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白便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不管是什么生物,它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减少生病率,想要减少生病就要做好预防准备,已生病就要想办法去治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美白对虾白便病。

南美白对虾白便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可能引发白便的原因

1、虾苗幼体肝胰脏的健康程度,肝胰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健全;

2、苗场标苗期间是否用过伤害肝胰脏的产品,比如过量的抗生素;

3、养殖期间水质底质、天气是否恶化,尤其是弧菌是否超标;

4、养殖期间对虾是否吃到乃至长期吃到伤肝的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腐败霉变的饲料、死藻或其它含化工成分的伤肝食物。

南美白对虾白便的防治办法

1、预防。

①保持水质清新,及时杀灭藻类,以提高水体稳定性,不要等蓝藻成为优势种群后再处理。

②投喂优质饲料,不要投喂劣质、发霉变质的饲料,避免对虾摄食残饵和变质饲料患肠炎。

③平时多观察,检查料台时仔细观察虾粪情况,定期使用解毒抗应激的生物制剂,如活菌王、利生素、解毒应激灵等。

2、治疗。

①轻度白便肠炎。虾粪细长或拖便,或只出现极少量白便。在吃料比较正常时,可内服空肠白便灵10克/千克饲料,每天两餐,连喂3~5天即可有效控制白便。

②中重度白便肠炎。虾吃料很慢,白便很多甚至全塘遍布,有些伴随偷死。可全池泼洒虾一泼灵170~250毫升/亩米,同时内服空肠白便灵10克/千克饲料,连喂5天;或早上用光合细菌5~7.5千克/亩米、3~5天/次,晚上用过氧化钙2~2.5千克/亩米、2~3天/次,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三黄散10~16克+氧氟沙星1克+小苏打20克,每天两餐,连用3天即可见效,喂至第五天白便现象基本消失。

白斑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病原: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或称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

症状:不摄食,空胃;游泳无力,反应迟钝;甲壳内表面有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头胸甲尤其明显,有的呈花斑状,甲壳易剥离;体色呈红色。

防治:

对虾病毒病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海水虾放入淡水中养殖也同样有可能发生病毒病。主要是加强健康管理,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和进行综合预防。

(1)彻底清污消除:清污后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公斤或漂白粉25公斤进行消毒;

(2)放养无特定病原感染的高健康虾苗并控制放养密度;

(3)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毒的水源,传染性流行病发生时,养殖池不应大量交换水;

(4)如发现虾池带病毒但尚未发病,应采取增氧措施,保证溶氧不底于5mg/l;在饲料中添加0.1%-0.2%稳定性好的维生素C及免疫增强药物;全池泼洒强克101药物,对消除红体症状效果较好;

(5)保持虾池环境因素稳定,池内藻相稳定,减少惊扰;

(6)使用药饲,防止出现细菌、寄生虫等并发疾病。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准备工作

1、育苗池及工具的消毒:首先将工具及育苗池用清水浸泡并洗刷干净,然后用50-100ppm的漂白粉或20-30ppm的高锰酸钾浸泡洗刷,彻底消毒。

2、育苗用水的处理:淡化育苗用水虽不像前期育苗那样要求严格,但也有其一定的要求,水质的好坏影响淡化成活率的高低及苗种质量,因而也应注意选择和处理。主要是:水质要清新无污染,透明度在40cm以上,pH值7.8-8.5、溶解氧6mg/L以上、氨氮0.1mg/L以下。放置时间较长的水质,还应进行适当消毒,以杀灭病原体;水入池时用120目以上的尼龙网袋过滤,在进苗的前天或当天上午,淡水入淡化池,水深0.6-0.8m,然后用粗盐、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钙等或海水精把水调到与进仔虾池相似的盐度,并按3-5g/m2浓度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微量增氧,力求使淡化池水质与原育苗池水持一致。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待投入的盐充分溶解后才能进苗。

南美白对虾是海虾,对水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长期生长在水里的东西,水一定要做好消毒。除了水的质量还有虾苗、饲养饲料都很重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关知识

对虾白便病的防治方法


近年来,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经常会见到虾塘中有细长、带黏性的白便漂浮,对虾明显减料,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很快就会出现对虾空肠空胃情况,然后就是偷死。

对虾拉白便是一种顽固性的肠炎混合病,是对虾肠道中上皮细胞脱落随着粪便一起排出的现象。本病与水质恶化、饲料变质,或者池塘本身就有病虾死虾,健康虾摄食病死虾后引起感染等因素有关。有养殖户单纯用抗生素或微生物制剂处理往往效果不佳,容易反复,众多养殖户和专家尝试多种方案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偷死病也叫死底症,发病初期,一般每天在每口塘的池底可发现0.5~0.75公斤死虾,随着水质继续恶化,每天在每口塘的池底甚至可发现5~7.5公斤死虾。在南美白对虾蜕壳期间为死亡高峰期,若不加以控制,死亡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收虾季节,直至绝收。

