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金鲳黄鳍鲷黑鲷泥蜢大池塘混养模式为何成功


近几年,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地区高位池养殖对虾成功率一直在低迷中徘徊。但是本地大池塘鱼虾混养模式养殖成功率较高,收益可观且稳定。大塘混养模式现已比较成熟,主要养殖品种为南美白对虾、金鲳、黄鳍鲷、黑鲷、泥蜢等。

下面以南三地区陈老板的池塘为例,给大家做简单介绍。

1、池塘条件

土池塘,面积280亩,平均水深约1.3米,大排大灌的粗养方式。
陈老板的大塘

2、池塘放养及主要管理工作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016080520583583.png>

3、饲料和投喂

虾苗标粗以投喂虾片为主,生态饵料主推利饵多;大塘早期主喂金鲳料,6月鱼虾较大时,先喂浮水料再喂沉水料,7月捕完金鲳后,都喂混养料,日投喂2次。

4、经济效益分析

投入:
塘租:800元/亩
苗款:南美白对虾普通苗3000万尾*35元/万尾=10.5万元;金鲳鱼苗15万尾*0.32元/尾=4.8万元;黄鳍鲷鱼苗15万尾*0.18元/尾=2.7万元。
料款:海水鱼浮水料8200元/吨,混养沉水料4500元/吨,共42万元。
其他:(1)潮水低时抽水,柴油机用油量会增加;(2)用药(改底、消毒、无机肥、增氧剂、菌制剂)平均100-300元/亩;(3)工人费用;这三项共
53.8万元。
投入合计:113.8万元
亩投入:113.8万元/280亩=4060元。

产出:
5~6月出往年的过冬虾,规格20-30尾/斤,35元/斤*6.5万斤=227.5万元;
7月打冰捕金鲳,规格200-250g/尾,10.8元/斤*4.6万斤=49.68万元;
8月拉网捕黄鳍鲷,规格70-80尾/斤,11.8元/斤*1.3万斤=15.34万元;
年底虾规格25-35尾/斤,40元/斤*2300斤=9.2万元;
综合料比1.2(可能会有较大波动)。
产出合计:301.72万元。
总利润:301.72万-113.8万=188万元。
亩利润:188万元/280亩=6710元/亩。

5、养殖模式评价

该模式的优点:
(1)低成本,亩投入约4000元,投入产出比高;
(2)相比对虾精养,鱼发病容易处理,更易保本;
(3)套养鱼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对虾的慢性病,在产量不高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较好的盈利;
(4)近几年大塘盈利客户约7成,远高于土池对虾养殖。

该模式的缺点:
(1)养殖密度不好控制,高温时期易缺氧,最好配有虾苗标粗的小池塘,把虾苗标粗到一定规格再放入大塘,轮捕轮放,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以弥补增氧能力不足的弊端;
(2)大塘捕捞较困难,遇上极端天气(如2015年寒潮)容易造成较大损失;
(3)大塘必须具备较好的换水条件,水源好且充足,但是无法防止白斑症病毒病的传播,一旦遇上病毒病流行的年份,必将带来巨大的损失。

总之,大塘养殖既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但其问题的出现存在一定的规律,把握养殖关键点,合理使用药物,及时针对性的处理问题,可有效避免损失、降低养殖风险。本利洋公司的“福地安”、“利菌多”、“底加氧”等产品在大池塘养殖中合理使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编辑推荐

那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成功率肯定高!



什么模式那么好?肯定能够养得好!

其实这种养殖模式就在你的心中、就在对虾养殖史的记忆中。如果你是刚刚进入对虾养殖业,相信你也会听过许多老养殖户说;要是有以前的饲料、以前的水、以前的池塘、以前的苗。就是土池,俺怎么样也可以养出有千多斤的亩产,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问题?的确,这是真的!这些养殖前辈并没有吹牛。

是啊!记得在90年代中后期,养殖户为了买到虾苗,有一些拿着整条烟送给苗场的人,就是为了及时买到苗。2000年前,马来西亚的养殖户,把苗投了就可以预定3个月后需要采购的汽车等等。为什么那时候这些养殖户可以如此淡定?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南美白对虾投苗了就一般都会养殖成功的。在这个养殖过程中,除了天灾,一般不需要神马定期解毒、定期放菌、定期抗应激,更加没有安排好养殖过程中明天需要放什么、天天用药的概念。这种养殖模式好不好?当然好!可是It广西的一个养殖高位池的朋友在上半年获得满意的成果后的看法是:戒掉了去年每天不用药就不放心的坏习惯,养殖过程中就是重点降低水体肥度、底部肥度。水体溶解氧高了,空胃问题少多了,养虾简单多了,工作也轻松了。戒掉了以前老是放这放那的习惯,虾反而好养了。

