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页岛鲟

中文名称库页岛鲟

拉丁名称Acipenser medirostris Ayres

英文名称green sturgeon, Japanese sturgeon

异名中吻鲟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软骨硬鳞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hondrostei

中文目名鲟形目

拉丁目名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鲟科

拉丁科名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鲟属

拉丁属名Acipenser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水系。

形态特征
体长90厘米,背甲9,侧甲27,腹甲7。头长为体长的24.7%,枕部头高为体长9%。吻长为头长的54.9%,眼后距为头长39.2%,吻端至须基的距离为头长的36.5%,须基至口的距离为头长17.1%,吻端至背鳍距离为体长64.4%,吻至腹鳍距为体长54.4%,吻至臀鳍距为体长71.3%。背部为带暗绿的橄榄色,腹部为橄榄黄色。

生活习性
进入黑龙江河口的为个别的库页岛鲟的性未成熟个体。

海水/淡水/咸水生。

相关推荐

小体鲟


中文名称 小体鲟
拉丁名称 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
英文名称 sterlet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鲟形目
拉丁目名 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 鲟科
拉丁科名 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 鲟属
拉丁属名 Acipenser Linnaeus,17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小体鲟是鲟鱼中个体最小的种,其身体延长,与鲨鱼相似,歪型尾,背部黑色,腹白色。身体被5行骨板,背骨板一行,数为12~15 ,侧骨板2行,数为:54~60, 腹骨板2行,为:11~15; 口小,下位,呈花瓣状,口前有4条触须,呈一字形排列并与口平行,口能伸出呈管状,伸出的口管长度因个体大小而异。吻端尖,体长是口裂的29.3倍;背鳍条数为:43~50 ,臀鳍条19~28,全长是头长的4.5倍,头长是吻长的2.0倍,尾鳍上叶是下叶的2.3倍。无鳞,背鳍位于体后部,接近尾鳍。
生活习性 小体鲟在欧洲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里海、黑海、亚速海、白海等海域的河流和河口地区,如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库拉河和鄂毕河等。小体鲟在湖泊中也有栖息。小体鲟除洄游型种类外,还有部分定栖型种类。记载上,我国的新疆也有小体鲟,分布新疆北部的布伦拖海等水域。

杂交鲟(鲟鳇杂交种)


中文名称 杂交鲟(鲟鳇杂交种)
拉丁名称 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 x Huso dauricus(Georgi)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鲟形目
拉丁目名 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 鲟科
拉丁科名 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 杂交鲟(待定)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鳇鲟正反杂交种的体色与小体鲟比较更接近于鳇。杂种的头比鳇狭,口小呈半月形,与鳇相似。须密生,具有带状的附属物。在第二年发现有些杂种具有小体鲟特有的须穗,但不明显。小体鲟鳇杂种的中间一对须的基部,与侧边一对须比较,略向后移动(小体鲟型),而鳇小体鲟杂种的须基部在一条水平上(鳇型),背部前有三个骨板最小(鳇的特征)。同时,与小体鲟鳇杂种比较,骨板数增加,其背部的骨板数也比亲本多,表现出骨板发达的超亲杂种优势。体侧和腹部骨板数同样比小体鲟鳇杂种多
生活习性 鳇分布于里海、亚速海、黑海和亚得里亚海水域,属洄游性种类。在里海水域,主要分布于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及其支流;在里海水域主要分布于东海岸河口地区,如多瑙河、第聂伯河和德涅斯特河。该鱼生长在海里,进入河流是为了产卵。
小体鲟广泛分布于欧洲,主要分布于里海、黑海、亚速海、波罗的海、白海等海域的河流河口地区,如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库拉河和鄂比河等,在湖泊中也有栖息,是淡水鱼,经常生活在河流中,一般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只有里海北部的小体鲟进入河口外的淡咸水区域。在其分布区内,形成两个地理族:欧洲族和西伯利亚族。