一种是:1.全池泼洒。

将本品1包(200克)溶于30公斤以上的水中1小时以上,然后全池泼洒。2.拌料饲喂。将本品200克直接与成品20公斤虾料拌料后投喂。

另一种是:1.预防对虾白便病和偷死病。

每667平方米(1亩)虾塘用本品2包溶水全池泼洒,每3天1次,同时每天1次将所有饲喂的虾料按本品200克与20公斤虾料的比例进行拌料投喂。2.治疗对虾白便病和偷死病。根据严重程度每667平方米用本品3~5包溶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同时每天将所有饲喂的虾料按本品200克与20公斤虾料的比例进行拌料投喂。直到恢复正常后按第1条用法用量进行预防。3.在越冬虾棚与种虾上的使用。每667平方米虾棚用本品1包溶水全池泼洒,每2天1次;同时每天1次将所有饲喂的虾料按本品200克与20公斤虾料的比例进行拌料投喂。

(广西蒋爱国)

(对虾白便偷死一撒灵产品,农村百事通读者服务部有售,咨询电话:0791-86635947)

常见的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南美白对虾在我国被广泛的养殖,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由于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病、桃拉综合征和红腿病病毒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根据养殖场的经验,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白斑综合征病毒病

1.病原

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病原是一种具有囊膜的无色液体即亚群杆状病毒,也就是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这种病毒危害很大,一旦虾体感染,死亡率可达到90%。在虾的肠道里存在着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有益的自然是对虾的健康有好处的,但是一旦有害的微生物多了,那么虾体健康出现问题,其免疫力就会降低,从而使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有机可乘。从而虾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

2.症状

通常病虾的表现症状为反应迟钝,空胃,不吃食,弹跳无力即活动能力下降。虾群可能会出现游动异常,行动迟缓。。头胸甲上有明显的针眼大小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显微镜检查一般为花骨朵状的,肝胰脏肿大糜烂或发红或体表发红,几天内就会有大量死亡。这种情况下的虾群会在几个小时内再次出现这种问题,如果发现这种问题就说明虾感染了白斑综合征病毒,受到威胁的对虾死亡后尸体会漂浮在水面上,那么其他对虾则会选择吃掉同伴,病从口入,其他健康的虾也会因为吃了不健康的对虾而导致死亡。因此可导致一周内全塘的对虾死亡,危害之大,影响之深,于此可见。

3.流行情况

该病为水平传播,病虾排泄物夹杂着病毒从而污染水体,健康的虾呆在污染的水体内通过吞食病虾也随之感染到病毒。

二、桃拉综合征病毒病

1.病原

该病毒病原是直径32纳米左右的桃拉病毒(TSV),这种病毒式一种单链的RNA,外形呈现球的形状。南美白对虾成为其寄宿的主要目标,因此此病的发病率很高,并且死亡率也很高。

2.症状

主要表现为不吞食饲料,不好动;游泳无力、反应迟钝;虾体的壳变软,虾的身体体呈现红色,尤其是尾扇变红,所以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病又称为红尾病。一般0.5-5克的幼虾一旦发病,就会造成很严重的结果,其死亡率高达80%。即使免于死亡的对虾,他们的外壳也会呈现黑色的不规则的斑块。

3.流行情况

当天气骤变持续1-2天,特别是水温上升到28摄氏度的时候,就会引起对虾发病。发病的对虾水池透明度低,ph值高于9.0,氨氮的含量在0.5g/ml以上。这种病影响很大,许多地方都有感染这种病的案例,我国许多南方地区也在所难免。

三、红腿病

1.病原

由很多种类的弧菌对虾体造成感染,严重的患病对虾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并且危害其他健康的对虾。

2.症状

发病的对虾行动迟钝,在池水中打转,严重的有伏倒在池边。此时,病虾的附体变红(游泳足呈现血红色)。一般情况下,一到两个小时后发病的对虾就会死亡,速度非常之快,危害极大,据估计,死亡率高达90%。

发病后的对虾会出现活动能力下将,对外界反应能力也下降及行动迟钝。这种病的对虾许多部位会有白色斑点的出现。虾体的外壳也会变软。几天内发病的虾池内所有的对虾都会死亡,死亡率高达90%。

3.流行情况

该病通常在夏秋期间发生。最长的可维持10多月之久。当阴雨连连绵的时候就会造成水体的严重缺氧,或者水体富营养化都会引起发病。而一旦发病几天内虾池里的对虾则会全部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养虾池都有案例。

防治对策

3.1针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病

3.1.1培养健康无毒的虾苗。因为如果带有病毒的亲虾产出来的卵或养育的幼体带有病毒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要格外注意亲虾的筛选。筛选入池的亲虾要先用100g/l的福尔马林冲浸3-5分钟。受精卵用5g/ml的碘伏浸洗30秒。