他们是怎么戒掉了前年不用药不放心的坏习惯?就是准备了一点增氧剂放仓库里,手痒了就撒一点增氧剂过过瘾。这种过过瘾的效果好处是:不会破坏水体同时还可以增氧、氧化底部、改底。费用还老低,就少抽一两颗烟费用。重点是:养殖过程中,进行的每一次调水、底改都是以下为调水、改底是否合理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调水、底改后,晚上池塘的耗氧量必须降低了。有了明确的指标,才能够养殖就不再模糊了。

怎么创造那时候的水、那时候的池塘?

怎么创造那时候的水、那时候的池塘,可不能够靠想象就是生物分解或者提高氧化性。还是先看看现在和那时候的池塘有什么不同,从中再找出怎么做的依据可能会好一点!

今天的池塘和那时候的池塘什么不同?

这里就不引用COD、BOD、氧化还原、EMS那些忒难理解的概念了,就拿养殖户的切身体会来说说吧:

一:那时候水源是相对没有那么肥的:

所以那时候调水方法是:

1:水质太肥了,最好的方法是用光合细菌或者EM和藻争夺氮、磷营养物就可以了。因为那时候水体并没有富营养化,水体有足够的溶解氧供光合细菌或者EM消化水体里那有限量的氮、磷营养物。

2:氨氮、亚硝酸盐高了,同样是最好的方法是用光合细菌或者EM抢夺水体氮营养物就可以了。

3:纳水消毒后,一般池塘的水是会比较瘦,也没有什么腐败物,需要人为的加培藻剂培藻。所以那时候珠三角那些土池区域,培藻的产品确实好卖。底泥比较肥的就来几包枯草芽孢杆菌,底泥比较瘦的就来几包枯草芽孢杆菌和一点点有机肥发酵发酵泼洒,只要有阳光,第二天绿藻会起来的,而不会出现裸藻、甲藻。

4;至于比较抽象的复杂的比如什么抗应激,解毒等等比较少提,最主要是怎么雨后及时提高水体ph和不要让水反清变浑浊,提高一下对虾活力不要白浊可以了。

二今天的池塘

1:到2008年差不多,许多养殖区域不需要考虑培藻肥水的问题了,納水后池塘水自然而然就绿起来了。有一些甚至刚刚納水消毒后两三天,池塘水就已经感到太浓了。到了养殖中后期,水开始出现太浓而且浓的不好控制。那时候养殖户开始讨论:是瘦水养殖好还是肥水养殖好的问题。在里头也可能把藻的多少误解为水的肥瘦,其实最可怕是水肥藻少!

2:到了这两年,池塘納水消毒后,次日水就绿起来,更加麻烦的是:底泥、水里的腐败物也多起来了。有时候水看起来的确是翠绿翠绿的,显微镜一看:异常的藻类特别多。这时候,珠三角的养殖户开始创造出“大青水”这个概念!

3:氨氮、亚硝酸盐高了,由于底部的有机氮太高了,已经超出了微生物有氧代谢的净化能力。泼再多的活菌,亚硝酸盐、氨氮这些指标经常是涛声依旧,甚至更加恶化。于是:菌藻平衡的概念出现了!

4;大雨后,更加加快了水体的悬浮腐败物沉淀,水不反清不说,过两天还浓起来,纤毛虫也因势大量繁殖。

看看大雨后第二天池塘水体的腐败物多到什么地步?
以下是100倍显微镜下

5:底泥,底泥更恶化

我们在台山广海对一个有300亩土池的养殖场进行了取样发现:绝大部分池塘表层的底泥,经过600℃的灼烧,失重率基本上超过了50%(实验过程中,底泥只是经过简单晒干到大致干透了,并没有达到恒重就采用,所以这个数据是偏低的,应该是远远超过50%)。可想而知,这些底泥的污染积累的严重程度到哪了,所抽样的池塘,虾感染纤毛虫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面对这种池塘条件导致的,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虾养殖业就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流星,比如“偷死”,“肝萎缩”,“慢性耗底”、“棉花虾”等等。同时也出现了“以菌抑菌”的生态概念,也出现许多许多的病原体流星语。

三回到正题!对比了今天和那时候的水源、池塘条件后,那么应该怎么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够找回那时候的池塘?