达氏鲟


中文名称达氏鲟

拉丁名称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l

英文名称river sturgeon

异名长江鲟、鲟鱼、鳇鱼、沙腊子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软骨硬鳞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hondrostei

中文目名鲟形目

拉丁目名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鲟科

拉丁科名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鲟属

拉丁属名Acipenser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黄河水系,沱江、牡丹江,长江中、上游,尤以宜昌至宜宾间的干流江段为多,在上游金沙江、沧江、嘉陵江等支流和洞庭湖。

形态特征
背鳍条49-59;臀鳍条29-39;背前骨板8-13,一般为10-12;背后骨板1-2;背侧骨板28-39/29-37,一般为32-34/31-33;腹侧骨板8-15/9-15,一般为10-12/10-12;臀前骨板1-28鳃把外侧33-54。体长为体高的5.5-8.5倍,为头长的3.2-4.8倍,为尾柄长的8.0-11.0倍。头长为吻长的2.0-2.7倍,为眼间距的2.6-3.6倍。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随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变化。体延长,梭形,横断面略成五边形。头楔形,吻端尖细,稍向上扭。尾部细长,胸部平直。头部背面追布细小的乳头状突起,十分粗糙;在幼小个体则具有极其明显的小刺。眼小,侧位。鼻孔大,位于眼的前方。口下位,横裂,能自由伸缩;上下唇具有细小的乳突。须2对,位于吻的腹面。鳃孔大,鳃膜与峡部相连。身体被有5行骨板,背部的一行骨板最大。各行骨板之间的表皮遍布颗粒状的细小突起,触摸粗糙,在幼小个体更为显著。鳃弓肥厚,鳃耙细小呈薄片,排列紧密。背鳍位于身体后部,起点在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距离的中点的垂直上方。胸鳍位于胸部的腹面。尾鳍至形,上叶特别发达。肛门靠近腹鳍基部。鳔大,一室。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背部灰褐色,腹面灰白色,各鳍呈青灰色。

生活习性
是一种淡水鱼类,在长江中、上游的深水区生活。性成熟的个体就在长江上游繁殖。

长江鲟的食物是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物组成有摇蚊幼虫、蜻蜒幼虫、蜉蝣幼虫和蛹、蜆、寡毛类、高等植物碎屑、硅藻及丝状藻类等。少数个体也摄食鱼苗和幼鱼。主要的食物是摇蚊幼虫和蜻蜒幼虫,占食物总质量的90%以上。

繁殖习性
一般质量2.5-5.0千克的个体,性腺发育为Ⅱ期,肉眼已能分辨雌雄,个别个体的卵细胞已经开始沉积卵黄。7.5千克以上的个体多数性腺能发育至Ⅲ期。雄鱼达到性成熟的个体较雌鱼为小,一般质量达5千克左右便性成熟。一般说来,长江鲟达到性成熟的个体很小,5-10千克便能成熟。每年春季在重庆,沪州、宜昌等地均能捕到性成熟的沙腊子。估计生殖季节是在春季,产卵场分布在重庆至宜宾的江段。

俄罗斯鲟、小体鲟和闪光鲟成鱼网箱养殖技术




网箱养殖的优越性在于避免了一些水体中的理化因子对鲟鱼产生的危害,减少人工饲料投喂量,易于捕捞,能够确保养殖数量和生产效益。

网箱养殖在网箱网目大小、网箱淹没深度方面必须加以注意。为了使用方便,网箱面积不得大于15平方米。养殖当年鱼可用2-4平方米的网箱。

网箱底部是用带有相应网目网衣嵌入物(方便自净和清洗)的7号网筛(同时也可以避免饲料的流失)制作的。

安置网箱处的理想水流流速是0.2-0.3米/秒。在工厂化养殖场,3-5克的幼鱼通常在池塘中养殖,而在网箱中一般只养殖商品鱼。

适应阶段的前15-20天,放养密度为400-800尾。成活率:当年鱼,规格为3-30克的个体可达60%-70%;30-200克的个体可达85%-95%;2龄鱼95%-100%。养殖饲料常采用膏状、湿的或干的微粒饲料。用膏状、湿的或干的微粒饲料投喂。