3.1.2保证水质的优良并且使用水要做到合理不浪费。许多地方发现换水次数越多虾死亡情况越严重,封闭半封闭的养殖方法都不合理。因此,我们采用蓄水的虾池进行培育的方法,对蓄水池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虾苗的放养。当发现水浑浊不堪的时候要做到及时换水保证虾的生活环境的优良。

3.2针对桃拉综合征病毒病

3.2.1水体消毒。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定期消毒。大概10天之后,就可将浊水排出之后最好要含氯消毒剂消毒。

3.2.2水质调节。池内水质把持在8.0-8.8之间,氨氮含量0.5g/ml以下,透明度维持在30-60cm最为健康。这种环境最适宜对虾的生长。

3.3针对红腿病

秋冬季要对虾池进行消毒,多用含氯消毒剂。夏秋季节可采用生石灰兑入清水,对每600平方米泼洒10kg左右。同时发现病情时,可在饲料中添加一种叫诺氟沙星的药物,含量就0.05%-0.1%即可。连续投喂大概5、6天即可,也有很多地方用大蒜捣烂成泥,饲料重量的1%-2%,并且与清水兑在一起,连续投喂3-5天即可。在口服药物的同时,也要对水体和虾体的表面上的病原体进行杀灭,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四、总结

我们讨论了病毒害的一些例子和常见的病毒种类以及防治它们的办法。防治防治预防是前提,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那么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在这些疾病发病之前要做好预防措施。想要获得高产量高收益就要学会做好预防和治理的科学方法。例如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暴发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所以要做到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毒害,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同时,防范于未然更重要,若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每项工作都要事无巨细的完成。

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方法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mei)又称凡纳对虾或万氏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入我国,因其具有对水环境抗逆能力强、营养要求低、生长速度快虾体含肉量大、对盐度适应范围广、离水存活时间长和抗病力强等优点,与斑节对虾、日本对虾成为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1994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人工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强度不断增加,养殖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目前世界上各地虾类养殖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对虾类养殖业发展威胁最大的问题是虾病的流行,每年因虾病造成的损失巨大。

1病毒性疾病

1.1桃拉综合症(又称红尾病)

1.1.1病原、症状及危害

为桃拉综合症病毒(TSV),为RNA病毒。绝大部分病虾红须、红尾,体色变成茶红色:病虾不摄食或少摄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即死亡: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易分离: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虾类发病后病程极短,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仅仅5~7d,而后转入大量死亡,通常在10d左右,之后症状有所减缓转入慢性死亡阶段,时有南美白对虾死虾发现,一般幼虾易发生急性感染,死亡率较高,而成虾则易发生慢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1.1.2流行及规律

该病为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台湾地区自1999年大规模暴发该病后,致使台湾地区南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刚刚起步就受到严重挫折,至今无法恢复:我国自2000年下半年起,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时有该病发生。2001年起,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日益普及,除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外,在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辽宁等地区开始大规模暴发,严重影响虾类养殖成活率,死亡率高达40%~60%。该病有如下的发病规律及特点:发病病虾规格以6~9cm居多:发病时间一般在养殖后的30~60d;发病虾池底质老化,氨氮及亚硝酸氮过高,透明度在30cm以下;一般气温剧变后的1~2d内,尤其是水温升至28℃后,易发此病。

1.1.3防治

预防:放养前采用综合清塘法彻底清塘,在整个南美白对虾养殖阶段,尤其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的1个月后,应经常采用光合细菌2~5g/L或枯草芽孢杆菌0.25g/L全池泼洒,以改良虾池水环境,同时每15d投喂2~4次含有抗病毒药物的饲料,通常每千克饲料内添加免疫多糖2g、生物酶活性添加剂1g及南美白对虾病毒净5g。

治疗:外用药物方面是首先全池泼洒强克101(超碘季胺盐)0.2g/L,连续泼洒2d,第3天再次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g/L1次,间隔2d后,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0.3g/L活性炭、过氧化钙及平炉渣合剂(比例为10%∶20%∶70%)5g/L在外用药物的同时,给病虾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内添加对虾病毒净15g、生物酶活性添加剂1~2g,定型维生素C2~3g及鱼油10~209,每天投喂2次,连续投喂3~5d即可。

1.2白斑病

1.2.1病原、症状及危害

WSSV病毒。病虾反应迟钝,不摄食,空胃;病虾甲壳上有白色的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著,严重者白点连成白斑:病虾鳃丝发黄,肝胰腺肿大,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发生大量死亡,若水质稳定营养全面,则可维持1个月左右,死亡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即大虾死亡速度高于小虾。