经过对比:可以清晰的感到:今天的池塘和那时候池塘最大的变化就是:底部太肥了,外水源太肥了,也就是说养殖环境已经富营养化了。那怎么办?

怎么办!就是直截了当的尽可能降低这些富营养化的程度,而不要再增加水体的负担了。拼命的泼洒活菌,只能够增加水体、底部的耗氧量,加快水质的恶化,直白一点说:让底部的菌少一点,别耗那么多的氧,别产生那么多的活菌代谢物。

想要再回到从前,许多养殖户就可能还考虑什么苗啊、饲料啊、还有这几年的极端气候因素,那些就尽可能的用合理的方法去弥补吧。有一些问题能够解决的就通过养殖的合理操作解决之,比如“棉花虾”等等营养方面的问题,以目前的水产水平,对棉花虾、脱壳不遂、转肝等等这些现象,营养添加剂应该可以弥补的。营养方面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就单单提养殖环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今天养殖的环境里,怎么样才能够创造一个接近那时候的池塘环境?通过对比后,应该会比较清晰了,就是降低环境的富营养化。
具体措施是:

1:减少底泥太肥(富营养化),尽可能接近那时候的底部环境
具体方法是:
1)对太多积淤的池塘进行清淤,减少富营养化的底泥。
2)铺膜,直截了当的把底部和底泥隔开。
3)充分晒塘,让阳光和空气的氧充分把底泥的氮转化为难以进入氮循环的惰性物质。
4)要是晒不能够晒,清淤也不行怎么办?
只能够用化学方法,模仿晒塘的原理改良底部了。
如果我们就偏偏不这么去追访那时候的底泥,爷就是任由底泥如今天的发展,随着养殖的进行会怎么样?不怎么样,可能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
这种池塘的条件将会产生明显的厌氧代谢,水质会怎么样?你懂的!这种池塘的条件你拼命的放菌进去,活菌只能够进入厌氧代谢,水质会怎么样?你懂的!

2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底泥会增加肥度的、水体会增加肥度的,怎么办?
1)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底泥会增加肥度的、水体会增加肥度,所以养殖过程中只能够把底泥的营养物、水体的营养物清理了,不让这些营养物加入到氮循环增加水体、底部的耗氧量和提高水体的微生物代谢物。

3降低外水源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有时候刚刚纳水消毒后,水质已经偏肥了,试苗的成活率已经不好了。怎么办?
消毒后每亩撒底康一公斤,塘生态0.5公斤,过两天再试苗看看?

结束语

养殖环境是决定养殖成功率高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否能够正确的解决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决定环境因素对养殖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千万不要守残抱缺的、或者断章取义的认识环境的问题甚至想当然的认识环境问题。南美白对虾依然是一种疾病少、适应性广的生物,非常适合于人工养殖。



文/广州市胜维饲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施卫民


青虾池塘混养南美白对虾的几点建议



青虾和南美白对虾都是主要的水产养殖经济动物,将青虾和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可显著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为此,浦口区后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青虾池塘混养南美白对虾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根据混养试验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淡化池建造。南美白对虾虾苗放养前10天左右,用塑料薄膜在池边围成40平方米左右的小池用来淡化南美白对虾虾苗,池水深约50厘米,每立方米池水用0.7克硫酸铜消毒。虾苗放养当天用粗盐调节淡化池盐度和虾苗出池时的盐度相同。淡化池配备功率为1.5千瓦充气泵。

2、淡化池基础饵料培育。淡化池池水消毒7天后,施肥培养基础饵料,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保持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

3、虾苗暂养。暂养期间应及时试水,若虾苗生长情况良好,可拆除部分薄膜让虾苗游出淡化池。

4、日常管理。南美白对虾吃食量大、排泄物多,且正值夏季高温天气,池水的亚硝酸、氨氮盐含量要显著高于青虾主养池,应勤开增氧机,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控,防止因缺氧或水质恶化造成经济损失。

