镊口鱼

中文名称镊口鱼


拉丁名称Forcipiger longirostris (Broussonet)

异名黑镊口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蝴蝶鱼科

拉丁科名Chaetodontidae

中文属名镊口鱼属

拉丁属名Forcipiger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非洲至太平洋,向东直至墨西哥西岸,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甚侧扁而高。吻延长呈管状,向前突出,口小,前位,口裂平直,颌齿甚小而尖,密生在两颌前部。体被细小弱栉鳞,侧线完全,延伸至尾鳍基。背鳍11-13鳍棘。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推荐

鲸口鱼


中文名称 鲸口鱼
拉丁名称 Cetomimus indagator Rofen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鲸头鱼目
拉丁目名 Cetomimiformes
中文科名 鲸口鱼科
拉丁科名 Cetomimidae
中文属名 鲸口鱼属
拉丁属名 Cetomim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头大,口甚大,前位,口裂远超过眼的后缘,眼极小,皮肤疏松,无鳞,头部侧线管孔明显,体上则有很大的管孔,肛门及背、臀鳍基部有发光器官。无腹肋,背、臀鳍位于体之后部,相对,无鳍棘,有13~35鳍条,无腹鳍。脊椎骨39~58。生活时褐色或橙色,上下颌及各鳍为橙色。

卷口鱼


[学名]: Ptychidio jordani Myers
[资源名称]: 卷口鱼
[外文名]: ratmouth barbel
[别名]: 嘉鱼、老鼠鱼
 
[形态特征]:
  体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背部隆起。头小,较体高为小,吻显著地向前突出,吻皮下包。其边缘裂成10~12条有侧支的流苏,流苏基部有多数圆锥形小乳突。下唇的边缘和腹面有许多呈短须状的小乳突。上唇消失。上颌的前部尖狭,具角质,和吻皮分离;下颌略呈弧形,其前缘也有发达的角质层,有深沟和下唇分离,上颌两侧端有系带,在口角处连于下唇。唇后沟短,深藏于颏沟之内,止于系带的外方,另有很发达的颏沟,使颏部形成一狭长的区域。口下位。须2对,约等长。背鳍前距为体长的43.5一47.5%。背鳍外缘内凹,其末根不分枝鳍条为最长,超过头长。腹鳍起点约与背鳍第一或第二根分枝鳍条的基部相对,其末端达到或超过肛门。肛门距臀鳍起点约2~3个鳞片。臀鳍起点距腹鳍基较距尾鳍基为近,其末端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分叉,最长鳍条约为最短鳍条的2倍。鳞中等大,大小不一,且排列不整齐,因个体不同,在侧线鳞和围尾柄鳞数有较大的变动范围。侧线完全,平直。鳔2室,前室椭圆,包于较厚的膜质囊内,后室前端1/4处为椭圆形,其后变为细长,其长度为前室的2.5~3.0倍。体背部棕黑色,腹部浅黄色。每个鳞片中央有一黑灰色的斑块,边缘为灰白色。胸部及偶鳍基部橙黄色,其它各鳍浅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东、广西  [原产地区]:珠江流域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台湾,珠江水系,特别是西江一带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99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花鲈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