1.2.2流行及规律

天气闷热、连续阴天、暴雨、虾池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池水变清及底质恶化均易发生此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4~28℃,在淡水虾方面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

1.2.3防治

预防①每10d左右采用枯草芽孢杆菌0.25g/L及过氧化酰胺0.5g/L全池泼洒,彻底改良水质及底质环境。②每10d投喂含有中草药及抗菌药的饵料1~2次。③在每千克饲料内添加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等份比例)10~15g及中鱼尼考0.5~1.0g。

治疗:

①全池连续2d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g/L。②喂服中草药复合制剂~对虾病毒净,每千克饲料内添加该药109,连续投喂5~7d,每天2次。

1.3肝脏混浊病

1.3.1病原、症状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虾体其肝胰脏混浊(电镜检查,混浊肝区有杆状体病毒(Baculoviruses)。由病毒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感染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发病虾类在水面打转,肝脏及肠道呈白浊状。

1.3.2防治

预防:除彻底清淤,严格消毒外,合理放养,提高饵料质量,改善水质条件也非常的重要。定期消毒和添加维生素C也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治疗①全池泼洒二臭海因0.3g/立方米。②同时投喂药饵5~7d,每千克配合饲料中,添加保肝灵3g、虾康素5g、维生素C3g。③投喂配合饲料0.5h后,加投鲜卤虫,卤虫中投喂大蒜素。

2细菌性疾病

2.1红腿病(亦称红脚病,国外称败血病)

2.1.1病原、症状及危害

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病虾附肢变红,头胸甲鳃区呈黄色或浅红色,肝胰脏及心脏颜色变浅,肝胰脏萎缩糜烂,病虾表现为离群独游,行动呆滞,虾游动不能控制方向,有时病虾在水面打转或在池边爬行,重者倒伏在池边,通常病虾发病2~4h后开始死亡,死亡率高达90%。

2.1.2防治

预防:放养前须彻底清塘,在高温季节定期往养殖水体泼洒光合细菌5g/L或枯草芽孢杆菌0.25g/L;同时在此期间,每隔10d左右,应全池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g/L,但二者不可同时进行。

治疗:全池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g/L或溴氯海因复合消毒剂0.3g/L1次,在外用药物同时,内服含有药物的饲料,可在每千克饲料内添加鱼虾康达5g或中鱼尼考0.5g,连续投喂3~5d。

2.2肠炎病

2.2.1病原、症状及危害

嗜水气单胞菌。病虾游动缓慢,在低倍镜下检查可见胃部有淡黄色的菌落,病虾摄食不振,该病在南美白对虾幼体阶段极易发生,死亡率极高,在2~3d内可达95%。

2.2.2防治

预防:饲料内常年添加免疫多糖,有助于改善南美白对虾肠道微生态环境,可大幅度减少肠炎发生率,在每千克饲料内添加免疫多糖2g,通常连续投喂5d后,间隔7d重复投喂5d,以此类推。

治疗:须外泼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g/L或溴氯海因复合消毒剂0.5g/L1次,同时每千克饲料内添加由多种中草药复合而成的中鱼肠炎消2g或乙酰甲喹1g,连续投喂5d即可。

2.3烂鳃病

2.3.1病原、症状及危害

柱状曲桡杆菌又称柱状嗜纤维菌。鳃丝呈灰色或黑色、肿胀、变脆,从边梢向基部坏死、溃烂。有的发生皱缩或脱落,病虾呼吸困难,摄食不振,镜检有大量细菌。

2.3.2防治

预防:平时提高南美白对虾水位,稳定水质,经常采用枯草芽孢杆菌0.25g/L及沸石粉10~20S/L改良养殖环境;尽量避免环境条件突变,定期泼洒消毒剂;高温季节,适当泼洒生石灰,通常泼洒用量为5~10g/L。

治疗:全池泼洒治鳃灵0.2g/L(泼洒时应将主剂和助效剂同时溶解)或强克101(超碘季胺盐)0.2g/L,通常须连续泼洒2d,间隔2d后,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0.25g/L或光合细菌5.8/L1次,适当内服一些符合健康安全要求的抗菌药。

2.4褐斑病

2.4.1病原、症状及危害

属于弧菌属或气单胞菌属。病虾的体表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溃疡,斑点的边缘较浅,中间部颜色稍深,病情严重则溃疡处迅速扩大形成黑斑,造成南美白对虾陆续死亡。

2.4.2防治

预防:疾病流行期间,经常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内添加中鱼尼考0.5g,通常每月投喂1~2次,每10d采用泼洒强克101(超碘季胺盐)0.1g/L1次。