5、销售管理。养殖过程发现主养池青虾规格要高于混养池青虾,南美白对虾可能影响了青虾生长,应及时出售已达商品规格的南美白对虾,腾出水体空间、减少吃食竞争,同时适当增加饲料投喂,做到有少许残饵,以满足青虾生长需求,防止商品规格青虾的减少。

[每周一例]成功处理南美白对虾“黄身”



[病例533]广东省台山市都斛镇金星村,有一口10亩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图1),平均水深1.1米,4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2019年7月3日放高抗苗26万尾。

8月6日,晴。上午塘头服务,客户反映:虾一直加不上料,有时候料台里能看到几只发黄的虾,不知道怎么回事。遂抛网看虾,体色较黄的虾占到2成,其它虾也是体色微黄,未发现其它明显病症(图2)。用水质快速检测盒测得水体:pH值8.2,氨氮0.4mg/L,亚硝酸盐0.2mg/L(图3)。建议使用“福地安Ⅱ”连续改底3-5天,2瓶/次。

8月10日,晴。客户反映:连用了4天的“福地安Ⅱ”,虾吃料越来越快了,吃料时间由2.5小时缩短到1.5小时。抛网看虾,虾体色也都变透亮了(图4)。客户很认可其效果,打算其它三个塘也使用相同方法连续改底2-3次。

分析:1、台山都斛地区通常养殖一批虾出虾后均不做干塘处理,杀蓝藻和野杂鱼虾后接着放苗,放苗后因为喂料少也很少改底。因此,第二批虾养殖前期,塘底还原化、酸化比较严重,易造成虾步足、游泳足以及虾体发黄。

2、“福地安”为弱氧化性底质改良剂,刺激性小,少量多次使用能有效提高池塘氧化还原电位,减轻塘底还原化、酸化,改善虾体发黄,起到明显效果。(利洋水产药店都斛店徐磊提供2020.2.27)

对虾小棚养殖模式存在的八大问题




对虾小棚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预先处理底质的意识不强,或做得不彻底

一般情况下(水源水质优),调水的本质就是“用高效、安全、经济、易行”的方式,来处理“有机废物”。调水的本质就是这个东西的有效安全的降解掉,或“物理方法”挪除掉,或者是多种方法结合,多管齐下。底质预先就不好,又未处理掉一造下来积累的废物。那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在起爆之前,我们还要大量地“还氧债”(或者叫做缴税)。并且事情不是孤立存在的,大量交还氧债的同时,还会有其他的连带反应或连锁效应。
俗话说:底不好,不放苗。苗不好,不放苗。水不好,不放苗。试苗差,不放苗。天气差,不放苗。

二、小棚的排换水设备设计有缺陷

我们真有必要在苗头时换水,主体上的50mm的小管,是来不及的。在正常气温天气下,水底虾藻菌氧等不至于很恶劣的时候,换部分水。排水可能容易,水若有点苗头,面对多张棚的需求,是来不及做排换水的。任何异常的时候,无疑是巡塘仔细,密切注意动态变化,掌握基础水化指标等情况下,能及早发现异常或异常的苗头。即使是一般情况下的异常,可能很多时候不应该先想到有“神药”(当然必须用的投入品,还是要合理使用),而应该想到排换水。
当然,排换水的本身也有一定的讲究和原则,比如:
(1)要保持优质的源头水持续供应。不间断,够使用。
(2)换水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换水,可以掌控一些次生问题(即引发的问题),被动换水,只是两害取其轻,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完美的一点瑕疵都没有的事。甚至,一定程度上讲,外源水再差,也不比我们的池水差。
(3)未搅动过底的池水,换水量过大,切勿搅底变浑水,特别是“厌氧层的底泥”,这无疑等于“自杀”。
(4)水底过差,换水时进水口有很多虾聚集,我们应该大致知道通常的原因,换水口因水花冲水的关系,相对溶氧较好(热天井水还有水温相对较低的问题,但也别忘记,虾是变温动物,合理掌控进度也是关键)。虾都知道往这里跑,一来说明水环境实在太恶劣,虾不太耐受,恨不得长个翅膀飞上天,痛快几口空气。若是再过多,可能会引发区域性小范围缺氧。所以,水管落水口下方一点距离,给它垫上平木板或硬质砖块等,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搅底,通过水车(外塘)移近尽快打散推走新水,也是个方法,或者直接使用优质化学增氧剂等来降低必定的副作用。
但要记住的是,水源水,力求非常优质,则更好。

