二背鳍基底末约相等,以第三鳍棘为最长。第二背鳍边缘圆形,最长鳍条约等于最长鳍棘。臀鳍起点于第二背鲔第三鳍条下方。第二鳍棘粗壮。胸鳍中等大,边缘圆形。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尾鳍圆形。 全体银灰色,第二背鳍及尾鳍边缘灰褐色。胸鳍及腹赂色较浅。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中国,日本,昆土兰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 時常在雜草叢生的區域中, 白天通常在洞與裂隙。 進入河口。

紫鲈


中文名称紫鲈

拉丁名称Aulacocephalus temmincki Bleek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黄鳝属

拉丁属名Aulacocepha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北至日本、朝鲜。我国产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稍长,甚侧扁,被细小栉鳞,头中大,颊部被细小栉鳞。口大,口裂斜,下颌稍突出。两颌、犁骨和腭骨均具绒毛状齿。舌上无齿。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齿。鳃盖骨具3棘。背鳍鳍刺部与鳍条仅基部稍连,具深缺刻,8鳍棘12-16鳍条,臀鳍2-3鳍棘12-14鳍条。尾鳍圆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姥鲈


中文名称姥鲈

拉丁名称Enoplosus armatus (White, 1790)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姥鲈科

拉丁科名Enoplosidae

中文属名姥鲈属

拉丁属名Enopls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域中,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甚侧扁而高,头短小,眼较大,口小,口裂斜,下颌甚突出,具辅上颌骨。眶前骨下缘具2尖棘。具假鳃,鳃盖条7,侧线完全,前端在胸鳍上方呈弧形弯曲,体被圆鳞,奇鳍基部被鳞,背鳍、臀鳍和腹鳍均甚延长,尾鳍小,后缘凹形,腹鳍胸位,1鳍棘5鳍条,长于胸鳍。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驼背鲈


中文名称驼背鲈

拉丁名称Cromileptes altiveli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异名老鼠斑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驼背鲈属

拉丁属名Cromilept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肯尼亚,印度,斯里兰卡至日本、澳大利亚,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和头均侧扁,头背明显下凹,体长为体高的2.6-3.0倍。体被圆鳞。后鼻孔呈纵裂状,颌齿呈绒毛状,无犬齿。腭齿不明显。背鳍连续,无缺刻,Ⅹ-17-19,臀鳍Ⅲ-10。尾鳍圆形,侧线鳞53-56。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经济价值
食用鱼类。

宝石鲈


中文名称 宝石鲈
拉丁名称 Scortum barcoo
英文名称 jade perch
地方名称 宝石鱼、宝石斑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鯻科
拉丁科名 Terapontidae
中文属名 革鯻属
拉丁属名 Scortum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宝石鲈体呈纺锤形,体厚而扁圆,头小,口端位,头后背拱起,腹部大而浑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2个甚至多个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块,形似镶嵌在鱼体上的美丽宝石。宝石鲈体披栉鳞,尾鳍短而宽,微凹。
生活习性 为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江河和湖泊中,生性好动,游泳迅速。以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为主要食物,也食有机碎屑等。生长速度快。性成熟年龄为4龄,繁殖季节在5~6月。浮性卵,无色透明,卵径0.8~0.92mm.在水温25~29℃下经18~20小时孵化出膜.

梭鲈


[学名]: Lucioperca lucioperca(Linnaeus)
[资源名称]: 梭鲈
[外文名]:
[别名]: 牙鱼
 
[形态特征]:
  体长形,稍侧扁。头小。吻尖。眼较大,侧上位。眼间较宽坦。口前位,稍斜。上颌骨后缘伸过眼前缘。上下颌、犁骨与腭骨有牙,上下颌和腭骨且有大犬牙。鳃孔大,侧位。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鳃耙呈块状,顶端有小刺。
 
[原产国家]: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原分布于亚速海、咸海、黑  
[气候带]:寒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原分布于亚速海、咸海、黑海、里海及波罗地海的河流、湖泊中,现以遍布整个欧洲、中亚和部分西亚地区。额尔齐斯河水系的梭鲈由前苏联渔业工作者移植的。  
[水域环境]:淡水,半咸水  
[生活习性]:
为淡水及半咸水凶猛性鱼类。主要以小鱼为食。

河鲈


[学名]: Perca fluviatilis Linnaeus
[资源名称]: 河鲈
[别名]: 五道黑
 
[形态特征]:
  体侧扁,长椭圆形。尾柄较细。头小。吻钝。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平。鼻孔两个,距很近。口前位,略斜,两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达眼的下方。上、下颌及犁骨有绒毛状细牙,无犬牙。鳃孔大,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鳃盖骨后缘有1棘。
 
[原产国家]: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气候带]:寒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美国到西伯利亚科累马河等处。在我国仅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湖流域。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为淡水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小鱼等为食。肉味鲜美,为北疆食用经济鱼类之一。

鳕鲈


中文名称鳕鲈

拉丁名称Gadopsis marmoratus Richardso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鳕鲈科

拉丁科名Gadopsidae

中文属名鳕鲈属

拉丁属名Gad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水域,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被甚小的圆鳞,吻钝圆,口中大,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颌齿小,犁骨和腭骨无齿,背鳍连续,鳍棘部短于鳍条部,鳃盖条6,鳃4,具假鳃。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烟鲈


中文名称烟鲈

拉丁名称Aethaloperca rogaa (Forska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烟鲈属

拉丁属名Aethaloperc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从德拉戈阿湾至波斯湾一带,菲律宾,中国,日本。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较高,侧扁,体长为体高2.1-2.5倍,体高为体宽的2.2-2.8倍。项部甚高起,头背缘稍凹下。背鳍连续,无缺刻。Ⅸ-17-18,Ⅲ-9。侧线鳞48-55。尾鳍截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65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