治疗:连续泼洒强克101(超碘季胺盐)0.2g/L2d,同时每千克饲料内添加中鱼尼考(10%)10g,连续投喂5d即可。

2.5丝状细菌病毒

2.5.1病原、症状及危害

毛霉亮发菌,其生长的pH适宜范围为5.0~10.0,盐度最适范围10.0~40.0。

南美白对虾病虾鳃部为黑色或褐色,头胸部附肢和游泳足色泽暗淡,似有棉絮状附着物。严重者鳃变黄色,褐色甚至绿色,附着丝状体。此病妨碍对虾呼吸,在水中氧气较低时,在此病会发生死亡,严重时直接影响对虾蜕壳。有一定的死亡率,治愈有些难度,通常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易诱发该病。

2.5.2防治

预防:切勿超量投喂饲料,以免污染养殖水体,经常采用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0.25g/L或光合细菌5g/L以及沸石粉10g/L改良水质。

治疗:外用,全池泼洒一次强克2020.5g/L,同时内服抗菌药,每千克饲料内添加中鱼尼考1.0g,连续投喂3d。

2.6烂眼病

2.6.1病原、症状及危害

病原为霍乱弧菌。病虾漂浮于水面翻滚,眼球肿胀,由黑色变成褐色,进而溃烂,严重时眼球烂掉,剩下眼眶,随着病情恶化,全身肌肉发白,行动迟缓,常匍伏在水草上或虾塘边,有时在水面旋转翻滚,一般在高温季节常见,南美白对虾病虾大都在1周内死亡,死亡率在30%左右,养殖密度高、有机质丰富及此病在低盐水域较为常见。

2.6.2防治

预防:彻底清塘,保持合理养殖密度,经常采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改良养殖环境。

治疗:全池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g/L,连续泼洒2d,同时内服抗菌药,每千克饲料内添加中鱼尼考0.5g,连续投喂3d即可。

3小结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天气、用药、换水、管理不科学等影响,会给对虾健康养殖带来许多不利因素。这种自然的人为的管理不善,给对虾养殖带来的应激反应,可能是毁灭性的,使养殖业者受到极大的损失。

要真正做到减少自然灾害对养殖对虾的影响,必须加强重视科学管理,认真做到在整个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保持虾池的生态环境平衡。在整个养虾池尽量造就稳定的养殖生态系。

南美白对虾生病的原因、症状及预防冶疗方法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逐年增多,成为养殖成功的主要阻碍,研究南美白对虾发病的原因并进行预防,是减少发病几率,保证养殖成功的有效途径,本人近年来主要从事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及养殖技术工作,现根据本人经验,介绍有关技术,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一、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发病的原因

(一)整体因素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整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环境因素:养殖水体中溶解氧、pH、水温、盐度、有毒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农药、重金属等)、光照、透明度和水色(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的变动,超越了南美白对虾所能忍受的临街限度,因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2.对虾的体质状况:在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只有环境因素不适,或仅有病原体的存在,并不一定造成对虾发病,还要看对虾本身的健康状况,或者说对虾的抵抗能力、免疫力如何,如果对虾有较强的免疫力,抗病力强,就不易发病;相反,如果对虾的抗病力变弱,免疫力降低,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染病。

3.病原生物的入侵:病原生物又叫病原体,是指能致病的一些生物。常见的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及固着类的原生动物等。这些生物在适宜的情况下大量繁殖,条件适宜时侵入虾体,就会慢慢引发对虾疾病的发生。

4.人为因素: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操作不细心,防病措施不力等,引起池塘水质变化、造成对虾抗病力减弱,致病菌的大量繁殖,结果引起虾病的发生。例如:不注意虾池的清淤消毒,池水调节措施不力,虾苗放养密度不当,饵料的质量不佳或投喂量未掌握好,不适当的使用药物或滥用药物,不经常进行水质、藻相、病害监测等,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贻误疾病防治的最佳时机等,这些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具体原因

上面在整体方面说明了引起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原因,下面就一些具体原因进行阐述:

1.苗种质量差:由于放养的种虾未经检疫,导致虾种携带致病菌。再者,南美白对虾经多代全人工繁殖,已出现变异和退化,失去了原来的优良特性,抗病能力降低,并不同程度地感染病毒,因而在养殖过程中易引发疾病。

2.环境污染问题:有的池塘经过多年养殖后,池塘底部存有大量淤泥,致病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积累。而且,在白对虾的密集养殖区,往往无完整的进排水系统,常因排水进水而交叉传播虾病,一旦有个别虾塘得病,便会造成大片虾塘受到感染。

3.滥用药物:许多虾农在防治疾病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出现滥用和过量使用药物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正常的池塘生态系统,引起疾病的发生。

4.长时间低氧: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发育需要较高的溶解氧,长时间溶氧较低,不利于对虾的生长发育,还会使对虾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因此我们看到在阴雨天气条件下,对虾的发病机率很高。另外,池塘水质恶化时,藻类大量消失,水质出现白浊的现象,对虾的发病的机率也很高。相反,在藻类丰富的池塘,在下雨的天气中,对虾发病的机率比水质清、藻类少的池塘低很多,这就表明溶氧较低易引发疾病流行。