三、小棚的增氧动力设备设置过小

要想氧好(尤其是底氧)、水(指标)更稳、藻相多元更好、菌相稳定多元,甚至底物(有机废物)更容易降解,都需要强而足的增氧动力,尤其是横向动力,或者多种增氧方式结合,做到有效、足和混匀水体效率高。消除分层。

四、掌控水位和透明度方面做得不够

这个也是小棚做得非常差的,另外也鉴于水色水质易变,超出人的心里意识和评估,往往加剧变化之后难以承受的后果。过浓过深的水,比比皆是,人们往往考虑到一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副作用。简单说,过深的水,是没有必要的,我给你10米的水,常规的精养,常规的动力设备,我们也是养不出来虾的。

五、小管缓慢补水之痛

小管缓慢补水,还不能叫做加水。很多人都是白天小管慢慢补水,还怕晚上加,也怕加太大,说是有应激云云。小管加水或缓慢补水,我们要知道加的水,它不是纯水,即使是人喝的纯净水,它也不是绝对纯净。特别是地下水,尤其是南通地区的,它含有丰富的无机碳源(总碱度)、部分的微量元素、很高的钙镁(总硬度)、甚至还有氨氮,当然也少不了铁和锰的高居不下。这些东西,等于我们不间断的往水体补肥。通常情况下(非特殊环境),你是“越加越肥”的。等于补充了水体逐渐被消耗掉的营养源。你的水体肥瘦,受你的加水控制。
所以,该加水加水,该换水换水,但是,所有问题,都是在密切注意到水、虾、底、氧、菌、藻、水化指标、水位、透明度等等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及早及时发现和干预,怕什么应激。这是我的一位老师提倡的“关口前移”,也就是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处理,胜过一切。

六、部分人过高追求产量,追求密度

过高的密度,再加上以上的原因,不是简单地难度叠加的关系,一旦恶化起来,速度快得可能难以想象。多数还在夜里,夜里才是难关。合理的密度,甚至相对低一点的密度,才是相对正途。
在现实的基础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天给力(好像还关老天的事,养虾一定程度上还要靠天吃饭)的情况下,过高的密度,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七、无蓄水池预处理水之痛

有且持续供应的换水条件,是必要的。养虾都没水,或者不够用,无疑要增加很大的难度,或者提高管控水平,才能勉强应对。我们要知道本地的水质,各项理化指标到底如何。
有一个朋友问我,白嘴的成因。我们的地下水,不但高总碱度,高硬度,二价铁能达到19个ppm,锰有5个多ppm,其他还良好。部分地区总氨过高。这样的纯清的水,从井口直抽,入棚,都看到供步行的楼板(过道)红黑异常,塑料管铁锈斑斑,我们还怎么认为这个看起来“纯清”的水,有多么地“安全”。

八、中后期浑水(类似絮团)的处理

浑水类似于絮团,絮团理解起来并不复杂,一是强烈供氧,二是搅动水体。使得絮体的表面积增大,不会沉积。以前我们曾粗略提过。我们经常搞混逻辑,不是浑水才有虾,而是虾多才浑水。当增氧、(有机)碳源、搅水能力等不足以供应絮体的需求。一旦出现问题,或稍断“气”哪怕十到二十分钟,必死虾。这个时候怎么办,排出絮体,应该是个有效的方法。

快速养殖南美白对虾模式,三大关键技术



文|图珠海容川韦林生

低密度快虾模式的技术难点就是如何让虾快速长大的同时又不发病。下面介绍低密度快虾模式的技术关键点。

技术关键点一:放好苗

放快大又健康的好苗,保证成活率在70%以上

1、放苗前做水时间要短:最好4天内把苗放下去
进好水后中午放硫酸铜1.5斤/亩,下午放海联科水卫士2包/亩,两天后就可以放苗。从外河水引入虾塘后,一般的规律是:藻类在开始几天缓慢繁殖,三天后加快繁殖,光合作用强,pH偏高;虾的天敌(如蝌蚪、蜻蜓幼虫)的卵也是两三天后开始孵化,7天左右进入高峰。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珠三角的pH一旦超过9.0,放苗的成活率就会下降。如果虾塘在进水后能够很快放苗,虾苗的成活率受到pH和天敌影响就很小,会有较高的成活率。

