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鲷箱养殖

1.越冬种苗的捕捞及运输。捕捞越冬苗之前,先将池水排出大部,剩余8cm左右池水,用手操网捞出放入带水的塑料桶内,提至舢板舱内再转运至海上的网箱。捕捞和运转鱼苗一定要仔细,这是网箱养殖成活率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

2.放养密度。网箱放养密度首先要以网箱的容纳量为依据,同时要考虑鱼体出箱规格,还要兼顾本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可能的死亡率。一般每立方水体放养0.65千克,最高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10~12千克。

3.饲料及投喂。鲜活饲料主要是冷冻玉筋鱼,投喂鱼体重量的85.5%,冷冻玉筋鱼可以直接装在网袋内,垂直挂于网箱中,玉筋鱼解冻后自动落下,黄鳍鲷就会吞食。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鱼体重的14.2%,每天至少投喂2次。投饲要掌握慢、快、慢三字要领。开始慢投诱集鱼类摄食,待鱼大部分游上时则快投,待鱼大部分吃饱散开时再慢投。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活饲料轮流投喂效果较好。

4.日常管理。

(1)安全检查与附着物的清除。每天两次投饵的同时,检查网衣有无漏洞、破损、框架、浮子等有无松动,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每4-5天提起网衣检查有无破损,同时清除网衣上的附着物。每7~10天或在大风前后要潜水检查箱体及缆绳、木桩或锚及其各部位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网箱要昼夜有人看管理:近海养殖可在网箱养殖区放一条小船,内港组合式鱼排上多盖一小木屋值班、生活。

(3)更换网衣:随着鱼体的生长,网目应逐渐加大。50~100g的种苗用3cm左右的网目,200g左右用4.5~5cm的网目。另外,春末夏初为生物的附着期,每1个月左右需更换一次网衣。换下的网衣要日晒、拍打清除杂藻及贝类等附着物。每次换网的同时,以减量法每网称取30~40尾鱼的体重,以其平均数作为投饵量及生长情况的参考。

(4)日常的监测与记录:每天对海水温度、天气、风浪进行观测,同时把当日各网箱的投饵种类、数量、鱼的活动情况,网箱完好情况、死鱼、病鱼等,由专人记录到网箱管理日志上。

相关推荐

黄鳍鲷种苗越冬技术


1.室内锅炉升温方式:目前多利用对虾或扇贝育苗设施冬季空闲的条件,将苗种放育苗池内(40-60平方米),把水温调到10℃左右。容解氧不要低于3mg/L。放养50尾/立方米左右。日换水量在10℃以上时可控制在1/3~1/2,10℃以下1/4~1/3。换水前清除池内的残饵和脏物,每天投饵1~2次,食则投,不食则不投,依摄食情况及时修订投饵量。

2.室外深加沟加盖塑料大棚越冬:这种方式优点是成本低。

3.温流水越冬:利用电厂的温排水越冬,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尚处在试验阶段。温流水越冬池的面积50~100平方米为宜,长方形较好,宽度5m左右,池底坡度1~3%,池深1.7米左右。鱼池通过的流量要大,流速要小些好,宜用钢筋水泥结构。引水有多种方法,如电厂的排水渠道设在地面上或略低于地面,只要通过闸门控制,便可使温排水通过分水道进入鱼池。如排水口较低应降低鱼池标高利用地势差使水自流入池。排水可用双闸出水使池水通过 第一闸门底部进入两闸之间,再由第二闸门上沿翻出。干池时需用水泵,或者在落潮时排干池水。

利用温流水越冬,要建一个调温水池。越冬初期仍可调节水温在20℃左右,让黄鳍鲷继续生长。随着气温的降低不断增加温排的数量,到12月则全部使用温排水。到翌年温流水的温度过高加自然海水逐渐降低温度,与养殖海区的水温一致时即可考虑移往海上进行网箱养殖。

整个养殖期间都有应避免水温大幅度化,尤其是在种苗进入和离开越冬池时,温流水的温度与自然海水的温度相差较大要逐渐升(降)温。否则容易引起鱼病。

黄鳍鲷池塘高密度精养技术


黄鳍鲷也很适合于土池或围湾养殖。单养和与其他鱼类混养均可。特别是利用面积广阔的虾池进行黄鳍鲷的混养或与对虾混养都很有发展前途。我国南方水温高冬季可直接在池塘越冬。而北方水温较低,在11月份起捕移入室内水池加温越冬,或者采用地沟、塑料大棚、太阳能加温等其他方式越冬。

黄鳍鲷池塘养殖可分为单品种的纯养、多品种的混养和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三种方式。

(1)单养:每亩放养700~1500尾,每年1~3月投放鱼苗,规格为2~5厘米。养殖周期为1年至1年半,起捕规格200克以上。投喂冰鲜下杂鱼及人工饲料,亩产一般在150~300公斤。

(2)多品种混养:混养能合理使用养殖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的生产力,常用的混养方式有:

①黄鳍鲷、鲻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500~750尾(5~7厘米)、200~300尾(7~8厘米)和200~300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00~150公斤。