必须使食用天然饵料的,在池塘养殖的鱼习惯于采用微颗粒饲料饲养。刚开始时投喂碎鱼肉,以后逐步添加微颗粒饲料,随着鱼对混合饵料的逐渐习惯,随后可渐渐过渡到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饵可在转池后的2-3天后开始。为使幼鱼尽快习惯人工饲料。一昼夜喂养次数约10-12次。在幼鱼对饲料的习惯期,蓄养栏每次喂养之后都要清洗干净。

投饵工作必须经常保持饵料的质量和投放地点不变,以使鱼能形成和保持喂食的条件反射。

杂交鲟



杂交鲟为人工杂交品种,是以史氏鲟为父本、达氏鳇为母本的杂交子一代,又称大口杂鲟、大杂。

杂交鲟的生物学习性:

杂交鲟栖息习性与史氏鲟相似。生存温度为1~33℃,10℃左右时生长缓慢,18~25℃是生长适宜温度,28℃以上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减慢,28℃以上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缓慢,33℃以上有死亡危险。幼鱼的食物以底栖生物、水蚯蚓和水昆虫为主;成鱼则以水生昆虫、底栖生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在饲养情况下,经过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生长速度较快,经一年左右时间的饲养,规格可达6~10斤,养殖2周年体重可达20斤左右。

杂交鲟的繁殖习性:

杂交品种通常只利用子一代的杂交优势,不能用于苗种生产,但由于杂交鲟具有繁殖能力,用于生产鱼子酱其经济效益更为可观。人工养殖条件下,杂交鲟7~9年性腺可发育成熟。

杂交鲟的养殖技术要点:

杂交鲟对水质的要求与西伯利亚鲟相近,一般要求酸碱度为7~8.5,水质清新,水体具有较高的硬度,最好有微流水的环境,溶氧量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杂交鲟在水温18~15℃时生长良好,当水温超过33℃以上时最好有遮阴或降温设施,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时必须有增氧或充气设施。

杂交鲟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驯食率高,比西伯利亚鲟更易养殖。杂交鲟既可在池塘、网箱、水泥池流水养殖,也可在水库或湖泊放养。放养的鱼种应是已经完成人工驯食配合饲料、规格在15厘米以上、体格健壮的个体。放养密度池塘为600~800尾/亩,网箱13~15尾/平方米、水泥池10~12尾/平方米。主要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量在40%以上。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管理、水温调控、及时分养、巡塘、调整投饵量,并做好病害预防措施。

中华鲟


[学名]: Acipenser sinensis
[资源名称]: 中华鲟
[外文名]: Chinese sturgeon
[别名]: 鳇鱼、鲟鱼
 
[形态特征]:
  体长,呈梭形,背部拱而腹面平直。吻近梨形,基部宽厚,顶端尖,略向上翘,头部背面披有光滑的骨板。口下位,成一横裂,口能够向外伸缩自如,上下唇不发达,具有细小乳突。吻部腹面中央有须2对,等长,排成横列。眼小。鳃孔大。鳔大,一室,前部钝圆而后端尖。体背和头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白色,各鳍均为青灰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河南省  [原产地区]:淮河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钱塘江、黄河,沿海各地也产此鱼  
[水域环境]:海水,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层鱼类,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间喜群集于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