5.应激造成的非正常蜕壳:蜕壳是对虾的一个常见的生理现象,对虾正常蜕壳是生长的必要条件。在正常的环境下,对虾摄取营养到一定的程度,体内自然分泌出蜕壳激素,导致对虾自然而然地蜕壳。蜕壳是对虾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变化,在脱壳的过程中,对虾的身体机能产生重大的变化,也是对虾浴火重生的一个关头。对虾是一种比较敏感的动物,特别是在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对虾抗应激能力下降,在池塘条件发生变化时,对虾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其中一个反应就是蜕壳。在下暴雨时,大量的雨水冲进池塘(或从外面引进大量的新水,或对池塘进行超量消毒,也是一样的道理),导致水质的一系列指标(水温、盐度、溶氧)产生变化,池内的对虾都会有大量蜕壳的现象,这种非正常的蜕壳,导致对虾体内产生一系列剧烈的变化,最大的可能是:潜伏在对虾体内的病原体得到了大规模的复制,而且迅速感染到其他的对虾,引发疾病。

6.氨氮、亚硝酸盐造成的中毒:亚硝酸盐是氨氮在硝化过程中不完全的产物,这两个水质指标对南美白对虾都有重大影响,氨氮、亚硝酸盐都能阻止对虾血液和氧气的结合,导致对虾呼吸不顺,从而生长缓慢。在亚硝酸盐超高的池塘,对虾生长缓慢,体质偏差,活力下降。在氨氮超高的池塘,易引起对虾中毒,对虾时有在塘底偷死的现象。长时间的氨氮、亚硝酸盐超高,能导致对虾出现慢性中毒,引起疾病发生。

二、发病时的基本征兆和症状

1.对虾的活力和游泳能力减弱;健康的南美白对虾通常栖息于养殖水体的中下层或底部,一般不易看见;有时在水边看到一些虾群,但运动活泼,游泳迅速,弹跳力强。而病虾活动能力弱,游泳缓慢,在人为刺激时,反应迟钝,不逃避,有的在水面上打转或无定向地上下游动;有的匍匐或侧卧池边浅水处。

2.摄食量下降或停止摄食,生长缓慢:未发病的池塘,饲料投喂后半小时取样检查虾的摄食情况,70%以上的南美白对虾胃肠饱满或半满,连续观察3天~5天,可见长势良好,虾体健壮。而病虾,在常规投饲的情况下,半小时以后取样观察,50%以上的对虾空胃,池中出现残饵;连续观察几天,对虾不见生长,日渐瘦弱,残饵也明显增加。

3.看体色和鳃:健康无病的虾,身体透明或半透明,特别是前期规格较小时尤为明显,体色正常、鲜艳,体表无污物、藻类、原生动物等附着;透过两侧头胸甲,鳃清晰可见。患病的虾体色灰暗,甲壳表面色素斑点增多,有的出现白斑、褐斑,甲壳溃疡;附肢残缺,触须断掉,有的触须、附肢变红,肌肉白浊,虾体痉挛;鳃变黑,有的黄鳃或白鳃,鳃上附着污物或固着有原生动物、藻类等。

4.死亡率上升:有时虾池有个别虾死亡,而群体的活动、摄食正常,虾的体色、鳃等又无异常,属于正常现象,为自然减量。在正常情况下,若5天~7天连续发现南美白对虾死亡现象,或1天~2天出现大量死亡,而水质正常,则可能是病害发生的结果,应认真检查,看是否为疾病发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三、预防方法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进行疾病的防治,实践证明,预防工作做的到位,可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做好南美白对虾疾病的预防主要是抓好以下几点:

1.严格清污消毒。虾苗放养前一定要将淤泥清除,清除底泥后,每亩用100kg的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经过曝晒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清污消毒,彻底杀灭病原体。

2.选择干净的水源,或直接引入江河之水,或将进入养殖池塘的水先消毒处理后再用。避免进入有污染的水。

3.到实力强、信誉好的种苗场选购优质虾苗,最好是选购SPF(无特定病毒亲虾)优质健康虾苗。

4.注意暂养:放苗前,在池塘一角用彩纹塑料布围成一个占总面积1/30~1/20的暂养池,购进虾苗后,先在暂养池中进行淡化暂养。集中暂养便于管理,容易培水,可保证虾苗期有充足的生物饵料,能较好地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并能进一步提高其抗病能力。