②黄鳍鲷、金钱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900尾(5~7厘米)、200~300尾(5~10厘米)和200~300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50~200公斤。

(3)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这是为了利用单品种精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剩余饵料,以及为调节排泄物造成的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采用的养殖方法,一般是主养一个品种,辅以搭配放养一个品种。

①尖吻鲈、黄鳍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800尾(10~12厘米)和200~250尾(5~8厘米)。

②鲈鱼、黄鳍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1000尾(10~12厘米)和200~250尾(5~8厘米)。

③笛鲷、黄鳍鲷养殖。每亩放养紫红笛鲷为900~1000尾(12~14厘米)和黄鳍鲷15~200尾(5~8厘米)。

④卵形鲳鯵、黄鳍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900尾(10~12厘米)和150~200尾(5~8厘米)。搭配养殖的黄鳍鲷于每年3~4月份放苗,翌年2~3月收获,体重约200克,亩产为30~50公斤。

黄鳍鲷采卵及人工催产技术


采卵: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人工养成亲鱼自然产卵法;

2.捕捞天然成熟亲鱼暂养后注射激素产卵法;

3. 捕捞天然成熟亲鱼挤压腹部采集精卵进行人工受精法。目前多用人工养成亲鱼在产卵池中自然产卵,实践证明此法的效果最好。

黄鳍鲷人工催产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为宜。首先要选择体质健壮的雌鱼。常用催产剂有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两种,单独或混合使用。催产剂用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或蒸镏水配制成2ml注射液,行肌肉或腹腔注射。雌鱼分2-4次注射。水温15-23.8℃,两种激素混合注射时剂量为:第一次注射LRH-A为25-110g/Kg、HCG为200-500IU/KG;第二次注射LRH-A为45-60g/Kg、HCG为700-1700IU/KG;单独使用LRH-A时,第一次剂量为50-80g/Kg,第二次为250-120IU/KG;单独使用HCG时,第一次剂量为500-1500IU/Kg,第二次为1000-1500IU/ Kg。第一、二次注射间隔24小时左右。第三、四次剂量可根据第二次课题酌情增减。雄鱼注射剂量可减半或不注射。注射后的亲鱼放回产卵池中使其自然产卵。

黄鳍鲷为一次分批产卵类型,一般产卵2-3次,持续时间1-3天。在繁殖季节盛期追加第三、四次注射,可进一步排卵。

灰鳍鲷


[学名]: Sparus berda
[资源名称]: 灰鳍鲷
[外文名]: mud bream yellowfin sea bram
[别名]: 黑鳍鲷 黄鳍鲷 棘鲷 灰鳍臼齿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背缘弧形隆起,腹缘钝圆平直。体长为体高的2.3倍。吻较尖,眼中等大,上侧位。口较小,稍斜。上下颌约等长。鳃孔大。体被弱栉鳞,吻部、眼间隔和前鳃盖骨无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背鳍一个,连续,鳍棘强,臀鳍短,胸鳍尖长,腹鳍胸位,形小。尾鳍浅分叉。体灰黑色,头部黑色。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非洲东岸至中国、日本。我国产于南海。  

[生活习性]:
常进入河口半咸淡水域。杂食性,摄食贝类,甲壳类,小鱼,藻类,有机碎屑。

长鳍鲷


中文名称长鳍鲷


拉丁名称Caristius groenlandicus Jensed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金鳍金眼鲷科

拉丁科名Caristiidae

中文属名长鳍鲷属(待定)

拉丁属名Carist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格陵兰、不列颠哥伦比亚,纳米比亚,纳塔尔等海域,我国不产。

形态特征
体侧扁而高,被易脱落的圆鳞,头骨脆薄。鳃盖条7,头短小或中大,口中大,口裂斜,上颌骨后端伸达眼中部的下方或后下方。两颌和犁骨均具犬齿。腭骨具齿或无齿。背鳍高,基底长,始于头部,臀鳍基部为薄而宽的皮瓣所遮盖。腹鳍延长,位于胸鳍基底的前下方或后下方,具1鳍棘5鳍条。

生活习性
海水鱼。

银色洞鳍鲷


中文名称 银色洞鳍鲷
拉丁名称 Diretmus argenteus argenteus Johnson
英文名称 spinyfin, silver disc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须鳂目
拉丁目名 Polymixiiformes
中文科名 洞鳍鲷科
拉丁科名 Diretmidae
中文属名 洞鳍鲷属
拉丁属名 Diretm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27,臀鳍21,胸鳍19,腹鳍Ⅰ-6,尾鳍Ⅲ~Ⅳ-21-Ⅲ。肛门前、后棱鳞数分别为10~12和11。鳃耙8+14。
体长为体高1.9~2.0倍,为头长2.5~2.8倍。头长为吻长3.2~3.4倍,为眼径2.2~2.3倍,为眼间隔5.5~5.7倍,尾柄长为尾柄宽1.3~1.4倍。