但是很多虾塘不是很适合尽快放苗,比如进水后容易爆发蓝藻,水体污染大病菌多,地下水重金属多,氨氮和亚盐超标。前两种其实好解决,预防蓝藻可以用1.5斤/亩的硫酸铜,而病菌多不一定非要用大剂量的漂白粉或强氯精才能处理好。很多养殖户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大剂量消毒剂把病菌减少到很低水平再放苗成功率会提高。其实不然,因为在虾塘环境中用再大剂量的消毒剂都不可能把病菌灭绝,而虾塘的底部环境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是很容易又超标的。所以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用余氯残留低,正常剂量的消毒剂把病菌减少到相对安全的数量就行了。第三种只能建议用海水来代替地下水来提高水体盐度。

2、放苗前提高镁离子:每亩泼钙镁佳0.5包
珠三角大部分塘镁离子浓度低于80ppm,钙离子大部分浓度在100pmm左右,而白对虾对于镁离子和钙离子浓度的比例最佳是2:1到3:1,淡化养殖镁离子浓度最好在120ppm以上。可以说在珠三角地区镁离子是严重不足,这会导致虾调节渗透压的压力过大,消耗过多能量使体质变弱,也会导致虾脱壳不畅或硬壳慢,容易感染病菌及体质变弱。虾苗从苗场放到虾塘后,虾苗会由于镁离子严重不足导致虾体质下降,壳难硬,本来体质比较差的虾苗会无法适应新环境而死亡。高盐度的水体镁离子浓度高,镁钙比例高,这就是为何高盐度总比低盐度成活率高的原因。所以放苗前一天泼钙镁佳,可以提高5%到10%的成活率。

3、放苗后保持藻相稳定:具体操作在后面技术点。

技术关键点二:使用功能料

小于100条用虾多多,大于100条后用虾大大

前期使用虾多多,保持肠道和肝脏健康
由于虾多多主要针对虾肠道及肝脏健康添加了发酵产物及中草药,所以保证能快速加料的同时还能保持虾的健康,足料投喂成为可行;

后期使用虾大大,快大增肥及硬壳
缩短养殖周期,冬棚可以提前十天上市,白水塘可以提前五天上市,对快虾模式有很大的支撑。

投喂技巧:清缯前足量投喂,清缯后大胆加料

以30万苗为例

投喂量:放苗后每餐喂5斤,第5天加料到每餐7斤,第10天加料到每餐8斤,15天加料到10斤每餐,20天15斤每餐。建议25℃以下,投喂2餐;高于25℃,每天投喂3餐。

料罾:每餐投喂在40斤以内,料罾约放1两-1.5两饲料。40斤以上放2-3两饲料。
控料时间:清罾后2.5-3小时。

清缯前喂料很足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刚放苗时虾苗活动能力差,吃到饲料的机会少,如果吃浮游生物或底泥,肠道会比较细,所以特意多喂一点,让虾苗尽可能吃到多一点的饲料。这样可以把肠道撑大,肠道粗的虾吃料快,为清缯后加料打基础。

二、在清缯前让其习惯吃多点料,这样清缯后能适应大幅加料的节奏。否则清缯前平时虾吃得少,清缯后加料过快,虾的肠道和肝脏适应不了,压力过大,虾易发病。

技术关键点三:病害防控与保健

病害防控技术方案和动保产品支撑

不管是用哪种模式养虾,虾发病都是受到抗病力和病菌这两个因素综合引起的,即当水体或虾体内的病菌数量和毒力超出了虾抵抗力的时候虾就会发病。而环境包括水环境和底环境极大地影响虾的抗病力及水体里和虾体内病菌。

防病的关键

1、水要稳:藻相稳定虾应激少,抗病力就好,藻相稳定也会带来菌相的稳定,病菌保持在较少的数量。
2、虾要壮:主要肠道和肝脏健康、壳够硬,抗病力强。
3、底要净:底部如果有机物得不到及时分解或氧化,就会产生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对虾有严重的伤害,导致抗病力急剧下降,也是病菌繁殖的温床。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对虾金鲳黄鳍鲷黑鲷泥蜢大池塘混养模式为何成功》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紫泥养鸭”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6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