俄罗斯鲟、小体鲟和闪光鲟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鲟鱼可以在普通池塘内养殖,亦可在具有较大的水交换量和强化投饵的小型池塘式蓄养栏中进行。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养殖时,规范的商品鱼养殖场,合理的池塘配置是成长池、育肥池、越冬池。用作养殖鲟鱼的池塘应该符合如下要求:独立的供水,充分方便的排水,能保持一定的水位。养殖池最佳面积不少于2公顷,育肥池大约10公顷。各类型夏季池塘的深度是1.5-2米,池底稍有淤泥,因为鲟鱼不同于鲤鱼,它只能从水底表面3-5厘米淤泥层处捕捉水底水生动物,几乎不深入到淤泥的深层。饵料基础应保持在如下水平:浮游动物不少于3克/立方米,底栖生物不少于5克/立方米。池塘中鲟鱼的饵料基础(尤其是在第一年)是水底生物、水蚤亚目甲壳类、摇蚊科,这是鲟鱼最喜爱的饵料。

(二)水质调节鲟鱼摄食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8-24℃,当池塘水温高于28℃时,鱼停止摄食,这期间应昼夜加大供水量,停止投饵。鲟成鱼培育最佳生长要求是水中溶氧高于6毫克/升,水温在20-22℃。

(三)放养密度在池塘式蓄养栏养殖鲟鱼的放养密度可参照如下标准:

幼鱼1.5万-2万尾/公顷,当年的1龄鱼0.7万-1万尾/公顷,2龄鱼0.6万-0.7万尾/公顷,3龄鱼0.3万-0.5万尾/公顷。

(四)饲料及其投喂在池塘养殖鲟鱼中,充当饵料的是池内的天然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在池塘式蓄养栏中,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30%-45%,脂肪5%-8%,碳水化合物10%-12%,最好用鲜鱼添加10%-30%的鱼粉作为蛋白源。

饵料台安放在泄水闸口旁水面下2米的深度处,目的是保持良好水质。

在池塘式蓄养栏中,一昼夜湿饵的投喂标准(适宜水温)。(喂养2龄鱼日投饵量占体重的5%-10%,3龄鱼占体重的3%-5%)。

投饵量由幼鱼体重及水温情况决定。投饵的频率随着鱼的生长由一昼夜的6次逐渐减为2次。随着水温下降投饵标准减少到50%,投饵频率降至一昼夜1-2次。

(五)混养为了提高鱼产量,获得较大经济效益,池塘养殖鲟鱼可以与其他鱼类搭配混养。目前,常用混养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养殖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的池塘中,混养少量鲟鱼。鲟鱼的放养规格应大于其他肉食性的鱼,一般为15-20厘米/尾。放养量为每公顷300-450尾,到第二年底,个体重可长到1.5千克以上。二是以鲟鱼作为主养鱼,混养草鱼、青鱼、鲇鱼和鲈鱼等,,每公顷放养鲟鱼3000-6000尾,混养鱼150-200尾;经一年的饲养,鲟鱼个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

(六)越冬越冬池塘的水交换应在8-10天一次。池塘面积应在0.33-1公顷之间,水深应保持在1.2-1.7米(指不结冰层)。越冬放养量为10-20吨/公顷,即体重为40-80克的当年鱼10万-15万尾/公顷,体重为500克的2龄鱼3万-4万尾/公顷。

裸腹鲟


[学名]: 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
[资源名称]: 裸腹鲟
[别名]: 鲟鳇鱼
 
[形态特征]:
 
体长筒状,腹侧较宽坦,背侧较窄,向后较细尖。头大,背侧被骨板。吻突出,稍平扁,小鱼较尖。眼小,圆形,侧位。眼间隔很宽。鼻孔两个,位眼稍前方。口腹位,横裂状,能伸缩,上下颌均无牙。下唇完整,中间不间断。吻腹面有须4条,距口较距吻端为近,均有发达的突起,外侧须较内侧长。鳃孔大,侧位。鳃4个,不完全为鳃盖覆盖。鳃丝长约为眼径3倍。鳃耙宽扁。有假鳃。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在眼与鳃孔背角之间有一喷水孔。
 
[原产地区]:黑海、里海及咸海流域  
[气候带]:寒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原产黑海、里海及咸海流域,1933-1934年移植于巴尔喀什湖流域。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为肉食性底层鱼类。