5.暂养后,瘦水放苗:暂养结束后,大塘的池水以偏瘦为好,因为瘦水下塘,到养殖中后期的水质一般不会太肥,较易调控。否则,常常会导致水质过肥,甚至会引起底质和水

质的恶化,使亚硝酸盐、氨氮和pH等各项指标都超标,从而引发各种虾病的发生。不过,瘦水放苗,必须开足增氧设备,以保证池水有充足的溶氧,实践证明,放苗时池水的透明度30cm~35cm为佳。

6.科学投喂: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投喂。在幼苗期(体长<4.0cm),应提供充足的饵料,以保证虾的快速生长和较高的成活率;在中大虾时,以八成饱为标准,尽量做到不留残饵,在必要时,停喂一餐,以免过多的残饵造成水质污染,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天气及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严防饵料过剩。

7.控制水质的肥度。在养殖中后期,水质调节以加强增氧和控制水质的肥度为主,避免水质过肥。特别是在南美白对虾出现活力减弱、食欲降低时,应适量加注新鲜水源,如有可能,加入一定量的新鲜海水,更有助于改善水质环境和提高对虾的活力。在换水或加水后,应做好常规消毒工作。

8.定期使用水质及底质改良剂。一般在养殖中后期,由于排泄物和残饵等废物的积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质恶化和底质恶化,所以,此时必须以水质和底质改良为主,其中以光合细菌、硝化细菌、EM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形式的改良剂为好。

9.定期进行药物防治。要注意对养殖水体定期消毒,可选用较为温和的高效消毒药物,如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季胺盐及碘制剂等。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Vc、Ve、)大蒜泥、聚维酮碘、三黄粉、壳聚糖等,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预防虾病的发生。

10.尽早疏苗:对于放养密度较大的池塘,养殖60天以后,对虾规格达90只/kg~100只/kg左右,便可捕大留小,分批上市。因为疏苗后,虾的密度降低,水质较易管理,疾病容易防治,而且可以加速剩余部分小虾的生长。

11.紧急情况时,使用抗应激产品,减少对虾的应急反应。

四、做好暴雨季节虾病防治

暴雨季节是南美白对虾发病的重要时期,做好暴雨季节虾病的防治是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重要保证,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停止进排水,减半投料或停料,暴雨过后最好再停料一天。

2.暴雨期间不要使用任何的消毒制剂。

3.水质偏瘦的池塘,迅速肥水。

4.注意增氧:多开动增氧机或泼洒增氧剂,增加溶氧。

5.加强水质调控:

(1)投放沸石粉∶沸石粉是良好的水质、底质改良剂,可以迅速增氧,并有吸附异物、改良底质和水质的作用。沸石粉用量为10g/立方米~20g/立方米。另外每亩池塘还可投放2kg葡萄糖和200g泼洒型维生素C。

(2)使用微生物细菌改良底质和水质∶长时间的大雨和暴雨及台风过后,虾塘中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甚至破坏微生态平衡。此时应注意使用微生物细菌,修复微生态环境。a.使用光合细菌和EM菌。光合细菌和EM菌的主要功能是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质量,但却对培养藻类作用不大,因此,光合细菌和EM菌对改良水质起作用,但对改良底质作用不大,因而还应注意配合使用其他改良底质的生物制剂。b.使用化能异养细菌改良底质,市面上的化能异养细菌有利生素、活康素等。这类细菌能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同时能将有机物质矿化生成无机盐//致富经//,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微生物的呼吸、虾的呼吸提供氧气。循环往复,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平衡。所以使用微生物细菌时,应将光合细菌、EM菌与化能异养细菌交替使用,应按说明书足量投放。一般每隔10天~15天投放一次,若水质不良应适当加大投放量。使用前3天~5天和使用后3天~5天不能使用消毒剂。

(3)泼洒生石灰:暴雨过后往往造成pH的大范围下降,暴雨前后应注意检测pH值,发现大范围的降低,就应及时泼洒生石灰,以保持pH的相对稳定,防止因PH的过度变化引起虾的应急,造成虾病的发生。一般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0kg~10kg即可。

6.内服维生素C:在暴风雨等恶劣天气中,对虾对维生素C的消耗量是正常天气的2.5倍,在恶劣天气时对虾最容易缺乏维生素C。可在饲料中加入2~3的维生素C。用人工方法加入维生素C,先将维生素C溶解,均匀地喷入人工配合饲料中,阴干半小时后,再按饲料1左右的比例,喷洒植物油(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或水产用鱼肝油。结合使用光合细菌和EM菌,用量是饲料的3~5。

总之,引起南美白对虾生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践证明,只要预防措施得力,就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为取得养殖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南美白对虾的优缺点


南美白对虾产于南美洲,其优点是对营养需求低,生长速度快,既可以在海水中养殖也可以在淡水中养殖。缺点是南美白对虾对病毒敏感,很容易感染病毒,其次在运输中容易死亡,交配和受精率也不高。