体卵圆形,高而侧扁,背缘弧度稍大,腹缘几平直。头中大,头高大于头长,头顶部由骨脊构成的粘液腔较浅,上面覆盖着一层易破碎的薄膜,骨脊边缘具锯齿。吻短而钝尖。眼大,侧上位,眼眶前后缘的围眶骨上长有膜状的薄片;眼间隔窄而隆起,宽度不及眼径一半。鼻孔2个,较大,紧靠一起,位于眼上部前方。口大而斜,上颌前端呈瘤突状,后端宽大可伸达眼中部下方,下颌在缝合部具明显的骨瘤突起。两颌齿小而尖细,在前端呈窄齿带。犁骨和腭骨上均无齿。舌厚,周缘游离。鳃孔宽大,鳃盖薄而柔软。鳃膜不与峡部相连。鳃条骨8。

鳃盖上具很多骨质条纹,前鳃盖骨下角突出呈宽大三角状。鳃耙细长,最长者约等于或略短于眼径的一半,假鳃发达。

体被栉鳞;鳞片前区薄而平整,后区较粗糙,上面具不规则和大小不等的小棘。腹缘棱鳞尖锐强大,肛门前的棱鳞稍大于肛门后的棱鳞。无侧线。

背鳍1个,起于腹鳍长1/2处上方,无硬棘,全由鳍条组成,每根鳍条两侧均具1列小刺,故亦可称作棘条,鳍膜基部具通孔。臀鳍形状和特征均与背鳍相似,起点约在背鳍第八~十鳍条基部下方,臀鳍基底短于背鳍基底。胸鳍位低,鳍条较长,大于头长2/3。腹鳍亚胸位,其长约等于或略短于胸鳍长。尾鳍深叉形。

液浸标本体暗褐色(被鳞时)或暗黑偏蓝(脱鳞时)。眼睛边缘围上一黑圈。鳃膜和咽腔均呈黑色。各鳍暗褐色。胸、腹鳍基部淡色。

黄笛鲷


中文名称黄笛鲷

拉丁名称Lutjanus lutjanus Bloch

英文名称Yellow snapp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笛鲷科

拉丁科名Lutjanidae

中文属名笛鲷属

拉丁属名Lutjan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海域。

形态特征
体被薄栉鳞。侧线上方鳞列全部斜行,下方鳞列与体轴平行。褐绿色细线随鳞列排列。口稍大、倾斜。上颌前端具2犬牙,下颌具1行尖牙。前鳃盖骨后缘具1浅凹刻。各鳍黄色。

生活习性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泥沙质底水域。全长可达300毫米。拖网、钓钩均能捕获。海(水)生。

黑鳍大眼鲷


[学名]: Priacanthus boops
[资源名称]: 黑鳍大眼鲷
[外文名]: Black-finned big-eyed、Big-eye
[别名]: 血斑异大眼鲷、灰鳍异大眼鲷Heteropriacanthus cruentatus ,红目鲢、严公仔
 
[形态特征]:
 
背鳍Ⅹ-12;臀鳍Ⅲ-13,胸鳍17,腹鳍I-5;尾鳍17。侧线鳞58~63;鳃耙6+17。 体长为体高2.0~2.3倍,为头长2.3~2.6倍。头长为吻长3.9~4.2倍,为眼径2.6~3.0倍,为眼间隔3.9~4.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7倍。 体近卵圆形,甚侧扁,背缘狭窄,腹部钝圆。尾柄短。头短而纵高。眼巨大,侧上位,稍靠近吻端。眼间隔狭。鼻孔2个,紧相邻,位于瞳孔前缘,前鼻孔甚小,圆形,具瓣膜,后鼻孔宽大,长椭圆形。口大,近垂直。上颌能活动向前伸出,上颌骨后端宽大,延伸至瞳孔下方。两颌具绒毛牙,外列1行为小圆锥牙。犁骨与腭骨具绒毛牙。舌上无牙。眶前骨甚狭窄,边缘有细锯齿.前鳃盖骨具锯齿,隅角处具1棘。鳃盖骨狭窄,有2扁平棘。鳃耙细扁而密。 体被小栉鳞,栉状齿强,排列整齐不易脱落。头部除上下颌外皆密布细栉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呈一弧状弯曲。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背鳍起于眼后上方,第一鳍棘短,向后渐增长,最后鳍棘为最长,各鳍棘平卧可迭折于背部沟中。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起于背鳍第八鳍棘下方,胸鳍短。腹鳍长大,等于或稍长于头长,幼鱼的腹鳍特别延长,约为头长1.5倍。尾鳍圆 鲜活时体赤色,体侧具6~7黑斑块。背鳍鳍棘膜间浅灰色,腹鳍鳍膜黑色。液浸标本体为灰棕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南海),朝鲜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东、南海),朝鲜、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非洲,水深140~326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常见于舄湖与临海礁石, 主要地岛的周围。 在岩架下面或附近白天.稚鱼是大洋性的。夜行的, 主要捕食章鱼,大洋性虾,口足目甲壳类,螃蟹,小鱼与多毛类动物。 独居性.在白天期间通常各别地出现或者形成小群鱼群但是在薄暮它可能在大的数量中聚集.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中下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05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淡水鱼鲺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