俄罗斯鲟


中文名称 俄罗斯鲟
拉丁名称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
英文名称 Russian sturgeon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鲟形目
拉丁目名 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 鲟科
拉丁科名 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 鲟属
拉丁属名 Acipenser Linnaeus,17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俄罗斯鲟体延长,呈纺锤形。吻短而钝,略呈圆形。触须4根位于吻端与口之间,更近吻端。须上无伞形纤毛。口小、横裂、较突出,下唇中央断开。在库拉河,其口宽平均为头长的30.8%。鳃耙非扇形,鳃耙数15~31。体披5行骨板,在骨板行之间体表分布许多小骨板常称小星。背骨板8~18枚,侧骨板24~50枚,腹骨板6~13枚。背鳍不分枝,鳍条27~51;臀鳍不分枝,鳍条18~33。体高为全长的12~14%,头长为全长的17~19%,吻长为全长的4~6.5%。体色背部灰黑色、浅绿色或墨绿色,体侧通常灰褐色,腹部灰色或少量柠檬黄色。幼鱼背部呈蓝色,腹部白色。
生活习性 俄罗斯鲟和大多数其它鲟科鱼类一样,有冬季种族和春季种族。冬季种族鲟在夏天游入伏尔加河,在翌年产卵。春季种族鲟在早春游入伏尔加河(洄游最盛期在3月)以游入库拉河和第聂泊河中的居多,该鲟除溯河洄游性种类外,还有终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居性种类。在伏尔加河栖息的大多为定栖性种类,它们生长比海水种类慢。某些洄游个体在河中生活1年以上。
俄罗斯鲟在黑海的西北部主要摄食底栖软体动物,也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在亚速海,成鱼主要摄食软体动物、多毛纲及鱼类。在多瑙河,幼鱼以糠虾、摇蚊幼虫为食。在里海,其食物组成在不同时期略有差异,如表1。从表中可见,该鲟长大后,即从以底栖动物为主,转为以底栖鱼类为主要食物。该鲟夏季各月,摄食最强烈,到了秋季,在海中的摄食强度明显降低,冬季则几乎不摄食。该鲟溯河洄游期间几乎不摄食,向海洄游在河中摄食也很少。幼鱼在河中吃底栖无脊椎动物。

施氏鲟(史氏鲟)


中文名称 施氏鲟(史氏鲟)
拉丁名称 Acipenser schrenckii(Brandt)
英文名称 Amur sturgeon
地方名称 七粒浮子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鲟形目
拉丁目名 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 鲟科
拉丁科名 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 鲟属
拉丁属名 Acipenser Linnaeus,17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根据全长30~141厘米时测定58尾:背鳍38~55,臀鳍21~30,背骨板12~17,侧骨板32~46,腹骨板7~11,鳃耙35~38。
头长为全长的17.3~26.8%,尾柄长为全长的3.1~8.9%,尾柄高为全长的2.7~3.8%,吻长为头长的32.5~52.2%。

鲟鱼吻的形状有很大的变异,有的吻呈锐三角形,有的象矛头。头长、吻长和尾柄长均随着生长而缩小。

鲟鱼的体形很象蝗鱼。最明显的区别是口小,嘴唇具有皱褶、形似花瓣。鳃膜不相连结。口的前方有二对须,横生并列。吻的腹面、须的前方生有若干疣状突起,由此得名七粒浮子。

背部为黑褐色或灰棕色,腹部银白色。

生活习性 黑龙江的鲟鱼不是洄游性鱼类,栖息于砂砾底质的江段,行动迟缓,喜贴江底游动,很少进入浅水区。冬季在大江深处越冬,解冻时游往产卵场所。
依鱼的不同年龄而异。幼小个体主要以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幼虫为对象,成鱼除索食这些生物外,还食小型鱼类,甚至以蛙为食。性成熟的个体在产卵期索食强度很低,这是与鳇鱼不相同之处。解剖56尾鲟鱼,大部分是空胃。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48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锈色铰口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