优点:南美白对虾对营养的需求低,个头大,肉质多,生长速度快,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耐氧能力也很强,因此它既可以在海水中养殖,也可以在淡水中养殖,南美白对虾产于南美洲,与中国的对虾外形很相似,它适应生长的水温为22度左右。

缺点:南美白对虾对一些常见的病害比较敏感,很容易感染病毒,一旦染上白斑病毒的话,暴发快,死亡也很快,对养殖者的经济利益会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它在运输中也容易死亡,交配和受精上面比斑节对虾也少,这也是影响养殖者的因素

水泥护坡沙底养殖法的优缺点

优点:水泥护坡沙底主要是用沙石浇灌,水泥和砖堆砌,以海沙做铺底的一种养殖池,堤坝坚固,可以防御烈日、大风和暴雨。

缺点:首先,建筑成本高。其次,养殖池天天经风吹日晒雨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现裂痕,从而引起水的渗漏,对养殖造成损伤。再次,养殖池的沙底可以给对虾提供栖息的环境,但是由于沙在水底,清洗比较困难,养殖中产生的废弃物会造成底质的损坏,对对虾的生长产生不利因素。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周期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周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从产卵到长成幼苗需要30天左右的时间,长成商品成虾需要养殖45天左右,一般长得较快的,养殖80天左右规格可达到80尾/斤,生长速度慢的养殖100天可达到30尾/斤。种苗的质量、水温、投放密度、天气、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都会影响对虾的生长速度。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周期一般是从4月-10月,生长速度较快的3个多月就可以上市售卖。它们的生长周期与苗种、投放密度、天气、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生长速度快的话80天可达到80尾/斤,慢的话100天约30尾/斤。近两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难度较大,成功率相对低一些,养之前要先了解清楚市场行情。

造成南美白对虾生长缓慢的原因

一、南美白对虾自身原因

1、种苗质量:投放的对虾种苗质量直接决定日后的生长和产量,自身携带病毒、抗生素育苗和高温育苗容易引起空胃,不可继续养殖,直接捞出池塘外,以免影响其他对虾。

2、缺乏营养:天然饵料不充足,日常饲料投喂量少,氨基酸含量不平衡,维生素不足等都会影响对虾的生长速度。

3、运输原因:长时间的运输,导致对虾缺氧,从而造成体质差。

二、环境原因

1、水温:生长环境的温度会影响对虾蜕皮间期时间的长短和对虾的生长速度,当水温在12℃时,对虾的蜕皮周期为21.5d-28.5d,当水温达到30℃时,它们的蜕皮周期则会缩短到7.4-8.5d。

2、含氧量:水中如果缺氧会减弱对虾在蜕皮周期的亚渗透压调节能力,当水中氧气低于2毫克/升时,对虾不会蜕皮,而且会大批量死亡,当水中氧气提升到5毫克/升时,不会再出现死亡现象,并开始大批量的蜕皮。

3、盐度:水中盐度波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会缩短对虾的蜕皮周期,如果波动幅度太大,会抑制对虾蜕皮,减缓对虾的生长速度。

4、酸碱值:如果养殖水质偏酸,会影响对虾生长,若水质往碱性波动则会促进对虾生产,但是固定的高PH值也会抑制对虾生长。

5、水中离子:Mg2+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对虾成活率,Ca2+会影响对虾的生长速度,当K+浓度为150mg/L时对虾的成活率会达到最高,而当K+浓度为50mg/L时对虾的生长速度最快。

6、藻相:养殖池中平衡且为都能够的藻相会促进对虾快速生长,若是水中藻类缺乏或藻类化、藻毒素太多的话,会影响对虾的生长速度。

三、病害防范

1、病毒:如果对虾身上出现斑纹,甲壳旁边有凸包现场,则可能是感染了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若是对虾的肝细小发白,则可能是感染了肝脏细小病毒。

2、孤菌:对虾感染孤菌可能会引起对虾患很多疾病,一般常见的有红腿病、肠炎、鳃病等。

3、肠肝胞虫:一般肌肉组织病变最为严重,具体表现为原肌纤维存在的空间被许多的球形包囊占据,肌纤维断裂,空泡数量增加,线粒体逐渐消失;鳃细胞胀大成空泡状,鳃膜坏死,核质、细胞质和细胞器逐渐消失;胃细胞的胞浆基质电子密度增大,孢子会在结缔组织中指滴的附近寄生;肠外膜上皮的细胞核质出现皱缩,部分的肌层消失,孢子在肠粘膜层和肌层中间寄生。

四、生存空间

1、投放密度:投放密度不可太密,密度越高对虾的生长速度越慢,在投放时要尽量降低密度。

2、水位及换水量:若水位不够则需加高水位,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加大换水量。

3、合理投喂量:投喂过多容易造成氨氮亚盐超标,投喂过少则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够,所以一定要合理投喂。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38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